裴斯泰洛齊的學前教育思想
1. 裴斯泰諾齊的學前教育思想 簡述
裴斯泰洛齊受18世紀啟蒙思潮的影響,認為教育是社會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手段。在他看來,社會的腐敗和道德的墮落,是由於不合理和不平等的教育制度造成的;勞苦大眾的貧困和悲慘的生活境遇,同樣也是因為他們缺乏教育和文化知識的結果。因此,他要求徹底改變這種不合理和不平等的教育制度,主張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教育制度,使社會各階級的兒童,包括貧民的兒童都能受到一種合理的、符合他們實際生活所需要的教育。希望通過提高勞動者及其子女的文化知識水平,改變他們實際上生活所需要的教育;希望通過提高勞動者及其子女的文化知識水平,改變他們悲慘的生活境況。裴斯泰洛齊還認為,每一個人都具有一些自然所賦予的潛在能力,並且這些能力都具有渴望發展的傾向。教育的目的就在於全面和諧地發展人的一切潛在能力。教育者必須深入研究和認識兒童的自然發展,並努力使教育與其自然發展相一致,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因此,與誇美紐斯、盧梭一樣,裴斯泰洛齊將教育適應自然作為最基本的教育原則。
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齊第一次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化的思想。他在1800年發表的《方法》一文中說:「我試圖將人類的教學過程心理化。」在他看來,只有使教學過程與兒童心理的自然發展相一致,才能使兒童的天性和能力得到和諧地發展。反之,如果不和兒童自己對事物的親身經驗有機聯系起來,一切教學活動都是沒有價值的。因此,他反對機械灌輸的舊式教學方法,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及其與之相適應的正確的教學方法。裴斯泰洛齊關於教學心理化的思想和實踐探索,開啟了19世紀歐洲教育心理化運動,揭示了教學過程科學化的發展方向。
裴斯泰洛齊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另一重要貢獻是他的要素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齊認為,在一切知識中都存在著一些最簡單的「要素」,它們是兒童自然能力最簡單的萌芽。教育過程應該從這寫最簡單的、能為兒童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開始,逐步過渡到較為復雜的要素,以促進兒童各種潛能的和諧發展。裴斯泰洛齊將教育分為德育、體育和智育。據此,他指出德育的要素是兒童對母親的愛,因此道德的要素教育就應該從培養親子之愛出發,逐步發展為愛兄弟、愛鄰人、愛全人類和愛上帝;體育的要素是兒童身體各關節的活動,因而體育應該從鍛煉關節活動開始,逐步擴展為站、行、跑、跳、擲、搖、角力等各種活動能力;兒童智力的最初萌芽是對事物的感覺與觀察能力,這種能力又與兒童眼前事物的最基本、最簡單的外部特徵,即數目、形狀和名稱相統一。兒童認識這三個要素的相應能力是計算、測量和表達,培養這三種能力的是算術、幾何和語文三門學科。裴斯泰洛齊的要素教育思想,是他長期教育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的結果。在此基礎上創立的初等教育的各科教學法,為初等教育的發展與普及作出了很大貢獻。
總之,裴斯泰洛齊為近代教育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得教育思想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德國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福祿貝爾、第斯多惠等,也都受到深刻影響。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思想在清末開始傳入我國,對我國初等教育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2. 裴斯泰洛齊學前教育思想是怎樣形成的
裴斯泰洛齊主張,兒童的學習應該從直接經驗開始,因為感覺是一切知識的基礎。人們對外界事物感知時是從模糊的印象過渡到清楚的概念的,在這一心理過程中,使知識清楚起來的手段是數目、形狀和語言。例如,當人們要分辨呈現在眼前的混亂而模糊的物體並想弄清楚時,總是提出3個問題:「1.他面前有多少物體?有哪幾種物體?2.它們的外貌、形狀或輪廓是怎樣的?3.它們的名稱;他怎樣用一個聲音或一個字表達每一個物體?」所以,裴斯泰洛齊把數目、形狀和語言確定為教學的基本要素,智育就是藉助於這三個要素來實現的。
3. 學前教育5大理論流派是哪些
學前教育理論流派
今天下午去如師參加北三縣農村幼兒教師暑期培訓,如師祝偉老師講《學前教育理論流派》,她列舉了十三位教育大家,講述了各種流派的觀念等,正好幫我熟悉與梳理了一下這些流派,感覺收獲還蠻她。(其實她主要講的是學前教育的外國理論流派)
先講述了學前教育的幾種流派:
泛智教育理論:廣泛培養智慧
自然主義:培養自然人,進行自然教育。代表人物:盧梭,
紳士教育:理財,貴族禮儀教育等。代表人物:洛克
要素主義:文化知識的基本要素
科學主義:知識、物理、幾何、生物、教育學、心理學、歷史學、藝術等
實用主義:教育學的流派
結構主義:知識結構、發現法
一般發展:身心、智力、情感、意志、體力、高難度
終身教育:活到老,學到老,轉崗培訓。
一、近代學前教育思想
(一)誇美紐斯:《大教育論》、《母育學校》、《世界圖解》
(二)洛克:白板說,紳士教育代表人物。《人類理解》、《教育漫話》
(三)盧梭:自然主義,平等、自由、博愛。《社會契約論》、《愛彌兒》
(四)裴斯泰洛齊:慈愛的兒童之父。貧民教育。《林哈德與葛篤德》
(五)歐文:創辦英國第一所幼兒園
二、現代學前教育
(六)福祿貝爾:德國教育家,現代學前教育鼻祖,幼兒園創始人。《人的教育》、《母親與兒歌》
(七)蒙台梭利:宗教色彩濃厚。《蒙台梭利方法》
(八)格賽爾:美國、狼孩兒、雙生子爬樓梯
(九)皮亞傑:瑞士。《兒童的言語和思維》、《結構主義》
(十)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
(十一)華德福教育:七年一個周期
(十二)奧爾夫音樂教育:綜合性、即興創造性、訴諸感性,回歸人本、從本土文化出發、從兒童出發。
(十三)瑞吉歐教育理念:一百種語言
祝教師講座中提出有些教育大家講到體育的重要性。如誇美紐斯、洛克、盧梭、裴斯泰洛齊等。
洛克提出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他提倡紳士教育,指出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成為一個紳士。
盧梭講到體育,嬰兒期是最主要時期,身體的免疫力要增強。
裴斯泰洛齊講到嚴格作息制度,注生健康問題,提倡冷水浴,穿汗衫跑步到河邊,冬天也是如此。體育的要素是關節活動和基本動作。
4. 盧梭、福祿貝爾、裴斯泰洛齊的學前教育思想有哪些共同之處
「教、學、做合一」的思想與新的教學觀。
生活教育觀與新的課程結構社會、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課程資源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