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築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網址
『壹』 常州市楚山建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常州市楚山建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18-06-20在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注冊成立的股版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注權冊地址位於常州市天寧區天寧時代廣場B棟1108室。
常州市楚山建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400MA1WQEME21,企業法人王濤,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常州市楚山建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常州市楚山建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常州市楚山建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貳』 常州的江蘇技術師范學院怎麼樣能給我介紹下嗎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座落於素有「三吳重鎮」、「八邑名都」之美譽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常州市。是江蘇省惟一一所以工科專業為主、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省屬本科師范院校,是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是江蘇省職教師資和管理幹部培訓中心、職教科研和信息中心。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的前身是創建於1984年的常州職業技術師范學院;1987年,經原國家教委同意,正式成立常州技術師范學院;2002年10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更名為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校佔地1456畝,建築面積達33萬余平方米,學校擁有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8000多萬元。經過2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育質量、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學校設有機械與汽車工程、電氣信息工程、化學化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經濟管理、外國語、藝術設計、教育、人文社科、財經職業技術、東方(公有民辦)、中德國際、繼續教育等13個二級學院,還設有基礎課部、體育部、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科學研究中心等教學科研單位。學校現有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50多個,涵蓋了工、文、教、管、經、理、哲等7大學科門類,形成了從全日制本專科教育到成人教育的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學校已了啟動研究生層次的人才培養工作,參與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重點高校研究生培養工作。學校正在積極申報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4000餘人,教職工11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近700人。高級職稱340餘人,其中正高80餘人,博士、在讀博士生100餘人,碩士、在讀碩士生300餘人。中青年教師中有多人入選江蘇省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癬江蘇拾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培養人癬「青藍工程」三期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人選,有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有1人被評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另外,學校還聘請了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多位海內外知名學者為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學校建有貴金屬深加工技術及其應用、汽車維修、電視節目製作、數字圖像與處理、通訊、網路、現代製造技術、EDA實驗室、攝影技術、藝術設計CAD工作室等各類實驗室、工作室50多個,其中貴金屬深加工技術及其應用實驗室是江蘇省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學校擁有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8000多萬元,圖書及文獻100多萬冊,中外期刊1200多種,電子文獻資料庫10個,數據光碟2萬多張。學校還建有校外教育實習基地50多個,校外生產實習基地30多個,生源基地100多個。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前身為常州技術師范學院,2002年10月更名為現校名。是以工科為主,具有職教特色的本科師范院校。學院現設機械工程、電氣信息工程、經濟管理、藝術設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化工、外國語言文學、教育等8個系,28個專業。現有專任教師5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約200人。圖書館藏書50萬冊。
師資力量: 教職工9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近600人。高級職稱270餘人,其中正高50餘人,博士、在讀博士生40餘人,碩士、在讀碩士生200餘人
學校成果: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大力加強學科建設,先後確立了職業技術教育學、企業管理、電路與系統、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設計藝術學、應用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7個院重點建設學科,其中職業技術教育學為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學院積極組織專家教授下企業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收益非淺。學院創辦的「博士論壇」、「教授沙龍」、「博士沙龍」產生了廣泛影響,收到了明顯成效。學院還建有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全省首家成立的民營經濟研究所等各類專業研究所9個,所辦的《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和《職教通訊》的質量不斷提高,社會影響、學術影響不斷擴大。近五年來,學院教師出版著作100餘部,公開發表論文近3000篇,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課題380餘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3項,省級科研項目16項,2004年科研經費達1200餘萬元。
發展願景: 百尺竿頭再努力,不需揚鞭自奮蹄。沐浴著新世紀陽光的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將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常州市委、市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為江蘇實現「兩個率先」,為全國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為早日把我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綜合性的現代化技術師范大學而不斷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