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及教育心理學題
1.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試卷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輔導及歷年試卷答案
南京師范大學編 (高綱號 0740)
一、課程性質及其設置目的與要求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課程是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獨立本科段)的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程。設置本課程是為了提高應考者關於發展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為培養其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應用能力打下基礎。
本課程是在基礎心理學課程之後的後繼課程,通過系統學習使應考者比較系統地掌握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深刻理解個體心理發展規律和教育心理規律以及學習與發展的關系,學習運用這些知識分析人的發展,解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問題。也為後繼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考試目標(考核知識點、考核要求)
第一章 發展心理學概論
考核要求
(一)兒童發展心理學概念
1、識記:(1)兒童發展心理學概念;(2)研究對象與內容
2、領會:(1)兒童發展心理的問題源頭
(二)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
1、識記:(1)遺傳與環境的爭論的發展
2、領會:(1)發展的連續性與階段性的意義;(2)兒童心理發展中關鍵期的意義
(三)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方法
1、識記:(1)橫向研究與縱向研究的意義;(2)跨文化研究的意義
2、領會:(1)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發展歷史
第二章 兒童感知覺的發展
考核要求
(一)兒童感知覺發展的基本特點
1、識記:(1)評定新生兒感覺的幾種方法;(2)兒童視覺與聽覺發展特點
2、領會:(1)兒童知覺發展特點
(二)兒童觀察力發展的基本特點
1、識記:(1)兒童觀察力的主要方面
2、領會:(1)兒童觀察力的水平;(2)兒童觀察力的發展趨勢
第三章 兒童認知發展理論
考核要求
(一)皮亞傑關於兒童思維發展的基本觀點
1、識記:(1)思維結構的特點;(2)思維的機制
2、領會:(1)思維起源的各種觀點意義
(二)兒童思維發展的階段與特點
1、識記:(1)思維發展階段劃分;(2)思維發展的特點
2、領會:(1)皮亞傑理論的評價
(三)兒童認知發展信息加工理論的主要觀點
1、識記:(1)認知單元的構成;(2)信息加工基本階段
2、領會:(1)兒童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的變化;(2)元認知的基本概念;(3)兒童認知發展的信息加工理論的評價
第四章 兒童的語言與智力的發展
考核要求
(一)兒童語言准備期與發展期
1、識記:(1)兒童語言准備期的概念;(2)兒童語言發展期的概念
2、領會:(1)兒童語言准備期發展階段;(2)兒童詞義發展的特點
(二)語言獲得理論的主要觀點
1、識記:(1)語言獲得理論中環境論主要觀點;(2)先天決定論的主要觀點
2、領會:(1)語言獲得理論中環境與主體相互作用理論的主要觀點
(三)對智力的理解
1、識記:(1)對智力概念理解的主要觀點;(2)智力商數概念
2、領會:(1)智力成長曲線的意義;(2)智力發展的個別差異問題
(四)智力的發展與變化
1、識記:(1)智力成長曲線及其意義;(2)智力測驗編制的基本原則
2、領會:(1)智力發展因素分析的假設;(2)智力發展的個別差異問題
第五章 兒童的情緒與個性發展
考核要求
(一)兒童的情緒發展與情緒獲得理論
1、識記:(1)情緒的構成;(2)情緒獲得理論
2、領會:(1)社會認知理論的主要觀點
(二)兒童情緒障礙與克服
1、識記:(1)害怕的發展特點;(2)兒童害怕的年齡特點
2、領會:(1)克服害怕的幾種方法
(三)兒童高級情緒的發展
1、識記:(1)高級情緒的類型;(2)高級情緒發展的特點
2、領會:(1)培養兒童道德感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四)兒童個性發展主要理論及其影響原因分析
1、識記:(1)兒童個性發展的理論主要觀點;(2)家庭對兒童社會化發展的影響
2、領會:(1)個性形成的生物學因素意義
(五)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
1、識記:(1)自我意識的概念;(2)自我意識的構成
2、領會:(1)學齡兒童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
第六章 兒童性別角色與交往發展
考核要求
(一)兒童性別角色定型化與產生因素分析
1、識記:(1)性別角色界定;(2)性別角色定型化發展
2、領會:(1)性別差異的表現;(2)性別差異形成的原因;(3)性別差異的理論解釋
(二)兒童依戀發展與成因分析
1、識記:(1)依戀的界定;(2)依戀的類型
2、領會:(1)依戀的發展階段;(2)依戀產生的原因;(3)依戀的理論
(三)兒童同伴關系的發展
1、識記:(1)同伴的作用;(2)同伴關系的發展
2、領會:(1)社會交往技能的學習;(2)游戲的作用
第七章 學習與現代學習理論
考核要求
(一)學習的概念及其意義
1、識記:(1)學習的界定;(2)學習的准備;(3)學習的類型
2、領會:(1)怎樣理解學習概念;(2)學生學習的特徵
(二)現代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
1、識記:(1)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2)奧蘇伯爾的認知結構同化學習理論;(3)觀察學習過程
2、領會:(1)學習理論的功能;(2)有效學習的條件
3、應用:(1)結合教育如何運用發現學習理論;(2)分析影響觀察學習的因素
(三)建構主義的知識觀與學習觀
1、識記:(1)建構主義知識觀;(2)建構主義學習觀
2、領會:(1)建構主義改變學習概念的意義;(2)生成學習基本思想與教學含義
(四)學習與教學的相互關系
1、領會:(1)學習與教學的基本關系;(2)認知學習理論對學習與教學關系的觀點
第八章 不同類型知識的學習
考核要求
(一)知識的概念與知識學習機制
1、識記:(1)知識的定義;(2)表徵的定義;(3)知識分類理論的基本假設
2、領會:(1)知識分類觀的比較;(2)不同類型知識習得機制
(二)知識的表徵類型與作用
1、識記:(1)命題的概念;(2)語義與表象編碼;(3)圖式;(4)產生式系統
2、領會:(1)命題網路的意義;(2)圖式的功能;(3)模式識別程序
3、應用:(1)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聯系與區別;(2)知識的作用
(三)概念與規則的學習
1、識記:(1)概念的定義;(2)概念的屬性;(3)規則的定義;(4)認知技能的定義
2、領會:(1)概念的結構;(2)概念的功能;(3)概念學習的心理機制;(4)規則學習的方式
3、應用:(1)結合教學實際應用三種同化模式;(2)分析影響學生概念學習的因素
第九章 解決問題與創造性培養
考核要求
(一)問題與問題解決的性質
1、識記:(1)問題的定義與成分;(2)解決問題的特點;(3)解決問題一般過程模式
2、領會:(1)奧蘇伯爾解決問題模式;(2)格拉斯解決問題模式
3、應用:(2)結合教學內容運用奧蘇伯爾解決問題模式;(2)解決問題模式研究的新發展
(二)解決問題的心理機制
1、識記:(1)問題表徵的意義;(2)耶基斯—多德森法則;(3)功能固著
2、領會:(1)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2)心理定勢的主要表現;(3)有效的解決問題者具有的條件
3、應用:(1)結合教學談解決問題中的思維技能培養;(2)結合教學談專家與新手解決問題能力的差異
(三)創造性概述與創造性培養
1、識記:(1)創造性的定義;(2)當代創造性理論的主要觀點
2、領會:(1)創造性活動中的核心創造性思維;(2)學生創造力發展規律與特點
3、應用:(1)結合教育談影響創造力發展的主要因素;(2)創造性培養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十章 態度、品德的形成與改變
考核要求
(一)態度與品德的性質
1、識記:(1)態度與品德的界定;(2)態度的特徵與功能
2、領會:(1)態度成分的意義;(2)品德與道德的關系;(3)態度與品德的關系
3、應用:(1)結合教育談品德結構的實踐意義
(二)中小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徵
1、識記:(1)他律與自律概念;(2)前習俗、習俗和後習俗水平
2、領會:(1)皮亞傑兒童品德發展階段理論;(2)柯爾伯格的品德發展理論
3、應用:(1)結構教育談中小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徵對教育實踐的意義
(三)態度與品德學習的心理過程與條件
1、識記:(1)依從、認同和內化概念;(2)認知失調
2、領會:(1)態度與品德學習的內化理論要點;(2)改變品德不良學生的過程;(3)影響態度與品德形成與改變的主要因素意義
3、應用:(1)結合教育談當前青少年品德培養的主要方式
第十一章 認知結構與學習遷移
考核要求
(一)認知結構概念與發展
1、識記:(1)認知結構的界定;(2)認知結構的發展
2、領會:(1)認知結構的發展意義
(二)學習遷移概念與類型
1、識記:(1)學習遷移概念;(2)學習遷移類型
2、領會:(1)學習遷移爭論的教育意義;(2)學習遷移在教育上的作用
3、應用:(1)設計一例說明學習遷移的測量模式
(三)現代學習遷移理論
1、識記:(1)認知結構變數;(2)兩類知識的遷移分類
2、領會:(1)先行組織者概念及教育意義;(2)比較兩種組織者
(四)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
1、領會:(1)影響學習遷移的個體因素;(2)影響學習遷移的客觀因素
2、應用:(1)結合教育談促進學習遷移的教學策略
第十二章 學習動機的激發與維持
考核要求
(一)學習動機概述
1、識記:(1)動機與學習動機概念;(2)學習動機分類及意義
2、領會:(1)動機功能;(2)學習動機與學習目的和效果的關系
3、應用:(1)結合教育談奧蘇伯爾的學習動機分類的實踐意義
(二)學習動機理論與發展
1、識記:(1)強化說、驅力說;(2)需要層次論、歸因論;(3)自我效能論;(4)動機作用
2、領會:(1)成就動機論的意義;(2)個體自我效能形成原因
(三)中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發展對學習的影響
1、識記:(1)小學生學習動機發展特徵;(2)中學生學習動機發展特徵
2、領會:(1)學習動機與學習的關系;(2)學習動機的形成因素
(四)激發與維持學生學習動機的原則與教學策略
1、識記:(1)激發與維持學習動機的原則;(2)控制學習焦慮
2、領會:(1)內部動機的激發與維持的教學策略;(2)外部動機激發與維持的教學策略;(3)目標設置的要求
3、應用:(1)結合教學談談引起學生認知矛盾的基本方式;(2)歸因訓練的基本步驟
三、有關說明和實施要求
為了使本大綱的規定在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考試命題中得到貫徹和落實,茲對有關問題說明如下:
(一)關於考核目標的幾點說明
為使考核內容具體化和考試要求標准化,本大綱在列出的考試內容基礎上,對各章具體內容還規定了考核目標,這樣考生自學與應考時能進一步明確考試內容和要求。社會助學者也能夠更全面地有針對性地分層進行輔導,使考生更有效地學習。
命題嚴格按照考試大綱進行,不超出范圍,同時安排好試題的知識能力層次和難度。
本大綱在考核目標中,按照識記、領會、應用三個層次規定其應達到的能力層次要求。三個能力層次是遞進等級關系,各能力層次的含義是:
識記:能知道有關的名詞、概念、知識的意義,並能正確認知和表述。
領會: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關概念、原理、方法的區別與聯系,並內化成自己的教育實踐能力。
應用:在識記和領會的基礎上,能對教育問題進行正確的闡述和分析,能運用所學知識思考與解決實際教育問題。
(二)自學與課程考試所用教材
本課程使用教材為:
《兒童發展心理學》 劉金花主編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
《現代教育心理學》,丁家永編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三)自學方法的指導
本課程由於內容較多,同時有一定難度,應考者在自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學習前,應仔細閱讀本課程的考試大綱以及每章的第一部分考核知識點的有關內容。
2 、認真學習考核知識的具體要點和內容,注意各知識點的能力層次要求,以便在學習教材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3 、在自學時要注意嚴格依據考試大綱進行學習,吃透每一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基本原理要牢固掌握。
(四)對社會助學的要求
1、社會助學者應根據本大綱規定的課程內容和考核目標,認真學習和鑽研自學教材,明確本課程的特點與學習要求,對應考者進行切實的輔導,引導他們防止自學中的各種偏向,把握社會助學的正確導向。
2、要正確處理基礎知識與綜合能力之間的關系,在全面輔導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和提高應考者的分析和綜合能力。
3、要正確處理重點和一般的關系。課程內容有重點和一般之分,但考試內容是全面的,而且重點與一般是相互聯系的。社會助學者應指導應考者全面系統地學習教材,掌握全部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在此基礎上突出重點。總之,要把重點學習與兼顧一般結合起來,切勿孤立地抓重點,把應考者引向猜題押題。
附錄 題型示例
一、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5小題20分)
1、最近發展區
2、學習
3、認知結構
二、選擇題(每題1分,共15小題15分)
1、中小學生利用頭腦中認知結構原有的上位概念來學習新的下位概念的學習模式是( ) 。
A 並列結合學習 B 類屬學習
C 下位學習 D 上位學習
三、填空題(每題1分,共15小題15分)
1、有意義學習可以分為三種主要類型:表徵學習、概念和 。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6小題30分)
1、簡述學生掌握概念的主要功能。
五、論述題(每題10分,共2小題20分)
1、談談你對學習與教學的關系的理解。
全國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046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第二信號系統的功能有兩個,一是概括作用,二是()
A.歸納作用
B.調節作用
C.分化作用
D.推理作用
2.廣義的環境主要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而狹義的環境主要指()
A.自然環境
B.社會環境
C.教育
D.心理發展
3.認為「一兩遺傳勝過一噸教育」的心理學家是()
A.霍爾
B.華生
C.伍德沃斯
D.高爾頓
4.心理發展內部矛盾產生的基礎是()
A.需要
B.原有的心理發展水平
C.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
D.個體的實踐活動
5.洛倫茲提出印刻與學習有四點不同,以下說法與其觀點不符的是()
A.印刻不依賴於任何一種強化,而學習則依賴於強化
B.印刻是可逆的,而學習則是不可逆的
C.印刻可能形成得非常快,有時只要一次嘗試就形成了,而大多數學習則需要多次嘗試
D.印刻只會在發展早期的「關鍵期」內發生,而大多數學習可以在任何時期內發生
6.保持時間在一分鍾以上的記憶屬於()
A.瞬時記憶
B.短時記憶
C.感覺登記
D.長時記憶
7.斯金納認為,影響行為形成和改變的最重要因素是()
A.強化
B.教學
C.學習
D.同化
8.主張把「S-R」改為「S-O-R」的心理學家是()
A.巴甫洛夫
B.托爾曼
C.布魯納
D.威特羅克
9.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核心概念是()
A.經典條件反射
B.操作條件反射
C.強化
D.觀察學習
10.在以下觀點中,不屬於布魯納關於發現法作用的觀點是()
A.發現法有助於提高智慧的潛力
B.發現法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外部學習動機
C.發現法有利於學會發現的探索方法
D.發現法有利於記憶
11.在下列四種內驅力中,屬於穩定的內部動機的是()
A.繼起內驅力
2. 心理學的論述題和簡答題要怎麼回答
還是要看每道題的給的分值吧。分值高的,一般要答的內容多一點吧。一般論述題需要細化一下理論要點的。
3.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問題~
心裡學在中國正在慢慢發展!
但真正知道和了解的人卻不多!
發展前內景肯定是不錯的 但是你容估計得很等一段時間了
如果你選擇了這個專業就得精! 要不然是白學的!
我也是考這個的研究生,我是學管理的,跨專業的。
我覺得你這個專業應該不算是跨專業吧。畢竟還是有心理學的一些課程。
發展教育心理學的前景應該一般。大概就是在一些學校工作。工資待遇不是很高。
4. 求教育心理學方面的辨析題及答案
1.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一書的問世,是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教育心理學誕生的標志。(正確)2.學習是一個從不知到知的認識過程。(錯誤)因為學習不僅有認知領域的學習,還有情感、態度領域的學習、運動技能領域的學習。3.認知結構是指教材的邏輯結構。(錯誤)認知結構是學習者頭腦里的知識結構,不同於教材的邏輯結構。4.如果在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沒有適當的觀念可以利用,要進行新的學習是很困難。正確5.為當三好生而學習是一種內部動機。(錯誤)這是一種外部學習動機,因為學習者追求的是學習活動以外的目的。6.學習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是互為因果的關系。(正確)7.記憶中的倒攝抑制是一種學習遷移現象。(正確)8.為了便於記憶,將的值1.41421……記作「意思意思而已……」,這是一種有意義學習。(錯誤)這不是有意義學習,因為學習材料本身沒有邏輯意義,只是為了便於記憶的目的,採用記憶術,人為地賦予它一種意義。9.在間歇強化的條件下,新的行為建立得快,消退得也快。(錯誤)研究事實是:在間歇強化的條件下,新的行為建立得慢,消退得也慢。10..教學實驗表明:發現學習的效果優於接受學習。(錯誤)發現學習與接受學習各有利弊。11.信息加工心理學的廣義知識概念在外延上與習得的認知能力和動作技能相對應。(正確)12.學習聯結理論重視對學習的外部過程和外部條件的研究,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正確)13.在學習了重力場知識後學習電力場知識,用重力場知識同化電力場知識。這種學習屬於上位學習。?(錯誤)這樣的學習屬於並列結合學習。14.程序性知識的學習過程一般都包含陳述性知識學習的階段。(正確)15.最早用實驗方法批判形式訓練說的心理學家是桑代克和武德沃斯。(錯誤)最早用實驗方法批判形式訓練說的心理學家是詹姆斯。16.一位歷史老師指導學生把明朝遷都北京的年份1421年,記作「一事二益」,這里所使用的學習策略是組織策略。(錯誤)在要學習的新信息上增加了相關的信息來促進理解和記憶,故這種策略屬於精加工策略,而不是組織策略。17.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是心理學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應用。錯。教育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但並不意味著它是一般心理學原理在教育中的應用。因為教育心理學有自身獨特的研究課題。18維果斯基的的觀點,教學必需要考慮學生已經達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學也必須著眼於學生的已有水平。正確。關於教學和發展的關系,維果斯基認為教學必須要考慮兒童已達到的水平,並要走在兒童發展的前面。19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強化分正強化和負強化,無論正強化還是負強化,其作用都是改變同類反映在將來發生的概率。正確。強化是一種操作,強化的作用在於改變同類反映在將來發生的概率,強化分正強化和負強化。20.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取決於多種因素,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歸因時應實事求是,實際是什麼就是什麼。錯,歸因時盡是歸結為努力不夠,不要歸結為能力不足。23考到的知識點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教學過程。24、學習動機越強學習效果越好。中等強度學習動機學習效果較好。25、教師對學生的期望越高,學生的成績也就越好。錯誤,學生的成績不僅與教師的期望有關,還與學生的人格特徵、歸因水平、自我意識等因素有關。
5. 教育心理學論述題:論述心理學與個體發展之間的關系
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其研究內容是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種種心內理現象及其變化,揭示在容教育、教學影響下,受教育者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發展智力和個性的心理規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質的心理特點,以及教育和心理發展的相互關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