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國際教育學會
㈠ 對外漢語什麼時候改名為漢語國際教育的
自2013年起,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原「對外漢語」、「中國語言文化」和「中國學」合稱「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區別於漢語言文學等老牌文科專業,漢語國際教育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漢語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還要求對中國傳統文化、外國文化、中外文化對比、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知識有一定的涉獵,甚至有的高校也對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鍛煉,以提高學生國外任教的適應能力。
漢語國際教育本科畢業之後的選擇不是太多,本科生很難找到漢教相關的工作,一般會從事其他行業,但大部分學生會報考語言文字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考研錄取率近30%,研究生在讀期間,有機會經國家漢辦的考試和選拔以志願者和漢語教師的身份去國外從事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工作,任期多為一年,雖然沒有正式工資,但是志願者津貼也還不少,任期結束後可以申請續簽一年,前後最多兩年。研究生畢業後部分畢業生堅持從事漢教工作,在國內漢語培訓機構、漢語學校及國際中、小學從事教學或教學管理工作,這些機構大多分布在北上廣等地區,學生資源多,薪資待遇也不錯,發展前景樂觀,其他地區的畢業生多轉行從事英語或語文等相關教學工作。如果想留在高校任教,擔任漢語國際教育老師,目前來看必須是博士研究生畢業,甚至要求海歸博士。可見國際漢語教育專業並非外人所見般「高大上」,在目前國內的就業形勢下,與其他專業的處境一樣,需要進行精尖深的鑽研與探索。
㈡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有哪些重要的意義
1、專業介紹: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培養掌握扎實的漢語基礎知識,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具備中國文學、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力。能在國內外各類學校從事漢語教學。在各職能部門、外貿機構、新聞出版單位及企事業單位從事與語言文化傳播交流相關工作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應用型專門人才。
2、專業的發展前景
運用漢語進行外交、商貿、新聞、文化交流、中文教學等方面的工作;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運用漢語進行科學研究與實際工作能力。
㈢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學習年限和畢業證書是怎樣的
外漢語碩士與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區別:對外漢語是傳統的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教育,比較注重理論研究,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主要側重實踐,即對外漢語教學本身,是「專業碩士」(或稱「專業學位碩士」)。這個專業各學校主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具體區別如下。
1、培養目標不同
漢語國際教育和對外漢語聽起來比較像,但是漢語國際教育屬於專業碩士,而對外漢語屬於學術型碩士。說到它們的不同,首先要弄清楚專業學位和學術型學位的不同:
專業學位(professional dregree),是相相對於學術型學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學位烈性,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並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及專門人才。
專業學位和學術型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培養規格各有側重,在培養目標上有明顯的差異。學術型學位按學科設立,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等;而專業學位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專業
學位教育的突出特點是學術性與職業性緊密結合,獲得專業學位的人主要不是從事學術研究。
對外漢語是傳統的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教育,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科學碩士」(或稱「學術型碩士」),比較注重理論研究,關注的是漢語本體以及「什麼是、如何學、如何教」對外漢語等問題,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主要側重實踐,即對外漢語教學本身,是「專業碩士」(或稱「專業學位碩士」)。這個專業根據各學校的不同,可能有一年或半年的國外實習機會,每個學校都有,至少也是在國內教留學生實習,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做理論研究,打好扎實的語言學基礎,並為對外漢語教學服務,可以報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或漢語言文字學)下面那個;如果你想出國作對外漢語教師,後者的實踐性似乎更強一些。所以,其學費相對也就貴。這也是國家不提供獎學金的原因。
2、培養方式不同
對外漢語專業研究生都有導師,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根據學校的不同,有的學校也給學生安排的有導師,但是大部分是沒有導師的。對外漢語主要注重理論學習,實習方式多樣化;而漢語國際教育根據教學計劃有半年至一年的國外教學實習,這個專業的出國實習機會比較多。
3、培養年限不同
對外漢語碩士學習年限是3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習年限一般是2年,學校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靈活安排,也有學校是3年。
4、招生人數不同
對外漢語專業招生人數較少,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招生人數則非常多。
5、公費自費問題
對外漢語專業有公費名額,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基本都是自費,不過大部分院校也有針對專碩的獎學金,而且如果是出國做志願者的話,國家漢辦會有各種補助,還有工資。需要指出的是,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是雙證的,既有學位證書也有學歷證書,也可以考博。
6、對外漢語專業的誤解
再來說一下為什麼對外漢語專業不是簡單地等於「外語+漢語」。
對外漢語它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有自己的學科特性。其「全名」是對外漢語教學,即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由於教學對象是外國人,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外語即學生的母語,來解釋一些漢語問題。可以說,外語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個重要工具。
大學里普遍開設的「漢語」專業一般是「中文系所研究的漢語語言學或者漢語言文學」,漢語教學主要是指小學、中學、大學的語文教學,目的是為了幫助母語是漢語的中國人用好漢語、漢字。而對外漢語教學的目的是教沒有漢語基礎的外國學生學會說漢語,能用漢語進行交際。
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專業本身要求對外語、漢語都有比較充分的研究,在課程設置上類似於「外語系+中文系」。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其本身還沒有建立起自己成熟的學科體系,比較多地藉助外語以及漢語言文學等專業的固有學科內容。
其實對外漢語專業也很接近教育學和心理學,它在漢語、外語之外,還要關注教學法、漢語教材等「教」的內容;另一方面,也要關注外國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學習語言中遇到的問題、學習語言的規律和方法等「學」的內容。但目前為止這兩方面的研究還很不充分,沒有很好地建立起自己的學科體系。
㈣ 抖音上推薦的漢語國際教育培訓靠譜嗎
讓推薦漢語國際教育培訓靠譜,也就是拼音網路上學習理論的基礎,學習語言的基礎
㈤ 國際漢語教育學會是什麼樣的機構
國際漢語教育學會,英文名稱為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hinese Language Pedagogy(ISCLP),是成立於香港的國際性學術團體,學會下設北美、澳洲、內歐容洲、亞太等4個分會和3個專業委員會:語言測試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專業委員會、教材專業委員會。學會秘書處設在北京。 學會宗旨是促進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實踐和漢語教學理論研究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國際間漢語教學與研究的溝通與交流;加強世界各地各類漢語教學研究機構、非政府組織、民間機構漢語教師、研究人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世界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為人類文化長遠發展做出貢獻。學會與國際上多個國家的高校、政府主管機構、各類語言培訓機構以及相關民間機構建立起合作關系,為漢語的國際推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著名對外漢語教育專家呂必松教授先後擔任國際漢語學會會長和名譽會長。
㈥ 漢語國際教育怎麼樣
漢語國際教育是不錯的專業。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培養掌握扎實的漢語基礎知識,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具備中國文學、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力。能在國內外各類學校從事漢語教學。在各職能部門、外貿機構、新聞出版單位及企事業單位從事與語言文化傳播交流相關工作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應用型專門人才。
運用漢語進行外交、商貿、新聞、文化交流、中文教學等方面的工作;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運用漢語進行科學研究與實際工作能力。
開設院校:華僑大學、陝西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吉林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暨南大學、雲南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廣西民族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吉林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等等。
㈦ 漢語國際教育專碩和對外漢語學碩的區別
外漢語碩士與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區別:對外漢語是傳統的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教育,比較注重理論研究,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主要側重實踐,即對外漢語教學本身,是「專業碩士」(或稱「專業學位碩士」)。這個專業各學校主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具體區別如下。
1、培養目標不同
漢語國際教育和對外漢語聽起來比較像,但是漢語國際教育屬於專業碩士,而對外漢語屬於學術型碩士。說到它們的不同,首先要弄清楚專業學位和學術型學位的不同:
專業學位(professional dregree),是相相對於學術型學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學位烈性,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並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及專門人才。
專業學位和學術型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培養規格各有側重,在培養目標上有明顯的差異。學術型學位按學科設立,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等;而專業學位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專業
學位教育的突出特點是學術性與職業性緊密結合,獲得專業學位的人主要不是從事學術研究。
對外漢語是傳統的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教育,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科學碩士」(或稱「學術型碩士」),比較注重理論研究,關注的是漢語本體以及「什麼是、如何學、如何教」對外漢語等問題,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主要側重實踐,即對外漢語教學本身,是「專業碩士」(或稱「專業學位碩士」)。這個專業根據各學校的不同,可能有一年或半年的國外實習機會,每個學校都有,至少也是在國內教留學生實習,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做理論研究,打好扎實的語言學基礎,並為對外漢語教學服務,可以報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或漢語言文字學)下面那個;如果你想出國作對外漢語教師,後者的實踐性似乎更強一些。所以,其學費相對也就貴。這也是國家不提供獎學金的原因。
2、培養方式不同
對外漢語專業研究生都有導師,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根據學校的不同,有的學校也給學生安排的有導師,但是大部分是沒有導師的。對外漢語主要注重理論學習,實習方式多樣化;而漢語國際教育根據教學計劃有半年至一年的國外教學實習,這個專業的出國實習機會比較多。
3、培養年限不同
對外漢語碩士學習年限是3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習年限一般是2年,學校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靈活安排,也有學校是3年。
4、招生人數不同
對外漢語專業招生人數較少,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招生人數則非常多。
5、公費自費問題
對外漢語專業有公費名額,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基本都是自費,不過大部分院校也有針對專碩的獎學金,而且如果是出國做志願者的話,國家漢辦會有各種補助,還有工資。需要指出的是,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是雙證的,既有學位證書也有學歷證書,也可以考博。
6、對外漢語專業的誤解
再來說一下為什麼對外漢語專業不是簡單地等於「外語+漢語」。
對外漢語它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有自己的學科特性。其「全名」是對外漢語教學,即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由於教學對象是外國人,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外語即學生的母語,來解釋一些漢語問題。可以說,外語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個重要工具。
大學里普遍開設的「漢語」專業一般是「中文系所研究的漢語語言學或者漢語言文學」,漢語教學主要是指小學、中學、大學的語文教學,目的是為了幫助母語是漢語的中國人用好漢語、漢字。而對外漢語教學的目的是教沒有漢語基礎的外國學生學會說漢語,能用漢語進行交際。
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專業本身要求對外語、漢語都有比較充分的研究,在課程設置上類似於「外語系+中文系」。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其本身還沒有建立起自己成熟的學科體系,比較多地藉助外語以及漢語言文學等專業的固有學科內容。
其實對外漢語專業也很接近教育學和心理學,它在漢語、外語之外,還要關注教學法、漢語教材等「教」的內容;另一方面,也要關注外國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學習語言中遇到的問題、學習語言的規律和方法等「學」的內容。但目前為止這兩方面的研究還很不充分,沒有很好地建立起自己的學科體系。
㈧ 中國語言資源開發應用中心 國際漢語教育學會 這兩個機構頒發的漢語言教師資格證有用嗎,
社會企業?社會企業一般啥都不懂 這機構的名頭應該能唬得住吧。
但現在業內普遍認可的是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的《國際漢語教師證書》
㈨ 國際漢語教育學會——國際漢語教師職業能力證書在國際上承認嗎
「IPA國際來注冊漢語教師資格證源[1]」是國際認證協會(IPA)根據國際上對漢語教師的極大需求的狀況而推出的資格認證,[2]由國家人事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權在全國推行,並實行全國對外漢語統考。
IPA[1]推出的「IPA國際注冊漢語教師資格證書」是被國際100多國家認可的,具有權威性。IPA國際注冊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獲得了美國聯邦政府的全面認可,並得到美國國務卿的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