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區教育進修學院
⑴ 上海44所自考學院
序號 所轄區縣 或所屬高校 辦學單位 自考助學辦學地點 備注 1 黃浦區 上海市黃浦區業余大學 四川南路 37 號 全業余辦學 2 上海市南聲進修學院 重慶北路 270 號 全業余辦學 3 上海自力進修學院 雲南南路 180 號 全業余辦學 4 盧灣區 上海市震旦進修學院 復興中路 369 號 18 樓 全業余辦學 青浦外青松公路 7718 號 不限 寶山月羅路 2106 號 不限 5 上海盧灣行知進修學院 淮海中路 622 弄 8 號 全業余辦學 6 徐匯區 上海市徐匯區科技進修學院 南丹東路 60 號 全業余辦學 7 上海市昂立進修學院 番禺路 868 號 不限 8 上海市申洋國際交流進修學院 奉浦大道 123 號 不限 9 上海房地產專修學院 虹漕南路楊家橋 31 號 不限 10 上海中成協培訓中心 蒲匯塘路 18 號 全業余辦學 11 上海市民進自強進修學院 漕寶路 300 號 全業余辦學 12 上海市新知進修學院 萬源路 55 號 不限 13 靜安區 上海市春申旅遊進修學院 海防路 429 弄 100 號 全業余辦學 14 虹口區 上海財務管理進修學院 西體育灣路 369 號 不限 15 普陀區 上海國際交流進修學院 新鳳北路 565 號 不限 16 楊浦區 上海市復旦求是進修學院 國權路 579 號 非寄宿辦學 17 上海市求索進修學院 國權路 75 號 不限 18 上海金領進修學院 民星路 435 號 全業余辦學 19 上海遠馳專修學院 楊樹浦路 622 號 全業余辦學 20 上海市英才進修學院 國順路 288 號 (上海遠大學習廣場) 全業余辦學 21 浦東新區 上海市三達進修學院 乳山路 139 號 全業余辦學 22 上海達爾進修學院 新川路 293 號 3 號樓 全業余辦學 23 上海市市中教育專修學院 浦電路 313 號 全業余辦學 24 上海市房地產管理進修學院 高涇路 588 號 不限 25 閔行區 上海市國際經濟技術進修學院 水清路 769 號 全業余辦學 26 上海燎原進修學院 平陽路 150 號 全業余辦學 27 嘉定區 上海天華進修學院 勝辛北路 1661 號 不限 28 南匯區 上海遠東科技進修學院 惠南鎮城南路 1288 號 不限 29 奉賢區 上海市中博進修學院 學府路 1000 號 不限 30 其他 上海青年管理幹部學院 西江灣路 574 號 全業余辦學 31 上海師范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校內 全業余辦學 32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校內 全業余辦學 33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 校內 全業余辦學 34 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校內 全業余辦學 35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校內 全業余辦學 36 華東政法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自考助學部 校內 全業余辦學 37 華東理工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校內 全業余辦學 38 上海政法學院 上海政法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校內 全業余辦學 39 上海金融學院 上海金融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校內 全業余辦學 40 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學院 校內 全業余辦學 41 上海歐華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歐華職業技術學院 校內 全業余辦學 42 上海建橋學院 上海建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校內 全業余辦學 43 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 校內 全業余辦學 44 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 校內 全業余辦學
⑵ 基地附中怎麼樣
地址:中春路4949
交通:滬莘線,700,91,756,魯莘線,軌道交通1,5號線
網站:http://www.mjdfz.net
學校概況
基地附中創建於1996年,公辦初級中學,現有16個班級。專職教師48名,其中中高級教師比例達79%,教師平均年齡37.8歲,年齡結構合理、教師富有朝氣。學校目前是「閔行區文明單位」、 「閔行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協會會員單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閔行區花園單位」。
歷史原因,基地附中在莘庄地區的生存壓力一直較大,尤其是前幾年作為一所普通完中,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重心不自覺地向高中部傾斜,一度造成初中生源不穩定。2007年7月,由於閔行區教育規劃布局的調整,我校順利實現初高中分離,使學校的辦學重心回到初中。在2008年3月閔行區初中教學督導過程中,我校嚴格的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全體教職員工對學校的高度認可和教學質量在短時間內的快速提高,受到教育局領導的高度評價,給各校教學分管領導留下深刻印象。2008年11月我校又在閔行區教育教學水平綜合督導的評估中贏得教育局、區督導室、區教師進修學院和各兄弟學校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至此,我校整體面貌實現了根本性的轉變。春華秋實
2008年12月,我校常榮幸地被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確定為「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發展中心中學數學學習自適應測試研究實驗測試點」(上海市僅有的兩所測試點之一),閔行區教育局朱越副局長和著名數學教育專家、特級教師黃建弘老校長親自主持了揭牌儀式,並對該項目寄予很大希望。
有人說,習慣決定成敗!為了讓我們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我們確立了「以良好的習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為此,我們在抓學生學習規范和行為規范方面下了大力氣:在嚴格日常規范的基礎上,我們出台了「基地附中學生作業規范」、「基地附中學生一日常規」等系列措施,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在2008年11月區教育教學綜合督導中,我們學校正確的管理思路,有力的執行力度得到專家領導的大力贊揚;我校學生健康良好的精神面貌,教師們團結一心的敬業精神、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職業精神和對學校前景的滿懷信心得到了專家、領導的充分肯定。如今的基地附中校園,教室里朗朗的書聲、操場上歡快的身影、食堂里安靜的就餐秩序會讓你感覺文明、健康的行為、學習、生活習慣正引領孩子們走向成功。「溫馨和諧」的校園氛圍,「知書達理」的人生境界正在孩子們心中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教學成績
2007年9月至今,經過一年多全體師生、家長的共同努力,我校各年級各科成績均在原有基礎上大幅度提高: 學校大門
2007年,我校初三畢業班更是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五門學科總分排名列全區48所初中的第15名,進入全區前三分之一的水平。其中數學學科平均分高於區平均3分,列第11名;物理、化學學科均高於區平均2分,均列第15位;語文、物理、化學學科合格率100%,英語學科也在原有基礎上顯著提高;重點中學錄取率達到22%,高於全區平均錄取率2個百分點。
2008年,我校初三年級又喜獲豐收:數學、物理、化學合格率100%,語文、英語合格率均高於區平均水平,總分列全區公辦初中第16名,區、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錄取率達到23%。
截止到2008年11月(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我校各年級成績均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六、九年級總分列二十四所聯考學校第三名,七、八年級總分排名分別為第五和第八名;其中數學和理化學科分列1—3名。
師資培訓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師專業的發展。因此學校花大力氣抓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而教師自身專業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學校領導從進課堂聽課入手,對任課教師進行現場診斷,及時反饋發現的問題,並對問題較多的教師進行跟蹤聽課,直至問題得以解決。此外,學校還組織各種教學技能比賽,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搭建舞台;組織教師走出去聽課,請專家學者來校進行指導;利用業余時間組織教師參加各種業務進修,以此加速教師的成長。一年多來,學校各門學科的教師教學水平都有了較顯著的提高。今年學校又有兩名教師被評為「閔行區智慧型教師」,五名教師被評為「閔行區骨幹教師人選」,20多位老師的論文在各級比賽中獲獎,並有多人次在區級教學評比中獲獎。讀書心得(教育教學故事)頒獎盛典
辦學特色
學校每年一度的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讀書節和愛心義賣會、新年聯歡會等活動都是展示學生個性特長、豐富學生內涵的舞台和良機,同時這些活動也為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和空間。作為閔行區為數不多的藝術教育特色學校之一,我們的校合唱隊、小樂隊、舞蹈隊、皮影戲等藝術團隊培養了一批具有較高藝術修養的人才,為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打下扎實基礎。我們的科技特色機器人項目曾在區、市乃至國家級比賽中獲得100多個獎項。
我們的區藝術特色項目「中國結」在閔行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基地附中的學生人人都會編織中國結,各年級都有中國結編織的「專業技術人才」 。這些「專業技術人才」編織義賣、編織表演、下社區帶徒弟、上舞台展才藝,這一項目的開展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今年12月我校被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中學課程部批准為「中學數學學習自適應測試」實驗測試點。這一實驗必將成為學校改進課堂教學策略和教師專業成長的新增長點。基於這一因素,我校擬在學生、家長自願的前提下開辦一個「數學自適應測試」培訓班,給有數學學習興趣和特長的學生開辟一片天地,在培養學生嚴謹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同時,實現他們自主學習、自我發展、自信成長的目標。
家長心聲
從2007年九月至今,我們的學生家長通過各種渠道表達了對我校的肯定。
從2008年3月開始,原來擇校到其他學校的學生在了解到我校喜人的變化之後,又陸續要求再轉回我校,目前本學區原來流失的學生重新回來的各年級學生已達18人之多。這些流失的學生擇校出去時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很優秀,但由於種種原因,他們沒能繼續優秀,轉入我校後在我們教師的悉心教育和孩子、家長的努力下,他們又重新找回了自信。家長們通過家長會、電話、表揚信等各種形式表達了對我們的感謝。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家門口少花時間、少花學費接受優質的教育。
另外,我校一直以來堅持對家庭困難的學生實施心理上和物質上的幫助,今年我校又對32位家庭困難學生派送了書包和文具。接受幫助的學生家長認為這種幫助很有意義,他們表示一定配合學校教育好子女,否則就對不起學校。
我們承諾
一年多來,基地附中最值得自豪的是全體教職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校園精神的形成。這種團結一致、奮發向上的精神得益於我們善良的教師都具備中華民族在憂患中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得益於大家對學校管理目標的高度認同,得益於體現自身價值的強烈渴望。
「給我一點關注,我會還你一個驚喜」!這就是我們全體教職工對家長的庄嚴承諾!
⑶ 閔教院梅隴附校怎麼樣
我就是這個學校的學生,有體會。
學校飯菜有些難吃,老師比較嚴格,作業不算很多,上課很開心
⑷ 閔行區和徐匯區都有那些中專職業學校
徐匯區:徐匯區華商管理進修學校上海市房地產成人中等專業學校上海市閔行區城鄉建設學校上海市共青職校附設業余進修學校上海民辦前進進修學院徐匯區商業職工學校上海市董恆甫職業技術學校徐匯區職工中專專業學校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附屬旅遊職業學校上海市共青職業技術學校上海塑料製品公司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徐匯區民進業余進修學校衛生成人中等專業學校上海市培青業余進修學院上海市建築材料技工學校上海市建築材料學校上海中西旅遊進修學校上海市立信會計職工中等專業學校上海市普盟財經進修學院徐匯分院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技工學校國商附中業余進修學校上海市衛生學校 閔行區:上海市閔行區顓橋鎮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莘庄鎮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閔行區曹行鎮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塘灣成人中等技術學校閔行區陳行鎮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莘庄勞動職業技術培訓學校閔行區七寶鎮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閔行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上海市群益職業中學閔行區職業學校華東電力技工學校閔行區諸翟鎮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閔行區供銷職工中等專業學校閔行區工商幹部培訓中心閔行區農業技術學校上海閔行區勞動職業技術培訓學校馬橋鎮成人中等文化技術學校梅隴鎮成人技術學校上海市福苑學校上海電力工業學校
⑸ 上海市閔行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梅隴實驗學校和上海市閔行區實驗小學春申校區那個比較好好在哪裡
實驗小學!
閔行實驗小學應該是閔行區小學里的NO. 1 春申校區也不差的.
⑹ 上海閔行區眾選進修學校
呵呵,我曾經是這家培訓學校的老師,我叫寧老師,您放心好了,無論教學氛圍還是老闆的待人之道都不錯呢!我在考慮盡快回這家機構工作呢!
⑺ 從閔行開發區到紫龍路835號教育學院怎麼坐車
閔行開發區
4站
乘坐 地鐵5號線(莘庄方向), 在 東川路站 下車(3口出)
200米
步行至 東川路輕軌站
12站
乘坐 江川3路, 在 虹梅南路東海學院站 下車
350米
步行至 閔行區教師進修學院
⑻ 上海市閔行區科技進修學校怎麼樣
這個進修學校就在我家這邊 是所民辦的 周圍環境還可以 在牡丹江路上 交通很方便 學校很小的 裡面主要是對成人的外語 等技能的培訓 上次我爸爸就是公司要求外語要考出商務英語1級 然後他就在這邊培訓的 裡面的老師質量不高的
⑼ 顓橋中學和基地附中哪個好
與基地附中相比,顓橋中學無論在校風,還是教學質量上都要略勝一籌。
1、顓橋中學
顓橋中學是一所有著五十多年辦學歷史的完全中學。學校位於滬閔路、老滬閔路交匯處,多條公交線路直達市中心,莘閔輕軌傍校而過,交通十分便捷。全校現在38個教學班,其中初中24個教學班,高中12個教學班,學生近1800名,教職工170名,其中在職教師:127人,高級教師14人,佔在職教師12%;中學一級教師69人,佔在職教師54.33%;初級教師43人,佔在職教師33.85%。
學校以「為學生一生的發展打下基礎」為辦學指導思想,長期來形成了「求進步、勤學習、敬師長、守紀律、愛勞動」的良好校風。學校現在是閔行區行為規范示範校、素質教育實驗學校、上海市二期課改實驗學校、上海市群眾體育先進單位,閔行區綠化先進單位,2001年10月被閔行區人民政府授予科技特色教育學校。
2、基地附中
基地附中創建於1996年,公辦初級中學,現有22個班級。專職教師48名,其中中高級教師比例達79%,教師平均年齡37.8歲,年齡結構合理、教師富有朝氣。學校目前是「閔行區文明單位」、 「閔行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國際機器人奧林匹克協會會員單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閔行區花園單位」。
歷史原因,基地附中在莘庄地區的生存壓力一直較大,尤其是前幾年作為一所普通完中,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重心不自覺地向高中部傾斜,一度造成初中生源不穩定。2007年7月,由於閔行區教育規劃布局的調整,該校順利實現初高中分離,使學校的辦學重心回到初中。在2008年3月閔行區初中教學督導過程中,該校嚴格的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全體教職員工對學校的高度認可和教學質量在短時間內的快速提高,受到教育局領導的高度評價,給各校教學分管領導留下深刻印象。2008年11月該校又在閔行區教育教學水平綜合督導的評估中贏得教育局、區督導室、區教師進修學院和各兄弟學校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至此,該校整體面貌實現了根本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