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項目資料庫
『壹』 人大金倉 技術背景
技術依託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人民大學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簡介
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與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建立,是在長期從事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以及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和系統研製開發的實踐中形成,並在承擔一系列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過程中逐步鍛造出來的。
實驗室的形成:上世紀70年代後期,資料庫技術開始比較系統地引入我國。以中國人民大學薩師煊教授、王珊教授為代表的學者開始了資料庫技術的教學和研究,他們是我國最早從事資料庫教學和研究的學者。1986年成立中國人民大學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研究所,是國內最早以這個名稱命名的研究所。通過「七五」、「八五」、「九五」、以及「十五」計劃重大項目等一系列具有較高創新性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項目,使中國人民大學在國內資料庫學術界一直處於重要地位,是中國計算機學會資料庫專業委員會(其前身是資料庫學組)的掛靠單位,薩師煊教授和王珊教授先後擔任這個學術組織的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逐漸形成了一支在資料庫研究領域水平較高、特色鮮明的科學研究團隊,其主體是由薩師煊教授、王珊教授的學生構成的,其中包括杜小勇教授、孟小峰教授、陳紅教授、李翠平副教授、張孝副教授、朱青副教授等。
2000-2004年。進入到新的世紀,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科發展,加大了學科建設的投入,鼓勵和發展交叉。從2001年開始,在學校「211工程」項目的支持下,學校設立了「信息科學技術與信息管理學科群」的建設項目。支持信息學院和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合作,結合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以及企業信息化開展電子文件永久保存與管理、知識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信息學院和信息資源管理學院開始了全面的合作和交流。中國人民大學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研究領域也從集中在資料庫技術上擴展到更加廣泛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領域。研究團隊不僅在規模上有了擴大,成員的專業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等方面更加趨於合理,而且在專業領域方面有了新的拓展。不僅高水平發展了高性能資料庫技術、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技術,而且拓展了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的其他專業方向,在互聯網數據管理,以及數據永久性存貯、數據遷移與數據恢復等方面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中形成了新的增長點。
基於「211工程」建設的成功經驗和成果,2005年學校在「985工程」框架下,設立「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科技創新平台」,並整合信息學院和信息資源管理學院的力量,成立「中國人民大學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重點實驗室」,支持研究團隊進一步發展。
2005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復建設「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人民大學)」。
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的總體目標:構建國家信息化建設急需的國家級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科技創新平台,具備承擔國家重大科技計劃(「863」、「973」、NSFC)等有關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方面課題的能力,使得中國人民大學既有信息科學技術與信息資源管理學科群的總體水平有很大提升。
研究內容:
一 高性能資料庫
二 數據倉庫與商務智能
三 資料庫與智能信息檢索
四 WEB數據集成與管理
科研中心
2000年10月15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命名組建50周年紀念大會上,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北京市市長劉淇、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共同為中國人民大學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研究所為技術背景的「北京軟體產業基地人大金倉資料庫產業化中心」揭牌。
中科院院士張效祥、人民大學副校長杜厚文、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副司長陳沖就人大金倉成立致賀詞。張效祥院士說,信息產業特別是軟體產業發展前景廣闊,王珊教授領導的科研公關集體所取得的成果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能夠適應信息產業發展的需要。人大金倉有了資金的支持如虎添翼前途無量。完全可能成為我們國家資料庫技術的一面旗幟。杜厚文副校長致詞說,金倉公司的科研群體,參加多項國家重大課題科研攻關,積淀資料庫技術的高水平成果,現在是這些成果轉化成生產力、走向市場的時候了。人大金倉要建立全新的管理體制和運營模式。充分調動廣大科技人才的積極性。高科技公司的成長離不開投資融資手段,開拓市場的能力和法律的支持保證,學校在這些方面可以為中關村開發區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陳副司長致詞說,信息產業部對我過自主版權的資料庫的發展、尤其對嵌入式移動資料庫"小金靈"非常關心。資料庫技術及其創新度決定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大金倉在技術創新上做出了非常出色的成績,祝願人大金倉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成為我國資料庫產業的基地。
作為北京市軟體產業基地,人大金倉以為網路化信息社會提供優質的、自主研發的資料庫產品和數據管理解決方案為經營宗旨。業務范圍包括研發推廣資料庫管理系統產品、基於資料庫技術的行業信息系統以及信息技術的咨詢、培訓和支持服務。為推動民族軟體產業發展,推動國家自主創新產品的進步做出來了積極貢獻。
『貳』 東北師范大學的學術研究
館藏資源 截至2013年,東北師范大學圖書館由學校本部校區圖書館、凈月校區圖書館和教育信息中心三部分組成,總建築面積約38300平方米,閱覽座位5045席;現有紙質藏書約343萬冊(含聲像資料和各院所資料室藏書),各種資料庫117種,該館自建特色資料庫20個,電子圖書92萬冊,線裝古籍32萬冊,內有善本書4200餘種、50000多冊,明版書800餘種、清代禁毀書數十種、鈔本近百種。日偽時期東北地方文獻、解放前的重要期刊、東北解放區出版的期刊收藏較全。 學術期刊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教育部主管、東北師范大學主辦、東北師大學術期刊社編輯出版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於1951年,雙月刊。本刊為中文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權威學術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
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是教育部主管、東北師范大學主辦、東北師范大學學術期刊社編輯出版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 1951年創刊,季刊。本刊為中文綜合性科學技術類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權威學術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該刊由東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劉寶教授任主編,東北師范大學學術期刊社社長許國良編審任常務主編。該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數學評論》(MR)、俄羅斯《文摘雜志》(AJ)、英國《動物學記錄》(ZR)、美國《生物學文摘》(BA)等多家權威學術文摘期刊和資料庫收錄。
分子科學學報
《分子科學學報》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化學會和東北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的學術期刊,創刊於1981年。此刊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美國化學文摘(CA)源刊、俄羅斯文摘雜志(AJ)源刊、中國化學化工文摘源刊、全國高校優秀編輯質量科技期刊和吉林省第八次全省期刊等級評審「自然科學類十佳期刊」。
外國教育研究
《外國教育研究》於1974年創刊、1982年公開發行,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東北師范大學主辦的國際與比較教育學科專業學術刊物。該刊為全國教育類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SWIC)來源期刊。此刊內容涉及外國教育理論、思潮及流派;外國中小學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教師教育、課程與教學論、學校道德教育、農村教育及教育改革動向等,並以東北亞教育為重要欄目。
該校還主辦《現代中小學教育》、《中小學教師培訓》、《物理實驗》、《外國問題研究》、《古代文明》、《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等期刊。
『叄』 求 教育部關於發布《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礎代碼》等七個教育信息化行業標準的資料庫腳本
我到時有一個不過只能給你連接上面的你自己可以復制。(建議採納)
『肆』 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圖書館的電子資源排名前五位的資料庫是哪些
sfs
『伍』 什麼情況學籍才會到國家教育部資料庫
正常新生入學後不久,學校會上報新生學籍,教育局審批通過後,學生的學籍就會進入學籍管理系統的資料庫,目前這個資料庫是各省各自在管理和維護,但全國是聯網的,教育部會從各省資料庫中調取數據。所以可以說,你們學校上報新生學籍成功後,新生學籍就進入了國家教育部的資料庫。
『陸』 井岡山大學的學術研究
截至2015年4月,學校建有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1個,江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分中心1個,省軟科學研究基地1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1個;省重點實驗室2個,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1個 。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流域生態與地理環境監測實驗室
江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紅色文化研究與傳承應用協同創新中心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江西省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分中心:循證醫學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井岡山大學分中心
省軟科學研究基地:江西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軟科學研究基地
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井岡山研究中心[一類]、廬陵文化研究中心
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社會工作碩士
省重點實驗室:配位化學實驗室、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實驗室
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生態環境與資源實驗室
吉安市市級重點實驗室:化學結構分析重點實驗室、醫葯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重點實驗室、生態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吉安市市級工程研究中心:數控機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製造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液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吉安市仿生包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註:科研平台資料來源 截止2012年12月,藏書165萬余冊(件),其中校本部藏書152餘萬冊;醫學校區讀者服務部藏書13萬余冊。基本形成以人文科學、教育科學和醫葯科學文獻為主體,兼有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管理科學文獻的多類型、多載體的綜合性藏書體系。根據學校的辦學特色與學科建設重點,結合我校廬陵文化和井岡山革命斗爭史的研究特點,館藏資源中重點對漢語言、中國古代文學、歷史科學(含井岡山革命斗爭史)、教育科學及臨床醫學科學文獻進行配套建設。除中外文一般性圖書外,校本部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還包括:古籍4萬余冊,包括《四庫全書》(1500冊)、《四庫全書存目叢書》(1200冊)、《續修四庫全書》(1800冊)等;年購印刷型報刊近1800餘種;音像資料5300餘件;
有各類資料庫30餘種。其中中文資料庫有《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維普資料庫》、《台灣科學期刊資料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CBM)》、《銀符資料庫》、《北大法意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資料庫》等;外文資料庫有《Emerald》資料庫、《國道外文資料庫》、《SpecialSicDBS外文資料庫》、《NSTL外文期刊資料庫》、《EMB Guideline》、《Wiley Cochrane library》等;電子圖書庫有《超星數字圖書館》、《書生電子圖書》、《九羽電子圖書》、《方正數字圖書館》、《中國數字圖書館》、《外文數字圖書館》等,合計53.4萬余冊;自建資料庫有《廬陵文化文獻資源資料庫》、《宋代廬陵文化名人研究資料庫》、《隨書光碟庫》。
『柒』 計算機一級考什麼具體內容
1、一級WPS Office
1. 採用無紙化考試,上機操作。考試時間為90分鍾。
2. 軟體環境:Windows 7操作系統,WPS Office 2012辦公軟體。
3. 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下列各項操作:
(1)選擇題(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網路的基本知識)(20分)
(2)Windows操作系統的使用。(10分)
(3)WPS文字的操作。(25分)
(4)WPS表格的操作。(20分)
(5)WPS演示軟體的操作。(15分)
(6)瀏覽器(IE)的簡單使用和電子郵件收發。(10分)
2、一級MS Office
1. 採用無紙化考試,機操作。考試時間為90分鍾。
2. 軟體環境:Windows 7操作系統,Microsoft Office 2010辦公軟體。
3. 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下列各項操作:
(1)選擇題(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網路的基本知識)。(20分)
(2)Windows操作系統的使用。(10分)
(3)Word操作。(25分)
(4)Excel操作。(20分)
(5)PowerPoint操作。(15分)
(6)瀏覽器(IE)的簡單使用和電子郵件收發。(10分)
3、一級Photoshop
1.題型及分值
單項選擇題55分(含計算機基礎知識部分20分,Photoshop知識與操作部分35分)。
Photoshop操作題45分(含3道題目,每題15分)。
(7)教育部項目資料庫擴展閱讀
考試注意事項:
1、考生憑准考證和身份證(或戶口本、軍人身份證)參加考試,缺一不可。
2、考試開考前30分鍾入場,對號入座,考試中將兩證放在課桌右上角接受檢查。上機考試交驗兩證。
3、進入考場只能攜帶鉛筆、橡皮、尺子、鋼筆、圓珠筆等必備工具,不得攜帶具有存儲功能的計算器、電子詞典、mp3等其他工具和物品。手機等通訊工具一律關閉上交,考試中發現使用通訊工具者視同作弊。
4、開考後15分鍾不得入場,筆試結束前不得離開考場。
5、開考信號發出後,才可開始答題。上機考試結束,按要求處理好機器後才能退場。
6、保持考場安靜,不得吸煙,不得喧嘩。
『捌』 錄入教育部資料庫的學籍信息怎樣修改
資料庫怎麼不來能修改自,我估計學校只是不想麻煩而已。你想想就是你的身份證和戶口本上信息對不上都是可以修改的,再說戶口本內的信息和身份證的信息都是錄入在相關單位的資料庫內的。
PS:同樣是錄入過資料庫的兩個不同的單位,為什麼別人可以修改他不行。
令人費解。。。
『玖』 教育部關於一二級科目的劃分
08 工學
0801 力學 080102 固體力學 080103 流體力學 080104 工程力學
0802 機械工程 080202 機械電子工程 080204 車輛工程
080203 機械設計及理論
0803 光學工程 (不設二級學科) 0804 儀器科學與技術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080501 材料物理與化學
0806 冶金工程
0807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080703 動力機械及工程
0808 電氣工程 080801電機與電器 080802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080804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0809 電子科學與技術 080902 電路與系統 080904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81002信號與信息處理☆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081103 系統工程 081104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1202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081203 計算機應用技術
0813 建築學
0814 土木工程 081401 岩土工程 081402 結構工程
081403 市政工程 081404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081405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081406 橋梁與遂道工程
0815 水利工程
0816 測繪科學與技術 081602 攝影測量與遙感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0818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0819 礦業工程 081903 安全技術及工程
0820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0821 紡織科學與工程 0822 輕工技術與工程
0823 交通運輸工程 082301 道路與鐵道工程
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2303 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082304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0824 船舶與海洋工程
0825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0826 兵器科學與技術
0827 核科學與技術 0828 農業工程
0829 林業工程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083002 環境工程
0831 生物醫學工程 0832 食品科學與工程
09 農學
0901 作物學 0902 園藝學
0903 農業資源利用 0904 植物保護
0905 畜牧學 0906 獸醫學
0907 林學 0908 水產
10 醫學
1001 基礎醫學 1002 臨床醫學
1003 口腔醫學 1004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1005 中醫學 1006 中西醫結合
1007 葯學 1008 中葯學
11 軍事學
1101 軍事思想及軍事歷史 1102 戰略學
1103 戰役學 1104 戰術學
1105 軍隊指揮學 1106 軍制學
1107 軍隊政治工作 1108 軍事後勤學與軍事裝備學
12 管理學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1202 工商管理
120201 會計學 120202 企業管理
120204 技術經濟及管理
1203 農林經濟管理 1204 公共管理
1205 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你也可到教育部的網站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