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教育研究資料的質量要求

教育研究資料的質量要求

發布時間: 2020-11-22 01:23:06

❶ 為了保證研究質量,教師在選擇教育研究課題時應遵循以下什麼原則

研究要想出成果,中小學教師在選擇研究課題時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一是課題應該從教學實際工作中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完全可以作為研究問題,甚至上升為科研課題。比如,有的小學生只顧聽不去做筆記,有的太重視筆記而影響了聽課效果。應該怎樣正確處理聽課跟筆記的關系?如何指導學生做到聽課、筆記兩不誤?努力研究這些問題,必將取得一定的成果,這樣的成果一經推廣應用也必將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學生成績的提升。總之,課題來自身邊的教學實際,研究更具針對性,研究結果才有實際推廣價值。
二是課題宜小不宜大。一方面,中小學教師主要任務是教育教學工作,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從事太大、太深、太難的課題研究;另一方面,中小學教師不是專門的科研人員,教育理論素養和科研水平有限。多研究些「小微課題」「草根課題」,既符合自身實際,也有利於自己教學工作的改進和提高。比如,「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研究」這一課題就過大、過寬泛,如果分解成「預習習慣研究」「復習習慣研究」「作業習慣研究」「課堂習慣研究」「考試習慣研究」等,課題就變小了,研究的面就窄了,可以進行深入研究。積少成多,積小成大,宜小不宜大,應該成為中小學教師課題研究的重要原則。
三是課題應側重應用型研究。中小學教師不是理論家,搞課題研究應該少些理論探索,多側重應用方面的研究。純粹的理論研究不是教師的強項,也難以出成果。教師的優勢就是教學實踐活動豐富,這是不教課的專家學者難以比擬的,因此,側重教學實踐和教學行動的應用型研究契合中小學教師工作的特點,研究下去也容易出成果。比如,「課堂學生心理變化研究」就過於學術性和理論化,而且此方面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而「如何提高復習課學生專注力研究」,則是偏向實踐應用的好課題。不少學生因缺少好奇心和新鮮感上復習課往往容易走神,注意力不夠集中,研究這一問題極具現實意義。
四是課題研究應遵從學校科學規劃、教師積極分擔的原則。有些學校要求教師「人人有課題」,從教師專業成長和改進工作的角度看,鼓勵人人搞研究還是很有必要的,但學校應對研究課題進行統籌管理,並制定實施計劃和方案。比如,「如何提高我校英語教學水平研究」,該研究用幾年?有哪些子課題?不同年級如何分工協作?每個英語教師擔負什麼研究任務?對此,學校層面要進行設計和管理。課題共同研究、共享研究成果,不僅有利於出科研成果,也有利於學科整體科研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提升。因此,作為學科組的一員,中小學教師在研究自己喜歡的課題的同時,還應遵從學校的規劃和統一安排,積極完成好自己承擔的課題研究任務。

❷ 影響教育研究成果質量的因素有哪些

  1. 主觀方面:投入不夠、准備不充分、調研不深入、指導思想不正確、研究路徑設計不合理等;

  2. 客觀方面:條件不具備、時機不成熟(含時間不夠)、樣本數量不足或關聯度不高等;

❸ 撰寫教育科研成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圍繞課堂教學 加強教育科研 河北聯校河北學校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它要求教師必須盡快地從傳統的角色中走出來,成為新課程的研究者、實話者和創造者。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關鍵是教學改革。近年來,我校結合農村小學實際,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一重點環節,採取分層推進、滾動發展的辦法,扎扎實實地進行教育科研,教師們投身科研的熱情空前高漲,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發生了根本轉變,一批教學骨幹迅速成長,教師隊伍正向專業化邁進,學生的學習情感和態度也發生了積極變化。下面是我校開展教育科研的一點體會。 一、轉變觀念,形成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圍 首先,學校領導要充分認識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教育科研擺在保證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地位上來,要有開展教育科研的責任感、緊迫感,並且將這種責任感、緊迫感傳遞給廣大教師,引導大家從「教書匠型」走向「研究型」。領導要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跳出來,帶頭進行教育科研,在抓好科研骨幹培養的同時,引領全體教師走上科研興校的「陽光大道」,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圍。 二、健全科研機構和制度,建立有效的保證措施 學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資源應該用在刀刃上,教育科研就是學校發展的利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給予保證:一是由教導處牽頭,精選本校有研究熱情的骨幹教師組成校教科室,負責教育科研的組織、管理、協調工作;二是健全教育科研的各項規章制度,如《教育科研獎懲制度》、《理論學習制度》等;三是從行政管理的角度加強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考核,並納入教師教育工作考核,給予獎懲;四是在研究經費上給以優先,保證研究工作的各項費用開支。 三、結合實際,以本校教學中的最大問題為科研選題的契入點 作為研究基礎薄弱的農村小學,教育科研應以學科研究為基礎,以課堂教學為重點。因此,我們在認真調查研究本校師資和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堅持教育科研與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相結合,確定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一課題,並積極制定方案步入發展的正軌。 四、加強學習,培養本校研究教師 由於農村學校教師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意識普遍不高,因此,加強教育科研理論的學習培訓顯得非常迫切。教科室在精心准備的基礎上,開展了兩方面的學習培訓:一為教育科研操作層面的知識培訓,如教育科研的含義、如何選題、如何開展研究、研究的方法、教育科研的寫作知識等,破除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幫助教師克服畏難情緒;另一方面是學習與本校研究課題相關的理論知識,做好理論儲備。需要注意的是學習培訓要堅持貫徹研究活動的始終,為科研保駕護航。 五、研究實踐與課堂教學、常規教研緊密結合,以課題研究為核心開展系列活動 在研究的核心階段即研究實踐階段,必須堅持以課堂為主陣地、以常規教研為載體,把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融入教師的教學工作中,通過日常的教學、教研和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動推進科研的深入開展,使課題研究得到良性發展。 1.定期開展現狀分析。教育科研的目的是針對問題,開展研究,解決問題。由於研究是在動態的過程中進行的,隨時都可能出現新情況、新問題,因此,及時進行現狀調查與分析就顯得很重要。為全面、准確掌握當前我校課堂教學中在學生活動方面存在的問題,使研究工作做到對症下葯,通過學校領導與主研人員的隨機聽課、訪問等形式了解現狀;同時,建立研究個案(個別教師、班級、學生),進行跟蹤調查。然後匯總,在充分分析的基礎上及時總結,為進一步開展研究,改進課堂教學提供依據。 2.結合研究課題開展優秀研究課教案展評活動。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進行課題研究更是如此。所以我們特別重視課前的准備工作,除了按常規要求超前備課、寫好教案、每日一簽字上課外,我們還特別規定教案要突出研究主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體現,即看是否科學、創造性地設計了學生活動的內容、時間、方法等,每學期開展全體研究人員參與的教案展評活動,評出優秀教案供大家學習、借鑒。 3.組織示範課、觀摩課活動。示範課、觀摩課能有效地促進廣大教師教學研究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們學校規定每期均要提供幾節示範課或觀摩課供大家學習。①委派教師外出參加縣、市、省級的課堂教學觀摩活動,並要求結合我們的研究課題認真學習、思考,回校交流傳達(一是上示範課,二是匯報心得體會)。②組織指導本校骨幹教師在校內上課題研究示範課。抓兩點:一是示範課的把關,由教導處牽頭,課題主研人員負責質量,確保示範性;二是示範課後的研討、學習,做到結合研究專題開展實實在在的討論,並找出特點,找到差距,落實改進措施。 4.周期性的開展全員課題研究公開課活動。這是有效促進群眾性研究的必要手段。可以在過去每位教師每期上一節校級常規公開課的基礎上,賦予它新的活力,即將公開課與課題研究結合起來,讓公開課注重體現本人在課題研究中的經驗,並把這一要求落實到說課、上課以及課後教研組的評課等環節中。 5.引入激勵機制,開展課題研究賽課活動。我校每學期開展一次教師賽課活動,近年,我們將賽課同課題研究相結合,實行「一課三議」或「三課一評」活動,聽課後教師們結合課題和自身實際認真研討,有時甚至爭得面紅耳赤,可以說教育科研的氛圍是越來越濃。通過賽課,提高了教育科研水平,促進了課堂教學的探索熱情,一些青年教師在賽課活動中脫穎而出,縮短了青年教師的培訓周期。 6.舉辦課題研究實驗班。為搞好「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研究」這一課題,我們確定四(1)為實驗班級,抽調有較強科研能力的骨幹教師擔任主要學科的教學,相關研究人員要及時做好實驗的記錄,進行分析、比較,總結經驗和教訓。實驗班的舉辦將有力地推進課題研究的開展。 7.及時進行經驗總結。一方面是教導處的總結,每次大型的研究實踐活動完後,教導處都應會同主研人員根據事前的活動目的,針對活動中的收獲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題總結,並提出改進措施;另一方面是教師在研究工作中的經驗總結,教師們在每天的教學研究實踐活動中,隨時可能出現「閃光點」,我們鼓勵大家運用理論知識,大膽探索,及時提煉總結,每期圍繞研究課題撰寫經驗論文一篇以上,學校每年組織一次經驗交流,並且進行論文評選,將優秀的論文匯編成冊。 總之,新一輪課程改革使大家又一起站在了起跑線上,作為基礎比較薄弱的農村小學,只有抓住課改這個契機,加強教育科研,落實管理,增強學校的發展後勁,才能在新的機遇和挑戰前立於不敗之地

❹ 教育學中歸納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錯誤句型歸納分析
反意疑問句
歸納分析、語法真題重點歸納.分析.
修辭法歸納分析
(一)教育研究資料的整理——1.含義:
資料整理
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將調查所得的原始資料按調查目的進行審核、匯總與初步加工,使之系統化和條理化,並以集中、簡明的方式反映調查對象總體情況的過程;2.意義:是對調查資料的全面檢查;是進一步分析研究資料的基礎;是保存資料的客觀要求;3.資料整理的步驟:①審核,確保資料的質量,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②分類;是整理的核心工作;確定
分組標志
,進行整理和統計;③匯總,把分散的資料集中起來;(二)教育研究資料的定量分析——1.概念:主要採用
數學方法
(主要是
數理統計分析
),對獲得的資料和研究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以揭示所研究事物和現象的數量關系,掌握數量特徵和數量變化,進而確定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2.定量分析的方法:①數據描述。主要用於特徵分析,通過一些概括性量數來反映數據的全貌和特徵;分為
集中量數
(如平均數、
中位數

眾數
)、
差異量數

平均差
、方差和
標准差
)、地位量數(百分等級分數、
標准分數
、T分數)、
相關系數
;②數據推斷。主要是用抽樣的方式對樣本進行研究,並從
樣本統計量
對事物的總體做出統計的推論和估計;分為
參數估計

點估計和區間估計
)和
統計檢驗
;(三)教育研究資料的
定性分析
——1.概念:是對資料的質的
規定
性做整體分析,主要採用邏輯方法,同時還要求對分析結果的信度、效度和客觀度等可靠性指標進行檢驗和評價,以便對研究對象有整體性、發展性和綜合性的把握;2.過程:①按照研究課題的性質確定定性分析的目標及分析材料的范圍;②對資料進行初步的檢驗分析;③選擇適當的
定性分析方法
,確定分析的維度;④對資料進行歸類分析;⑤對定性分析結果進行信度、效度和客觀度的評價;3.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因果分析、歸納分析、比較分析、系統分析;

❺ 教育研究文字資料的匯編要注意哪些問題

教育研究文字資料的匯編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1)根據研究目的、要求和研究對象的客觀情況,確定合理的邏輯結構,匯編後的資料既能反 映研究對象的真實情況,又能說明研究所要說明的問題。
(2)對分類資料進行初次加工。如,給各種資料加上標題,重要的部分標上各種符號,對各種 資料按照一定的邏輯結構編上序號。
(3)匯編的資料要做到完整、系統、簡明和集中。所有採用的資料都要匯編到一起,大類小類 要井井有條,層次分明,能系統、完整地反映研究對象的全貌。還可以用盡可能簡短、明了的文字, 集中地說明研究對象的客觀情況,並註明資料的來源和出處。

❻ 教育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教育科研成果的類型
根據教育科學研究成果表述的內容將其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以教育事實為主的教育科研成果:這是以對事實的直接研究所得的第一手材料為基礎,以研究過程和所發現的事實為主要內容的成果。
主要包括:教育觀察報告、教育調查報告、教育實驗報告等,要求其材料具體、典型、格式規范,要科學客觀地呈現研究過程和方法,並合理地解釋結果。
2、以教育理論為主的科研成果。是以深刻的理論分析和嚴密的邏輯論證說明所研究的問題,以分析和闡述對問題的理論性認識為主要內容的科研成果。
主要包括:以研究為基礎的學術論文、學術專著、學位論文等,它要求論點明確,論據確鑿,論述嚴密,清楚展示理論觀點和體系的形成過程。
3、綜合性科學研究成果。既有對教育事實的發現和報告,也有在此基礎上所做的理論分析和概括,突出表現為以調查或實驗研究為基礎的學位論文或學術專著,它既要對研究的事實進行描述,又要在事實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理論觀點。

❼ 建設工程資料的質量要求

土建抄資料國標驗收規范原有九個分部工程,現有增加了節能分部,共十個分部,
建築工程國標驗收規范分為九個分部。不含節能分部。天津市驗收規程將節能分部編入:共為10個分部
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屋面、裝飾裝修、給排水暖、電氣、智能、通風空調、電梯。(國標)
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屋面、裝飾裝修、給排水暖、電氣、智能、通風空調、電梯、節能(天津市地標)
每分部又有若干分項,再根據工程部位劃分若干檢驗批,資料從檢驗批開始作。同時要同步進行進場材料報驗,及進場材料取樣復試。分部、分項、檢驗批。 報驗資料含:開工報告、施工組織設計、進場材料報驗、進場材料取樣復試、復試報告。
按工程部位報驗:製作安裝檢驗批、分項驗收 、分部驗收、單位工程竣工驗收。
施工管理資料:施工組織設計:管理人員、機械、勞動力、工期安排。
施工技術資料:圖紙會審。設計變更、工程簽證等。
包括建設單位工程准備階段招投標文件,監理文件,施工文件、工程洽商變更、工程簽證、竣工圖和竣工驗收文件,
按統一資料表格填寫、按規范要求填寫。
建設工程資料的質量要求就是:真實 、同步、嚴謹、規范。

❽ 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思路與做法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教師職業建設 :

教師是辦好學校的關鍵,師德是教書育人的靈魂。我們必須要求教師率先垂範,用自己良好言行和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響學生,讓學生在言傳身教中健康成長。教師要切實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良好形象,永遠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爭取在教學上是一把好手,在師德上是一座豐碑,努力贏得社會、家長和學生的尊敬和認可。

二、抓好學生養成教育,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

農村地處偏遠,加之長期較為隨意性的教學環境讓學生養成很多無意識行為習慣。做什麼事沒有目的性,而且沒有多少規矩可言。這樣的習慣讓他們的學習、紀律、衛生、公共道德等方面都存在著缺陷。抓習慣培養,學校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常抓不懈,持之以恆地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有事做,做有意義的事。我們通過每周的升國旗儀式、主題班會以及校園廣播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行為規范。我們還制定嚴格細致的量化標准,加大檢查監督力度,努力提高學生的自理、自立、自製的能力。

拓展內容:

教學質量管理是為保證培養規格,促使教學效果達到課程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所規定的要求,對教學過程和效果進行指導、控制的活動。是教學管理的核心。一般程序是:確定教學質量的標准,主要依據教學目標,使之分解、具體化;進行教學質量管理檢查和評價,通過與教育質量標準的對照比較,發現問題,改進教學;進行教學質量分析,找出解決或改進教學的路線和方法;進行教學質量控制,依據分析結果,實施改進措施。


❾ 選取樣本對於教育研究結果至關重要,選取樣本有哪些具體的基本要求

為了保證取樣的水平,應遵循四個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明確規定總體
    要從內涵和外延兩方面明確總體界限。
    研究目的、課題性質決定總體的內涵。研究者准備將研究成果推廣到什麼樣的范圍,就應在該范圍內抽樣,這就是總體的外延。
    二、抽樣的隨機性
    盡可能使每個被抽取的個體具有均等的機會,也就是使被抽取的任何個體與個體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在選擇上沒有聯系。
    三、取樣的代表性
    要盡可能使抽取的樣本能代表總體。只有樣本具有代表性,那麼由樣本特徵推斷的總體特徵才有一般性,對總體的研究成果才有推官價值。樣本的代表性正式由部分推斷整體做法的理論根據。
    取樣的偏差將導致研究結論的無效。要使取樣有代表性,還必須對取樣誤差進行正確估計。取樣誤差是指樣本的指標數值與總體的指標數值之間所存在的離差。這種差異值越小,就說明抽取的樣本能比較正確的反應總體。因此,為了保證取樣的代表性,研究者要分析影響誤差大小的因素,通過計算取樣的標准誤差將誤差值測定出來,並努力是誤差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四、合理的樣本容量
    要科學的確定樣本的大小,既要滿足統計學上的要求,又要考慮實際上收集資料的可能性,並使誤差減到最低限度。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