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德加教育

德加教育

發布時間: 2020-11-22 04:12:17

A. 董仲舒道德教育原則有何現實意義

董仲舒的德育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作者:姜碧純 點擊數: 更新日期:2006-10-27
(上海師范大學 哲學系, 上海 200234)

摘要:董仲舒是西漢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長期的德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從德育的理論基礎――性三品說出發,對於德育內容進行了創造性的設定,對於德育方法提出了極富見解的意見。其豐富的理論對於我們今天的道德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董仲舒;德育思想;現代意義

作者簡介:姜碧純(1983-),男, 江蘇南通人, 上海師范大學哲學系碩士研究生。

董仲舒是西漢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倡導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將先秦儒學改造為漢代新儒學,對中國封建社會教育和思想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就其教育思想來說,其核心是道德教育。因此,對董仲舒的德育思想進行深入地研究,挖掘其精華,批判地借鑒吸收,是我們必須重視的一項工作。本文從董仲舒德育思想的理論基礎、德育內容、德育方法三個方面試做探析,以求對我們今天道德教育的借鑒意義。
一、德育思想的理論基礎――性三品說

德育是一定的社會主體對人們施加道德影響的一種社會活動。活動指向的對象是現實生活中的人,目的是要使其接受所施加的道德影響。進行德育的根據在於:對於人的外在教化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而對於外在教化可能性、必然性的論證則是指向於對與人性的探討,因此,對於人性的探討便成為各種德育理論的邏輯起點。

在中國哲學史上,孔子首先看到了人性的內涵,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惡,他們從各自的人性論出發,提出了系統的德育理論。董仲舒對先秦儒家的人性論進行了揚棄,他糅合性善、性惡說,認為人性是有善惡品等的,提出了性三品說。從而為自己的德育思想的提出奠定了理論基礎。下面我們看他是如何從性三品說出發進行論證的。

董仲舒認為人性可以分為三種,即「聖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最上等的是聖人之性,「聖人過善」,其性「不可以名性」,聖人憑借生來而具的過善之性,「承天意」、「法天」從而教化萬民。在人性的形成和教育的關繫上,對於天子是無關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對於聖人之性的解釋,董仲舒持人性不變的觀點。在聖人那裡,善不是一種潛在的可能,而是一種已經實現了的現實人格。因而,外在的教化是多餘的。

「性三品」中最下等的是「斗筲之性」。董仲舒視之為「又不可以名性」而低於「萬民之性」的下品之性,是純惡之性。「他國不討賊者,諸斗筲之民何足數哉,弗系人數而已。」(《堯舜不擅移》)在他看來,「斗筲之民」作為惡的化身,不具有任何成聖的可能,屬不可教育的純惡之徒,對待他們只有採取外在的刑法加以強制。

除了極少數的聖人和「斗筲之民」之外,佔多數的乃是「中民之性」。「聖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實性》)「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深察名號》)因此,
董仲舒對於人性和教育的關系探討,只是針對「中民之性」的人而言的。
他認為「中民」在生來的本性中既有善質又有情慾。「身之名取諸天,天兩有陰陽之施,身亦兩有貪仁之性」,「仁貪之氣兩在身」。(同上)民性中同時存在著貪仁兩性,但是它們都是潛在的,「仁之氣」雖不是現成的善,只是善的基因,但可以培養成善,因而是一種肯定性的潛能,規定了主體向善的人格發展。情慾乃「貪之氣」,任其成長即表現為惡,因而是一種否定性的潛能,抑制了善的走向。正是人性中所包含的否定性的潛能,使善的德性的形成不能僅僅依靠主體自身的能力,還應藉助主體之外的力量,「今萬民之性,待外教然後能善」,「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於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而若「無其王教則質朴不能善」。(《實性》)總之,先天的潛能只有和後天教化相結合,才能成善、成人。

由此,董仲舒揚棄了孟、荀二者之弊,以其性善情惡論為理論基礎,說明了人性發展的先天性潛質,通過對外在教化可能性、必要性的強調,奠定了他德育思想的理論基礎。必須指出的是,性三品說作為一種抽象的人性論是錯誤的,董仲舒不懂得人性是活動於現實中的人的特有的規定性,善、惡作為道德評價,是一種社會意識,是社會關系的產物,也不懂得人性是一個歷史范疇,隨著歷史而發展變化的道理。但是,他對為什麼要對人要實施道德教育,人能不能獲得善性的問題,做了合乎邏輯的回答。肯定了德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這對於我們今天充分認識德育的價值有著重要的啟示。
二、德育內容

對於德育內容的設定是道德教育的基礎,董仲舒為維護漢王朝封建等級制度而施行的道德教化對其內容也進行了系統的、創造性的闡述。張岱年先生說:「封建時代的基本道德原則是由董仲舒確定的。」〔1〕這個基本道德原則就是「三綱五常」。

先秦儒家曾在宗法社會關系復雜的人倫關系中概括出五種基本關系,即所謂「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董仲舒則把君臣、父子、夫婦這三倫絕對化、神聖化,歸結為「王道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並且以他的「天人感應」
和「陰陽五行」說進行理論上的論證。他說「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陰道無所獨行,其始也不得專起,其終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義。故臣兼於君,子兼功於父,妻兼功於夫
…… 王道之三綱,可求與天。」(《基義》)

在闡述「王道三綱」的同時,董仲舒又詳細說明了與之相應的是「五常」,說:「夫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
。」(《漢書·董仲舒傳》)以仁、義、禮、智、信五種恆常的道德觀念配合「三綱」。

董仲舒講述五常之道,在先秦儒家的基礎上做了很多新的發揮。他發揮了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闡述了「仁」的思想,在《仁義法》中,他說:「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予為仁義。」因而統治者們不能「以仁自裕」,而應該「博愛而亡私,布德實仁以厚之」。(《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仁」的思想即是要求積極培養人民的仁德,教導人們真正地力行愛人,特別是要敬上愛君。

在教導人們「以仁義安人」的同時,他又隨之提出了「義」的道德觀念及其行為規范,他說:「義者,謂宜在我者,宜在我者,而後可以稱義。」(《仁義法》)這就是說要糾正不宜的行為,使之歸之於宜,而糾正行為首先應該由自己開始。對於義利關系,董仲舒說:「天之生人也,使人生義與利。利以養其體,義以養其心。心不得義,不能樂;體不得利,不能安。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身之養莫重於義》)這就明白地闡述了物質利益的利和精神追求的義對人的重要性。但他仍然繼承著以義制利的儒學傳統,主張「重義輕利」的義利觀,「夫人有義者,雖貧能自樂也;而大無義者,雖富莫能自存」,「利之於人小而義之於人大」。(同上)
為了切實和具體的維護封建之道,董仲舒提出了「禮」的規定與要求,「
禮」就是封建社會各種典章制度和生活規范。他在向漢武帝的對策中說:「王者正法度之宜,別上下之序,以防欲也。」又說:「禮者 ……
序尊卑貴賤大小之位,而差外內遠近新故之級者也。」(《漢書·董仲舒傳》)在禮的教育上,他還強調禮的實踐意義。他一方面要求漢王朝百官貴族嚴行封建等級之禮,要「成之以禮樂」而為君子,做到「非禮而不言,非禮而不動」,(《天道施》)另一方面,要求「節民於禮」,「使民曉於禮誼而恥犯其上」,強調實行禮教而防民亂的作用。
董仲舒在五常之道中還特別強調了「智」。他解釋了「智」的含義,
「何謂之智?先言而後當。凡人慾舍行為,皆以其智先規而後為之。其規是者,其所以為得,其所以事當,其行遂其名榮,其身故利而無患,福及子孫,德加於民,湯、武是也。其規非者,其所為不得其事,其事不當,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絕世無復,殘類滅宗,亡國是也。故曰,莫急於智。」(《必仁且智》)在這里,智表現為理性,董仲舒認識到「智」的指導對於行為的積極意義,高揚了理性精神。

「信」作為一項重要的道德規范和信念,也是「五常」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發揮了孔子「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的思想,闡述《春秋》大義,說:「《春秋》尊禮而重信,信重於地,禮尊於身。」(《楚莊王》)又說:「《春秋》之義,貴信而賤詐。詐人而勝之,雖有功,君子弗為也。」(《對膠西王越大夫不得為仁》)
「為人臣者 ……委身致命,事無專制,所以致養也;竭愚寫情,不飾其過,所以為忠也」,
(《天地之行》)要「至忠厚信以事其君」。(《五行相生》)「信」對於勞動人民來說其實質是要求人民信從其剝削和奴役。

「三綱」與「五常」作為封建時代的基本道德原則,包含著許多不合理的因素,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積極的因素。因此,我們必須批判的加以繼承。「三綱」是適應封建專制體制的需要而確立的,是對人倫關系的絕對化,是消極腐朽的,隨著封建社會的消失,而失去合理性,被人們所拋棄。而「五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民心民意,維持人際關系的和諧、社會的穩定,對於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雖然隨著社會的變遷其內涵發生著變化,甚至出現了某種程度上的異化,但其中包含的基本精神卻有普遍的意義,廣泛的適應性,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三、德育方法
(一)「以仁安人,以義正我」
「仁」、「義」作為德育的兩種基本方法,
董仲舒區分了兩者之間的差別:「君子求仁義之別,以紀人我之間,然後辨乎內外之分,而著於順逆之處也。是故內治反理以正身,據禮以勸福;外治推恩以廣施,寬制以容眾」。(《仁義法》)「仁之法」旨在愛人,他說:「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予為仁。」(同上)又說「故仁者,所以愛人類也。」(《必仁且智》)從中可以看出「仁」強調的是愛人。

而義之「宜」在於「正我」,他說:「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雖能正人,弗予為義。」(《仁義法》)這是教導人們修己待人的態度,重視道德主體的自我修養,為善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身先示範,「自攻其惡」,「躬自厚而薄責於外」。(同上)從思想實質來看,無論是「仁之法」還是「義之法」都是為了調解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的內部關系而提出的。但作為道德原則符合德育規律,對於廣大的德育工作者來說,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也是我們今天的德育工作必須遵守的道德原則。
(二)「明道重志,行道養志」

董仲舒強調「明道」,他說:「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道不謀其功。」(《對膠西王越大夫不得為仁》)即是堅持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任何現實的功利得失都不會影響和動搖自己的人生追求。董仲舒所強調的「明道」,實際上成為了封建統治階層的統治工具,它將綱常倫理視為人之本性,片面的強調理性的生活,壓抑了人的真實自然屬性,使德育成了人性的枷鎖,異化為教育人去容忍專制統治的教條。我們今天的德育就要走出這個誤區,在重視人社會屬性的同時,也不應忽視人的自然屬性。「現代德育要走出困境,就應回歸生活,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根基。因為生活世界是蘊藏著豐富的價值和意義的世界,它在形式上似乎表現為平凡、瑣碎和世俗,但生活的價值和意義卻泛化地存在於其中,人們在具體的生活中能夠探詢和感悟到其中的樂趣、價值和意義;……。」〔2〕
董仲舒也十分立志的重要性,說:「《春秋》之論事,莫重於志 ……
禮之所重者在其志。」(《玉杯第二》)要求人們在道德修養的過程中養成堅強的意志,做到「至誠遺物而不與變,躬寬無爭而不與俗推」。(《天道施》)同時他要求人們的道德修養並不只是停留在認識上,更應積極行動,在行道的過程中,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他提出的「進善去惡」、「改過遷善」、「反道以除咎」、「積善累德」等思想,揭示出了德育的一般方法和規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三)「必仁且智」
從孔子開始,仁與智的統一,便構成了儒家人格境界的一種基本思路。
董仲舒繼承了這一思路,他說:「不仁而有勇力才能,則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辯慧佞給,則迷而乘良馬也。不仁不智有才能,將以其材能輔其邪狂之心,而贊其僻違之行,適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惡耳
……
仁而不知則愛而不別也;知而不仁則知而不為也。故仁者所以愛人類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必仁且智》)在此,可以看出董仲舒的仁智統一是以仁為體,以智為用,智從屬於仁,其作用是行仁。比較辨證地看到了德育和智育的辨證關系。
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技術學科興起。人文教育的弱化,重智育而輕德育的傾向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科技在給人類帶來巨大利益和舒適的同時,也由於非人道的使用,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和威脅,各種社會問題以及人類精神領域的種種危機也日益凸現。這些都警示著我們,必須改變長期以來嚴重偏向科學、忽視人文的畸形教育。因此,當代德育的建構應重視人文精神,正確處理好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矛盾,注重人的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如果剔除仁智的封建性,董仲舒德智統一的思想對於我們今天的德育工作仍是具有借鑒意義的。

總之,董仲舒的德育思想博大精深,它對中華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道德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進一步繼承和發掘董仲舒德育思想中的精髓,對於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推進全人類的文明進步都具有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B.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油畫是什麼樣的

在西方各大藝術展覽館中,油畫始終占據著中心位置。美國的大都會藝博館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從相關材料中看,全指向是德加油畫《舞蹈教室》。

德加是法國印象派初創時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但他和勞德累克,與其他印象派畫家在表現題材和風格上都截然不同。最大區別是,他人多樂於關注與表現戶外的光色變化;他與勞德累克則更多關注的是人物在室內環境中的故事

這是著名畫家魯本斯為其和妻子海倫佛爾曼、兒子繪制的油畫。魯本斯在諸多助手幫助下現存世有大量作品,其中最多的是宗教題材油畫。但這也是問題,由於當年許多作品多有助手參與,使得留畫布上的手法與技巧特徵差異頗大,這就為現今贗品製造者留下了許多可以尋覓的“空隙”。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實在太大,在裡面一天也只能看到部分展品。希望日後還有機會再去參觀,而此處篇幅所限只能僅舉數例以分享諸位。

C. 赫爾巴特教學形式階段理論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一、教學形式階段理論主要內容

赫爾巴特的教學形式階段理論實質上就是課堂教學的完整過程,是包括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課堂教學模式。

赫爾巴特將興趣分成四個階段:注意,期待,方法,行為,並根據兒童學習活動中的兩種思維方式:專心和審思,提出了教學形式階段理論.他指出,任何教育教學活動都是一個井然有序的,都經歷四個階段:

明了:興趣對直觀事物產生注意,教師進行提示,使學生獲得清晰的表象;

聯合:新舊知識發生結合,但是混亂;

系統:使聯合有序起來,獲得新概念;

方法:以作業為主,使知識鞏固、強化

二、教學形式階段理論的意義

赫爾巴特的形式教學階段理論最突出貢獻是在嚴格的心理活動的過程基礎上,對教學過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動都進行了高度的抽象,建立了一種明確的規范的教學模式。

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學形式階段理論不僅是對教育教學活動本質認識的發展,而且具有實踐的意義。因此,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前期,對世界教育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它固有的機械論傾向也受到來自個方面的批判。

(3)德加教育擴展閱讀:

教學理論是教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既是一門理論科學,也是一門應用科學;它既要研究教學的現象、問題,揭示教學的一般規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規律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方法策略和技術。

它既是描述性的理論,也是一種處方性和規范性的理論。教學理論來源於教學實踐而又指導教學實踐,與教學實踐成辯證關系。

赫爾巴特的理論體系→戚勒( T.Ziller,1817---1882 )及其弟子萊因( W.Rein , 1847---1929 ) (四階段)補充與修正→五階段(准備、提示、聯想、概括與運用)

→赫爾巴特學派教學理論→哲學取向的教學理論:德國、蘇聯、日本、中國;「五段教學法」

→心理取向的教學理論:發軔於德國萊比錫大學與耶拿大學的德加爾謨( C.Degarmo1849---1934 )的《方法要素》( 1889 )和麥克默里( C.F.Mcmurry )兄弟的《一般方法要素》( 1892 )的發表,把美國對赫爾巴特思想研究推向高潮,形成了赫爾巴特運動。

後經杜威等人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繼承、批判與改造,導致教學論的心理學化,並隨心理學派別的分歧和論爭,相應地產生行為主義教學理論、認知教學理論和情感教學理論。

包括五個階段:

①具體說明最終的行為表現:確定並明確目標,具體說明想要得到的行為結果,制定測量和記錄行為的計劃;

②評估行為:觀察並記錄行為的頻率,如有必要,記錄行為的性質和當時的情景;

③安排相倚關系:做出有關環境安排的決定,選擇強化物和強化安排方式,確定最後的塑造行為的計劃;

④實施方案:安排環境並告知學生具體要求;

⑤評價方案:測量所想到的行為反應,重現原來的條件,測量行為,然後再回到相倚安排中去。簡單來看,行為主義者似乎關注的是「怎樣教」,而不是「教什麼」。

事實上,根據行為科學的原理設計程序,直接涉及到要教什麼,不教什麼,他們側重的是行為,並要以一種可以觀察、測量的形式來具體說明課程內容和教學過程。

D. 我家在住在杭州西湖區南都德加西區,有沒有離得比較近的輔導班推薦(步行20分鍾以內的)

儒林教育學校。(香樟公寓裡面的),步行大概10分鍾吧。我現在也在那裡上課,相信我吧。

E. 有誰能夠介紹幾本關於印象派德加的書籍和畫冊

書名:大藝術家系列-德加
圖書編號:1664784
出版社:長春出版社
定價:9.9
ISBN:780664175
作者:(英)史彭斯
出版日期:2001-05-01
版次:1
開本:
簡介:
德加所處時代,世界有何不同?當時的社會與藝術如何影響他的創作?·德加的親人和相知對他的藝術有何影響?從他的作品中追尋愛情、生活和死亡的線索。·展示繪畫的真正內涵,理解畫作講述的德加的情況,了解他的繪畫方法。·了解德加在世時人們對其作品的評價,以及作品對後世的影響。

目錄:
藝術家及其時代-德加的世界-影響與早期作品-德加所處時代的藝術藝術家的生平-家人、朋友與其他-遠方的親戚-浪盪子藝術家的眼光-著名的畫作-畫作說些什麼?-無形的觀察者-焦點里的舞者-畫作是如何創作的?藝術家的影響-觀眾與批評家-持久的影響術語匯編索引

書名:世界名畫家全集:德加
ISBN:754343141
作者:何政廣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定價:48
頁數:0
出版日期:2003-1-1
版次:
開本:32開
包裝:
簡介:一生孤獨,不善與人交往的德加,是矛盾、冷漠與遁隱的組合。在他的藝術世界中,沒有雷諾阿所強調的享樂與隨和,也沒有梵高的可憐或自我毀滅。他以冷淡而敏銳的觀察,描繪出人物動作的瞬間印象,顯現出鮮活的魅力。從東方藝術及攝影技巧中,德加學會如何表現不對稱的效果,營造瞬間的動感。德加運用他喜愛的粉彩,描繪舞檯布景的豐富層次及舞者透明優雅的舞衣。人物、燈光、背景皆能各得其所,發揮極致的色彩效果。本書將德加藝術生涯的階段及特色,以生動的文字配合精彩畫作,完整地呈現出來。無論是《賽馬場》、《芭蕾舞》、《洗衣婦》、《浴女》系列作品還是雕塑,都傳達出一種旁觀者的覺醒,一種冷眼看人生的態度,讓我們進入德加的繪畫世界中,體會他苦樂參半的人生真諦。 <
書名:德加 14
圖書編號:1698906
出版社:吉林美術出版社
定價:15.0
ISBN:753861154
作者:德加
出版日期:2001-03-01
版次:1
開本:8開
簡介:
本書是一本介紹西洋美術家德加作品的書。德加出生於富有的家庭,但後來他不得不為了償還父親留下的債務賣掉了自己的房屋和很多財產。出生於大家族的德加在一生中並沒有享受到持久的浪漫。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德加、藝術家生涯、靈感與孤獨、風格與技巧、對素描的熱情、名作特寫、綵排作品選解、貝列利一家、新奧爾良棉化公司、倫向賽馬場、苦艾酒、費爾南德馬戲團的拉拉姑娘、世界著名美術館、巴雷爾收藏館。

書名:德加(舞影爛漫)
ISBN:753273257
作者:盧瓦雷泰/吳靜宜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定價:35
頁數:203
出版日期:2004-5-1
版次:
開本:32開
包裝:
簡介:亨利·盧瓦雷泰 ,巴黎奧塞美術館長。1995~1997年間於法國藝術院羅馬院從事研究。曾出版多種關於19世紀藝術著作的論述。1984年,策劃「德加與義大利」畫展。1988年,任巴黎大展覽館德加回顧展法國部分主辦人 。
本書系《發現之旅》叢書之一。與同期出版的《莫奈》、《雷諾阿》同為介紹19世紀印象派人物的繪畫大師。他使用多種方法做畫,尤其是擅長色彩畫。本書圖文並茂,琳琅滿目,展現了他60年的創作生涯中,對技法無盡的好奇,對新的表達方式的不斷追求,就像一首一目瞭然的錦延旋律。德加說:「我想要光芒四射又保持神秘。」他的確光芒四射,但通過他畫中的芭蕾舞女演員,賽馬騎士,以及女人的各種生活方式與動態又保持神秘。如瀏覽完全書,此感覺會油然而生。

目錄:
第一章 「德加咕噥,埃德加埋怨」
第二章 「他腦中醞釀的念頭,令人恐懼」
第三章 「我可能太把女人當作動物了」
第四章 「孤單第一人」
第五章 「夢里,人也有記憶」
見證與文獻
圖片目錄與出處
索引

書名:德加-[法國]
圖書編號:2471603
出版社:吉林美術(圖書經理部
定價:49.0
ISBN:753862263
作者:德加
出版日期:
版次:
開本:16開
簡介:
愛德加·德加是19世紀末興起的法國印象主義畫派中十分特殊的一位成員,是一位具有開創性的大師級人物。在繪畫題材的選擇、觀察的視角以及在豐富的表現技法上,德加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他的嘗試,在當時和後世都產生了很的影響,是一位具有鮮明藝術特色和強大影響力的偉大畫家。本書收錄了德加的自畫像,貝利尼一家,歌劇院的排練大廳,賽馬場上的馬車,錯誤的開始,花瓶旁的女人,兩個舞者,舞台上的排演,拿著望遠鏡看歌劇的女人,咖啡館中的音樂會,比賽中的馬等多幅油彩畫作品。並且每幅作品附名稱,尺寸,年代等,供讀者賞析!

書名:德加
圖書編號:1211267
出版社:人民美術
定價:48.0
ISBN:710202684
作者:人民美術出版社 編
出版日期:2003-01-01
版次:
開本:大16開
簡介:
《外國近現代名家作品選粹》套書24冊。每冊集中介紹一位名家及其代表作品。選用進口銅板紙,正度8開,認真編撰,全彩精印,圖文並茂。在經濟一體化、文明全球化、藝術多樣化的今天,這套精粹可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面、系統解讀近現代西方繪畫藝術的窗口,是畫家和美術學子及藝術愛好者學習、借鑒、欣賞和收藏的最佳範本。
在經濟一體化、文明全球化、藝術多樣化的今天,這套選粹可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面、系統解讀近現代西方繪畫藝術的窗口,是畫家和美術學子及藝術愛好者學習、借鑒、欣賞和收藏的最佳範本。

目錄:
自畫像
莫爾比利公爵夫人泰蕾絲·德加
伊萊爾——勒內·德加
少女肖像
貝勒里一家
在畫室里的雅姆·蒂索
萊昂·博納
菲奧克里夫人演出芭蕾舞劇《泉》
女人與菊花
女人與菊花(局部)
彈綱琴的迪約夫人
兩個強盜之間的受難耶穌
奧爾堂絲·瓦爾潘松
搶跑
外省的賽馬場
手的習作
倫向賽馬場
梳頭少女
樂隊席上的樂師
帕岡與德加的父親
新奧爾良的棉花公司
舞蹈課
勒內·德加夫人
憂郁
扶杠練功
休息室
亨利·儒瓦爾在自己的工廠前
舞蹈 課
綵排
大使們聚會的咖啡館
賭氣
兩名洗衣女工
卡爾羅·佩爾格里尼
戴手套的歌女
化妝室里的女舞蹈演員
「苦艾灑」
化妝室里的女舞蹈演員
舞蹈課上的卡洛蒂娜夫人
謝幕
舞蹈學校
拿扇子的女舞蹈演員
出場
女演員
馬洛夫人
交易所里
逆光下的熨衣女工
在後台的女舞蹈演員
逆光下的熨衣女工
費爾南馬戲團的拉拉姑娘
穿舞台裝的小演員
舞蹈考試
新歌手
熨衣女工
女子帽店
梳洗
晨浴
俄羅斯舞蹈演員組畫之一
杜伊勒利花園中打陽傘的女人
俄羅斯舞蹈演員組畫之二
入浴
浴後
晨浴
作扶扛練習的女舞蹈演員

F. 學得佳教育的優盤里的課程能相信嗎

學在家教育的優盤里的教程都是非常不錯的,你可以學習一下。

G.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主要階段

共經歷了四個階段:

1、中國的教育技術最早主要是音頻和視頻技術,及其它技術手段在教育中的發展和應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電化教育手段。以廣播電視和衛星為主體的遠程教育形式,促使了教學的組織、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的一些變革。

80年代中後期,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不斷成熟和進步,帶來了信息傳播技術的迅猛發展,同時也使教育技術乃至教育方式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2、中國繼國家教育部頒發了《關於加強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工作的意見》之後,1999年6月13日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則為教育信息化和教學手段現代化的發展提出了更為明確的任務:大力提高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3、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試行)》,這是中國頒布的第一個有關中小學教師的專業能力標准。該標准對教育技術作出了如下的定義:運用各種理論及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實現教育教學優化的理論與實踐。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年4月13日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教育信息化由1.0升級為2.0,要實現從專用資源向大資源轉變;從提升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術素養轉變;從應用融合發展,向創新融合發展轉變。這對新時代的教育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智能化時代,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迅猛發展,將深刻改變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態。

(7)德加教育擴展閱讀

教育技術的特徵:

教育技術不是一般的某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它包含了三種概念(學習者為中心、依靠資源、運用系統方法)綜合應用於教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教育技術重視分析、研究學習者的特點(諸如行為水平、能力、知識基礎、年齡特徵等),因為學習者的情況對於選擇目標、確定步調、確定評價性質等許多教育決策都產生直接影響。在教育技術中,解決問題的表現形式是依靠開發使用學習資源與促進個別化學習來提高人的學習質量。

教育技術重視所有學習資源或稱為人類的學習媒體的開發、應用、管理,設計和學習者的學習經驗,強調用科學的系統方法來分析和整合「教、學」過程。例如,利用系統方法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經過需求分析、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制訂出可以操作的逐次遞進的學習目標;

並根據這些學習目標選擇適當的策略(過程、方式、媒體),以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與學的設計方案,並在方案的試行中,進行評價總結,依據需要作必要的調整和修改。這樣的系統過程為實現優化教學活動(或學習經驗)提供了途徑。

H. 深圳市德加藝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抄深圳市德加藝術有限公司為一襲個極專業,高品質的美術培訓中心,提倡師徒式的技藝傳承,反對大班的流水線的模式化教學,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特點,使學生獲得最多的教育資源,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在傳授技藝的同時,注重審美的啟迪,德行的提升。使「美育」能夠真正煥發光彩。
法定代表人:歐陽斌
成立時間:2014-07-15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0986400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區南山街道學府路愉康花園18棟102室

I. 印象派畫家埃德加·德加的老師是誰

1854-1859年 德加在義大利的美術學校學習義大利的藝術,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同時,他又在安格爾的一位得意門生路易·拉莫特(LouisLamott)的畫室里學畫。1859年 德加回到了巴黎,那時的德加已經是一個學到一手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SugusteDominiqueIngres,1780-1867)畫派好手法的、功夫很深的素描行家了。這種素描是一種古典主義的素描。1859年前 德加經常畫一些人物肖像,如: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以及一些歷史主題的人物。1860年代 德加結識了愛德華·馬奈(EdouardManet,1832-1883),並成為蓋爾布來咖啡館的常客。1862年 德加開始對賽馬產生了興趣。1869年 德加畫了大量色粉習作,主要畫的是海濱浴場。1870年代初期 芭蕾舞女是德加非常喜歡的主題。1870年之後 德加創作風格開始轉向了現實主義。這種理論主張放棄古代希臘的美的理想,而代之以朴實、真摯地表現所見的事物。1872年末德加為了尋找開心,到了美國的新奧爾良。1874-1886年 德加雖然反對印象主義,但是他還是積極參加了歷屆印象派畫展,除了1882年的那一屆。與此同時,德加的作品也被官方沙龍所採納,並且作品可以懸掛在相當顯目的地方,但他卻脫離了官方沙龍。1893年 德加感到他有失明的危險,因此他急不可待、狂熱的畫起畫來,這時的德加對人對已都很嚴厲、苛刻,性情變得十分古怪。1886-1917年 德加的作品已經不再展出。1917年9月27日 德加逝世於巴黎,享年83歲。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