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基礎知識
㈠ 幼兒教育的常識有哪些
一、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 1、生活衛生教育。 主要目的是幫助幼兒獲得日常生活中必須的衛生知識,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幼兒逐步學習以健康的方式來生活。 2、安全教育。 主要是幫助幼兒獲得和掌握日程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技能,是幼兒逐步懂得愛護自己和他人,不斷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身體鍛煉。 利用體育器械或自然物進行身體鍛煉,全面協調地發展幼兒的體能,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幼兒適應自然的能力;培養幼兒勇敢,不怕困難等良好的心理品質。 4、心理健康教育。 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幼兒自身的心理強度,提高幼兒對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包括:情緒情感的教育;良好個性的培養。 二、選擇適宜的教育方式和途徑。 《綱要》要求「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主的嘗試。」 1、適宜的教育方法。 (1)幼兒的親身感知體驗。 (2)練習一些生活技能、健康行為,形成穩定的行為習慣。 2、多樣化的教育形式。 (1)有機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幼兒健康教育就是生活教育,應當在盥洗、進餐、清潔、睡眠、游戲等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滲透健康教育理念,實施健康教育策略。例如,在洗手時讓幼兒了解講衛生的重要性;在戶外活動盪鞦韆、滑滑梯時,了解保護自己的運動方法。 (2)有機融合在各領域教育中。例如:如在繪畫時,學習正確的坐姿、執筆姿勢,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塗色、畫畫等;在語言活動中培養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發展幼兒人際交往能力.
㈡ 幼兒教育基本知識
引領右腦溫馨提示: 第一節 幼兒園和幼兒園教育 一、幼兒園 1.幼兒園的概念 幼兒園是對三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是學校教育的基礎階段。 2.我國幼兒園的性質和地位 社會主義學校教育機構性質和學制系統第一環的地位。 3.我國幼兒園的任務 我國幼兒園擔負著雙重任務:一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教育, 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為家長安心參加工作和學習提供便利條件。 二、幼兒園教育 1.關於教育的概念 廣義概念的「教育」定義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其特徵有三:一是人類社會所特 有的;二是有目的有意識的,三是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的的。 狹義概念的「教育」是指學校教育。其特徵有二:一是學校教育是根據社會的要求對 受教育者進行的一種目的性、系統性、組織性最強的教育活動,因此也是可控性最強的。 二是學校教育是由專門的機構和專職人員承當的,其任務是專門培養獲得了入學資格的 人。 2.幼兒教育與幼兒園教育 廣義概念的「幼兒教育」是指凡以幼兒為對象的教育。 狹義概念的「幼兒教育」是指幼兒園教育。 由於我國的幼兒園是納入了我國學制系統的,因此幼兒園教育屬於學校教育體系,是 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幼兒園教育的定義:幼兒園教育是由幼兒園承擔的、由專職幼教工作者根據社會的要 求,對在園幼兒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以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的社會活動。 3.幼兒園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就目前來說,幼兒園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仍屬核心地位,但正受到其它教育形式 的沖擊。從幼教發展的情況看,各種教育形式的一體化,或者以幼兒園為核心的多種幼兒 教育形式相互取長補短、協同作戰是個大趨勢。 幼兒園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有二:一是輻射作用,即向各種形式的幼兒教育發揮 指導、示範作用,帶動其發展;二是促進各種幼兒教育形式相互溝通,形成教育合力的作 用。 第二節 幼兒園教育的性質、目標和職能 一、幼兒園教育的性質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 決定了它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 二、幼兒園教育的目標 1.關於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概念 幼兒園教育目標是教育目的在幼兒園階段的具體化,是幼兒園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要 求。 2.幼兒園教育目標的依據 (1)社會要求 (2)幼兒的發展需求和可能性 3.幼兒園教育目標的內容 我國教育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人。」在幼兒階段,這一目的表現為「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 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這就是幼兒園的教育目標。 本目標有兩個突出特點: (1)充分體現了幼兒的年齡特點。 (2)富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4.幼兒園教育目標的層次 如果以幼兒園教育目標為幼兒園教育目標體系中的最高目標的話,下面還可分為幾個 層次。 以時間緯度來分: 第一層次:幼兒園教育目標 第二層次:幼兒園各年齡班的教育目標 第三層次:學期目標 第四層次:幼兒園的月計劃或周計劃的教育目標 第五層次:幼兒園一日生活、或一個活動、或一節課的教育目標。 以教育目標的范圍來分: 第一層次:幼兒園教育目標,指導全國各級各類幼兒園。 第二層次:指導一個幼兒園的目標,包括幼兒園各年齡班幼兒身心發展各方面的教育 目標。 第三層次:指導一個班的目標,是幼兒園各年齡段的目標結合本班幼兒具體情況的產 物。 第四層次:指導一個單元活動的目標,單元既可以是主題活動的單元,也可以是教材 的某單元。 第五層次:指導一個教育活動或一節課的目標。 5.實現幼兒園教育目標應注意的問題 (1)目標逐層轉化時要注意轉化的准確性,否則「失之毫釐而謬以千里」。 (2)園長和教師在把教育目標具體化並付諸實施過程中,要把好關,要經受住各種社會 思潮的沖擊和來自社會、家長的壓力。 (3)在實現統一的教育目標過程中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 三、幼兒園教育的職能 1.幼兒園教育的兩大職能 一是促進社會發展的職能,即幼兒園教育外在的工具價值。 二是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職能,即幼兒教育的內在價值。 2.幼兒園教育兩大職能的內容: (1)促進社會發展職能的內容:一是著眼於長期目標,為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 「從娃娃抓起」;二是著眼於近期目標,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服務。 (2)促進幼兒個體發展職能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幼兒園教育要尊重和保障幼兒的權 利,如幼兒的受教育權、學習權、發展權、游戲權等,讓每一個幼兒達到在其現實條件下 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幼兒的發展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著眼於幼兒終身發展的長 遠目標,培養其適應未來、適應終身教育的基本素質,特別是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合 作精神、樂於助人等現代社會需要的重要個性品質,使他們今後能學會學習、學會關心、 有自我教育能力、能在社會上自律自控、有責任感地生活,成為社會的合格公民。二是著 眼於近期目標,幫助幼兒作好上小學的准備,主要在必需的社會適應性、學習適應性、身 體素質以及良好的習慣、態度、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幫助他們大好基礎。 第三節 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原則 一、教育的一般原則 1.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利的原則 2.促進兒童德、智、體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的原則 3.面向全體重視個別差異的原則 4.充分利用兒童、家庭和社會的教育資源的原則 二、幼兒園教育的特殊原則 1.保教合一的原則 2.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 3.教育的活動性和活動的多樣性原則 4.發揮一日生活整體教育功能的原則
㈢ 幼兒教育基本知識是什麼
主幹學科有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幼兒園見識、實習、幼兒師范學校實習等。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上海)教育中心的幼師老師比較負責,知識點講解都很到位的。
㈣ 幼兒教育學最基礎的知識有哪些
第一節 幼兒園和幼兒園教育
一、幼兒園
1.幼兒園的概念
幼兒園是對三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是學校教育的基礎階段。
2.我國幼兒園的性質和地位
社會主義學校教育機構性質和學制系統第一環的地位。
3.我國幼兒園的任務
我國幼兒園擔負著雙重任務:一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教育,
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為家長安心參加工作和學習提供便利條件。
二、幼兒園教育
1.關於教育的概念
廣義概念的「教育」定義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其特徵有三:一是人類社會所特
有的;二是有目的有意識的,三是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的的。
狹義概念的「教育」是指學校教育。其特徵有二:一是學校教育是根據社會的要求對
受教育者進行的一種目的性、系統性、組織性最強的教育活動,因此也是可控性最強的。
二是學校教育是由專門的機構和專職人員承當的,其任務是專門培養獲得了入學資格的
人。
2.幼兒教育與幼兒園教育
廣義概念的「幼兒教育」是指凡以幼兒為對象的教育。
狹義概念的「幼兒教育」是指幼兒園教育。
由於我國的幼兒園是納入了我國學制系統的,因此幼兒園教育屬於學校教育體系,是
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幼兒園教育的定義:幼兒園教育是由幼兒園承擔的、由專職幼教工作者根據社會的要
求,對在園幼兒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以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的社會活動。
3.幼兒園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就目前來說,幼兒園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仍屬核心地位,但正受到其它教育形式
的沖擊。從幼教發展的情況看,各種教育形式的一體化,或者以幼兒園為核心的多種幼兒
教育形式相互取長補短、協同作戰是個大趨勢。
幼兒園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有二:一是輻射作用,即向各種形式的幼兒教育發揮
指導、示範作用,帶動其發展;二是促進各種幼兒教育形式相互溝通,形成教育合力的作
用。
第二節 幼兒園教育的性質、目標和職能
一、幼兒園教育的性質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
決定了它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
二、幼兒園教育的目標
1.關於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概念
幼兒園教育目標是教育目的在幼兒園階段的具體化,是幼兒園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要
求。
2.幼兒園教育目標的依據
(1)社會要求
(2)幼兒的發展需求和可能性
3.幼兒園教育目標的內容
我國教育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人。」在幼兒階段,這一目的表現為「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
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這就是幼兒園的教育目標。
本目標有兩個突出特點:(1)充分體現了幼兒的年齡特點。(2)富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4.幼兒園教育目標的層次
如果以幼兒園教育目標為幼兒園教育目標體系中的最高目標的話,下面還可分為幾個
層次。
以時間緯度來分:
第一層次:幼兒園教育目標
第二層次:幼兒園各年齡班的教育目標
第三層次:學期目標
第四層次:幼兒園的月計劃或周計劃的教育目標
第五層次:幼兒園一日生活、或一個活動、或一節課的教育目標。
以教育目標的范圍來分:
第一層次:幼兒園教育目標,指導全國各級各類幼兒園。
第二層次:指導一個幼兒園的目標,包括幼兒園各年齡班幼兒身心發展各方面的教育
目標。
第三層次:指導一個班的目標,是幼兒園各年齡段的目標結合本班幼兒具體情況的產
物。
第四層次:指導一個單元活動的目標,單元既可以是主題活動的單元,也可以是教材
的某單元。
第五層次:指導一個教育活動或一節課的目標。
5.實現幼兒園教育目標應注意的問題
(1)目標逐層轉化時要注意轉化的准確性,否則「失之毫釐而謬以千里」。
(2)園長和教師在把教育目標具體化並付諸實施過程中,要把好關,要經受住各種社會
思潮的沖擊和來自社會、家長的壓力。
(3)在實現統一的教育目標過程中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
三、幼兒園教育的職能
1.幼兒園教育的兩大職能
一是促進社會發展的職能,即幼兒園教育外在的工具價值。
二是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職能,即幼兒教育的內在價值。
2.幼兒園教育兩大職能的內容:
(1)促進社會發展職能的內容:一是著眼於長期目標,為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
「從娃娃抓起」;二是著眼於近期目標,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服務。
(2)促進幼兒個體發展職能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幼兒園教育要尊重和保障幼兒的權
利,如幼兒的受教育權、學習權、發展權、游戲權等,讓每一個幼兒達到在其現實條件下
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幼兒的發展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著眼於幼兒終身發展的長
遠目標,培養其適應未來、適應終身教育的基本素質,特別是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合
作精神、樂於助人等現代社會需要的重要個性品質,使他們今後能學會學習、學會關心、
有自我教育能力、能在社會上自律自控、有責任感地生活,成為社會的合格公民。二是著
眼於近期目標,幫助幼兒作好上小學的准備,主要在必需的社會適應性、學習適應性、身
體素質以及良好的習慣、態度、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幫助他們大好基礎。
第三節 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原則
一、教育的一般原則
1.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利的原則
2.促進兒童德、智、體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的原則
3.面向全體重視個別差異的原則
4.充分利用兒童、家庭和社會的教育資源的原則
二、幼兒園教育的特殊原則
1.保教合一的原則
2.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
3.教育的活動性和活動的多樣性原則
4.發揮一日生活整體教育功能的原則
㈤ 幼兒教育的基礎
有的父母可能對「早教」沒什麼興趣,覺得教給孩子太多的東西無異於剝奪了他的快樂童年。但事實證明,孩子教不教差距非常大,教的對,教的早,教的科學,孩子懂得越多,對他的發展自然也越有利。最重要的是,「早教」的重心不在一個「教」字,它最首要的任務是為寶寶打造一個能夠給予他來自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冷熱覺等多種感覺刺激的環境,進而培養寶寶學習的興趣、對事物的好奇心、良好的行為習慣、豐富的情感和對周圍人文與自然環境的正確態度,而不是給寶寶灌輸各種知識或者培養某項技能。應該注重孩子興趣行為習慣的多方位培養。這樣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㈥ 幼兒教育基本知識
第一節 幼兒園和幼兒園教育 一、幼兒園 1.幼兒園的概念 幼兒園是對三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是學校教育的基礎階段。 2.我國幼兒園的性質和地位 社會主義學校教育機構性質和學制系統第一環的地位。 3.我國幼兒園的任務 我國幼兒園擔負著雙重任務:一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教育, 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為家長安心參加工作和學習提供便利條件。 二、幼兒園教育 1.關於教育的概念 廣義概念的「教育」定義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其特徵有三:一是人類社會所特 有的;二是有目的有意識的,三是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的的。 狹義概念的「教育」是指學校教育。其特徵有二:一是學校教育是根據社會的要求對 受教育者進行的一種目的性、系統性、組織性最強的教育活動,因此也是可控性最強的。 二是學校教育是由專門的機構和專職人員承當的,其任務是專門培養獲得了入學資格的 人。 2.幼兒教育與幼兒園教育 廣義概念的「幼兒教育」是指凡以幼兒為對象的教育。 狹義概念的「幼兒教育」是指幼兒園教育。 由於我國的幼兒園是納入了我國學制系統的,因此幼兒園教育屬於學校教育體系,是 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幼兒園教育的定義:幼兒園教育是由幼兒園承擔的、由專職幼教工作者根據社會的要 求,對在園幼兒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以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的社會活動。 3.幼兒園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就目前來說,幼兒園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地位仍屬核心地位,但正受到其它教育形式 的沖擊。從幼教發展的情況看,各種教育形式的一體化,或者以幼兒園為核心的多種幼兒 教育形式相互取長補短、協同作戰是個大趨勢。 幼兒園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有二:一是輻射作用,即向各種形式的幼兒教育發揮 指導、示範作用,帶動其發展;二是促進各種幼兒教育形式相互溝通,形成教育合力的作 用。 第二節 幼兒園教育的性質、目標和職能 一、幼兒園教育的性質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 決定了它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 二、幼兒園教育的目標 1.關於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概念 幼兒園教育目標是教育目的在幼兒園階段的具體化,是幼兒園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要 求。 2.幼兒園教育目標的依據 (1)社會要求 (2)幼兒的發展需求和可能性 3.幼兒園教育目標的內容 我國教育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人。」在幼兒階段,這一目的表現為「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 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這就是幼兒園的教育目標。 本目標有兩個突出特點: (1)充分體現了幼兒的年齡特點。 (2)富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4.幼兒園教育目標的層次 如果以幼兒園教育目標為幼兒園教育目標體系中的最高目標的話,下面還可分為幾個 層次。 以時間緯度來分: 第一層次:幼兒園教育目標 第二層次:幼兒園各年齡班的教育目標 第三層次:學期目標 第四層次:幼兒園的月計劃或周計劃的教育目標 第五層次:幼兒園一日生活、或一個活動、或一節課的教育目標。 以教育目標的范圍來分: 第一層次:幼兒園教育目標,指導全國各級各類幼兒園。 第二層次:指導一個幼兒園的目標,包括幼兒園各年齡班幼兒身心發展各方面的教育 目標。 第三層次:指導一個班的目標,是幼兒園各年齡段的目標結合本班幼兒具體情況的產 物。 第四層次:指導一個單元活動的目標,單元既可以是主題活動的單元,也可以是教材 的某單元。 第五層次:指導一個教育活動或一節課的目標。 5.實現幼兒園教育目標應注意的問題 (1)目標逐層轉化時要注意轉化的准確性,否則「失之毫釐而謬以千里」。 (2)園長和教師在把教育目標具體化並付諸實施過程中,要把好關,要經受住各種社會 思潮的沖擊和來自社會、家長的壓力。 (3)在實現統一的教育目標過程中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 三、幼兒園教育的職能 1.幼兒園教育的兩大職能 一是促進社會發展的職能,即幼兒園教育外在的工具價值。 二是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職能,即幼兒教育的內在價值。 2.幼兒園教育兩大職能的內容: (1)促進社會發展職能的內容:一是著眼於長期目標,為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 「從娃娃抓起」;二是著眼於近期目標,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服務。 (2)促進幼兒個體發展職能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幼兒園教育要尊重和保障幼兒的權 利,如幼兒的受教育權、學習權、發展權、游戲權等,讓每一個幼兒達到在其現實條件下 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幼兒的發展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著眼於幼兒終身發展的長 遠目標,培養其適應未來、適應終身教育的基本素質,特別是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合 作精神、樂於助人等現代社會需要的重要個性品質,使他們今後能學會學習、學會關心、 有自我教育能力、能在社會上自律自控、有責任感地生活,成為社會的合格公民。二是著 眼於近期目標,幫助幼兒作好上小學的准備,主要在必需的社會適應性、學習適應性、身 體素質以及良好的習慣、態度、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幫助他們大好基礎。 第三節 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原則 一、教育的一般原則 1.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利的原則 2.促進兒童德、智、體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的原則 3.面向全體重視個別差異的原則 4.充分利用兒童、家庭和社會的教育資源的原則 二、幼兒園教育的特殊原則 1.保教合一的原則 2.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 3.教育的活動性和活動的多樣性原則 4.發揮一日生活整體教育功能的原則
㈦ 學前教育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一般就是幼兒教育學心理學
和五大領域,每個地方出的書和題不一樣不過內容相似。有時候考幼師也有考行測和教育綜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