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創立的條件
教育學創立的條件:
(1)來源於社會實踐發展的客觀需要;
(2)與近代以來科學發展的總趨勢和一般科學方法論的奠定有著密切的關系;
(3)與一些著名學者和教育家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⑵ 教育學學科發展的歷史
隨便找本教育學的書,上面基本上都有教育學的發展歷史。一、教育學萌芽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人民對教育的認識主要停留在經驗和習俗的水平,沒有形成系統的理性知識,沒有成為獨立的學科。但是有一些體現在哲學中的教育學思想,如,孔子的《論語》,孟子的《孟子》,荀子的《荀子》,莊子的《莊子》,韓愈的《師說》,朱熹的《四書集注》等等。其中《學記》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西方的如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昆體良的《論演說家的培養》等等。
二、獨立教育形態的產生和發展。17世紀以後,隨著教育知識的積淀、教育實踐的豐富、以及教育經驗的積累,人民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認識逐步深入。近代以來學科分門別類的發展總趨勢和一般科學方法論的奠定以及一些著名學者和教育家們的不懈努力,使得教育學開始從哲學中獨立出來,成為相對獨立的學科。
獨立教育學創立的標志主要有:研究對象方面,教育問題成為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使用概念和范疇方面,形成了專門反映教育本質和規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疇的體系;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學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方面;有了一些專門的系統的教育學著作;組織機構方面;出現了專門的教育學研究機構;
1650年,培根在《論科學的價值和發展》首次明確提出建立教育學。1632年,誇美紐斯撰寫了近代最早一本教育學著作《大教學論》。1776年,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康德在格尼斯堡大學開始講授教育學。1806年,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成為教育學成為獨立學科的標志。
三、20世紀以來教育學的發展
20世紀是教育學活躍和發揮在那的世紀,這一階段突出的特點是,教育理論的多樣化。出現了眾多的教育流派,而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理論的形成則打破了資產階級教育理論一統天下的局面。1、實驗教育學;2、文化教育學;3、實用主義教育學;4、制度教育學;5、馬克思主義教育學;6、批判教育學;
⑶ 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是什麼
起源
從起源上看,英語國家的pedagogy、法語國家的pedagogy和德語國家的pedagogik(教育學)均源於希臘的pedagogue(教仆)一詞,意為照看、管理和教育兒童的方法。
19世紀末,英語國家的人們先後用ecation 和pedagogy。在我國,「教育學」是一個譯名,應是從日文轉譯過來的,時間大約在20世紀初。
希臘語的pedagogue(教仆)一詞,意為照看、管理和教育兒童的方法。教育學獨立的標志的出現前後經歷了約兩百多年的時間。因此,教育學的獨立是一個歷史過程,而非在一個瞬間完成的。
在公元前約403—221年期間的《學記》是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但是,作為教育科學體系中一門獨立的學科,教育學是在總結人類教育實踐經驗中逐步形成,經過長期積累而發展起來的。
教育學的發展
教育學問題領域的擴大;教育學研究學科基礎的擴展;教育學研究範式的多樣性;教育學的進一步分化和綜合;教育學與教育改革的關系日益密切;教育學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廣泛。
(3)教育學創立的條件擴展閱讀
中國教育開始於中國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組織。早期中國任用受教育的官員管理帝國,用來選拔官員的科舉考試制度建立於隋朝,唐朝的唐太宗完善科舉制度。
19世紀末,何子淵、丘逢甲等先賢開風氣之先,成功創辦雨南洞小學、同仁學校、興民中學、石馬兩等小學等新式學校,為後來風起雲涌的辛亥革命和國家建設培養了大批寶貴人才。隨後中國現代教育體系不斷得到完善和加強。
1990年代,中國的教育體系又有了較大變化,私人資本重新進入教育領域。
⑷ 教育學 學校產生的條件有哪些
1、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為學校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2、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離,為學校的產生提供了專門從事教育活動的知識分子。
3、文字的產生和知識的記載與整理達到了一定程度,使人類的間接經驗得以傳遞。
4、國家機器的產生,需要專門的教育機構來培養官吏和知識分子,培養本階級的繼承人.並強化對被統治階級的思想統治。
(4)教育學創立的條件擴展閱讀: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不同於其它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它是為學子的成長和未來事業奠定良好品德及文化科學知識的第一基礎陣地。
因此,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全面落實教育目標,領導必須實現學校的科學管理,運用和掌握實現科學管理的策略及方法。這必須與教育科研有機地結合起來,開展不同的程度的專題研究,使之實現教育科研成為有機結合的有效途徑。
教科研專題研究的成效如何,重點是取決於學校領導者的素質怎樣。領導者的心理意向,表現出的是積極還是消極的行為,自然也就發生指導策略是否正誤和指導能力是否適應的情況。所以,建立和幫助學校領導提高指導水平,是有效地完成教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務和因素。
⑸ 教育學 學校教育出現的條件
學校教育的出現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一般說來,學校的產生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社會生產必須出現相當數量的剩餘產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脫離生產勞動,同時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分工,開始出現專門從事教育的教師和專門從事學習的學生;
(2)具有相當數量的經驗積累,為學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內容;
(3)文字等記載和傳遞文化的工具達到了一定水平。
⑹ 教育學之所以能獨立的前提或條件是什麼
一,前教育學時期教育知識的豐富積淀。二是17-19世紀教育實踐,特別是師范教育發展的客觀需要。三是近代以來科學分門別類發展的總趨勢和一般科學方法論的奠定。四是近代一些著名學者和教育家們的不懈努力。
⑺ 教育學創立的簡要過程
我國先秦時期的《學記》(戰國晚期,約前280-前221年,據郭沫若考證說作者是孟子的學生樂正克)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的《政治學》、柏拉圖(約前427年-前347年)的《理想國》等古希臘時期的著作也有涉及教育,而被認為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羅馬昆體良(35~100 或 40~114)的《論演說家的教育》,1632年,誇美紐斯的《大教育學論》問世,被看成事教育學史上的第一本教育學著作,或稱作教育學成為獨立學科的開端。
⑻ 教育學創立的標志
教育學創立的標copy志:一從對象而言,教育問題構成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學家們的特殊關注;二從概念和范疇而言形成了專門的反映教育本質和規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疇以及概念和范疇的體系,三從方法而言,有了科學的研究方法,四從結果方面而言,產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學家,出現了一些專門系統的教育學著作,從組織機構而言,出現了專門的教育研究機構。前後經歷了二百多年的時間。
⑼ 簡述教育學創立的條件,標志和簡要過程,(謝了)
你在做什麼
⑽ 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形成於什麼時期
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形成於19世紀末,英語國家的人們先後用「ecation」 和「pedagogy」命名教育學,代表著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
教育學獨立的標志主要有:
1、研究對象方面,教育問題成為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
2、使用的概念和范疇方面,形成了專門反映教育本質和規律的教育概念、范疇以及概念和范疇的體系。
3、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學的」研究方法。
4、研究結果方面,出現了一些專門的、系統的教育學著作。
5、組織機構方面,出現了專門的教育研究機構。
6、標志的出現前後經歷了約兩百多年的時間。因此,教育學的獨立是一個歷史過程,而非在一個瞬間完成。
(10)教育學創立的條件擴展閱讀:
教育學研究對象
關於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有各種各樣的觀點,有人認為是「教育現象」,有人認為是「教育事實」,有人認為是「教育規律」,有人認為是上述三者中的兩項或三項,還有人籠統地認為是「教育」或「人」。這些觀點大多模糊不清,似是而非。
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應是以「教育事實」為基礎,在教育價值觀引導下形成的「教育問題」,其目的在於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動的規律性聯系,以服務於教育實踐。
教育問題的提出標志著教育學的萌芽;教育問題的發展是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教育問題的轉換表明教育學研究傳統和範式的變革;對同一問題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及其派別。教育學研究要有「問題意識」,防止「虛假問題」的出現,不斷地深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