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教育信息網
Ⅰ 寧夏教育網請問戶口是外地的能在固原參加高考嗎
不能,為防止高考移民,教育部規定外地戶口必須回到戶籍所在省份參加高考,且必須到所在市、縣、區報名。
另外即使已有當地戶口,至少是兩年戶籍時間,即高一之前轉戶口才能在移居地參加高考。
Ⅱ 現任固原市教育局 局長
黨委書記、局長:虎玉贇 副局長:李志堅 副局長:張毅
固原市教育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清河鎮明庄,交通方便,歡迎上級領導蒞臨指導,社會各界共同監督,本鄉鎮財務已按國家規定進行公開,如欲了解詳情,如上年度收入,主營收入,資產總計等情況,請和我們聯系,為了更好的服務公眾,固原市教育局已開通微博。新聞媒體采訪請事先與上級宣傳單位聯系。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迅速,我單位積極響應號召,堅持以民為主,大力促進經濟發展,振興市場。
Ⅲ 固原市教育局網站
原州六小老師張翠萍收受家長財物金錢手飾等等,利用家長拉人頭做傳銷所謂的直銷權健以及保險等等,和學生家長性交易行為是不是垃圾人渣呢!教育局領導怎麼處理垃圾呢
Ⅳ 黃岡教育固原有幾家,距離二中最近的在哪裡
黃岡市 固原市
C5622
(普快)
黃岡東站
21:05
武漢站
21:35
全程約:30分鍾
?22 起
途經2站
K1296/K1297
(快速)
武昌站
08:16
固原站
03:30
全程約:19小時14分鍾
?156.5
途經17站
出發 黃岡市 黃岡東站
>
中轉 武漢站 武昌站
>
到達 固原站 固原市
Ⅳ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教育考試中心具體地址
榮味齋餐廳旁邊,二中加油站隔壁。原州區六小隔壁。
Ⅵ 急:請問寧夏固原市和吳忠市回民占當地總人數的比例,回民的受教育水平.當地的經濟狀況等.
以下為2008年統計數據。
截至2007年底,吳忠市總人口130.8萬人,回族人口65.6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50.15%。2007年吳忠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8億元,較上年增長12.3%。全市面積2.02萬平方公里,現轄利通區、青銅峽市、鹽池縣、同心縣、紅寺堡開打去5個縣(市、區)。
固原市總人口153.84萬人,回族人口64.79%,占總人口的44.1%。2007年實現地方生產總產值61.84億元,同比增長12%。全是面積1.13萬平方公里,現轄4區1縣,即西吉縣、彭陽縣、涇源縣、隆德縣、原州區。
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兩市的發展情況。宗教信仰並不是問題,回漢人民和諧相處,更談不上敵視之類的東西。歡迎你為寧夏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其實,近些年來回族大中專畢業生越來越多了,具體數據無法提供,我2002年畢業,當時班裡面的回族同學只有1個人畢業後沒有再選擇上學,而是去做生意了,其他的都上了專科或者本科。應該是國家越來越重視少數民族的教育,各少數民族也開始重視教育了。
Ⅶ 固原教育網五原中學小升初招生方案
(一)各學復校要嚴格執行「制不得採取考試方式選拔學生」的規定,不得舉行任何形式與入學相關的學科選拔性考試,不得通過培訓機構等搞變相招生考試。
(二)民辦初中學校招生實行「四統一」和「八公開」,即統一報名時間,統一錄取時間,統一公布錄取結果,統一注冊學籍時間,公開辦學條件、辦學規模、年度招生計劃、招生范圍、收費項目、收費標准、錄取過程和錄取結果。
(三)各民辦初中學校的招生報名工作應在小學完成全部學業後進行,不得提前進入小學宣傳、摸底、錄取學生,不得干擾小學的正常教學秩序和全市的招生工作。市教育局將在《固原教育網》上發布報名時間、報名方式、電腦隨機派位時間、面談時間等。
六、保障措施(一)加強學籍管理。各學校要嚴格執行《寧夏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的各項規定,充分利用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組織實施招生入學工作,小學畢業生升入初中學校後,學生的學籍號直接使用原小學學籍號,實行「一人一籍、終身不變、籍隨人走」。
Ⅷ 寧夏固原市固原第一小學的wifi密碼是
寧夏固原小學轉學銀川的手續,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關於印發《寧夏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寧教基[2014]46號)規定:第二十三條 學生在接受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學習期間,不得隨意轉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請轉學: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因家庭居住地跨省(區)、市、縣遷移(不含同城區內遷移,下同)或普通高中教育階段學生因家庭居住地跨省(區)、市遷移,且戶籍已遷入居住地的,可以轉入戶籍所在地學校。二、進城務工人員務工地發生變化的,其隨遷子女可以轉入監護人新的務工所在地學校。三、學生接受教育期間身體狀況發生變化的,在一定范圍內,可以由普通學校轉入特殊教育學校,也可以由特殊教育學校轉入普通學校就讀。第二十四條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因家庭居住地跨省(區)、市、縣遷移且戶籍已遷入居住地的,或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因監護人務工地跨省(區)、市、縣發生變化的,可由監護人持戶籍遷移證明(進城務工人員務工證明)等相關證明材料向轉出學校提出書面轉學申請並填寫《中小學生轉學申請表》(附件7,以下簡稱《轉學申請表》),然後由轉入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據有關規定(教育廳直屬學校、市直屬學校須該校主管部門)統籌安排轉入公辦學校,轉入學校要通過電子學籍系統發起學生轉學申請,經轉出學校所在地縣級教育主管部門(教育廳直屬學校、市直管學校須該校主管部門)、轉入學校及轉入學校所在地縣級教育主管部門(教育廳直屬學校、市直管學校須該校主管部門)審批後,轉學成功。轉學成功後,由轉入學校以收到的學籍檔案為基礎對學生接續檔案。轉出學校應保留電子檔案備份,同時保留必要的紙質檔案復印件。同時,各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每學期將轄區內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轉入、轉出情況書面上報當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跨省(區)轉入、轉出的,還須符合其他相關省份學籍管理有關規定。自治區教育廳直屬學校、市直管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轉入轉出情況,要按照屬地原則由學校每學期書面告知所在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跨省轉學流程如下:一、 學生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向轉入學校提出申請(書面轉學申請並填寫《寧夏中小學生轉學申請表》,轉出到其他省的,要符合轉入省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二、由轉入地教育行政部門依據當地規定和學校學位空額等情況安排審核;三、對於同意接收的,轉入學校通過學籍系統發起辦理轉學手續並核辦;四、轉入學校學籍主管部門在學籍系統中核辦;五、轉出學校在學籍系統中核辦;六、轉出學校學籍主管部門在學籍系統中核辦;七、轉入學校獲得其他三方同意信息後,通知學生報到入學;八、待學生到轉入學校報到後,轉入學校通過學籍系統調取學生學籍電子檔案(學籍系統同時通知轉出學校);九、轉出學校按照與家長商定的方式,將學生的紙質學籍檔案轉出,並通知轉入學校。第二十五條 普通高中階段學生因家庭居住地跨地級市遷移且戶籍已遷入居住地的, 或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因監護人務工地跨市發生變化的,可由監護人持戶籍遷移證明(進城務工人員務工證明)等證明材料向轉出學校提出書面轉學申請並填寫《轉學申請表》,具體要求與第二十四條相同。普通高中階段學生因家庭居住地跨省(區)遷移且戶籍已遷入居住地的,或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因監護人務工地跨省(區)發生變化的,可由監護人持戶籍遷移證明(進城務工人員務工證明)等證明材料向轉出學校提出書面轉學申請並填寫《轉學申請表》,同時,需提交轉出地省(區)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主管部門確認的成績證明,轉入學校通過電子學籍系統發起學生轉學申請,經轉出學校所在地市級教育主管部門、省級教育主管部門、轉入學校及轉入學校所在地市級教育主管部門(區屬學校須該校主管部門)核准後,轉學成功。轉學成功後,由轉入學校以收到的學籍檔案為基礎對學生接續檔案。轉出學校應保留電子檔案備份,同時保留必要的紙質檔案復印件。第二十六條 學生按照有關規定轉入或轉出特教學校的,由學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通過電子學籍系統完成轉學手續,並將相關材料歸入學生學籍檔案。此類轉學具體程序由各地級市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第二十七條 學籍管理實行「籍隨人走」。轉入、轉出學校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分別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學生學籍轉接。學生辦理學籍轉接手續後,轉出學校應及時轉出學籍檔案,並在一個月內辦結。跨省(區)轉出或接收外省(區)轉入學生的,由各地級市教育主管部門匯總相關信息,並於每學年末報自治區教育廳備案。高三年級不辦理任何原因的轉學手續。第二十八條 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階段轉學均不得變更就讀年級。
Ⅸ 全國寧夏固原市安全教育平台六(1)班
全國寧夏固原市安全教育平台六(1)班,
可詢問學校教務處,
最直接的是問你的班主任。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