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體系好處
『壹』 英國教育體制是什麼
第一階段:3歲到5歲的幼兒園教育;
第二階段:5-11歲的小學教育;
第三階段:11歲-16歲的中學教育。5歲-16歲為法律規定的強制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必須入學,由國家負責必須的學費、書籍和必要的供應。
第四階段:16歲-18歲是中學高級班(或大學預備班),為中學至大學的過渡期;也稱繼續教育階段,主要是學術方向和職業方向學習。完成預科的學生主要參加普通教育高級考試,而職業技校的學生除了要參加GCE-A level考試外,還要參加普通國家職業資格考試。
第五階段:大學教育。一般從18歲開始,讀本科需要3年-4年(醫科為5年),可取得學士學位。碩士通常為1年-2年,博士為3年-5年。
『貳』 英國和美國的教育體系
英國教育體制簡介
英國對所有五至十六歲的兒童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就課程和學歷資格而言,英國存在兩種不同的體制,一種是英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教育體制,另一種是蘇格蘭教育體制。
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
在私立學校體系,家長一般都要付學費;在公立學校體系,教育是免費的。公立學校通常不接收年齡十六歲以下的外國學生。
學齡前教育
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都提供學齡前教育。很多兒童在三歲或四歲時開始在幼兒園或小學的幼兒班接受教育。
預備教育
私立學校為五歲至十三歲兒童提供預備教育(或小學教育)。很多外國學生通常在七歲時以寄宿學生的形式入學。在十一歲或十三歲的時候升入私立中學學習。
小學教育
這是公立教育體系的一部分,為絕大多數英國兒童提供教育。兒童五歲時上小學,一般在十一歲時升入中學或學院。
中學教育
英國所有中學為學生提供教育直至他們年滿十六歲,學校幫助學生准備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或者同等水平課程考試。相當數量的外國學生在十一歲或十三歲時來英國上中學,其中很多人上私立寄宿中學。
十六歲以後教育
中學生在十六歲完成強制性義務教育以後,就可以合法地離開學校,開始工作。不過,大多數學生會以預科學生的身份進入預科學院或者延續教育學院,在那裡學習中學高級水平考試課程或者同等水平課程。外國學生一般在這個階段來英國接受教育,如學習中學高級水平考試課程,為在英國學習延續課程或上大學做准備。
十八歲以後教育
預科生一般在十八歲時完成中學教育。然後,大部分學生繼續攻讀延續教育課程或攻讀高等教育課程。
延續教育(FE)
(包括職業課程和部分本科課程)
延續教育是指為年齡十六歲的中學畢業生繼續提供的教育和培訓。英國有六百多所公立和私立學院開設延續教育課程。這些學院開設的課程種類廣泛,包括英語語言課程、某些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課程、中學高級水平考試課程及其同等水平課程、職業課程、銜接課程以及部分本科生課程。
高等教育(HE)
(包括本科課程、研究生課程和MBA)
高等教育是指大學、學院及其他院校提供的本科以上課程教育和培訓。英國有九十多所大學和五十多所高等教育學院。它們開設了多種多樣的課程,大多數課程學習結束時可以獲得學位或同等學歷,研究生學歷或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美國教育體制
[日期:2006-02-09] 來源: 作者: [字體:大 中 小]
美國的教育是先有教會和私立學校後有公立學校, 故傳統的教育體制是地方分權制和公私並舉制
美國立國時的憲法規定,聯邦政府無權干涉各州的教育.1865年南北內戰結束後美國開始感到設立中央教育領導機構的必要性。
1868年才在內政部中設教育總署, 也只是管理很少的聯邦教育經費, 為各州的學校提供幫助和咨詢,直到1979年才正式建立了聯邦教育部. 各州的教育委員會和下屬的地方學區委員會, 與基層學區委員會仍然分別掌握各地的教育大政,發展計劃, 經費分撥等實權. 但聯邦政府由於教育經費的不斷增加和1958年以來幾部教育大法(如<國防教育法中小學教育法天才教育法;成人教育法;等)的頒布實施,使中央政府的教育政策逐步滲透到州和地方, 對全國施加有力的影響.
教育既以全民為對象,並涉及到每個家庭和個人的未來,故教育既是國家的大事, 又是各州和地方政府及社會團體的大事,大家都把人力, 物力, 財力, 精力投到教育上,使形成教育多軌制,調動起多方面辦教育的積極性, 運用市場經濟的規律辦" 三全"(全民,全面,全程)教育, 這是美國教育體制的最大特色. 這比單純靠政府出資(單軌制)辦學, 按計劃經濟規律去辦教育有更高的效率和良好的效果.美國眾多的社會團體(宗教, 工會,企業)和教育團體( 教育基金會, 協會, 研究會)對推動美國的教育改革起了巨大的作用,如天主教, 卡內基,福特,洛克菲勒等基金會,以其雄厚的資金和強大的輿論來推動教育的各項實驗,教改, 科研及設立新專業,傳播先進經驗, 提出教育宗旨與政策建議等,其影響力和潛能往往超過政府部門.
美國教育的多元文化主義是美國教育的國策,多元文化教育是使多民族移民融入美國主體文化的最大途徑. " 歸化主義" 是用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去壓迫,消滅或混合別的文化.而" 多元文化主義" 則是把一國中的多種民族文化接受為特色的, 獨立的成份, 在平等的基礎上認同與互補.
美國文化教育的高水平也決定了美國在世界科技方面的領先地位。在美國人看來,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美國的法律規定兒童6-16歲必須入學。美國的公立學校由政府稅收支持,學生免費入學;私立學校多由教會支持。美國的學校按年齡階段分為以下四類:
1.初級學校:1-6年級(6-12歲)
2.初級中學:7-8年級(13-14歲)
3.中學:9-12年級(15-18歲)
4.大學(學院):一般為4年制(18歲以上),另有「研究院」或「專業學院」,為大學畢業學生從事研究而設立。
美國大學目前實行准學士、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制,分別代表本科和研究生兩大類教育4級不同的學術水平。由於准學士學位只是讀完2年初級或社區學院的資格證明,不是攻讀學士學位的必經階段,因此美國的學位制基本上還是3級水平結構。按學位性質,一般分為學術(研究)學位和專業(專科)學位兩種。此外美國大學還頒授榮譽學位,此種學位並不反映學術成就,而是對予社會有傑出貢獻者的承認。
美國的大學習慣上分為以下三類:
兩年制學院,又稱初級或技術學院,大部分為公立,多半為地方社區所舉辦,故一般稱為社區學院。社區學院提供的課程有兩類:一類為過渡性文理課程,相當於4年制大學的頭兩年,學生習畢可轉入4年制大學繼續深造;另一類為終止性職業技術課程,畢業生直接就業。社區學院頒授的學位是准學士學位。社區學院入學條件簡單,不限年齡,亦無須通過入學考試;學習時間靈活,有全日、半日、周末、夜間課程的多種選擇,還有寒暑假開設的假期班;修業年限較短,收費低廉,而且針對本地區需要開設課程,便於就業,因此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青睞。
四年制學院,大體有兩類:一類是文理學院或文科學院。基本課程包括人文學(語言、文學、哲學、藝術、音樂、文化史等)、社會及行為科學(歷史、地理、經濟、政治、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和自然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地質學等)三大領域。另一類是獨立的專科學院,如機械學院、建築學院、工程學院、音樂學院、師范學院等,主要提供專科職業教育。上述兩類學院學制一般為4年。文理學院和文科學院向畢業生頒授的最普遍的學位是文學士和理學士,專科學院則授予專業學位。
綜合性大學,綜合性大學規模龐大、組織復雜、師資充實、設施完備,一般設有以文理學院為核心的若干學院,可修學位的課程除通常的文理課程外,還有工程與技術、商科、國際問題、衛生、教育、農業、家政、建築、傳播、新聞、圖書館學、旅館管理等。大部分綜合性大學注重研究工作,不僅擁有設備先進、實力雄厚的研究機構,也設有以向高校和社會輸送教學和研究人才為雙重使命的研究生院,因此這些大學又被稱為研究性大學。此外,許多綜合性大學還設有若干高級專業學院,如法學院、醫學院、牙醫學院、管理學院等。進入這些專業學院學習,往往需要有4年制大學的本科學歷,學制通常為3-4年,時間長費用高。綜合性大學頒授學士、碩士和博士3種學位。
『叄』 英國的教育體系好嗎
英國不僅擁有發達的公共教育體系、高質量的教育水平,也是最回多受訪者考慮去讀書的目的答地。英國有牛津、劍橋、帝國理工等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大學。英國大學的畢業生也備受世界各地僱主的認可。因此,一直以來,備受國際學生特別是中國學生青睞。數據顯示,過去5年,赴英國留學的中國學生的數量增長了34%,高達12萬人以上,穩居英國留學生群體的No.1。
『肆』 簡述英國的教育制度
英國的教育制度:
第一階段:幼兒園教育(3-5歲)
第二階段:小學教育(5-11歲)
第三階段:中學教育(12-16歲)
5歲-16歲為法律規定的強制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必須入學,由國家負責必須的學費、書籍和必要的供應。
第四階段:延續教育(16-18歲)
延續教育分為兩種體系:學業路線和職業路線。學業路線著重於培養學術研究方面的人才,而職業路線則結合社會各層面的職業需要,培養在各種行業中具有專門技能和知識的人才。
第五階段:本科教育(19-21歲)
本科課程一般需要3年-4年(醫科為5年)。英國大學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所以學生在本科課程最後一年,通常需要獨立完成一項研究工作,並撰寫論文,學校以此決定所授予學位的級別。
第六階段:研究生教育(22歲以後)
授課式碩士學位:以教學為主,多為實用性專業,一般分為三個學期。第一、二學期以授課為主,第三學期撰寫學位論文。
研究式碩士學位:以做研究為主,學校將指派一名導師監督研究工作,導師僅給學生提供指導和建議,大部分時間是學生自己進行創新性研究,最後完成一篇3~5萬字的學位論文。
博士學位:一般需要經過3年的課程學習和研究,並提交學位論文,有時也要書面考試。
(4)英國教育體系好處擴展閱讀
依據地區的不同,英國教育可以劃分為:英格蘭教育、威爾士教育、蘇格蘭教育、北愛爾蘭教育。
英國教育是權力下放的,在聯合王國各個組成國家中,教育系統各不相同,也由不同政府監管:英國政府負責英格蘭地區的教育,威爾士政府負責威爾士地區的教育,蘇格蘭政府負責蘇格蘭地區的教育,北愛爾蘭行政局負責北愛爾蘭地區的教育。
18世紀60年代, 英國開始工業革命,要求廣大勞動群眾子女接受一定的教育與訓練,成為合格的勞動力,促進了教育的發展。
1839年,政府成立樞密院教育委員會,此為第一個監督和管理教育的國家機構。教育撥款法的通過及中央教育機構的建立是英國教育由教會控制向國家化方向發展的轉折點,亦是國家干預公共教育事業的開始。
1870年,教育署長福斯特提出初等教育法案,奠定了整個教育制度的基礎。
1902年,議會通過首相巴爾福提出的教育法案,建立公立中等教育制度,但並未建立一套完全相互銜接的公共教育制度。
1944年,教育大臣巴特勒在議會上提出教育法案(稱《1944年教育法》或《巴特勒教育法》),確立了從初等、中等直到繼續教育的公共教育體系,對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體制進行重大改革,為當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礎,但並未完全改變歷史遺留的雙軌制,公學未被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自實施《1944年教育法》至20世紀80年代初的40年間,教育有很大變化。1981年開始實行「公助學額計劃」,為公立學校學生轉讀獨立學校提供機會。進入20世紀80年代,尤其是《1988年教育改革法》頒布後,教育又進行了改革。
『伍』 英國教育體制的目的
英國是最早實行義務教育的國家,主要目的是為了廣泛教育程度,是教育面積更加廣泛
『陸』 英國教育體制是什麼
英國的教育系統號稱是世界上最為嚴謹,復雜但又靈活的教育系統之一。 小學教育英國的教育旨在幫助學生盡量發展個人才能,並將這些才能加以培訓,進而貢獻社會。英國法律規定家長必須確保年齡在五至十六的子女接受全日教育。英國約有百分之九十三的兒童在公費資助的學校讀書,即國立學校;其餘的兒童則就讀不受公費資助的學校(有時指公立或私立學校)。一般來說,英國國立小學為五至十一歲的兒童而設;在蘇格蘭及英格蘭部分地方,小學學齡延至十二歲。小學通常分為"幼兒"及"初級"兩部分。但有些地區由國立地方教育局所開辦的學校則使用三級制:即初小、高小和中學。小學生八或九歲轉讀高小,並在十二或十三歲時讀中學。大部分小學都是男女同校的。私立小學通常被稱為"預備學校",為七至十三歲的學生作好准備,通過考試入讀私立中學。雖然政府並無硬性規定五歲以下的兒童必須入學,但大部分地區的地方教育局(LFAs)均有提供學前或幼兒教育,由合資格的老師任教。五歲時,按照法律是必須上學的年齡,多數五歲的孩子這時候會進入Infant School,而七歲進入Junior School(初級學校).英國的多數公立學校將Infant School與Junior School合並起來,組成Primary School(即我們說的小學).英國的小學基礎教育與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的小學比起來要容易,輕松得多.這也許是西方教育的仁慈之處吧,小孩子就該多玩一玩.因此,許多已在本國念過小學的小孩子,到了英國在班裡的成績總是領先.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雖然英國的私立小學(Prep school)大多接受海外學生,但來英國"留小學"的為數實在不多.此外,也有獨立由個別人士和志願機構開辦的學前教育班。為幼兒提供早期教育,可使他們在讀小學時更能適應學校生活。中學教育多年來,英國政府為全國五至十六歲的學生提供強制教育。在十三歲到十六歲的時候,學生們進入獨立學校(即類似於台灣的國中,香港的中學,及中國大陸的初級中學),學生們在獨立學校的任務基本上是准備GCSE的考試,GCSE是一個普通中學教育證書,學生們可以選擇最多至十個不同的科目.拿到了GCSE的證書,也就標志著中學教育的結束.在完成中學的課程,拿到GCSE後.學生就可以決定是要念高等學校還是為工作做准備.當然這時候,學生是不可以直接去大學的,GCSE的完成是相當於中國大陸和台灣的高中一年級結束.而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高中二年級和三年級(年齡在約16-18歲)就是英國的繼續教育(擴充教育)時期.香港引用英國的教育制度,因此這里與英國是一樣的.許多留學生是在這時候來英國留學的。繼續教育(Further Ecation/擴充教育)延續教育是指中學教育以上,本科程度以下的教育,通常在延續教育學院而不是在大學修讀。課程側重職業訓練方面,但亦照顧到不同年齡人士對一般學術課程的需求。在英國,人們一般入讀延續教育學院修讀學術性專業,發掘興趣,並發展及提高工作技能,進而投身工商界。所有學術和技術性的科目,以至為不同行業管理人員、技術員及工匠開辦的專修課程都樣樣俱備。由於這類課程具有多元化及靈活性強等特點,學生不一定需要正式學歷資格,亦可以通過入讀延續教育學院最初的課程而逐步考取更高資格。近年英國成立了多所由中央政府和工業界資助的城市科技學院(CTCs),開辦的課程更廣泛,並側重理科及技術方面,供十一至十八歲人士修讀。英國共有八百多所由延續教育資助委員會(FEFC)資助的延續教育學院及若干私立學院。最大的延續教育學院有二萬多名學生;最少的則不足二百人。延續教育學院一方面與中學一樣,提供普通教育文憑試高級程度及高級補充程度(GCEA-/AS-level)課程和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試(GCSE)速修課程;另一方面又與一些大學一樣,開辦高級文憑課程。學院的規模各異,開辦的課程種類繁多,傳統上課程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個別院校所提供的課程可反映出該校所在地的工業類型。在教學方法方面,延續教育學院比傳統中六學校較為靈活。一些延續教育學院與鄰近的大學的課程互有聯系,學生可讀完一年"先修"課程後轉到鄰近的大學繼續進修本科或高級文憑課程。大部分延續教育學院沒有宿舍,但校方有專人協助學生尋找適當的住所;大部分私立學院則設有宿舍。除了個別學院頒發一些學院文憑外,大部分課程均為獨立評審機構承認,所頒發的乃國際認可的資格。這些機構不是教育機關,他們的課程及考試由特定委員會、有關行業的代表、技術導師和政府評審員所編定。延續教育的目的一是為了上大學,一是為了就業。你可以在你原來中學念Sixth form(第六年級:一個擴充的年級),或是進入一家繼續教育學院(FE college/Tertiary college),念以下一種課程:GCSE、GCE A-/AS-levels專門為了進入大學的課程,英國本國學生如在這時已決定要讀大學,多會加入這個課程.A level是較重理論的課程。課程科目廣泛,一般為期一年、兩年或十八個月。修讀GCEA-levels不適宜少於一年,除非是為了爭取較好成績的重考生。這些課程由其中一個認可考試機構評審,而各個機構的評審水準或難度沒有區別。報讀GCEA-level的學生,一般需有GCSE四科C級或以上成績。進階、預科課程Access course/Foundation Course預科課程也叫基礎課程.是專為海外學生設計的大學銜接課.通常如果你合格畢業,會擔保你在某一間大學的位置.課程一般為期一年,修畢後可直接進入大學或高等教育學院修讀本科課程。入學資格彈性較高,但需要有良好的英語水平。有工作經驗的成年學生也可申請。學歷未符合大學入學要求的人士如能完成課程,可證明其升讀本科課程的能力。秘書及商科課程學生可考取皇家文學會(RSA)或必文考試學會(PEI)所頒發的證書。學生可選修一科或多個科目,包括辦公室管理、秘書實務、商科和會計等。RSA頒發一級(初班)、二級(中班)及三級(高班)文憑,以上較高的私人助理文憑。PEI的秘書文憑課程亦分三級,課程主要分為商科和秘書,這兩門課程最低入學條件一樣,均需有GCSE三科C級或以上成績(包括英文)。如報考較專門及較高級課程則需GCEA-levels合格。職業先修訓練課程商業及科技教育協會(BTEC)及蘇格蘭職業教育協會(SCOTVEC)負責審核培訓技術人員的課程,例如市場調查助理或設計繪圖員等。這些人員是技工與專業人員兩者間的重要中層人員。在英國共有二萬二千個BTEC課程。BTEC兩年制國家文憑的申請人需有GCSE四科C級以上成績。成功修畢文憑課程或在GCSE考取四科合格及GCEA-level一科合格的人士可繼續修讀兩年制高級文憑或本科課程。文憑課程的科目包括會計、商科、市場學、電子、機械、生產及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及農務等。倫敦城市工聯會(C&G)課程獲國際認可並為多種行業提供專業資格,包括美發、印刷、飲食、裁剪和時裝等。這些課程通常不需要正式入學條件,申請人只需通曉英語並證明可從課程中得益便可。國家職業訓練文憑(GNVQ)/普通國家職業資格.不要以為這課程就是職業教育,事實上,大部分在英國大學念書的留學生是讀GNVQ作為繼續教育的.這個課程非常重視實踐與能力的培養.在完成GNVQ後你可以直接去大學念書.如果你想工作的話,這又是一個廣泛承認的職業資格.是國家專業資格委員會(NCVQ)現正在院校推行的新學歷。GNVQ將逐步取代由BTEC、C&G及RSA頒發的專業資格。這三個團體獲NCVQ認可作為頒發GNVQ的團體;科目范圍和現有的相同,例如商科及財務、消閑及旅遊業、飲食及酒店服務業、健康護理、製造業、藝術及設計等。目前CNVQ共分三級,將來或會有更多級別。每一級開設不同的專業課程,包括必修的和自選的課程。學生如有意入讀大學,應考慮選修一科高級程度的GNVQ科目(相等於兩科GCEA-levels),再加上其他GNVQ范圍的課程或一科GCE A-level或兩科GCE AS-levels課程。GNVQ課程一般需時一至兩年,分為基礎、中級和高級三個程度。NVQ 一個完全專業的職業資格,只針對就業而設計.EFL 英語作為外語課程.為海外學生而設.有些只想學習英文的學生會在學院讀這個課程.更有些想讀大學的海外學生,因為英語不好而在GNVQ或Foundation Course前必須讀這個課程. 本科教育當你完成了預備課程,通過UCAS申請程序,就可以進入大學了。英國的本科大學教育世界聞名,一個英國的First degree在世界都被承認.課程的時間多為三年.也有一小部分四年或是六年的課程.常見的First degree有BA(文學學士),BSc(理學學士),LLB(法學學士)等.在你畢業的時候,大學會根據你的總成績確定你的degree level,最好的成績是first class(一級),還有二級上,二級下,三級和PASS.如果你想繼續讀研究生(所)的話,這將是一個重要的參數.英國現有八十九所大學。各大學的規模、地點、開辦的課程各有不同,為有志入讀大學的學生提供廣泛的選擇。大學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所以學生在本科課程最後一年,通常需獨立完成一項研究工作或撰寫論文,以決定獲頒授學位的級別。大學本身為獨立的組織,可以自行決定開辦的課程、教學和評審課程的方法,以及確定課程名稱。不過,所有大學都設有校外主考員制度,由校外人士以客觀態度進行評審,確保所有院校的學術水平。英國的高等教育學院和大學一樣,是提供高等教育的主要學府,課程包括本科、碩士、研究院及師范專業課程。這些院校的學生人數通常比大學少,所以校方更能細心照顧學生。大部分院校都擁有大量宿位,並設有優良的體育和文娛活動設施。高等教育學院的學術水平,一般由當地大學或有關評審委員會如商業及科技教育協會(BTEC)及蘇格蘭職業教育協會(SCOTVEC)等負責監督。課程。藝術及設計學院主要開辦有關藝術及設計各方面的基礎、文憑、高級文憑及本科課程。申請人通常要呈交一些作品供學院作為評審入學的輔助材料。高級國家文憑課程 有些學院開辦BETC及SCOTVEC所頒發的高級國家文憑課程。課程通常為兩年全日制(或廠校交替三年制課程),包括理科、技術及商科課程。學生修畢高級文憑課程後,可轉讀本科課程。入學條件一般是在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試(GCSE)取得四科C級成績,以及在普通教育文憑試高級程度(GCEA-level)取得一科合格,或擁有BTEC/SCOTVEC國家文憑。本科課程 修讀完本科課程後可取得本科學位,課程一般為三年制;廠校交替制課程則需四年。一些蘇格蘭大學的榮譽本科學位課程亦須修讀四年。醫學、牙科、建築等本科課程,最長須攻讀六年。英國高等教育學院共開辦超過五千項不同科目的本科課程。入學條件方面,申請人最少需有GCE A-levels兩科合格和若干GCSE科目合格。由於學位競爭激烈,部份課程可能要求申請人有三科GCEA-levels或連同高級補充程度(AS-levels)考試取得相等於三科GCE A-levels的良好成績,又或在BTEC文憑考獲好成績。攻讀首個本科課程人士需向大學及學院入學處理中心(UCAS)申請。該中心出版的申請手冊詳述申請手續和列載各大學或院校開辦的課程。此外,還有由英國各大學每年聯合出版的《Universityand College Entrance:The Official Guide》,該書被視為一本有關各類本科課程入學條件的權威刊物。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學位競爭激烈,因此符合入學資格並不保證獲得錄取。碩士教育英國的碩士研究生(所)課程最吸引人之處就是時間只用讀一年.節省你的寶貴時間.但是課程的密度相對也很高。Postgraate(研究生/所)課程的Qualification有以下四種: * PGCE-一種師范研究生(所)證書. * Pg Dip-研究生(所)文憑* Master Degree-碩士學位* PhD or Dphill-博士學位講授式研究生課程 分業年制研究院文憑課程及一或兩年制碩士學位課程。申請人報讀碩士學位課程必須有本科學位或相關的專業資格。未符合資格的人士,如欲報讀一年制碩士課程,一般需要先選讀研究院文憑課程或先進修一年才可攻讀碩士學位課程。有關英國大學開的各項講授式研究生課程,可參考《GraateStudies》和《Higher Ecation in the UK》。研究式研究生課程 各大學及高等教育學院都有開辦,申請人需有優等本科學位(一級榮譽或二級一等榮譽)或碩士學位。哲學碩士學位研究生須從事一至兩年全日制研究工作,研究進度如令校方滿意,可以轉讀哲學博士課程。修畢課程後,學生可取得國際認可專業資格。科目包括會計、銀行業、行政秘書、市場學、測量、社會工作及法律等等。英國的博士學位與其他國家不同之處是,它不是授課式的.沒有博士課程這樣的東西.你要做的是再三年或更長時間內,確定研究計劃,展開研究行動,和完成最終的研究論文.這種研究過程完全是獨立的,但導師會在開始時與你商榷一個目標,並會在你的研究過程中監視你的進展.最後的論文大概要用6-7個月的時間完成
『柒』 通過英國教育體系我們學到了什麼
英國的學生從五歲開始接受義務教育,享受全免費的國家福利,學校甚至還提供免費的午餐,所有的家長必須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讀書。小學教育一般持續到6歲,然後進入中學。英國的中學不分初中高中,從中一(Form 1)到中2(Form 2)共2年的時間。英國政府方面為了提高學生們的飯菜質量,決定將烹飪課程從2015年起增加到4歲至5歲兒童的必修課程中。以達到從小控制學生的飲食進而控制英國的肥胖率。 (GCSE)普通中學證書(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cation)是指完成中學教育最後兩年(中3、中4)後取得的文憑。學習GCSE課程的中國留學生較少,只適合6-7歲以下的少年學生選讀。中國則15-16歲。 Grade A* 傑出(A good result of exceptional quality) Grade A 進入延續教育和高等教育所需要的較佳成績 (The higher grades needed for further and higher ecation) Grade B Grade C Grade D 達到平均水平,是進一步發展的良好基礎成績 (Regarded as average grades-a good base from which to grow) Grade E Grade F 成績較低,總算有用。 (The lower, but still useful, grades of achievement) Grade G Ungraded 沒有評分(Unfortunately, no score)
『捌』 留學生對英國高等教育體系的影響優點有哪些
1、英國教育資源充足,學生能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
國內的學生多,但大學每年的錄取名額卻很有限,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入學需求,想要進入好的大學只有高考一個選擇,很多同學由於高考失利而與好大學失之交臂。而選擇英國留學,不論學生在國內的水平高低,只要達到英國院校的錄取水平,都能進入到英國知名大學就讀,而英國大學很多在世界排名都很優秀,學生選擇更多。
2、英國學歷廣受認可,在國際上有良好的聲譽。
英國教育制度有數百年的悠久歷史,高等教育體系比較完善,並有享譽世界的教育水平,嚴謹的學習風氣及完善的教學設施設備,這些都是國際學生選擇留英的主要原因。科學研究方面,英國獲得過90多次諾貝爾獎,其中大多數都是英國大學的校友。英國大學的傳媒與商科專業在國際上佔有重要地位;在金融方面,倫敦的貨幣交易量大於紐約和東京的綜合;英國的時裝及奢侈品在世界上也久負盛名;且英國擁有濃厚的藝術色彩,為求學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氛圍。
3、英國教育善於培養學生獨立、自信、分析判斷及決定能力。
很多學生在出國前,生活都離不開父母的照顧。但是到英國留學後,凡是都需要自己解決。辦理留學入學的各項事宜,課程選擇等都需要自己決定,這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語言及獨立能力。英國的老師會跟你將怎麼辦理各項事宜,但是不是幫你辦理,這也有助於學生快速的成長,獨當一面。
4、留學生能夠獲得兩年留英工作機會。
英國為國際學生設置了「畢業工作類簽證計劃」,獲得工作類簽證的畢業生可以申請兩年的留英工作機會,兩年時間到期後,想繼續留在英國可以申請「記點積分制」體系中的其它類別簽證。留學生可以獲得高學歷,還能有在英國工作的機會,日後回國找工作也更具競爭力。
5、英國留學學制短、費用合理、留學性價比較高。
英國大學本科一般都是3年制,比國內更節省時間,而英國大學的碩士課程一般都是一年制,學制短、含金量高,文憑受到國際認可。節省時間就相當於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留學成本。且近年來英鎊匯率逐年降低,留學費用也相對降低不少,以其他國家相比花費更少。本科及碩士留學費用一年只需要20萬左右。
『玖』 英國教育體系和美國的有什麼不同嗎
【教育方法】
美國
為了培養寶寶的獨立精神和探索精神,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幼兒園被布置成不同的活動區域,比如:電腦區、圖書區、泥塑區、植物區、動物區、積木區、玩沙區、玩水區、烹調區等,讓寶寶自己選擇活動區域,自己取、放玩具和物品,活動結束後自己收拾場所。
為了讓寶寶學會友好相處,准備的玩具、物品很充沛,有需要的寶寶都能得到,無須爭搶。同時,不同的區域使得每個寶寶都能自由地與幾個夥伴在一起活動、交流,增加他們與人交往的經驗。如果寶寶之間發生爭執,老師就引導他們互相說出自己的想法,讓他們學會溝通。
為了讓寶寶覺得自己受到重視,他們將寶寶做的各種功課:圖畫、剪紙等,貼在寶寶平視就能看到的地方。
英國
在英國幼兒園的課堂上,老師很少用講課的方法傳授知識,而是以小組和個別輔導為主,寶寶可以自由選擇做點心、玩電腦、學畫畫或者玩各種游戲,通過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識,培養技能。
所有的教學方法都充分體現了兒童「主體性」的觀念,符合寶寶的心理特點。
比如,在讀故事書的時候,讓寶寶裝扮角色來演繹故事、理解情節、體驗人物感情;
在解釋「浮」和「沉」意義的時候,讓寶寶在水盆里擺放塑料片、鐵片、紙片進行觀察;
用娛樂性軟體,讓寶寶在電腦上通過游戲認識形狀、數量,學習下棋、走迷宮等……
充分滿足了寶寶的好奇心,讓他們體驗到探索的樂趣。
活動中,老師從不強調答案的唯一性,對寶寶提出的各種解釋,只要有合理因素,或者有想像力,都給予很高評價。
【教育目標】
美國
1、有好奇心、想像力和創造力,發揮自己的潛力,在各方面都得到發展。
2、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獨立精神和探索精神。
3、能對成人的各種要求做出反應,有信任感、責任感、自尊心。
4、能夠表達自己的需要,學會與人分享和合作,友好地與同伴交往。
5、不斷提高肢體動作的准確性、手眼動作的協調性。
6、通過游戲豐富知識、經驗,並對知識經驗進行總結、分類。
7、通過培養藝術技能和認知技能,發展他們的社會性和情感。
8、培養學習技能,如讀、寫、算,但不強迫他們學習,使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接受能力進行學習。
英國
1、培養語言能力、獨立性、創造性。
2、發展聆聽、觀察、討論、實驗的能力。
3、注重對興趣和個性的培養,注重對能力的全面發展。
4、注重思維與想像,在開放式的環境中充分展示自己。
5、培養愛的理念,鑄造自信的人格,鍛煉社交技能。
『拾』 英國教育體系有什麼好處
學制短,文憑全球認可,教學質量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擁有眾多世界名校,專業豐富,純正的英語環境、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這只是一個大致情況,LZ還有不清楚的可以HI我的,
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