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幼兒園教育的原則

幼兒園教育的原則

發布時間: 2020-11-23 00:08:20

㈠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原則

幼兒教學活動的原則
發布時間:2015-12-12
修改時間:2015-12-12
1898
教學活動是指以教學班為單位的課堂教學活動,施教者(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原則通過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達到對受教者進行傳授客觀性知識、鍛煉技能、啟迪智慧、引導正確的價值實現和激發積極情感體驗的教育活動。那麼,幼兒教學活動的設計應該考慮哪些原則呢?下面福建教師招考網的小編將和各位一起來了解下,具體內容如下:
(1)促進幼兒發展的原則
教學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有領導的學習活動,幼兒教學活動的目的不在於學習多少知識,而是在學習淺顯生活常識的過程中促進幼兒智力、情趣、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質的全面和諧發展。
(2)教學的教育性原則
教育、教學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過程,教學任務不僅是授予知識,而且還要通過知識培養對生活、對現實、對待勞動和對待人的正確態度,幼兒教學活動的主要任務是培養求知慾望,所以,幼兒的教學活動更要考慮教育性,要把智力、情趣、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質放在重要地位。
(3)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主體性相結合的原則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為了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必須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十分重視幼兒在學習過程中主體的能動作用,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尊重兒童,調動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4)直觀性原則
這是由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的。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和形象的特點,幼兒認識事物、理解要求均是以感性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一方面幼兒依賴於直觀的、生動的、鮮明的形象認識事物;另一方面直觀的、生動的、鮮明的形象又有助於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能幫助幼兒理解和感知學習的內容。所以,幼兒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的感官,充分運用直觀性原則,使幼兒通過視、聽、嗅、觸,獲得鮮明生動 的表象和直接經驗。
(5)活動性原則
幼兒是在活動中得到發展的,要為幼兒創立各種各樣的活動環境。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學習的樂園,也是幼兒成長的的沃土,幼兒園里的學習生活很有可能影響到幼兒的一生。幼兒教學活動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幼兒的成長。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施教者應該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這樣才有利於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相關課程:2015閩試教育教師資格證課程體系
推薦閱讀:教師資格證備考資料
上一篇: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考點:德育
下一篇:教學反思的分類

㈡ 幼兒園教育原則名詞解釋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

一、德、智、體、美諸方面的教育應互相滲透、有機結合。

二、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主動健康發展。

三、面向全體幼兒,熱愛幼兒,堅持積極鼓勵,啟發誘導的全面教育。

四、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並滲透於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教育的積極作用。

五、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

六、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中。

㈢ 幼兒教育原則

幼兒教育原則是以「體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維平衡發展」理論為核心,培養孩子的九大成長目標:安全感、意志力、目標感、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平衡、力量、速度。

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使兒童身心獲得正常發展,為進入小學學習做好准備。中國的幼兒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

1981年10月中國頒發的《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草案)》,提出了幼兒教育8個方面的內容,即生活衛生習慣、體育活動、思想品德、語言、常識、計算、音樂和美術。綱要還指出,對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內容要貫穿在游戲、體育活動、上課、觀察、勞動、娛樂等全部生活與活動之中。

(3)幼兒園教育的原則擴展閱讀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幼兒教育應自小開始,為終身的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更進一步來看,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不要只注重對孩子智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孩子認清人生的意義,明白人為什麼活在這個世界上。要讓教育培育出生活的強者,這個強者不是物質上的強者,而是道德上的強者。

採取表揚教育還是批評教育,是幼兒教育的一個永遠的論題。在某些情況下絕不縱容孩子,這是可以肯定的。要採取孩子易於接受的方法來教育孩子,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不要把培養的學習能力作為教育的重心,學習能力固然是重要的,但如果一味地以此作為教育的重心會使整個教育出現傾斜。必須把對心靈的教育作為教育的重點,以培養孩子的EQ作為重點,重視心靈教育,學習能力自然會大大提高。

不要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只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長處,對他們小小的進步給以肯定和贊揚,就可以讓那些缺點消失。家長越是努力想去糾正孩子的缺點,就越有可能適得其反,缺點會越固執地留在孩子身上。與其這樣,不如把現在的孩子當做最好,肯定他的優點,表揚他的長處,孩子會自然地變得優秀起來。

㈣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原則有

1教育的活動性和活動的多樣性
2
發揮一日活動教育整體功能的選擇
3面向全體
重視個別差異的原則
4
保教結合的選擇
5
充分利用幼兒園
家庭
社區教育資源的原則
6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
7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原則

㈤ 簡述幼兒園教育活動應遵循的原則

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原則分類 幼兒園教育教學原則貫穿於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和各個方面,它對制定教育教學計劃、選擇和使用教材、確定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等都具有指導作用。幼兒教師只有正確理解和靈活運用這些原則,才能保證教育教學質量,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目前,我國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基本原則主要有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發展性原則、靈活性原則、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趣味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和保教結合原則等。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也在豐富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原則。其中環境教育原則、課程開發原則、科學評價原則應予重視。 一、思想性原則及運用 (一)思想性原則 思想性原則是指在幼兒園全部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向幼兒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教育,貫徹完成幼兒園德育教育的任務。也就是說要寓德育於各項活動之中。 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幼兒期的德育只是道德品質教育即品德教育。幼兒的品德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會道德輿論的熏陶和家庭、幼兒園道德教育的影響下,在與周圍成人和同伴的日常生活交往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歷史事實證明,任何一個時代培養人才的目標,都不只限於單純的傳授知識,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道德品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德育是一切時代共有的教育現象,是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貫徹思想性原則,就是要通過各種教育教學活動,運用多種教育手段和方法,遵循一定的准則,對幼兒實施品德教育。其宗旨主要是培養幼兒受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以及團結友愛、誠實、勇敢、不怕困難、有禮貌、守紀律等優良品德、文明行為習慣和活潑開朗的性格。從小就抓緊良好的品德教育,將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思想性原則的運用 (1)建設社會主義必須依靠人們共產主義思想覺悟的不斷提高。因此,從幼兒期起就要逐步對他們進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教育,堅持高標准、嚴要求。 (2)從實際出發,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個性差異和思想品德狀況、行為表現等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分別對他們進行教育。 (3)利用集體的榮譽、輿論、行為規范和集體中幼兒的榜樣,對幼兒進行教育和影響,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 (4)通過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以幼兒的實際活動為基點,對幼兒進行道德品質教育,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和性格。 (5)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常識教育教學中,可結合自然常識和社會常識對幼兒進行愛祖國、愛人民的教育。再如,語言教育教學中,可結合看圖敘述、講故事向幼兒進行禮貌與紀律教育,以及團結友愛、助人為樂、不怕困難等教育。 (6)通過樹立榜樣、啟迪誘導、鼓勵表揚等,激發幼兒上進心,辨別是非和掌握正確的道德行為標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7)幼兒教師應以身作則,言行一致,成為幼兒行為的表率,避免空洞的口頭說教。 (8)要調動幼兒園內部和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做到協調一致、相互配合,避免相互抵消,防止造成幼兒思想混亂、是非觀念模糊,甚至形成雙重人格。 二、科學性原則及運用 (一)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是指向幼兒傳授的知識、技能應該是正確的、可靠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教學內容安排、教學組織形式選擇和教學方法的運用應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認識事物的規律,是切實可行的。也就是說要保證幼兒園教育教學全過程的科學性。 幼兒期是一個人身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人一生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幼兒年齡小、經驗少、判斷力差、模仿性強,容易接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和外部刺激,而這一時期形成的認識在大腦中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其進一步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在教育教學中違背科學性原則,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事物的規律組織教學,向幼兒灌輸一些似是而非、不切實際、非科學性的知識,不僅影響幼兒現在的進步,也會給以後的發展造成障礙。因此,對於開展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來說,堅持科學性原則是極其重要的,它既能讓幼兒在發展的最佳時期獲得大量正確、可靠的知識和技能,迅速提高其智力水平,又可為將來進一步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科學性原則的運用 (1)教師應選擇正確的符合幼兒全面發展要求的教學內容,向幼兒傳授正確的知識、技能。 (2)教師對知識的介紹、說明、講解、分析、舉例等必須准確無誤,以有利於幼兒形成科學的概念。 (3)教師要了解和掌握幼兒的年齡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根據幼兒實際安排相應的教學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計劃,選擇相應的教學模式、組織形式和教育教學方法。 (4)注意學科間的縱橫聯系和多種教育手段的綜合運用,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觀察力和動手振作的能力等。 (5)科學組織幼兒一日活動,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和活動量。 三、發展性原則及運用 (一)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是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要能促進幼兒個性的全面發展,即智力、體力、道德、意志、情感等的發展,使幼兒從現有的發展水平向最近發展區發展。 幼兒園應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教育,使其健康活潑地成長,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無論偏重或忽視那一方面,都不利於幼兒的個性的全面發展。同時必須面向全體幼兒,把體、智、美全方面發展教育貫穿於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之中。 只有走在發展前面的教學才是良好的教學,即教學不應跟在發展的後面或在已達到的發展水平上進行,而應在沒有完全成熟但是正在形成的心理功能的基礎上進行。貫徹發展性原則,就必須在充分了解幼兒已有知識和理解能力、智力水平的基礎上提出「略為超前」的適度教育要求,把幼兒發展的可能性與積極引導幼兒發展二者辯證地結合起來。即是,既不宜低估或遷就幼兒的年齡特點,錯過發展的機會;又不可揠苗助長,超過發展的可能性,這樣才能使幼兒在最近的發展區獲得盡可能的發展和提高。 (二)發展性原則的運用 (1)深入了解全體幼兒的一般情況、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並對其作出正確的估計。 (2)教材內容深淺難易要適當,充分考慮幼兒的可接受性。一般應有一定的難度,略高於現有發展水平,又不超過發展的可能性,要求幼兒經過一定的努力才能掌握。 (3)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學內容,要求幼兒不斷努力,從而促進幼兒不斷發展。 (4)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並不斷加以改進,按照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幼兒認識能力在發展的最近區域進行教學,使幼兒利用已有的知識去獲得更多的新知識,同時發展智力。 (5)照顧個別幼兒的情況,提出不 的要求,因材施教,量力而行,使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由現有發展區域向最近發展區域過渡。 (6)重視教材、專利法的科研和改革,促使幼兒積極地、主動地開展智力的、情感的獨立活動,以達到幼兒個性的全面發展和智力水平的迅速提高。 四、靈活性原則及運用 (一)靈活性原則 靈活性原則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各種因素的差異和變化,機智、靈活、富有創造性地組織活動。也就是說,保證幼兒園教育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活潑多樣、方法靈活多變和過程隨機應變。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全過程中,無論是教育環境的選擇和創設,還是教育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執行,教師都會遇到許多復雜多變的情況,特別是受

㈥ 幼兒園教育原則

幼兒園教育的原則 幼兒園教育的原則包括兩部分:教育的一般原則和幼兒園教育的特殊原則。 (一)教育的一般原則 1.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的原則 (1)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 幼兒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人與人的關系。教師要將兒童作為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來對待,尊重他們的思想感情、興趣、愛好、要求和願望等。如果教師的言行中處處體現對兒童的尊重,注意傾聽兒童的想法,尊重他們的意願,就會使兒童意識到他們是有價值、有能力、不可缺少的,從而建立起自信心,獲得良好的自我概念,為自身的繼續發展奠定基礎。反之,教師如果隨意呵斥、責備、懲罰兒童,讓兒童常常感受到委屈、羞辱,他們便會認為自己是無能的,被人看不起的,從而喪失基本的自尊與自信。這種消極的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將會影響兒童終身的發展。 (2)保障兒童的合法權利 兒童是不同於成人的正在發展中的社會成員,他們享有不同於成人的許多特殊的權利,如生存權、受教育權、受撫養權、發展權等,這反映了人類對兒童在社會中的地位和權利的認可與尊重。但是,兒童畢竟是稚嫩、弱小的個體,他們對自己權利的行使還必須通過成人的教育和保護才能實現。家庭、學校、社會應當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2.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原則 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原則指的是教師在制定教育計劃、設計教育活動時,應當注意: (1)兒童的發展是整體的發展而不是片面的發展 教育必須促進兒童體、智、德、美諸方面的全面發展,不能偏廢任何一個方面。單項發展再突出也不能說明一個完整的人性。 (2)兒童的發展應是協調的發展 協調發展包括幾個方面: ①兒童身體的各個器官、各系統機能的協調發展; ②兒童各種心理機能,包括認知、情感、性格、社會性、語言等協調發展; ③兒童的生理和心理協調發展; ④兒童個體需要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協調發展。 (3)兒童的發展是有個性的發展 教育除使每個兒童達到國家統一要求的標准之外,還允許根據每個兒童的特點和可能性,充分發揮他們各自的潛能,讓不同的兒童在不同的方面能夠實現自己有特色的發展,而不是千人一面。 3.面向全體,重視個別差異的原則 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在關注全體受教育對象的同時,還應重視兒童的個別差異,因人施教,有針對性地採取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促進每個兒童的發展。 (1)教育要促進每個兒童的發展 教育必須面向每個兒童,使每個兒童都能達到教育目標的要求。教師不能只照顧優秀的學生,而是要保證每個兒童在學校里有同等的受教育機會,必須平等地、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的兒童。 (2)教育要促進每個兒童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 由於每個兒童的需要、興趣、性格、能力、學習方式等各有不同的特點,因此,教師必須考慮每個兒童的特殊需要,因人而異地進行教育,使每個兒童都能發揮優點和特長,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應有的發展。 (3)多種組織形式促進兒童的發展 集體活動是我國教育機構目前進行教育的主要組織形式,而小組活動、個別活動相對較少,這樣不利於充分滿足不同兒童的不同需要。教師應注意在教育中靈活地使用集體、小組、個別的教育組織形式。 4.充分利用兒童、家庭、社會的教育資源的原則 教育必須認識到兒童自身、兒童群體以及家庭、社會都是寶貴的教育資源,要充分發揮他們的教育作用。 (二)幼兒園教育的原則 1.保教結合的原則 教師應從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出發,在全面、有效地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同時,重視對幼兒生活上的照顧和保護,保教合一,確保幼兒真正能健康、全面地發展。把握這個原則應明確以下幾點: 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過程中實現的 保育和教育不是分別孤立地進行的,而是在統一的教育目標指引下,在同一教育過程中實現的。有的保育員在護理幼兒生活時,忽視隨機地、有意識地實施教育,結果,無意識地影響了幼兒的發展。這可能助長了幼兒的依賴思想,也使他們失去了自信,失去了鍛煉自己能力的實踐機會,也可能在無形中剝奪了幼兒發展自己的權利。 2.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游戲最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最能滿足幼兒的需要,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具有其他活動所不能替代的教育價值。 3.教育的活動性和活動的多樣性原則 幼兒園教育應從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水平出發,以活動為基礎展開教育過程。同時,活動形式應多樣化,讓幼兒能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得到發展。 (1)教育的活動性 活動是幼兒發展的基礎和源泉。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像中、小學生那樣,主要通過課堂書本知識的學習來獲得發展,而必須通過活動去接觸各種事物和現象,與人交往,實際操作物體,才能逐步積累經驗,獲得真知。離開了活動,就沒有幼兒的發展。 (2)教育活動的多樣性 幼兒園的活動不應當是單一的。因為活動的內容、形式不同,在幼兒發展中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教師要注意教育活動的多樣性,才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 4.發揮一日活動整體教育功能的原則 幼兒園應充分認識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種活動的教育價值,通過合理組織、科學安排,讓一日活動發揮一致的、連貫的、整體的教育功能,寓教育於一日活動之中。 幼兒園一日活動是指幼兒園每天進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動。它包括由教師組織的活動(如幼兒的生活活動、勞動活動、教學活動等)和幼兒的自主自由活動(如自由游戲、區角自由活動等)。 (1)一日活動中的各種活動不可偏廢 無論是幼兒吃喝拉撒睡一類的生活活動,還是作業課、參觀訪問等教學活動;無論是有組織的活動還是幼兒自主自由的活動,都各具重要的教育作用,對幼兒的發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不能顧此失彼,隨意削弱或取消任何一種活動。 (2)各種活動必須有機統一為一個整體 每種活動不是分離地、孤立地對幼兒發揮影響力的。一日活動必須統一在共同的教育目標下,形成合力,才能發揮整體教育功能。因此,如何把教育目標滲透到各種活動中,每個活動怎樣圍繞目標來展開,就成為實踐中應當特別關注的問題。

㈦ 學前教育的基本原則

1.熱愛與尊重幼兒
2.促進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3.面向全體,因人施教
4.保教合一
5.教育的活動性與活動的多樣性

㈧ 幼兒園教育的特殊原則有那些

幼兒園教育的特殊原則:

1、保教結合的原則:教師應從孩子們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全面、有效地對孩子們進行教育的同時,重視對孩子們日常生活的保育工作,確保幼兒真正能健康、全面地發展。

2、寓教於樂基本活動的原則:娛樂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娛樂最符合孩子們身心發展的特點,最能滿足孩子們的需要,有效地促進孩子們發展,具有其他活動所不能替代的教育價值。

3、教育的活動性和活動的多樣性原則:幼兒園教育,應從孩子們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水平出發,以活動為基礎,展開幼兒教育過程。同時,活動形式應體現多樣化,讓幼兒能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得到發展。

4、發揮整體性教育功能的原則:幼兒園應充分認識和利用生活中各種活動的教育價值,通過合理組織、科學安排,發揮活動的一致性、連貫性、整體性的教育功能,寓教於樂。它包括由教師組織的活動(如幼兒的生活活動、勞動活動、教學活動等)和幼兒的自主自由活動(如自由游戲、區角自由活動等)。

(8)幼兒園教育的原則擴展閱讀

家長注意事項

1、為寶寶准備一個小書包,不要忘記綉上的名字,裡面可以放上寶寶最喜歡一本小書或者一個小玩具,熟悉的物品會讓寶寶在陌生的環境中減少心理壓力。

2、要給寶寶的衣服,鞋子等物品綉上名字,或做上標志,並讓寶寶來認一認,這樣便於寶寶能集體生活中分辨出自己的物品。

3、為寶寶准備一到兩套干凈的衣褲,記得寫上名字,放在幼兒園里。寶寶因為焦慮或者貪玩,往往會出現尿褲子的現象,這樣老師就能及時為寶寶更換好乾凈的衣褲。

4、為寶寶選擇衣服和鞋子時,不要過於新穎刺激,會叫的小口袋,會亮的鞋子,有趣的小珠珠,這些東西會讓寶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裡,這樣就會影響寶寶參與集體活動的興趣了,有的還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比如掉下來的小珠珠,寶寶就喜歡放在嘴裡,放在耳朵里等。

5、鞋子大小要合適,並要盡可能適合寶寶運動,這樣能保證寶寶在集體活動中的安全。

6、在寶寶沒有學會系鞋帶時,盡可能少穿系鞋帶的鞋子,鞋帶散了很容易使寶寶摔倒。可以選擇拉鏈的,或者搭袢的鞋。

7、別忘了為寶寶准備一個安全別針,並每天給他別上干凈的手帕。

8、盡量不要給寶寶掛掛件,掛金鎖片,手鐲等,這些物品會給寶寶的活動帶來不便,同時,也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9、引導寶寶試著自己脫鞋子,脫衣褲,別忘了時常表揚寶寶的進步。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