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不同國家大學教育

不同國家大學教育

發布時間: 2020-11-23 03:30:47

㈠ 歐洲各個國家的教育強項

對於這個問題,三言兩語是不能說清楚的,我這里說一下法國的教育模式是什麼樣的:
一、法國國家學位
綜合大學按照法國國民教育、研究與技術部的標准和規定的資格頒發國家文憑。所頒發的國家文憑需由國民教育部所署官員的簽名。國家文憑上,應該有學院院長或大學校長和大學所在大區的教育部負責官員的簽名,二者缺一不可。獲取國家學位需要攻讀學員有全日制留學經歷(正常攻讀學制的50%時間需是留學經歷,且需要出證明)
二、法國大學文憑(DU)
法國的綜合類(公立大學)本身就獲得國家授權,可以用不同的名稱-例如:「大學文憑(DU)」或「大學高等學業文憑(DESU)」等-頒發各種水平層次和學習年限不盡相同的校頒文憑,(但是文憑的頒發必須經過學校證書評估委員會嚴格的審定和批准,否則是無效文憑或項目);這類校頒文憑由各綜合大學或為反映學校的特殊專業定向,或為滿足某一地區經濟和企業發展的特定需求而設立。盡管它們不屬於國家統一文憑,但同樣得到法國教育法相關條款的保護和認可,並不影響實際社會使用。校頒文憑上,應該有學院院長和大學校長簽名
三、法國綜合大學的工程師文憑
工程師文憑為國家統一文憑,它相當於新制碩士學位(Master)。文憑頒發需全國工程師職銜委員會(CTI)的監督檢查,以保證這一文憑的質量。
法國的工程師文憑課程原來通常是由高等專業工程師學院承擔的。為了把這一高層次的職業化教學納入綜合大學,某些大學也設立了工程師培養課程。課程教學由大學所設的完全符合高等工程師專業學院資格標準的內部機構來承擔。例如:巴黎十三大的大學工程師學院,頒發電訊、材料、軟體工程和運用數學和科學計算這4個專業的工程師文憑。
四、法國商學院文憑
在法國,碩士學位不是什麼學校都能頒發,只有公立大學才能頒發國家碩士學位,而另外的高等教育機構,如高等商學院和工程師都有自己的等效碩士的文憑,這類學位在社會范疇使用中因為商學院與所在國商會和工商局的緊密關系,反而更受用人企業的認可和歡迎,歐美教育體系的多樣性使得國家學位與校頒學位的區別更多的只是體現在學員需求,就讀方式及學習預算的差異上,而不是學位本身的優劣性。
法國商學院如果要頒發有效力的學位證書,需要得到法國國家商業管理文憑認證委員會的評估(La Commission d』évaluation des formations et diplômes de gestion 縮寫CEFDG),只有達到其審核標準的學校才有資格頒發此類文憑。因為進入CEFDG需要嚴格的選拔,所以CEFDG學位在法國的就業市場相對其他學位有更多的優勢,但是如果CEFDG學位學生想繼續攻讀博士,那麼他還是需要一個碩士的畢業證才行。
同樣的,獲得CEFDG認證的商學院項目跟我國教育部涉外信息監管網認可的法國商學院信息基本是完全一致的,監管網還特意提到了有很多商學院私自開設BBA或DBA項目,這些一般都是繞開了CEFDG(也就是這學校本身就在CEFDG查不到),當然也得不到監管網名單的保護。
註:大概只有220所工程師學院和40所法國最好的高商學院能夠有資格頒發得到CEFDG認可的學位。

㈡ 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的不同點有哪些

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首先教育目標不同:高中教育屬於通才教育,基礎教育。大學教育屬於專才教育,職業教育,閱歷越高,越發明顯。高中生和大學生的生理、心理差異大,因此教育方式差異很大。中學教育管束較為嚴格,被動學習為主;大學生尋求自主空間,思想活躍獨立,管理較為寬松和自由,學習方式主要以獨立自主學習為主

㈢ 比較美國大學教育和英國大學教育的不同之處

美國大學和英國大學有哪些不同----教育 在教育層面上,英國大學和美國也有很大不同。
以對待教授的態度為例,英國學生在跟教授說話的時候,語氣非常正式。英國學生跟教授之間也會有私交,但在「工作時間」,他們的交流還是會保持嚴肅正式。美國學生跟教授之間就沒有這么多拘束,雙方更像朋友聊天。
英國大學的老師不常呆在辦公室里,因為在歐洲老師的基本工資是比較低的,所以他們得去賺外快補貼家用。老師和學生通常通過郵件進行交流。
英國大學一般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方法。美國大學一般會在學期中間安排很多額外的作業和隨堂測驗,對學生的出勤要求更高。
美國大學和英國大學有哪些不同----住宿
美國大學的一大特點就是宿捨生活。幾乎每部美國校園題材電影的開篇,都是新生們帶著大包小包正在為搬進宿舍而忙碌。不管是哪所大學的學生,都一定有類似的經歷。
但歐洲不同。在歐洲大學里,住宿舍的大多是留學生。很多歐洲學生傾向於在校外自己住。無論是法國、比利時、匈牙利、奧地利都是如此,大學只是一個學習的地方,不是住宿的地方。
歐洲學生寧願在學校周圍自己租個公寓,也不想進入宿舍半步。歐洲各地交通便利,所以住在校外也挺方便的。這也幫助歐洲的大學免去了在校內為學生提供住宿的麻煩。
美國的大學在宿舍上跟歐洲截然不同。美國的國土面積廣闊,城市相對分散,這些特點使得宿舍成為大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大學和英國大學有哪些不同----社交 英國大學校園里的酒文化和美國的也有很大分別。美劇里大學生的酒精總離不開兄弟會和姐妹會。現實中也確實如此。
而英國大學的飲酒文化則根植於歐洲寬松的飲酒法律。美國的法定最低飲酒年齡為21歲,是西方國家中相對比較高的。而歐洲國家的青少年大多從16歲就可以開始喝酒。
英國人喜歡在酒吧喝酒,法國和比利時等國喜歡在咖啡店喝酒。美國人就算在所謂的酒吧喝酒跟歐洲人的風格也是完全不同的,美國人喝了酒就是開
Party,各種狂歡。歐洲人則更傾向於跟朋友泡吧,而不是大范圍的狂歡。 美國大學和英國大學有哪些不同----體育
大學對體育的熱衷程度可能是歐洲大學和美國大學最大的不同。相比較美國學生對體育的狂熱,歐洲學生僅僅把體育看成一件普通的業余愛好。
美國大學的體育項目往往能達到世界級水平,歐洲大學雖然也會出一些天才選手,但很少。美國大學有很多基於體育的獎學金項目,但歐洲大學在這方面很摳門。
實話說,這世界上很少有哪個大學體育組織能比得上美國的
NCAA,除了體育在歐洲大學校園不夠普遍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歐洲的足球俱樂部如切爾西,巴塞羅那,皇馬等俱樂部很少會從大學里挑選隊員。而美國的NFL(橄欖球聯賽)和NBA卻常常從大學里挑選隊員,他們常常對有潛力的選手從大學期間就開始觀察。

㈣ 我國高等教育質量與發達國家有何不同

長期以來,我國對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把控主要通過計劃招生、計劃培養、計劃管理實內現,一直實行國家授予文容憑制度,所有按國家規定招生、培養的學生,畢業後獲得國家承認的文憑。這種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與發達國家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是不同的。

因此,我國要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就在於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釋放學校的辦學活力。在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後,怎樣讓學校重視教育教學質量,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顯得極為重要。隨著新的專業認證體系的建立,我國可以進一步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甚至可以嘗試推進部分大學自主招生、自主辦學、自授文憑。

㈤ 為什麼我國大學教育和國外大學差別那麼大

美國學生與中國學生教育的十大區別
1、考上大學
美國學生為了能從大學畢業,上了大學才開始好好學習,中國學生為了考上大學而拚命學習,上了大學就不再好好學習。(註:美國大學「寬進嚴出」;中國大學「嚴進寬出」)
2、向老師發問
在課堂上,美國學生為了裝懂而向老師發問,還認為坐的橫七豎八才能更好與老師交流。
中國學生則為了裝懂而不向老師發問,還認為坐的端端正正是對老師的尊敬。
3、解題方法
如果老師給出同一道題目:「現在是12點整,時針和分針正好重合,請問要經過多長時間時針和分針才能再次重合?」老師語音剛落,美國學生的反應是不約而同的撥動腕上的手錶,用這種其實很聰明的「笨方法」,看時針和分針什麼時候才能再次重合。而在場的中國學生立即拿出紙和筆,埋頭列出一大堆公式並開始計算。
4、受教育方式
美國學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輕松,所以他們大多數喜歡異想天開,想像力無比豐富。
中國學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種「填鴨」,辛苦的很,題海戰術他們不怕,怕就怕那種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因為有的時候,他們確實轉不過彎來。
5、數學頭腦
美國學生一般不大有數學頭腦,不得不長期依賴電子計算器。
中國學生都是數學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
如果中國學生告訴美國學生,我們能夠不用計算機做四位數的乘除法,甚至能夠徒手開平方根,那美國學生看中國學生的眼神,肯定像看見了撒謊的小木偶的長鼻子一樣。
6、零用錢
美國學生的父母說:「我們不得不通知你,你這個月的零用錢已經超出預算了。去,把車庫打掃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把家裡打掃一遍,我們就可以在給你一些零用錢。」
中國學生的父母說:「零用錢用完了嗎?沒錢就自己到抽屜里去拿。」
7、旅遊
美國學生對自己的父母說:「我已經攢夠錢了,我要去旅遊了。」
中國學生對自己的父母說:「我要去旅遊了,請給我一筆錢。」
8、女朋友
美國學生把女朋友帶回家自豪的對父母說:「這是我女朋友。」
中國學生面對著自己已經被撬開的日記,看著氣急敗壞的父母,心虛的說:「我沒有早戀·····」
9、新賽車
美國學生喜歡誇耀自己:「瞧,這是我自己組裝的新車。」
中國學生喜歡誇耀自己的長輩:「看,這是我爸爸給我買的新車。」
10、自己做主
美國學生的父母對他們說:「親愛的,你已經長成一個男子漢了,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主,不要老是依賴我們給你提意見。」
中國學生的父母對他們吼到:「放肆!翅膀長硬了是不是?敢把我的話當耳旁風?告訴你,就算你長出鬍子,還是我們兒子,還得聽我們的。」

㈥ 美國,英國,日本,法國,俄羅斯等國家高等教育的發展的異同

這個話題太大了。
首先是形式上面的:
中國大學還是有班級的概念的,分學院,學員下面有系,專業,班。我當時所在的學校每個班有一個班主任,有兩個班助(一個大三一個大四)。基本上班級是一個集體概念,比如參加運動會或者系裡面有什麼活動,大家會以班級出動。
在美國大學是沒有班級的概念,有分專業,系,學院,但和國內不同的是,不會有系與系之間的聯誼賽之類的。舉個例子,國內可能會頒獎XX系,最佳學生會組織獎,但美國是不會有這種概念的。專業,系,學院都只是學術上的劃分,而不是一種可以讓你有歸屬感的集體。
其次是專業方面:
在國內選專業是高考之後報志願時候你就要做的選擇。有些大學應該是可以錄取了之後再轉專業的,但轉專業應該比較難(我有個朋友在國內大學有轉專業的經驗,他是託了關系才轉專業成功,我不知道是特例還是普遍情況)。
在國外,很多學生申請的時候會申請GeneralStudy(綜合性學習),在大學上一年以後再決定專業。你決定專業以後,要向該專業所屬院系提出申請。
再者排名問題:(學生成績的排名,不是學校排名,國外的學校排名比國內學校排名要更為清楚)
感覺國內大學還是有排名的概念的,而國外是完全沒有排名的概念的。
最後課程的評分
我的個人感覺是,國內大學的課程大部分是以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成績為最後總的課程成績。但國外大學不同的課程評分的方式不同。舉個例子,某課要完成3個Project,三個考試,3篇Paper。這節課的期末成績的組成為,project10%each,exam1&220%exam325%,paper1&25%,paper310%,attendence5%.除此之外還有extracredit的機會。
美國大學上課時候學生比較自由,除了個別老師特殊要求以外,學生是可以用Ipad,手提電腦做筆記的。可以吃東西,坐姿也是只要自己舒服就好。可以隨時向老師提問,發表自己的觀點。大部分的課是至少每周都有一個新的作業要交,每次上課前要有一定的閱讀要讀。美國的初高中教育是非常輕松的,大學時非常緊張和有壓力的(因為上大學就意味著成年了)。
國內大學的話,就不評價了。

㈦ 中國與外國的高等教育有何差別

我覺得西方的教育比較「填鴨式」教育,就拿數學理工科課程來說吧,外國教師不斷進行知識點(通信原理、數字電路等)的灌輸,讓我們認真聽講,還不讓我們私下議論,強調期末考試,但是老師的計算能力又讓人十分著急(三角函數的倍角公式計算了10分鍾)。而我國的教育偏重「啟發式教育」,比如讓我們明白這個函數在隨機信號分析里的作用,或者是使用生動的有趣的比喻,而不死磕於反復灌輸,因此產生了不少想要研究的ideas。在做題方面,外國教育(比如美國,英國等)是要求課後題幾十道全部做完的,而我國的教師會選擇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題目讓我們作為作業去做,讓我們對這個性質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達到目的即可,不讓我們盲目刷題。但不知為什麼,我國的教育容易讓我們陷入技巧的死磕,而不是想法上的建樹,而優秀的學術成果並不需要特別擅長數字的計算。或許,這就是外國學術成果多的原因吧。不過,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學風格,教學效果因人而異,千萬不要留下刻板印象,覺得外國重視想像力重視啟發,而我國都是應試教育。暑假進行了短期交流,感覺外國的教學比較輕松,但是讓我們做很多幼稚而無用的事情,不利於思想上的培養。相較而言,國內的大學課業比較繁重,還有各種deadline,但是能給我們思想,學習方法上的啟發。

㈧ 中國和外國的教育方式有何不一樣

外國教育比較注重能力,而中國教育最注重的是分數.
1、考上大學
美國學生為了能從大學畢業,上了大學才開始好好學習,中國學生為了考上大學而拚命學習,上了大學就不再好好學習。(註:美國大學「寬進嚴出」;中國大學「嚴進寬出」)

2、向老師發問
在課堂上,美國學生為了裝懂而向老師發問,還認為坐的橫七豎八才能更好與老師交流。
中國學生則為了裝懂而不向老師發問,還認為坐的端端正正是對老師的尊敬。

3、解題方法
如果老師給出同一道題目:「現在是12點整,時針和分針正好重合,請問要經過多長時間時針和分針才能再次重合?」老師語音剛落,美國學生的反應是不約而同的撥動腕上的手錶,用這種其實很聰明的「笨方法」,看時針和分針什麼時候才能再次重合。而在場的中國學生立即拿出紙和筆,埋頭列出一大堆公式並開始計算。

4、受教育方式
美國學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輕松,所以他們大多數喜歡異想天開,想像力無比豐富。
中國學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種「填鴨」,辛苦的很,題海戰術他們不怕,怕就怕那種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因為有的時候,他們確實轉不過彎來。

教育歸根到底是一個體制化的過程,當然與國情密切相關。外國教育也分很多種,可以說,有多少國情,就有多少種教育。

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模式很值得提倡,他們注重開發學生的想像力和激發他們的動手能力,並且十分重視道德品質的培養和公民意識的培養。而且,西方國家的教育對學生是一視同仁的,他們沒有九年義務教育法,但是人人都有機會上學,只要你是美國公民,你就可以在美國的任何學校上學,因為法律規定教育機會是屬於全體納稅人的。

在中國,情況大不一樣了。我們國家似乎把教育完全等同於教學。我們沒有公民意識的教育內容,也幾乎沒有道德品質的培養。我們教學大綱上面洋洋灑灑的想像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幾乎一直不打算落到實處。我們國家的受教育機會不是平等的,我們有九年義務教育法,但是這個義務是給受教育者的;而且,如果你是一個剛出生的無辜的嬰兒,你很可能會由於政府不給你一個叫做戶口的東西而無法上學,盡管你的父母是納稅人,盡管他們也投了主席的選票,盡管你是合法的中國公民。

造成這種差異的直接原因容易被人過分誇大,但根本原因很簡單,就是國情不同。美國人少、錢多,他們有的是辦法用更科學的方案選拔人才;中國人太多了,又沒錢,用分數來衡量學生是最經濟的辦法。因為不管國家多窮,政府大樓還是得蓋,公車還是得買,公款吃喝還是不能停,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教育分到的羹就更少了。但不能不辦教育阿,人總是還要上學的,所以只能犧牲教育質量了。沒辦法的事情。

㈨ 美國大學VS國內大學教育 究竟有什麼區別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高中生選擇去美國就讀大學本科,而一提到中國和美國的大學教育,很多人也馬上會想到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創造性等詞眼。但長久以來,普通民眾了解到關於美國教育的情況往往是支離破碎的、模糊的,而得出的結論也往往是模稜兩可甚至是前後不一致的。今天就給大家闡述一下美國大學和中國大學究竟有何區別
例如,我們知道,美國中學生的課程很簡單,大學入學測試的難度和水平更是只及中國的初中水平。但另一方面,我們卻看到美國高中生寫出了足以抗衡微軟IE的瀏覽器Firefox。我們只知道美國的教育非常重視創造性教育,卻不知道他們的教育更重視培養基本的學術思考能力。同時我們也很困惑,為什麼美國的大學教育如此自由輕松,卻培養了眾多各行各業的天才級大師,如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等。要解釋這些問題,必須要徹底了解美國大學教育理念以及實踐。
美國的教育大學本科教育在美國被稱作為liberal arts ecation。字面意思為自由教育,但其涵義卻非常豐富。liberal ecation最初指在古希臘時期,給自由男人的教育。這里的自由男人指的是相對於奴隸、工匠等那些聽從他人命令進行工作的人。而自由的男人則往往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路。到了近現代,liberal arts ecation逐漸成為大學教育的代名詞,相對於具體的職業教育,liberal ecation強調對人的教育,而不是對技藝的教育,它關注的是如何把一個人教育成一個能夠獨立思考、具有價值觀念和道德操守、了解文化差異的健康個體。Liberal ecation是美國高等教育的特色,它通過對學生的全面教育,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一般來說,在liberal arts ecation系統下,學生需要學習藝術、歷史、哲學、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領域內的課程。在接受了足夠廣泛的學習後,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一個專業方向,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學習。因此,雖然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學科、新問題層出不窮,但美國的大學教育依然是緊抱傳統。
與中國的大學教育一樣,美國的大學本科教育一般需要四年時間,也要求學生選擇某一特定的專業。但除此之外,中美大學教育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
首先,雙方對大學教育功能的定位不一樣
就如其名字liberal ecation所表達的一樣,美國人認為大學本科教育是一個自由人最基本的教育,它幫助一個體成長為一個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健全人。而中國的大學教育,由於歷史和經濟發展水平等諸多原因,還被定位成培養某方面專業人才的專才教育。雙方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之目標是為了培養健全的個體,使其成為一個稱職的文明社會公民;而後者之目標在於培養工具式的人才。由於兩者在目標上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因此中美大學教育在其他諸多方面也存在著根本性的差別。他們又可以集中地體現在專業選擇和課程設置上。
中國的大學生在入學前,就已經確定了某一專業
並且,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學期,就開始學習專業課程。並且,中國的大學課程中,專業課程(包括核心課程和相關課程)至少佔到總課程數的60%以上。而美國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時並無專業之分,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學習一些公共科目。這些科目一般要涵蓋一些幾各大系:文學、藝術、歷史、哲學、人文、社會、數學、科學等幾大領域。學生在經過比較廣泛的教育後,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社會以及了解各個學科的內涵。
因此只有到了大學三年級,學生才有機會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專業,並且一般會有一個學術顧問給學生指導。
在確定了專業後,學生開始學習專業課程。但專業課程的比例一般不超過所有課程的1/3。因此,可以想像,美國的大學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知識寬度、平衡性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基本的歷史、人文和哲學教育能夠保證畢業生至少具備基本的現代公民素質。而對不同領域的廣泛而不深入的涉略,能夠讓畢業生保持對科學的興趣,從而為研究生階段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