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高等教育
『壹』 寧夏有哪些三本院校
寧夏的三本院校主要有:
1、寧夏理工學院,以本科為主,專科生、成人教育和中、高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職教師資培訓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人才培養體系。本科專業24個。詳情見http://www.nxist.com/;
2、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現有本科專業23個,涵蓋4大學科門類,初步形成了「以工科為主,礦業和能源為特色,工、管、文、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結構。其中,采礦工程、工業工程、地質工程、安全工程、測繪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人力資源管理等7個專業曾填補寧夏高校本科學科專業設置的空白;采礦工程、測繪工程、工程管理、漢語言文學(新聞與傳媒方向)等4個專業為自治區立項建設的優勢特色專業。詳情見http://www.cumtyc.com.cn/;
3、銀川能源學院(原銀川大學),學校設有石油化工學院、電力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商學院、生物工程學院、信息傳媒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學院等16個教學單位。開設本專科專業51個,其中本科專業15個,工學專業31個。詳情參見http://www.ycu.com.cn/Index/index.html
4、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學院設有文學、工學、理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7大學科門類25個本科專業,寧夏最好的三本學校之一吧,依託寧夏大學,有很多資源可以共享。詳情見http://xinhua.nxu.e.cn/Home。
關於三本的官方信息也可參照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網站http://www.nxe.gov.cn:8080/maile/index.html,下圖中所列為寧夏高校名單,其中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寧夏醫科大學、寧夏師范學院是一本及二本。
『貳』 寧夏銀川有哪些大學
銀川高等學府有16所,分別是:寧夏大學,寧夏醫科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寧夏大學新華學院,銀川能源學院,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寧夏工業職業學院,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寧夏警官職業學院,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葡萄酒與防沙治沙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寧夏藝術職業學院,寧夏體育職業學院。
(2)寧夏高等教育擴展閱讀:
銀川市,簡稱「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1]。自治區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中心,以發展輕紡工業為主,機械、化工、建材工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工業城市。
位於寧夏平原中部,東踞鄂爾多斯西緣,西依賀蘭山,黃河從市境穿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寧蒙陝甘毗鄰地區中心城市,是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經濟區。
銀川是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早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水洞溝遺址繁衍生息,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民間傳說中又稱「鳳凰城」,古稱「興慶府」、「寧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城西有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夏王陵。
『叄』 寧夏有哪些高校
本科高校 寧夏大學 寧夏醫科大學 北方民族大學 以上在銀川市
固原市寧夏師范學院 石嘴山市寧夏理工學院 以上五所大學是本科院校
還有一些高職院校很多了
『肆』 寧夏二本大學有哪些
關注
以下學校在陝西有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計劃,其中有985、211,還有一本、二本。可以保證一本及以上是全的,二本基本是全的。個別學校整不明白到底是三本還是二本,就沒列入,供參考:
首都師范大學 中華女子學院 天津師范大學 河北師范大學 山西大學 沈陽師范大學 沈陽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師范大學 佳木斯大學 哈爾濱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浙江師范大學 杭州師范大學 寧波大學 安徽師范大學 淮北師范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 海南師范大學 西南大學 四川師范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 雲南師范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延安大學 咸陽師范學院 陝西理工學院 西安文理學院 青海師范大學 寧夏師范學院 石河子大學 新疆師范大學.
『伍』 寧夏的大學有哪些
寧夏所有大學
寧夏醫學院 [毒] 與寧夏衛生學校、寧夏護士學校合並組建成自治區高等醫學院校。
寧夏工商學院 集高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職業技能培訓、鑒定於一體高等院校。
北方民族大學 一所集文史、理工、經濟、管理、法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性民族高校。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依託寧夏大學資源,經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獨立學院。
銀川大學
寧夏理工學院 一所本科教育為主兼辦專科層次的民營機制運行的普通高等學校。
寧夏師范學院 原固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升格,主要實施本科教育,以培養、培訓中小學教師為主的普通高等學校。
寧夏大學 始建於1958年,自治區與教育部共建的地方綜合性大學。
寧夏廣播電視大學
吳忠職業技術學院 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公布的公辦民助全日制高等職業學校。
寧夏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培養高等法律職業人才、司法警察的基地。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陸』 銀川有專升本的學校嗎有哪些
你好,升本學校是全省的,出去211和985高校都是可以參加升本的,放心好了,你可以看下今年的招生計劃,祝你順利,望採納。
『柒』 寧夏大學教育學是專碩還是學碩
教育學有專碩的,也有學碩的,看你選擇,如果專碩的話是讀兩年,學碩的話是讀三年不一樣。
『捌』 寧夏有什麼較好的二本大學
寧夏大學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是自治區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和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始建於1958年,1997年12月,原寧夏大學與寧夏工學院、銀川師專(含寧夏教育學院)合並;2002年2月,又與寧夏農學院合並,組建了新的寧夏大學。
在50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弘揚 「不怕困難,不畏風寒,根深葉茂,本固枝榮」的「沙棗樹」精神和一代代寧大人 「艱苦創業、負重拼搏」的傳統,勇於創新,開拓進取,各項事業不斷發展。
「十五」期間,學校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合並辦學、「一省一校」重點建設、對口支援、省部共建等有利時機,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作出的「重點建設寧夏大學」和「努力把寧夏大學辦成高水平大學」的決策,奮力拚搏,加快發展。在博士學位授權點、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國家級精品課程等諸多方面實現了「零」的突破。辦學水平、辦學層次、辦學質量不斷提高,辦學條件、辦學環境大大改善,總體實力顯著增強,社會影響日益擴大,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次,較好實現了「補歷史欠賬、抓當前建設、打未來基礎」的工作目標,為學校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學校現有三個校區,佔地面積2307畝,校舍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另有教學實驗農場1695畝。在校教職工2700餘人,專職教學科研人員130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佔50%,碩士、博士學位人員佔68%。17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6人入選自治區「新世紀313人才工程」,1人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人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學校面向27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在校生15000餘人,研究生2300餘人,少數民族預科生1482人,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在籍學生14000餘人。
學校設有23個學院。現有九個學科門類中的68個本科專業,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4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各類科研機構38個,各學科領域實驗室93個。其中,能源化工(天然氣轉化)重點實驗室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西部特色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葡萄與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北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實驗室為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西夏學研究中心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學校公開出版學術期刊4種,其中《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為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確定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1995年成為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西北地區寧夏主節點。學校固定資產11億元。
「十一五」期間,學校以「211工程」立項建設為契機,按照「內涵與外延相結合,以內涵提升為主」的思路,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科學研究水平,進一步增強服務社會能力,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區域特色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奮斗。
校長:何建國
地址:寧夏銀川西夏區賀蘭山西路489號
院系:
【人文學院】
【政法學院】
【外國語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數學計算機學院 】
【物理電氣信息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資源環境學院】
【農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土木與水利學院】
【教育學院】
【體育學院】
【音樂學院】
【美術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部】
【民族預科教育學院】
【成人教育學院】
【遠程教育學院】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新華學院】
211工程
2008年9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宣布寧夏大學將列入「211工程」第三期進行重點建設,成為全國第一個列入三期建設的大學。劉延東對面臨新的歷史機遇的寧夏大學寄予厚望,並提出了6點要求。她說,要樹立大局意識,在服務中彰顯價值,在貢獻中實現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要樹立責任意識,既要加強宏觀思考和戰略研究,又要著眼關鍵環節和重點突破,更好地承擔起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工作方針的責任。要樹立質量意識,把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人才作為中心任務,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要樹立特色意識,把優勢進一步發揮出來,把潛力進一步展現出來,把寧夏大學建成一個有區域特色的、專業特色的高水平大學。要樹立機遇意識,以 「211工程」三期建設為契機,把學校的發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要樹立創新意識,在人才培養和辦學模式上進行新的探索。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是國家民委直屬的唯一一所設在民族自治區的民族高等院校,座落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佔地面積65萬多平方米,累計建築面積達24萬平方米。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是一所新型民族院校,始建於1984年,1994年正式掛牌。全院目前共有學生7000餘人。學科門類涉及理、工、經、管、文、法、史等7個門類。現有電子與信息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經濟管理、文化旅遊管理、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法律、音樂舞蹈、藝術設計、材料科學等十三個系和社會科學部、民族預科部。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信息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金融學、旅遊管理、漢語言文學、英語、法學、歷史學、音樂表演、藝術設計等28個本科專業。200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中國少數民族史、應用數學、計算機應用技術三個碩士點。學院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開展研究生教育,兼顧成人教育、遠程教育。
1997年以來,學院搶抓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堅持以人為本、艱苦奮斗,面貌有了巨大變化。在校生規模由1000餘人發展到現在的7000餘人,來自全國32個少數民族的學生占學生總數的85%,民族地區的漢族學生佔15%。教職工隊伍由280人發展到現在的700多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128人。校舍面積由3萬平方米發展到20萬平方米,在建校舍面積6萬平方米。教學設備由80多萬元增加到5000多萬元。2000年,學院順利通過了教育部的合格評估。並在當年,被授予「全國綠化400佳」的榮譽稱號。
學院設有金融研究所、歷史文化研究所、社會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所、新技術研究所等7個科研機構,承擔了包括國家863計劃、國家軟科學項目等在內的一批國家級、自治區級科研項目。《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作為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民族學類專業期刊,面向全國公開發行。
學院在建圖書館建築面積達2.4萬平方米,設有電子出版物、多媒體等現代化閱覽室,全館實現電腦輔助自動化管理。計算機校園網採用千兆乙太網交換技術構造網路主幹,與Internet、中國教育信息網實現連接。學院建有分析測試中心、數學建模、過程式控制制、PLC、EDA、網路技術、金融工程、會計模擬等30多個實驗室,其中粉體材料與特種陶瓷重點實驗室、生態系統建模及應用開放研究室為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
建院以來,學院面向陝西、青海、新疆、西藏、寧夏、山東、河南、河北、湖南、廣東、內蒙古、重慶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收了32個民族的學生,為西部地區培養出了大批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才,他們在民族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在鞏固民族團結,開發、建設邊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院創建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文化建設,即「以人為本、自強不息的一種理念;敬業報國、追求卓越的一種精神;嚴格、創新、高素質的一種模式;從我做起,從小處做起的一種作風」。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知識經濟初見端倪,人才市場對人才培養傳統模式提出了挑戰。為適應發展,迎接挑戰,97年以來,學院按照穩定規模、優化結構、淡化專業、加強素質教育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思路,堅持以人為本,深化教學改革,大力推進專業結構、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更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特別是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逐步探索出符合民族高等教育規律,適合民族學生特點的辦學模式。
學院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施「名師工程」,通過院內選撥培養、院外引進、兼職兼聘等多種形式加快重點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和教學骨乾的培養,吸引「名師」為我院教學、科研和師資培養服務。學院還制定了引進兩院院士、特聘教授、優秀學科帶頭人、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的優惠政策和措施,誠招天下英才。
學院十分重視科研工作,先後成立了7個研究所,組建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學術群體,積極開展科學研究,不斷提高整體科研和學術水平。97年以來,先後承擔和參與多項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軟科學項目,取得突出成果。部分研究項目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引起國內同行專家的關注。
近年來,學院不斷擴大院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學術交流、人員交流、合作研究、學術資料與信息交流的活動逐年增多。學院常年聘請一些國內外學者來院任教、講學。為發展民族教育和傳播民族文化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學院自1997年來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現已有來自美、日、韓等國的留學生在本院學習、生活,並順利通過了中國漢語水平高等考試(HSK)。為保證教學質量,學院針對留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培養手段,精心選用教材、選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配備高水平的教師授課,確保留學生教學質量。
目前,在十六大精神的鼓舞下,學院繼續保持著健康向上的發展勢頭,校內充滿著活力與生機。跨入新世紀,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學院將不斷總結經驗,繼續探索和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有效地為我國少數民族與民族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民族教育新體制、新機制,繼續探索民族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搶抓歷史機遇,深化教學改革,加快學院發展,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多學科協調發展,規模適度,特色突出,具有較高的學術聲望與教育質量,學風校風特點鮮明,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現代化的綜合性民族學院。
『玖』 外省戶口在寧夏考大學須要八大件是
考生家長是否在我區具有一定年限的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等條件。
依據教育部等四部委《意見》中確定的四個方面的准入條件,即考生家長是否在我區具有一定年限的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記錄,以及考生在寧夏連續就讀年限四個方面。
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城市和教育資源實際承載能力,基礎教育的發展水平,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現實狀況等,研究制定了《關於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考生在我區參加普通高考報考條件的規定》,該規定已報教育部備案,從2014年高考開始執行。
(9)寧夏高等教育擴展閱讀:
異地高考要求規定:
1、符合國家和區制定的隨遷子女考生報考條件規定的考生,可以在區報名參加普通高考,允許報考區內所有普通高等學校,第二批、第三批錄取的區外本科院校和第四批錄取的區外高職(專科)院校或專業。
2、如隨遷子女考生父或母(其他法定監護人)在寧夏具有滿3年不滿6年的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在寧夏累計繳納3年以上社會保險參保費(截止日期按考生參加普通高考上一年度12月31日前推計算)。
『拾』 寧夏哪些一本大學院校有建築學專業
寧夏大學是211一本大學,有建築專業,寧夏其他大學不是211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