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心理學各章重點
『壹』 學前教育心理學題型分值
五、選擇題(本大題共13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弧內)
23.人的一切心理活動按其產生方式來說,都是腦的()
A.意識活動 B.反射活動
C.智力活動 D.精神活動
24.短時記憶的信息容量為( )
A. B.
C. D.
25.不是智力技能的特點的一項是( )
A.動作對象的觀念性 B.動作進行的內隱性
C.動作結構的簡縮性 D.動作結果的意識性
26.成就動機理論的研究表明,成功概率約為以下哪個數值的學習任務,最有利於激發學生達到最佳動機水平()
A.20% B.30%
C.50% D.70%
27.氣質類型( )
A.有好有壞 B.都是好的
C.都是壞的 D.無好壞之分
28.當團體中所有的人都能達到目標時,個體才能達到目標是指()
A.競爭目標結構 B.合作目標結構
C.個別化目標結構 D.成就結構
29.精力旺盛、表裡如一、剛強、易感情用事,這是下列哪種氣質類型的特點?()
A.膽汁質 B.粘液質
C.多血質 D.抑鬱質
30.拉塔標和達利的一系列實驗室實驗表明,他人在場減少了緊急情況下採取助人行動的可能性,這種現象被稱為()
A.社會干擾 B.群體影響
C.群體一致性 D.責任擴散
31.當事人中心療法是哪個心理學流派的心理治療觀點?()
『貳』 學前教育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等相關學科在研究對象上的區別和聯系
1、學前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幼兒學習的規律與特徵以及教師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學習與身心的健康發展。
幼兒心理學是研究幼兒(3-6、7歲入學前兒童)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 幼兒心理學和嬰兒心理學、學齡兒童心理學、少年心理學、老年心理學等都是發展心理學的分支學科,和幼兒衛生保育教程、幼兒教育學、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等教育理論課都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
2、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
桑代克奠定了教心理學研究體系,他將心理學的研究內容確立為四個板塊:人性問題、動物學習心理、教學測量評估、個別差異。國內學者圍繞「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提出研究內容的「五要素」「三過程」學說。所謂「五要素」是指①學生②教師③教學內容④教學媒體⑤教學環境;三過程」是指:①學習過程②教學過程③評價過程
3、教育心理學與其他相關學科關系:
教育心理學與教育學的關系。二者既有密切聯系,又有區別。①二者共同關心教育與發展關系;②二者側重點不同,教育學研究的內容是教育現象中的宏觀性問題,而教育心理學則著重研究教育活動中比較具體微觀性的問題。教育心理學與其他心理學分支學科的關系。①普通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基礎學科;②發展心理不是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之一;③認知心理學是當代教育心理學的發展主流。
『叄』 2015四月自考學前教育心理學重點復習資料
你好,看教材和考試大綱,
自考資料可以網上找找看,或是單獨購買模擬題或其他輔導書。自考書籍資料主要是教材、大綱和輔導書模擬題,歷次考試真題,可以網上試試,或是有賣那種歷次考試真題的試卷的輔導資料的可以,或是模擬試題都是可以的。
『肆』 學前心理學和學前教育心理學有什麼區別
1、針對對象不同:
學前心理學是針對兒童開發的心理學;
學前教育心理學是針對學前教育的教師教育方法而論;
2、涵蓋內容不同:
學前心理學是認知、情感、個性有關因素的發展特點,揭示了學前兒童在交往、游戲及各類藝術活動中的心理特徵;在結構上採用開架式,依據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不同方面分成編,每一編由具有靈活性的若干模塊構成。
學前教育心理學,針對學前兒童教育心理採取的相應的教學方法,理解幼兒各種活動的心理,如幼兒活動的實質、動機、過程和條件等,以及根據這些理解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如學習資源的利用、學習活動的安排、師生互動過程的設計與學習過程的管理等;
教育心理學的重點是把心理學的理論或研究所得應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學可應用於設計課程、改良教學方法、推動學習動機以及幫助學生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遇上的各項困難和挑戰。
(4)學前教育心理學各章重點擴展閱讀: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師生教與學相互作用的心理過程、教與學過程中的心理現象。
教育心理學與普通心理學和教育學都有著密切關系,因而對於它的研究對象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見解:以教育學的體系為依據,研究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的教育方法;
心理學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其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
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
另外,它還與神經科學、醫學、哲學、生物學、宗教學等學科有關,因為這些學科所探討的生理或心理作用會影響個體的心智。實際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學科都與心理學有關,人類心理活動其本身就與人類生存環境密不可分;
『伍』 自考學前教育心理學哪幾章考得比較多
《學前教育心理學》自考復習資料
1.「沃斯克-戴開放型與傳統型學習環境及兒童課堂行為測定量表」對學習環境的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變數(場所、小組領導人和組內人數) 2.發展性教學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學家提出來的(維果茨基)。
3.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根據教師對幼兒活動的干預、控制的程度差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可以劃分為(自由游戲、任務定向的活動區游戲和全班集體游戲) 4.根據學習過程中師生的互動關系,操作學習可分為(示範性操作學習、指導性操作學習、個體探究性操作學習和群體協作性操作學習)
5.亞當斯的閉合迴路理論有兩個主要觀點,即(強調知覺痕跡,強調記憶痕跡)。 6.親子互動結構一般可以劃分為以下三個層次(愛的基礎、成長的喜悅和健全的教育)
7.布魯納認為,在人類智慧生長期間,有以下幾種表徵系統在起作用(動作表徵、肖像表徵和符號表徵)
8.加涅的學習記憶模型認為,學習過程是由以下三個系統協調活動的過程(.加工、預期、執行控制)
9.根據概念屬性的抽象與概括的程度,可以把概念分為(具體概念和抽象概念) 10.在教育活動進行中實施的評價叫(形成性評價)
11.構成師幼互動的內隱心理要素有(場景界定、角色認知、行為期待) 12.分析問題階段中的創造性體現為(明確問題的能力)
13.幼兒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實驗法、觀察法、調查法和測量法) 14.美國學者普林格爾認為,兒童的基本感情需要是(對愛的需要、對新體驗的需要、對贊揚和認可的需要、對責任感的需要)
15.心理學研究發現,父母在教養模式上有兩個重要的行為維度,其中一個是情緒維度,具體表現為(溫暖、接納-敵意、拒絕)
17.在3-6或7歲的幼兒期,佔有重要地位的、主要的游戲類型是(象徵性游戲) 19.托爾曼的認知-期待說是屬於(折中主義學習理論)
20.我國心理學家馮忠良認為,智力技能培養的有效途徑為(原型模擬、分階段練習)
21.構成師幼互動的外顯行為因素有(師幼互動行為的主體、師幼互動行為的性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質、師幼互動行為的主題與結果、師幼互動行為的類型)
22.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幼兒特定的反應。這是根據哪種心理學理論提出的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設計思路?(條件作用學習理論)
23.鮑姆林特在研究中從以下哪幾個方面評定父母的教養行為?(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與兒童交往的清晰性和父母的教養)
24.幼兒學習按學習內容可分為(技能學習、概念學習、社會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
25.幼兒園教育活動評價的主要方面有(教師-學生關系、教育活動過程、教育活動的指導、幼兒園的材料與設備、幼兒園的自然環境)
26.心理學研究認為,個體內化大致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觀察學習、認知加工、角色扮演、自我強化和社會合作)
27.以下哪種說法是正確的?(藉助於內部言語在頭腦中進行的智力活動方式叫心智技能)
28.每一個概念都可以從以下哪幾方面進行分析?(概念名稱、概念例證、概念屬性和概念定義)
29.以下哪一種說法是錯誤的?(學習是人所特有的)
30.問題解決的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哪幾個階段?(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和驗證假設)
31.布盧姆根據教育目標把學習分為以下三大領域(認知學習、情感學習和技能學習)
32.教師在幼兒發現學習中的指導可分為(教師的指導、教師對幼兒自我發現的指導和幼兒的自我指導)
33.兒童游戲動機系統由以下幾種動機構成(活動性動機、探究性動機、成就性動機和親合性動機)
34.一般我們把在教育活動開始前進行,以摸清幼兒的底細,更好地安排活動為目的而進行的評價叫(診斷性評價)
35.目前國內大多數學者對教育心理學學科性質的認識是(教育心理學既是一門理論性學科,又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
36.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學習的解釋是(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吸收新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信息的意義,這種建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7.我國心理學家馮忠良認為,技能形成一般經過以下幾個階段(動作的定向、動作的模仿、動作的整合和動作的熟練)
38.技能學習具有以下特點(這是一個「內化-外化」雙向構建的過程,合乎法則的練習將極大促進技能的掌握)。
39.游戲的情感特性有(.內在動機、內部控制能力、假裝)。
40.根據遷移內容的不同,遷移可以分為(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根據時間順序分為(順向遷移與逆向遷移),根據性質不同分為(正遷移、負遷移和零遷移 ) 41.學習者在從事新的學習時,他原有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合性程度,這就是(學習准備)。
42.馬斯洛把人的各種需求分為(缺失需求和成長需求兩大類)。
43.柯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個體的道德判斷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懲罰和服從的取向、工具性的相對主義取向、好男孩-好女孩的取向、法律和秩序取向、社會契約的取向和普遍的道德原則取向)
44.以下哪種說法是正確的?(具有一定的動機和目的並指向一定對象的運動叫動作)
45.早期最全面的游戲理論是(剩餘精力說)。
46.在學習理論產生時期形成的學習理論為(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和折中主義學習理論)。
47.幼兒教師的能力素質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觀察與領悟能力、言語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48.奧蘇伯爾根據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已有觀念的關系提出了以下幾種形式的學習:(上位學習、下位學習和並列結合學習)
49.以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為依據,根據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中的教育側重點,我們可以把幼兒園教育活動劃分為(生活教育活動、游戲教育活動和教學活動三類)。
50.幼兒概念學習中,常常出現兩種錯誤,即(不合理地縮小了概念、不合理地擴
『陸』 2015學前教育幼兒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 C )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科學。 A. 0-8、9歲 B.0-3歲 C.0-6歲 D.O-13、14歲 2.下列屬於新生兒無條件反射的是( A )。 A.抓握反射 B.吮吸反射 C.轉向反射 D.張嘴 3.一般認為,嬰兒從( D )起開始對顏色有分化反應。 A.生後1個月 B.生後2個月 C.生後3個月 D.生後4個月 4.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兒童依靠( B )進行思考。 A.動作 B.表象 C.語言 D.形象 5.( A )是嬰兒的第一個社會性行為。 A.微笑 B.哭泣 C.憤怒 D.張嘴 6.在人的各種個性心理特徵中,( B )是最早出現的,也是變化最緩慢的。 A.個性 B.氣質 C.能力 D.性質 7.下列不是兒童自我中心語言范疇的有( D )。 A.重復 B.獨白 C.雙人或集體獨白 D.命令 8.下面哪一階段不是柯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學說提到的?( A ) A。他律道德水平 B.前習俗水平 C.習俗水平 D.後習俗水平 9.將結構性游戲作為最主要的游戲形式的兒童年齡是( C )。 A.1歲 B.2-3歲 C.4歲 D.7歲 10.心理活動興奮性高,不平衡,帶有迅速而突發的色彩,與之對應的氣質類型是( A ) A.膽汁質 B.多血質 C.粘液質 D.抑鬱質 二、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 1.發展的連續性重點描述量的增減。 ( √ ) 1 2.發展的階段性揭示質的變化。 ( √ ) 1 3.遺傳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兒童心理發展的自然前提。 ( √ ) 1 4.明確的條件反射的出現被認為是心理發生的標志。 ( √ ) 1 5.新生兒的視覺調節機能較差,視覺的焦點很難隨客體遠近的變化而變化。 ( √ ) 1 6.早期運動經驗豐富的嬰兒,對深度更敏感,再現出的恐懼也越少。 ( √ ) 17.八九個月以前的嬰兒就有客體永久性的認識。 ( × ) 18.幼兒只有機械識記沒有意義識記,沒有必要引導其進行意義識記。 ( ×) 19.兒童自傳體記憶與言語發展水平有密切關系,對話和交流能促進自傳體記憶的發展。 ( √ ) 20.兒童思維發展的總趨勢是按直覺運動思維在先,具體形象思維隨後,抽象邏輯思維最後的順序發展起來的,所以三種思維方式是彼此對立。相互排斥的。 ( × ) 21.具體運算是指兒童的思維運算必須有具體事物的支持。 ( √ ) 22.兒童是否具有假設演繹運算能力是判斷他智力高低的重要標志。 ( √ ) 23.成人要尊重兒童正當的情緒表達方式,尊重兒童的情緒體驗,對於不良的情緒表現,教導要及時,處理要寬容,不能急躁,更不能體罰。 ( √) 24.從教養方式上看,安全型依戀的兒童具有很強的探索慾望,能主動與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 ( √ ) 25.反抗型依戀的兒童容易出現內隱的行為問題,如情緒抑鬱,膽小等。 ( √ ) 26.反抗型依戀的兒童容易出現外顯的行為問題,如具有較強的攻擊性。 ( × ) 2 7.觀點采擇能力是指兒童有選擇地吸收其他兒童的觀點。 ( × ) 28定形期是兒童繪畫的典型時期,是學前階段兒童學習繪畫的主要時期。 ( √ ) 29.兒童的氣質存在類型的差異和好壞的區別。 ( × ) 30.斯金納的操作性行為的理論僅適用於兒童新的行為的塑造,對不良行為的矯正不起作用。 ( ×) 三、問答題(第31、32題各12分,第33題16分,共40分) 3 1.簡述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任務。 (1)闡明學前兒童心理的特徵和各種心理過程的發展趨勢; (2)揭示兒童心理發展變化的機制。 32.簡述處於他律道德階段兒童特點。 (1)對規則的理解上認為規則是萬能不變的; (2)評定行為的態度是極端的; (3)判斷行為根據後果大小; (4)把懲罰看成是天意,贊成嚴厲的處罰; (5)單方面尊重權威,遵守成人標准和成人規則。 33.試論述早期依戀對後期行為的影響。 (1)對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安全依戀的兒童有著積極的心理狀態,樂於交往、探索、有自信,對周圍有很好的控制感。而不安全依戀的兒童較多地發展出退縮,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緒不穩定等特點。 (2)對情感發展的影響: 良好的依戀,它將導致一個人的信賴,自信,並且成功地依戀自己的同伴與後代。相反,他將可能成為一個來自依戀缺乏的不牢靠的成人,不能發展成為一個好的父親或母親。 (3)對認知發展的影響: 安全依戀的兒童能主動熱情地接近問題,堅持性較好,與人合作,能主動調節自己的行為。而拒絕型依戀的兒童則對問題不感興趣,遇到困難表現出消極情緒反應,很容易失望,不能獨立解決問題。 四、分析題(20分) 34.材料: 他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書,都是拿一大疊,翻得很快,即使新書也很快看完,喜歡活動量大的活動,每次玩創造性游戲,總是玩打仗;他是全班扔沙包扔得最遠的一個;他愛逞能: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隊,他突然跑出隊伍,用力拉住正在轉動的轉椅;他上課時坐不住,隨便站起來,或在椅子上亂動,常常發出叫聲,即使老師對他有所示意,他仍然剋制不住,對老師的提問常常沒有聽清楚就急著回答,因此常常答非所問。 根據材料描述請指出孩子的氣質類型和和教育措施,並談談研究兒童氣質的教育意義。 (1)指出類型:氣質屬於膽汁。(4分) (2)研究兒童氣質類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2分) 首先明確氣質沒有好壞之分,每一種氣質都有其積極的一面,也都存在著消極的一面。(4分) (3)具體做法:對於發展中的學前兒童來說,其周圍的成人和教師,應當在了解、尊重兒童氣質差異的前提下實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實效。(6分) (4)膽汁質的兒童的教育措施:應培養他的自製力,讓他學會冷靜,沉著和有耐心。(4分)
『柒』 學前教育心理學的復習資料
找個考教師資格的老師不就行了嗎?他們都有。
『捌』 大一學前教育心理學期末考試題及答案專科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試題
一、名詞解釋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個體心理發展 2.知覺
3.自傳體記憶 4.自我中心 5.社會性游戲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年齡特徵和發展規律的科學。 2.---------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徵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現象。
3.新生兒視覺調節機能較差,---------很難隨客體遠近的變化而變化。
4.8個月以後的嬰兒主要採用兩種方式開展交流活動,一種是----------,另一種是 ------------。
5.皮亞傑將兒童的道德水平分為------、----------、-----------
6.學前兒童的----------是學前兒童音樂表現能力、欣賞能力的基礎和前提。 7.隨著年齡的遞增,兒童的社會性游戲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從---------到平 行游戲,從平行游戲再到-------------- ,最後發展到------。
8.兒童的性別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和---------。 9.華生強調-----------對塑造兒童行為的決定性作用,進而發展為---------, 強調對____。
10.格塞爾認為,個體的發展取決於--------- ,而成熟的順序取決於------決定的時間表。
三、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簡述個體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 2.簡述兒童思維發展的一般趨勢。 3.簡述依戀的特徵。 四、論述題(16分)
試述母親對胎兒發育的影響及如何做好優生。 五、案例分析題(20分)
材料:她易於察覺別人不易察覺的事情。在實驗中,兩根鐵絲本應是等長的,但實際上有極細微的差異。先後參加實驗的10個同齡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這個差異。
她不喜歡說話,喜歡一個人玩。有時其他小朋友湊過來玩,她也不說話,只是厭煩地把他們推開,更不易與陌生人接觸。
她情緒不易外露,受到表揚時,也沒有什麼表示。在幼兒園里遇到不高興的事,可以毫無表情,但回家後對著媽媽哭。
她上課時很安靜,總是一個姿勢坐著。吃飯時,不管飯菜多麼好,從不見她大口吃。 午睡時,她總是把衣服一件件疊好放在椅子上。如果椅子稍歪一點,她要把它放正,還要看上幾眼,然後才躺下。起床時,穿衣動作也很慢。
根據材料描述請指出孩子的氣質類型,並談談如何根據此類氣質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