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學大教育背景

學大教育背景

發布時間: 2020-11-23 18:46:09

❶ 為什麼說名校擴招的背景下初中分層教學是必然

一、理論背景:
我國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張「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原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兩種發展水平,一是現有水平,二是潛在水平,它們之間的區域被稱為「最近發展」,教學只要從這兩種水平的個體差異發展,把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有發展區,並不斷創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發展區,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美國學者卡羅爾亦提出「如果提供足夠的時間(或是學習機會),再具備適定的學習材料和教學環境,那麼,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可能達到既定目標」。
二、現實背景:
要落實素質教育思想,就是要承認學生個體差異,體現因材施教原則,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在教學中既要把握學生整體性特徵,又要顧及學生個體化特點。因此,我們認為要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就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認真反思,學生成績不佳,除了與教師教學活動仍然偏重於單一知識傳授,還與忽視對學生的差異因素有聯系,如果漠視學生在知識能力上的個體差異,那「因材施教」就等於空談。一直以來,「因材施教」的原則難以在實踐中得到有效落實,既受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手段的影響,也與教學上的「一刀切」密切相關,還與傳統的班級授課制的教學模式的限制有聯系。因此,對傳統的班級授課制進行改革就顯得非常必要,而改革的最好方法就是分層教學。尤其是在近年來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的形勢下,在普通高中,面對中考後要求80%以上的初中畢業生都要升入高中,學生的個體差異面就會越來越大,教與學的需求矛盾日趨突出。隨著國家的新課程「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理念不斷深入,我們發現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學習有著不同層次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適時、適量、適宜地進行高中階段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思考,我們認為,只有真正意義上的分層教學才能真正達到「以學生發展為本」,因材施教的目的,從而調動教與學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均衡和諧發展,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發展,激勵學有餘力,學有所長的學生超前發展,同時創造條件,鼓勵促進學習基礎較差,學習上暫時存在困難的學生能在學習中獲得成功體驗,得到相應發展,實踐「人人成功,個個發展」的辦學目標。為此,我校提出了「以生為本,得法養習,自主自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的辦學理念,提出了「三全三結合」的教學原則,提出了「三嚴三統一」的教學管理要求,我校高2004級、高2005級、高2006級」就是在依照學校擴招後的辦學理念、教學原則和教學管理要求實施了「分層教學」。
三、實踐操作:
1、大分層(即宏觀層面的教學管理分層)
我校從高2004級到高2006級,學生人數在原有基礎上翻了兩翻,面對普通高中擴招後學生個體差異面的日趨突出,教與學及考核評價標准也存在很大矛盾,在如何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需求,我們認為首先就要根據學生學習的總體差異,實施不同要求和方式的教學和管理,在如何處理好分層上,我們充分注意了首先要讓教和學對分層教學的正確認識,要引導學生在層次上的自我定位和選擇,唯有如此,教與學的雙方才能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達到分層教學的效果,另外,既然是分層教學,還要充分認識層次多少的設定,這里,我們既要考慮學生實際,也要考慮教學安排上運轉的科學性,特別要從調動學生積極性,進取心上多考慮,層次的多少,我們認為,根據本地區學生特點和學校實際,現階段還是以三個層次較為妥當,這三個層次劃分後,一管三年,每學年「動態調整」。充分考慮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每一個學生在三年中不斷地有所「發展」。我們先按學生中考成績把全體學生客觀地分為A、B、C三個層次,冠名為「實驗班」、「重點班」、「普通班」,這個分層,我們把它定義為「大分層」。
實驗班層次的學生可定義為基礎知識扎實,學習勤奮,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成績優異;重點班層次可定義為學生雙基不均衡,學習勤奮度不夠,自信心不強,缺乏一套適合自我的學習習慣和方法,隨意性較大,學習成績中等;普通班層次可定義為雙基較差,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目標淡漠或沒有,學習和行為習慣較差學習成績低下。(這些可從中考成績和畢業檔案獲取各層次信息)。
2、小分層(即微觀層面的班級教育教學管理分層)
在實施分層教學實踐中,僅僅有學校和年級的「大分層」,還不能全面落實面向全體的要求,因為,即使是在同一層次的班級中,同一學科和差異仍然明顯。
在對學生進行了「大分層」後,再根據不同層次班級內的「小分層」,這個層次的劃分是在學生進入高中學習一段時間後(一般為一個學月左右),經過學科教師,班主任及學生自我的「最近發展區」進行分層,在某一層次班的學生總分雖然都大體相近,在進入高中後原有的知識和諸備、學習方法與習慣、思維品質、認知水平和行為規范、接受能力等智力與非智力諸方面都體現為不同,所以我們採取了「編組分層」與「定標分層」,「編組分層」主要力求通過分組,解決學生中在如上方面的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相互彌補,不斷提高,同步跟進;「定標分層」主要是根據同一層次班級的學生在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差異的不同,確定學生在學習、習慣、方法與行為方面的階段目標,讓學生在三年中的不同階段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與改進,最終全班在教學與管理上基本趨於一致,以期達到教學與管理諸方面的基本相同,這樣分層,經過實踐證明,大大降低了教學中難度和緩解了教育教學中的矛盾,使教學效益大大提高。如我校04級的袁波同學,進口成績總分排在班級(實驗班學生總分都在480以上),倒數第20位,這個學生聰明,反應快,但書寫極其糟,從無做課堂筆記的習慣,語文成績不及格,數理化屬中等偏上,由於不重視書寫和語言素養的學習培養,經過第一學月後,該生總分一下排到了全班倒數第6的位置,後經過學科教師、班主任的教育、引導、及進行「座位調整(即編組分層)」,並給予目標定向要求:必須做好課堂筆記和每周練好一篇字,並督促檢查,一年後該生一下躍為全班前10名,三年後,該生通過班內不斷的「小組分層」與「定標定向分層」,高考成績為年級前十名,且語文高考成績達到了131分,總分646分,成功考入中國國防科大,從而實現了該生的最初願望。
3、細分層(即學科課堂教學的分層)
在進行了「大分層」和「小分層」後,如何解決教學中學科課堂教學分層問題,我們認為這是實施「分層教學」最核心,也是最實質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解決不同層次的教學標高問題,分層輔導問題,分層考核評價問題及動態管理問題。

❷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傳統機構都紛紛轉移做在線教育,學生託管機構需要作出調整嗎

晉級創始人竇昆認為,在線教育可能對培訓行業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影響,對學生託管行業的影響相對較小。學生託管管什麼呢?管孩子放學之後的接送,還有作業的輔導,包括各種習慣的養成,還有陪著孩子學中玩、玩中學、做游戲等,包括孩子習慣的養成。相對來講學生託管這行業受到的沖擊相對來講是比較小一點的,值得堅守。

❸ 我想從事環保相關的工作,這就要求我要有環境相關的教育背景,我是大專學歷,不過已經取得一個人力資源的

看你從事環保相關的哪種工作了。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專業僅是統招本科類專業(你可以看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的設置目錄),或者你已在環保相關崗位上工作若干年後,可以從事環境影響評價。但是環境監測、環境監理就不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背景了,只需進入工作崗位後考取技能鑒定資格證就可以。

個人建議:工作這方面,不要太拘泥於某個專業方向,找對自己能走通的路是最重要的。這樣的話,哪怕路很艱險,但前途和你的心裡都會滿是陽光。

❹ 我在農行填寫的應聘申請簡歷,教育背景那塊老提示我教育經歷與最同學歷不符,我是由中專,到大專,然後

目前招聘環節的相關問題均已在官方網站上統一發布公告及信息,您可通過登錄農行官網自行查詢。

招聘信息查詢的具體操作步驟:登錄農行網站首頁,在「關於農行」欄目下選擇點擊「人才招聘」,進入對應頁面查詢我行招聘信息。如有其他問題,請您將滑鼠移至第一行「提問與回答」項目,注冊後登錄進行提問;或者點擊第二行「常見問題」項目查看關於我行招聘的常見問題。

❺ 當代中學數學教育的大背景和形勢是怎麼樣的

一、建國以來的初中數學大綱,可分為兩個時期。

1.第一時期(1950~1990)

(1)第一階段(1950~1966)

① 供普通中學教學參考適用數學精簡綱要(草案)(1950年7月)。制訂此綱要的根據之一是「學生負擔過重」。這說明當時已將這個問題提了出來。同時還提出「數學教材應盡可能與實際結合」。

② 中學數學科課程標准草案(1951年3月)。此草案把教學目標分為形數知識、科學習慣、辯證思想、應用技能四個部分。

③ 中學數學教學大綱(草案)(1952年12月)。此草案是以當時蘇聯十年制學校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為藍本編訂的。

④ 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修訂草案)(1956年5月)。大綱增加了「邏輯思維和空間想像力」「實習作業」「創造的才能」等詞語。

⑤ 教育部向國務院文教辦的請示報告(1959年11月)。報告認定初中學完平面幾何,高中增加平面解析幾何、變數法等。

⑥ 全日制中學數學教學大綱(草案)(1963年5月)。大綱正式寫進了「計算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等詞語。

(2)第二階段(1966~1977)

這一階段沒有全國統一的數學教學大綱。

(3)第三階段(1977~1990)

① 全日制十年制學校中學數學教學大綱(試行草案)(1978年2月)。大綱是在當時大力宣傳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形勢下制訂的。

② 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數學教學大綱(徵求意見稿)(1981年11月)。大綱在撥亂反正、繼承和改革相結合等方面作出了新的努力。

③ 全日制中學數學教學大綱(1986年)。為了減輕負擔,此大綱把一些內容改成選學內容,在考試中不作要求。

④ 全日制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修訂本)(1990年)。此大綱規定「常用對數」移至高中一年級,並首次允許在「解三角形」時可使用計算器。

以上初中數學教學大綱,包括修訂的版本,一共有10種(其中含課程標准草案1種、請示報告1種)。它們的共同特點是:

① 與當時的政治、經濟形勢密切相關。重視聯系實際,重視數學教育的思想性和對於發展經濟的意義。現今中華民族的中堅、精英,基本上是這一時期的中學生。

② 大綱的制訂大都經過反復的、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和實驗階段,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見,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當時的教學條件和培養人才的目標要求。

③ 從1956年起,大綱就反復提出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經過全國中學教師和教材編者的努力,已形成我國中學數學教育的一種國際優勢。

④ 大綱一貫遵循、並於1978年起明確提出的「精簡、增加、滲透」六字方針,使得10份大綱在某種程度上呈現出發展趨勢,這種發展是連續的、漸進的;如果大幅度跳躍,就會同時失去必要性和可行性。

⑤ 根據中國國情,大綱應由教育部頒發。大綱應根據各地不同的條件規定必學內容和選學內容。各地還可在部頒大綱的前提下制訂補充的地方綱要。沒有統一的、權威的部頒大綱,就會對數學教育造成嚴重後果。

⑥ 這10 份大綱大部分都由教育部委託人民教育出版社起草,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綱的學術水平和普適性。「一綱一本」的理論和實踐,造成了「制定大綱-減輕負擔-修訂大綱」的反復循環,造成教材資源的相對匱乏。「一綱一本」還容易造成大綱的篇幅過小,文字過於簡練(例如核心部分「教學目的」只有五、六行字),許多環節界定不清楚,使廣大教師在教學、測試中難以把握。

2.第二時期(1986~2000)

(1)第一階段(1986~1994)

① 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初審稿)(1988年)

②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1992年6月)

(2)第二階段(1994~2000)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2000年3月)。

以上初中數學教學大綱,實際只有1種。它的特點是:

① 建國以來第一部正式的教育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從1986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文件中明確界定了四項素質的名稱(見第(7)條),指出「中小學教材要在統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行多樣化」(見第(33)條)。1995年3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頒布施行。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務院批轉了《面向21實際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以上文件都成為制訂、修訂大綱的重要依據。

② 國家教委、教育部不再委託人教社一個下屬部門代為起草大綱,而是同時委託人教社、北京師大、遼寧教育學院、上海市教研室四個下屬部門(單位)分別拿出草稿,再由國家教委召集會議,整合成初稿。

③ 對大綱中的基本詞語,例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觀念」「了解」「理解」「掌握」「靈活運用」和「初中代數」「初中幾何」等,都在大綱正文中或在註解中對其涵義做出界定。

④ 大綱根據國家教委頒布的課程計劃(試行)來制訂。課程計劃和大綱合稱為「課程方案」。同一份大綱要適合年限不同的兩種學制,教學內容分為必學內容和選學內容,其中必學內容及其要求是必須保證達到的,這里的指導思想是「保底不封頂」。大綱由國家教委或教育部頒發後,作為教學、教材編寫、考核和教學評估這四種教育活動過程的依據。

⑤ 打破「一綱一本」的舊模式,實行編審分開,成立全國(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小學教材審查機構,分別負責對於大綱、通用教材和地方教材的審查,通過後方可在相應范圍內試(使)用。國家教委、教育部負責制訂審查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合格條件和確定審查、審定委員會的成員名單。

⑥ 大綱(2000年試用修訂版)在「教學目的」中增加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一類要求,並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中加以呼應和強調,此外,還增加了「改進教學測試和評估」一段。

在「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中,2000年大綱增加了以下「探究性活動」:長方體和它的表面,a=bc型的數量關系,鑲嵌。這些內容成為初中階段「研究性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

這份大綱在積極提倡運用模型、投影、錄像、計算器和計算機等教學手段的基礎上,增加了重視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等現代教育手段的提法。

這份大綱還首次認可教學中「要有適度的開放題」。

以上的演變過程,反映了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大綱的變遷,就是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變遷的一種體現,其中滲透著教育行政部門、一線教研人員和教材編寫者共同的、長期不懈的努力。所有的教學大綱合在一起,就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成果和科研成果。只批判、不繼承的做法使不可取的。

二、初中數學教學大綱的演變給我們有哪些啟示?

1.大綱的制訂必須符合中國國情,必須立足於我國當時的社會基礎,同時放眼世界、放眼未來。歷次大綱的修訂,其中著力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負擔過重,它反映了我國各地經濟基礎和教育條件的差異,強求一律是不現實的。「必學+選學」「國家+地方」「保底不封頂」等,都是極其寶貴的經驗。「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是一條共同的規律。例如,就以「教學班級的學生容量」和「學校的升學率」兩項因素來說,我國就具有許多特殊性,照搬發達國家的做法是不可能的。

2.大綱的演變必須是一個連續的、漸進的過程,大幅度的跳躍必然造成嚴重後果。1958~1959以及十年動亂時期的所謂教育革命,浪費了大量人力、財力和時間,還造成當時的中學生學不到真正的知識。十年動亂中大批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不能說社會生活的能力沒有長進,但他們卻因知識貧乏、無一技之長而進入中老年階段,不少人面臨下崗的境地。

3.一部大綱必須有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詞彙,對所有的基本詞彙都必須作出教育教學意義方面的界定,而且應保持一定的穩定性。這樣作,既反映了大綱的法定效力、它的學術厚重度和經驗價值,又可使廣大教師有章可循,作為創造新理論的基礎。所以大綱內容、文字都反映著數學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一種積淀,而不能只是標新立異,大量增添政治的、心理學的、其他國家的熱門詞彙,而不作界定。

4.大綱的制訂必須立法化。必須以社會發展的要求為前提,並以科學研究為基礎。起草人員、審查人員都必須經過一定的資格審查,而不是單由行政領導部門指定。大綱必須經過「實驗搞」「修訂稿」「正式稿」這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不能少於3年,三個階段加起來,應該不少於9年。頻繁地制訂全新的大綱,並不會帶來多大的好處。

我本人贊成用「課程標准」代替大綱。以上所說,希望能對課程標準的制訂、修訂工作有益。

❻ 求論文摘要翻譯:題目《數學試題設計與素質教育》 摘要: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

數學試題設計與素質教育
Design and quality ecation mathematics questions
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
In the context of curriculum reform, full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cation has become

❼ 一對單身男女互有好感,男方有優異的教育背景,在大型外企工作;女方是公務員,學歷沒有他優異,但也不錯

不用,如果想走到一起就把真實的自己表現出來就好了,各人有各人的魅力,要想裝一輩子怎麼可能啊!!!

❽ 大四學生簡歷中的教育背景要怎麼填寫

可以從小學寫起,到大學即可呀,不清楚這個簡歷是誰要求寫的,做什麼用的,詳細一點才能說明。

❾ 天津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每年報考人數大約多少,好考么,這個專業以後就業背景怎麼樣

畢竟是重點大學 報考會有點難度,不過只要分數線達到前兩年錄取線,穩走應該沒問題,

❿ 學科大挑戰,哪門學科最具發展潛力

要是個人興趣愛好來決定,那麼每個人喜歡的學科都不一樣,而在將來公共管理將會是具有發展潛力的一門學科。


在企業中,公共管理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眾所周知,想成為知名企業的高管,除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外,通常還需要進修管理學碩士。一個方向是大家耳熟能詳的MBA;而另一個就是公共管理學碩士,與工商管理碩士(MBA)和法律碩士(JM)並稱為文科高層次職業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可了解國際政治環境如何影響各個部門的運營目標;了解可用於交付特定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不同管理模式;了解如何准確地收集、歸納整理和使用信息,以支持日常的管理以及戰略性的決策;對有關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核心概念有一個更深入的理解。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