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
北京師范大學抄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襲訓學院是北京師范大學進行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網路教育、教師教育與培訓以及其他形式繼續教育工作的統一管理機構與辦學實體,2004年4月,由北京師范大學原繼續教育學院、網路教育學院、教師培訓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整合而成。
學院現有網路教育、函授、夜大等多種學歷教育辦學模式,同時開展各級各類教育管理幹部、骨幹教師培訓及其他行業培訓等多種業務。截至2011年7月,學院各級各類在籍學歷學位學生43000餘人,其中成人教育學生13000餘人,網路教育學生30000餘人;各類訪問學者和進修教師200餘人。學院每年培訓中小學校長及骨幹教師、其他各類教師以及各類社會培訓學員10000餘人次。
教育部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交流(北京)中心、教育部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北京師范大學)、全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秘書處、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培訓秘書處掛靠在學院。北京師范大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設在學院。
北京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大興教學區是擴建的,條件不錯吧!!!
㈡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在全國大學的排名
全國來看大概在350--400名,江西省內在十名上下
㈢ 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專業師資培養培訓方案、課程和教材開發項目實施辦法的工作目標
根據《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和《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的意見》(教職成〔2006〕13號)的精神,「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以下簡稱職教師資基地)等有關機構,開展職教師資培訓項目建設,開發80個重點專業的師資培養培訓方案、課程和教材,形成一系列具有應用價值和示範作用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培訓包、校長培訓包和公共基礎研究成果,促進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提升職教師資基地的培養培訓能力,完善職教師資培養培訓體系。
㈣ 西安華科師范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158名,其中專任教師468人,教授102人,副教授224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省級以上各類優秀專家109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00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54人。在校本、專科生12870人,研究生894人,網路教育學生17957人。
學校現設20個專業學院。有本科專業7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2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90個。學科專業覆蓋哲學、法學、經濟學、文學、歷史學、教育學、管理學、理學、工學、醫學等十大學科門類。現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陝西省高校強勢特色學科4個、省級重點學科和省級重點實驗室14個。學校設有陝西省職業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學科教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另外,學校還設有全國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基地、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陝西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陝西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陝西省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中國教育科研網陝西省主節點等機構
㈤ 目前職業教育培訓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有哪些
1、建立統一、高效、協調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加強對職業教育的領導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職業教育體制多頭化,各類職業技術學校培訓中心歸口不同,加上立法相對滯後,勢必會制約職業教育的發展。為此,盡快打破部門界限,簡化理順關系,努力實行職業教育的統一領導,成立一個有權威、有實力、有統籌協調能力的技術管理機構,在該機構的統一領導下,認真地研究我國現行的考工標准、專業技術資格標准,發動全社會和各行各業制定高中後教育的幾種不同類型、又相互打通的專業技術資格標准,有效地實行「無訓不上崗,無證不就業」的就業制度,推動職業技術教育協調發展。各級各類職業教育機構要依據社會需要辦學,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要密切結合企業的實際,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加強調查研究,做好專業發展規劃和人才預測。 職業教育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職業教育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動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是進行人力資源開發、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發展先進生產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勞動就業的重要舉措。必須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出發,進一步提高認識,堅持大力發展的方針,努力開創職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2、重視開放式終身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現階段,職業教育終身化在我國已初見端倪,主要表現為在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同時,高等職業教育得到迅速發展。為真正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促進職業教育向終身化方向發展,在辦學指導思想上,應明確,相對於普通高等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應在操作水平高、上崗適應快以及理論知識基礎寬廣等方面形成培養目標優勢;在教學體繫上,高等職業教育應構築其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突出實踐3、加強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加強職教師資隊伍建設,是辦好職業技術教育的一項戰略措施。針對我國職業教育師資力量不足,學歷達標率低,結構不合理等現狀,當務之急是採取以下措施:⑴加強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建設。⑵拓寬職業教育師資來源渠道,實行開放式教師培養體制,挑選願意擔當職教教師的各類學校畢業生到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接受一至二年的教育專業學習和技能訓練,並通過教師資格考核後到職業教育學校任教,開通面向社會招聘職業教育專業師資和實習指導教師的渠道,並制定一些優惠政策,吸引社會有關人士報考、應聘。繼續從社會聘請一部分兼職教師,實行專兼結合。⑶制定職業教育師資培訓規劃,落實培訓措施。建立職業教育師資繼續教育證書制度,努力促進職業教育師資定期參加培訓,不斷進修提高。4、加強學術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並舉的制度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注重了理論和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加強學術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在現實情況下主要應在理論課中加強實踐環節,在技能訓練中加強理論教師與生產實習指導教師的合作,追求理論與實踐的更好結合。另外,各類職業學校、培訓機構應積極開設職業資格證書課程,提高職業資格證書在勞動力市場和勞動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學術與職業教育的融合,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提高職業資格證書的含金量。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應大力培養我國急需的、掌握高新技術的高素質的雙證書一體化高級職業人才,創出我國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新路。
㈥ 國家取消64項職業資格證了…………
還不錯。天津工程師范學院簡介\r\n天津工程師范學院是以工學和教育學為主,理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兼有的普通高等院校,是我國首批建立的高等職業技術師范學院,以培養高、中等職教師資和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而享譽國內外。\r\n1959年,國家批准建立\「天津技工師范學校\」,由原國家勞動部主管。1960年,\「天津技工師范學校\」更名為\「天津技工師范學院\」並正式招收\「機制與工藝\」專業學生。1961年,因國家經濟困難,\「天津技工師范學院\」調整並入由原國家勞動部主管的\「天津市電氣控制技工學校\」,同年,\「天津市電氣控制技工學校\」劃歸天津市勞動局管理,後更名為\「天津市勞動局技工學校\」。1979年,為適應我國技工教育發展對師資的需求,經時任國務院總理華國鋒、副總理鄧小平等14位中央領導圈閱批准,以\「天津市勞動局技工學校\」和\「天津市第五機床廠\」為基礎,恢復建立\「天津技工師范學院\」,直屬原國家勞動總局,並於1980年招生。1983年,更名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2000年,轉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為主。2004年,學校更名為\「天津工程師范學院\」。 近年來,學院先後被國家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天津市確定為12個國家級、市級教育和培訓基地,其中3個基地(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國家級職業培訓教師培訓基地)成為全國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建設的牽頭單位。\r\n學校佔地100餘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學校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1.4萬餘人。學校擁有一支實力較強、特色鮮明的師資隊伍。教授、副教授占師資總數的53%。實訓教師中具有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佔78%,在機械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汽車與交通學院、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等二級學院,\「一體化雙師型\」特色教師的比例已達到56%。學校現有國家級實驗示範中心建設單位(工程實訓中心)和實訓中心11個、各類實訓實驗室150個、創新實踐基地5個,擁有2.53億元的先進實驗、實訓設備,生均設備值居全國高校前列。\r\n學校現有工學、教育學、理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等6個學科門類。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職業技術教育學、載運工具運用工程等三個學科為天津市重點學科。學校擁有高速切削與精密加工實驗室、信息感測與智能控制重點實驗室2 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職業教育與管理研究中心為天津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3年,學校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在同類院校中首家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國務院學位辦批准學校在3個專業開展\「中職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培養工作。目前,學校有10個碩士點,36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製造工藝教育、汽車維修工程教育、電氣技術教育、電子信息工程、職業技術教育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6個專業已建成優勢(特色)專業。\r\n學校以特色興校,堅持\「動手動腦、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學校創立人才培養新模式,實行\「雙證書\」制,培養\「一體化\」職教師資(\「雙證書\」是指,學生不僅取得畢業證書,還要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一體化\」是指,畢業生既能講授專業理論課,又能指導專業技能訓練)。1996年,學校又培養出我國具有國家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本科畢業生,成為我國培養\「雙高\」人才的第一校。1997年,我校\「實行『雙證書』制,培養『一體化』職教師資\」教學成果,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3年,進行\「本科+技師\」教學改革實踐,培養出我國首批獲得技師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大學本科畢業生。2005年,學校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人才的新模式—\「本科+技師\」》教學成果再度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r\n2006年,該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評價。2009年,該校\「建設『崇尚技能,注重應用,鼓勵創新』校園科技文化,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等3項教學成果榮獲天津市教學成果一等獎。\r\n近年來,我校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共獲得國家一等獎9項、二等獎33項,三等獎7項,天津市一等級獎46項,二等獎64項。獲得第三屆CCTV杯全國大學生機器人電視大賽第三名。3萬余名畢業生成為有扎實理論知識和較高專業能力的\「雙師型\」職教師資以及社會急需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3%以上,名列天津市高校前茅。\r\n學校設有職業教育研究所、非洲職業教育研究中心等17個學術研究機構。\「十五\」以來,學校教師承擔了國家\「863\」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科技部項目、教育部重點科學研究項目、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科技項目、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天津市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和天津市教委高校科技發展基金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729項,獲得省部級獎勵23項,申請專利46項,出版專著272部。學校出版的學術刊物《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研究》,被評為天津市一級期刊;《職業教育研究》雜志還連續多年獲得\「全國職教期刊評比一等獎\」,刊載的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等刊物的轉載率居全國同類刊物前列。\r\n1999年以來,學校先後被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委確定為首批\「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國家級職業培訓教師培訓基地\」、\「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等13個培訓基地,其中,前三個基地為牽頭單位。學校還是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教師資專業委員會的會長單位、職業指導專業委員會的常務副會長單位,全國獨立設置職業技術師范院校聯席會會長單位、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研究會會長單位。該校積極承擔組織職業技能競賽,五年來,學校承辦了全國技工學校職業技能大賽、天津市中職學校電工電子專業職業技能競賽,參與協辦了天津市數控技能競賽、團中央、中央企業、國資委等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技術工作和評判工作,充分展示師生的職業技能水平。\r\n學校作為教育部首家教育援外基地,在職業教育援非工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五年來,該校派遣援外教師90人次到衣索比亞、坦尚尼亞、埃及等國家職業院校任教,培養、培訓學生1萬餘人。受教育部、商務部的委託,為非洲國家培養、培訓職業教育官員、教師及高級技術人才16期共500餘人。受教育部委託,學校向目前最大的政府間對外合作辦學項目:埃塞—中國職業技術學院該校派出校長和專家負責教學和管理工作。2009年,學校在衣索比亞建立了\「亞的斯亞貝巴孔子學院\」。近年來,學校還與美國、日本、韓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多所高校開展了合作交流,是全國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的高校,目前有烏克蘭、蒙古、衣索比亞、尚比亞、越南等國家的本科和碩士留學生。\r\n目前,學校已成為一所在國內同類院校中領先,在世界上有一定影響的職業技術師范院校,被譽為\「中國培養職教師資的搖籃\」。學校將加快改革和發展的步伐,進一步探索特色辦學的新路,為保持同類院校領先,把學校建設成為國內一流水平的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而努力奮斗。
㈦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的意見的計劃的組織實施
1.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教育部、財政部每年下達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年度計劃,公布培訓專業、培訓機構名單,分配各省(區、市)教師培訓名額。培訓機構具體組織培訓工作。
2.骨幹教師省級培訓。由各省(區、市)教育、財政部門自行組織。財政部、教育部可根據各地培訓工作完成情況,以及國家級培訓的選派組織等情況,對各省(區、市)予以適當獎勵資助。
3.重點專業師資培養培訓方案、課程和教材開發。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和全國職教師資專業技能培訓示範單位按要求填寫重點專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項目申報書,教育部、財政部組織專家評審,評審結果經教育部、財政部審核同意後據實核撥經費。
4.中等職業學校緊缺專業特聘兼職教師資助計劃。每年年底,各省級教育行政、財政部門按照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要求,申報擬資助的學校、專業和經費使用方案,報財政部、教育部審核。財政部、教育部根據各地上報的經費申請和經費使用方案下達經費。在實施過程中,各地要嚴格按照中央財政資助額度,足額使用經費,並確保專款專用。
㈧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的意見的中央財政支持項目的實施步驟
2006年,中央財政支持專業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4800人;支持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開發80個專業的師資培養培訓方案、課程和教材;支持當年中等職業學校特聘兼職教師資助計劃。
2007年,中央財政支持專業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6950人,其中出國培訓250人;支持當年中等職業學校特聘兼職教師資助計劃。
2008年,中央財政支持專業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6850人,其中出國培訓250人;支持當年中等職業學校特聘兼職教師資助計劃。
2009年,中央財政支持專業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5750人,其中出國培訓250人;支持當年中等職業學校特聘兼職教師資助計劃。
2010年,中央財政支持專業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5650人,其中出國培訓250人;支持當年中等職業學校特聘兼職教師資助計劃。
㈨ 骨幹教師培訓對象對培訓的希望
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
㈩ 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專業師資培養培訓方案、課程和教材開發項目實施辦法的介紹
根據《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和《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的意見》(教職成〔2006〕13號)的精神,「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以下簡稱職教師資基地)等有關機構,開展職教師資培訓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