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教育大學就業10排名

教育大學就業10排名

發布時間: 2020-11-23 23:51:33

❶ 985大學排名前10名

985工程高校中排行第一的是清華大學,分數線為662分;第二名是北京大學,分數線為647分;第三名是復旦大學,分數線為640分;第四名是中國人民大學,分數線為637分。

1.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2.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3.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簡稱「復旦」,位於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4.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人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位列國家首批「雙一流」(A類)、「211工程」、「985工程」被譽為「人民共和國建設者」的搖籃、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的重鎮。

注意事項:

1.985學校在全國只有34所,211學校有100多所,物以稀為貴,很多985學校因而成為受企業歡迎的學校,畢業生更容易找到好工作。

2.企業招聘一般會寫985、211優先,競聘時兩種學校之間的差別不大。只要能拿到面試資格,後面能不能被錄取就是「各憑本事」,學校已經不是決定因素了,個人能力才是關鍵原因。

❷ 2012大學專業就業率排名_熱門就業專業排名_就業形勢最好的專業_專業就業率排名

就業形勢最好的是工科專業!!!
填報志願時須注意的:
實際是中國沒有權威和客觀的大學排名,都是民間組織隨意搞的,中國各自的相差巨大,有武書連搞的,有上海交通大學搞的,有浙江大學搞的,有中國人民大學搞的等等。誰搞的誰就靠前,都按有利於自己的指標評比,都不符合實際,很不靠譜。

大學排行榜受質疑背後的喜與憂
2012-05-11
一般認為,我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與國際一流名校還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按照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書連領導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據媒體確認,根本無此機構)公布的指標體系和演算法,國際一流名校卻敗給了中國高校。加州理工學院得分僅為1.07分,在武書連排行榜單中連前500名都進不了。曾經培養出10位諾貝爾獎得主和6位菲爾茨獎得主的國際名校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則勉強進入前500名,和國內咸寧學院、宜春學院的排名大體相當。而曾榮登世界第二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則排在第60名左右,與南昌大學、河南大學排名位置相當。(5月9日《中國科學報》)
在西方國家,大學排行榜由來已久,而中國大學排行榜,相對來說則起步較晚。多年來,這些排行榜無論怎樣推陳出新,還是自誕生起就備受質疑。
應該說質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武書連課題組的指標體系和演算法對國內外部分高校進行復演、復算,結果發現這個排名存在大量以「數量」代替「質量」的評價指標與數據處理方法,由此得出的人才培養排名,違背了大學生態圈的實際情況,與人們的實際認知不符。
其實上述質疑並不新鮮。歷年來,各方質疑不斷。例如排行榜未考慮因為學校規模、學生數量、文理特性的差異等因素造成的論文發表量、科研成果以及國際交流頻率的不同,使得年輕的專業化院校與老牌綜合型名校的差距越來越大。綜合排名的榜單,通常會掩蓋學校的特色,反而有失公允。這樣的質疑與上述「數量」代替「質量」的質疑異曲同工。
這其實從側面透露出近年來大學合並風和擴招風愈演愈烈,大學非有大師,而有大樓。高校合並實現了對教育資源的重組與改進,使許多高校的規模效益、經濟效益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在側重數量化考查的榜單助力下,使人誤以為越大者越強。掩蓋了高校合並後機構愈來愈龐大、人員愈來愈臃腫、責權愈來愈不清、效率愈來愈低下等等問題。
喜憂參半的是,中國的大學排行榜自誕生起就有濃重的民間色彩,亂七八糟,隨意排名。完全沒有權威性及公信力,不應該被它牽著鼻子走,否則就會走上一條沒有實際追求的道路。

如果要報考一個最好的中國高校,選擇順序為:首選「C9」大學聯盟,即中國常青藤大學聯盟(並按專業興趣選擇其中的大學)—— 「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非重點高校——民辦高校。

以下中國著名大學的發展簡歷也許有幫助:
一、20世紀50年代,中國政府確定學習蘇聯先進教育制度的大學(2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1920年5月創建,理工科為主)
中國人民大學(1950年10月成立,文理科為主)
為了適應國家建設的需要,「接受蘇聯的先進經驗,並聘請蘇聯教授,有步驟、有計劃第培養新國家的建設幹部。」 哈爾濱工業大學從學校制度、學校的教學大綱都是學習蘇聯的,而且是用俄語進行教學的,同時還聘請了蘇聯專家來中國講學,辦講習班。從1949年到1959年的10年間,共聘請蘇聯專家861人,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專家在高等教育部擔任顧問。哈爾濱工業大學是國家的首重高校,好的教師都集中到這里了。
二、1954年首批全國性重點大學(6所)
1954年12月,教育部在《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范圍的決議》中,指定以下6所學校為首批全國性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當時剛剛結束戰爭,百廢待興,外匯貧乏,物資有限,如果想要盡快培養出優秀的技術人才,一定要把資金和人力資源投入到底子最好的幾所大學去。這里的重點,指的是工作重點,「重點「還並非學校本身的性質。
三、1959年頒布的第二批全國重點高校(16所)
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為第二批全國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北京醫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第一醫學院、西安通大學。
四、「七五」、「八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 (15所)
在資金有限的年代,如果對70多所大學平均用力,大家誰也強不了。「七五」、「八五」兩個五年計劃當中,又在「重點大學」當中特別挑選出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醫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國防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作為重點中的重點。
五、1984年正式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22所)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醫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醫科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六、首批書記、校長職務由中央管理的高校 (14所)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七、「211工程」首批立項建設高校(15所)
這是中國高等教育界試圖和世界一流大學縮小差距的一次努力。「211工程」誕生於1993年7月,國家教委發出《關於重點建設一批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點的若干意見》,決定設置「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211」的意思是,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
1995年12月,第一批進入「211」工程的15所大學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八、列入「211+985」工程建設的高校 (初期,10所)
1998年5月4日,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教育部決定在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重點支持國內部分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簡稱「211+985」工程。 15所大學中再選10所大學,高校圈內稱「211+985」工程,選出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共10所大學。
九、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訂的,國家確定的首先重點建設9所世界一流大學,教育部支持並鼓勵建設的中國常青藤大學即"C9"。據介紹,國家重點建設的這9所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精銳部隊,強中強校,重中之重。這9所首批進入「211+985」工程重點建設的著名大學即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合稱九校聯盟(「C9」大學聯盟,即中國常青藤大學聯盟),公認為我國最頂尖的大學。在全國高校中,這9所大學雖然其數量不到全國高校總數的1%,但年度科研經費,兩院院士以及國家重點學科擁有量等關鍵指標卻佔到30%—40%的比例,而重點實驗室卻占近50%,年科研經費約佔1/3;在校碩士生佔20%,博士生佔30%。
十、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入選教育部為回應「錢學森之問」,聯合中組部、財政部於2009年啟動實施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簡稱「珠峰計劃」的19所高校之一。
十一、世界具有歷史權威的大學排名是2011~2012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學排名400強(現從500強減為400強),中國大陸只有10所大學榜上有名:
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清華大學(理、工科為主)、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工科為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科為主)、
復旦大學(文、理科為主)、
上海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浙江大學(理、工、農科為主)
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中山大學(文、理科為主)、
武漢大學(文、理科為主)。
歷來這個評比在國際上具權威性,得到公認。與中國常青藤大學聯盟」,即「C9」大學聯盟的9所大學基本一致。

請看一個報導:
中國大學排名之「C9」:首批9所985工程院校,國家重點建設向世界一流大學進軍的9所名校
1999年,國務院及國家教育部決定與省市共同投資共建九所國家重點建設向世界一流大學進軍九所名校知名大學,使其在下一個世紀能盡快進入到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
大學排名本沒有實際意義,但一旦與某些人或機構的利益掛鉤就不一樣了。據說為了能在大學排行榜上前進幾名,有些學校是要給排名機構交些贊助費的。
國內許多排行榜早已臭名昭著,惹的大家一片罵聲。這種依靠人數和規模的排名正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攢雞毛,湊撣子」。武書連的理論是100所三流大學可以合並出10所哈佛大學。
國內高校在不斷發展,優秀的大學贏得大家的尊敬是不會因為你在排名榜上的名次的。同樣,靠「攢雞毛」湊起來的「撣子大學」即使在排名榜上占據前列,也只能是自娛自樂。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以我在高校多年的體會,對於中國最著名的大學,還是以國家確定的「九校」(或稱「九所」)之說最為經典,也最讓人信服。所謂「九校」,是指首批進入我國「211+985」工程以創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和歷史使命的國內最好的9所研究型大學,即:(排名不分先後)
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清華大學(理、工科為主)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工科為主)
中國科技大學(理科為主)
復旦大學(文、理科為主)
上海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浙江大學(理、工、農科為主)
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西安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名單上的9所大學代表著中國的最頂尖大學。這個名單一出來,其它各校都沒什麼好說的了,不得不佩服。中國的事總是前緊後松,什麼好事都容易「濫」。後來,「211+985」工程放開了,其它各校你爭我搶,先後分兩批擴大到三十多所。後進的這幾十所「211+985」工程大學應該說是中國的優秀大學。
「211+985」工程首批的「九校」名單一確定,這上榜的9所頂尖大學彼此之間有種「英雄惺惺相惜」之感。基於互相認同,為了互相促進,「九校」組織了自己的「俱樂部」,即中國的「常春藤聯盟」。「九校」每年輪流坐莊主辦一屆「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或稱為校長論壇,探討如何建設成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只有這9所大學的校領導參加,其它高校概莫能入。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在各高校排名鬧得雞犬不寧之際,在高校合並浪潮之後出現的排名榜上的「暴發戶」、「新貴」沾沾自喜之時,「九校」俱樂部仍舊年年照開,不管新出現的「暴發戶」覺得自己多牛,「九校」俱樂部就是不和你玩!因為: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名校不是合並出的,排名榜是沒有用的,「九校」是無法否定的,但是——撣子確實是雞毛湊起來的!
口碑是優秀大學的通行證,排行榜是「撣子大學」的墓誌銘。一所優秀的大學是在長期的歷史和發展中逐漸形成並被世人認可的,它不會因為在所謂的大學排行榜上前進或退後幾名而或喜或憂,或被吹捧或被詬病,關鍵是你對國家、社會、歷史的貢獻!

中國常青藤大學聯盟」,即「C9」大學聯盟王牌(優勢)專業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光學工程、核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力學、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生物學、數學、物理學、藝術學、協和醫科(合作辦學:生物醫學工程、葯學)。

北京大學:法學、社會學、政治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力學、理論經濟學、大氣科學、地理學、化學、生物學、數學、物理學、歷史學、中國語言文學、口腔醫學、葯學、哲學、圖書館情報與檔案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類(最悠久,1963年國家唯一確定該校發展航天,國內外著名,自行研究發射有3顆衛星用於教學和科研)、飛行器設計、空間技術、機械、機電、精密設計、材料科學與工程、焊接、土木工程、建築、道路橋粱、市政工程、環境工程、給排水、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能源、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自動化、信息與通信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車輛工程(1985年遷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管理科學與工程等;武器類: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信息對抗技術等。
工科重點學科,這個數量僅僅排在清華之後,如果從工科來講清華排在第一,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在第二位。
哈爾濱工業大學創建了中國最早的土木建築系,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學科就在國內最早招收物理學研究生班。
哈爾濱工業大學在1952年成立政治教研室,開創了我國工科院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先河,在20世紀60年代,關於工程技術辯證法的研究,在學術界享有較高聲譽。
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是新中國成立後在理工科院校中最早設立的管理科學點。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在我國該專業中辦學歷史最長。
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方面的專業也相當強大,其中的焊接專業:哈爾濱工業大學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焊接專業,1981年焊接、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被批准為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現在我國焊接方面的4位院士中,有3位出自哈爾濱工業大學,據悉,這4位院士在我國焊接界德高望重,是我國焊接界僅有的4位院士!!!
哈爾濱工業大學1952年在國內首先創建金屬材料及熱處理、鑄造、鍛壓、焊接專業,後組建為金屬材料及工藝系。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中國最早(創建於1956年)的計算機專業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學科是國內最早建立的同類學科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機械工程學科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動力工程系建於1954年,是我國最早的動力工程學科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是我國第一個以培養高級航天專門人才和從事航天高技術研究為主的學院,也是國際宇航大學(ISU)在亞洲地區唯一常設分校的依託單位,表明學校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步入了一個新階段。

中國科技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力學、地球物理學、化學、科學技術史、生物學、數學、物理學。

復旦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理論經濟學、化學、生物學、數學、物理學、新聞傳播學、中國語言文學、基礎醫學、中西醫結合、哲學。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力學、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

南京大學: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地質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光學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化學、數學、農業資源利用、園藝學、植物保護。

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

走向世界一流大學
1998年5月4日,北大百年校慶大會上,江澤民同志提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2001年4月29日,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90周年大會上,江澤民再次提出:「加快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努力在全國建設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在知識經濟時代,一流大學的學術水平和數量多少,是一個國家科技文化發展水平、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作為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高校的幾支「精銳部隊」在國家和地方的重點扶持下,率先開始了高教管理體制的改革,從人才、學科和物質基礎建設等多方面,向世界級的大學發起沖刺,創建世界一流名牌大學。
「985工程」:中國高校的「國家隊」
「985工程」,指教育部實施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主要內容是重點支持部分高校創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1999年,「985工程」正式啟動,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首先獲得國家大力度的支持。隨後,教育部和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陝西省、中國科學院、安徽省、國防科工委、黑龍江省重點共建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
據介紹,國家重點建設的這9所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精銳部隊。在全國高校中,它們的數量僅佔1%,而重點實驗室卻占近50%,年科研經費約佔1/3,在校碩士生佔20%,博士生佔30%。「985工程」的實施,使9所高校在學科建設、隊伍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向著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2008」於 2008年10月在杭州召開,南京大學校長陳駿則提議,這9所重點高校建立中國版的「常青藤聯盟」。
什麼是「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
「一流大學應該堅持正確的辦學思想,注重形成優秀的辦學傳統,形成鮮明的辦學風格,發展優勢學科,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為國家和民族的興旺發達作出貢獻。一流大學應該站在國際學術的最前沿,緊密結合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依託多學科的交叉優勢,努力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特別要抓好科技的源頭創新,並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一流大學應該成為繼承傳播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場所和交流借鑒世界進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為新知識、新思想、新理論的重要搖籃,努力創造和傳播新知識、新理論、新思想,不斷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一流大學應該成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斷為祖國為人民培養出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人才。」—2001年4月29日,江澤民同志在清華大學建校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最新「985」工程高校情況(後擴大的34所):
1. 國內一流的「985」工程大學,國家確定首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C9」大學聯盟。據介紹,國家重點建設的這9所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精銳部隊,強中強校,重中之重:
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清華大學(理、工科為主)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工科為主)
中國科技大學(理科為主)
復旦大學(文、理科為主)
上海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浙江大學(理、工、農科為主)
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西安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2. 國內二流的「985」工程大學:
中山大學(文、理科為主)
武漢大學(文、理科為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工科為主)
中國人民大學(文、理科為主)
北京理工大學(理、工科為主)
同濟大學(理、工科為主)
天津大學(理、工科為主)
南開大學(文、理科為主)
中南大學(理、工科為主)
東南大學(理、工科為主)
華中科技大學(理、工科為主)
大連理工大學(理、工科為主)
北京師范大學(文、理科為主)

3. 國內三流的「985」工程大學,即其餘的「985」工程高校:
湖南大學(理、工科為主)
華南理工大學(理、工科為主)
廈門大學
吉林大學
東北大學
山東大學
重慶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四川大學
蘭州大學

我國著名土木工程專業開設院校
一、頂尖院校(擁有土木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6所:
而我國土木工程專業前三強大學是:
1.同濟大學("985」高校):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2.哈爾濱工業大學 (「C9」大學聯盟高校):創建了中國最早的土木建築系,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3.清華大學 (「C9」大學聯盟高校):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4.浙江大學(「C9」大學聯盟高校)
5.湖南大學("985」高校)
6.中南大學("985」高校)

二、一流院校(擁有土木工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4所:
重慶大學("985」高校):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河海大學(「211」高校)
大連理工大學("985」高校)
西南交通大學(「211」高校)

土木工程的二級學科有6個
分別是考研的專業方向:
0814 土木工程
081401 岩土工程
081402 結構工程
081403 市政工程
081404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081405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081406 橋梁與隧道工程

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
土建老八校是指我國土建學科最好的八所高校,是最早開辦與建築有關專業的學校,也是最早畢業後有土木工程和建築學學士、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以及土木工程和建築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學校。被稱為"建築老八校"的建築強校為:
清華大學(「C9」 大學聯盟高校)
同濟大學 ("985」高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C9」大學聯盟高校):創建了中國最早的土木建築系。
天津大學("985」高校)
東南大學("985」高校)
重慶大學("985」高校)
華南理工大學("985」高校)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二本高校)

國防工業八大重點院校是指1963年的八所國防科工委直屬高校。即: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C9大學聯盟高校,如要讀航天方面的專業,該校首選!最悠久,1963年國家唯一確定該校發展航天,國內外著名,自行研究發射有3顆衛星用於教學和科研。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是我國第一個以培養高級航天專門人才和從事航天高技術研究為主的學院,也是國際宇航大學(ISU)在亞洲地區唯一常設分校的依託單位,表明學校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步入了一個新階段。

北京理工大學(導彈、坦克)——985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導彈)——985高校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火車)——C9大學聯盟高校
西北工業大學(飛機、導彈、船舶)——985高校
中北大學(兵器)——省屬重點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電子)——985高校(現歸教育部管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直升機)——211高校。

現工信部(原國防科工委)屬的七所高校排名
1.哈爾濱工業大學(C9大學聯盟高校):
在工信部研究生教學水平評估中達到優秀,總分第一,
在工信部黨建創優工作評估中達到優秀,總分第一,
在工信部高校辦學水平提升工程評估中達到優秀,總分第一。

2.北京理工大學(985高校)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985高校)
4.西北工業大學(985高校)
5.哈爾濱工程大學(211高校)
6.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11高校)
7.南京理工大學(211高校)

中國一流研究生院校:
北京大學研究生院,
清華大學研究生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
南京大學研究生院,
浙江大學研究生院,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以上搜集的信息希望對你有用!!!

❸ 中國教育各省排名《前十位》

高等教育嗎?看211工程學校名單
北京(24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政法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上海市(9所) 上海外國語大學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天津(3所)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2所)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河北(1所) 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1所) 內蒙古大學
遼寧(4所)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3所)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4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江蘇(11所)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浙江(1所) 浙江大學
安徽(3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2所)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1所) 南昌大學
山東(3所)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河南(1所) 鄭州大學
湖北(7所)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南(3所)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4所)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西(共1所) 廣西大學
四川(共5所)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1所) 雲南大學
貴州(1所) 貴州大學
陝西(7所)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長安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1所) 蘭州大學
海南(1所)
海南大學
寧夏(1所)
寧夏大學

青海(1所) 青海大學

西藏(1所)
西藏大學
新疆(2所) 新疆大學 石河子大學
軍事系統(3所)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❹ 中國排前十的大學

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綜合榜中排名前十的高校依次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綜合榜

與社會同類榜單相比,中國大學百強榜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特色,指標及權重設置有鮮明的價值導向。該榜單設置師資力量、學術成果、科研能力、學科建設、人才培育5個一級指標,下設25個二級指標、58個三級指標,全面涵蓋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數據,指標評分均來自政府或第三方機構的客觀統計結果。其中,進步榜將2020年與2010年數據進行比較對照,分析上榜高校10年來的動態發展趨勢。

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研究基地大學評估與科技評估研究中心主任黃瑞勇介紹,區別於其他同類型榜單,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突出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時代使命,與立德樹人直接相關的高端師資、研究團隊、教學成果、教學資源、人才培養、升學就業等二級指標權重佔30%。

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進步榜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外交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南方科技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石河子大學、海南大學、深圳大學、中央戲劇學院。





進步榜

榜單顯示,中國高等教育第一方陣格局(前30名)趨於穩定,第二方陣高校(30到100名)競爭激烈,全國教育資源分布呈現不均衡。浙江、廣東、山東高校進步最快,東北和中西部地區高校發展速度較慢,地方院校進步明顯。

值得關注度額是,在百強榜進步榜單中,外交學院名列第1;南方科技大學名列第3,預示著以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西湖大學為代表的新研究型大學,在中國大陸高校排行榜上漸入佳境;985高校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名列進步幅度第1,在人均科研經費、國家三大獎、新生質量、本科繼續深造率等方面進步明顯。

中國大學百強榜2017年以「瑞路中國大學百強榜」首次面向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起,中國大學百強榜首次形成「3+N」內容體系,每年定期發布綜合榜、進步榜和效率榜三項基礎性榜單,再根據社會關注熱點與國家政策導向發布若乾子榜單,旨在構成綜合性、立體式高等教育評價體系,回應社會的關切,為教育主管部門優化配置高等教育資源提供參考。

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依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設立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❺ 教育學考研學校排名,求前10個

2015年教育學考研排名前10的院校有: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回、浙江答大學、西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北京體育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上海體育學院。
目前,教育學考研是統考和自主命題院校並存,所以建議備考教育學考研的考生在備考前一定要考慮好備考院校,了解好院校備考院校考試科目和參考書之後,然後在開始備考。

❻ 中國排名前10的法律系大學是哪些

一、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幹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入選 「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為中管副部級高校,設有研究生院。

中國人民大學前身為1937年誕生於抗日烽火中的陝北公學;歷經華北聯合大學、北方大學、華北大學多個歷史階段,於1954年被確定為全國首批6所重點大 學之一。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辦學實踐中,中國人民大學已然發展成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一面顯著的旗幟;眺望緩緩鋪開的嶄新世紀,中國人民大學將 秉持「實事求是」精神,弘揚「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辦學宗旨,為建設「人民滿意」的世界一流大學繼續奮勇前進。

二、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和優勢,兼有文學、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大學,入選首批「2011計劃」和「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學校是中國高層次法律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譽為「共和國政法人才的搖籃」。

三、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PKU),創建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近代最早以「大學」身份和名稱建立的 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是中國近代唯一以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 育。北大開創了中國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農科、醫科等學科的大學教育,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四、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Wuhan University),簡稱「武大」,坐落於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湖畔珞珈山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綜合性大學,國家「985工程」、 「211工程」、「2011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同時是「111計劃」、「珠峰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 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的中國頂尖名牌大學,是與法國高校聯系最緊密、合作最廣泛的中國高校,是世界權威期刊《科學》 雜志列出的「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之一」。

五、華東政法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一所以法學為主體,兼有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1952年6月,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批准,原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合並組建成立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3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學校正式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學校原為司法部直屬院校,現為上海市直管高校。

六、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為主,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哲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之一,是教育部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學校先後經歷了由西南大區、司法部、四川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重慶市管理等多次隸屬關系變更,「文革」期間曾一度被迫停辦。截至2013年學校有渝北校區、沙坪壩校區和寶聖湖校區三個校區。

七、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誕生於1911年,因北京西北郊清華園得名,依託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初稱清華學堂,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 預備學校,翌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年設立大學部,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南遷長 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原址復校。

清華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 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是C9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麻省理工學院低碳能 源大學聯盟成員,中管副部級建制。

八、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Jilin University),簡稱吉大,坐落在吉林省省會長春,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前身是始建於1929年的東北行政學院,1950年更名為東 北人民大學,1952年經院系調整成為中國共產黨親手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1958年更名為吉林大學。1960年,吉林大學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是國 家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學之一、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之一,同時也是國家首批「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 劃」、「千人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的名牌大學。

九、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幹,兼涵哲學、文學、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入選院校,是中國大陸地區第七所AMBA、CFA協會認證院校,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由教育部、財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設,現為中國最知名的人文社科類高校之一。

十、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Amoy University),簡稱廈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2011計 劃」牽頭高校。入選「111計劃」、「千人計劃」、「珠峰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 劃」,是副部級中管高校。學校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 一,被譽為「南方之強」。

❼ 中國排名前十的大學有

2010年中國全國排名前十的大學在《201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中,最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在國內率先對我國大學(含港澳高校)進行「評星定級」,首次推出「2010中國大學星級排名」。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中國大學星級排名以大學的人才與科研產出的質量為基準,是對我國大學辦學成就與辦學水平的分級評價。評星標准強調的是大學的師資水平、畢業生質量和科研成果水平等。星級評價結果分為6個星級,最高為六星,最低為一星,今年僅評出「三星」以上大學。 在最新發布的「2010中國大學星級排名」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和北京體育大學等榮膺「中國六星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美術學院等躋身「中國五星級大學」。第一名: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英語: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KU),是一所於1910年於香港島成立的大學,其前身為香港西醫書院,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港大中文校訓為「明德格物」,而拉丁文對應的校訓則為Sapientia Et Virtus。大學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自2007年開始,港大被英國THES-QS持續評為全球前30名的頂尖大學,位列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排名前十的大學第一名。第二名: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簡稱科大(英語: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HKUST),是一所成立於1991年10月的高度國際化研究型大學,亦是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並可頒授學位的高等院校之一,由理學院、工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及霍英東研究院五所學院組成。科大現於多種大學排名被評為世界前50名,THE-QS在2010年將之評為亞洲第二,僅次於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領域獲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評為兩岸三地之首,其「EMBA課程」與「機械工程研究發表量」更是世界第一。第三名:香港中文大學
港大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簡稱中大),英文名稱為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簡稱CUHK),成立於1963年,是香港第二所成立的大學,亦是香港八所受政府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並可頒授學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中大是由新亞書院(1949年成立)、崇基學院(1951年成立)、及聯合書院(1956年成立)組成,及後逸夫書院於1986年成立,是香港唯一實行書院聯邦制的大學。中大現在大多教學系皆有提供中英語課程。有些院系,如醫學院,法律學院、葯劑學院、英文系、語言學系等及大部分新開辦的理學院課程,則全部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第四名:北京大學
全國排名前十的大學北京大學簡稱北大,創建於1898年,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被公認為中國的最高學府,也是亞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學之一。北大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以最高學府身份建立的學校,並催生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現代學制——「壬寅學制」和「癸卯學制」。大學堂匾額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在近代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京大學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在中國歷次重點大學建設中均被列入重中之重的建設序列。北大以中國最高學府身份創立,最初也是當時的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事宜。北大傳承著中國數千年來國家最高學府——「太學」(國子監)的學統,創立之初身兼傳統的太學制度與現代的大學建置的雙重身份,既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的延續,又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可謂「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第五名: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簡稱城大(英文: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ityU),是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並可頒授學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大學現以工商管理、法律、工程、創意媒體、能源及環境作為五大發展重點,以「專業教育提供者」為大學定位。香港城市大學的前身為城市理工學院,於1984年根據《香港法例》第1132章「香港城市理工學院條例」於九龍旺角成立。最早期的校舍位於今日旺角的工業貿易署大樓。8年後九龍塘又一村達之路的永久校舍落成後,於1990年起陸續遷入新校舍,並把原校舍轉交香港公開進修學院作校舍用途。學校獲得政府撥地,把原歌和老街臨時房屋區的地段作為未來學生宿舍的位址。該校於1995年獲政府授予自我評審 (self-accrediting) 資格,並正名為「香港城市大學」。1997年,在原威靈頓中學舊址設立九龍灣分校,專門為自資副學士﹑展翅計劃及毅進計劃的學生提供上課地點。第六名:清華大學
清華是中國最高學府,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學清華園照片,是國家「111計劃」和「珠峰計劃」重點建設的名牌大學,在歷次重點大學建設中均被列為重中之重的建設序列。清華是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也是亞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學之一。清華大學的初期發展,雖然滲透著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學校十分重視研究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瑰寶。以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以及李濟等為代表的清華學者,主張「中西兼容、文理滲透、古今貫通」,形成了著名的「清華學派」,對清華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培養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學術大師,在中國近現代學術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可謂光耀西山。第七名:台灣大學
台灣大學校徽國立台灣大學(英語: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NTU),簡稱台大,是一所創立於台灣地區的全科性公立綜合大學,亦為全台灣規模最大的研究型大學。台大前身為成立於日據時期(1928年)的台北帝國大學,是日本九所帝國大學之一。台灣光復後,台北帝大於1945年改制為國立台灣大學。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取代了當時尚未在台復校的「國立中央大學」,成為「教育部」資注最多社會資源的大學。現轄有台北市境內的四大校區以及溪頭實驗林,全校佔地約達全島陸地的百分之一。第八名: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簡稱:復旦),位於中國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名列985工程、211工程。目前的復旦大學由原復旦大學和上海醫科大學在2000年合並而成,轄邯鄲、楓林、張江、江灣四大校區。中央部屬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首批建設院校,是國家「111計劃」和「珠峰計劃」重點建設的名牌大學,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九校聯盟(c9)成員、21世紀國際大學聯盟。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一同被復旦大學現任校長楊玉良公認為中國大陸最出色的高等學府。依據2009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imes Higher Ecation Supplement)的世界大學排名,復旦大學總排名為世界第103名,僅次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第九名: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簡稱「中科大」,「中國科大」,「中國科技大學」,或者英文簡稱「USTC」。中國科大是全國重點大學,是全國首批7所「211工程」和首批9所「985工程」建設的高校之一,是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是國家「111計劃」和「珠峰計劃」重點建設的名牌大學,九校聯盟(C9)成員,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成員,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入選海外創新人才基地(共5個大學為清華 、北大、 中國科大、 上交、 華中科大) ,入選珠峰計劃。第十名: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簡稱:南大)坐落於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創建於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後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於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 基於我國大學辦學定位的不同,「2010年中國全國排名前十的大學名單」按「綜合研究類」和「藝術體育類」對大學進行星級劃分,並將港澳地區高校納入2010中國大學星級排名評價中。其中,「六星級大學」有8所,「五星級大學」有19所,「四星級大學」有26所,「三星級大學」有45所。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首席專家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入選「2010中國大學星級排名」五星級以上的大學是我國綜合性、多科性和單科性的創新型、研究型大學,是近期內我國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或知名高水平大學、世界一流或知名藝術、體育大學」的主體。

❽ 全國前10名大學是哪幾個

1、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最早以「大學」身份及名稱而建立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並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2、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誕生於1911年,依託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因坐落於北京西北郊的清華園而得名。初稱「清華學堂」,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翌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年設立大學部;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北京清華園原址。

3、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簡稱復旦,始建於1905年,初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先生。「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復興中華」,寄託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願望。

4、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簡稱「浙大」,坐落於「人間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現代高等學府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崛起為民國最高學府之一,被英國學者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迎來了浙大百年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竺可楨老校長也因此成為了浙大歷史上最偉大的人。

5、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簡稱南大,是一所源遠流長的高等學府。追溯學脈古為源自孫吳永安元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始於1902年籌辦的三江師范學堂,歷經多次變遷,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徑稱「南京大學」,沿用至今。
南京大學是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計劃」實施高校,也是九校聯盟、世界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成員和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高校。

6、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位於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教育部直屬,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9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國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九校聯盟」、Universitas 21、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成員。

7、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Nankai University),簡稱南開,肇始於1904年,正式成立於1919年,是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的綜合性大學。1937年校園遭侵華日軍炸毀,學校南遷,1938年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雲南昆明合組西南聯合大學,為中華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1946年回天津復校並改為國立。新中國成立後,經歷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成為文理並重的全國重點大學。

8、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是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為中管副部級高校,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

9、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Xi`an Jiaotong University)簡稱「西交大」,位於古都西安,是國家「七五 」、「八五」首批重點建設高校,是全國重點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七所大學之一,「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九所高校之一,被國家確定為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常青藤盟校(九校聯盟,C9)、「111計劃」重要成員,「珠峰計劃」首批11所名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國家2011計劃「高端製造裝備協同創新中心」牽頭高校。

10、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人大,1937年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前身是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並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開學典禮,遂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1954年10月5日,經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批准,高等教育部發布了《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范圍的決議》,中國人民大學被確定為全國首批6所重點大學之一。

❾ 中國十大名校是哪十個

一、中國十大名校之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最早以「大學」身份及名稱而建立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

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並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二、中國十大名校之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清華大學為九校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低碳能源大學聯盟成員。

三、中國十大名校之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簡稱「浙大」,坐落於「人間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現代高等學府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

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崛起為民國最高學府之一,被英國學者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迎來了浙大百年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竺可楨老校長也因其歷史貢獻,成為了浙大校史上最偉大的人,並為浙大確立了「求是」校訓和文言文《浙江大學校歌》。

四、中國十大名校之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簡稱「復旦」,位於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海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復旦大學為「九校聯盟」成員、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成員、21世紀大學協會成員,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的全國重點大學。

五、中國十大名校之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位於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教育部直屬,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9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國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

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九校聯盟」、Universitas21、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成員。

六、中國十大名校之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簡稱南大,是一所源遠流長的高等學府。追溯學脈古為源自孫吳永安元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始於1902年籌辦的三江師范學堂,歷經多次變遷,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徑稱「南京大學」,沿用至今。

南京大學是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計劃」實施高校,也是九校聯盟、世界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成員和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高校。

七、中國十大名校之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簡稱「武大」,是一所位於湖北武漢市的中國頂尖綜合研究型大學,其辦學源頭溯源於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1913年改名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1926年組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新中國成立更名武漢大學沿用至今。

八、中國十大名校之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簡稱「川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設有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四川大學由原四川大學、原成都科學技術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三所全國重點大學經過兩次合並而成。原四川大學起始於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奉光緒特旨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近代高等學校;原成都科學技術大學是新中國院系調整時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

九、中國十大名校之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簡稱天大,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並定名為「天津大學」,沿用至今

十、中國十大名校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簡稱人大,坐落於北京市,並在蘇州市、深圳市建有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中國人民大學深圳校區。學校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