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教育技術的角色功能

教育技術的角色功能

發布時間: 2020-11-24 07:47:52

教育有哪些功能

教育有個體功能抄、襲社會功能、顯性功能、隱性功能、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等。

1、個體功能

促進個體思想意識的社會化;促進個體行為的社會化;培養個體的職業意識和角色。

開發人的創造力,促進個體價值的實現

2、社會功能

教育改善人口質量、提高民族素質、教育促進文化更新與創造功。

教育通過生產科學技術,促進經濟的發展

3、顯性功能

教育通過提高國民的人力資本,促進國民收入和經濟的增長。

4、隱性功能

教育傳播科學,啟迪人的民主觀念;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5、正向功能

教育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功能。

當社會發展處於正向時期,教育對社會發展的功能總體上是正向的,但也由於某種因素的影響,使得教育與社會的外部關系失調,出現了局部的負向功能。

② 未來教育技術扮演什麼角色

輔助學習者
1.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
2.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3.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參與個性化學習
4.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課堂反饋的有效性
5.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

③ 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

應該是輔助角色,在需要的時候可以使用,但是重要的還是傳統教學方式。

其實不僅是在小學,初、高中等也是如此。

④ 如何理解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角色的轉變

淺談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角色的轉變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多媒體計算機網路的建立,社會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數字地球,數字城市,數字社區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數字化為人們構築了全新的工作和學習環境。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數字化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通過數字技術來提高學習的效益,而不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來適應數字化技術。這一切促使教師要迅速轉變教育角色,教師角色能否扮演好,是現代教育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角色 轉變
在傳統課堂中,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教師取代學生,教師過多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發現和思考,教師占據著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而在數字化課堂中,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網路主宰著學生,知識發現的過程和結論都用網路呈現給學生,遇到要解決的問題,學生無需分析,對比,抽象,概念等思維活動,只要在網上一搜就找到了答案,因而學生被網路牽著鼻子走,被剝奪了思考和發現的機會,網路成了課堂的「主宰」力量。所以,在網路課的教學設計中,應當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供機會和可能,讓學生藉助網路工具,在教師的指導下,沿著所設計的學習路徑,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因此,在現代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只有積極轉變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角色,現代教育才能得以成功。
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育要求教師更新觀念,即: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習者為中心轉變,從封閉教育向開放教育轉變。作為從事現代教育的一線教師,並必須清醒意識到現代教師職責,積極自覺地進行「角色」的轉變,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自覺地調整教師與學習者的關系,努力成為學習者學習知識的參與者、引路人,完成從知識的講授者向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管理者的轉變,以適應現代學習化社會的需要。
第二、教師的角色要實現從講授主體向導學主體的轉變
適應於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成為教學信息主要載體,學生要求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獲得知識,教師更重要的作用在於指導學生如何正確、有效地使用這些信息系統,幫助培養學生通過網路和多媒體技術去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要積極實現由權威主體向平等主體的角色轉變。

在由權威主體向平等主體的轉變中,教師還可以成為學生合作學習的參與者和探究學習的引導者。而在信息爆炸時代,傳媒高度發達,社會日漸開放,無疑給師生提供了豐富多採的最新思想文化信息。教師積極由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合作學習的參與者,有利於師生兩大主體充分地以各自的知識經驗、情感、個性投入教育活動中,相互交融、相互促進。交往權威趨於模糊或消退,交往關系更趨平等、寬容與和諧,教師不再是至高的權威,也不再是教學中「教」的獨行者,他應以自已的常識、能力、人格魅力等來感染學生,在平常交往中建立起自己的崇高威信,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奇特效果影響學生,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普遍交往的關系。
第四、教師要積極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設計,實現由課程資源的接受者到研究開發者的轉變。
當前,以多媒體和國際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過程中,教師可以成為課程開發和教學研究的主體,運用現代化手段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開拓多媒體教學空間,具備研究者的角色。教師參與到設計和開發課程的活動中,完全可以依據各種教學數據,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個性,對各種教學素材或課程元素進行科學的、獨到的設計與組織,與學生一起開發和利用有利於培養創新精神的有價值的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如多種多樣的教學軟體或課件等,從而實現知識、意義、思想、價值與情感相結合的教學,使教學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真正成為一門藝術,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的環境。教師還必須研究學生學習的特點、規律,現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等問題。同時,還要進行教學實驗,研究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會對學生學習產生怎麼樣的影響;研究如何利用新技術提高學生高層次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網路提供的教學材料進行研究和評價,並加以改善;總結概括出不同課程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生學習某門課程經常會出現的疑點和難點,為設計製作多媒體教材提供資料和數據,順應社會各方面發生的顯著變化,及時靈活的改變課程和教學範例,完全擺脫舊的教學體系中一套教材用幾代人的束縛。
最後,教師積極培養自己成為教育實踐的研究者和終身發展的學習者。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知識更新急劇加快,教師如果自身不進行知識更新,就無法完成教書育人這一神聖使命。另外,在形式靈活的新教學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各種預料不到的情況,也必定要求教師能及時適時的引導,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因而對教師的知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要不斷接受新知識,不斷充實自身知識結構,做到與時俱。作為教師,要想保持「職業青春」,就必須終身學習,不斷進取。
總之,隨著信息時代不斷發展,尤其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過程中,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是時代發展、教育發展的必然。
教師只有在網路社會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及時進行觀念更新和角色轉變,即將由知識學習指導者、文化知識傳授者、課程教材執行者、教育教學管理者逐漸轉變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和設計者、學生合作學習的參與者和學生探究學習的引導者、教育實踐的研究者和終身發展的學習者,教師的真正功能才能更加凸顯,發展以培養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才能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⑤ 如何完善教育技術在現代遠程教育中的角色

看一下江蘇 鹽城電大 呂梅生老師 寫的 論文吧
現代遠程教育教師角色轉變及其素質芻議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⑥ 「現代教育技術」在人工智慧時代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您的提問有點廣泛。我試著回答下。

網路中的定義,現代教育技術,是指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的過程和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和實踐。

現代教育技術實際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是搞教研的老師,包括師范類大學的教授、博導等,在專研的教學理論,期望能改善現有教育現狀,提升人民滿意度。還有一方面就是各家技術公司發力的技術領域,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大數據等等。

單一一種無法實現人工智慧,技術的實現必須依託教育理論,教研成果,否則就是無源之水,而技術是工具,其作用是實現更好、更高、更優質的互聯互通。也就是在富媒體交互的基礎上實現機器懂人,機器識人,機器幫助人記憶、思考、運算、邏輯推理,擇優而取。

所以毫無疑問,他不是扮演什麼角色的問題,他本身就是身體的骨架。沒有他,無從談起人工智慧時代人工智慧教育。

希望我(智學AI江sir)的回答能幫到你,更多資訊關注我們。

⑦ 在現代教育技術的環境下,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與傳統教學環境中有什麼不同

教師應該是為學生服務,可好多時候卻成了學生為教師表演服務,這是現實。
再好的花架子也沒用,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課堂/

⑧ 現代教育技術在中小學教學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在過去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而在未來教育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幫助者和品德的示範者等。所以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改變,教師既是學生的長者、引路人,又是學生的朋友、夥伴.

⑨ 試詳細論述教育技術學發展演變過程中的丶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詳細嗯,論述教育科學技術發展演變過程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它這個主要代表人物是非常多的,而且他的人物細致性描寫的非常合理化的。

⑩ 信息技術未來在教育中的角色,高分……

輔助學習者
1.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
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進行教學,信息量大,節奏快,活化教材內容,交互性強。能產生多種感官的刺激,調動眼、耳、嘴、手的積極性。人的大腦右半球控制形象思維,左半球控制抽象思維,將抽象的語言符號和具體的形象動作結合起來,左右兩半球同時發揮作用,既能加深理解,又能鞏固記憶,在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中,耳聞其聲,目睹其人、其事,其景,實現語言交際與非語言交際相輔相成,學生不僅可以聽到純語言,還可以"察言觀色"加強情感和心態理解,以促進對語言由表及裡的深刻體會。
2.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對小學生來說,學習興趣往往是他們學習的直接動因,而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的合理運用恰恰能使這些因素得到優化。在上課時,給畫面配以不同的動作、加入不同的聲音,在這樣的環境下,抽象的事物和句子變具體了、形象了,減輕了學生的認知難度。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又保證了學習過程的順利進行,提高了學習效率。
3.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參與個性化學習
在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中,應用Powerpoint課件等媒體方法,新課內容可隨時調整,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使課堂教學生動、有效,提供多角度,多通道的圖文和和聲像,並能較好地支持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活動,可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課堂上,教師不再是主宰,學生才是一切。
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後,在教學有關"課本劇方面的內容時",教師待學生初步掌握相關知識後為學生提供幾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場景,讓他們用英語進行描述。面對栩栩如生的畫面,學生會在各類角色中猶如身臨其境,表演的有聲有色。這些嘗試符合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性、個性化學習的要求。整個過程圖文並茂、聲情並茂、視聽結合,渲染了氣氛,創造出對話的情境,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促使他們在培養交際能力的時候,又強化了記憶。
4.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課堂反饋的有效性
多媒體計算機能把電視機、錄像機、錄音機等所具有的視聽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產生出圖文並茂的、生動形象人機交互形式。而這一顯著特點對英語課堂習題有重要意義,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慾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變苦學為樂學。更重要的是新型的教學結構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人機交互在此意義上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只有多媒體計算機具有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強以及文字、聲音、圖像一體化的特殊功能。教師可根據各次不同的習題目的和內容安排引人入勝的多媒體激趣活動,例如聽聽力時,答對的學生放出鼓掌的聲音;詞彙練習時,從網上調出拼詞等有關英文游戲;聽一篇關於英國文化的短文時,播放愛耳蘭音樂或者自己組合知識背景介紹畫面;聽對話時,播放動畫片片段、文字等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從各方面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根據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實驗結果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兩者加起來有94%。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這樣通過多種感官刺激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強得多。
現代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習題中應用時,給學生一個廣闊視覺的空間,刺激學生敏感的視覺神經,使學生注意力集中,認真觀察細節,對所提供的教學材料的理解力增強,有助課堂習題的教學展開。教師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普遍漏洞,及時糾正。教師有效的教,學生有效的學。
5.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
英語學習離不開文化背景,要指導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了解西方社會觀點,西方語言產生的歷史背景等。教師應努力優化學習環境,充分利用課外環境。利用信息技術,利用我們的校園網、網路資源,使教學打破了時空限制。許多英語報刊上都附有網址,為學生提供寶貴的網上資源,學生通過這一途徑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經濟動向等。
比如,教師在教牛津小學英語5B Unit 9時,預先可讓學生在課外上網,查閱有關這些國家的情況,了解一下中西文化的差異。學生們出色的完成了收集的任務,在課堂上如數家珍,積極交流,大家在集體的討論中放眼世界,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新鮮知識,開闊了視野,也符合英語新課程標准倡導的任務型教學。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