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廣東省教育歷史

廣東省教育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24 08:59:12

教育部對中學各科每周的標准課時量的規定

中學包含初中和高中,中學教師周課時量

高中:數學、語文、英語任教兩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1節;物理、化學任教3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0節;政治、歷史、地理周課時不少於10節,音樂、美術、體育、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4節。

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0節

初中:

①數學、語文、英語任教兩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3節;物理、化學任教3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2節;政治、歷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地理、生物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音樂任教8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6節,體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美術、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8節。

②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2節。

③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周課時不少於2節(一校兩址或學生數在2000人以上的減半),副校長周課時不少於4節,中層幹部周課時不少於6節、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

④對跨年級、跨學科教學的,可在上述規定課時減少1-2節;

⑤對男滿55周歲、女滿50周歲的老教師,在規定課時中相應減少20%。

⑥對因病、懷孕待產及處於哺乳期的教師,可酌情減少課時量。

⑦專職教輔人員每校不超過3-4人;實驗室教師為專職教師。

(1)廣東省教育歷史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我國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等。意見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眼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集中攻堅、綜合改革、重點突破,擴大改革受益面,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保障公民享有更多受教育機會,始終被列入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首要目標;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始終是中國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兩個重要維度。教師隊伍有力支撐著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規模教育體系。

意見提出,把教師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培養、培訓和管理全過程,構建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師德建設制度體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評價中強化師德考查。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建立教師國家榮譽制度,加快形成繼承我國優秀傳統、符合時代精神的尊師重教文化,創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

意見同時要求,要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改進績效考核辦法,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㈡ 廣東省有幾個縣級市

廣東省下轄一共有20個縣級市,分別為:樂昌市、南雄市、廉江市、吳川市、雷州市、四會市、台山市、鶴山市、開平市、恩平市、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興寧市、陸豐市、陽春市、英德市、連州市、普寧市、羅定市。

廣東,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廣州。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和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廣東通行粵語、客家語和閩語,而且粵、客兩大方言的中心都在廣東。廣東也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

廣東是太古「南海盤古國」所在地。考古證實廣東於先秦已存在高度文明,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 。廣東是中國的南大門,處在南海航運樞紐位置上,廣東先民從秦漢開始就通過海洋走上與世界各地交往的道路,成為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發源地。

(2)廣東省教育歷史擴展閱讀:

樂昌,廣東省轄縣級市,韶關市代管。地處南嶺山脈南麓,粵北邊陲,毗鄰湖南,是珠三角輻射內地和內陸各省區進入廣東的「橋頭堡」,素有「廣東北大門」之稱。

樂昌已有1500多年建縣史,素有「千年佗城」美稱。南齊初年,析曲江縣地置靈溪縣;南朝梁天監七年(公元508年)正式建縣,時稱梁化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境內有樂石、昌山兩山而改稱樂昌縣;1994年撤縣設市(縣級)。

大革命至土地革命期間,毛澤東、朱德、陳毅、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在樂昌留下了光輝的革命蹤跡。樂昌花鼓戲、漁鼓說唱、九峰山歌、三溪青蛙獅被列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樂昌素有「楚粵孔道」之稱,西京古道途經境內,曾是粵鹽及其他商品南來北往集散地。現有京廣鐵路、京廣高鐵、京珠高速、樂廣高速、107國道、省道248線縱貫境內。京廣高鐵樂昌東站已於2017年5月投入運營,樂昌到廣州僅需1小時,樂昌正式融入珠三角「一小時經濟圈」。

㈢ 廣東省的歷史(越詳細越好,要真實)

潮汕著名歷史人物

自古到今,潮汕地區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其中對我國或潮汕地區社會進步發展作過重要貢獻,對民眾做過重要好事的著名歷史人物,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
潮汕地區的著名歷史人物,大致可以分為如下8類:
一、古代考中狀元人物
林大欽:明朝嘉靖十一年(1531),以《廷試策》切中時弊,且具有蘇文風格,被嘉靖帝親擢為文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潔身自娛,富有文才。
林德鏞:清康熙六十年(1721),考中武狀元。
黃仁勇:清嘉慶元年(1796),考中武狀元。
二、著名清官
潮籍清官很多,較為著名的有宋代的劉允、張夔、王大寶,明代的蕭端蒙、陳一松、王天性、薛侃、薛宗鎧,清代的鄭大進等。
劉允:歷任循州(今龍川)戶曹、程鄉(今梅縣)知縣、化州知州。體恤民苦,減免賦稅,革除弊政。
蕭端蒙:歷任山東道御史、巡按貴州、巡按江西等。查處龔灘敲詐案,懲辦江西藩王部屬並彈劾江西藩王。
鄭大進:歷任正定知府、兩淮鹽運使、湖南按察使、貴州布政使、河南巡撫、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直隸總督等。革弊興利,興修水利,力解民困,懲辦邪教,重視文教。
三、著名軍事家
翁萬達:明嘉靖年間,歷任梧州知府、廣西副使、四川按察使、陝西布政使、兵部侍郎、兵部尚書等。招撫莫登庸,保衛祖國南疆;抵禦俺答汗,保衛北邊安全;善文能詩,著述甚豐。
四、洋務派著名人物
丁日昌:歷任江西萬安縣令、蘇松太兵備道、兩淮鹽運使、江蘇巡撫、福建巡撫、會辦南洋海防節制水師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等。積極參與辦洋務,主辦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支持創辦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煤礦等;對台灣的開發作出積極貢獻。
五、抗金、抗元、抗倭、抗日著名人物
王大寶:歷任連州知州、袁州知州、禮部侍郎、諫議大夫、兵部侍郎、禮部尚書等。支持抗金名將張浚北伐,彈劾抗金敗將汪澈,致力穩住抗金局勢。
陳夢龍:曾任湖北石首主簿,主動請求參加抗元,散家財招兵抗元,協助文天祥在潮陽討伐陳懿、劉興,前往贛、閩參加抗元戰斗,為營救文天祥而戰死潮陽古埕沙堤。
林大春:歷任行人司行人、戶部主事、浙江提學使等。嘉靖四十二年(1563),他因母喪居潮陽,協助縣令郭夢得招義士抗倭,五戰五捷。
翁照垣:1931年任第十九路軍第七十八師第一五六旅旅長,在「一二八」事變時率所部3000多名官兵誓死保衛陣地,並組織敢死隊和大刀隊,與敵浴血肉搏,重創日本侵略軍,被當時新聞界譽為「抗日英雄」。其後又於1933年在長城古北口及灤河以東一帶率官兵與日軍鏖戰,於1937年在津浦線一帶抗日,於1938~1944年回潮汕率領抗日自衛隊抗擊日本侵略軍。
六、近現代著名革命人物
潮汕地區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近現代有不少著名革命人物,為中國革命事業而努力奮斗,其中有的還為革命事業而英勇犧牲。
楊石魂:1925年3月,創建中共汕頭特別支部,1926年任汕頭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委員長,1927年帶領部分武裝赴普寧參加「四·二三」武裝暴動,接著匯合海豐農民武裝於陸豐成立惠潮梅革命武裝隊伍。「八·一」南昌起義軍進發汕頭時,他奉彭湃指示,率領工農軍策應,其後隨起義軍撤至流沙,護送周恩來、葉挺等安全抵香港。1929年奉中共中央指示,赴武漢參加重建湖北省委工作,任省委常委兼秘書長,同年4月5日在武漢被捕犧牲。
方方:曾到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參加東征軍。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進入閩西蘇區。紅軍主力長征後,他留在閩西南堅持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書記等職務。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立後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中,都作出重要的貢獻。
七、教育和科學著名人物
自古到今,潮汕地區的教育和科學著名人物甚多。如古代的趙德、薛侃、唐伯元、劉

㈣ 廣東教育出版社的歷史沿革

廣東教育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是廣東省出版集團屬下一家面向教育、服務教育,具有教材教輔出版資質的專業出版社,主要編輯出版教材、教學參考書、學生輔導讀物、教育理論、工具書以及其他綜合類圖書。
近幾年來,廣東教育出版社堅持大教育的出版理念和雙翼齊飛的出版方針,實施精品戰略,無論是教材教輔還是本版圖書,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自1996年以來至2003年12月,共出書8800餘種,總印數達7.6億多冊,總碼洋接近29億元,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廣東教育出版社將繼續發揮優勢,開拓資源,夯實主業,努力推進教育出版的專業化,重視出版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教材和特色課程教材,致力成為國家教材建設的南方基地。

㈤ 華南師范大學的辦學歷史

20年代初期,中國師范教育發展出現了嚴重的滑坡。原來南京、廣州、武漢、成都、沈陽等地的高等師范學校都相繼轉為或並入普通大學,國內僅存的一所培養中等教育師資的國立北平師范大學(現北京師范大學),當時也正面臨被取消的危險。
1931年,國際聯盟教育考察團來中國考察後提出:「中國文化中心大學校數太多,應當減少以免浪費。在歐洲各國,中學教師所受的訓練,根本與大學教育相同。此種任務應由大學中之文學院與理學院負擔之。」
1932年7月,國民黨政府為壓制學潮而命令國立北平師范大學停止招生。同年10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改革我國教育之傾向及其辦法》,再次提出:「大學以農、工、醫為主,將現行師資教育一律取消。」
1932年11月27日,《獨立評論》第28號發表署名叔永的文章《教育改革聲中的師范教育問題》,宣稱取消師范大學「不過是歷史演進的繼續和學制改革的尾聲」。12月,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向國民黨四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高等教育案》,指責北平師范大學「所設之院系,與普通大學毫無二致,不特系統重疊,徒耗經費,而彼所造就之學生,亦均難滿足中學師資之要求」。因而主張「國立北平師范大學應即停辦」。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勷勤大學師范學院在開辦之初,就明確了「以研究教育學術,培養中等學校師資,改進普通教育為任務」的辦學宗旨。
1933年9月20日,在勷勤大學師范學院的開學禮上,林礪儒說道:「原日市立師范是專為廣州市訓練小學師資,現在成立師范學院兼要為廣東全省訓練中學師資:這便是於原有使命之上,再加上一種新使命,這兩種使命,本院是要永遠負擔著進行的。」
勷勤大學師范學院成立時,與國立北平師范大學南北對峙,可稱『雙絕』。 華南師范大學創建於1933年,其前身是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師范學院,經過80年的建設和發展,是一所具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較齊全的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大學。
1933年,當代著名教育家林礪儒先生創建了華南師范大學的前身——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師范學院,並擔任院長。
1935年3月,中華民國教育部以勒勤大學師范學院「與法令不符」(當時國民政府公布的大學組織法里沒有師范學院這個名稱),且勒勤大學師范學院所設文史、博地、數理化三學系的名稱與內容不甚相符為由,令勷勤大學師范學院更名為勷勤大學教育學院並添設教育學系。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廣東省政府為了便於管理,下令將勷勤大學教育學院改組:一、將工學院並入國立中山大學;二、商學院改為廣東省立勷勤商學院(現廣東財經大學);三、教育學院改為廣東省立教育學院,仍由林礪儒任院長。
1938年9月,勷勤大學教育學院發展為廣東省立教育學院。
1939年8月,廣東省立教育學院奉省政府之命,遷回粵北乳源之候公渡,正式改名為廣東省立文理學院,
1950年10月,廣東省立文理學院改稱為廣東省文理學院。
1951年6月,在廣東省文理學院的基礎上加入了中山大學師范學院、私立華南聯合大學教育系,成立了華南師范學院。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先後有南方大學俄文系、嶺南大學教育系、海南師范學院、廣西大學教育系等數家大學相關院系並入。
1970年11月,華南師范學院改稱為廣東師范學院。
1977年11月,廣東師范學院恢復原稱華南師范學院。
1978年,學校被確定為廣東省屬重點大學。
1982年10月,華南師范學院易名為華南師范大學並沿用至今。
1996年,學校成功地躋身於國家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100所大學行列。
2000年,學校被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2004年,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澳門回歸五周年慶典期間,稱該校是中國數家名牌師范大學之一。
2005年,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被評為優秀。
2006年,學校通過「十五」「211工程」建設整體驗收。
2015年,廣東省和教育部共建華南師范大學。

㈥ 有誰知道廣州二中的歷史

廣州市第二中學

廣州市第二中學創建於1930年8月,現校址所在地曾是廣州著名的書院"學海堂"(清道光四年,兩廣總督阮元創辦)、菊坡精舍(清同治六年建校,首任學長是著名學者陳澧)、應元書院(同治八年,廣東布政使王凱泰創辦)的所在地,書香濃郁,聞名遐邇。廣州市二中原選址於西關蓬萊路,首任校長徐甘棠。抗日戰爭勝利後,因蓬萊路校址已設為廣州市一中,1947年初,學校在原市一中校址復辦。

廣州市第二中學北倚風光秀麗的越秀山,南臨雄偉壯麗的中山紀念堂,毗鄰省、市政府。早在1956年,學校就被廣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重點中學,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目前全校初 「二中人」精神

愛國愛校一身正氣,
富有理想勇於創新,
刻苦求知努力進取,
學識廣博情趣高雅,
文明有禮人格高尚,
紀律嚴明行為端正,
身心健康朝氣蓬勃。

、高中共有4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人數近2000人。學校有一支結構合理、厚德善業的教職工隊伍,人數為170人。其中特級教師1名,高級教師57名,一級教師61名。教師中有碩士研究生5人,在讀研究生及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40多人,參加省、市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培訓、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省級骨幹教師培訓的教師10人以上。

廣州二中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秉承"以學生發展為本,從未來需要育人"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尊師、勤學、自律、求實、創新"的優良校風,"嚴、勤、實、活、新"的學風和"整體優化、全面發展、發揮特長、鼓勵冒尖"的教育教學管理特色。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逐步形成了"合理負擔高效率,低進高出高質量"的辦學特色。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學校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著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培養現代化人才為目標,開展"主體性教育"實驗(該課題現已被列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著眼於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人的主體精神的培養和主體人格的塑造。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做到了學校領導"勤管、善管、優管",教師"安教、樂教、善教、優教",學生"樂學、勤學、善學、優學",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學校以教學為中心、以教育科研為動力、全面貫徹素質教育,教學成果顯著:全校每年體育達標率在99%以上。中考與高考的成績長期處於廣州市的前列,兩個畢業年級的工作連續多年榮獲廣州市一等獎。高考重點錄取率為60%以上,省本科為90%以上並培養出多名總分和單科狀元。

由於辦學成績顯著,學校先後榮獲廣州市先進單位、廣州市文明示範校園、廣州市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廣州市誠信示範單位、廣州市抗擊非典先進單位、廣州市先進工會、廣州市先進團委、廣州市無償獻血先進集體、廣州市"雷鋒號"志願服務先進集體和廣州市學生軍訓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現在,學校被廣州市政府確定為廣州市的24所示範性普通高中之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學校除了繼續保留應元路的老校區外,高中部將在科學城建校。在不久的將來,一所廣州市最大的"山水學府"、"生態校園"將展現在世人的眼前。

㈦ 廣州市97中學歷史

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建校於 1962 年,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廣州市新課程改革實驗樣本學校。

「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培養特長,為每位學生的健康人生奠定寬厚的基礎」是我校的辦學宗旨。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實施「科研促教」策略,深入開展教學改革,努力優化課堂教學,構建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管理的模式,營造和諧的育人氛圍,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有效地促進了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高等學校輸送了大批合格新生;現在正繼續實施 「五項工程」(德育品牌工程、畢業班工作質量工程、教育科研工程、學校形象工程、辦學效益工程)建設 ,爭創發展新優勢,努力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學校辦學條件完善,校園布局合理,教學設施先進,除配置校園網外,所有教學用室均配置有多媒體電教平台及空調設備;除常規教學場室配套齊全外,還配備科技活動室、心理咨詢室、計算機多媒體多動能室、燈光橡塑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運動場地等一批教學設施。我校以「精品」意識來指導校舍的整體改造及校園的美化、綠化和凈化,營造了優雅的校園環境和濃郁的育人氛圍。

我校教職工師德高尚,努力工作,求實創新,形成了「愛校奉獻、開拓進取、團結協作、敢為人先、不甘人後」的「九七精神」,在教育教學及其他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近幾年來,先後有 75 人被評為省、市、區優秀教師和各類先進工作者,語文科等 9 個科組被評為市先進科組。

經過 40 多年的建設,九十七中已成為一所在廣州市教學質量好、社會聲譽高的名牌學校。近年,我校先後獲得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廣州市普教系統現代教育技術先進單位、廣州市首批健康教育促進學校、廣州市青年文明號、廣州市科技教育先進集體、廣州市紅十字工作先進集體、廣州市陶藝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廣州市學生軍訓閱兵軍事項目表演優秀獎,海珠區優秀家長學校、海珠區中小學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海珠區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海珠區優秀教工之家、海珠區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紅旗團委、少先隊紅旗大隊等榮譽稱號。

畢業班成績顯著, 連續 6 年榮獲廣州市高中畢業班工作一等獎,連續 2 年榮獲區初中畢業班工作一等獎。師生參加各級競賽、成果評比,取得累累碩果。

㈧ 廣東省音樂類院校有哪些

廣東最好的音樂學院當屬星海音樂學院,在全國也能拍到第九名,是音樂類的專業的本科院校。其次,是華南師范大學音樂系,也是水平較高的。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比較一般的學校或音樂系了,例如:廣東文藝職業學院,廣州外語藝術職業學院,以及深大、廣大、肇慶學院、嘉應學院的音樂系。

㈨ 廣東歷史教育專業專插本,可以報考什麼專業是否可以改變專業需要考什麼相關書籍都是什麼版本的

廣東省專插本,統一考試科目:政治、英語、高等數學
其他兩門科目是各學院自己統一制定的考試科目
一般其他學院如果沒有太大限制的話,你報考的學校所計劃招考的專業都可以報,只不過可能有些專業你沒有學過,你可能要下一些功夫去准備專業課考試科目,如果報考廣東葯學院 有葯學、中葯學、市場營銷專業,不同專業的專業考試科目是不同的。
如果想報什麼學院,最先去看看該學院招收什麼專業,然後是專業考試科目,並做好提前復習計劃准備,希望能對你有點幫助!

㈩ 廣東省韶關市歷史中考是韶關教育局出題還是用其它地方的題。 用的課本是川教版還是人教版的

廣東省韶關市歷史用的課本是川教版,至於中考嗎?要看你學校怎麼樣去做,有寫學校自己本校出試卷的,有寫就拿韶關教育局出題的,期末的考試一般就是統一用韶關教育局出題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