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就業
1. 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在職研究生
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在職研究生受歡迎自有原因,具備別的院校沒有的優勢,更有強大的師資力量,精緻的教學,豐富的辦學經驗。優勢在於:
一、教學特色
1、以「瞄準國際前沿,理論聯系實際」為導向,密切關注該學科領域內的新發展;
2、教學過程中既強調知識的培養,更注重通過課程的學習提升學員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學成效明顯;
3、課堂內外接觸到大量當代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和探索,一方面激發了學員探究和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員的科學思維方式;
4、配備的授課導師均為在國際、國內相關專業領域的權威專家,不僅有深厚的理論功底,而且每位導師均長期深入一線,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也是我所長期以來所形成的學術文化:沒有一手的資料就沒有發言權。
二、學員受益
1、在整體了解心理學理論的基礎上,能夠系統、科學地把握兒童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年齡特徵,並學會從事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能技巧;
2、學員畢業後,有能力根據兒童的特點,設計出適合兒童發展的教育管理及輔導體系,體驗輕松教育的樂趣;
3、有能力作為兒童發展與教育管理顧問,從事咨詢行業;
4、與專家面對面交流,享受高品質的指導及後續的交流。
三、教學方式
1、北京面授班 (主要面向北京學員):每周末上課一天;
2、深圳面授班 (主要面向深圳周邊學員):隔周周末上課兩天;
3、全國遠程班 (主要面向京外學員):教學形式有二種:一是遠程教學,學員通過網路視頻和課件自主學習。二是集中面授,按教務處教學計劃進行集中面授、答疑和考試。
2. 教育心理學的就業前景及方向是什麼
第一,普通高校,這是心理學研究生畢業以後的主要去向。近年來高校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紛紛開設心理學的公共課,心理學碩士擔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課的老師。這無疑擴大了心理學研究生的就業面。對於心理學碩士來說最好的就業方向之一是進入心理學系和教育系成為一名心理學老師。
第二, 公務員。招心理學研究生作公務員的一般是公安系統、教育行政部門:公安局、勞教所、監獄、邊檢站等都是可能的去處。
第三,企業。心理學研究生去企業主要從事獵頭(人才中介)人才測評機構等、企業咨詢和人力資源管理、策劃設計公司。心理學研究生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不同,心理學學生倡導人性化的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學生有所互補。
第四,中小學。原來一般招的是本科生,大中專院校心理輔導人員的飽和,也有一些研究生開始考慮進入中小學從事心理教育工作。
第五,心理咨詢工作者。國內這個行業從目前我國的現狀來看,單純從事心理咨詢工作還不是一個收入十分豐厚的職業,要想有外國同行的薪水有待進一步努力開拓市場和提高自己的咨詢水平。但是展望未來的前景,還是相當不錯的。
第六, 醫院和診所。學習臨床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的學生,可以去醫院或心理診所從事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工作,但是以中國現今對心理醫生的需求,再加上去醫院需要有行醫執照,難度比較大。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類的學習、教育干預的效果、教學心理,以及學校組織的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的重點是把心理學的理論或研究所得應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學可應用於設計課程、改良教學方法、推動學習動機以及幫助學生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遇上的各項困難和挑戰。
「教育心理學」和「學校心理學」這兩個名詞經常交替使用,但通常從事理論工作及研究的人員較傾向稱作教育心理學家,而在學校或學校相關埸所從事實務工作的就被歸類為學校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關注學生如何學習與發展,實務工作上特別關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不論是資優兒童或有情緒、行為問題等學童)。
通過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對理解教育心理學也有一定的幫助。首先,教育心理學是以心理學為基礎,兩門學科之間的關系就像醫學與生物學、或工程學與物理學之間的關系。
3.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反思(至少2000字),謝謝。
一、小學教學的要求有利於提高兒童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覺性。學習的社會性要求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義務感,也培養了意志力,這些對兒童個性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集體生活的要求提高了交往能力和社會認知水平,也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自我意識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二、兒童會表現出觀察的目的性、精確性、順序性、判斷力都比較差。培養兒童的觀察力應教會孩子明確觀察目的,教給孩子觀察的方法、學會對觀察結果進行處理,並養成觀察習慣。
三、第一,小學生的記憶從幼兒期的無意記憶佔主導地位發展到有意記憶佔主導地位,是小學兒童記憶發展的第一個特點。第二,從機械記憶佔主導地位發展到意義記憶佔主導地位,這是小學兒童記憶發展的第二個特點。第三,小學階段從具體形象的記憶為主導,逐步發展到對詞的抽象記憶,這是小學兒童記憶發展的第三個特點。小學生記憶力的培養1、有意識記的培養
(1)要使學生明確了解自己活動的目的任務,並願意為達到目的任務而努力。
(2)向學生提出適當的長遠的識記憶任務。
(3)教會學生獨立地自覺地檢查自己的記憶效果。
(4)充分利用無意識記
2、意義識記的培養
(1)幫助學生理解教材
(2)對高年級學生要教會他們良好的記憶方法。
(3)考慮記憶恢復現象
(3)適當訓練機械記憶能力
3、加強復習,防止遺忘
四、六年級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已佔主導地位,但仍帶有很大的具體形象性,具備了人類思維的整體結構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存在不平衡性。
五、豐富兒童的語言、豐富兒童的表象、進行專門的想像訓練。
六、1、善於運用無意注意的規律,使要求學生注意的對象具有新穎性、較大的強度、運動變化性、突出注意對象與背景的差異;2、運用有意注意的規律,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激發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培養抗干擾能力。3、運用兩種注意交替的規律組織教學。
七、因為小學生的心理活動具有很強的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容易被認識對象本身的特點所吸引,使用直觀教學能很好地引起學生的注意,並且也能幫助學生進行感知、思維、記憶和想像。
4. 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有哪些課程
必
修
課
程 課 程 主 講 導 師
基礎模
塊 普通心理學 崔耀 博士 教授 唐衛海、劉希平 博士 教授 關梅琳 博士 羅婷 博士
心理測量學與統計 陳毅文 教授 碩導 史 偉 博士 楊志 博士
心理學研究方法 樊春雷 博士 副教授 碩導 孫向紅 博士 教授 碩導 孫 彥 博士
社會心理學 李岩梅 博士 副教授 碩導 陳雪峰 博士 張莉 博士
人格心理學 陳祉妍 博士 遲立忠 博士 汪亞珉 博士
系統專業模塊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研究 高瀟怡 博士 副教授
學前兒童繪畫教育心理學 李文馥 教授 碩導
學前兒童游戲與身心發展研究 李 甦 博士 副教授
學前兒童教育管理學 王瑜元 副教授
學前兒童教育模式介紹 孫莉莉 副教授
兒童發展心理學 方 格 教授 博導 王異芳 博士 副教授
兒童教育心理學 張梅玲 教授 博導 鄭 蕊 博士
兒童創造力培養 施建農 教授 博導 程 黎 博士
教師心理學 吳瑞華 教授 碩導
實操技能 腦功能開發與素質訓練 尹文剛 博士 教授 博導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王 俠 博士 副教授 王異芳 博士
兒童語言學習能力的培養 佟樂泉 教授
家庭教育心理學 王文忠 博士 教授 碩導 汪亞珉 博士 副教授
兒童行為問題矯治 吳任鋼 教授
蒙台梭利教學方法與課程設置 佟樂泉 教授
兒童多元智能理論及應用 張 真
感覺統合理論及應用 吳衛國
5.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修班
中科院心理所有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研修班,大專或本科學歷即可報名,符合條件可申請碩士學位!最後頒發結業證書和資格證書。
6. 哪位了解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課程進修班,同等學力申碩的含金量和社會認可度如何
問題很現實,也很詳細,相對來說還是覺得面授會好一些,不僅在於課堂上課,自覺內性會好,師容生交流互動方便,而且在同一個教室上課,更有班級意識,認識同道的同學,拓寬自己的社交圈,可以參加各種班級活動,大家來自各行各業,彼此可以面對面交流,這對於在職學員也是個很好的平台,建議你參加面授,有一群小夥伴,大家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會好一些
7. 中科院《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課程怎麼樣
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課程是很實用的課程,包括:兒童創造力培養,腦功能開發,繪畫心理學,兒童語言能力培養,游戲與身心發展的研究都是很實用的課程,講這些課程的老師有著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強大的實踐指導經驗,都是在兒童心理學,育兒領域很權威的老師。在學習過程中准媽媽可以多與老師溝通,有什麼問題可以面對面與老師交流,這是很難得的機會,想更好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要向最了解孩子的老師請教,希望這位媽媽能夠把握住這次機會,孩子的教育最關鍵的時期是在0-3歲,一切事情都可以等,唯獨孩子的教育是不能等的,錯過了孩子最佳教育期,就永遠錯過了。祝你好運!
8.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雖然我不是專業心理老師,但是我認為,可以試試,先講清楚課堂紀律,設立小紅花, 並告訴學生紅花積攢到一定數量可兌換小禮物,獎勵表現優秀學生,以此做榜樣。
9. 學習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有什麼收獲或啟發
小學教學的要求有利於提高兒童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覺性。學習的社會性要求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義務感,也培養了意志力,這些對兒童個性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集體生活的要求提高了交往能力和社會認知水平,也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自我意識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兒童會表現出觀察的目的性、精確性、順序性、判斷力都比較差。培養兒童的觀察力應教會孩子明確觀察目的,教給孩子觀察的方法、學會對觀察結果進行處理,並養成觀察習慣。
第一,小學生的記憶從幼兒期的無意記憶佔主導地位發展到有意記憶佔主導地位,是小學兒童記憶發展的第一個特點。第二,從機械記憶佔主導地位發展到意義記憶佔主導地位,這是小學兒童記憶發展的第二個特點。第三,小學階段從具體形象的記憶為主導,逐步發展到對詞的抽象記憶,這是小學兒童記憶發展的第三個特點。
六年級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已佔主導地位,但仍帶有很大的具體形象性,具備了人類思維的整體結構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存在不平衡性。
豐富兒童的語言、豐富兒童的表象、進行專門的想像訓練。
善於運用無意注意的規律,使要求學生注意的對象具有新穎性、較大的強度、運動變化性、突出注意對象與背景的差異;運用有意注意的規律,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激發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培養抗干擾能力。運用兩種注意交替的規律組織教學。
因為小學生的心理活動具有很強的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容易被認識對象本身的特點所吸引,使用直觀教學能很好地引起學生的注意,並且也能幫助學生進行感知、思維、記憶和想像。
10. 學習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有什麼收獲或啟發
非常開放的題目,談你的收獲就好了。多說一些,說好一些。
參考:
兒童心理學是學前教育專業(就是你所學專業好了)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理論課,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課程主要研究兒童從初生到入學前這一階段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徵,這是學前教育領域的基礎課程,也對實踐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可在實踐中幫助幼教工作者按照客觀規律引導兒童心理發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及提高教育工作中的成效等。就我而言,學習還有特別的收獲。
首先,我學會了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組織教育活動。
興趣是引導幼兒注意的主觀條件。興趣、成功感以及他人的關注等因素可以構成活動的動機。這些因素會直接影響活動的注意。如果活動的內容太難,幼兒就會不感興趣,不喜歡玩從喪失了活動的積極性;如果活動內容太簡單,幼兒就會覺得缺乏新異性、挑戰性而減少對他們的吸引力。另外,教師對教育過程式控制製得過多、過死,幼兒缺少積極參與和創造性發揮的機會,缺少實際操作的機會,教育過程呆板少變化等,都可能渙散幼兒的注意力。所以,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發展需要。活動內容應貼近幼兒的生活,是他們關注和感興趣的事物;活動方式應盡量「游戲化」,使其在活動過程中有愉快的體驗;組織形式應有利於師生之間、夥伴之間的交往;活動過程中要使幼兒有一種「主人翁」的自主感,能主動活動、動手動腦、積極參與。
其次,我懂得了應注意教學的方法,控制教學時間。
教師在教學中要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心理學的研究證實:長時間的單調刺激,使大腦皮層產生抑制,使人易於疲勞,難以使注意穩定。而教學方法的多樣化,符合「不斷變化的刺激」這一注意的規律,能激發幼兒定向探求活動,使幼兒對活動永遠保持新奇感。教師講話也要有技巧,當活動室比較亂時,提高嗓音有時反不如突然降低或者不做聲更易引起幼兒注意。教師要控制好活動時間,活動時間不宜過長。因為幼兒神經系統的耐受力較差,如果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或從事單調活動,便會引起神經系統的疲勞,降低覺醒水平,從而使注意渙散。
第三,我明白了如何妥善地安排教學環節,維護好課堂紀律。
教師要妥善安排教學環節,善於控制幼兒的注意,維護好課堂紀律。課堂紀律的好壞,是關繫到能否引起和保持幼兒注意的先決條件。教師既要維護好正常的教學秩序,也要妥善處理一些分散幼兒注意的偶發事件。例如,有時偶然碰到個別幼兒在活動時故意搗亂,分散了其他幼兒的注意。教師此時切不可把活動停下來立即處理,更不能對他發脾氣,否則這位搗亂的幼兒就達到了引起教師注意和擾亂課堂紀律的目的,還會引起更多幼兒注意的更大分散。而應該設法使他安靜下來,如請他回答問題或參與活動的角色,等活動結束後再對他進行教育。
最後,我懂得了一些具體幼兒成長問題的處理。
兒童在早期發展過程中,都會出現或者遇到一些具體的問題,如兒童所表現出來的一個問題,我們如何來矯正,可以通過兒童行為問題矯正課程來學習,那麼通過什麼方式來處理,應保持怎樣的心態來判斷?可以通過家庭教育心理學,教師心理學課程來學習。以及家長老師關心的兒童創造力,腦功能開發等等。生活中,也會有親友咨詢這些問題,通過學習我對這些具體問題也有了一定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