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天下音樂教育

天下音樂教育

發布時間: 2020-11-25 05:03:29

Ⅰ 父母總是太嘮叨怎麼辦

父母太嘮叨,應該採取更為積極主動的方式,化被動為主動。

從這種角度來想,當在與父母的對話中,對方開啟了嘮叨模式,對話的中心集中在你的身上時,我們需要想辦法將對話的重心轉向對方身上,再加上人有一個特性,就是喜歡談論關於自身的事。

最終得到一個結論,當我們的父母開啟嘮叨模式是,我們可以反過來開始關心他們,你將變為發問著,並且引導著對話的前進方向。最終在雙方都愉悅的情況下結束對話。這是一種雙贏的策略。

與人溝通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雖然要想如蔡康永般會說話時苦難的,但是通過不斷地思考與反思,我們最終是能夠不斷進步的。

Ⅱ 我的夢想作文600字

小時候,我喜歡用音樂表現所有的美麗,也希望做個音樂老師,讓身邊所有人能感受音樂的魅力。學了幾年的電子琴、但是我卻沒有一個認真的態度和一個堅韌的性格,所以也就一直一事無成,不經意間走過了的童年。任性的我錯過了學習的好時機也錯過了重點高中,初二我非常希望當兵,但是爸爸媽媽又怕我吃不了苦,就這樣我沒有自己的目標,也不知道該做什麼.初中畢業後我選擇學習美容美發,我只希望我能養活自己,我的琴開始荒廢了,不過我為有自己的事情而開心。當我准備張羅自己的美容廳時,我卻有個機會進入一所中專學習幼教專業。就這樣三年後以優異的成績中專畢業,當我真正步入工作崗位我發現一切不是象我所想像,

在一年的工作中不僅僅懂得了什麼是白眼,譏諷,擠兌,我也漸漸了解一個18歲女孩子該做的是什麼。在一次和父母的交談中我說出了我心中的想法,我希望父母支助我讀幾年的大學。我毅然辭掉了父親為我苦心安排的機關幼兒園教師那人人羨慕的工作。離開家開始我的求學經歷。我的父母雖然也不捨得我的離開,但是他們為我的決定感到驕傲,在離家100公里的一個城市我開始了一個自己的夢想。我拜訪名師,學習挨罵和暗自努力,住單身宿舍,啃方便麵,瘋狂的練琴、唱歌。學習文化課,我只能一個月回家一次,我會經常的一個人躲在宿舍里想爸爸媽媽,想家裡溫馨的氛圍。但是留下的卻是我的大哭一場。接著還要繼續面對新的一天。當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下來的的時候,我在醫院躺了2個星期。長期的營養不良和嚴重的心理負擔讓我第一次嘗到付出是什麼滋味。大學畢業我放棄了市內的工作,而義無反顧的回到我的家鄉在一所農村中學任教,我什麼都教,地理、歷史、政治、養殖、種植、美容、美發、服裝裁剪、服裝設計。在那所職業初級中學我開始展示我的不凡的才華,不會的我就把所有的內容從書上都背下來講給學生聽。每周我依舊過我的單身宿捨生活,接著就是火車到汽車,在到火車。吃麵包喝礦泉水,為的就是去沈陽的一個教授那裡學習聲樂。但是一切都是那樣的自然,一年後我考入了遼寧教育學院音樂教育成人本科班,每周我仍然坐近8個小時的汽車與火車。為了求學,我花掉了我的積蓄和我的工資,但是我收獲的是更多的知識和技能,2000年我被我的母校清原職業中專正式調入,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音樂專業的鋼琴教師,現在我又擁有了一所私人的電子琴教室,除了我解釋了自己存在的意義,我也為自己和家人創造了一個音樂的氛圍和一個溫馨的港灣。
現在我被駐扎在我們這里的部隊邀請為政治處編外幹事,主要就是教《軍人道德組歌》,在真正接觸了部隊我才知道部隊的艱苦和封閉。但是就因為這樣我更崇拜軍人也更願意為部隊做點我的貢獻,三年來我每年都要去部隊教歌,慰問,聯歡,幫助他們排練節目,我的「軍中玫瑰」的稱號也是部隊首長調侃出來的,但是我非常喜歡這個名字,也希望我無愧於這個名字。

Ⅲ 貝多芬生平簡介

貝多芬成功的作品,除《月光奏鳴曲》之外,還有《第二交響樂》、《克萊策奏嗚曲》、《第三交響樂》(又叫《英雄交響樂》)、《曙光奏鳴曲》、《熱情奏鳴曲》以及後來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交響樂》。其中,《第五交響樂》創作於1808年,被認為是貝多芬最受歡迎的交響樂,也是他的作品中最完美的典範作品之一。其主要內容是告訴人們要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要積極勇敢地與命運作斗爭。

貝多芬在世界音樂史上的地位非常高,屬於浪漫主義和古典主義之間承前啟後的人物,他的作品風格很獨特,也受到了來自全世界音樂家的贊賞,貝多芬對世界音樂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不僅是古典主義風格的集大成者,同時又是浪漫主義風格的開創者。他們對貝多芬的評價大多是集中在事業方面的,所以貝多芬在音樂上的成就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他的看法。

Ⅳ 孔子生平事跡簡介

一、早年教育

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去世,葬於魯國東部的防山,孔母未將墓的所在地告訴孔子。顏氏移居曲阜闕里,將其撫養成人。幼年的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為一種游戲。

孔子的母親在他17歲時去世,孔子希望將父母合葬。為了打聽父親葬處,他將母親棺殯停於路口(五父之衢),向路人打聽。後孔母的鄰居曼父之母,告訴孔子叔梁紇的墓處,孔子這才將父母合葬於防山。第二年,孔子在為母親守喪時,季孫氏宴請士一級的人(饗士)。孔子前往,不想卻被季孫氏家臣陽虎訓斥並拒絕。但後世學者多懷疑此事有偽。

19歲時孔子為魯國貴族季孫氏做文書、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倉儲和畜牧。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孔鯉先孔子而死,有遺腹子孔伋,字子思。

23歲時孔子開始在鄉間收徒講學,學生有顏由(顏回之父)、曾點(曾參之父)、冉耕等。魯昭公十七年,郯國國君郯子訪魯[15]。郯子博學多才,27歲的孔子慕名拜見。韓愈《師說》有語:「孔子師郯子。」孔子先後「問禮於老聃,學鼓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

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二、適齊

三十五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擊敗,逃到齊國,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孔子曾與齊太師談說音樂,聞習韶樂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齊景公說:「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他日又問政於孔子,孔子說:「政在節財。」景公想封孔子為尼溪田大夫,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晏嬰認為孔子會干擾齊國的文化。後來得知齊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沒有辦法,只好辭退孔子,孔子則重回魯國,聚徒講學。

三、初仕魯國

魯定公九年,51歲的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一年後做司空,再升為大司寇,期間亦行攝相事。

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在此事件中「文功武備」,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

魯定公十三年,孔子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策劃實施「隳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季孫氏之費,但圍攻郕邑的攻勢功敗垂成。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誅殺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但有看法認為少正卯事件是受到法家思想影響的後世學者所杜撰。

由於孔子治下魯國頗有起色,引起齊人警懼,齊大夫黎鉏設計,向魯贈送女樂文馬使魯定公不問朝政,並讓孔子與魯定公、季桓子等人之間在道德與政策上的分歧難以彌合,最終孔子去魯適衛。

四、周遊列國

離開魯國以後,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險。

五、留衛期間

孔子到了衛國,在前往陳地時,途經匡城,顏刻舉策指著郭外缺口說:「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因孔子身材高大,被匡人誤以為是魯國的陽虎,而遭圍捕。子路感到憤怒,奪戟准備交戰,但被孔子阻止。過程中孔子曾與顏回失散,一度以為顏回已死。

衛靈公提供孔子與仕魯時同等的俸祿。居住一段時間後,遭人誣諂而離開。

孔子在蒲城滯留幾個月後返回衛國。拜見衛靈公夫人南子時,孔子朝著北面,低頭俯地,不正視;夫人南子亦於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後,為此事甚感不滿,表面上不說,但孔子心裡明白,孔子便對著子路向天發誓說:「我如果不對的話,就讓老天厭棄我吧!」數月後,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孔子為次,其餘官員在後,招搖游市而過。孔子對此事引以為恥,顏刻問有何恥辱,孔子感嘆:「我從未見過像愛好美色那樣愛好道德的人啊!」便離開衛國。

六、過宋之危

孔子到了宋國以後,在大樹下和弟子習禮。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將大樹拔除。弟子打算盡速離去,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七、相失於鄭

孔子在鄭國時,與弟子失散,孔子獨自站立在郭東門。有人告知子貢,東門有人儀表像喪家之犬。弟子終把孔子尋回,並將此話告訴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八、受困陳蔡

吳伐陳、楚伐蔡之際,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隨即出發。陳、蔡大夫懼怕孔子為楚國所用,便將孔子圍困在陳、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絕糧七日,許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舊講誦不絕。後來派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接孔子。

九、晚年

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尊為國老,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注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前483年,獨子孔鯉先孔子而死。前481年,顏回先他而去世。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哀公十四年夏,齊國陳恆弒其君,孔子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懇請伐齊,哀公讓他「告季孫」,後孔子向季康子請求出兵,結果遭到拒絕。

前479年3月9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儒略歷3月9日,格里歷3月4日,夏歷二月十一),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回首一生,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天下音樂教育擴展閱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潛心致力於古文獻整理,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其思想以「仁」為核心,「仁」即「愛人」,倡導推行「仁政」,且應以「禮」為規范,「克己復禮為仁」;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其深遠。現存《論語》一書,記載有孔子與門人的問答,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

Ⅳ 求傾盡天下的賞析,音樂課要推薦歌曲,個人喜歡傾盡天下,求理由和賞...

這首歌很有歷史、浮華和悲情的感覺。如果要詳細點的,一定要去宜搜《這個相公有點冷》目錄里的一個長評哈!

Ⅵ 什麼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一、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意思是:

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

二、詳細解釋

1、「志於道」:可以解釋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遠,要希望達到的境界。這個「道」就包括了天道與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這是教我們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

2、「據於德」:立志雖要高遠,但必須從人道起步.所謂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從道德的行為開始。

3、「依於仁」,指依傍於仁,也就是說道與德如何發揮。

4、「游於藝」:「游戲」的「游」是「辵」旁,這里是水旁的「游泳」的「游」,「游於藝」的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

三、出至《論語·述而》短短十二個字,是孔子一生教育、學術思想的總結,是他立己立人的寫照。

(6)天下音樂教育擴展閱讀

孔子的「為學:

1、主張「述而不作」,反對「不知而作之者」,要求自己「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自己認為自己是「非生而知之者」,並且「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乃至「五十以學《易》」,真正做到了學而不厭。

2、在文章典籍方面,孔子自己認為還大約趕得上一般的人,至於身體力行的做個君子,還沒有達到。堅持從善如流,聞過則改,尤其是陳司敗「昭公知禮乎」之問,表現了孔子聞過則喜的聖人風范。

3、以「仁」「道」為標准,「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終身以周公為榜樣,立志恢復周禮,以推行仁道為己任。認為「仁」在日常生活之中,在舉手投足之間,「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Ⅶ 福州天下音樂教育學唱歌好嗎

星空樂藝術中心更專業,環境優雅,老師教的好。

Ⅷ 世界各地都有哪些著名的教育家 特別是音樂教育這塊兒

世界最著名的教育家,當然是中國的【孔子】和古希臘的【蘇格拉底】

中國最早的音樂教育家名叫【夔】
《尚書》記載,舜帝讓夔掌管樂舞,並教導年輕人習樂

德國的【卡爾.奧爾夫】是當代國際最知名的音樂教育家

Ⅸ 怎樣教育好孩子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育兒高手。要想做一個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斷地充實新知識。如果您從小就沒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體驗,現在又很難去思考應該如何對待孩子,當您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的時候,不妨用這些方法來取代打罵的教養方式:
1.多多了解孩子: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知識: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3..耐心傾聽孩子: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4.真正放下身段: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特別建議,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5.跟孩子講道理: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6.讓孩子去體驗: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協商: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8.盛怒時不管教孩子: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9.修正對孩子的期望:有時家長真的太過於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准(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

10.真誠對待孩子: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