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技工職業教育分離
⑴ 技工院校的高職文憑是屬於專科文憑嗎
高職文憑是專科。
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從上世紀末起非師范、非醫學、非公安類的專科層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逐步規范校名後綴為"職業技術學院"或「職業學院」,而師范、醫學、公安類的專科層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則應規范校名後綴為"高等專科學校"。 "職業技術學院"或「職業學院」為高職院校的特有校名後綴,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響應教育部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規劃,部分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從2012年起開始試辦本科層次的專業(與本科院校合辦)。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包括本科和專科兩個學歷教育層次。
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包括本科和專科兩個學歷教育層次;而在其他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則完整的囊括了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等層次的學歷教育。
高職院校也有三六九等,地位從高到低依次是:高等專科學校,專科學校,國家示範性高職,省重點高職,普通高職,民辦高職,成人分校,中等專業學校。
⑵ 職業高中和技校有什麼區別
(1)檔案存放地點:職高、技校生只能將檔案存入街道。
(2)派遣單位:職高、技校生由街道勞動部門辦理。
(3)戶別:職高、技校生不可自願農轉非
(4)性質:技校是以學習技術為主,注重培養專業技術人才,能發相關技能證書,職高則不能。
(5)辦學形式:職高和技校都屬於我國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范疇,只是管理部門不同。
(6)區別:技校是以專業技能培訓為主體,職高側重於文化(語、數、外)和專業。
(2)我國技工職業教育分離擴展閱讀
職業高級中學在改革教育結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等職業學校,大部分由普通中學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3年。培養目標與中等職業學校類似。職業高中屬於初中畢業後考入,畢業後可以參加對口高考繼續升學。
職業高中是高中的一部分,一般簡稱高中階段。一般來說,職高和普高並無區別,只是職高要求知識性和技術性並重;而普高則要求文化性重要。
職業高級中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種職業教育學校。職業高級中學與普通高中不同之處在於職業高中重點培養中級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中級技術工人和從業人員,職業高中分各種專業,而普通高中不分專業。
職業高中對學生的要求是:具有能直接從事某一職業的技術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對於文化基礎課,要具有相當於普通高中的水平。
技工學校簡稱為「技校」。 技工學校與中等專業學校(中專),職業高中(職高)一樣,等同於高中層次,技校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管,但是發技工證,不是學歷文憑。
招生層次包括初中畢業生、高中畢業生。中技屬於中等教育,而高技屬於較高等的職業教育,等同於大學專科。技工學校畢業頒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廳)印製的技工學校畢業證書和初級,中級、高級或以上職業資格證書。
技工學校開設的專業學制一般分:一年制、兩年制、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等。技工學校培養人才更注重專業技能的提高,培養的一般為實用型人才。
中級技校通常是在九年制義務教育結束後進行,在級別上相當於高中,但普通高中側重基礎知識的傳授,畢業後一般參加普通高考,是為升入大學做准備。而中級技校更重視專業技能的培訓,畢業後一般都已經掌握了相應的職業技能,步入社會可以勝任某種職業。
⑶ 技工學校和職業教育有什麼區別,哪個更適合初中應屆生
技工學校,學門手藝,和中專,高專類似,讀書不好的去學技工吧,現在大學生太多,技工需求量蠻高的,學門手藝也可以混出來的.
⑷ 我們該怎樣認識職業技工學校
目前通過九年義務教育後的學生,也就是初中畢業,因為高中還沒有普及所以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初中生上不了高中,因此就只能上中職學校,像職業高中、中專、技校等等學習技術,然後就業或者上高職繼續深造,有些普通高中畢業也可以上高職院校學習。
職業技術學校,是我們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些發達國家非常重視職業教育,像日本、德國等職業教育搞得非常好,引起很多國家借鑒研究,像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氣,人們也發現這些國家之所以經濟發展很快很發達其重要原因就是重視職業教育,實際上大家都知道社會需求量最大的是一線的有技術素質高的勞動者,而科學家、專家並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的,所以培養一線有技術有素質的勞動者更為重要,一線勞動者數量龐大影響也很大,國家的建設需要科學家、白領、藍領,各個層次的人員都需求,而最多的是藍領階層。
職業技術學校專業性比較強,人們常說「隔行如隔山」說明行業裡面差別非常大,不去好好研究學習是入不了門的,另外人們也常說「熟能生巧」也是指專業性方面的技術活,通過專業訓練做起來又好又快讓人羨慕,像古代主要靠師徒傳承或者家族傳承,有些技術逐漸在發展中被淘汰,同時也新生了很多門類的專業,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各行各業」,都需要熟練的人去做,而職業技術學校就充當這些人員的培訓工作。
國家教育部對職業教育非常重視,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大力發展我國的職業教育,像初中畢業就讀中職學校的學生完全免學費而且國家對每個學生每年有近2千左右的補助,力度比較大的,但是由於很多原因,許多人不了解也不太認可我國的職業教育,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要讀好的大學才有前途才是真正的人才,在觀念理念上得不到認可,比如上個職業技術學院那不是大學,要985、211那些重點大學才是讀書學習,在德國差不多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是上職業技術學校,家長社會都非常認可,通過在這些學校出來的學生工作後收入超過公務員、大學教授的工程師、技師非常多,所以在德國讀職業技術學校並不低人一等,而是順其自然的進行選擇不存在歧視,我想我國的職業教育逐步在國家社會的重視之下,也會逐步完善逐步擴大發展,相信職業教育會逐步走入人們視野得到人們重視的。
實際上我國古代對職業技術還是比較重視的,像「天干三年餓不著手藝人」說明對職業技術的重視,往往人們都很羨慕有手藝的人,近年來受經濟利益刺激,價值觀導向發生偏差,重視程度不夠,我想通過國家政策社會重視逐步會把人們的觀念轉變過來,認識到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職業教育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⑸ 技工學校屬於職業學校范疇嗎
本職上是一樣的。
職和高中起點專科的畢業證書均屬國家承認的國民教育系列大專畢業證書,高職和專科的區別就在於學習課程不同,高職教學側重於職業技術。
高職的學歷不如大專高,傳統意義上來看,高職只要兩年,但是大專需要三年。現在在考大學的時候,普遍寫的都是高職,有一些是三年制的,另外一些是兩年制的。通常看來,三年制的那些就是以前的大專!因為高職學費是學校自己定,但是大專是限制收費金額的!這個問題在我高考的時候問過老師!高職好像可以續本!另外我現在在北京,我們找工作的時候限定是只要大專以上學生,不知道高職算不算在裡面!
據前不久召開的一次自考高職會議透露,北京自考高職已從1998年的6個專業1330人,發展到如今的12個專業15000人。雖然自考高職人數在短短幾年內成倍翻番,形勢喜人,然而記者了解到,在普高高職中,雖然報考人數較前幾年增多,但部分高校高職新生不報到的比例也達到了10%左右,甚至部分學生勉強入了學,也自覺低人一等。用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話來說,就是高職在現實中遭遇到了認可卻不認同的命運。
那麼,高職和大專究竟區別何在?高職真的不如大專嗎?已經招生多年的大專,怎麼今年一下子都變成了高職?大專哪去了?成人高職、自考高職和普通高校的高職有區別嗎?高職畢業是否可以續讀本科?高職畢業只能做工人嗎? 帶著社會普遍關心的幾個問題,記者采訪了北京高職教育研究會秘書長貢文清副教授。
走出高職認識的誤區
貢先生介紹說,令部分家長驚詫的消失了的大專,實際上並沒有消失,高職其實就是專科教育。我國高等教育從學歷層次上分專科、本科、研究生三種類型,而從教育類型上分,專科教育中又有學科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以前實行多年的專科教育其實就是學科教育,它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缺陷。近年來, 國家一直在調整這一不合理局面。今年動作尤其大,除師范院校外,北京市各 高校招收的專科已全部改為高職。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高職更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是教育主動適應市場的合理調整。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高職,顯然它比傳統的大專教育更貼近人才市場。
從國家對高職畢業生使用的相關政策上,也可證實這一點。北京高職畢業生的工資待遇與大專生相同,北京生源的農業戶口考生也可辦理農轉非。只是不發派遣證,但派遣證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目前,普通高校的專、本科畢業生政策同高職沒有區別。畢業生自主擇業早就成為事實。
高職畢業只能當工人?高職開設的專業多為社會急需的緊俏專業,以自考高職專業為例,就開設了計算機應用、市場營銷、物業管理、網路技術應用與服務、裝飾藝術、智能建築控制技術專業和數控應用等專業。北京興辦高職教育較 早的海淀走讀大學由於專業新穎,畢業生待遇甚至超過了部分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且一次就業率也很高。
前景廣闊
據了解,目前高職教育的入口渠道很寬,一是國家賦予了合法招生指標,招收高三畢業生。這種形式除了培養模式與以往大專不同外,招生辦法和大專完全相同。職高、中專、技校的職技類學生也可以通過北京單獨組織的考試(即3+ X)獲得入學資格。第二種形式是繼續教育范疇的高職。成人高校的高職和自考高職就屬這種情況。由此可見,高職教育的入口已經敞開。
在政策上,作為專科學歷層次,高職可以續本,但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但是,實際上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缺少升本的國家政策,就是部分學生不選高職的重要原因之一。有關部門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據有關人士透露,高職升本的問題有望在近一、兩年內實現,北京市已經考慮在部分技術性高職中開設本科。到那時,高職的優勢將會更明顯。
鑒於普遍存在的人才高消費正逐漸被糾正的現實,可以預見,像深圳人才市場上出現的鉗工工資高於研究生的情況,不是不可能出現在新型高職教育中的。
高職和職高混為一談:用人單位為何不認高職
今天,北京市1.3萬多名高職生迎來了自己的招聘會,從而不必在本科生、研究生的招聘會中遭受冷眼。可他們又遭遇了另外一種尷尬:在北京的首場高職招聘會上,許多用人單位居然還是搞不懂高職是是什麼。
北京高校就業指導中心任占忠主任講了個故事:在一次座談會上,一家著名大型現代化企業的人事部經理不清楚職高和高職的區別。「都是中等職業教育吧?」最後他小心翼翼地說了一句。
無獨有偶。謝先生在高校工作,去年,一個朋友的孩子報考高職,他特別不理解:好好的孩子,干嗎考高中?今天,謝先生和他的同事來到會場,招聘熟悉印刷業務的人員。他的同事也以為高職等於高中,結果招聘海報上對學歷的要求寫成高中以上學歷。
很多企業都把高職和職高混為一談,這讓教育部門的官員哭笑不得。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建議:以後不要簡稱。他介紹,高職的全稱是高等職業技術,屬於高中畢業後的求學之路,由普通高校舉辦學院或獨立建制,大專學歷;職高的全稱是職業高中,屬於初中畢業後考入,一般是由中學舉辦,中專學歷。
高職近幾年在國內才發展起來。以北京為例,前幾年高職畢業生一直維持在1000人左右,去年畢業生猛增到8000多人,今年的畢業生人數則高達1.3萬多人。
以前,由於規模原因高職不為人知還有情可原。去年,國家強調加大職業教育發展力度。一段時間,各種媒體更是集中力量介紹職業教育。
國外先進的職業教育觀念更是被不失時機地引入國內。比如說,澳大利亞希望經過12年教育後的學生進入普通高等教育時能佔80%的比例,實際上只有50% 60%的學生才進入這個體系,其餘的選擇高職。在國外,職業教育意味著職業資格准入證明。而高職學校在設立專業時,非常慎重,必須對市場和企業進行充分調研。
然而,由於高職的規模依然較小,連一些舉辦高職教育的學校甚至都沒真正弄懂它的含義,把高職辦得既不像大專,也不像職業教育。
一所行業類成人教育學校,從去年開始招高職學生,只有會計專業一個班30多名學生。負責就業的老師也在發愁:學校的牌子並不響亮,高職也不是強項。學生怎麼找工作呢?他們跑到招聘會上希望借機宣傳一下學校。
「有的高職院校培養的高職生和大專生差不多。」一個參展的用人單位對此感觸頗深。招聘人員說,高職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應該很強。他拿出一本書,讓應聘學生辨別上面的字體。結果20來個學生沒有一個答得上來。
很多學生以為自己上了高職,就擁有職業資格。作為一家剛成立的機械類公司的合夥人,庄先生來招聘會招人。有個學生開口就要3000元月薪。庄先生當場出題,讓他素描展會上的椅子。結果他畫不出來。對高職生失望的他,又把目標放到本科生上。
相對於那些著名高校,高職院校還沒有全國叫得響的品牌。
一位公辦學校老師非常感慨:民辦高職辦學比公辦好一些。比如北京海淀走讀大學可以自主設置專業,學生分配也相當好。可對更多公辦高校而言,高職的設立有些倉促,不少學校沒有自己的特色,專業設置還要聽取主管部門的意見,靈活性相對弱了許多。
「既然高職就業已經完全市場化,招生何不如此?」一位高職院校老師建言。她設想5年後經過市場洗禮,高職將更加規范。那時,只有特色才能讓高職揚名,只有特色才能讓高職生存。
摘自 《中國青年報》 2003-03-10
"高職"和"大專"它們有沒有區別?
答:高職全稱是高等職業教育,是為了與國際接軌,統改稱為高職。過去的大專偏重應試,學生實踐能力不強。為了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培養有大學文化程度,又有高級專門技能的所謂應用型人才。這就把除師范類還叫大專外,其餘全改成了高職。一些老中專經過重新改造、升格,也變成了高職。所以,高職和大專還不能完全劃等號。目前高職還屬於大專層次。
目前作為大專層次的高職,與原來的大專主要區別是:一是高職突出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門技能的教育訓練。二是高職類畢業生屬於應用型、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就業比較受歡迎,不像前幾年大專生分不出去。
據前不久召開的一次自考高職會議透露,北京自考高職已從1998年的6個專業1330人,發展到如今的12個專業15000人。雖然自考高職人數在短短幾年內成倍翻番,形勢喜人,然而記者了解到,在普高高職中,雖然報考人數較前幾年增多,但部分高校高職新生不報到的比例也達到了10%左右,甚至部分學生勉強入了學,也自覺低人一等。用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話來說,就是高職在現實中遭遇到了認可卻不認同的命運。
那麼,高職和大專究竟區別何在?高職真的不如大專嗎?已經招生多年的大專,怎麼今年一下子都變成了高職?大專哪去了?成人高職、自考高職和普通高校的高職有區別嗎?高職畢業是否可以續讀本科?高職畢業只能做工人嗎? 帶著社會普遍關心的幾個問題,記者采訪了北京高職教育研究會秘書長貢文清副教授。
走出高職認識的誤區
貢先生介紹說,令部分家長驚詫的消失了的大專,實際上並沒有消失,高職其實就是專科教育。我國高等教育從學歷層次上分專科、本科、研究生三種類型,而從教育類型上分,專科教育中又有學科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以前實行多年的專科教育其實就是學科教育,它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缺陷。近年來, 國家一直在調整這一不合理局面。今年動作尤其大,除師范院校外,北京市各 高校招收的專科已全部改為高職。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高職更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是教育主動適應市場的合理調整。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高職,顯然它比傳統的大專教育更貼近人才市場。
從國家對高職畢業生使用的相關政策上,也可證實這一點。北京高職畢業生的工資待遇與大專生相同,北京生源的農業戶口考生也可辦理農轉非。只是不發派遣證,但派遣證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目前,普通高校的專、本科畢業生政策同高職沒有區別。畢業生自主擇業早就成為事實。
高職畢業只能當工人?高職開設的專業多為社會急需的緊俏專業,以自考高職專業為例,就開設了計算機應用、市場營銷、物業管理、網路技術應用與服務、裝飾藝術、智能建築控制技術專業和數控應用等專業。北京興辦高職教育較 早的海淀走讀大學由於專業新穎,畢業生待遇甚至超過了部分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而且一次就業率也很高。
前景廣闊
據了解,目前高職教育的入口渠道很寬,一是國家賦予了合法招生指標,招收高三畢業生。這種形式除了培養模式與以往大專不同外,招生辦法和大專完全相同。職高、中專、技校的職技類學生也可以通過北京單獨組織的考試(即3+ X)獲得入學資格。第二種形式是繼續教育范疇的高職。成人高校的高職和自考高職就屬這種情況。由此可見,高職教育的入口已經敞開。
在政策上,作為專科學歷層次,高職可以續本,但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但是,實際上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缺少升本的國家政策,就是部分學生不選高職的重要原因之一。有關部門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據有關人士透露,高職升本的問題有望在近一、兩年內實現,北京市已經考慮在部分技術性高職中開設本科。到那時,高職的優勢將會更明顯。
鑒於普遍存在的人才高消費正逐漸被糾正的現實,可以預見,像深圳人才市場上出現的鉗工工資高於研究生的情況,不是不可能出現在新型高職教育中的。
高職和職高混為一談:用人單位為何不認高職
今天,北京市1.3萬多名高職生迎來了自己的招聘會,從而不必在本科生、研究生的招聘會中遭受冷眼。可他們又遭遇了另外一種尷尬:在北京的首場高職招聘會上,許多用人單位居然還是搞不懂高職是是什麼。
北京高校就業指導中心任占忠主任講了個故事:在一次座談會上,一家著名大型現代化企業的人事部經理不清楚職高和高職的區別。「都是中等職業教育吧?」最後他小心翼翼地說了一句。
無獨有偶。謝先生在高校工作,去年,一個朋友的孩子報考高職,他特別不理解:好好的孩子,干嗎考高中?今天,謝先生和他的同事來到會場,招聘熟悉印刷業務的人員。他的同事也以為高職等於高中,結果招聘海報上對學歷的要求寫成高中以上學歷。
很多企業都把高職和職高混為一談,這讓教育部門的官員哭笑不得。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建議:以後不要簡稱。他介紹,高職的全稱是高等職業技術,屬於高中畢業後的求學之路,由普通高校舉辦學院或獨立建制,大專學歷;職高的全稱是職業高中,屬於初中畢業後考入,一般是由中學舉辦,中專學歷。
高職近幾年在國內才發展起來。以北京為例,前幾年高職畢業生一直維持在1000人左右,去年畢業生猛增到8000多人,今年的畢業生人數則高達1.3萬多人。
以前,由於規模原因高職不為人知還有情可原。去年,國家強調加大職業教育發展力度。一段時間,各種媒體更是集中力量介紹職業教育。
國外先進的職業教育觀念更是被不失時機地引入國內。比如說,澳大利亞希望經過12年教育後的學生進入普通高等教育時能佔80%的比例,實際上只有50% 60%的學生才進入這個體系,其餘的選擇高職。在國外,職業教育意味著職業資格准入證明。而高職學校在設立專業時,非常慎重,必須對市場和企業進行充分調研。
然而,由於高職的規模依然較小,連一些舉辦高職教育的學校甚至都沒真正弄懂它的含義,把高職辦得既不像大專,也不像職業教育。
一所行業類成人教育學校,從去年開始招高職學生,只有會計專業一個班30多名學生。負責就業的老師也在發愁:學校的牌子並不響亮,高職也不是強項。學生怎麼找工作呢?他們跑到招聘會上希望借機宣傳一下學校。
「有的高職院校培養的高職生和大專生差不多。」一個參展的用人單位對此感觸頗深。招聘人員說,高職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應該很強。他拿出一本書,讓應聘學生辨別上面的字體。結果20來個學生沒有一個答得上來。
很多學生以為自己上了高職,就擁有職業資格。作為一家剛成立的機械類公司的合夥人,庄先生來招聘會招人。有個學生開口就要3000元月薪。庄先生當場出題,讓他素描展會上的椅子。結果他畫不出來。對高職生失望的他,又把目標放到本科生上。
相對於那些著名高校,高職院校還沒有全國叫得響的品牌。
一位公辦學校老師非常感慨:民辦高職辦學比公辦好一些。比如北京海淀走讀大學可以自主設置專業,學生分配也相當好。可對更多公辦高校而言,高職的設立有些倉促,不少學校沒有自己的特色,專業設置還要聽取主管部門的意見,靈活性相對弱了許多。
「既然高職就業已經完全市場化,招生何不如此?」一位高職院校老師建言。她設想5年後經過市場洗禮,高職將更加規范。那時,只有特色才能讓高職揚名,只有特色才能讓高職生存。
摘自 《中國青年報》 2003-03-10
"高職"和"大專"它們有沒有區別?
答:高職全稱是高等職業教育,是為了與國際接軌,統改稱為高職。過去的大專偏重應試,學生實踐能力不強。為了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培養有大學文化程度,又有高級專門技能的所謂應用型人才。這就把除師范類還叫大專外,其餘全改成了高職。一些老中專經過重新改造、升格,也變成了高職。所以,高職和大專還不能完全劃等號。目前高職還屬於大專層次。
目前作為大專層次的高職,與原來的大專主要區別是:一是高職突出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門技能的教育訓練。二是高職類畢業生屬於應用型、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就業比較受歡迎,不像前幾年大專生分不出去。
⑹ 技師學院和職業技術學院有什麼區別,區別是什麼
區別一:定義不同
1.技師學院:技師學院是在原高級技工學校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技工院校,是技工院校的最高層次。
2.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是中國高等院校的一級學院,屬高職院校,類似高等專科學校,並逐漸開始取代高等專科學校。
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主要內容,在高校錄取順序中為統招專科批次,也是「三校生」(職校、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單考單招的錄取院校,同時一些本科高校的統招專升本教學工作也安排在某職業技術學院。
區別二:學制不同
1.技師學院:可招收相關專業中職或高中畢業生(學制三年或四年),亦可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五年或六年)。
2.職業技術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的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非全日制的修業年限適當延長。以招收應屆初中畢業生為培養對象的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修業年限為5年。
區別三:就業情況不同
1.技師學院:就業從目前來看100%能完全就業,應基本上能與所學專業對應,是以一線技術工人和一線技術管理人才作為培養方向和今後工作方向。
畢業生主要就業於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技師、高級技師是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企業優化升級的重要力量,他們是工人中的「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畢業生可憑借高技能競爭關鍵崗位,獲得較高的勞動報酬。
2.職業技術學院:高等職業教育的畢業生與其他普通高校畢業生一樣不包分配,實行學校推薦、自主擇業。教育部已經發文,本專科畢業生將不再發《畢業派遣證》,而代之以《就業報到證》。就業後可以當幹部,也可以當職工,由用人單位按照有關政策確定。
⑺ 技師學院和職業學院有什麼區別..
是要分數的,具體多少分看你讀那種學院了補充:
一般的工科類的分為七大類,分別是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技師算是一個很是技術能人的稱謂。所謂學院就是比學校要高級一點育人單位,它教出來的技術能人機率比較高,相對學校的教育好很多,其他本人也比是太了解!滿意答案邊城小鎮10級2010-05-31一個是技校,就是社會中專。第二個是全國統招的大專,全日制教育。學歷層次不同。二是教育方向不同,第一個主要針對社會青年。第二個是針對參加高考後,通過正規錄取的高考畢業生, 畢業後取得網上注冊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屬於大專層次。技師學院大多是中專層次,大專不多,屬於技能型,畢業後一般從事車間技術工人工作。補充:
技師學院 進入 21世紀,我國製造業在世界上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隨著我國逐漸成為「世界製造中心」進程的加快,製造業的主力軍——技能人才,,技能人才的嚴重缺乏已成為制約我國快速發展的瓶頸,我國技術工人中高級以上技工只佔3.5%,與發達國家40%的比例相差甚遠。為此,國務院先後召開了「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提出了「三年50萬新技師的培養計劃」強調各地、各行業、各職業院校等大力展開培訓,全面提高技術工人的素質。
技師學院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根據辦學情況又分省三類、省二類、省一類、省重點、國家級重點。高級技工學校既可以開辦中級技工班,也可以開辦高級班,招收高中畢業生或者相當於高中畢業的中專、中技、職高畢業生,以培養高級技工為主。一般每個地區至少有一間。技師學院是技工教育的最高級別,它是在國家級重點、省重點高級技工學校的基礎上進行評估後由省勞動廳發牌的,可以說技師學院基本上都是高級技工學校中水平較高的學校,而高級技工學校不一定是技師學院。技師學院對學校的領導班子、培養目標、教學質量、專業設置、辦學規模、辦學條件、師資結構、校企合作、基礎設施、就業指導、技能鑒定、教研教改和教學模式等多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比高級技工學校的要求更高.
技師學院的學制:在高技畢業(專業對口)的基礎上、在上2年方可畢業,或是高中畢業在上4年方可畢業。
技師學院不僅可以培養高級技工,而且可以培養預備技師、技師。技師學院培養目標:培養技術過硬、技藝精湛,理論知識扎實、有外語交流閱讀能力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技師學院一般專業:機加工、數控加工、汽車檢測與維修、鉗焊、服裝工藝。
畢業生待遇及就業:畢業生學業期滿,成績合格者,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 # # 技師學院畢業證書;技能鑒定考核合格者,頒發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驗印的技師證書
⑻ 職業技術學校與技工學校的區別
汽修是個大方向,看你想學哪一方面的。比如汽車美容,改裝,電子等等。可以到北方汽修具體了解一下。
⑼ 技工學校和職業學校有什麼區別
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可以說是個泛稱。一般包括:職業高中、職業中專回等
二、職業高中答的全稱應該是:職業高級中學。
中專,職校,技校 三者
三者在學歷等級上是一樣的,同屬於中等學歷教育,學制也都是三年。
區別是:中專和職高是隸屬於教委管轄,而技校屬於勞動局管轄。也就是說隸屬的部門不一樣。
再者,中專和職高的學習理論性強一些,而技校的學習則以操作性強一些,也就是說需要你動手學習的時候多。這一點我覺得對於學技術而言,技校能更好一些。
而中專和職高的區別在於:職高可以參加高考考取高職院校,而中專則不能。但是雖然職高有這樣的權利,不過選擇到職高的學生基本上都不具備能夠考上高校的能力,況且對於高考報志願還有限制,只能報考高職類院校,而不能報考一本二本。換句話說,也就是只能考大專。
還有一個區別就是:職高全部都是公辦的,而中專學校會有民辦的。
大體上就這些區別了。不過現在幾乎大部分的中專和技校都和高校聯合辦學,組織學生參加成人高考,基本上都可以在校獲取大專或本科文憑,而且這種文憑都是國家承認的。
希望能夠幫到你。
⑽ 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區別
普通教育以升學為主,如九年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用於提高國人的文化素質。
職業教育以職業技能為主,一般用於學生的社會就業,職業技能和就業崗位針對性很強。如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
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介紹:
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學為目標,以(基礎科學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學校教育;普通教育的任務通常由實施普通教育的學校(稱為普教性學校)承擔,普通教育學校分為普通基礎教育學校、職業教育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均實行全日制教學。普通基礎教育分為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其中包括對殘疾兒童、少年、青年的特殊教育和非常生的工讀教育;職業教育包括普通中等專業教育、職業高中教育、技工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普通高職也屬於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指主要招收高中畢業生進行全日制學習的學歷教育,是與招收在職職工邊工作、邊學習的函授、夜大、職工大學等成人高等教育形式相對而言的。
職業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如對職工的就業前培訓、對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培訓等各種職業培訓以及各種職業高中、中專、技校等職業學校教育等都屬於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勞動者,與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較,職業教育側重於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職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也可以說是人自身發展的產物。而且是發展到某個特殊時期的產物。職業教育受益於社會,社會也可受益於職業教育,促進社會發展是職業教育的應有之義和神聖職責。
職業教育的對口就業性很強,另外對學歷和基礎知識水平要求不高。普通大學教育也要選擇專業的,其實,也是針對就業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