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感統課程
㈠ 幼兒園有感統訓練嗎
幼兒園的感統課程從專業的角度看,其實就是普通的運動課,在打著「感統」旗號,帶孩子跑跑跳跳做些運動,一個感統老師的培訓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物力的,一般幼兒園是不會針對老師做這些的師資的,但是為了和其他有差別,或者順應大趨勢,還是開了所謂的「感統課」,在這里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區分開,當然,孩子多運動沒有壞事,但有針對性的感統課還是要去專業感統機構
㈡ 中班感統教案都有哪些
感統游戲
「兒童感統游戲體驗活動」近日在永大清華園社區舉行,幾十名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體驗了一回「感統游戲」的樂趣。
「跳起來跳起來,脖子不要亂動,這樣球才不會掉下來!感統訓練就是要通過游戲的方式,達到讓孩子們各感官協調的目的,以此來提高他們學習、運動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擔任現場指導的姚老師告訴記者。
據專家介紹,「兒童感統訓練」平時在家裡也能進行。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多做運動,多參與集體游戲,讓孩子在運動、游戲中科學地開發智能和體能,這些對培養孩子早期學習和生活習慣很有幫助。
叫誤區消失,讓幸福開始!-----感統訓練.
針對0-8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但是拔苗助長和掠奪式的開發對孩子的醫生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如何科學對待早期教育實踐中的具體問題?近期教育部的一些專家學者在兒童早期教育的座談會上發表了幾個觀點。
a.通過訓練可以讓孩子學會的東西並不意味著就是他們在這一年齡階段應該去學習的東西,潛能開發不能拔苗助長,更不能搞掠奪式開發.大量的時間如果只用於識字訓練,嬰幼兒進行其他活動,例如身體活動,與人交往的游戲活動等的時間必然減少.
b.按照國際21世紀委員會的觀點,判斷「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標准,是看它是否「提供有助於終身繼續學習的動力和基礎」.強迫學習,強行灌輸,不僅壓抑了孩子的求知慾,降低了自信心,而且養成了消極被動的思想和行為方式.
感覺統合訓練的必要性
兒童感覺統合訓練之前首先由專家測定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感覺統全失調的程度,然後制定個體化的訓練課程,並藉助特定的器械,以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參與。一般經過 1—3個周期的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情緒穩定性、邏輯思維能力、組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學習能力等方面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同步發展.
應當給孩子以選擇的自由,想像與創造的自由.科學的早期教育必須是尊重兒童(包括尊重他們的人格,興趣,需要,發展特點)的教育.
感統教案
感覺統合訓練計劃一
先家長了解什麼是感覺統合及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
感覺統合能力的提升能綜合培養孩子各方面技能,鍛煉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塑造優秀品質,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孩子是個有機體,只有大腦及身體感官的組合互動,才能形成學習能力。
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
1.易受挫
9.生活自理能力差
17.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2.脾氣暴躁
10.認知語言能力差
18.屢有自慰(刺激生殖器)
3.恐高,暈車
11.吮吸手指、咬人
19.常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4.自信心不足
12.做事或寫作業磨蹭
20.肌肉張力不足,手腳笨拙
5.動作不協調
13.怕人觸碰,攻擊性強
21.因感統失調引發的弱視、斜視
6.粘人,好哭鬧
14.閱讀困難,計算出錯
22.寫字筆畫顛倒、出格,大小不一
7.吐字不清,口吃
15.膽小退縮,社交能力差
23.常看不懂,記不住,復述能力差
8.用片語句能力差
16.偏食、厭食、飲食習慣差
24.喜歡與人打架,不時出現惡作劇
什麼是前庭平衡能力
前庭平衡能力是指身體對來自前庭器官、肌肉、肌腱、關節內的感受器以及視覺等各方面刺激的協調能力。這種能力有助於孩子對各種感覺信息的接受,因為外界的刺激往往是通過前庭平衡器官的統合傳遞到大腦的。平衡能力的提高有助於孩子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篩除多餘的刺激,,從而使孩子的注意力更易集中。良好的平衡能力還有助於孩子垂直感的建立,為孩子的空間知覺打下基礎。
(一)前庭平衡的訓練方法(分三節課程)
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鍾
2、吊纜游戲10分鍾
3、大陀螺游戲 5分鍾 (換全身滾動游戲)和抱轉
4、踩踏石游戲10分鍾
5、大陀螺游戲 5-10分鍾
*家庭訓練游戲
1、小滑板游戲10-15分鍾
2、趴地推球(學前兒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漸增加至500/天
感覺統合訓練簡案
(一)[教學名稱]大滑板上的倒溜滑梯
[適用范圍]前庭不足\平衡感不足\本體感不足
[基本方法]讓兒童俯卧在圓形滑車上頭朝下,由大滑板的高處向下滑行.
[注意事項]頭部向下滑行時,兒童易害怕,可以在滑下後到達位置處用軟墊保護他的安全.不強迫做,要盡量增加興趣.
[訓練時間]每次約30分鍾,每周進行.
[延伸活動]在下滑的地方放一些小球,在滑行中讓兒童抓球.......對兒童手眼協調及運動企劃能力的訓練很有幫助
(二)[教學名稱]圓形滑車游戲]
[適用范圍]前庭重力不足\本體感不足
[訓練方法]俯卧在圓形滑車上,用雙手力量往前或往後劃行,或左右旋轉.俯卧在圓形滑車上,用雙腳用力蹬牆.....
[訓練時間]每次約10---15分鍾
[延伸活動]急旋轉,讓兒童坐在滑車上...
(三)教學內容:趴地推球
教材分析:孩子前庭不足,會出現身體活動受影響,笨手笨腳.不聽指揮,視覺神經系統都會扭曲,形成閱讀及聽寫上,書上寫上困難.
教學目標:通過感統訓練使孩子逐漸走出前庭神經不佳,學習困難的困境,逐漸提高身體行動及左右腦思考陷入混亂局面。
教學重點:保持與牆面距離。
教學難點:讓孩子頭抬高,雙手架起。
教學准備:籃球,墊子。
課時安排:總 二 課時
教學設計:1.帶領孩子做熱身運動,鞏固上節科所學內容。
2.游戲導入課題,激發孩子活動興趣。
3.讓孩子俯卧在圓形滑板上或趴在軟墊上,距牆面約60---100公分,頭抬高,用雙手反復向牆壁推球 。
4.據孩子活動能力,逐漸增加推球次數,每天20---500次不等。
5.簡結孩子學習情況後結束。
教學反思:對於中樞神經發育較好的孩子,可適當增加難度。
感統訓練的好處
感統失調在所有的孩子身上都是存在的,只不過有的輕微,家長不容易感覺到;而嚴重的感統失調,有許多表現:比如孩子多動不安,喜歡上課做小動作,看動畫片可以長時間看,而做作業卻無法專心,寫字容易顛倒,還有的對陌生環境害怕,不會系鞋帶,用筷子,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經常忘記老師布置的作業等......這些通過感統的訓練都可以改變,促進孩子的全面感覺統合,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讓孩子通過感統訓練達到最佳的狀態,從而使孩子更好的學習和生活,對他的一生都起著重大的作用,這就是感統訓練的好處
感覺統合器材:新萬象組合, 平衡步道, 滑板車, 大滑道,觸覺球, 平衡踩踏車, 平衡觸覺板, 跳袋,按摩球( 8cm)( 18cm)( 75cm) (85cm) ,趴地推球(18cm), 圓筒吊纜
㈢ 上了幼兒園的孩子還需要上感統課嗎
根據需要
感覺統合術語是由ShrttinhyotC.S(1960)LashleyK.S(1960)提出的,並廣泛地應用於行為和腦神經科學的研究。AyresA.J根據對腦功能研究,1972年首先系統地提出了感覺統合理論(SensoryIntegration Theory)。她認為感覺統合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內外知覺做出反應。只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工作,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
一般人的概念感覺是指視覺、聽覺、味覺及嗅覺,但實際上人類生存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覺卻是觸覺、前庭覺及運動覺。觸覺是指分布於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濕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的感覺。前庭平衡覺是利用內耳的三對半規管及耳石(碳酸鈣結晶體)來探測地心引力並控制頭部在活動中的方位,及保持身體的平衡。運動覺(又稱深感覺)是來自於我們身體內部的肌肉、關節的感覺,它是了解肢體的位置與運動的感覺。人類的各種感覺學習貫穿了人的一生,簡單地講,這是一種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都不能發展。感覺統合學習的最關鍵期是7歲以前,因為在這期間,人類的大腦發展特別快。
大腦的學習有賴於身體感覺的輸入,學習後的大腦則發揮其指揮身體及感官的能力。由於大腦、身體及感覺器官的神經體系是非常復雜的,所以需要統合,如果這一能力不足,就會造成大腦、身體及感覺器官的學習混亂,產生感覺統合失常的現象。這種學習在嬰幼兒期幾乎已經打下了80%的基礎。
目前由於種種原因(都市化生活使活動空間的減少,戶外活動減少,獨生子女群體生活的不足等等)使嬰幼兒期的感覺學習明顯不足,尤其是觸覺、前庭平衡覺及運動覺的學習。因此感覺統合失常的兒童越來越多。我國的有關研究表明在兒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常者佔10-30%。感覺統合失敗的罪魁禍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感覺統合不足造成的行為失常: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腳、嚴重害羞等,一直困擾著老師和家長。Ayres提出的感覺統合治療方法為這些兒童提供了矯治的機會,也解決了家長和老師為高智商低成績兒童現象的煩惱。
㈣ 幼兒園的感統課怎麼上
再全納優童的教學中,常常遇到能力很差的孩子。有些是先天的,但是很大一部分真的不是基因帶的,是後天養成這樣的。
有一個突出的例子。
孩子的父親在國外工作,跨國企業的高層,媽媽是高校教師,父母個人能力不用多講。
爸爸媽媽都忙,孩子從小是讓老人去帶的。
老人對孩子真的是隔輩親啊,照顧的那個仔細,那個體貼,那個細心。老人愛孩子,無可厚非。可是這種方式方法實在實現不了愛的目的。
孩子渴了,不用張嘴說,水到嘴邊了;孩子餓了,不用伸手拿餐具,喜歡吃的東西喂到嘴裡了。
孩子走路容易摔倒,大人用帶子牽著,用手扶著。不讓孩子亂跑,坐著玩玩具。
外面有風,今天不出去了。
孩子穿衣服,暖氣片上烤暖了,仔細穿上。
愛孩子,無微不至哦!
更別提有什麼挑戰了。
但是,這樣仔細養出來的孩子是個啥樣子?!就在我們一個小班裡,獃獃的,大人問話不回答,到外面膽小的像老鼠。你真的看不到他父母那優秀的影子。這溫室之花,太弱了。離開那雙照料的手,啥也不會。
為什麼會這樣,你想過嗎?來全納,做優童!
他渴了,你不讓他表達,就給水。他心裡有對別人的需求嗎?需要語言的表達嗎?不需要的。
他餓了,不自己吃飯,手部力量、精細動作能得到鍛煉嗎?不能。
他只要關注自己所想所需,眼裡都沒有你。不需要你,為什麼要關注你,為什麼要關注外界人的反應?為什麼要交流?為什麼要聽話?
那麼,表達能力哪裡來?理解能力哪裡來?信息處理速度哪裡來?情緒自控力哪裡來?都用不到,能力怎麼增長?
怕摔倒就牽著、扶著。他身體的平衡能力哪裡來?平衡能力沒有,走路、跑跳、身體協調能力、空間感覺。。。。。。哪裡來?
沒有好的運動能力,對外界信息的反應速度哪裡來?
沒有外界信息的處理速度,對外交往能力哪裡來?互動游戲哪裡來?理解能力哪裡來?人際溝通哪裡來?心理內容、心智發展哪裡來?!還不就是獃獃的、弱弱的、怕怕的?!
這就是我們感統理論里說的過度保護問題。
上面的例子您看到了,沒有好的平衡能力,後面的能力都得不到好的成長。這種平衡能力反應在感覺統合里,就屬於我們所說的前庭覺范疇。孩子的專注力、自控力、平衡力、肢體協調能力、肌肉緊張度,都以此為基礎,而這之上的才是語言、人際、思維等能力的訓練。
㈤ 幼兒園開感統課了,嘜兜到底上不上(已經報名了!)
建議你給孩子上!感統對於剖腹產來說的孩子很重要!也許你現在只是感覺大運動和平衡感不好,但是等到上了小學,你就會有很明顯的感覺,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讀課文漏字跳字!我家小孩今年39個月,我們是從8個月開始報的。但是因為之前不太了解,沒有好好上課。從一歲開始才好好上的課。現在,孩子的性格和大運動方面,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強烈建議你讓孩子上,等到三歲對以後,你就會看到很大改善!因為有專家說過,過早教和沒有上早教的孩子,通常都是三歲之後才能看到明顯差別!
㈥ 幼兒園感覺統合訓練即感統訓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專業的感統課是一項醫教結合的事情,幼兒園的感統課從業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普通的運動課,當然帶孩子多運動沒有壞事,但是沒有針對性,只是在打著「感統訓練」的旗號,做些運動課,在這里還是要有明確的區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