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藝術欣賞課程
❶ 聽說abrakadoodle藝術課還有藝術鑒賞課,這個課程包括哪些內容
老師會帶領小朋友鑒賞世界不同時期的藝術作品,從法國拉斯科洞窟壁畫到文藝復興時期、流行藝術甚至是數學藝術的代表作品。
❷ 公選課考試,宗教美學與藝術,完全沒頭緒,希望有接觸到這方面內容的兄弟姐妹幫幫忙,提供點資料什麼的。
去看一些美學的基礎書,然後初步了解一下宗教的情況。
然後就可以將二者串專起。
重點了解,敦屬煌及各大石窟造像特色,宗教的流傳極其傳播路上的應當地而生的變化,哥特式建築及其玻璃塑像等所包含的故事內容,耶路撒冷,伊斯坦布爾。
❸ 宗教學專業的主幹課程
中國哲學史、外國哲學史、宗教學導論、佛教史、道教史、基督教史、伊斯蘭教史、民間宗教研究、宗教社會學、宗教心理學、宗教問題社會調查與方法等。
❹ 宗教藝術的種類和特徵有什麼
宗教藝術幾乎遍及世界各個國家、地區和民族,幾乎囊括建築、雕塑、繪畫、音回樂、文學、答戲劇在內的所有藝術門類,成為世界藝術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教藝術不僅門類齊全,而且同樣也具何時代特徵,以宗教美術為例,在奴隸社會它是奴隸主用來神化自身、威懾奴隸的。我國商周時期青銅藝術獰厲的動物形象、古埃及嚴格遵循程式化的建築與雕刻,都體現了統治階級對於維護自身威嚴的需要。而在封建社會的宗教則是統治階級用以麻痹人民、鞏固其統治的。歐洲中世紀的基督教美術、中國北朝時期的佛教壁畫都是很好的例證。
❺ 宗教藝術是什麼
宗教的形象性,把宗教教義、宗教人物、宗教故事融為一體,成為一種特有的宗教藝術。這種宗教藝術,對非宗教信仰的欣賞者也同樣提供了廣闊自由的想像空間,因而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❻ 中國人民大學的宗教學都有什麼課程
中國哲學史、外國哲學史、宗教學導論、佛教史、道教史、基督教史、伊斯蘭教史、民間宗教研究、宗教社會學、宗教心理學、宗教問題社會調查與方法等。
❼ 什麼是宗教院校最好的課程
宗教院校?目前我所知道的中國專門的宗教院校就是佛教的佛學院啊,像哈爾濱佛學院,中國佛學院(在北京法源寺)。國內的道教的和基督教的還真沒聽說過。
不過一些大學設置了宗教學這個專業,一般從屬在哲學院下面,專業課用的課本是宗教學原理,呂大吉寫的。此外應該會設置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課程。
北大清華人大北師都有這個專業,中央民族大學的這個專業也很好。
❽ 如何理解宗教藝術
藝術與宗教,在起源時就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今天看來屬於藝術活動的許多東西,如歌舞、繪畫、雕塑、建築等,在當時卻主要是一種宗教活動,而不是單純審美活動.原始人對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藝術產生和發展的直接動因.那麼什麼是宗教藝術呢?:宗教藝術是以表現宗教觀念,宣揚宗教教理,跟宗教儀式結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為目的的藝術.它是宗教觀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儀式與藝術形式的結合.
宗教經典與宗教儀式中文學色彩較濃的神話傳說、故事.如《聖經》中的洪水神話與伊甸園的故事,佛經中的太子成道故事等等.這些故事的結尾往往要點明其所包含的宗教意義,或勸人改惡從善,或告誡人嚴守教規,或宣揚神佛的神明與智慧.雖然在宗教經典中許多故事來自民間,但是由於他們自身融入了濃郁的宗教色彩,而且是用來宣傳宗教教義,為宗教服務的,就應屬於宗教藝術.另外借用藝術形式宣傳宗教教義、以宗教崇拜為目的的小說、詩歌、繪畫、戲劇、舞蹈等.如音樂,《呂氏春秋?古樂》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葛天氏是傳說中的氏族首領,這段配以舞蹈的音樂分為八段:第一段「載民」是歌頌土地恩德的;第二段「玄鳥」歌頌葛天氏部族的圖騰;第三段「遂草木」則祈求草木茂盛;第四段「奮五穀」祝願五穀豐登;第五段「敬天常」崇奉上天;第六段「建帝功」則贊揚天帝的公德無量;第七段「依地德」酬謝土地神祗;第八段「總禽獸之極」祝願飛禽走獸大量繁衍生殖.這段音樂表明當時的藝術是宗教祭祀儀式、生產活動混融一體的.還有與宗教教義、宗教儀式緊密結合的宗教建築(包括神壇、祭台、教堂寺廟、佛塔等)、宗教音樂、宗教繪畫和宗教雕刻等.如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建築物是最典型的宗教藝術建築.在清真寺里既能找到濃濃的宗教氣氛又能找到宏偉的建築藝術.伊斯蘭偉大先知說:安拉很關愛其僕人,他將大地作為僕人崇拜他的地方.因此,每一位穆斯林當進入任何一座清真寺時都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他認為,在清真寺他是與真主相會,因此他就首先洗凈,先滌除人身體外部的污垢,然後誦讀古蘭經和通過與安拉交言洗滌和純潔內心世界.因此,所有的穆斯林建築家和工程師盡其所能將清真寺建得既肅穆又壯觀,使僕人與安拉交言時保持更多的精神氣氛.
世界性三大宗教為基督教、伊斯蘭數和佛教,而其它宗教則主要為民族性宗教或地域性宗教.中國人習慣上稱中國有五大宗教,即天主教、基督教(指基督新教)、伊斯蘭教、佛教和道教,而實際上只是在世界三大宗教基礎上加上了中國傳統宗教——道教.天主教與新教(中國人俗稱基督教)乃基督敦三大致派中的兩大敦派,另一大派是東正教.這三大敖派雖各自獨立、自成體系,但仍被視為同屬一教.
當然,社會上也流行有世界七大宗教或十大宗教之說,但分法不一,大體包括有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猶太教、印度教(及其前身婆羅門教)、神道教、摩尼教(基於瑣羅亞斯德教)、錫克教等.西方人還將中國人傳統信仰「儒教」也算作一大宗教.這些宗教都是由民族宗教或古代宗敦發展演變而來,與它們各自的文化進程和歷史命運息息相關.
宗教的目的為求人類與自然界的融洽,因此宗教中有求雨去乾旱,歇地震以及其他消除災害的祈禱方式,同時也崇拜河流山脈、岩石森林等.例如,對印度教的教徒來說,最神聖的是恆河;喬登河對基督教徒又有特殊的意義;日本的神道教崇拜富士山,而墨西哥人崇拜火山. 麥加的穆斯林人將「黑石頭」視為神聖,認為它是安拉自天上賜給人們的.在基督教的儀式中,常青樹作為一種象徵永生的標志經常被種在墓地里.佛教之於蓮花和菩提樹;日本神道教,對於針葉樹都連帶有經濟影響.
人們對牛的崇拜可能和月亮有關,尤其是印度教,有人推論,這是因為牛角的形狀,頗似新月形.因對牛的崇拜導致了人類祖先對牛的馴養.
自然界的災害常使宗教有各種不同的祈禱形式.美國的大平原區的教堂,在乾旱年代有求雨的儀式,以求甘霖.中國的華北地區常受蝗蟲之害,因此當地建了許多的猛王廟,有的地區竟多達900多座,以期蝗蟲離去,保佑穀物豐收.
三個重要的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都是一神教.有些地理學家想從自然環境中解釋其原因:這三種教都發源於中東的沙漠地區.在佛教分支中,最相近於一神教的喇嘛教也發源在中國西藏、蒙古的沙漠地區.這些希伯來人、阿拉伯人、中國西藏人、蒙古人整年整月放牧於單調的自然環境之中,茫茫沙漠,一片寂靜,而月明星皎,種種肅穆容易使牧民相信萬物為一人所主宰.
美國地理學家曾經調查過美國西南部教徒對自然界的看法.大致說來,大部分(72%)西班牙後裔的天主教徒認為人類應該歸順自然;摩門教(55%)認為人類應與自然尋求和諧,其方法是正常生活,不喝酒,不吸煙,而且努力工作;而一半盎格魯後裔的得克薩斯的新教徒(48%)認為,人們控制自然界的能力是可以避免自然界的災害的;2/3的印第安人則認為人類應該尋求與大自然的和諧.
宗教的信仰,深深地影響著人類的活動以及說產生的一些藝術事物 比如上兩圖展示的都西 人們崇拜某些事物 並做出一些類似的事物用來保護 裝飾 膜拜自己 就是很好的藝術表現.
下面我來主要介紹下 中國的宗教一些具體的有著代表性的宗教藝術作品
例如:圖..
2. 莫高窟的概況
莫高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騙取、盜竊,文物大量流失,其寶藏遭到嚴重破壞.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四大石窟還有: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麥積山石窟.
莫高窟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面向東,南北長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它始建於十六國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由吐蕃和歸義軍佔領,但造像活動未受太大影響.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元朝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也停止了興建並逐漸湮沒於世人的視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後,這里才重新為人注意.近代,人們通常稱其為「千佛洞」.
莫高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只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亡後掩埋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台燈等生活設施.兩區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唐宋木構崖檐5個,以及數千塊蓮花柱石、鋪地花磚等.
1. 【藝術特色】
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於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遠,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並有走廊、棧道等相連,現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鮮艷瑰麗,體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中國五代以前的畫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畫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也為研究中國古代風俗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形象和圖樣.據計算,這些壁畫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長達25公里的畫廊.
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較松軟,並不適合製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餘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群像等多種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兩側侍立弟子、菩薩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像力豐富、造詣極高,而且與壁畫相融映襯,相得益彰.
它是一個九層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處在崖窟的中段,與崖頂等高,巍峨壯觀.其木構為土紅色,檐牙高啄,外觀輪廓錯落有致,檐角系鈴,隨風作響.其間有彌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繪而成,是中國國內僅次於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納大佛的空間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樓外開兩條通道,既可供就近觀賞大佛,又是大佛頭部和腰部的光線來源.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當時為5層,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進行了重建,並
改為4層.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現在的9層造型.
莫高窟的壁畫上,處處可見漫天飛舞的美麗飛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個反彈琵琶的飛天仙女的形象.飛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釋天的神,能歌善舞.牆壁之上,飛天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中飄舞,有的手捧蓮蕾,直沖雲霄;有的從空中俯沖下來,勢若流星;有的穿過重樓高閣,宛如游龍;有的則隨風漫卷,悠然自得.畫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長線、舒展和諧的意趣,呈獻給人們一個優美而空靈的想像世界.
艷麗的色彩,飛動的線條,在這些西北的畫師對理想天國熱烈和動情的描繪里,我們似乎感受到了他們在大漠荒原上縱騎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許正是這種激情,才孕育出壁畫中那樣張揚的想像力量吧!
藝術與宗教,在起源時就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今天看來屬於藝術活動的許多東西,如歌舞、繪畫、雕塑、建築等,在當時卻主要是一種宗教活動,而不是單純審美活動.原始人對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藝術產生和發展的直接動因.宗教中的大多事物的產生就是藝術的產生.很多的藝術形式都是有宗教發展演變而來的.
❾ 高分求一篇論文 西方神話與宗教美術欣賞 論文
前言
神的傳奇
統領一切 眾神之王:宙斯/朱庇特
宙斯與伊俄
宙斯與歐羅巴
麗達與天鵝
震撼大地 海王:波塞冬/尼普頓
渴望愛情 冥王:哈得斯/普路托
哈得斯搶奪珀爾塞福涅
溫暖似春 太陽神:阿波羅/羅西雅斯
阿波羅與繆斯女神
阿波羅與達弗涅
冷峻如冰 月神、獵神:阿耳忒彌斯/璐娜/黛安娜
阿耳忒彌斯與阿克泰翁
阿耳忒彌斯與恩底彌翁
黛安娜與阿波羅
剛柔相濟智慧女神:雅典娜/密涅瓦
尋歡作樂酒神:狄俄尼索斯/巴克科斯
爐火生涯冶煉神:赫菲斯托斯/伏爾甘
失敗英雄戰神:阿瑞斯/瑪斯
阿瑞斯與雅典娜
阿瑞斯與維納斯
愛恨交加美神、愛神:阿佛洛狄忒/維納斯
悲劇故事
探求真理的悲劇——普羅米修斯
驕傲的悲劇——尼俄柏
自戀的悲劇——那喀索斯
命運的悲劇——俄狄浦斯
愛國的悲劇——拉奧孔
耶蜂俺說
聖靈受胎 天使報喜
博士來拜
希律王屠殺嬰兒 聖母子逃亡埃及
接受洗禮 招募信徒 實現奇跡
最後的晚餐 猶大之吻
耶穌之死 上十字架
耶穌復活
古希臘神話傳說和基督教神話傳說,是西方美術史中的兩大母題。在兩千年左右的時間里,這兩大神話思潮時興時衰,周而復始地爭斗,孕育和發展了西方文明和以歐洲為主體的西方兩大神話題材美術。尤其是文藝復興以來的幾百年裡,西方美術界創作兩大神話作品的熱情空前高漲,連綿不絕。本書從美術作品這個本體出發,對西方美術史中的兩大母題——《古希臘神話傳說》和M基督教神話傳說》作了圖釋,不僅可以欣賞「作品中的神話」,還可以進而欣賞不同美術家眼中「自己」的神話。
前言
神的傳奇
統領一切 眾神之王:宙斯/朱庇特
宙斯與伊俄
宙斯與歐羅巴
麗達與天鵝
震撼大地 海王:波塞冬/尼普頓
渴望愛情 冥王:哈得斯/普路托
哈得斯搶奪珀爾塞福涅
溫暖似春 太陽神:阿波羅/羅西雅斯
阿波羅與繆斯女神
阿波羅與達弗涅
冷峻如冰 月神、獵神:阿耳忒彌斯/璐娜/黛安娜
阿耳忒彌斯與阿克泰翁
阿耳忒彌斯與恩底彌翁
黛安娜與阿波羅
剛柔相濟智慧女神:雅典娜/密涅瓦
尋歡作樂酒神:狄俄尼索斯/巴克科斯
爐火生涯冶煉神:赫菲斯托斯/伏爾甘
失敗英雄戰神:阿瑞斯/瑪斯
阿瑞斯與雅典娜
阿瑞斯與維納斯
愛恨交加美神、愛神:阿佛洛狄忒/維納斯
悲劇故事
探求真理的悲劇——普羅米修斯
驕傲的悲劇——尼俄柏
自戀的悲劇——那喀索斯
命運的悲劇——俄狄浦斯
愛國的悲劇——拉奧孔
耶蜂俺說
聖靈受胎 天使報喜
博士來拜
希律王屠殺嬰兒 聖母子逃亡埃及
接受洗禮 招募信徒 實現奇跡
最後的晚餐 猶大之吻
耶穌之死 上十字架
耶穌復活
古希臘神話傳說和基督教神話傳說,是西方美術史中的兩大母題。在兩千年左右的時間里,這兩大神話思潮時興時衰,周而復始地爭斗,孕育和發展了西方文明和以歐洲為主體的西方兩大神話題材美術。尤其是文藝復興以來的幾百年裡,西方美術界創作兩大神話作品的熱情空前高漲,連綿不絕。文藝復興把人性從中世紀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人被逐漸視為宇宙萬物的中心。古希臘神話中靈動鮮活的人性和自由精神,與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思想交匯交融,使藝術家們如魚得水;宗教題材作品,也日益人間化、生活化。西方美術由此造就了自己獨特的燦爛。
在西方美術史中,有一個現象使我很感興趣,那就是上述兩大神話傳說中的主要故事、主要情節,不僅幾乎都被表現過,而且還被不同年代、不同國家、不同流派的美術家反復表現。這樣一種跨時代、跨國度、跨流派的「同題作畫」,其作品中,是蘊含著西方文明在碰撞爭斗中前進的軌跡的。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美術家眼申的神話人物也是千姿百態的。本書就是希望從美術作品這個本體出發,與讀者一起,不僅欣賞「作品中的神話」,進而欣賞不同美術家眼中「自己」的神話,品一品其中的情感、意趣和藝術美。
古希臘悲劇是從古希臘神話演繹而來的,交織著人、神之間的感情糾葛和沖突,既有神的悲劇,也有人的悲劇,很是奇異,由此把它獨立成章。
早在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豐子愷、夏丐尊等藝術家、教育家就開始研究古希臘神話美術和基督教美術。幾年前,我尊敬的長輩、著名學者王觀泉研究員更是對這兩大神話美術作了全面的開拓性的研究。而我,則是有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