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基礎課程
⑴ 經濟學的基礎課有哪些
經濟類學科不會數學是不可以的,所以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是必須的
還有經濟學這個專業的基礎課或者說核心課程是: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學說史、計量經濟學、財政學、統計學。
想考研究生是很好的想法,那就把數學學好,以後復習起來相對輕松寫,還有就是英語一定要弄好
我個人建議:現在沒必要拿考研這個包袱背著,學好本科課程才是當務之急。如果學習成績好了獲得保送研究生資格又何樂而不為呢?系統學習之後大三再考慮考研的問題
⑵ 對經濟學基礎課程的建議
對經濟學基礎的課程,有很多同學一聽就腦袋疼,因為老師講的過於死板,很難讓人接受,希望老師在授課過程中連續實際能講的更生動一些
⑶ 經濟學需要學習哪些課程
學經濟是一定要學數學的。但相對理工科來說,其難度不大。像我所在的學校,數學按難度分為高數A,高數B,經濟管理類都學高數B。除了高數,還要學線性代數,概率論等數學科目。都有一定的難度。 另外,像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統計學等專業課程都要用到很多數學知識。所以,要想把經濟學學深,學好,一個扎實的數學基礎也是必不可少的。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課程學分
0004 毛澤東思想概論 2
0006 哲學 4
0007 中國革命史 4
0009 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6
0015 英語(二) 14
0021 高等數學(二) 9
0051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3
0138 中國近現代經濟史 4
0139 西方經濟學 6
0140 國際經濟學 6
0141 發展經濟學 6
0142 計量經濟學 6
0143 經濟思想史 5
0043 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4
0042 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 7
0048 財政與金融 5
0041 基礎會計學 5
借鑒自考的一下,基本都是這些
⑷ 經濟學的主要課程有哪些
1、主幹學科:經濟學
2、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資本論》、西方經濟學、統計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經濟學說史、發展經濟學、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
3、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社會調查、畢業實習,-般安排12周。
4、修業年限:四年
5、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6、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比較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7、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熟悉黨和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中外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了解經濟學的學術動態;具有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社會經濟調查、經濟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專門人才,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4)經濟學基礎課程擴展閱讀:
經濟學專業的就業方向
1、經濟預測、分析人員
職業概況:此職位分布在各行業中,但一般只有在比較大的公司和**中的經濟決策部門才會設置。主要負責各種市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隨著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市場調查和分析的重要性也將越來越明顯。
2、對外貿易人員
職業概況:將「世界工廠」生產的產品,銷售給國外客戶;尋找國外貨源為國內客戶。
3、市場營銷人員
職業概況:只要有產品和服務在出售,就會有銷售的職位在招聘。對於以技術為背景的行業裡面,例如電訊、軟體等,銷售的需求仍然會持續走高。即使在非技術領域,銷售職位也一直是市場需求最旺盛的職位類別之一。
⑸ 經濟學基礎課程章節重要知識點
網路文庫:期末復習重要知識要點歸納-經濟學基礎http://wenku..com/link?url=-86ZwTZHehQie00Gy6Y_
⑹ 經濟學專業包括哪些課程
經濟學基礎、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財政學、國際經濟學、金融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公司理財、經濟史、當代中國經濟、勞動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網路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
企業經濟學、會計統計與核算。
拓展資料
經濟學專業是(包括經濟學方向和投資經濟方向)為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需要而設立的一個理論兼應用型本科專業。
該專業培養具備比較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經濟學理論,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⑺ 對經濟學基礎課程的建議
目前我們對於學生經濟學學習效果的考核,主要是以卷面考試成績為主,平時上課出勤和課外作業為輔。這種以卷面考試成績作為主要評判標準的考核方式,就很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現象出現。學生對於課堂上所講的經濟學知識並沒有完全的理解和吸收,但是在考試之前通過對名詞解釋、計算、論述等內容的死記硬背,基本上都能在考試時取得良好的成績。但是我們應該明白,卷面上的高分成績並不是我們進行經濟學教學的目的,我們教學活動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吸收經濟學知識,理解經濟學中所講到的各種規律,並且將這些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去解決現實中的具體問題,這才能體現經濟學的教學效果。
2提高經濟學教學效果的建議
2.1改革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和創新教學模式
前文中已經提到,目前我國高校的教學模式,大多是灌輸式教學,上課時主要是老師在給同學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被動的吸收,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教育體制的改革,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越來越不適應現在的高校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也逐漸的顯露出來,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是一種封閉被動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中忽視了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限制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積極性、創造性與主動性,單純的教師進行講解的教學方式,沒有給學生足夠的進行討論和吸收理解知識的時間,對於那些具有開拓創新思維的同學來說是一種天性的扼殺,不利於學生發展自己的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現在高校教師逐漸的意識到,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適應目前的教育形式,必須要積極主動的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教學時要給學生創造氣氛良好的課堂環境,寬松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生的交流保持平等客觀的態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允許學生對課堂教學提出質疑,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⑻ 計量經濟學 要先學什麼課程呢 要有經濟學的基礎嗎
計量經濟學先導課程包括理論計量經濟學和應用經濟計量學,計量經濟學是以數理經濟學和數理統計學為方法論基礎,對於經濟問題試圖對理論上的數量接近和經驗(實證)上的數量接近這兩者進行綜合而產生的經濟學分支。所以,學習計量經濟學必須要有好的經濟學基礎。
理論經濟計量學主要研究如何運用、改造和發展數理統計的方法,使之成為經濟關系測定的特殊方法。應用計量經濟學是在一定的經濟理論的指導下,以反映事實的統計數據為依據,用經濟計量方法研究經濟數學模型的實用化或探索實證經濟規律。
計量經濟學的基礎是一整套建立在數理統計理論上的計量方法,屬於計量經濟學的「硬體」,計量經濟學的主要用途或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
1、理論檢驗。這是計量經濟學用途最為主要的和可靠的方面。這也是計量經濟學本身的一個主要內容。
2、預測應用。從理論研究和方法的最終目的看,預測(包括政策評價)當然是計量經濟學最終任務,必須注意學習和了解,但其預測的可靠性或有效性是我們應十分注意的。
(8)經濟學基礎課程擴展閱讀:
與一般的數學方法相比,計量經濟學方法有十分重要的特點和意義:
研究對象發生了較大變化。即從研究確定性問題轉向非確定性問題,其對象的性質和意義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因此,在方法的思路上、方法的性質上和方法的結果上,都將出現全新的變化。
研究方法發生根本變化。計量經濟學方法的基礎是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是一種新的數學形式。學習中要十分注意其基本概念和方法思路的理解和把握,要充分認識其方法與其它數學方法的根本不同之處。
計量經濟學模型的結論是概率意義上的,也可以說是不太確定的。但真正要理解其不確定性的含義,並不那麼簡單,學習中需要始終關注這一點。理論計量經濟學和應用計量經濟學 理論計量經濟學以介紹、研究計量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為主要內容。
側重於理論與方法的數學證明與推導,與數理統計聯系極為密切。理論計量經濟學除了介紹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數學理論基礎和普遍應用的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參數估計方法與檢驗方法外,還研究特殊模型的估計方法與檢驗模型。
⑼ 經濟學的基礎課程有哪些
經濟學的基礎課復程有很多,例制如:
經濟學基礎、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金融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公司理財、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當代中國經濟、勞動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網路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公司財務、市場營銷、企業經濟學等等。
經濟學是一門很現實的學科。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石油價格的上漲還是下跌等等有關經濟的每一條新聞無不觸動人們的敏感神經,它關系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經濟學專業著眼於整個國家經濟和區域經濟,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它也是其他應用性經濟學科延伸的母體。
⑽ 經濟學基礎知識
稀缺性 是資源 的有限性想對於人類需求的無限性
選擇 對不與不同的方案針對自己的狀況作出的最利己的決策
微觀經濟學 研究微觀經濟主體如廠商 消費者的經濟問題的相關學科
太累 了
不打了
西方經濟學書上都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