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馮曉霞
Ⅰ 學學前教育應該買哪些書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讀書目
(一)專業必讀書目
1.誇美紐斯:《大教學論》,傅任敢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2.盧梭:《愛彌兒—論教育》,李平漚譯,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3.福祿倍爾:《人的教育》,孫祖復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任代文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馬榮根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杜威:《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趙祥麟、任鍾印、吳志宏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王乘緒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8.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畢淑芝、趙瑋等譯,見:《育人三部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陳鶴琴:《活教育是怎樣實施的》,見:呂靜、周谷平主編:《陳鶴琴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0.張雪門:《增訂幼稚園行為課程》,見:戴自俺主編:《張雪門幼兒教育文集》(下冊),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1994年版。
11.卡洛琳·愛德華茲等:《兒童的一百種語言》,羅雅芬等譯,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2.勞拉·E.貝克:《兒童發展》,吳穎等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4.黃人頌:《學前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5.朱智賢:《兒童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6.劉曉東:《兒童教育新論》,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霍力岩:《學前教育評價》,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8.唐淑、鍾昭華:《中國學前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9.楊漢麟、周采:《外國幼兒教育史》,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唐淑、王雯:《學前教育思想史》,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1.張燕:《學前教育管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2.朱家雄:《幼兒園課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3.馮曉霞:《幼兒園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4.劉焱:《幼兒園游戲教學論》,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版。
25.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26.王堅紅:《學前教育發展與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7.皮連生:《學前教育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28.林泳海:《幼兒教育心理學》,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29.周兢、餘珍有:《幼兒園語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0.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1.金浩:《學前兒童數學教育概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2.屠美如:《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3.顧榮芳:《學前兒童衛生與健康教育》,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4.許卓婭:《學前兒童體育》,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5.陳炳卿:《營養與食品衛生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年版。
36.董立言、劉振運:《舞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7.史靜寰、周采:《學前比較教育》,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8.姚偉:《兒童觀及其時代性轉換》,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Ⅱ 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應注意哪些問題
園本課程開發這一術語是從校本課程開發借鑒而來的。校本課程開發一詞最早是在1973年愛爾蘭阿爾斯特大學召開的國際課程研討會上,由富魯馬克和麥克墨倫等人提出的。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三級課程」模式的確立,我國校本課程開發蓬勃開展起來。2001年,國家頒布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激發了更多幼兒園對園本課程的探索與實踐。我園在近幾年的園本課程開發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引發了一些思考。下面對我園園本課程開發的研究背景、研究實踐、研究效果及反思情況進行簡要分析。 一、 園本課程開發的研究背景及相關概念 (一)研究背景 任何研究都有相關的背景,我園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也不例外。 1、開發區幼兒園發展的迫切需要 開發區幼兒園始建於1993年,是區內唯一一所國辦園,也是唯一一所省級示範園。2008年11月,開發區管委投資3200萬元新建了幼兒園,開發區幼兒園喜遷新址,硬體環境大為改善,由此,幼兒園進入了內涵發展的快車道。通過認真研討,我們一致認為,開發園本課程是我園內涵發展的最核心動力,因此,園本課程開發成為當務之急,全面展開。 2、 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 聚焦園所內涵,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教師,然而教師的專業水準和研究能力卻不容樂觀,為此我們一直在尋找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捷徑,無疑,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成為了我園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有效途徑。 3、 現行教材的局限性 盡管目前幼教教材五花八門,但是我們卻找不到一套更適合我園的系統的課程資源。在園本教研中,我們發現現有教材有很大的局限性,使教師們在課程實施中,產生了很多困惑。開發具有園本特色的課程體系成為了我園教師的共識。 4、 落實《綱要》精神的需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幼兒園教育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如何在教育實踐中落實綱要精神,貫徹科學的兒童教育觀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重要命題。 (二) 相關概念 1、幼兒園課程 北師大馮曉霞教授認為,「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總和。」 2、 園本課程 王春燕、王秀萍和秦元東編著的《幼兒園課程論》一書中提出,「園本課程是在幼兒園現實的根基上,以幼兒園的環境條件為背景,以幼兒現實的發展需求為出發點,以幼兒園教師為主體而構建的課程。」 3、 園本課程開發 2004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編寫的《幼兒園課程園本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一書中提出,「園本課程開發是指幼兒園組織及其成員,根據國家或地方政府關於幼兒園教育綱要的精神與幼兒園自身發展的實際需要,充分利用園內外的各種教育資源所進行的課程選擇、課程生成、課程重組的相關研究與管理過程。」 二、 園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 (一) 課程目標的適宜性研究 課程目標是對教育目標的具體化,是課程的靈魂。我園在課程目標的研究中,緊緊圍繞《綱要》提出的五領域教育目標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的學習與發展目標,結合幼兒發展需要及園所教育價值取向,借鑒了多元創意課程的主題設計框架,對35個主題的五領域課程目標進行了全面改編和再造。 研究中,每個主題的課程目標都有一名主備教師完成第一稿;主備教師負責組織教研組成員研討初稿,對課程目標的適宜性進行完善,形成第二稿;第三稿由園內教研人員組織相關人員修改生成;在市區課程專家的指導下,形成一個主題的第四稿課程目標。全園35個主題的課程目標都是經過了教師第一稿,教研組第二稿,幼兒園第三稿,課程專家審定第四稿的研究歷程才得以確立。 在目標表述方式中,我們特別強調要和《綱要》中的要求一致,由站在教師角度改為站在孩子的角度進行課程目標的表述。如目標「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而不是「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課程目標表述方式的轉變也自然帶來了教師在課程實施時角色的改變。 對於我園來說,課程目標的研究過程是整個園本課程開發中最關鍵和最艱難的階段,全園教師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完成了35個主題中集體教育活動和區域活動的所有課程目標的研究。完成了相關的課程目標手冊,目前,我們正在審定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課程目標,計劃2014年3月完成。 (二) 課程內容的整體性研究 目前,由於師資水平、課程理念及地方政策等因素影響,很多幼兒園在園本課程開發時選擇部分的課程開發。我園在園本課程開發中著眼全局,堅持「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本著「一日活動皆課程」的大課程觀思想,進行了課程內容的整體性、系統性規劃。研究中採取局部研究,逐個突破,整體推進的策略,扎實開展課程研究。 結合主題課程目標,科學規劃集體教育活動、區域游戲活動、戶外體育活動、生活教育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等課程內容。我園現已完成35本主題教學活動設計集,35本區域個別化學習活動手冊,區域游戲資源包,弟子規教育資源手冊等課程資源的編輯。 (三) 課程開發過程的民主性研究 園本課程開發是集結教師、園長、課程專家、兒童、家長及社區人士的智慧的過程。課程專家的專業引領決定著園本課程開發的高度,園長的參與程度影響著園本課程開發的效度,而全體教師的參與質量則最終決定園本課程開發的信度和成敗。 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和執行者。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也是教師理解課程、創造課程的過程,同時也是與原創課程對話的過程。因此,教師才是園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和核心力量。在研究中,充分發揚民主,調動教師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園本課程開發的結果起著決定性作用。 在研究實踐中,我們大膽嘗試讓一線教師擔任所有課程開發項目負責人。園領導以普通參研人員身份參與課程開發,認真聽取各方意見,鼓勵教師大膽嘗試。民主平等的研究氛圍激發了教師參與課程開發的熱情,提高了研究質量,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在全市區域活動現場會上,我園的王群、田宏傑和賀紅霞三位一線教師做典型經驗介紹。特別是年輕的王群老師作為園本課程開發中區域活動項目組組長介紹了我園區域活動課程開發的成功經驗,受到了與會者一致好評。 (四) 課程實施的締造取向研究 上世紀90年代,辛德等人在富蘭和龐弗雷特的研究基礎上,歸納出課程實施的三種價值取向,即忠實取向、相互調試取向和締造取向。課程締造取向是課程實施研究中的新興取向,更為強調實施者在整個實施中的地位,更為關注教育經驗的實際創造過程。因此,我園在園本課程實施中更支持締造取向,從而充分發揮教師的教育智慧,不斷優化園本課程。 三、 園本課程開發的效果 1、促進了幼兒全面和諧、富有個性的發展 「以幼兒發展為本」是園本課程開發的核心理念,通過園本課程開發,幼兒的個性差異得到尊重,個別需要得到滿足,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發展,「使幼兒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的教育理想成為可能。我園幼兒在開放、多元、豐富的活動中,張揚了個性,享受了快樂,促進了發展。 2、 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在園本課程開發中,教師轉變了教育觀念,改進了教育策略,提高了研究能力,堅定了專業信心,豐富了專業知識,提高了專業能力。 3、 促進了園所的內涵發展 今年七月,我園有三項關於園本課程開發的省級課題順利結題,研究成果也多次在研討會上進行交流。近兩年,我園承辦了四次市級現場會,先後接到了兩千多人次的參觀學習。園本課程開發工作得到大家一致贊譽。 四、園本課程開發存在的問
Ⅲ 華中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碩士考試用書
《學前教育概論》蔡迎旗主編,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幼兒園課程》馮曉霞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教育碩士)專業考研參考書目,有時候也叫考研指定教材,基本上可以說是考研專業課復習最重要的考研輔導資料。考研專業課的考核是很有針對性的,因為考研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教育碩士)專業的專業課考試是學校自己命題,這就要求考生要完全按照報考院校的要求進行非常有針對性的復習,具體來說就是一定要用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教育碩士)專業考研指定教材進行復習,進行認真的鑽研,考研真題試卷最終是根據考研指定教材出的,如果不按照華中師范大學考研指定的書目進行復習,那麼即使復習的再好,實力再強,也很有可能會在專業課上栽跟頭。
Ⅳ 想了解學前教育未來發展看什麼書
1.誇美紐斯:《大教學論》,傅任敢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2.盧梭:《愛彌兒—論教育》,李平漚譯,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3.福祿倍爾:《人的教育》,孫祖復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任代文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馬榮根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杜威:《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趙祥麟、任鍾印、吳志宏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王乘緒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8.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畢淑芝、趙瑋等譯,見:《育人三部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陳鶴琴:《活教育是怎樣實施的》,見:呂靜、周谷平主編:《陳鶴琴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0.張雪門:《增訂幼稚園行為課程》,見:戴自俺主編:《張雪門幼兒教育文集》(下冊),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1994年版。
11.卡洛琳·愛德華茲等:《兒童的一百種語言》,羅雅芬等譯,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2.勞拉·E.貝克:《兒童發展》,吳穎等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4.黃人頌:《學前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5.朱智賢:《兒童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6.劉曉東:《兒童教育新論》,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霍力岩:《學前教育評價》,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8.唐淑、鍾昭華:《中國學前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9.楊漢麟、周采:《外國幼兒教育史》,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唐淑、王雯:《學前教育思想史》,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1.張燕:《學前教育管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2.朱家雄:《幼兒園課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3.馮曉霞:《幼兒園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4.劉焱:《幼兒園游戲教學論》,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版。
25.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26.王堅紅:《學前教育發展與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7.皮連生:《學前教育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28.林泳海:《幼兒教育心理學》,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29.周兢、餘珍有:《幼兒園語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0.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1.金浩:《學前兒童數學教育概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2.屠美如:《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3.顧榮芳:《學前兒童衛生與健康教育》,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4.許卓婭:《學前兒童體育》,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5.陳炳卿:《營養與食品衛生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年版。
36.董立言、劉振運:《舞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7.史靜寰、周采:《學前比較教育》,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8.姚偉:《兒童觀及其時代性轉換》,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Ⅳ 分析幼兒園課程領域內容的有哪些
★幼兒園課程是指「幼兒園整體教育或某一科目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及時間安排等」(盧樂山,1991) ★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園中幼兒的全部活動或經驗」(王月媛,1995) ★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在幼兒園教育環境中進行的,旨在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馮曉霞,1997) ★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在幼兒園有目的、有計劃的安排與教師指導下,為達到幼兒教育目標而進行的各種有程序的學習活動」(傅淳,1997)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園教育目的的手段;是保證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李季湄,1997) ★幼兒園課程是「從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出發,有目的地選擇、組織和提供的綜合性的、有益的經驗。」(虞永平,2001)上述幼兒園課程概念體現了三種傾向:學科傾向、活動傾向、經驗傾向
Ⅵ 有哪些好的教育書籍或者課程推薦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讀書目
(一)專業必讀書目
誇美紐斯:《大教學論》,傅任敢譯,教育科學1999年版。
2.盧梭:《愛彌兒—論教育》,李平漚譯,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
3.福祿倍爾:《人的教育》,孫祖復譯,人民教育1991年版。
4.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任代文譯,人民教育1993年版。
5.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馬榮根譯,人民教育1990年版。
6.杜威:《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趙祥麟、任鍾印、吳志宏譯,人民教育1994年版。
7.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王乘緒譯,人民教育1990年版。
8.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畢淑芝、趙瑋等譯,見:《育人三部曲》,人民教育1998年版。
9.陳鶴琴:《活教育是怎樣實施的》,見:呂靜、周谷平主編:《陳鶴琴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1994年版。
10.張雪門:《增訂幼稚園行為課程》,見:戴自俺主編:《張雪門幼兒教育文集》(下冊),北京少年兒童1994年版。
11.卡洛琳·愛德華茲等:《兒童的一百種語言》,羅雅芬等譯,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版。
12.勞拉·E.貝克:《兒童發展》,吳穎等譯,江蘇教育2002年版。
13.基礎教育司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2002年版。
14.黃人頌:《學前教育學》,人民教育1989年版。
15.朱智賢:《兒童心理學》,人民教育2003年版。
16.劉曉東:《兒童教育新論》,江蘇教育1998年版。
17.霍力岩:《學前教育評價》,北京師范大學2000年版。
18.唐淑、鍾昭華:《中國學前教育史》,人民教育1993年版。
19.楊漢麟、周采:《外國幼兒教育史》,廣西教育1998年版。
20.唐淑、王雯:《學前教育思想史》,蘇州大學2004年版。
21.張燕:《學前教育管理學》,北京師范大學2003年版。
22.朱家雄:《幼兒園課程》,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版。
23.馮曉霞:《幼兒園課程》,北京師范大學2001年版。
24.劉焱:《幼兒園游戲教學論》,中國社會1999年版。
25.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科學2000年版。
26.王堅紅:《學前教育發展與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人民教育1992年版。
27.皮連生:《學前教育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1997年版。
28.林泳海:《幼兒教育心理學》,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29.周兢、餘珍有:《幼兒園語言教育》,人民教育2004年版。
30.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人民教育1996年版。
31.金浩:《學前兒童數學教育概論》,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版。
32.屠美如:《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西南師范大學2000年版。
33.顧榮芳:《學前兒童衛生與健康教育》,江蘇教育1997年版。
34.許卓婭:《學前兒童體育》,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版。
35.陳炳卿:《營養與食品衛生學》,人民衛生1993年版。
36.董立言、劉振運:《舞蹈》,高等教育1997年版。
37.史靜寰、周采:《學前比較教育》,遼寧師范大學2002年版。
38.姚偉:《兒童觀及其時代性轉換》,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