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課程設置綱要
『壹』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的課程教學內容安排
小學
模塊一信息技術初步
(1)了解信息技術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計算機、雷達、電視、電話等。
(2)了解計算機各個部件的作用,掌握鍵盤和滑鼠器的基本操作。
(3)認識多媒體,了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
(4)認識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責任。
模塊二操作系統簡單介紹
(1)漢字輸入。
(2)掌握操作系統的簡單使用。
(3)學會對文件和文件夾(目錄)的基本操作。
模塊三用計算機畫畫
(1)繪圖工具的使用。
(2)圖形的製作。
(3)圖形的著色。
(4)圖形的修改、復制、組合等處理。
模塊四用計算機作文
(1)文字處理的基本操作。
(2)文章的編輯、排版和保存。
*模塊五網路的簡單應用
(1)學會用瀏覽器收集材料。
(2)學會使用電子郵件。
*模塊六用計算機製作多媒體作品
(1)多媒體作品的簡單介紹。
(2)多媒體作品的編輯。
(3)多媒體作品的展示。
初中
模塊一信息技術簡介
(1)信息與信息社會。
(2)信息技術應用初步。
(3)信息技術發展趨勢。
(4)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法律問題。
(5)計算機在信息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6)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軟體簡介。
模塊二操作系統簡介
(1)漢字輸入。
(2)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及發展。
(3)用戶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和文件夾(目錄)的組織結構及基本操作。
(5)操作系統簡單工作原理。
模塊三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編輯、修改。
(2)版式的設計。
*模塊四用計算機處理數據
(1)電子表格的基本知識。
(2)表格數據的輸入和編輯。
(3)數據的表格處理。
(4)數據圖表的創建。
模塊五網路基礎及其應用
(1)網路的基本概念。
(2)網際網路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務。
(3)網際網路上信息的搜索、瀏覽及下載。
(4)電子郵件的使用。
*(5)網頁製作。
*模塊六用計算機製作多媒體作品
(1)多媒體介紹。
(2)多媒體作品文字的編輯。
(3)作品中各種媒體資料的使用。
(4)作品的組織和展示。
模塊七計算機系統的硬體和軟體
(1)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2)計算機硬體及基本工作原理。
(3)計算機的軟體系統。
(4)計算機安全。
(5)計算機使用的道德規范。
(6)計算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高中
模塊一信息技術基礎
(1)信息與信息處理。
(2)信息技術的應用。 .
(3)信息技術發展展望。
(4)計算機與信息技術。
(5)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法律問題。
(6)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結構。
模塊二操作系統簡介
(1)操作系統的概念和發展。
(2)漢字的輸入。
(3)用戶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文件夾(目錄)的組織結構及基本操作。
(5)系統中軟硬體資源的管理和維護。
(6)操作系統簡單工作原理。
模塊三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編輯。
(2)其他對象的插入。
(3)特殊效果的處理。
(4)版式設計。
模塊四網路基礎及其應用
(1)網路通信基礎。
(2)網際網路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務。
(3)網際網路上信息的搜索、瀏覽和下載。
(4)電子郵件的使用。
(5)網際網路上其他應用。
(6)網頁製作。
*模塊五資料庫初步
(1)資料庫基本概念。
(2)資料庫的操作環境及其操作。
(3)數據的組織與利用。
模塊六程序設計方法
(1)問題的演算法表示。
(2)演算法的程序實現。
(3)程序設計思想和方法。
*模塊七用計算機製作多媒體作品
(1)多媒體製作工具及其特點。
(2)各類媒體資料的處理與使用。
(3)多媒體作品的製作。
(4)多媒體作品的發布。
模塊八計算機硬體結構及軟體系統
(1)信息的數字化表示。
(2)計算機的硬體及基本工作原理。
(3)軟體系統簡介。
(4)計算機的安全。
(5)計算機使用道德規范。
(6)計算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貳』 新課程改革實施綱要的內容有什麼
本輪課程改革是在歷次課程與教材改革的基礎上進行的,充分考慮到現代社會發展、信息技術進步與學生性質變化等因素,確立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為了實現這一總目標,提出六項具體的改革目標。
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適應不同地區及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
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叄』 如何撰寫教學大綱及教學要求
如何撰寫教學大綱及教學要求
課程模塊:公共基礎課模塊、專業課(專業基礎課模塊、專業技能課模塊)、素質拓展課(專業素質拓展課程模塊、綜合素質拓展課程模塊)課程屬性:指必修課、限定選修課、任意選修課。四、課程性質、任務和目的性質:指本課程在本專業、學科中的地位。任務:指本課程授課要達到的目的。目的:指學生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所要達到知識和能力水平。五、主要先修與後續課程指學生修讀本門課程與專業計劃中其它課程之間的銜接關系,即應先修的主要課程,以及本課程修完後才能繼續修讀的主要課程。六、教學目的要求和主要內容(分章節) 說明:1、某一章的內容不多時,可以以「章」為單元,提出該章的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內容(見下文中的第一章)。某一章內容較多時,可以以「節」為單元,分節次提出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內容(見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節),單元與單元之間留一空行。2、「目的要求」中對不同教學內容,規定要求學生掌握的深廣度,應採用體現教學要求層次的關鍵詞。例如:理論知識部分可用「掌握」、「熟悉」、「了解」三個層次。掌握:要求對教學內容能夠深入透徹,牢固記憶,並能靈活運用。熟悉:對教材內容清楚地理解,並記住其中主要內容。了解:對教材內容一般了解,今後需要應用時會進一步查閱有關材料。3、「主要內容」中列出該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主要內容中分講授內容、自學內容(見下文中的第一章)。如果沒有自學內容,可以不寫(見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節)。4、當整章或整節為自學內容時,則在「章(或節)」後註明「自學」,「主要內容」直接列教學內容(見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二節)。5、章節標題加粗,居中;「目的要求」、「主要內容」標題加粗,頂格;其餘不加粗,空兩格。(見下文)6、「講授內容」、「自學內容」加粗,前面加「項目符號」圓點●(操作方法:點擊菜單欄下面的格式工具欄的快捷按扭 「項目符號」 ) 第一章 ××××××(加粗,居中)【目的要求】(加粗,頂格)1.掌握…………(不加粗,序號前空兩格,下同)2.熟悉…………3.了解…………【主要內容】 (加粗,頂格)l 講授內容(加粗, 前面加「項目符號」圓點●(操作方法:點擊菜單欄下面的格式工具欄的快捷按扭 「項目符號」 )1.…………2.…………l 自學內容(加粗,前面加「項目符號」圓點●,操作方法同上)1. 2. (空一行)第二章 ×××××(加粗,居中)第一節 ×××××××(加粗,居中)【目的要求】 (加粗,頂格)1.掌握…………2.熟悉…………3.了解…………【主要內容】 (加粗,頂格)l 講授內容(加粗,加項目符號圓點)1.…………2.…………(空一行)第二節 ××××××(自學)(加粗,居中)【目的要求】 (加粗,頂格)1. 掌握…………2. 熟悉…………3. 了解…………【主要內容】 (加粗,頂格)1. …………2. …………七、實踐教學(註:含實踐教學環節的課程須有此項。否則,取消此項,以下標題依次提上)詳見《……實踐教學大綱》。八、學時分配建議表學時分配建議(加粗,居中)理論教學內容學時 實踐教學內容學時第一章 …………實踐一…………第二章 …………實踐二…………第三章 …………實踐三………………………………合計……合計……(空一行)說明:含實踐教學環節的課程須有表中「實踐教學內容」項,否則,取消該項。九、成績考核註明本課程是考試課或考查課(若該門課程在不同專業中要求不同,即存在考試、又存在考查,則註明:考試課、考查課以各教學系的教學安排為准)。成績評定按《重慶工商職業學院課程考核成績評定辦法》執行。十、教材及參考書目1. 教材《 》, 主編, 出版社, 年出版,版本:(此項可選)。2. 參考書目《 》, 主編, 出版社, 年出版,版本:(此項可選)。《 》, 主編, 出版社, 年出版,版本:(此項可選)。十一、與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執業資格證書)的關系(若有,則寫。)寫明,修完該門課程後(或修完該門課程後,再加上哪些課程的學習)對於考取哪種職業資格證書(執業資格證書)有幫助。 編寫者(或編寫教研室):×××
格式二:課程實踐教學大綱基本格式×××××實踐教學大綱(三號黑體,居中)(以下均為五號宋體)(空一行)一、教學對象 (5號宋體加粗,頂格,下同)(註:若為獨立實踐課程須寫此項,否則取消。以下標題提上。)指面向專業、學制、層次等。跨多個專業的課程可採用大類說明。例如:本課程大綱適用於財經類各專業三年制高職學生。(5號宋體不加粗,空兩格,下同)二、學時(註:如為獨立設置的實踐課程,標題須寫為:學分與學時)指實踐教學的學時要求。三、課程性質、任務和要求性質:指本實踐課程在的地位。任務:指本實踐課程授課要達到的目的。要求:指學生通過本實踐課程的學習,所要達到知識和能力水平。四、課程模塊類別及課程屬性(註:若為獨立實踐課程須寫此項,否則取消。以下標題提上。) 課程模塊:通用技能模塊、專業基礎技能模塊、專業綜合技能模塊課程屬性:指必修課、限定選修課、任意選修課。五、教學目的要求和主要內容:說明:1.「目的要求」區分為「能」或「會」或「熟練操作」、「熟悉」、「認知」三個層次。 2. 實驗課需註明實驗類型,通常實驗類型指驗證性、設計性、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是指給定實驗目的要求和實驗條件,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並加以實現的實驗。綜合性實驗:是指實驗內容涉及本課程的綜合知識或與本課程相關課程知識的實驗。3. 當一門課程既有實驗又有實訓時,則先寫實驗、後寫實訓。 4.「實踐條件要求」:場地、設施設備特別要求。(有則寫,沒有則不寫)。 5. 兩項實踐內容之間留一空行。實驗一 ××××××××(加粗,居中)【目的要求】 (加粗,頂格,下同)1. 會…………2. 熟悉…………3. 認知…………【實驗類型】(驗證性、設計、綜合性)【實驗內容】 …………【實驗方法】…………【實驗條件】 (場地、設施設備等特別要求,有則寫,沒有則不寫)………… (空一行)實驗二 ×××××××××(格式加粗,居中)(格式同實驗一)(空一行)實訓一 ×××××××××(格式加粗,居中)【目的要求】 1. 會…………2. 熟悉…………3. 認知…………【實訓內容】 …………【實訓方法】…………【實訓條件】 (場地、設施設備等特別要求,有則寫,沒有則不寫) …………五、學時分配表:(加粗,頂格)(注實驗需註明實驗類型,實訓不用)學時分配表(加粗,居中)實踐教學內容實踐類型學時實驗一 ………………實驗二 ……………… ………………實訓一 ……(留空)………… ……合計 (空一行)六、成績考核說明實踐的具體考核辦法。若為獨立設置實踐課程,須說明成績評定按《重慶工商職業學院課程考核成績評定辦法》執行,否則須說明實踐成績在本門課程總成績中所佔比例。
『肆』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以下課時為每科周課時量:
小學一、二年級:
品德與生活(2節) 語文(8節) 數學(4節) 體育(4節)藝術【包括音樂、美術】(4節)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3節)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3節)
(4)河北省課程設置綱要擴展閱讀
教師開發課程的模式是實踐—評估—開發,教師在實踐中,對自己所面對的情景進行分析,對學生的需要做出評估,確定目標,選擇與組織內容,決定實施與評價的方式。目前,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小組,而不是單個教師。
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課程管理的組成部分,它需要有領導的支持,專家的指導,教師的努力和參與,需要得到全社會的理解、支持和評價。總體上說,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主要有四個階段:
需要評估。需要評估是設計校本課程時首先必須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確學校的培養目標,評估學校的發展需要,評價學校及社區發展的需求,分析學校與社區的課程資源等。
確定目標。確定目標是學校對校本課程所做出的價值定位。它是在分析與研究需要評估的基礎上,通過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的審議,確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制定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等。
組織與實施。組織與實施是學校為實現校本課程目標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根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與課程結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申報課程。
評價。評價是指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一系列價值判斷活動,它包括《課程綱要》的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教師課程實施過程評定以及《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評價與改進建議等。評價的結果向有關人員或社會公布。
『伍』 河北省新課改新在哪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新課改」的全稱,建國以後課改已有過好多次。上世紀末,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人們常常以為課程改革就是改換教材,這是不正確的。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新課改主要有六大「改變」:
1、課程目標方面,反對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比如學化學,過去只是明確地告訴你什麼加什麼會產生怎樣的反應,現在我們經常不告訴學生結果,而是讓學生自己去做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習、理解和記憶,體驗過程,培養能力,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2、課程結構方面,強調不同功能和價值的課程要有一個比較均衡、合理的結構,符合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突出的是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類的課程得到強化,同時強調課程的綜合性和選擇性。
3、課程內容方面,強調改變「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多地學習與生活、科技相聯系的「活」的知識。
4、課程實施方面,強調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學會合作。
5、課程評價方面,以前的評價過於強調甄別與選拔,現在強調評價是為了改進教學、促進發展。比如,有的學生基礎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沒及格,老師可以給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學習。
6、課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國家課程、教材一統天下,現在強調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充分調動地方和學校的積極性,也增強教育的針對性。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人們已經感受到了一些變化:各地用的課本是不完全一樣的;老師上課不是「緊扣教科書」了;學生的「問題」多起來了;「中考」改為「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了;高中錄取不是只看分數了。
『陸』 河北省初中、高中的課程設置和教材版本
高中階段,河北省用人教新課標,有用A版,也有用B版的。大家講的順序也不盡相同。
『柒』 小學課程設置標准及各課程周課時安排是什麼
小學課程設置標准:
『捌』 河北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包括哪些科目
河北省對此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
倒是非教育部門出了很多要給學校的教材:如環保低碳的、法制的、禮儀的,預防艾滋病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