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運作管理課程知識結構
1. 幫忙做一下 《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期末考試卷 全部做完必定加分.
3,4,5,9,13,是錯的
1C 2,3,5,10,12A 6,8,9,11,B 4D
技術創新
改進現有或創造新的產品、生產過程或服務方式的技術活動。重大的技術創新會導致社會經濟系統的根本性轉變。
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是一個管理學分支的學科 ,指在項目活動中運用專門的知識、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項目能夠在有限資源限定條件下,實現或超過設定的需求和期望。項目管理是對一些與成功地達成一系列目標相關的活動(譬如任務)的整體。這包括策劃、進度計劃和維護組成項目的活動的進展。
生產現場管理的特點是什麼?
1.生產組織的現場性
人財物產供銷,所有這些都是在生產現場進行的,因此生產組織有現場性的特點。要解決問題,就要深入現場。
2.經營管理的局限性
車間的經營管理是非常局限的,手中權很小,例如要調人得去找人力資源部,要用錢得去找財務部。
3.完成任務的緊迫性
車間完成任務是很緊迫的,例如告訴你後天早上必須交貨,車間就必須在這個時間前按質、按量地完成。
4.人際關系的直接性
車間主任必須直接面對生產一線的工人,這種人際關系躲也躲不掉,必須直面矛盾迅速解決紛爭和糾紛。
全面質量管理(PDCA循環)的工作程序是怎樣的?
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行動)的第一個字母,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並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
新產品開發的方式有哪些?
企業開發新產品一般有四種方式:自行研製、仿製、引進技術和老產品改進。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劃分,實際中是很難區分的,如有企業自行研製,但個別技術難點需要其他單位幫助共同解決;還有企業間、企業與科研單位間的共同開發;引進技術並加以改進等。
2. 生產與運作管理培訓的課程收獲是
1、從企業戰copy略高度,系統性地理解生產與運作管理的意義和作用;
2、了解生產主管的使命和應扮演的角色;
3、理解生產運作的重點和要點,以及改善的標准、模型和方式;
4、掌握制定生產計劃的方法;
5、掌握有效挖掘問題的方法和工具;
王道海
資深企業運營、項目管理、流程管理專家、信產部認證培訓講師!
現任:天下伐謀咨詢高級合夥人,互聯網研究學院院長!
3. 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設計怎麼做無從下手啊 謝謝啊
4. 生產與運作管理的課程設計該怎麼寫
本課程為經濟管理和研究提供了語言表達、邏輯推演、數理分析和科學計算的工具,同內時也是培養學容生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內容有:一元微積分,無窮級數,多元函數,微分方程簡介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必要的微積分知識,學習從數量的角度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培養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同時為後續課程打下必要的數學基礎。
5. 關於生產運作管理的問題
《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教學大綱
6. 生產與運作管理(陳福軍)第四章 項目管理 課後 案例討論 《新產品投產計劃》
1. 簡述訂貨式生產和備貨式生產的不同特點
訂貨式生產的特點是產品的適用范圍小、社會需求量小,也就是說,一次性生產一台或一批,不重復生產,標准化程度低、顧客參與程度強、生產效率低;備貨式生產的特點是產品標准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用戶廣泛。
2. 簡述基於成本戰略的實質和局限性
基於成本戰略的實質是不斷追求生產系統的規模經濟性;其局限性是這種戰略容易造成壟斷而損害市場的公平競爭,僅從企業管理角度看,一方面,企業規模過大,這將使增加機構來加強管理,這將使企業內部通信、協調、監督等費用增加,從而給組織機構的協調工作帶來困難。致使企業管理效率降低;另一方面,企業規模過大容易造成生產系統的僵化,使生產系統缺乏靈活性,無法很好的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3. 簡述全面質量管理的8項原則
1.以顧客為中心2.領導作用3.全員參與4.過程方法5.管理的系統方法6.持續改進7.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8.與供應商互利的關系
4. 簡述PDCA循環的4個階段8個步驟
計劃階段,執行階段,檢查階段,處置階段;
八個步驟: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
分析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
判斷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制訂具體的活動計劃和改進計劃
實施計劃
檢查計劃實現的程度及效果
把檢查階段實施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納入標准或制度
遺留問題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
5. 並行工程的優點是什麼
並行工程的優點是大大地縮短了產品開發和生產准備時間,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質量、保證產品功能的實用性、最強企業的競爭能力。
6. 為什麼生產能力的利用率不應該是100%
生產能力的利用率不應該是百分之百是因為還要留有一定的富餘量,該富餘量被稱為能力緩沖或備用生產能力。一般來說,生產設施的平均利用率不應該太高,若太接近100%的話,意味著企業需要增加生產能力,否則會因生產能力不足而失去訂單或使生產率下降。
7. 簡述運輸條件對企業選址的影響
對原料依賴性較強的企業應考慮盡可能接近原材料供應地,尤其是原材料成本占產品成本比重較大的企業;對於產成品運輸不便、產品保質期較短的企業及大多數服務企業,其選址要盡量靠近消費市場,以節約運費和及時提供服務。(我寫的前一段,從供應鏈的……)
8. 簡述生產技術水平對設施布置的影響
生產技術水平是指企業生產裝備的技術水平。若裝備的技術水平高,自動化程度高,功能全面,則通常會有較高的生產效率,即可以提高單位時間的產出量;另一方面,先進的裝備可以代替多台傳統的機床設備,可以節省作業時間,因此,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直接影響作業單位的大小,也影響設施布局。
9. 列舉使企業生產能力與需求相適應的策略
積極策略:即生產能力每次擴展的規模較大,持續的時間較長
消極策略:即生產能力每次擴展的規模較小,持續的時間較短,擴展的次數相對較為頻繁一些
綜合策略:即將積極策略和消極策略結合在一起
10. 簡述對庫存物質進行ABC分類後,企業所採取的不同控制策略
對於A類產品,實行連續性檢查戰略;對於B類產品的庫存管理,採用周期性檢查戰略;對於C類產品,採用定量訂貨的方法。
A類物資是控制工作的重點,應該嚴格控制其庫存儲備量、訂貨量、訂貨時間,在保證生產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庫存,節約流動資金。
B類可以適當控制,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適度地減少B類庫存。
C類物資可以放寬控制,增加訂貨量,加大相鄰兩次訂貨的時間間隔,在不影響庫存管理整體效果的同時,減少相關的工作量。
11. 解釋各種行業排序規則英文簡寫所表達的含義
FCFS先到先服務;SPT最短加工時間;EDD最早交貨日期;CR關鍵率;SST最小鬆弛時間
12. 簡述設備磨損的分類
1. 設備的有形磨損;
一種是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物質磨損;另一種是由於自然侵蝕作用引起的設備的物理、化學變化
2.設備的無形磨損
設備的技術結構和性能並沒有變化,但由於技術進步,社會勞動生產率水平的提高,同類設備的再生產價值降低,致使原設備相對貶值。這種磨損稱為第一種無形磨損。
案例分析主要考核設施選址的影響因素
1、勞動力條件;
2、與市場的接近程度;
3、生活質量;
4、與供應商和資源的接近程度;
5、與其它企業設施的相對位置
7. 《生產運作管理》課程設計的作業 幫忙看看怎麼做,完全不會啊
請參考以下兩張圖,希望您慢慢看、逐步體會。
初步計畫,先假設人數無限制,所以這不是最終結果:
http://www.tklife.com.cn/home/attachment/201408/26/9864_1409030510SAh7.jpg
由於人數超過上限11人,所以必須調整:
http://www.tklife.com.cn/home/attachment/201408/26/9864_1409030507qevg.jpg
讀圖技巧:
白色方格不是工作日,有顏色的才是工作日;小格有斜線者,表示前兩件工作都完成了才能進行下一件,例如G與H。
8. 列舉生產運作管理課程主要內容
生產與運作管理的概念理論體系、目標和任務,工農業生產概論,生產與運回作系答統的選擇與建設,生產和服務選址,生產和服務系統布置,生產與運作計劃,計劃信息系統,物資管理,質量管理,工期管理,作業成本管理,設備管理,准時生產方式,石油企業生產管理概述,生產流程再造。
9. 生產運作管理學習心得
這個學期我們在林老師的帶領下認真學習了《生產與運作管理》這門課程,在學習這門課程之前就有老師和我們強調過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加上林老師積極認真地講課,更讓我覺得《生產與運作管理》是門值得認真學習的課程。與此同時,林老師上課時經常用生動有趣的案例,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各個知識點。除此之外,我們分成小組運用做學的知識,在團隊的配合下,完成了一次調查,並做成PPT演示,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們學會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利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團隊在這次調查中選擇的主題是設施選址問題。
下面我就說說設施選址的一些學習心得。
設施選址就是確定在何處建廠或者建立服務設施。設施選址影響組織的投資收益、產品貨服務的成本以及生產效率,而且設施投資較多,一旦建成很難更改。因此,設施選址影響組織的經濟效益,關繫到組織的命運,需慎重決策。 對於一個特定的組織,選址決策目標取決於該組織的類型。
我們這次調查的對象正好是一個製造業企業,對於製造業企業選址應該考慮下面幾個因素:
(1) 勞動力條件。首先廠址選擇所在地區的勞動力必須在數量上有所保證。對於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勞動力成本占產品成本比重較大時,還應考慮勞動力的工資水平。
(2) 原材料供應條件。以笨重的、易變質偉原材料進行加工時,應重點考慮該因素。有些組織還應考慮水源、動力供應,如制葯廠、飲料廠對水質的要求,火力發電廠應靠近煤礦,水力發電廠應靠近河流等。
(3) 產品銷售條件。目標市場的遠近,主要是從交給客戶產品或服務的費用大小和及時性方面考慮,節省運費,提供及時服務。
(4) 交通運輸條件。隨著企業橫向一體化的發展,企業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便利的交通可以使物料和人員以較低的成本准時到達需要的地點,使生產活動正常進行。
(5) 地理條件。建廠地方的地勢,利用情況和地質條件,都會影響到建設投資的金額大小。
(6) 基礎設施條件。這方面主要考慮的有煤氣、電、水的供應是否充足,排水是否充分,通信設施是否完善。
5、我認識到:如何把課本的知識運用到現實實際生活中的能力十分重要。今後我們應該加強知識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