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克服害羞課程

克服害羞課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5:17:25

⑴ 怎樣克服害羞心理

害羞完全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必須加以克服。如何克服害羞的心理呢? (1) 要正確估計自己,樹立自信心。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應多考慮我要怎麼做,要如何進取;在各種場合,應順其自然地表現自己,不要老是考慮別人會怎樣看待自己或自己怎樣迎合別人;相信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並不差,而別人也不是十全十美,自己是一個同別人一樣有思想、有性格、有自尊的獨立、完整的人,甚至在某些方面還強於他人。 (2) 要勇於同別人交往,可以進行一些社交技巧的訓練。不要懼怕他人,勇敢地用眼睛看別人,並且表現得很專心。一定要克服老是迴避別人的視線,只是盯著一個地方或是自己腳尖的習慣。你和對方同處一個地位,為什麼不拿出點自尊心來,大膽而自信的與之交往呢? (3) 在學習和工作中學會克制自己的憂慮情緒,凡事盡可能往好的地方想,多看積極方面,少考慮不利的方面。對自己的弱點不要過分注意,要多想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增加信心,就不會畏首畏尾了。有些場合,要主動發言,多談些自己的意見,為什麼把自己的看法埋在肚子里呢?說出來,可以受檢驗,或許受到肯定,也許就一鳴驚人。為啥不可以這樣想呢? (4) 當你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無論正式或非正式的聚會,應該記得手上握住一件東西,如一本書、一塊手帕或其它瑣碎的小東西。這樣可產生一種比較舒服和安全的心理效應,從而有助於消除緊張和羞怯感。 (5) 容易害羞的人往往心理自衛意識比較強,應經常做一些鬆弛鍛煉,以增強神經系統的平衡功能。可練習做些克服羞怯的運動,可將兩腳平穩地立在地上,然後輕輕地把腳跟提起,再放下,每天這樣做2~3次,每次做10~20下,就可消除心情不定的感覺,給你以充分自信和一種新穎的情緒。害羞也會使呼吸不完全,不防強迫自己做數次深長而有節奏的呼吸,這種運動也能給自己以莫大的自信感,使你獲得克服羞怯的力量。
記得採納啊

⑵ 怎麼克服害羞臉紅呀

樓主您好:
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年齡的人。不過可以給你一個建議,我以前在表演系的同學(已經是成人的年齡了),他們上表演課就要克服害羞臉紅的這些缺點(對他們來講是缺點)。於是老師給他們的課程叫作「當眾孤獨」,讓每個人一個人站在人來人往的街頭大哭大鬧。其實就和3樓講的一樣,強迫自己撕破臉皮去面對陌生,效果非常好。
當然如果是孩子的話,沒有辦法讓他作這樣過激的表演,可以先鼓勵他與鄰居進行溝通交流(當然事先要聯系好鄰居),讓他感受人的和善和友好,再進一步鼓勵他,讓他帶學校里的好朋友來家裡玩,總之就是想辦法擴大他的社交,但是不要代替他:比如你自己去找一個小朋友來和他玩,這樣的辦法就不行,要讓他自己願意。

⑶ 怎樣克服害羞心理 詳細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害羞的人,對自己沒有信心,不喜歡公開亮相,遇到事情優柔寡斷,猶豫不決,消極保守,沉溺在自己狹小的生活圈子裡,不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成功發展,那麼怎樣有效克服呢?

多與他人交流,想辦法成為一個健談的人,要喜歡說話,恰當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要沉默寡言,退避三舍;

⑷ 怎樣才可以克服害羞的心理

異性敏感。進入青春期後,隨著性意識的發展,青少年對異性的言行舉止過分敏感。他們常會把異性對自己的好感當作對自己的「傾心」,而把自己對異性的好感當作「愛情」,從而造成不必要的苦惱。 處於青春的萌動期,對異性感興趣、有愛慕心理,對兩性關系意識朦朧,喜歡通過看言情片或讀言情小說感受愛情。他們渴望與異性交往,但是在同異性相處時又感到害羞不自在、不能正確處理與異性交往、對與異性交往有誤解。有36%的年輕人對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成長、發育感到恐慌或害怕這說明他們還很不成熟。基於上述原因在人格上會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不容易和異性相處甚至可能產生心理、生理上的扭曲。 這是成長中的煩惱,沒什麼,相信自己!會隨著成熟而克服不必要的害羞心理的.男孩喜歡女孩,喜歡漂亮女孩沒有錯,問題是要靠自己的優秀去爭取對方的心. 如果有人請你參加聚會,你有些害羞,不敢去,你可以這樣自我鼓勵:40%的人都有害羞心理,害羞不能成為一生的負擔。心理學家認為,害羞的人可以嘗試著融入一個新的社交環境,逐漸克服害羞心理。 伯納德-卡爾杜奇( Bernardo Carcci)是印地安那大學東南分校害羞研究中心的教授,專門研究害羞心理的他,在青少年時期居然非常害羞,他說:「那時候我有很多朋友,但從未有過約會的經歷。其實,害羞完全可以克服。這是因為害羞心理的形成需要一種自我感覺,而這種感覺要在出生後18個月才會出現,表現為過度忸怩、低估自己、不自信等,就好像隨時都有一面鏡子在他們面前。」 基因似乎也是害羞的原因之一。在新生兒中,有15%天生具有一種「抑制性性格」,也就是說,對於新事物,或者新體驗,他們在作出反應時會有一種壓力感。比如,氣球的爆炸聲就可能讓他們感到害怕。 美國韋爾茲利大學麻省分校的心理學家喬納森-奇克(Jonathan Cheek)說:「如果一對雙胞胎兄弟中的一個有害羞心理,另一個可能也有。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是否害羞由遺傳因素決定,或者說害羞不可克服。只是有些人可能比其他更容易感到害羞而已。」 卡爾杜奇說:「害羞的人有時也想走出去,和更多的人交朋友,但他們往往不知道怎麼做。在一個新的社交環境,他們交朋友時並不順利,因為害羞的人太忸怩了。如果感到不舒服,他們很快就會『逃跑』。」 最終,害羞的人傾向於在一個有限的社交范圍內活動,他們喜歡在這樣的一個小圈子內交往,反復做一些同樣的事,而不是去擴展新的社交領域。卡爾杜奇指出,害羞與自尊無關,一些人在某些方面可能很自信,甚至可以在數百人面前演講,但一旦與陌生人面對面談話,他們就會感到焦急不安。 克服害羞心理的方法有幾種。首先是放鬆訓練。可以想像自己處於不同的社交環境中,同時以較慢的速率講話,深呼吸保持鎮靜。另外,還可以逐漸擴大的自己的社交范圍。卡爾杜奇說:「當你進入一個新的社交環境,沒有人知道你是否害羞。在這種時候,你可以放開自我,去與別人交往。」 卡爾杜奇和奇克看來,階段式的克服害羞心理非常重要。比如,如果一個害羞的人想與一個女同事約會,他首先應該做的,就是與這位女同事搭上話,聊一些工作上的事。」 在與女同事搭話之前,他應該先找一個朋友,練習一下談話。當他遇見女同事的時候,談起話來可能就要自然一些。慢慢地,與同事的談話就會越來越暢快。 奇克說:「人們應該明白,要有勇氣面對所有失敗。有些時候,你的談話對象沒有理睬你其實不是因為他不想和你說話。」 如果有人請你參加聚會,你有些害羞,不敢去,你可以這樣自我鼓勵:40%的人都有害羞心理,害羞不能成為一生的負擔。心理學家認為,害羞的人可以嘗試著融入一個新的社交環境,逐漸克服害羞心理。

⑸ 怎樣讓孩子克服害羞心理

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各有不同, 成長環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每個孩子的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特別開朗,有的孩子卻異常的害羞,看見陌生人就往大人的身後躲,不敢與他人說話,或獃獃地站在一角落,不說一句話,他們在學校里也不愛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參加活動或者玩耍,很多家長都為此感到擔心。那麼家長有什麼方法能才能幫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呢?這里有幾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不要過分保護和溺愛
很多父母常常過於溺愛孩子,孩子稍微面臨點困難,便越主代庖,急急忙忙跑過去幫他們解決問題,撫平他們的每一點創傷。實際這很不利於孩子成長,難道你能一輩子都這樣幫他做這做那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孩子總要獨立,總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所以你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鍛煉機會,多給他們一些間接的支持,如一起討論存在的問題、給予鼓勵、提供信息等。並讓孩子經受適當的焦慮和挑戰,這樣他才能嘗試自己解決問題,由此學會適當的應付技巧,並建立自尊和自信。
2、增加孩子的社交機會
如果孩子害羞是因為從小沒有社交機會,那麼父母就應當特別關注他們在這方面的需要。比如有時間可以領孩子到親友家中,或者請鄰居或同班較熟悉的小朋友到家裡玩,為孩子創造一種輕松、歡快的織圍,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其他人,主要是讓他們學習如何與別人交往。你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參加一些社會團體活動,為孩子拓展人際關系及社交天地,增加孩子的交往機會。
當然,開始的時候最好選擇比較安全的環境鍛煉他,不要讓孩子馬上處於一種高度競爭的環境里,這樣會打擊他的自信,使孩子更沒有信心和勇氣與人交往了。等到孩子逐漸熟悉的時候,再創造一些比較有挑戰的活動,這將有助他們在社交上繼續往前進步。
3、表示尊重和理解
孩子害羞時,最怕的就是父母對他們的批評和指責,本來對於自己羞於見人就覺得很自卑了,如果再被父母指責,他們會覺得更難受。因此,當孩子出現害羞、怕生情結時,父母要對孩子表示理解和尊重,讓孩子知道你能理解和同情他的害羞,使他感到溫暖和支持,不要過於勉強孩子。
有些孩子會因自身的溝通能力或社交技巧不佳,對某些事情採取逃避的方式。此時,你於萬不要給孩子「貼標簽」,比如:對家人和朋友解釋說你的孩子是害差的,這更會給孩子造成一種自我定義:我是一個害羞的人。這也會成為他將來更加害羞的理由。即使面對孩子的害羞感到很焦急,也不要勉強孩子,更不要採取懲罰或指責,這些只會更加打擊他社交的信心。
最好的方法是當孩子情緒平復下來後,或者只有自己的家人時,多與孩子談談心,與他談論一下如何才能不怕害羞,並讓孩子嘗試新的經歷以獲得成功。這樣的談話可以以自然的方式進行,比如展示自己兒時相關的經歷等、給孩子以鼓勵。
4、通過游戲啟發孩子
玩是孩子的天性,害羞的孩子也愛玩,所以為幫助孩子擺脫害羞的心理,父母應該多注意孩子平時更喜歡玩什麼游戲,然後試著讓孩子參與角色游戲,從游戲中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因勢利導,最好不要用枯燥乏味的說教。同時,父母也可以從游戲中了解孩子的心理,並建立其自信心。
此外,多讓孩子在戶外和小夥伴們一起玩游戲,讓孩子融入到群體中,通過群體的活動增加孩子們間的交流,使孩子們內心不到致於孤獨。對害羞的孩子來說,嘗試玩沙子、抓蟲子、拍皮球等「臟臟」的游戲,在台階上跳上跳下、相互追逐等「危險」的游戲,看似非常的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實院上都是需要一點勇氣的。當然,孩子在戶外活動難免會被磕磕碰碰,相互之間可能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時的小傷害,這時你也不要大驚小怪,這些「勇敢者」的游戲可是幫孩子練膽量的最好好辦法。以上就是如何克服害羞心理的方法,相信通過以上這些方法,一定能幫助孩子克服害羞的心理。

⑹ 怎樣克服害羞

作者:驚雲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0484186/answer/369404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要克服害羞心理,首先要改變錯誤的想法。害羞的人通常會有一些不現實的自我挫敗信念,比如這樣的主觀想法,如果你(曾經)害羞,對這些想法應該很熟悉:
1、在社交聚會中,如果我多等一會兒,應該有人來主動找我說話。
評:這顯然是替自己不敢主動與人交談找借口。如果兩個人要交談,總要有一個人表現得更主動一些。為什麼你不能當這個主動者呢?
2、有些人之所以能夠更多地被邀請參加社交聚會活動,只是因為他們的運氣好。
評:這是錯誤的觀念,有時,一個人能否被正式介紹給一些重要人物,確實要看機遇,但是大部分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才在社交活動中得到更多的機會的,他們總是更為積極的認識新朋友,花更多的時間與人相處,積極參與各種活動、邀請別人或主動與人交談,因此他們擁有更多的機會並不是靠運氣。
3、不管到什麼地方,我該認識的人就會和我交往,不該認識的人還是不認識。
評:這是對自己不主動去與人接觸交談的另一個借口。事實上,如果你多參與一些社會活動,比如參加各種俱樂部或團體的活動,你會得到更多與人交往的機會。
4、一些人看上去對我沒有好感,他們肯定是不喜歡我,即使我努力接觸他們,他們還是不喜歡我。
評:這種想法使你感到害羞,但這完全沒有道理,如果一個人沒有立即表示出對你的好感,並不代表一定不喜歡你。對一個人產生好感有時需要一定時間,並需要一定機會發展這種感情。
不合理的想法觀念不只這四種,還有很多類似的導致害羞的錯誤信念。現在,我們需要用下面的信念來取代它們。
1、通過社交活動,我會漸漸變得積極主動。
2、不能等到自己完全放鬆和有把握時才主動與人交往,有時需要冒一定的危險。
3、我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假裝紳士或淑女只能讓我感動更焦慮。
4、只要自己別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就不怕別人對自己評頭論足。
5、我可以給自己設定合理的目標,逐步掌握社交經驗,提高社交技巧。
6、即使極富社交經驗的人也不會每次成功,因此,我如果在社交中遇到不順利的情況,不必過分自責。(Antony&swinson)
社交技能的培養和練習
學習社交技能需要不斷練習,沒有人天生就知道該如何與人打交道,或主動與人談話。我們看到的社交達人都是不斷地在各種社交場合鍛煉出來的,所謂的天生好手只是一直比較主動跟人打交道。
你可以這樣自我練習,比如准備一個錄音機或者錄音筆,錄下你和他人的談話,時候反復聽談話錄音。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因為聽錄音可以使你了解到自己打斷了別人的話、停頓、忽略了談話中的線索以及表現出不感興趣等問題,便於今後改進。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看著鏡子練習與人交談,通過誇大自己的表情,了解自己在表現驚訝、愉快、感興趣或不喜歡時的樣子。通過這些練習,許多人都學會了如何在交往中變得更積極主動。
社交中如何與人交談
學會提問是促進交流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一系列巧妙的提問可以將焦點轉移到別人身上,並且表現出你的關注,不需要絞盡腦汁想問題,你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
「你在哪裡工作(學習、生活)?」「你喜歡跳舞(旅遊、音樂)嗎?」「你在這兒工作(學習、生活)多久了?」
用這樣的問題破冰之後,接下來你應該問一些開放式問題(不能用是或不是來回答):
「你都到過什麼地方?(而不是『你去過麗江嗎』)」
「北京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而不是『你喜歡北京嗎』)」
「你喜歡吃什麼?(而不是『你喜歡西餐嗎』)」
你會很快發現,對這種開放式的問題,人們通常會給出關於自己更多的信息,在豐富的信息中,你很容易找到下一個話題,這樣,交談就很自然地繼續下去了。
當然,以上關於交往技巧的簡單例子並不能代表親身實踐。要想克服自己的害羞心理,不但需要在實踐中學會更多的技巧,還要不斷地檢查自己的觀念和態度是否正確。在必要時,你可以請一位咨詢專家或者心理醫生對你進行指導。害羞的人要想戰勝自己的害羞特質,必須要做好冒一點風險的准備,因為任何人在與人交往當中都避免不了遇到尷尬或失敗的情況。但要記住,只要你有決心去做,就一定能得到回報:在交往中贏得友誼,並戰勝自己的害羞心理。

⑺ 克服害羞心理有哪些鍛煉技巧

①加強預備訓練:即有意識地創造各種條件,反復進行社交登場前的預備練習。達到內專容熟悉、語言流暢,最屬後開會發言就心中有底、膽大不慌了。

②暗示性訓練法:有時面臨一種場合來不及先做准備,又自感心情緊張時,可採取自我暗示的方法,提醒自己「鎮靜、不慌、什麼都不去想」,用意念控制自己的恐慌緊張心理。

③模仿性訓練:即經常觀察和模仿一些活躍、開朗、善於交往、泰然自若的人的言談舉止,有針對性地克服自己怕羞的弱點。

⑻ 如何克服害羞心理 公開演講!!!!

1、做個有心人,記下令你感到不安的事情
我們對自己的了解程度實際上比我們自己想像的要多得多, 當你記下你的所思所想, 以及你的害怕與擔心,常常覺得不可思議,但這卻是極有效的自我心理治療方法,它讓你更直觀更全面地看到及承認自己的一切。

2、創造一個「角色」,嘗試扮演一個不害羞的你
害羞的人們常常過於關心自己的表現是否能反應真實的自己, 而心情不易放鬆, 相反作為「演員」只需正確表達出角色的任務,而不必過多地考慮自己。所以當你在向老闆提出加薪或是會見孩子的老師時,把你想成扮演的角色,按你事先練習的演出來,你會顯得更自信,更能充分地表達自己。

3、參加社交活動時,最好有備而來
卡迪西醫生建議害羞的人在每一次社交活動之前,最好做一做「社會偵察」。如果你准備參加一個 Party,最好事先了解一下會有些什麼人參加,他們將做什麼,他們的興趣在哪一方面? 如果是一些你從來沒見過的人, 最好盡可能地了解他們的背景, 那麼在和他們交談時就不會不知所雲了。 另一種「社交熱身」就是,參加一個和你有共同興趣的團體,這對於那些羞於和陌生人交往的人是非常有幫助的。他們會在交往中尋找快樂,在其他場合也不再容易感到那麼害羞。

4、改變你的身體語言
害羞的人往往給人們孤僻、冷傲的表象特徵,他們本人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而實際上, 他們真正想告訴人們,他們害怕、膽小、孤獨。不幸的是人們無法了解這些信息,反而回應以遠離和同樣的不屑,這令害羞的人越發覺得不安。

5、主動把你的不安告訴別人,了解害羞可能帶來的最壞後果
當害羞者意識到不和人們交談與來往比被人嘲笑更可怕時, 他將不再為了避免露怯而封閉自己。 事實上那些害羞的表現,如聲音發顫、臉紅、出汗等等令害羞者感到不安和尷尬的舉止 在別人眼裡其實並不如他們自己想像的那麼受注目。

⑼ 怎麼才能克服害羞的習慣啊

怎樣才能改變設防心理和害羞心理呢?下面給你提幾點建議:
1、正確估價自己,樹立自信心
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應多考慮我要怎麼做;在各種社交場合中,應順其自然地表現自己不要擔憂人家是否注意你。當你與對方交談時,眼睛要看著對方,並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的眼睛,這樣可以增加你對對方的注意,減少對方對自己的注意。
2、尋找機會,鍛煉自己。不放過任何發言的機會,比如向經常見面但說話不多的人如郵遞員、售貨員等問好;與陌生人交往,感覺到有你感興趣的話題時,就大膽而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要去考慮別人怎麼看。見到外人。
3、經常與你的朋友在一起聊天,並講究談話的技巧。除了工作、生活之外,你還可以和她聊有趣的見聞、笑話、幽默,長期堅持下去不僅會使你改變自我意象及對自己看法,當然也會增強你的人交往能力。
4、心態好,熱愛生活,培養多方面的情趣。如果你想唱歌,就放開嗓子唱,如果你想說笑,就敞開心扉說笑。在業余時間,你還可以與朋友在一起參加體育娛樂活動,比如打球、做游戲等等,這是你鍛煉自己活力與交往的絕佳手段。在連續講話中不要擔憂中間會有停頓,因為停頓一會兒是談話中的正常現象。在談話中,當你感覺臉紅時,不要試圖用某種動作掩飾它,這樣反而會使你的臉更紅,進一步增加了你的羞怯心理。想到羞怯並不等於失敗,這只是由於精神緊張,並非是不能應付社交活動。
5、要善於把緊張情緒放鬆。使用一些平靜、放鬆的語句,進行自我暗示,常能起到緩和緊張情緒,減輕心理負擔的作用;在任何時候都要對自己有自信心,並不時用內心的語言激勵自己:「我很棒」、「我表現得很好」、「人們都很喜歡我」。
6、學會克制自己的憂慮情緒。凡事盡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積極的一面。平時注意培養自己的良好情緒和情感,相信大多數人是以信任和誠懇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不要把自己置於不信任和不真誠的假定環境中,那樣,對別人就總懷有某種戒備心理,自己偶有閃失,或者並無閃失,也生怕別人看破似的,這樣自己就會惶惶然,更加重羞怯心理。人們可以通過意志的力量來改變自己性格上的許多東西,克服諸如優柔寡斷、神經過敏、膽怯等不良心理。一些知名演員、演說家、教師,在青年時代曾是膽怯害羞的人,但是後來他們卻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口若懸河,就是他們意識到非克服害羞心理不可所取得的成效,而非佼佼者的得天獨厚。事先作好准備,答題時就會慶對自如;熟記演講內容,演講時便會口若懸河;發言開口時聲音宏亮,結束時也會擲地有聲。除了這些「策略」與「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為有能力才會有自信,才能克服自卑、羞怯的心理。
7、在工作中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無所顧忌張口直言自己認為必要的言語。
你說「我對門有一個妹妹,我很想和她認識,我們已經是鄰居10年了,但是我從沒和她說過話,我每次見她都很緊張,我很想認識她,能不能告訴我要怎麼辦呀?更奇怪的是,我現在見她媽也緊張這是為什麼呀?」既然是老鄰居了,你想認識她其實有許多非常便利的條件,比如找一個借東西口到她家坐一坐,這樣一來二往,一旦熟悉了,你緊張羞怯的心理也就自然而然的會平息下去。

⑽ 怎麼克服害羞,十個小技巧克服害羞

害羞完全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必須加以克服。如何克服害羞的心理呢?
(1) 要正確估計自己,樹立自信心。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應多考慮我要怎麼做,要如何進取;在各種場合,應順其自然地表現自己,不要老是考慮別人會怎樣看待自己或自己怎樣迎合別人;相信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並不差,而別人也不是十全十美,自己是一個同別人一樣有思想、有性格、有自尊的、完整的人,甚至在某些方面還強於他人。
(2) 要勇於同別人交往,可以進行一些社交技巧的訓練。不要懼怕他人,勇敢地用眼睛看別人,並且表現得很專心。一定要克服老是迴避別人的視線,只是盯著一個地方或是自己腳尖的習慣。你和對方同處一個地位,為什麼不拿出點自尊心來,大膽而自信的與之交往呢?
(3) 在學習和工作中學會克制自己的憂慮情緒,凡事盡可能往好的地方想,多看積極方面,少考慮不利的方面。對自己的弱點不要過分注意,要多想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增加信心,就不會畏首畏尾了。有些場合,要主動發言,多談些自己的意見,為什麼把自己的看法埋在肚子里呢?說出來,可以受檢驗,或許受到肯定,也許就一鳴驚人。為啥不可以這樣想呢?
(4) 當你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無論正式或非正式的聚會,應該記得手上握住一件東西,如一本書、一塊手帕或其它瑣碎的小東西。這樣可產生一種比較舒服和安全的心理效應,從而有助於消除緊張和羞怯感。
(5) 容易害羞的人往往心理自衛意識比較強,應經常做一些鬆弛鍛煉,以增強神經系統的平衡功能。可練習做些克服羞怯的運動,可將兩腳平穩地立在地上,然後輕輕地把腳跟提起,再放下,每天這樣做2~3次,每次做10~20下,就可消除心情不定的感覺,給你以充分自信和一種新穎的情緒。害羞也會使呼吸不完全,不防強迫自己做數次深長而有節奏的呼吸,這種運動也能給自己以莫大的自信感,使你獲得克服羞怯的力量。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