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企業服務的意識課程
1. 服務意識和服務技巧對企業的發展辯論賽
一般服務意識要比服務技巧要多用,多懂
沒有服務意思,服務技巧也就不會那麼好,那麼完美了
2. 服務意識的內涵是什麼
服務意識的內涵是:它是發自服務人員內心的;它是服務人員的一種本能和習慣;它是可 以通過培養、教育訓練形成的。
服務意識是指企業全體員工在與一切企業利益相關的人或企業的交往中所體現的為其提供熱情、周到、主動的服務的慾望和意識。即自覺主動做好服務工作的一種觀念和願望,它發自服務人員的內心。
服務意識必須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思想認識中,只有大家提高了對服務的認識,增強了服務的意識,激發起人在服務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搞好服務才有思想基礎。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服務意識不僅僅是第一線做服務和銷售的員工所需要的,也應該是財務、采購、人力資源等各職能部門和每一位員工所具備的。換句話說,企業的全部員工都應有強烈的服務意識。
每一名員工都應充分認識到,自己就是一名服務者,是企業信譽和形象的締造者和維護者,只有人人從自己做起,想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自覺自願、積極主動地做好服務工作,才能維護好企業形象,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在實際工作中,「服務意識」就體現在主動發現客戶需求,追求客戶滿意的一種職業態度,具體化為「迅速反應,馬上行動」的工作作風。不是因為規章制度,不是因為利益關系不得已而為之。服務意識更多地表現為一種精神,一種「樂於付出,以顧客利益為重」的精神。
(2)為企業服務的意識課程擴展閱讀
容易遇到的問題
1.擔心遭到拒絕
調整心態。退一步想,即使遭到拒絕又能怎麼樣。由於是善意的,顧客通常也不會怪的。
2.擔心服務不好
記住:只要服務態度好,即使服務知識和服務能力暫時差些,也沒有關系。因為只有在服務顧客的實踐中,才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也才能有意識地學習和改進。
3.擔心別人嘲諷
即使有人嘲諷,又能怎麼樣。至少領導不會嘲諷。再說了,嘲諷人的人,過不了多久,也許就會成為追隨者,只要堅信自己是對的,就不要被別人的看法所干擾。
4.厭惡服務對象
要想克服這種心理障礙,必須調整自己的心胸,讓自己的心胸寬廣起來,才能容納各類人。
3. 如何建立企業內部客戶服務意識
內部客戶(INTERNAL CUSTOMER),相對於外部客戶(人們通常所謂的「客戶」)而言,是指得到你的產品或服務的公司同事。如你是設計師,工程師就是你的內部客戶;如你是工程師,廠長就是你的內部客戶。假如你是財務部經理,那麼公司高層領導、其他部門經理就是你的客戶。
過去人們一直認為企業里總裁(總經理)高高在上,銷售員位於最低層,下屬是為上司服務的,即所謂傳統金字塔。這一觀念在八十年代發生了重大變化,產生了所謂的倒金字塔(見下圖)。即以「顧客滿意」為最高價值導向。一線員工為客戶服務,中層主管為一線員工服務,高層主管又為中層主管服務。以「服務」為鏈接方式,越接近「上帝」,對公司的價值越升。
瑞典斯堪的納維亞航空公司前總裁讓·卡爾松在其暢銷書《真理之時》(MOMENTS OF TRUTH)中強調外部客戶服務的重要性。並且說與其說下級服務上級,員工服務領導,不如說兩者是相互服務的(雙車道)。他極力主張把傳統的金字塔倒過來。
我為內部客戶服務,內部客戶為外部客戶服務。內部客戶滿意了,內部客戶轉而把外部客戶服務得更好。有人甚至宣稱內部服務先於外部客戶服務。
最近,國外有專家認為「內部客戶」的概念是為了使後線員工(不與顧客直接打交道的所有員工,包括高級管理人員)有服務目標而虛擬的。雖然如此,他們還是同意後線員工為前線員工服務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服務好內部客戶
首先,是要轉變觀念。服務不是服務業的專利,而是所有行業的制勝法寶。同樣,不僅外部客戶才有服務,內部客戶服務也不可或缺。中國平安保險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馬明哲提出「管理即服務」,「領導即服務」的新理念,而且身體力行,親自與一線營銷人員共進英雄宴。安泰保險集團馬來西亞分公司總經理每周一個下午4:00-5:00去員工俱樂部為員工沖咖啡,提供服務。
其次,與外部客戶服務一樣,內部客戶服務的真諦是建立信任,即服務者與被服務者之間應確立信任互動關系。幾乎所有客戶服務技巧都同樣適用於內部客戶服務。例如一站式服務、個性化服務。內部客戶服務三要素(3Cs ):關懷(CARE)、合作(COOPERATION)和溝通(COMMUNICATION)。
國外企業界設有專門內部客戶服務訓練課程以提高內部客服者的服務水平。《內部客戶》(DIANE BAILEY著)介紹了21項內部客戶關懷(CARE)活動和12門課程概要。強調每個人在內部客戶服務鏈上的作用,檢閱了個人、團隊和高級管理層對客戶關懷文化的貢獻。書中闡明了以下一些重要問題: 誰是你的內部客戶?什麼是內部客戶關懷?內部客戶關懷的好處是什麼?內部客戶服務鏈是什麼?內部客戶關懷的標準是什麼?每個人在內部客戶關懷中權利和義務是什麼?
我們在此援引哈佛商學院MBA的一個案例來說明日本企業是多麼重視內部客戶服務。
美國沃里科公司管理了15年的弗里斯特市電視機廠,是著名的希爾斯百貨公司(SEARS)的供應商。最輝煌時員工達2000人,是該市的重要企業,後來因管理不善,屢屢出現質量問題,次品率達10%,陷入困境。該公司管理層邀請日本三洋公司參股並管理該工廠。日本管理人員到達該廠後,先後辦了三件事,令美國人大開眼界。首先邀請電視廠的所有員工聚會一次,大家坐在一起喝咖啡,吃炸麵包圈。然後贈送給每個工人一部半導體收音機。這時,日本經理對大家說,廠里灰塵滿地,臟亂不堪,大家怎麼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產呢?於是,由日本管理人員帶頭,大家一起動手清掃廠房,還把整個工廠粉刷得煥然一新。
內部客戶服務與人力資源經營管理
談內部客戶服務與人力資源經營管理,就不能不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迄今至少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即近代人事管理、現代人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經營管理。
有沒有第五階段?答案是肯定的。內部客戶服務的理念和實踐將是第五階段的重要特徵。至於叫什麼名稱,這不是最重要的。
過去在中國大陸,人們認為人事部門是權力部門、是享受別人服務的部門(有的人事工作者也自認為如此),所以管、卡、壓的現象時有發生。其實,在國外,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不是權力部門,而是經營部門、服務部門。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學者JOHN GREER說得好:「人力資源專業人員不光是處理業務。我們將成為更多服務的提供者和信息提供者。」有人甚至進而提出人力資源部門是利潤中心。
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面對的主要是內部客戶。偶爾也有外部客戶。當地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是不是我們的外部客戶?不是的。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應是他們的客戶。
人力資源部門的內部客戶是誰呢?
每位員工:上至總經理、下至業務員。在一個大企業里,各級人力資源部門都有各自的服務對象,不同的室、崗位也有各自的服務對象。當然有時會重疊。
內部客戶服務是人力資源部門的最重要工作。服務范疇具體如下:
為高層管理層提供:人力資源規劃、投入與產出最優化、處理好員工關系。
為一線部門:提供優秀人才。
為員工提供:技能提升、潛能開發、激勵關懷、人員發展。
人力資源經營管理人員如何做好內部客戶服務
首先要具備強烈的服務意識、端正的服務態度和高超的服務技巧。意識是基礎和前提。沒有服務意識,服務態度和服務技巧無從談起。服務意識的提高有助於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內部客戶的需求。服務態度是服務意識的表現形式。兩者密不可分。端正服務態度,從我做起,從小事(平凡)之事做起。服務技巧是服務意識和服務態度的開華。技巧是通過行為來表現的。技能達到一定熟練程度才轉化為技巧。
大家都領教過內地酒樓服務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態度。 如果你在深圳好世界就餐過,你就感受到什麼是優質服務。那裡的服務員,在你剛抽出香煙,她就會熱情地為你點燃;在你剛邁下大門的台階,他就會為你拉開車門。享受到海爾的服務的人們就會明白海爾一定會成為百年的海爾。她的售後服務人員不僅為你免費安裝,而且為你講解、示範,更難能可貴的是為了不弄臟你家的地板,他們在進門前立即在腳上套上一個布套。
中國深圳有家大公司實行幹部晉升考試制度。每次考試後,人事部門只向其所在部門負責人或本人反饋考試結果(分數)。結果引起種種誤會。其實人事部門只要稍加改進服務,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做法是:不僅向其本人而且向其部門長或分管領導反饋整個考試的情況(不僅僅是分數),明確未通過者可以來查閱試卷;必要時向其部門長或分管理領導出示原答卷(為題庫的安全性起見,應當場回收)。
高超的服務技巧使壞事變好事,小好事變大好事,使內部客戶由衷感激。具備強烈的服務意識、端正的服務態度和高超的服務技巧就會使我們不斷創新,想方設法為內部客戶著想。
其次要實行公開承諾制。現在政府都在改進工作作風和提高工作效率。深圳市很多政府部門都實行公開承諾制,向廣大市民公開辦事程序並承諾辦事時限。但奇怪的是我們很多企業,特別是大企業卻沒有實行公開承諾制。基層分支機構人員到(請)總部辦事很不方便。
再者,要充分利用內部網(INTRANET)和IT技術。網路技術成本低,能提高工作效率,人人皆可用。許多公司把一些人力資源信息如職位空缺、福利信息等輸進企業內部網。人力資源部門還更進一步著手創設完善的互動式軟體,讓員工直接填表、從資料庫中獲得個人信息,甚至在網路上掂量各種福利項目的長短。當初,ELIZABETH GROVER接手美國著名的ORACLE(甲骨文)公司的工資和福利總裁時,人力資源部誰都沒有電腦,所有業務都是手工操作。GROVER於1995年組織實施把靈活的福利項目輸進內部網,實現電腦化處理,大受歡迎。
第四,要正確對待投訴,在企業內部全面建立申訴制度 。在中國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企業),工會不是很健全, 人事部既要代表資方又要考慮勞方的利益,容易成為矛盾的焦點。即使你服務好,被服務者還是認為你做的不夠。申訴制度有助於公司經營決策層及時了解員工的心聲,也有助於人事部門全面檢討自己的工作,處理好員工關系。當然,人事部門從事內部客戶服務應防止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即無原則遷就內部客戶。
4. 企業為什麼要強調職能部門的服務意識
綜合管理部門為何要面向「一線」
許多公司要求綜合管理部門把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生產經營活動上,即我們平常所說的「一線」上。之所以對綜合管理部門提出這樣的要求,是由這些部門在公司所處的位置、工作性質及對這些工作的要求所決定的。
本短文意在通過對公司日常經營活動過程的描述,說明各項業務活動之間的關系,分析綜合管理部門的作用,進而提出對綜合管理部門工作的要求。
一個工業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可以用一個簡單圖形來描述(見附圖)。
通過附圖可以看出,一個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大致是由生產經營活動系統、資源支持系統、綜合管理系統三大部分組成,各部分又由若干業務系統組成。三大部分之間、各業務系統之間形成多對多的供給和需求關系,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運行網路。所以說企業是一個牽涉到多項活動的、復雜的有機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誰也不能置身事外。
企業存在的前提是能為社會提供使用價值,能為顧客解決問題。現代生產的特點是社會化生產,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每個企業都是為他人生產使用價值,如果一個企業生產的東西沒人要,這個企業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以此類推,小到企業內部的一個部門、一個崗位,道理依然如此。
企業是為顧客解決問題的,企業通過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為特定社會群體解決特定的問題,這些特定社會群體就是你的服務對象,解決特定問題的方案就是你的產品或服務。一個企業不可能為社會所有成員解決所有問題,企業只能是為特定群體解決特定問題,所以企業之間有顧客群的劃分,有所在行業的劃分,企業所在的行業決定了企業所需要的資源。
通常情況下,在一個企業內部,由營銷系統負責了解客戶的需求,包括技術方面的和數量方面的,如果有技術方面的要求,需要技術系統進行設計,提出解決方案,評估企業能否為客戶解決問題,如果技術方面沒有問題,將客戶的需求通知生產系統。技術系統的主要任務一是為客戶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二是制訂生產製造方案,解決加工方法,確定生產所需要的材料數量和質量,將製造方案和生產中所需要的材料分別傳遞給製造系統和供應系統。技術系統也可能直接從產品市場、技術市場獲取信息,設計產品、更新工藝、使用新材料等,滿足顧客和製造系統的要求,進行產品服務創新,技術進步等技術活動,從而使企業達到提高技術水平、實現產品更新換代、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目的。製造系統通過生產組織、工藝保證、質量保證、設備保證等措施,負責按期、按量將符合顧客要求的產品製造並交付。供應系統負責供給生產經營活動中和管理活動中所需要的物資,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
以上是一般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這些活動都需要資源的支持。企業經營的資源一般包括人力資源和財務資源。人力資源系統負責從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招募企業所需要的員工,培訓後供給到各用人部門。財務系統負責從金融市場募集企業所需要的資金,進行財務管理,保證企業的經營需要和財務安全。
企業的綜合管理部門(含後勤部門)是公司層面管理職能的執行部門,是企業領導的參謀部門。負責組織、計劃、核算、評價、信息收集和處理等管理工作,負責擬定經營管理方案,供領導決策等參謀工作。這些工作的對象就是公司的業務活動。綜合管理部門只有深刻理解業務活動,隨時掌握業務活動的變化,才能履行好本身的職責。各個業務系統、各個業務部門對本系統、本部門的活動也需要進行組織、計劃、控制、核算、評價等管理活動,這些管理活動是企業整體管理活動的一部分,要服從企業整體管理的要求,要與企業整體管理保持一致,企業的綜合管理部門負有指導、監督各業務系統、業務部門開展管理工作的任務,綜合管理部門為了履行這項職責也需要對各業務系統、業務部門的管理工作情況及時了解,掌握動態,防止與企業目標不一致情況的發生,出現問題及時糾偏。
通過對綜合管理部門在公司的地位和擔負的職責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綜合管理部門與各業務部門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解決顧客的問題,滿足顧客的需要,實現公司價值。差別在於分工不同,各自擔負不同的職責,工作的內容、方法和地點不同。綜合管理部門只有深刻理解各項業務的內容、要求,深刻理解各項業務之間的關系,深刻理解各項業務對顧客、對公司的重要性,才能自覺、主動工作,才能對自己所擔負的工作進行比較好地組織,才能有的放矢,相反,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你的工作就不可能到位。工作性質要求綜合管理部門必須面向「一線」,了解業務部門的工作內容、要求,掌握業務規律。
1、Ⅰ為生產經營業務區,是企業的核心業務;Ⅱ為資源支持系統區;Ⅲ為管理支持系統區;
2、虛線代表需求,實線代表供給,雙箭頭表示互為需求和供給。
5. 如何提高企業全員的服務意識
1.領導以身作則,領導沒有服務意識,員工也不可能會有,正所謂上樑不正下版梁歪。領導體現出良好的服務專權業水平和涵養,員工也會跟著去學。
2.加強所有員工理論基礎知識培訓,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工資是誰給的。
3.從日常細節著手,比如強調對客人都要說「您」字,而不許說「你」字等等,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4.加強整體禮儀禮貌培訓,培訓過程中不要照本宣科,而是要大量的互動,讓員工有親身體會,同時培訓過程中強調各部門之間的禮儀禮貌和對領導的禮儀禮貌,比如去其他辦公室要敲門等等,讓員工在非服務時間也能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成自然。
5.實行首問負責制,並不僅僅是要問責,同時也要培養員工的責任心。
6.加入獎懲機制,有獎有罰。
7.硬體方面,在牆上布置企業文化宣傳招貼、每周一星、設置儀容鏡等等都能起到一定效果。
事實上這個問題太寬泛了,最重要的是要讓員工對企業有認同感,在工作中有榮譽感,這樣任何方式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企業內部服務意識薄弱,員工服務能力不能匹配客戶需求怎麼辦需要怎樣的培訓求推薦
企業來的素質教育培訓
簡而言源之,職業素養是職業人在從事職業中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質和能力,它不是以這件事做了會對個人帶來什麼利益和造成什麼影響為衡量標準的,而是以這件事與工作目標的關系為衡量標準的。更多時候,良好的職業素養應該是衡量一個職業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標。
職業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個人的角度來看,適者生存,個人缺乏良好的職業素養,就很難取得突出的工作業績,更談不上建功立業;從企業角度來看,唯有集中具備較高職業素養的人員才能實現求得生存與發展的目的,他們可以幫助企業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從而提高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從國家的角度看,國民職業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正因如此,「職業素養教育」才顯得尤為重要。
7. 如何提升團隊服務意識加強企業執行力
提升團隊服務意識首先是老闆要有這種強烈的團隊精神意識,領頭人如果沒回有這種意答識,是無法提升企業服務意識加強執行力的。
加強企業執行力首先要求企業的作業指導書達到完善的地步,各個細節的銜接斷層不允許出現,一些細小的步驟上首先要求不出現大而化之的毛病。不是大致任務做完就OK。一定要讓客戶感覺到滿意才行。客戶滿意的基礎是首先自己的團隊所有人是否認為工作細致化到無法再細化。
服務意識是靠企業文化去提升,企業文化的提升靠人員融入這種文化的意識,把意識轉化為行動。舉個例子,如果以"整潔"作為企業文化來說,公司的大廳或辦公室里有沒有亂扔垃圾的現象就可以看出來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否到位。沒有文化的約束,服務意識是不會提升的。
而沒有服務意識的提升,企業的執行力也是不會達標的。
總之提升團隊服務意識靠企業文化建設,加強企業執行力又要靠企業文化做後盾。服務意識的提升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可短時期就能見成效。
老闆是服務意識的領頭人,老闆如果看到廁所的衛生紙扔在外面不撿起來放在簍里,被員工看到了,那這個公司的企業的"整潔"文化就是沒有建立起來。
8. 求一部電影,每個人都有一個裝著自己意識的電腦管家,有一家公司提供這個服務。
黑鏡聖誕特輯 裡面的第二故事
9. 請從個人和企業兩個方面來說明應該如何培養和提高服務意識大學題
個人角度應該時刻保持良好的個人素養比如請別人吃飯時應該提專前等候對方,為對方屬拉出座椅給邀約來的人介紹吃的菜餚,估計朋友的喜好,這是個人的服務意識,也是最起碼的禮貌這個意識提高是很有意義的。企業方面比如連鎖機構,也應該先培訓員工最基本的禮儀在服務客人,多培養員工的個人素養。這樣的大環境才能更健康更和諧的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