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體課程
① 形體課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基本內容
(1)基本姿態練習
人的基本姿態是指:坐、立、行、卧。當這些基本姿態呈現在人們眼前時會給人一種感覺,如:身體形態所顯示的端莊、挺拔於高雅,給人的印象是賞心悅目的美感(包括日常活動的全部)。
由於一個人的姿態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也可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通過一定的訓練,可以改變諸多不良體態,如:斜肩、含胸、松垮、行走時屈膝晃體,步伐拖沓等。
(2)基本素質訓練
形體基本素質練習時形體訓練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在練習中可採用單人練習和雙人配合練習兩種形式。通過大量的練習,可對人體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進行訓練,以提高人體的支撐能力和柔韌性。為塑造良好的人體形態,改善形體的控制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形體基本功練習的內容較多,在訓練時,應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和配合者的承受能力,不能超負荷,以免發生傷害事故。
(3)基本形態控制練習
基本形態控制練習是對練習者身體形態進行系統訓練的專門練習,使提高和改善人體形態控制能力的重要內容。
是通過徒手、把桿、雙人姿態等大量動作的訓練,進一步改變身體形態的原始狀態,逐步形成正確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體動作的靈活性。這部分練習比較簡單,個別動作要求比較嚴格,訓練必須從嚴要求,持之以恆。
(1)形體課程擴展閱讀
形體課的必要性:
1、改善和調整不良身體姿態,使形體健美而勻稱
在生長發育階段的體形並沒有得到妥善的關注和科學方法的訓練,以至出現不理想的提醒,如:駝背、X型腿、O型腿、外八字腳等,由於這些姿態是從小形成的,糾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要引用科學系統、嚴格地專門性形體訓練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練習,以至形成動力定型。
2、 培養學生「美的意識」,提高審美能力,使其養成注重形體美的習慣
形體訓練是進行美育教育的良好手段,能教會學生怎樣的去欣賞美,怎樣的去表現美,形體訓練的每個動作組合都配合節奏鮮明、輕松活躍的音樂,能培養學生的韻律感,陶冶情操;
通過准確的動作,優美的姿態達到訓練的目的,使學生懂的什麼是美的動作,美的儀表,美的心靈,提高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② 形體課都學什麼很難嗎
你是什麼舞蹈系的舞蹈
芭蕾形體么?
七個手位,五個腳位,擦地,踢腿,蹲,立腳尖等等
能說的准確點嗎
③ 形體課的基本內容
形體訓練的基本內容:基本站立姿勢、步伐、手位、腳位練習,腳步動作舞蹈組合練習以及把桿墊上等一系列基本功練習。老師應針對不同的練習播放相適應的音樂,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快更易投入的環境,使他們能自由而充滿激情的享受練習過程。學好的組合、舞蹈分組編排表演,同學們一起觀賞、交流評價。氣氛愉快熱烈,同時也鍛煉學生的創造力。另外一定要加強課後練習,由於形體訓練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訓練過程,因此,僅僅依賴每周上課訓練的時間是不夠的,教師布置課外練習,引導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1、站立
站立是最基本的姿態,它必須安排在教學課的開始階段。站立的基本姿態要求表情自然、明朗,收下額,閉嘴,挺胸,收小腹,腰部、頸部挺直。臀部略突出,兩臂自然下垂,手略呈圓形。食指、掌指關節接近伸直,中指在褲縫處,但不觸及;兩腿並攏,腳跟靠攏,腳之間夾角位為 45 度,但如膝蓋並不攏,可增至 6度。身體重心通過兩腳中間腳弓前端的位置上。從側面觀察,假設靠牆站立,除腳跟、比目魚肌和腓腸肌的肌腹(腿肚子)及臀部觸及牆壁外,其餘部分均不得觸及。正確的站立姿勢可防止駝背、扣胸。
2、 步法
步伐練習包括各種簡單的走步、跑、跑步、跳步等。步伐主要介紹走步、華爾茲步,以便使學生學習正確的步伐及優美的華爾茲步。
3、手形、手臂的基本姿態
手形
(1)芭蕾手指。從手腕到指尖為一圓滑的弧線,後三指輕輕靠攏,食指與中指相錯靠攏,大拇指與食指平行,並在一個面上。
(2)掌。即手掌,在徒手操中五指並攏伸直手的姿勢。
(3)拳。是拇指與食指、中指相接觸成一環狀,其他手指輕屈的自然姿勢,也稱半握拳。
(4)五指張開。五指用力伸張,並在一個面上,手臂上舉時,手腕內扣些。
手臂的基本姿態
(1)手臂由 7 個基本部位,1~7 位(略)。
(2)常用的手臂位置包括側平舉、前平舉、上舉、斜上舉、斜後舉等。
4、波浪
所謂的波浪是身體各關節的依次屈伸,展現出柔韌連綿不斷的波峰,傳遞推移。波浪運動,其運動特點有明確的發力點,並逐漸波及到終止點。通過反復練習,可以發展身體各關節的
靈活性,肌肉韌帶的柔韌性及身體的協調性。波浪運動主要包括手指波浪,手臂波浪,胸波浪,髖波浪,軀干波浪,向前、向後全身波浪,側波浪及波浪組合等。
5、 頭部
頭部姿態練習可在屈、伸、繞的基礎上,採用與手臂練習相結合的合練習,以避免由反復進行頭部運動帶來的枯燥感。
6、胸部
胸部姿態練習是重中之重,動作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可以採用徒手操或器械進行練習。
練習一:徒手或持啞鈴振臂擴胸,強調振臂擴胸時盡力挺胸收腹,還原時胸部放鬆。
練習二:俯卧撐,根據練習者的情況做難度不同的練習,女生可作跪式俯卧撐,男生可做俯卧撐。要求下落時挺胸、收腹,屈肘幅度視臂力大小自定。
7、腰腹部
練習一:坐在地上,雙手斜後撐,做雙腿交替上舉動作,腳面、腳背綳直。
練習二:仰卧舉腿,仰卧在墊上,雙腿上舉 45 度,然後還原,要求慢起慢落。
練習三:兩人一組,一人俯卧,手背於腰,起上體,另一人坐在俯卧同學的後腳跟上。
8、腿部
腿部姿態是線條美的重要組成部分,下肢並攏時,大腿、雙膝、小腿內側應貼緊。實際上許多同學達不到這個要求,因此應採用一些針對性的練習。
練習一:矯正 X 型腿或 0 形腿的練習,用一條寬 10crn 的白帶,沿線行走,要領同前面 2,2.1 走步的要求。
練習二:把桿壓腿(前、側、後)、耗腿、搬腿。
練習三:墊上半劈腿,縱、橫劈腿。
練習四:行進間踢腿。
以上練習都可以在音樂伴奏下完成,通過音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④ 形體課的內容
形體課的基本內容:
(1)基本姿態練習
人的基本姿態是指:坐、立、行、卧。當這些基本姿態呈現在人們眼前時會給人一種感覺,如:身體形態所顯示的端莊、挺拔於高雅,給人的印象是賞心悅目的美感(包括日常活動的全部)。
由於一個人的姿態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也可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通過一定的訓練,可以改變諸多不良體態,如:斜肩、含胸、松垮、行走時屈膝晃體,步伐拖沓等。
(2)基本素質訓練
形體基本素質練習時形體訓練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在練習中可採用單人練習和雙人配合練習兩種形式。通過大量的練習,可對人體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進行訓練,以提高人體的支撐能力和柔韌性。
為塑造良好的人體形態,改善形體的控制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形體基本功練習的內容較多,在訓練時,應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和配合者的承受能力,不能超負荷,以免發生傷害事故。
(3)基本形態控制練習
基本形態控制練習是對練習者身體形態進行系統訓練的專門練習,使提高和改善人體形態控制能力的重要內容。是通過徒手、把桿、雙人姿態等大量動作的訓練,進一步改變身體形態的原始狀態,逐步形成正確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體動作的靈活性。
這部分練習比較簡單,個別動作要求比較嚴格,訓練必須從嚴要求,持之以恆。
(4)形體課程擴展閱讀:
形體訓練的作用:
1、神經功能
形體訓練,是外環境對機體的一種刺激。這種刺激具有連續、協調、速度、力量的特點,使肌體處於一種運動狀態。這種狀態下中樞神經將隨時動員各器官及系統使之協調、配合肌體的工作。經常參加形體訓練,就能使神經活動得到相應的提高。
2、心血管功能
形體訓練主要由運動系統即骨骼與肌肉運動參與完成。運動系統在進行工作時要消耗大量的氧氣、養料(又要排泄大量的廢物),在消耗的同時又要不斷地補充供給大量的新鮮氧氣及養料,與此同時還要排泄大量的廢物。
這一繁重的任務,只有依靠體內的閉鎖的管道系統——心血管(循環)系統來完成。
3、矯正形體
在生長發育階段的體形並沒有得到妥善的關注和科學方法的訓練,以至出現不理想的提醒,如:駝背、X型腿、O型腿、外八字腳等,由於這些姿態是從小形成的,糾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要引用科學系統、嚴格地專門性形體訓練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練習,以至形成動力定型
⑤ 形體課的課程開設
由於學校的辦學能力不同,而形體課又需要專門的教室和設備(例如:音響、墊子),所以形體課在各個學校開設的現狀也不盡相同,有的學校形體課教學場地簡陋,沒有統一規范的教材,缺少專業的師資力量,課的教學效果不佳,一些學校往往流於形式,而沒有達到形體課的教學目的,更有部分學校甚至沒有條件開設形體課。
目前全國學校形體課教學尚無統一內容,在這方面已經明顯滯後於其他體育運動項目。編寫內容充實又適合於學生的形體課教材是當務之急,借鑒有關經驗,以增進學生對形體課的了解和興趣為目的,通過該科目教學,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因此形體課教材可利用其豐富的教學內容(基本功訓練、中國舞、中國民間或民族舞、芭蕾舞、健身健美操、競技健美操、交誼舞、還有時尚的街舞、拉丁舞、搏擊操、瑜珈等形式的多種內容),多樣手段(模仿,個體創造,集體編排、表演比賽等),寬松組織形式,較好地滿足了學生們愛美的心理需求和追求新穎的性格特點,使得學生上形體課的興趣盎然,勁頭十足。 形體課教學是一項很有教育意義的工作。通過形體課的「動手動腳」,可以抑制學生,特別上是獨生子女性格中的許多弊端 弱點,在塑造健美的形體,提高了柔韌性、協調性、靈敏性、節奏感合身體素質的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與人交往、溝通、協調的能力,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潛在素質,同時,可以加強學生從主觀意識上進行自我形體鍛煉的意識,掌握一些科學必要的鍛煉方法。形體課的開設,是符合社會發展,學校體育與終生體育接軌,學校體育與國際體育接軌等需要的。形體課在中學的開展必將得到重視,普及和完善。
⑥ 形體課課堂常規要求
為了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確保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形體課堂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如下:
1形體房按正常使用時間開關門,學生上課需遵守形體房各項規定,服從老師及班幹部的安排,不得擾亂正常的形體房管理秩序。
2學生進入形體房首先要檢查形體房內設備(桌子,鏡子等)是否齊全,設備、設施(門、窗、牆等)是否完好,如發現丟失或損壞,馬上向繫上報告,否則將由繫上檢查發現時的使用者賠償損失,賠償額是損失額的2倍,同時追究上一時間使用者的責任賠償。
3學生在形體訓練、聲樂訓練完畢後,關好電、門、窗、燈等,將鑰匙鎖好,損害形體房設施要酌情進行賠償。
4學生在形體房內不準做與學習及訓練無關的活動。形體房內除上課的教師和練形體及學聲樂的學生外,不準帶其他無關人員進入形體房,不準在形體房內聊天,不準在形體房內及走廊外面嬉戲、打鬧。驅出形體房,並取消當天練習資格。
5愛護形體房內設施,電器插座等設施不得私接濫用,不得在形體房內用教學無關的電器,違者罰款。損壞物品要賠償。形體房內的一切設施及設備不準隨意搬動。
6學生練形體、練聲樂和教師授課期間要保持形體房衛生清潔,不準在室內亂貼、亂畫、亂掛、亂扔東西,不準存放私人物品,不準在室內吸煙、隨地吐痰,違者罰款。
7不準私換形體房鎖;不準私配形體房鑰匙或把形體房鑰匙轉借他人。一經發現,講對其嚴厲懲處。
8根據專業特點,分配上課及練習時間,教師和學生須嚴格按照要求上課和訓練。
9遵守形體房管理規定,服從繫上的管理,凡不遵守形體房各項規章制度
者視情節輕重,將根據制定的管理辦法和教學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進行處罰。
身所,是一家致力於提升女性成長魅力的平台。通過一套總結女性在日常生活、社交、商務活動中的優雅元素,採用培訓空姐、模特、名媛的形體儀態美學,簡單實用並且融入生活。
任何一個女性,無論相貌和身材,即使沒有任何舞蹈基礎,也能透過身所的形體儀態美學,在短期內改善體型,擁有修長挺拔的身姿及舞蹈演員般的優雅氣質,內修心,外修形,美在形體,雅在儀態
⑦ 形體課和舞蹈課的區別在哪去上了一堂形體課 感覺就是在上舞蹈課呀
形體課和舞蹈課的區別主要有4點:目的不同、學習方法不同、基本內容不同、學習的意義不同。
主要區別如下:
1、目的不同。
形體課:主要目的是融健身、健心、健美為一體,塑造優美體形及姿態和加強形體美的審美教育課程。
舞蹈課:舞蹈是以經過加工提煉、組織、美化了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來反映社會生活,塑造藝術形象的一門獨立的藝術品作。
2、學習方法不同。
形體課:形體課是指一門通過引用舞蹈中基本功訓練的方法為主要手段,結合音樂針對人的基本姿態進行的身體活動練習。
舞蹈課:舞蹈演員要具備跳躍、旋轉、翻騰、柔軟、控制等高難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難度的技巧動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種手段。
3、基本內容不同。
形體課:形體課主要內容包括形體訓練、初級藝術體操(包括「把桿」「芭蕾手位」「基本步伐」「華爾茲組合」等)、韻律操、健美操、墊上組合練習。
舞蹈課:根據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
4、學習的意義不同。
形體課:通過形體課的「動手動腳」,可以抑制學生,特別上是獨生子女性格中的許多弊端弱點,在塑造健美的形體,提高了柔韌性、協調性、靈敏性、節奏感合身體素質的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與人交往、溝通、協調的能力,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潛在素質。
同時,可以加強學生從主觀意識上進行自我形體鍛煉的意識,掌握一些科學必要的鍛煉方法。形體課的開設,是符合社會發展,學校體育與國際體育接軌等需要的。形體課在中學的開展必將得到重視,普及和完善。
舞蹈課:舞蹈可以讓人身材曲線變得更美,大腿肌肉和手臂肌肉也更緊實。是紓解情緒的好方法。舞蹈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活動,增強體質,性格變得開朗,身體變得柔軟,全面刺激肌肉。舞蹈對肌肉的刺激則是全面性、綜合性的,它的動作兼顧到頭、頸、胸、腿、髖等部位。
⑧ 形體課上些什麼內容
形體課的基本內容:
(1)基本姿態練習
人的基本姿態是指:坐、立、行、卧。當這些基本姿態呈現在人們眼前時會給人一種感覺,如:身體形態所顯示的端莊、挺拔於高雅,給人的印象是賞心悅目的美感(包括日常活動的全部)。
由於一個人的姿態具有較強的可塑性,也可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通過一定的訓練,可以改變諸多不良體態,如:斜肩、含胸、松垮、行走時屈膝晃體,步伐拖沓等。
(2)基本素質訓練
形體基本素質練習時形體訓練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在練習中可採用單人練習和雙人配合練習兩種形式。通過大量的練習,可對人體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進行訓練,以提高人體的支撐能力和柔韌性。
為塑造良好的人體形態,改善形體的控制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形體基本功練習的內容較多,在訓練時,應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和配合者的承受能力,不能超負荷,以免發生傷害事故。
(3)基本形態控制練習
基本形態控制練習是對練習者身體形態進行系統訓練的專門練習,使提高和改善人體形態控制能力的重要內容。是通過徒手、把桿、雙人姿態等大量動作的訓練,進一步改變身體形態的原始狀態,逐步形成正確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體動作的靈活性。
這部分練習比較簡單,個別動作要求比較嚴格,訓練必須從嚴要求,持之以恆。
(8)形體課程擴展閱讀:
形體訓練的作用:
1、神經功能
形體訓練,是外環境對機體的一種刺激。這種刺激具有連續、協調、速度、力量的特點,使肌體處於一種運動狀態。這種狀態下中樞神經將隨時動員各器官及系統使之協調、配合肌體的工作。經常參加形體訓練,就能使神經活動得到相應的提高。
2、心血管功能
形體訓練主要由運動系統即骨骼與肌肉運動參與完成。運動系統在進行工作時要消耗大量的氧氣、養料(又要排泄大量的廢物),在消耗的同時又要不斷地補充供給大量的新鮮氧氣及養料,與此同時還要排泄大量的廢物。
這一繁重的任務,只有依靠體內的閉鎖的管道系統——心血管(循環)系統來完成。
3、矯正形體
在生長發育階段的體形並沒有得到妥善的關注和科學方法的訓練,以至出現不理想的提醒,如:駝背、X型腿、O型腿、外八字腳等,由於這些姿態是從小形成的,糾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要引用科學系統、嚴格地專門性形體訓練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練習,以至形成動力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