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關於管理溝通課程的表演案例

關於管理溝通課程的表演案例

發布時間: 2021-01-18 09:54:31

Ⅰ 管理溝通案例分析

1、你讓A老員工和D新員工去,初衷點可能是認為A老員工能力比其他兩位高一些,D新員工可能認為他的知識較高吧!但與其他兩位老員工交談時千萬不能談A老員工能力比他們強得想法,或談他的崗位需要,或上面有這方面要求等,當然新員工就可以直接說,因為他是你們的培養對象等內容。目的就是得到他們的理解,不影響今後的工作,或今後有機會也可以安排他們去。
2、如果A老員工沒被上面批,原因很多,如果要解釋的話只能說A老員文化水平達不到要求,安排B老員工去只能和C老員工講B老員他的條件最符合上面的要求。當然是當面談,目的是增進團結,減少誤會。
3、與A和C面談時,可以拿上級有關文件、出國培訓目的,以及回來後的任務等。

Ⅱ 管理溝通結課作業-案例分析:管理溝通結課作業-案例分析:

|七懂南西北|七級制 對該案例的點評

1、關於溝通立場,一方求加薪,一方維護制度嚴肅性,中間的地帶是討論公司完善薪酬制度、處理個案的可能性。另外,薪酬體系中是否有對行政人員的激勵方式,否則公司會或已經持續損失優秀業務人員
2、關於溝通前提,小王缺少對公司制度與之前先例的了解,草率行事
3、關於溝通方式,以咨詢、交流方式先行(僅指此案例),而不應該馬上提出自己的立場,卻又不給溝通雙方機動的餘地
4、關於溝通再跟進。憤而辭職根本就不是處理這類問題的好辦法,一旦形成習慣,於個人職業素養培訓會造成很大負面影響。也反遇出小王個人處理問題有欠周全
5、小王過多把注意力放在收入方面,而職業收獲遠不止於此,培訓不僅可以是個人綜合提升的機會,也是個人在公司建議人脈等諸多收獲的開始

Ⅲ 管理溝通的案例分析 在線等

與上級溝通時,你會不會時常心裡發怵?

與下級溝通時,你會不會被指責為頤指氣使?

在辦公室溝通中,別人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地」,你卻在溝通中迷失了「方向」。糊塗的你是否在無意間丟失了自己的辦公室溝通「地圖」?

溝通「迷路」案例:

公司為了獎勵市場部的員工,制定了一項海南旅遊計劃,名額限定為10人。可是13名員工都想去,部門經理需要再向上級領導申請3個名額,如果你是部門經理,你會如何與上級領導溝通呢?

部門經理向上級領導說:「朱總,我們部門13個人都想去海南,可只有10個名額,剩餘的3個人會有意見,能不能再給3個名額?」

朱總說:「篩選一下不就完了嗎?公司能拿出10個名額就花費不少了,你們怎麼不多為公司考慮?你們呀,就是得寸進尺,不讓你們去旅遊就好了,誰也沒意見。我看這樣吧,你們3個做部門經理的,姿態高一點,明年再去,這不就解決了嗎?」

迷路原因

1、只顧表達自己的意志和願望,忽視對方的表象及心理反應。

2、切不可以自我為中心,更忌諱出言不遜,不尊重對方。

溝通「達標」案例:

同樣的情況下,去找朱總之前用異位思考法,樹立一個溝通低姿態,站在公司的角度上考慮一下公司的緣由,遵守溝通規則,做好與朱總平等對話,為公司解決此問題的心理准備。

部門經理:「朱總,大家今天聽說去旅遊,非常高興,非常感興趣。覺得公司越來越重視員工了。領導不忘員工,真是讓員工感動。朱總,這事是你們突然給大家的驚喜,不知當時你們如何想出此妙意的?」

朱總:「真的是想給大家一個驚喜,這一年公司效益不錯,是大家的功勞,考慮到大家辛苦一年。年終了,第一,是該輕松輕鬆了;第二,放鬆後,才能更好的工作;第三,是增加公司的凝聚力。大家要高興,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就是讓大家高興的。」

部門經理:「也許是計劃太好了,大家都在爭這10個名額。」

朱總:「當時決定10個名額是因為覺得你們部門有幾個人工作不夠積極。你們評選一下,不夠格的就不安排了,就算是對他們的一個提醒吧。」

部門經理:「其實我也同意領導的想法,有幾個人的態度與其他人比起來是不夠積極,不過他們可能有一些生活中的原因,這與我們部門經理對他們缺乏了解,沒有及時調整都有關系。責任在我,如果不讓他們去,對他們打擊會不會太大?如果這種消極因素傳播開來,影響不好吧。公司花了這么多錢,要是因為這3個名額降低了效果太可惜了。我知道公司每一筆開支都要精打細算。如果公司能拿出3個名額的費用,讓他們有所感悟,促進他們來年改進。那麼他們多給公司帶來的利益要遠遠大於這部分支出的費用,不知道我說的有沒有道理,公司如果能再考慮一下,讓他們去,我會盡力與其他兩位部門經理溝通好,在這次旅途中每個人帶一個,幫助他們放下包袱,樹立有益公司的積極工作態度,朱總您能不能考慮一下我的建議。」

有效溝通四大要素:1、提問 2、傾聽 3、欣賞 4、建議

1、提問:

提問題要有訣竅。問題分為兩種,一種是封閉式的問題;另一種是開放式的問題。封閉式問題的答案只能是是或否,封閉式的問題只應用於准確信息的傳遞。例如:我們開不開會?只能答開或不開,信息非常明了,而不能問下午開會的情況怎麼樣。開放性的問題,應用於想了解對方的心態,以及對方對事情的闡述或描述。例如:我們的旅遊計劃怎麼安排?你對近一段工作有哪些看法?在這種氛圍下工作你有什麼感覺?……每個人都有強烈的傾訴慾望,通過開放式的問題,可讓對方敞開心扉、暢所欲言,讓他感覺你在關心他,這也是關懷的一種藝術,就是要問寒、問暖、問感受、問困難……

2、傾聽:

在對方傾訴的時候,盡量不要打斷對方說話,大腦思維緊緊跟著他的訴說走,要用腦而不是用耳聽。要學會理性的善感。理性的善感就是憂他而憂,樂他而樂,急他所需。這種時候往往要配合眼神和肢體語言,輕柔地看著對方的鼻尖,如果明白了對方訴說的內容,要不時地點頭示意。必要的時候,用自己的語言,重復對方所說的內容。如:你剛才所說的孤獨,是指心靈上的孤獨,所以你在人越多的時候,越感到孤獨,不知道我對你理解的是否正確(要鼓勵對方繼續說下去)。

3、欣賞:

在傾聽中找出對方的優點,顯示出發自內心的贊嘆,給以總結性的高度評價。欣賞使溝通變得輕松愉快,它是良性溝通不可缺少的潤滑劑。

Ⅳ 管理溝通案例分析

小王應在任職新的崗位前先了解清楚相關薪酬變化。

小王在此案例當中有幾個地方沒有處理好:

1、在沒有了解清楚薪酬機制及商討好自己薪酬變更的情況下,貿然接受公司的新任命

2、認為自己「貢獻」大,自以為能夠挑戰公司的規章制度。

3、正式與經理提出加薪要求前,沒有經過試探是否可行。

Ⅳ 管理溝通的案例分析題

案例分抄析題:
溝通的中斷
琳達是一個有著三個孩子的單身媽媽,被一個卡車運輸公司僱用,做訂單錄入員。頭兩周,她被送去參加一個特殊的培訓課程,每天早上8點到下午4點,在那裡她學習怎樣對訂單進行分類、編碼和輸入計算機。最初有老師給她大量的不停的指導,逐漸地她越來越熟練,越來越自信,指導就逐漸減少。琳達為擁有這個新工作而高興,也喜歡這個時間安排。培訓結束以後,公司通知她下周一去訂單錄入部門報到。
在她最初被招聘時,也許是琳達沒有閱讀和理解通知書上關於她工作的時間安排,也可能是招工的人忘了告訴她,她是被招來填補從早上4點到中午這一特殊工作時段的。不管什麼原因,琳達第一天上班時沒有按早班時間報到。當她8點來上班時,她的主管批評她沒有責任感。琳達則反駁說,她不可能上早班,因為她要照顧孩子,她威脅說如果不能上晚班就辭職。由於公司業務緊張,勞動力市場上也很難找到合適的人選,主管很需要琳達做這份工作,但是早上8點到下午4點的班已經排滿了。
問題:
1.分析案例中出現的溝通障礙。
2.請說明你將如何處理這個案例中的問題?

Ⅵ 管理溝通案例分析

馬陸偏聽偏信以及對部門事務的不了解。

1、無論馬陸學習能力有多強,剛到部門一個月,對於手頭的事務的理解度本身不會比另外兩個熟手熟練。

2、作為一個管理者,首先要懂得下屬的工作,這樣在和下屬溝通的工程中才可有的放矢。而只聽取了吳豪的暗示,而不注重蘇麗的直言。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反映了馬陸的工作經驗以及成熟度的欠缺。

3、部門取的的業績,不單單是領導有方,更多的是下屬的執行力,而這點已經證實了。吳豪和蘇麗都是很有能力的。有能力,必定會出現辦公室政治,而兩者也同時聲請過這個位置。這點馬陸沒有做好准備而對下屬分別對待,而採取抵觸反面意見的方法。

4.、馬陸自以為是的認為吳豪說的人就是蘇麗,這點可以看出。馬陸對自己的判斷太過自信.

為什麼吳豪說的就不是其他人呢?其實這個只要談話應該會探出蘇麗的想法(這個部門是被高度重視部門,沒有人會願意隨便離開的,這樣蘇麗的走就不符合邏輯了)。

這是員工問題還是純業務問題?員工問題,是吳豪排擠蘇麗的辦公室政治。導致馬陸這樣行為的原因,也在於馬陸此人的成熟和心智能力。無論任何問題,其實歸根到底都是人的問題。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