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瑜伽禪修課程
① 瑜伽是什麽,它與修禪,氣功有何異同
近年來全國各大城市出現了不少教習瑜伽的場所,很多人趨之若騖(尤其以白領女性為主)。可是真正知道和了解瑜伽的並不多,也就是一時性起,能長期堅持修習的人我估計少之又少。
瑜伽,是梵文yoga的音譯,是指控制自己身心從而可以與某種東西相應。瑜伽是古印度各宗教對自我調制以鍛煉身心的功夫的統稱,古代印度佛教也把禪定稱為瑜伽。禪修是指禪定的修習,它是佛教的專門修行法門。就是指在寂靜的心態下思慮。禪宗的「明心見性」功夫也被稱為「禪",有其特殊含義。禪宗的禪修是指在正常的生活中,放下一切不必要的樊緣和雜念,集中精神,進行禪學的不斷修習。氣功與瑜伽術、禪修有很多共同點。兩者都是自我身心鍛煉的方法,都能祛病健身,涵養道德,陶冶性情,並把它作為人們認識自身生命運動的途徑。但是氣功與瑜伽術、
禪修等仍有質的不同。氣功研究的目的,在各階段始終立足於現實人生,以使人類得到現實利益為宗旨。而佛教徒修習瑜伽術、禪修的目的在於擺脫煩惱,「了卻生死」。至於防病、健身是修習過程中獲得的副產品。另外二者意守之境即「觀」也不同,氣功中意守多為有益於健康的某些景,而瑜伽、禪修所意守的都是會有一定宗教性的內容,如念佛、誦咒等。
綜上所言,我們就不難理解,瑜伽的修習是古印度佛教中一種特有的身心鍛煉方法。它裡面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識,平常人如要學習掌握它,會有一定的局限性。現在社會上那些所謂的瑜伽,嚴格意義上來講,只能算是一種體育鍛煉,活動一下筋骨而已。更有甚者,有些廣告宣傳則是大放厥詞,說只要習練現在的瑜伽有美容、瘦身、豐胸等效果。那是純屬胡說八道。其結果只能是「緣木求魚」,根本不知瑜伽究為何物。
當代年輕人由於社會、職場的激烈競爭。身心壓力很大,適當習練正規的、簡單的瑜伽入門功夫,活動一下腿腳還是可行的。對於那些人為誇大的效果,千萬不能聽而信之,以免造成經濟上的損失,身心上的損傷。到時則悔之晚矣!
② 遼寧哪裡寺廟好一點,聽主持講禪經,靜養一周,最好有葯師瑜伽禪定
遼寧寺廟太多:沈陽市(45) 大連市(65) 鞍山市(39) 朝陽市(35) 葫蘆島市(33) 丹東市(29) 錦州市(29) 鐵嶺市(25) 遼陽市(17) 營口市(17) 阜新市(16) 撫順市(14) 盤錦市(10) 本溪市(8) 。不知你願意選那個地方的。沈陽慈恩寺是沈陽最大、最有名的寺廟;大連長嶺寺廟環境清幽、氣候宜人,周圍寺廟林立,松山寺:佛教女眾寺院,唐朝貞觀十一年建;蓮花山寺:佛教男眾寺院;朝陽寺(西郊):佛教男眾寺院,位於大連西郊度假村柳樹溝,大北頂山南麓。寺廟坐北朝南,翠峰相擁,碧水為伴。朝陽寺始建於清順治年間,歷史上香火鼎盛。
不過我更建議,你在網路地圖上輸入「遼寧 寺廟」,先選擇合適的城市,最後敲定,自己拿主意。
③ 太極服,瑜伽服,禪修服的區別
重要的不是衣服,是心
禪心,謂清靜寂定的心境。
南朝 梁 江淹 《吳中禮石佛》詩回:「禪心暮不雜,寂答行好無私。」 宋 黃庭堅 《聽崇德君鼓琴》詩:「禪心默默三淵靜,幽谷清風淡相應。」《紅樓夢》第九一回:「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 郁達夫 《毀家詩紀》之十五:「禪心已似冬枯木,忍真拖泥帶水行。」
④ 瑜伽經禪修要訣能讓人懸浮嗎
你問的瑜伽經是哪一部?
瑜伽師地論講佛門修行十分詳盡,是玄奘師傅去天竺回取經取答回的十分重要的一部佛門經典。
若認真依法修習禪定,若能得二禪或更深的禪定,即可依法修學神通。若習得神足通,不僅可肉身騰空,還可御空而行。
⑤ 瑜伽士如何行持安住禪修/創古仁波切
瑜伽士過著相當簡朴而不復雜的生活,行事從容且不費力。同樣的,在瑜伽士的安住禪修中,我們並不刻意努力進行禪修。禪修並不是徹底檢視萬法,也不是做研究,僅只當如是的安住於等持(梵語「三摩地」,即心安住於一境而平等維持之義,「定」的別名)中,這是極其重要的。 原因在於,了悟自心本性並非從遠處尋找,而是在內心自身的本質之內。不以任何方式加以異動或改變,便已足夠。這並不是說,我們先前所匱乏,需要透過禪修生起新的事物。這也不是說,我們是糟糕的,必須努力設法讓自己變得良善。良善是我們都已具備的,一直都在我們自身之內,只是尚未尋找或看見,因而感到錯亂迷惑。因此,我們需要做的僅只是安住其中,不妄加改變。我們看著它在何處停留,便在那兒安住,就像是瑜伽士。這表示,我們自在安住,輕松而不造作,非常簡單。我們不需要想著自己正在做一件好事,或需要正確禪修。僅是知道我們所已具有的,便已足夠。 那麼,我們需要做什麼呢?只需要如是的認出新的樣貌,然後如是的於此等持中安住。在大手印的教言中,這就是我們所稱的平常心,也就是僅僅了知心及其本質的樣貌,然後於此等持中安住。有時我們稱之為自然狀態(natural state,本然境),這僅表示我們不以任何方式改變它。此兩詞彙的意思是:不作過多的分析或檢視,也不作任何的改變。單純安住於心的如是自性,這就是我們所稱的安住禪修。此處安住的意思是,不去管它。不需要對它做很多,也不需以任何方式改變它。無論它像什麼,僅是於其本質之等持中安住。 ——摘錄自創古仁波切所著的《鮮活的覺性》。[圖文]禪的不可言說與三維立體畫(阿明)禪修的主要障礙/創古仁波切嘎帝喇嘛:安住空性時在石階上留下的足印/聖地紅蓮開明就仁波切:我要做流浪瑜伽士「瑜伽士戒」與「入藏求法」等問題的回復(阿明)漫談藏傳佛教特有的「咒士」法統/阿明 延壽大師「四料簡」簡析:切莫盲目抑禪揚凈/虛雲法師禪修十問/喬美仁波且禪修的兩種主要方法/創古仁波切明光心、佛性及禪修指導/竹清嘉措仁波切關於「禪修與的依止上師」的討論/阿明北京博友群寂止的修法/慈誠羅珠堪布岡波巴:大手印禪修十二階段/直貢澈贊法王講解
⑥ 金剛瑜伽母禪修視頻
http://v..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19&rsp=0&word=金剛抄瑜伽母&ie=utf-8
望採納。
⑦ 禪修和瑜伽有什麼關系嗎
禪修是得心定,早期瑜伽也是求得心定,但現在瑜伽成為類似太極(也是現在的太極,早期的太極也不是)的健身運動了。
⑧ 氣功與瑜珈術,禪修有何異同
同:都要求入靜,都有靜修。
異:
氣功:如導引派以動功為主,特點是強調與意氣相內結合的肢容體操作。而靜功是指身體不動,只靠意識、呼吸的自我控制來進行的氣功。靜功與瑜伽冥想、禪修同。
瑜珈術:市面上的瑜伽是修姿勢、身體為主,冥想瑜伽修精神為主,這點與禪修同。
禪修:修精神為主
建議閱讀:
http://tieba..com/p/3418809426?fr=frs 元吾氏
http://tieba..com/f?kw=%C7%E5%C3%F7%C3%CE&t=4 清明夢
⑨ 我想去禪修瑜伽哪裡好
這個要看你的所在位置,還有就是去哪裡方便些!瑜伽現在很多地方都有,可以根據自己的區域和喜好來選擇
⑩ 瑜伽的冥想和佛家的禪定有什麼區別 打坐時各觀想什麼
冥想在早復期主要觀想一些美好的制景色,以使得自己可以平靜。以後就是身體內的三脈七輪及明點,或是噴火的昆達利尼蛇等。其實就是一個起心動念的妄想過程,但是對與入定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以下是禪定與冥想的區別:
禪定即梵語禪那,中文的意思是思惟修,或靜慮,就是住心一境而冥想妙理。從這個角度來說,禪定與冥想很相似。 但大乘的禪定是外不為境所亂為禪,內不為妄想所動為定。從這個角度來說,禪定與冥想又大大的不同。冥想是進入禪定的拐杖,進入禪定,即可扔掉拐杖。 禪定又是進入悟道的拐杖,悟得大道,即可扔掉拐杖。大道又是平常心的拐杖,回歸平常,即可扔掉拐杖。 這次的回歸平常和起點的平常截然不同.對於修證來說,從冥想入手是可以的。冥想是在打一個大妄想,隨著妄想越打越大,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把妄想一扔,就是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