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學什麼課程
❶ 大學漢語言文學學什麼
漢語言文學專業
概述:
本專業主要培養掌握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可在科研機關、高等院校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有的可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可適宜在黨政機關,包括報刊宣傳、新聞出版、影視文化、互聯網、對外交流其他企事業部門從事語言文字工作的專門人才。
一、專業綜合介紹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中國大學史上最早開設的專業之一,出現於19世紀末。20世紀80年代以後,漢語言文學專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一些師范類大學要為中學語文教學培養教師開設本專業,綜合類大學在中文系或文學院也普遍設有這一專業,即使是專業性較強的學校,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也設有中文系。一個多世紀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了一大批知名學者、教授、作家、記者、劇作家,對中國人文科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和研究的課程一般分為三類,一是必修的大學公共課程,二是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另外,各個學校還會根據本校教師的治學專長,開設一些選修課,比如古典文學方面的某個作家研究,如對杜甫、李白、蘇軾、李清照等比較著名的作家所開的專題,某部作品研究的專題,某種文體及流派研究等。在現當代文學、文藝理論、戲劇、語言等幾個方面也會開設和專業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選修課程,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有側重地進行選修。漢語言文學專業由於開設歷史較長,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開拓,所積累下來的知識很多,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學習有很大幫助。現在,很多學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針對學生畢業後大多從事與文字處理有關的工作這一客觀現實,大都開設了中文信息處理方面的課程,使學生掌握辦公自動化方面必需的技能。學生通過專業學習,不但可以豐富語文知識,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而且可以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寫作水平,畢業生在文字工作方面能得心應手。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一般文筆較好,思維活躍,可以勝任很多工作。可以在新聞出版系統,例如報社、雜志社、出版社及電視台、廣播電台等單位找到記者、編輯等適合的工作,也可在企事業單位的文秘、宣傳部門發揮自己的寫作特長。
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較強的分析、研究能力,對文學及寫作又比較感興趣,可以選報本專業。近年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就業形勢一直比較平穩,不那麼熱門,但總體情況還比較好。
漢語言文學專業代碼:050101。
二、專業教育發展狀況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我國高校中文系的主幹專業,最早設立這一專業的是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簡稱中文系),其前身為京師大學堂的中國文學。1910年3月31日,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成立「中國文學門」,正式作為文科的一個教學建制。這是我國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標志著中國語言文學開始形成現代的一門獨立學科,這之後較早設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高等學府還有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復旦大學中文系等,其間這一學科在研究和教學中曾涌現過魯迅、胡適、劉半農、沈從文、王力、廢名等大批著名學者。
建國以後,一方面我國的高等教育規模擴張很快;另一方面隨著民智的啟發,文化受到重視,一時間很多高校都開設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如中國人民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廈門大學、中央民族學院等,招生規模也逐步擴大。但在「文革」中,我國漢語言文學專業受到重挫,不僅高校停止招生,許多著名專家學者也紛紛受迫害,大量歷史文獻、論著被損害,這給我國漢語言文學的研究和教育造成了重大損失。文革結束以後,這種狀況才得以改變,原有高校恢復了這一專業的招生,並有不少新興院校陸續增設了這一專業,我國漢語言文學專業又重現蓬勃生機。
目前國際上對漢語言文學的研究狀況也已具有一定規模,尤其是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著眾多外國學者。截至1985年底,就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所高等學校設立了中文系或中文專業,甚至中小學都開展了漢語教學。另外每年都會有大批留學生、學者到我國研究、學習,國內許多著名學者也應邀出國講學,而西方的學術精神、學術方法與東方文化相交融,常常摩擦出新的火花,這也很好地促進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播。
改革開放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進展很快,目前幾乎所有的綜合性大學、專業院校的中文系及相關院系都設立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其中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清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文化學院語言文學系等最為著名。在以上院校的中文及相關院系中,很多還開設了碩士點、博士點,以北京大學中文系為例,共有2個研究所、2個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教學科研重點基地、5個全國重點學科和7個博士點、11個碩士點、1個博士後點。在師資力量上,有在編教工126人,其中教授51人,有博士學位的教員39人,45歲以下教員58人,幾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本科生6000多名,碩士生1000多名,博士生300多名)。科研成果僅新時期以來22年間,就發表出版了專著約600多部,學術論文450篇。
就目前我國高校漢語言專業的分布來看,大致可分為師范類和非師范類兩大類,它們在培養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專業課程上是相近的,主要有馬列文論、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美學、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論、外國文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民間文學概論、計算機及應用、寫作等。師范類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更重視教師職業素養的培育和教學能力訓練。
三、專業院校分布(部分)
重慶師范學院重慶工商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華師范大學貴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貴州民族學院雲南大學雲南師范大學雲南民族大學西藏大學西藏民族學院西北大學延安大學陝西理工學院西安外國語學院西安文理學院寶雞文理學院西北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學院寧夏大學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喀什師范學院伊犁師范學院首都師范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河北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山西大學山西師范大學雁北師范大學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遼寧大學遼寧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渤海大學鞍山師范學院沈陽大學大連大學延邊大學通化師范學院吉林師范大學長春師范學院長春大學黑龍江大學齊齊哈爾大學佳木斯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牡丹江師范學院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徐州師范大學淮陰師范學院揚州大學淮海工學院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學院紹興文理學院寧波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師范大學阜陽師范學院安慶師范學院淮北煤炭師范學院福建師范大學漳州師范學院集美大學江西師范大學贛南師范學院南昌科技大學南昌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聊城大學煙台師范學院煙台大學青島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信陽師范學院湖北大學湖北師范學院湖北民族學院三峽大學湘潭大學吉首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汕頭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韓山師范學院湛江師范學院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深圳大學五邑大學廣西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學院廣西民族學院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西北第二民族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石河子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華僑大學暨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山大學西南師范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蘭州大學湖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西安工業學院大連理工大學襄樊學院浙江海洋學院東北財經大學
❷ 大學課程漢語言文學都學什麼課
怎麼沒賞分啊
我南師中文畢業,各學校大同小異。公共基礎課就不說了。專業課有古代文學史
古代文學作品選讀,現當代文學史,現當代文學作品選讀,外國文學(歐美文學和日本文學),現代漢語
語言學(史)
音韻學
古代漢語
我再想想
剛畢業就忘了
❸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主要學什麼
專業課主要有: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 、漢語言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史、馬克思主義文論、比較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外國文學史、民間文學、漢語史、語言學史學、美學、批評文學等。
拓展資料:
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能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專門人才。與漢語言文學相對應的專科專業為語文教育,其培養對象是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等。
本專業是培養具有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高級專門人才。漢語言文學專業除了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外,還可以考取教師資格證成為教師。
❹ 漢語言文學要學什麼課程啊
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比較文學、民間文學、兒童文學、影視文學、文學概論、美學、古代文論、西方文論。
中國文化概論、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漢字學、音韻學、訓詁學、寫作、中國古典文獻學、民俗學、邏輯學、書法。
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能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專門人才。
與漢語言文學相對應的專科專業為語文教育,其培養對象是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等。
本專業是培養具有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
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高級專門人才。
漢語言文學專業除了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外,還可以考取教師資格證成為教師。
(4)漢語言文學學什麼課程擴展閱讀
漢語言文學自考課程
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漢字學、漢語史(或文字、聲韻、訓估學)、中外語言學史、語言文字信息處理、中國文化概論、中國古代文獻學、文學概論、馬克思主義文論。
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民間文學、比較文學、寫作、文藝心理學、中國文學批評史、語文教學論、自然科學基礎等。
❺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有哪些
「語言學概論」是文科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必修課程。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語言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的闡釋,為學生學習其它語言課程提供必要的理論知識,為探討語言理論打下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1、語言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2、語言的結構;3、語言的發展。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1)(2)》 本課程6學分,開設一學年。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是文科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學的選修課程。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在學生比較系統了解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歷程,包括主要社團、流派、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基礎上,就某一文學現象作重點闡釋,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文學史觀,提高學生獨立分析文學現象與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第一學期就中國現代文學發展中的小說流變(或詩歌創作、或文學思潮)作比較深入、細致的分析;第二學期,就中國當代文學發展中的重大文學現象(包括文學思潮)作比較細致的描述與分析。 《20世紀外國文學專題》 本課程4學分,開設一學期。 「20世紀外國文學專題」是文科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學的必修課程。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在學生已有外國文學史知識基礎上,重點了解20世紀西方文學,特別是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狀況,擴大文學視野。 本課程主要教學內容:講授20世紀西方文學發展脈絡,重點介紹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產生的原因、發展的過程、主要流派的理論主張、代表作品、文學特點、影響與評價等。 《漢語專題(1)(2)》 本課程7學分,開設一學年。 「漢語專題」是文科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學的必修課程。本課程涉及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兩方面。 現代漢語方面,通過現代漢字學和漢語規范化兩個專題的講授,使學生能正確使用現代漢字和漢語,提高語言的交際能力。主要教學內容:現代漢字學——主要研究現代漢字的屬性和應用(屬性方麵包括字量、字形、字音、字序,應用方麵包括人際界面和人機界面); 古代漢語方面,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古代漢語的基本知識能有進一步的了解。主要教學內容:1、漢字的結構及流變,漢字與古漢語詞彙學習的關系;2、音韻學常識;3、詞義及其變化,詞與詞之間的關系,漢字、語音與詞彙的關系;4、古今語法的基本區別,漢語語法的主要變化。 《中國古代文學專題(1)(2)》 本課程12學分,開設一學年。 「中國古代文學專題」是文科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學的必修課程。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在學生比較系統了解中國文學發展流變、重要的文學流派、重要作家與作品的基礎上,就小說、詩歌和戲劇三種體裁的代表作家與作品,作深入一步的闡釋,以提高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的解讀能力與鑒賞水平。 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小說專題」,講授中國古典小說的演進脈絡,對若干代表性著作作較深入細致的分析(如「話本」、《水滸》、《三國》、《紅樓夢》、《聊齋志異》等);「詩歌專題」,講授中國古典詩歌的演進脈絡,對若干代表性詩作(如《詩經》、《楚辭》、唐詩、宋詞)作較為深入細致的分析;「戲曲專題」,講授中國古典戲曲的演進脈絡,對若干代表性作品作較為深入細致的分析。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 本課程4學分,開設一學期。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是文科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學的必修課程。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在學生己有中國文學知識基礎上,通過研讀古代文論名著選篇,把握中國古代文藝思想發展脈絡,了解古代文論經典作家文藝思想,從而加深對中國文學的理解。 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主要講解從先秦諸子(包括孔子、莊子等人),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劉勰為代表)的文論名篇,以及唐宋詩論,明清小說、戲曲理論,以把握中國古代文論家豐富的理論成果。 《藝術欣賞》 本課程3.5學分,開設一學期。 「藝術欣賞」是文科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學的限選課程。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主要藝術門類的藝術特徵,初步掌握欣賞藝術的主要方法,通過欣賞實踐提高文化欣賞品味。 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除藝術引論統涉全課外,先後有建築、繪畫、雕塑、工藝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戲曲、攝影、電影等11個藝術門類的賞析,每個藝術門類賞析一般分為語言特徵、具體作品賞析和欣賞方法三個有機的組成部分。 《專題寫作》 本課程4學分,開設一學期。 「專題寫作」是文科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學的限選課程。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在學生學完「基礎寫作」後,通過講評與寫作實踐,使寫作能力有較大提高。 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1、範文解讀2、習作講評3、寫作實踐。 《現代教育思想》 本課程3學分,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教育思想概述、科教興國思想、可持續發展教育思想素質教育思想、主體教育思想、科學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創新教育思想、實踐教育思想、終身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和全球教育思想等。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員了解現代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的最新成果,以及重要的學校教育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新認識,理解教育思想發展的狀況和客觀規律、實施素質教育的理論依據和教育基本原理發展線索,掌握現代西方和我國基礎教育實踐的發展及一般理論研究成果在學校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思路。 《中學語文教學研究》 本課程3學分,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當前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實際問題,中學語文教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研究能力。
❻ 漢語言文學是學什麼專業
主要學習漢語言文學。主要課程有: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寫作,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等課程。
❼ 漢語言文學是學什麼的
主幹課程
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比較文學、民間文學、兒童文學、影視文學、美學、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文化概論、西方文化概論、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漢字學、音韻學、訓詁學、寫作、古典文獻學、民俗學、邏輯學、書法、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和良好的人文素養,熟悉漢語及中國文學 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和中文表達能力,具有初步的語言文學研究能力,同時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傳媒機構以及政府機關等企事業部門從事與漢語言 文字運用相關工作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復合型人才。[1]
專業解析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中國大學史上最早開設的專業之一,出現於19世紀末。20世紀80年代以後,漢語言文學專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一些師范類大學要為中學語文教學培養教師開設該專業,綜合類大學在中文系或文學院也普遍設有這一專業,即使是專業性較強的學校,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也設有中文系。一個多世紀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了一大批知名學者、教授、作家、記者、劇作家,對中國人文科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和研究的課程一般分為三類,一是必修的大學公共課程,二是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另外,各個學校還會根據本校教師的治學專長,開設一些選修課,比如古典文學方面的某個作家研究,如對杜甫、李白、蘇軾、李清照等比較著名的作家所開的專題,某部作品研究的專題,某種文體及流派研究等。在現當代文學、文藝理論、戲劇、語言等幾個方面也會開設和專業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選修課程,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有側重地進行選修。漢語言文學專業由於開設歷史較長,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開拓,所積累下來的知識很多,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學習有很大幫助。很多學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針對學生畢業後大多從事與文字處理有關的工作這一客觀現實,大都開設了中文信息處理方面的課程,使學生掌握辦公自動化方面必需的技能。學生通過專業學習,不但可以豐富語文知識,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而且可以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寫作水平,畢業生在文字工作方面能得心應手。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一般文筆較好,思維活躍,可以勝任很多工作。可以在新聞出版系統,例如報社、雜志社、出版社及電視台、廣播電台等單位找到記者、編輯等適合的工作,也可在企事業單位的文秘、宣傳部門發揮自己的寫作特長。
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較強的分析、研究能力,對文學及寫作又比較感興趣,可以選報該專業。近年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就業形勢一直比較平穩,不那麼熱門,但總體情況還比較好。
發展狀況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我國高校中文系的主幹專業,最早設立這一專業的是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簡稱中文系),其前身為京師大學堂的中國文學。1910年3月31日,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成立「中國文學門」,正式作為文科的一個教學建制。這是我國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標志著中國語言文學開始形成現代的一門獨立學科,這之後較早設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高等學府還有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復旦大學中文系等,其間這一學科在研究和教學中曾涌現過魯迅、胡適、劉半農、沈從文、王力、廢名等大批著名學者。
建國以後,一方面我國的高等教育規模擴張很快;另一方面隨著民智的啟發,文化受到重視,一時間很多高校都開設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如中國人民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廈門大學、中央民族學院等,招生規模也逐步擴大。但在「文革」中,我國漢語言文學專業受到重挫,不僅高校停止招生,許多著名專家學者也紛紛受迫害,大量歷史文獻、論著被損害,這給我國漢語言文學的研究和教育造成了重大損失。文革結束以後,這種狀況才得以改變,原有高校恢復了這一專業的招生,並有不少新興院校陸續增設了這一專業,我國漢語言文學專業又重現蓬勃生機。
國際上對漢語言文學的研究狀況也已具有一定規模,尤其是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著眾多外國學者。截至1985年底,就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所高等學校設立了中文系或中文專業,甚至中小學都開展了漢語教學。另外每年都會有大批留學生、學者到我國研究、學習,國內許多著名學者也應邀出國講學,而西方的學術精神、學術方法與東方文化相交融,常常摩擦出新的火花,這也很好地促進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播。
改革開放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進展很快,幾乎所有的綜合性大學、專業院校的中文系及相關院系都設立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其中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南京大學文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清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文化學院語言文學系等最為著名。在以上院校的中文及相關院系中,很多還開設了碩士點、博士點,以北京大學中文系為例,共有2個研究所、2個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教學科研重點基地、5個全國重點學科和7個博士點、11個碩士點、1個博士後點。在師資力量上,有在編教工126人,其中教授51人,有博士學位的教員39人,45歲以下教員58人,幾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本科生6000多名,碩士生1000多名,博士生300多名)。科研成果僅新時期以來22年間,就發表出版了專著約600多部,學術論文450篇。
就我國高校漢語言專業的分布來看,大致可分為師范類和非師范類兩大類,它們在培養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專業課程上是相近的,主要有馬列文論、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美學、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論、外國文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民間文學概論、計算機及應用、寫作等。師范類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更重視教師職業素養的培育和教學能力訓練。
培養要求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
知識和能力
1.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關於語言、文學的基本理論;
2.掌握該專業的基礎知識以及新聞、歷史、哲學、藝術等學科的相關知識;
3.具有文學修養和鑒賞能力以及較強的寫作能力;
4.了解我國關於語言文字和文學藝術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本學科的前沿成就和發展前景;
6.能閱讀古典文獻,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
中國語言文學
教學環節
包括教學實習、論文寫作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就業前景:主要到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
修讀課程
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漢字學、漢語史(或文字、聲韻、訓詁學)、中外語言學史、語言文字信息處理、中國文化概論、中國古代文獻學、文學概論、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民間文學、比較文學、寫作、文藝心理學、中國文學批評史、語文教學論、自然科學基礎。[2]
❽ 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有什麼
第一大類:文學
1必修: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藝學概論;西方文學史;邏輯學;文學創作;比較文學;美學
2選修:根據學校老師的研究方向開設,各個學校不是很一樣。
第二大類:語言學
1必修: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古漢語文字發展史;訓詁學;西方語言學史;
2選修:根據學校不同,設置不同。
另外可能開設有教育心理學之類的課程。
最後說明,上面列為選修的課程根據學校培養計劃的不同會是選修課。但是文學中的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語言學中的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這5個核心課程是必然是選修的。
❾ 漢語言文學專業具體學什麼
學科介紹:
主幹學科:中國語言文學。
主要課程: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中外語言學史、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國古代文論、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文化概論、馬克思主義文論、美學、民間文學、兒童文學、影視文學、比較文學、西方文論、寫作、文藝心理學、中國文學批評史、語文教學論、語言文字信息處理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教育實習、見習、教育調查、社會調查或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
課程:
第一類:基礎課程版塊
文藝學
普通語言學
漢語言文字學
中國古典文獻學
中國古代文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
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
第二類:技能課程版塊
語言學研究方法
漢語言研究
對外漢語教學方法
應用語言學
中國文化傳播研究
語篇分析
第三類:選修課模塊
新媒體與文學
當代文化與媒體傳播
文化產業經理管理
中國現代文學作家作品專題
第四類:中國傳統文化與素質修養模塊
國學精粹與養生篇
中國現當代影視文學研究
儒家文化的現代價值
中國古典文學影視劇改編
第五類:經典案例版塊
中外古典藝術精典案例分析
中外現代藝術精典案例分析
影視鑒賞案例分析
中國書畫藝術賞析
中國陶瓷藝術賞析
中外文化創意經典案例
漢語言文學:
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能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專門人才。與漢語言文學相對應的專科專業為語文教育,其培養對象是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等。
本專業是培養具有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高級專門人才。漢語言文學專業除了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外,還可以考取教師資格證成為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