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課程崗位

課程崗位

發布時間: 2021-01-19 19:43:06

㈠ 高職課程體系構建是以工作過程還是崗位需求

一、構建面向工作崗位需要的人才培養體系
構建面向工作崗位需要的人才培養體系,是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高職院校應圍繞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以當地經濟發展為契機,加強特色專業群建設;以社會需求為依據,准確定位專業培養目標;以強化實踐能力、設計能力與創新能力為核心,確定人才培養模式;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實施「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以培養能力和技能為主線,建立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崗位課程體系;以校企合作為基礎,建立長期穩定的實訓基地。這樣才能保證人才培養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為社會輸送大量的合格人才。
1.加強社會調研,了解社會需求。對當地行業、企業進行調研,了解當地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狀況,了解市場需求變化和對人才規格的具體要求,進行職業能力需求分析,剖析確認具體職業崗位(群)的職業能力需要,針對企業需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把專業培養目標調整到企業需求上來,才能保證職業教育適應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為行業、企業培養大量的合格人才。
2.確定與職業崗位相適應的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 。職業教育必須確立與職業崗位相適應的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以能力為本位,以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為目的,培養面向生產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創新人才。要加強社會能力和職業能力培養,使畢業生具備勝任崗位資格所需要的綜合能力和職業崗位能力。綜合能力如價值取向、職業精神、職業信念、職業道德、團隊協作、交流溝通、學會學習等,崗位能力目標包括職業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課程職業能力目標必須根據對應的職業崗位(群)的職業能力需求來確定。具體職業崗位(群)的職業能力需求有其內在的層級層次,課程職業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也必須有對應的層級層次。課程教學內容便能根據這種「層級層次」構建不同的教學模塊。
二、專業課程內容與崗位技能標准有效對接
1.建立新的課程體系和課程標准。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和人才規格的要求,應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置專業,優化專業結構,使職業教育主動適應區域、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要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准,改革課程體系和課程標准,將企業職業標准融入課程標准中,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准,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2.教材內容與崗位技能標準的有效對接。要加強教材建設,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的實訓教材,達到教材內容與崗位技能標準的有效對接,提升綜合實訓能力的培養,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設計課程建設思路,設計教學內容,以工作過程和任務驅動教學,實現工作過程向教學過程轉化。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要根據本課程崗位需求確定學生該「用什麼」、教師該「教什麼」、學生該「學什麼」,使教、學、做、用相統一。2009年以來,我院編寫了《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實訓教程》、《汽車電器實訓教程》、《汽車構造與拆裝實訓教程》、《機械制圖》、《汽車維修綜合基礎》、《汽車電子與電氣系統》、《汽車故障診斷與檢測技術》、《汽車自動變速器》、《汽車底盤電控技術實訓教程》等多部實用教材,教材內容與崗位技能標准有效對接,學生畢業時既能獲得畢業證書,又能考取職業技能證書,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的有效對接。
三、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
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是為企業培育高素質、技能型緊缺人才,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而學生的職業能力需要通過具有先進技術的實訓中心來加強。
1.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是課程體系改革和建設的依託,是專業課程內容與崗位技能標准有效對接的重要保證,是培養學生崗位技能的重要載體。功能完善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能給學生構建真實的職業環境和訓練情境,只有依託實訓基地,才能深入進行課程開發和教學模式改革, 為課程改革的深入創造前提。廣泛採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模擬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才能按實際的崗位工作要求進行專業教學。
2.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對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完善校企合作協議,明確校企雙方的責任,採用「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形式進行教學,主要是崗位技能的培養,要求企業實行准員工管理,學生在技能訓練中得到一定的工作報酬,校企共同評價學生頂崗實習的成績。學校要多渠道拓展頂崗實習崗位,主動了解企業技術及專業需求,拓寬實習崗位渠道,通過與各類學會協會簽訂頂崗實習協議,開發頂崗實習崗位群,把頂崗實習與學生畢業設計密切結合。與此同時,要加強頂崗實習的過程管理:通過構築規范的頂崗實習管理體系,加強頂崗實習的組織與管理;完善校企雙方共同參與頂崗實習的考核評價體系。我校現在已與上海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斗山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大宇造船公司、山東上汽變速器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東岳動力總成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建成了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崗位,學生至少有半年時間要在企業里進行頂崗實習。而學生畢業後就可以到所實習的企業直接就業,實現了畢業生零距離就業。
四、建立新的評價體系
課程考核作為高等學校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僅要重視知識要點的掌握,而且更要突出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評價;從單純檢驗知識的掌握轉向更多地關注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檢驗與培育,使考試成為繼續學習的過程。摒棄課程考核等同於考試的觀念,將教學的全過程納入考核范疇,使課程考核過程化、經常化,不僅有助於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而且能起到引導學生勤於思考、善於發現並提出問題,啟迪學生創新思維的作用。課程教學的質量應主要體現在學生職業能力方面,因此,建立和實施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教學評價標准,發揮其導向和指導作用,是實施新教學模式的關鍵;建立相應的評價標准,才能指導教材的編寫和選用,指導教學過程的有效進行。評價體系包括教材評價、課程教學評價、課程教學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評價、課程教學效率效果評價,具體體現在:1.能否按「六位一體」模式進行教學設計;2.教學設計與「六位一體」要求的符合度;3.按教學設計實施教學過程;4.教師的實際操作和學生操作能力的高低;5.學生完成職業能力訓練項目、實現課程能力目標的實際狀況。
職業教育的發展是任重而道遠的,只有把職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一一解決了,其發展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其培養的人才才能滿足社會和企業的需求,才能真正實現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銜接。
參考文獻
[1]林少群 關於職業院校「工學結合」教育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教書育人》,2010,(12)。
[2]唐永澤 以工學結合為主線構建高職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09,[1]。

㈡ 教師崗位和課程研發崗的不同

1、課程研發崗位:
為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並助推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而成立版的學校課程研發中權心是負責學校課程資源建設、師資建設和教育科研工作為一體的職能機構,
2、教師工作職責
一、教師應忠誠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對學生全面負責,對全體學生負責,愛生育人。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上的指導者,而且是青少年思想品格上的引路人。

二、教師應遵循教育方針和「三個面向」的要求和所任課班級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包括班主任工作計劃)。填寫好《教師手冊》,完成好學校規定的工作總結。
三、按照課程標准和教材內容的要求,從學生實際出發,努力完成教學任務。

㈢ 深度學習的課程學完後,可以從事哪些崗位

要看課程是什麼了。

㈣ 如何設置崗位培訓課程體系

做靜態培訓需求調研:
1、進行崗位工作分析
2、進行崗位任務分析
3、進行崗位動作回分析
4、根據動答作分析的結果,設計相對應的業務操作流程
5、根據操作流程的結果,設計培訓科目的分類和每一門課程的具體內容
6、組建內部講師隊伍,開發相關課程
7、建立課程效果的考核體系

㈤ 怎麼看課程顧問這個職位

課程顧問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招生,實質上就是一名銷售人員,所以選拔課程顧問的內根本就是容選拔銷售人員,優秀的銷售人員都具備兩個基本素質:同理心和自驅力。
同理心就是要求課程顧問必須具備換位思考能力,進一步更應具備換「心」思考的能力。咨詢過程實際上就是與人打交道的過程。咨詢的極致就是人情練達,要想做到這個地,就要求課程顧問必須具備同理心這一基本素質。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從一個角度看是好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就可能是壞的。從消費心理學角度看銷售,買東西的人應該首先看到的是有缺陷一面,賣東西的人首先看到的卻是自己東西的優點,任何人都有自我保護意識。所以優秀的銷售人員遇到買方拒絕時,不會因此著急,因為他(她)明白買方的拒絕可能意味著潛在購買的開始;而不具備同理心的課程顧問遇到這種情況時,心情就會非常煩躁、著急,說話語無倫次,極力說服對方,導致咨詢者越來越抗拒,最終難以轉化。

㈥ 專業課程與工作崗位有什麼關系

可能實習期間跟自己專業對口的人會比較多一些,但是畢業後大多都跟自己的專業沒有太內大關系容,跨度比較大,所以建議學校期間可以多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這個還是蠻鍛煉人的,接觸的人也多,對自己也是有些幫助的。當然自己的專業也不要放棄,畢竟期末考什麼的還是要過的,另外指不定以後能用上自己的所學不是很好的嗎?

㈦ 教育課程顧問這個崗位怎麼介紹更有吸引力

以下僅供參考。
去求職、找人才的網站、招聘軟體看看,可以看看其他人是怎麼寫的,再根據你們公司的計劃、需求、工作信息來寫。

㈧ 教育行業,課程顧問MA是什麼崗位

就是跟家長溝通,拉拉業務,打打電話,回答疑問,大概就這些

㈨ 最新職業標准,行業需求和崗位規范在課程中如何體現

一、課程標準的內涵 課程標準是對一門課程從產生到設計和實施的標准化規定,包括課程的性質(定 位)、設計思路、目標、內容框架和實施建議等內容。它是政府或學校對課程的基本規 范和質量要求,也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核的依據,以及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二、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的區別: 項目 教學大綱 1.從教學的角度出發,對教學目的、教 學內容的確定、知識點的具體要求及深度難 度、詳細的教學順序、各部分內容的課時、 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要 求。 2.出發點是直接指導教學工作,從教師 教學的角度出發,過分追求知識的系統性, 邏輯關系的嚴密性,以便改進教師的教學, 關注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 3.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技能為首要目 功能 標,將發展思維能力作為能力培養的核心。 4.強調「學科知識體系」 ,即重視知識 的傳承,重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從 而使教師較為關注學生是否掌握了扎實的基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也沒有強調通過課程 教學使學生「能做什麼」 。 5.教師是「教教科書」,教師是教材的 執行者。 「筆試考核」。 規范的行為主體是教師;教學過程中信 行為 主體 息單向傳遞、教師單向控制,教學活動以教 師為中心、主體。 課程標准 1.規定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對課程性質、地位作用、課程目標、課程內 容以及各學習領域安排做出相應的要求;對教材編寫、教學要求、 教學建議、教學評價等也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和要求。但不再包括 教學重點、難點、時間或數量等具體內容。它為學校和教師進行 課程規劃、實施與評價提供了廣闊的創造空間。 2.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學習與可持續性發展。由單純強調知識 和技能,轉向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素質,關注學 生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 3.重點是對學生職業能力、素質的基本要求做出規定。把培 養職業能力作為能力培養的核心。 4.特別強調學習的過程: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注重「以職 業活動為導向,以學生素質為基礎」;注重工作實踐在課程中的主 體地位;注重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將學習重心從知識的傳 5.教師成為課程的開發者,教師是「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 教科書」。 6.所規范的考核體現全面考核、綜合評價的總要求,突破了 「知識考核」 ,體現「能力考核」 ,不僅用概念問題考核,而主要 職業現場考核。 規范的行為主體是學生,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體現「學 生是學習過程的中心,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協調人和 專業對話夥伴」的理念。 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