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礎課程
❶ 銷售管理學基礎課程有哪些
是,管理學原理是所有經管類的基礎課程,市場營銷學是學銷售方向的學生的必學科目
❷ 管理專業都有什麼課程
大學財務管理課程:
1、主幹學科:經濟學、工商管理、會計學
2、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中級財務會計學、初級財務管理、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學、證券投資與期貨、高級財務管理、成本管理、公司財務案例分析、國際財務管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審計學、項目評估、稅法等。
3、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計算機模擬、教學實習等,一般安排10--12周。 專業要求: ⑴專業基本能力要求
①財務會計核算能力:掌握憑證填制、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基本技能;
②財務管理基本能力:熟悉企業管理的一般流程和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掌握財務管理的原理與基本方法;
③經營管理基本能力:熟悉統計分析基本理論,掌握管理學、組織行為學、市場營銷學、成本管理學的原理與基本方法。
⑵專業核心能力要求
①會計實務處理能力:掌握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會計電算化軟體操作,能對企事業單位、不同行業會計實務進行處理;
②證券投資分析能力:熟悉經濟運行的宏微觀環境,掌握投資的基本理論,掌握證券投資的理論和應用技巧;
③項目評估分析能力:熟悉並掌握企業資產評估、項目評估和審計理論和方法的應用;
④公司理財能力:熟悉並掌握企業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企業戰略與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
⑤金融管理能力:熟悉並掌握金融市場的運作及對金融產品分析等能力;提高金融企業的財務分析能力。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❸ 學習管理學基礎課程有什麼意義
在完成系統的管理學基礎理論課後,無論是自己的理論知識還是管理能力上都具專備了在實際工屬作中的應用的能力。管理者在組織中任何的計劃都會在書面上做出計劃和總結,組織領導者的管理思想不管是多麼的先進還是繼承了已有的管理理念,都要有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和事實根據,這樣的管理方式在現代實際的管理工作中是廣泛的,所以理論知識的學習是管理學的根基。
❹ 學習了《管理學基礎》課程,你了解了哪些可提高辦事效率的方法
學習了管理學基礎的課程,主要就是要我們提高效率,主要第一是從自我管理提高自身的速度。
❺ 要學什麼課程後才能看懂《管理科學基礎》,
要學習《管理科學基礎》先要學習統計、再學習財務管理後,購買一本中信出版社2004-6-1出版的迪米特里斯·伯特西馬斯編著的《數據、模型與決策:管理科學基礎》看看,會對你有所幫助!
求採納
❻ 管理學基礎決策包括哪些課程
❼ 如何在《管理學基礎》課程中引入課程思政,舉例詳述
他那個課程可以引進那個思維政治來的。
❽ 求一篇 管理學基礎課程綜述
《管理學基礎》課程綜述《管理學基礎》是一個管理者有效達到組織目標的知道工具書籍。通過兩年的學習,我基本了解到了有組織、有意識地進行協調工作的重要性,並在生活實踐中充分得到體會和貫通。選擇學習《管理學基礎》對我的人生大有裨益。(一) 《管理學基礎》的主要內容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科學或邊緣科學,它一般有5個主要特點,是一般研究各種管理活動中的普遍規律、基本原則和一般方法的科學。掌握管理學,可以在一定的環境中,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活動,協調組織各種資源,以期更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它還主要講述了對管理活動過程進行科學具體的總結。本書主要有十四章內容。第一章 管理與管理學主要講述的是管理的概念、性質、科學性、藝術性、以及影響組織管理的外部環境及因素,組織的外部環境特徵乃至組織與外部環境有哪些關系。管理學是研究管理活動及其規律的科學,是管理實踐活動的科學總結。首先,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是管理的二重性,它是由生產社會化引起的,其職能主要源於管理的性質,如何合理的組織生產力和維護生產關系,是其職能所在。它是通過管理活動來體現的。社會環境對組織的作用和組織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告訴我們應積極主動的採取措施,適應環境的變化,計劃是基本職能,決策則在管理職能中佔主導地位,組織是聯系各職能的紐帶。第二章 管理理論的形成與發展講述了管理理論的形成過程是通過實踐得來的,科學管理的中心問題是提高生產率,是泰羅創建此理論的基本出發點。法約爾著有《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被譽為「經營管理理論之父」,以及霍桑試驗,行為科學理論的三個層次:個體、團體和組織行為,管理過程學派是把管理學說與職能人聯系起來。當今,現代管理學的應用使管理學有了新的發展與應用,出現了企業精神,制度文化以及物質文化的組織管理。而在眾多管理理論的學派中,綜合理解,具體利用則是關鍵。第三章 計劃計劃工作有4個基本計劃,目的性及有效的達到某種目標;主導性即任何管理活動都是為了支持實現組織的目標;普遍性即計劃工作在各級管理人員中普遍存在;效率性即扣除制定費用和執行費用及其他因素後所余的總額。無論是哪種計劃,在這一管理的基本職能中,組織者在任何時候都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管理,以確保組織目標的順利完成。第四章 目標管理企業目標是在分析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基礎上,確定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是企業經營思想的具體化。其確立原則有現實性、關鍵性、協調性、定量化和權變原則,目標管理體現在把總目標分解成分目標、個人目標,要有邏輯、突出重點,強調自我控制和民主管理,建立評定與考核機制,通過系統的方法,結合具體情況,有效完成具體工作,達到應有的目的。第五章 預測主要是預測的作用,類型的劃分,選擇預測方法應該注意的問題。預測是根據現狀,運用科學的方式方法,對未來進行估計,從而制定正確的方向、目標和策略,為企業計劃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預測的類型有很多種,主要劃分標准有預測范圍、內容、性質、時間長短等,應注意方法、經濟型、難度和准確度。第六章 決策主要是什麼是決策,其特徵是什麼,分為哪些類型,遵循什麼原則和其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超前性、目標性、選擇性、可行性、過程性、科學性這六點是其主要特徵。類型主要有戰策、戰術、業務決策、程序化和非程序化決策以及確定性、風險性、不確定型等。這是按照其程度劃分的。遵循原則主要有滿意原則、層級原則、集體和個人相結合原則、整體效應原則。決策是工作成敗的關鍵,是實施各項管理工作的保障,它在整個管理過程中都發揮作用。第七章 組織概述在學習組織概述的過程中,我們了解了組織的作用,它是實現管理目標的重要保證,是連接領導與職工、企業與環境的橋梁。它一般在解決問題、交流感情、加強協作等方面發揮作用。組織結構的建立,有助於組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實現最大的組織效率。在確定目標的前提下落實責任,行駛職權,分清利益是其所要遵循的原則。在分工協作中,建立精乾的組織隊伍,在管理中清楚的制定管理原則,並考核其落實程度。第八章 組織結構組織結構的設計中,要充分意識到制約其設計的因素,應合理的進行職能分解與設計,制定合理的組織框架,保障組織運行。要注意反饋與及時修正,合理授權與分權。第九章 人員配備其任務是物色人選,嚴格考核,科學論證,促進組織結構功能的有效發揮,充分開發人力資源。人員的配備的原則體現在:經濟效益原則,任人唯賢原則,量才適用原則,程序化、規范化原則。合理制定管理人員需要量,做好選聘工作,做好培訓,並多方面、多渠道的選擇開發人才。第十章 領導領導的實質是影響,主要有法定權利和自身影響兩方面。法定權是組織上賦予領導的崗位權利,有明顯的強制性,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是組織本身,領導者表現在許多類型,但一個好的領導都是一個有修養有素質的,能聽取意見並及時自我修正。作為一個領導要政治、知識豐富、能力出眾、身體力行。在處理人事關系要公正公平,多調查研究,堅持制度,掌握技巧,知人善任,合理應用隱形組織的潤滑作用。第十一章 激勵激勵是根據人心理,合理滿足其需要的方式和過程,它有助於調動人的積極性,有助於統一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有助於增加組織凝聚力。馬思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大類,一般人都是按照這個層次從低到高,一層層地去追求並使自己滿足。激勵有多種方式,在正確的原則指導下要合理使用。第十二章 控制的基本理論主要是控制的作用,特點,基本原則,基本要求和標准,其作用是保證計劃目標完成、提示組織效率,推動創新。它需要有較高素質的管理人員,下屬積極參與,適當授權於人並各司其職。起特點是有自身的目的性,環境適應性質和反饋功能。第十三章 控制技術與方法質量控制包括: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的控制。全面質量管理:強調動態的過程、調查研發、新品設計等諸多方面。預算:做到有計劃,有預測,能控制,它分為剛性與彈性預算,收入與支出預算,總預算與部門預算。成本控制需要各部門明確責任,提高意識和成本效率。第十四章 協調協調的原則:目標一致原則、效率原則、明確責任原則、加強溝通原則,其作用是促進組織目標實現,促進協作,提高組織效率。沖突有二重性,有其正面性也有反面性,有建設性也有破壞性。協調組織沖突的對策一般有迴避,強制解決,妥協,樹立更高目標合作等。信息溝通主要指信息的傳遞和理解正式溝通是指主要組織的明文規定,方式,進行信息傳遞與交流。非正式溝通則是在正式途徑以的,不受組織層級結構限制的溝通方式,它比正式溝通還要重要和普遍。(二) 理論聯系實際(1)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思路在1943年提出需要層次理論對於激發員工工作熱情,促進企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作用。他把人類的需求分為5個不同層次,生理需要(比如對食物,水,住房,穿衣等的基本需要),安全需要(比如一個有保證,有秩序的工作環境)歸屬需要(比如交往、愛情、友情等),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比如得到尊重,充分施展自我能力等)。其中前兩個屬於基本需要,後三個屬於高等需要。滿足需要是人類本性之一,明確目標以後,就立即會轉化為動機,從而去追求。所以需要是人的行為之源,是人的積極性的基礎和原動力,也是激勵產生的依據。(2)雙因素理論也稱激勵-保健理論,由心理學家赫茨伯格提出。他相信,個人與其工作的關系是一種基本關系,而個人對工作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作任務的成功與否,他們調查這樣一個問題「人們想從工作中得到什麼」他讓人們詳細描述自己感到工作中特別好和特別差的情境,然後對調查結果進行分類歸檔並製成圖,他的觀點認為,導致工作滿意和不滿意的因素是相對獨立的,而且截然不同。因此管理者努力清除不滿意因素,激勵他們,即這種因素有內在的獎賞性。(三) 法約爾提出一般行政管理理論。(四) 麥克李蘭的成就激勵論 ,認為人除了勝利需要外,還有三種需要:(1) 權力需要:這影響、控制別人的願望。(2)社交需要:相互交往,獲得友情,(3)成就需要,對挑戰性工作和事業成就需要,其中不同的人對三種需要先後次序和重視程度不同,一個組織擁有高成就需要的人越多,成功希望越大。其特徵是事業心強,獨立,敢於承擔責任,視成就重於金錢,可通過教育,培養造就有成就需要的人。二 運用激勵理論分拆企業管理。許多企業組織設計和結構,存在崗位的職責、職能認識不清,不但導致效率下降,還挫傷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致使人才外流危機,值得企業重視。除了以利益驅動作為調節杠桿外,事實上在企業效率不好的時候。更應該建立員工之間的信任感,對於員工的績效給與進一步的認同,大多數中小企業與人員關系結構的問題上,也缺乏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對人員的生活,工作,住房及家屬問題,更是關心不足,缺少溝通,在人是激勵上要制定目標及獎勵制度,建立業績獎金標准及一系列的激勵政策,但不顯得生硬和親情不足。如果企業建立透明,公正,信任的隸屬關系,包括兌現引進人才中的承諾,科學地進行績效考核,滿足人才的認可感,尊重感,成就感。這些權變的措施或許比多發點獎金更得博取人心。實例:有一名的學歷、各方面綜合素質很高人,經過層層篩選進入一家企業,經過一段工作,對企業的各種生產,銷售現狀了如指掌,同時對整個企業的未來發展,有良好的預測和判斷能力,但是良好的業務素質並沒有在工作中充分施展,平時只完成一些領導交給的日程。通過了解才知道,在招聘來時,企業許下了許多承諾,而沒有兌現,因此工作上大打折扣,大大打擊了工作積極性。上面這個例子充分說明,承諾的兌現是一種激勵,這種激勵在人員的工作中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在人員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他會出現消極情緒,以致影響工作效率。企業沒有兌現激勵承諾,使人才浪費,企業的根本問題在於企業對人的需要和標準的確定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概念,大多數企業會犯這樣的毛病,即對人員的需求分析不足,沒有給他們相應的崗位使其發揮能力,造成生產率下降,滿意度下降,企業對人員的需要分析不具體,往往按照領導的喜好調配崗位,缺乏科學的指導與分析。三:學習體會管理是當今企業的命脈,科學的管理能夠有效的提高生產效率。所以它是一門各單位、部門乃至個人應知應會的理論。在科學日益發展的今天,管理的重要性也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充分體現。在企業的運營中,管理是保障其是否穩步向前發展的必要手段。所以管理上要講究手法,技巧和藝術,要形成一種管理文化,在正確有效的組織管理下,考慮到各項因素對組織管理的影響,對待職員不能生硬的使用職權,不能教條地以政策做依據,而忽略人的情感因素。對於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組織管理,要因勢利導,因時利導,耐心細致,層層滲透,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通過學習管理學理論,結合實際中的各種情況,我感到充分運用科學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學會了使用各種技巧以博得員工的信任,使其在工作中最大程度的發揮主觀能動性,使企業獲取更大的利益,使人員的生活得到更多的改善和保證。
❾ 企業管理學習課程的內容有哪些
企業管理課程表
員工基礎素質培訓課程
1、《員工發展與職業生涯規劃》 10、《企業信息化建設》
2、《積極的心態建設》 11、《員工壓力管理》
3、《員工組織紀律訓練》 12、《5S管理知識培訓》
4、《員工商務禮儀培訓》 13、《企業危機管理》
5、《溝通技巧與員工關系管理》 14、《高績效團隊建設》
6、《公文寫作與文檔管理》 15、《管理學基礎理論培訓》
7、《目標管理與工作的計劃性》 16、《非財務人員財務管理培訓》
8、《時間管理與工作統籌技巧》 17、《市場營銷基礎理論培訓》
9、《會議組織與管理》 18、《知識管理》
中高層幹部領導力提升課程
1、《建立學習型組織的藝術》 13、《領導學基礎培訓》
2、《基層人員的督導管理》 14、《授權與控權的藝術》
3、《部門經理的八項修煉》 15、《中高層人員卓越領導力修煉》
4、《情商(EQ)管理》 16、《企業高層的領導藝術》
5、《企業制度化建設》 17、《企業價值鏈與流程管理》
6、《企業文化建設》 18、《企業成本效益管理》
7、《員工心理剖析與掌控》 19、《企業變革與管理機制創新》
8、《市場競爭與企業管理變革》 20、《資本運營與兼並收購》
9、《組織行為學基礎培訓》 21、《企業發展與管理戰略》
10、《職業經理人必備的素質》 22、《公司組織與結構》
11、《企業危機管理導入》 23、《培訓體系的營建》
12、《醫院企業化經營》 24、《員工培訓與發展》
人力資源經理職業培訓課程
1、《戰略化人力資源管理概論》 15、《基於戰略的員工培訓規劃》
2、《人力資源戰略規劃》 16、《薪酬設計與福利管理》
3、《組織結構與部門設計》 17、《工作考核與績效管理》
4、《工作分析與職務說明書》 18、《員工激勵與精神管理》
5、《人才素質綜合測評 》 19、《E-HR:電子化人力資源》
6、《招聘與面試的技巧》 20、《企業內部培訓師培訓》
7、人力資源測評技術與方法 21、《新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
8、績效管理體系的建立與操作實務 22、《IT從業人員素質規劃》
9、職位分析與薪酬福利體系設計 23、IT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10、高績效團隊建設 24、《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
11、員工考核與績效評估 25、《工作分析與企業目標管理》
12、人才招聘與甄別 26、《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建立》
13、薪酬與激勵 27、《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14、現代企業人力資源建設 28、《績效考核面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