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評價體系

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評價體系

發布時間: 2021-01-20 11:40:46

『壹』 計算機系統性能評價方面的資料

碩士論文你都不捨得給錢?真不應該.懸賞分:0
Linpack:最早的評測系統計算能力的Benchmark之一,linpack(LINear algebra PACKages)主要功能是解線性方程組和線性最小二乘問題,最早的矩陣大小為100x100,300x300,後來以1000x1000為標准;隨著MPP、CC-NUMA、Cluster等大型並行計算機的出現,不再限定矩陣的規模。Linpack問題在大多數系統上很容易向量化,廠商進行精心優化,提高cache命中率,得到的計算飽和峰值常常是實際應用不可能達到的。

NAS:由美國NASA的NAS(Numerical Aerodynamic Simulation)研究組開發的科學計算性能評價標准,包含8個空氣動力學計算類應用,其中含5個核心程序和3個偽應用,核心應用分別是EP、多重網格求解、共軛梯度方程求解、三維FFT、和整數排序。

開始NAS只是紙上標准,由廠商自行按最優方法編製程序,早期的巨型機和向量機都採用NAS Benchmark。隨著並行機的出現,又有了並行版本NPB,廠商需要針對自己系統的體系結構,在並行粒度、數據結構、通信機制、處理器映射、內存分配、底層優化上下功夫。最近又有了NPB2標准,統一提供MPI語言編制的並行程序。
Perfect:即PERFormance Evatuation for Cost-effective Transformations評測程序,是由HPCG組織開發的用於評測傳統的向量巨型機的標准。

SPLASH:Stanford大學開發的用於評測共享存儲系統性能的測試程序。現在已發展到SPLASH-2,包含7個完整的應用和5個計算核心程序,它們都是科學與工程計算和計算機圖形學方面的並行程序,主要用於評價SMP、CC-NUMA、DSM等共享存儲類體系結構的計算機系統的性能。

ParkBench:用於評價大型可擴展系統的科學計算性能,有Fortran加消息傳遞、HPP多個版本,包括micro-benchmark, Kernel, Compact Application,Compiler四類Benchmark。底層的micro-benchmark用於測量單節點性能,目的是獲取單處理器的有關體系結構和編譯器的基本性能參數,以便更好地理解上層測試的結果。測試內容包括時鍾調用、算術運算、內存帶寬和延遲、通信延遲和帶寬、全局同步操作性能等。核心測試包括矩陣運算、FFT、偏微分方程、NAS核心,和一個I/O Benchmark。簡化應用測試包括氣候模型、計算流體動力學、財務模型、分子動力學、等離子物理、量子化學、水庫模型等。編譯器測試主要是評價HPF編譯器優化的效果。ParkBench很龐大,用於評價計算機系統支持各種具有不同需求的科學計算應用的性能。

『貳』 計算機畢業論文 信息系統網路安全評價指標的分析和建立

建立的網路安全評價指標是否合理和科學,關繫到能否發揮評價的作用和功能,即關繫到能否通過評價來提高網路安全水平。指標選取的多少應合適,每一項指標都是從一個方面反映了評價對象的某些信息。欲想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科學的評價指標,應遵循科學性、全面性、可行性和穩定性共5個指導原則去建立一個評價指標體系。根據國家網路和信息系統的安全性要求,結合多年的網路管理經驗,從以下五個指標對信息系統網路安全進行評價:

1.實體與環境安全

實體與環境指計算機設備及計算機網管人員工作的場所,這個場所內外的環境條件必須滿足計算機設備和網管人員的要求。對於各種災害、故障要採取充分的預防措施,萬一發生災害或故障,應能採取應急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檢查:
(1)機房周圍環境
機房是否建在電力、水源充足、自然環境清潔、通訊、交通運輸方便的地方。
(2)機房周圍100m內有無危險建築
危險建築:指易燃、易爆、有害氣體等存在的場所,如加油站、煤氣站、煤氣管道等。
(3)有無監控系統
監控系統:指對系統運行的外圍環境、操作環境實施監控(視)的設施,及時發現異常,可根據使用目的不同配備以下監視設備,如紅外線感測器、監視攝像機等設備。
(4)有無防火、防水措施
防火:指機房內安裝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或有適用於計算機機房的滅火器材,如鹵代烷1211和1301自動消防系統或滅火器。
防水:指機房內無滲水、漏水現象,如機房上層有用水設施需加防水層,有暖氣裝置的機房沿機房地面周圍應設排水溝,應注意對暖氣管道定期檢查和維修。是否裝有漏水感測器。
(5)機房有無環境測控設施(溫度、濕度和潔凈度),如溫濕度感測器
溫度控制:指機房有空調設備,機房溫度保持在18—24攝氏度。
濕度控制:指相對濕度保持在40%—60%。www.bfblw.com 畢業論文網
潔凈度控制:機房和設備應保持清潔、衛生,進出機房換鞋,機房門窗具有封閉性能。
(6)有無防雷措施(具有防雷裝置,接地良好)
計算機機房是否符合GB 157《建築防雷設計規范》中的防雷措施。
在雷電頻繁區域,是否裝設有浪涌電壓吸收裝置。
(7)有無備用電源和自備發電機
(8)是否使用UPS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即不間斷電源,是一種含有儲能裝置,以逆變器為主要組成部分的恆壓頻的不間斷電源。主要用於給單台計算機、計算機網路系統或其它電力電子設備提供不間斷的電力供應。
(9)是否有防靜電措施(採用防靜電地板,設備接地良好)
當採用地板下布線方式時,可鋪設防靜電活動地板。
當採用架空布線方式時,應採用靜電耗散材料作為鋪墊材料。
通信設備的靜電地板、終端操作台地線應分別接到總地線母體匯流排上定期(如一周)對防靜電設施進行維護和檢驗。
(10)是否保證持續供電
設備是否採用雙路市電供電,提供冗餘備份,並配有實時告警監控設備。是否與空調、照明用電分開,專線供電。
(11)是否有防盜措施
中心有人值班,出入口安裝防盜安全門,窗戶安裝金屬防護裝置,機房裝有無線電遙控防盜聯網設施。

『叄』 如何評價國防科大開設的計算機體系結構課程

國防科技大學還是不錯,特別是計算機體系結構是他們計算機學院的強項!在相關的課程講授、課程設計和實踐體系有獨到之處!畢竟他們自己做計算機的!

『肆』 計算機考研 081200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跟08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有什麼區別

學科類別不一樣,學科代碼0812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的名稱。0812是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081200是學科類別下屬二級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學科類別不一樣,學科代碼0812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的名稱,0812是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學科類別下屬二級學科包括:081200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01計算機系統結構、081202計算機軟體與理論、081203計算機應用技術。

2、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設置的學科分類,所有學科被分為幾大學科門類,如文學、理學等,學科門類下設很多一級學科,比如管理學、地理學等,一級學科下設許多二級學科,如管理學下設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資源管理等;

3、我們通常說的專業,大部分是二級學科,報考的專業是二級學科,但課程開設既有一級學科的課程(打基礎)也有二級學科的課程(專業課學習),一級學科是基礎,二級學科也就是專業。

(4)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評價體系擴展閱讀:

1、《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准》簡稱《學科分類與代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學科分類的國家推薦標准,最新版本是GB/T 13745-2009。

2、本標准規定了學科分類原則、學科分類依據、編碼方法,以及學科的分類體系和代碼。

3、本標准適用於基於學科的信息分類、共享與交換,亦適用於國家宏觀管理和部門應用。本標準的分類對象是學科,不同於專業和行業。

4、本標準的分類不能代替文獻、情報、圖書分類及學術上的各種觀點。

5、本標准由中國標准化研究院提出。

6、本標准由全國信息分類編碼標准化技術委員會(SAC/TC353)歸口。

7、本標准主要起草單位:中國標准化研究院、中國科學與計劃財務局。

8、本標准主要起草人:李小林、邢立強、江洲、孫廣芝、劉學英、劉植婷、史立武。

9、本標准由國家技術監督局於1992年11月1日正式在北京發布該標准第一版本。

10、1993年7月1日正式實施此標准第一版本GB/T 13745-1992。

11、2006年國家開始對第一版國家標准進行修訂。

12、並於2009年6月26日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批准發布公告 2009年第6號(總第146號)》發布第二版即限行最新版GB/T 13745-2009。

『伍』 計算機信息存取系統的評價標准有哪些

1 我國評價標准

1999年10月經過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批准發布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劃分准則》將計算機安全保護劃分為以下5個級別。
l 第1級為用戶自主保護級(GB1安全級):它的安全保護機制使用戶具備自主安全保護的能力,保護用戶的信息免受非法的讀寫破壞。
l 第2級為系統審計保護級(GB2安全級):除具備第一級所有的安全保護功能外,要求創建和維護訪問的審計跟蹤記錄,使所有的用戶對自己的行為的合法性負責。
l 第3級為安全標記保護級(GB3安全級):除繼承前一個級別的安全功能外,還要求以訪問對象標記的安全級別限制訪問者的訪問許可權,實現對訪問對象的強制保護。
l 第4級為結構化保護級(GB4安全級):在繼承前面安全級別安全功能的基礎上,將安全保護機制劃分為關鍵部分和非關鍵部分,對關鍵部分直接控制訪問者對訪問對象的存取,從而加強系統的抗滲透能力。
l 第5級為訪問驗證保護級(GB5安全級):這一個級別特別增設了訪問驗證功能,負責仲裁訪問者對訪問對象的所有訪問活動。
我國是國際標准化組織的成員國,信息安全標准化工作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正在積極開展之中。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自主制定和採用了一批相應的信息安全標准。但是,應該承認,標準的制定需要較為廣泛的應用經驗和較為深入的研究背景。這兩方面的差距,使我國的信息安全標准化工作與國際已有的工作相比,覆蓋的范圍還不夠大,宏觀和微觀的指導作用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2 國際評價標准

根據美國國防部開發的計算機安全標准——可信任計算機標准評價准則(Trusted Computer Standards Evaluation Criteria,TCSEC),即網路安全橙皮書,一些計算機安全級別被用來評價一個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
自從1985年橙皮書成為美國國防部的標准以來,就一直沒有改變過,多年以來一直是評估多用戶主機和小型操作系統的主要方法。其他子系統(如資料庫和網路)也一直用橙皮書來解釋評估。橙皮書把安全的級別從低到高分成4個類別:D類、C類、B類和A類,每類又分幾個級別,如表1-1所示。
表 安全 級 別
類 別
級 別
名 稱
主 要 特 征
D
D
低級保護
沒有安全保護
C
C1
自主安全保護
自主存儲控制
C2
受控存儲控制
單獨的可查性,安全標識
B
B1
標識的安全保護
強制存取控制,安全標識
B2
結構化保護
面向安全的體系結構,較好的抗滲透能力
B3
安全區域
存取監控、高抗滲透能力
A
A
驗證設計
形式化的最高級描述和驗證
D級是最低的安全級別,擁有這個級別的操作系統就像一個門戶大開的房子,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是完全不可信任的。對於硬體來說,沒有任何保護措施,操作系統容易受到損害,沒有系統訪問限制和數據訪問限制,任何人不需任何賬戶都可以進入系統,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訪問他人的數據文件。屬於這個級別的操作系統有DOS和Windows 98等。
C1是C類的一個安全子級。C1又稱選擇性安全保護(Discretionary Security Protection)系統,它描述了一個典型的用在UNIX系統上安全級別。這種級別的系統對硬體又有某種程度的保護,如用戶擁有注冊賬號和口令,系統通過賬號和口令來識別用戶是否合法,並決定用戶對程序和信息擁有什麼樣的訪問權,但硬體受到損害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用戶擁有的訪問權是指對文件和目標的訪問權。文件的擁有者和超級用戶可以改變文件的訪問屬性,從而對不同的用戶授予不通的訪問許可權。
C2級除了包含C1級的特徵外,應該具有訪問控制環境(Controlled Access Environment)權力。該環境具有進一步限制用戶執行某些命令或者訪問某些文件的許可權,而且還加入了身份認證等級。另外,系統對發生的事情加以審計,並寫入日誌中,如什麼時候開機,哪個用戶在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登錄,等等,這樣通過查看日誌,就可以發現入侵的痕跡,如多次登錄失敗,也可以大致推測出可能有人想入侵系統。審計除了可以記錄下系統管理員執行的活動以外,還加入了身份認證級別,這樣就可以知道誰在執行這些命令。審計的缺點在於它需要額外的處理時間和磁碟空間。
使用附加身份驗證就可以讓一個C2級系統用戶在不是超級用戶的情況下有權執行系統管理任務。授權分級使系統管理員能夠給用戶分組,授予他們訪問某些程序的許可權或訪問特定的目錄。能夠達到C2級別的常見操作系統有如下幾種:
(1)UNIX系統;
(2)Novell 3.X或者更高版本;
(3)Windows NT,Windows 2000和Windows 2003。
B級中有三個級別,B1級即標志安全保護(Labeled Security Protection),是支持多級安全(例如:秘密和絕密)的第一個級別,這個級別說明處於強制性訪問控制之下的對象,系統不允許文件的擁有者改變其許可許可權。
安全級別存在秘密和絕密級別,這種安全級別的計算機系統一般在政府機構中,比如國防部和國家安全局的計算機系統。
B2級,又叫結構保護(Structured Protection)級別,它要求計算機系統中所有的對象都要加上標簽,而且給設備(磁碟、磁帶和終端)分配單個或者多個安全級別。
B3級,又叫做安全域(Security Domain)級別,使用安裝硬體的方式來加強域的安全,例如,內存管理硬體用於保護安全域免遭無授權訪問或更改其他安全域的對象。該級別也要求用戶通過一條可信任途徑連接到系統上。
A級,又稱驗證設計(Verified Design)級別,是當前橙皮書的最高級別,它包含了一個嚴格的設計、控制和驗證過程。該級別包含較低級別的所有的安全特性。
安全級別設計必須從數學角度上進行驗證,而且必須進行秘密通道和可信任分布分析。可信任分布(Trusted Distribution)的含義是:硬體和軟體在物理傳輸過程中已經受到保護,以防止破壞安全系統。橙皮書也存在不足,TCSEC是針對孤立計算機系統,特別是小型機和主機系統。假設有一定的物理保障,該標准適合政府和軍隊,不適合企業,這個模型是靜態

『陸』 實習單位鑒定與成績評定怎麼寫

一、實習目的和要求
專業實習是管理信息系統專業教學計劃中規定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其目的為:
1、學生在學習了專業課程之後,通過專業實習,在了解企業概況的基礎上,對與計算機應用密切相關的某一方面的管理業務活動進行詳細調查和系統分析,建立業務管理信息系統的整體概念,學會運用專業知識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業務實踐能力。
2、通過實習,參加一定的業務活動和管理實踐,了解企業的管理現狀、所具備的基礎及存在的問題,了解國情,增強學好專業的信心和從事業務工作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為學生畢業設計和走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3、通過實習,調查、了解企業的運行機制和業務管理過程,參與企業具體的管理工作,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增強調查研究、人際溝通、謀略決策、隨機應變等獨立工作能力與管理能力。
學生在實習前已學完《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網路》、《電子商務》、《企業資源規劃》等專業課程。其實習主要要求為:
1、堅持每天做好實習日記。
2、學生去企業實習,要抱有虛心學習、不恥下問的態度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與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廣大工人群眾密切合作,以自身的良好素質和模範行動來取得企業的信任,為校爭光。
3、學生要堅持深入企業管理實踐,不要浮在上面,滿足於一般的介紹,要想方設法參與具體的管理工作,以求獲得真知。
4、整個實習期間,學生要下科室或車間實習和勞動,拜一名業務人員或技術人員為師,虛心向師傅學習。實習期滿請師傅寫出評語。
5、實習期間,學生要主動接受工廠的安全教育,嚴格遵守安全規程;學生要自覺遵守工廠的作息時間和各項規章制度,增強紀律性。
6、實習結束前,要請企業的主管部門對每個學生的實習態度、工作能力和實習效果作出鑒定,帶回學校,作為評定實習成績的依據。

二、實習內容
管理信息系統專業實習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具體內容安排如下:
第一階段(1周):企業管理計算機應用概況認識實習
1、實習動員(帶隊教師與系領導);
2、東風公司計算機管理應用現狀及發展方向(東風公司相關人員);
3、業務信息系統開發與應用情況介紹(各單位企管科長或信息主管);
包括業務環境與系統目標;業務處理過程及關鍵業務;主要處理策略及其表述;系統開發過程與控制環節;應用系統測試與調試問題;系統運行與管理維護問題;系統評價等。
4、參觀計算機應用系統(東風公司和十堰市各相關單位)。
第二階段(3周):業務系統調查與系統分析
1、企業概況調查
企業建立、發展的歷史概況;企業管理體制和管理機構;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及當前的總體發展規劃(目標、方針、策略等);主要產品及其技術特徵;生產過程和生產組織形式;企業服務的市場面;企業文化;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前景展望。
2、計算機應用系統的環境調查
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管理制度的完善與執行情況,業務流程及其工作處理的規范化狀況,報表文件的統一化與數據資料代碼化情況等);人員結構(與之有關的領導、管理業務人員、計算機軟、硬體人員、系統分析人員的數量和水平);計算機設備及其它數據採集、傳輸設備等;管理業務人員對信息系統的認識與評價。
3、計算機應用系統平台調查
計算機系統構成情況;網路的拓撲結構;網路操作系統;網路功能選擇與應用情況;網路設置與管理的有關問題;資料庫系統選擇原則;資料庫應用系統設計的有關問題;交互界面設計等。
4、應用系統的功能調查與分析
企業計算機管理系統的類型(單項數據處理系統、管理信息系統等);業務處理過程與關鍵處理策略的表述(DFD、判定工具);系統總體結構與代碼體系的表述(系統結構圖,處理模塊、I/O模塊說明);模塊功能劃分評價等。
5、計算機應用系統開發和運行情況調查
系統的開發研製過程與組織領導(開發單位、人員、時間、開發組織、領導者);系統具有的技術水平;系統運行時間;運行的效果與效益分析;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分析; 系統運行的組織領導情況;應用的經驗和教訓等。
第三階段(2天,校內進行):實習總結與答辯
實習結束後,要進行認真的回顧與總結,利用分散時間和課外時間完成一份3000字以上的實習報告 。報告中除調查內容外,還應有問題分析,提出自己的體會、見解和建議。
實習結束時需進行答辯,就實習過程的相關問題接受實習指導老師的提問。

三、實習的任務
1、自行准備履歷表,並配合校內外指導教師完成單位規定的面試程序。
2、在系辦公室開具介紹信,攜帶學生證並於單位要求的日期進入單位實習。
3、在實習地點尋找一位單位指導教師並在教師指導下至少協助企事業單位完成一項相對獨立的任務。
4、注意搜集和整理在單位的各種實習資料。
5、每天完成實習日記的記錄。
6、實習結束請實習單位開具實習鑒定。
7、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實習報告並上交規定的各項資料。

四、實習時間
實習安排在第七學期進行,共四周,其中:
1、請若干各單位信息主管進行講座。 (根據情況調整時間,約1-2次)
2、學生到各單位進行專業實習。 (3.5周)
3、學生完成實習日記和實習報告。 (2天)
4、教師進行實習檢查。 (0.5天)

五、實習方式和安排
實習是以東風公司和十堰市各信息化單位或部門為專業實習基地,鼓勵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具體安排根據實際情況做調整。實習的主要方式是現場實習,結合參觀、講座等方式開展。

六、實習成績考核內容和方式及評定標准
1、 考核內容
考核內容為學生平時成績、學生完成實習的質量、單位對學生的滿意程度以及答辯情況。
2、 考核方式
考核根據學生的實習內容完成情況、廠方的實習鑒定及實習答辯三個方面綜合評定,主要依據實習日記、實習報告成績,單位的鑒定結果和實習答辯情況來完成。
3、 評定標准
對每個學生的生產實習都要嚴格考核,成績按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評定。具體評分標准如下:
優秀:能嚴格遵守實習紀律和廠方規章制度,無遲到、早退、缺勤等現象,尊敬師長,給廠方留下 良好印象;圓滿地完成了上述三項內容的實習,實習日記齊全,實習報告內容詳盡,並能就實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透徹的分析、論證,並能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或建議,受到廠方的重視。實習收獲很大。答辯時能很好地回答老師提出的相關問題。
良好:遵守實習紀律和廠方規章制度,無遲到、早退、缺勤等現象,尊敬師長,給廠方留下較好印象;較好地完成上述三項實習內容,實習日記齊全,實習報告內容詳盡,有問題分析,有自己的見解或建議,實習收獲大。答辯時能較好地回答老師提出的相關問題。
中級:遵守實習紀律和廠方規章制度,基本上無遲到、早退、缺勤等現象,尊敬師長,廠方評價較好,全部完成了上述三項內容的實習,實習日記基本齊全,實習報告內容基本詳盡,對企業現狀和問題的描述基本正確,並有分析、有建議,實習收獲較大。答辯時基本能回答老師提出的相關問題。
及格:較能遵守實習紀律和廠方規章制度,無缺勤現象,較少發生遲到、早退現象。尊敬師長,廠方反映一般,基本上完成了上述三項內容的實習,實習日記基本齊全,實習報告能反映實習的內容,對企業現狀的描述和問題分析基本正確,有一定的實習收獲。答辯時能回答1-2個老師提出的相關問題。
不及格: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實習成績以不及格記:
(1) 實習紀律較差,不聽從指導老師的安排和勸導,遲到、早退現象較多;
(2) 不遵守廠方規章制度,不尊重工人師傅,廠方反映較差或無廠方實習鑒定;
(3) 未完成規定的實習內容,實習不深入,浮在上面,主動性差,實習日記不全;
(4) 實習報告不符合要求;
(5)實習答辯不合格。

『柒』 如何評價目前本科計算機課程體系

NCRE 以往每年開考兩次,從 2014 年開始每年開考次數由兩次增為三次。 [ 其中 3 月和 9 月考試專開考全部級別全部科屬目,12 月只開考一級和二級,由各省級承辦機構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開考 12 月的考試

『捌』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四級和二級有多大區別

一、級別不同

1、四級: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最高級別。

2、二級: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中級級別

二、科目不同

1、四級:四級操作系統原理、四級計算機組成與介面、四級資料庫原理、四級軟體工程、四級計算機網路。考試從科目中任意選取兩個科目進行考試,同時通過成績方為合格。

2、二級:語言程序設計(C、C++、Java、Visual Basic、WEB)、資料庫程序設計(Visual FoxPro、Access、MySQL)、辦公軟體(MS Office高級應用)共九個科目。

三、結果不同

1、四級:三四兩個級別的成績可保留一次。

2、二級:同時報考了二級C、三級網路技術、四級網路工程師三個科目,結果通過了三級網路技術、四級網路工程師考試,但沒有通過二級C考試,將不頒發任何證書,下一次考試考生報考二級C並通過,將一次獲得三個級別的證書。

『玖』 計算機編程員分為哪幾個等級

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共有20個級別,分別如下:
(1)高級資格:內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容師、系統分析師(原系統分析員)、系統構架設計師;
(2)中級資格:軟體設計師(原高級程序員)、網路工程師、信息系統監理師、電子商務設計師、軟體評測師、多媒體應用設計師、資料庫系統工程師、嵌入式系統設計師、計算機輔助設計師、信息系統管理工程師、信息技術支持工程師;
(3)初級資格:程序員(原初級程序員、程序員)、網路管理員、信息處理技術員、電子商務技術員、多媒體應用製作技術員、信息系統運行管理員。
從2004年開始,每年舉行兩次考試,上、下半年各舉行一次,上半年和下半年考試的級別不盡相同,以全國軟考辦公布的考試計劃為准。每次公布計劃的時間大約在考試前後一周,請考生在每年的5月底和11月初注意訪問考試大軟考頻道,及時得到有關通知。

『拾』 計算機4級都考什麼

考試內容

一、計算機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⒈計算機系統組成:
⑴計算機的發展。
⑵計算機的分類及應用。
⑶計算機硬體結構。
⑷主要部件功能。
⑸計算機軟體的功能與分類。
⑹系統軟體與應用軟體。
⒉計算機工作原理:
⑴計算機中數的表示。
⑵運算器。
⑶控制器。
⑷存儲器。
⑸輸入與輸出系統。
⒊計算機的主要性能:
⑴計算機系統性能指標。
⑵處理機指標。
⑶存儲容量能力。
⑷I/O匯流排能力。
⑸系統通信能力。
⑹聯機事務處理能力。
⑺軟體支持。

二、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⒈基本概念:
⑴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⑵演算法的描述與分析。
⒉線性表:
⑴線性表的邏輯結構。
⑵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
⑶線性表的鏈式存儲結構。
⒊數組:
⑴數組的定義與運算。
⑵數組的順序存儲結構。
⑶矩陣的壓縮存儲。
⒋棧與隊列:
⑴棧的定義和運算。
⑵棧的存儲結構。
⑶隊列的定義和運算。
⑷鏈隊列與循環隊列。
⒌串:
⑴串及其操作。
⑵串的存儲結構。
⒍樹和二叉樹:
⑴樹的定義。
⑵二叉樹的定義及性質。
⑶二叉樹與樹的轉換。
⑷二叉樹的存儲。
⑸遍歷二叉樹與線索二叉樹。
⒎圖:
⑴圖及其存儲結構。
⑵圖的遍歷。
⑶圖的連通性。
⑷有向無環圖。
⑸最短路徑。
⑹拓撲排序。
⒏查找:
⑴線性表查找。
⑵樹形結構與查找。
⑶散列查找。
⒐排序:
⑴插入排序。
⑵交換排序。
⑶選擇排序。
⑷歸並排序。
⑸基數排序。
⒑文件組織:
⑴順序文件。
⑵索引文件。
⑶散列文件。

三、離散數學

⒈數理邏輯:
⑴命題及其符號化。
⑵命題公式及其分類。
⑶命題邏輯等值演算。
⑷範式。
⑸命題邏輯推理理論。
⑹謂詞與量詞。
⑺謂詞公式與解釋。
⑻謂詞公式的分類。
⑼謂詞邏輯等值演算與前束範式。
⑽謂詞邏輯推理理論。
⒉集合論:
⑴集合及其表示。
⑵集合的運算。
⑶有序對與笛卡爾積。
⑷關系及其表示法。
⑸關系的運算。
⑹關系的性質。
⑺關系的閉包。
⑻復合關系與逆關系。
⑼等價關系與偏序關系。
⑽函數及其性質。
⑾反函數與復合函數。
⒊代數系統:
⑴代數運算及其性質。
⑵同態與同構。
⑶半群與群。
⑷子群與陪集。
⑸正規子群與商群。
⑹循環群與置換群。
⑺環與域。
⑻格與布爾代數。
⒋圖論:
⑴無向圖與有向圖。
⑵路、迴路與圖的連通性。
⑶圖的矩陣表示。
⑷最短路徑與關鍵路徑。
⑸二部圖。
⑹歐拉圖與哈密爾頓圖。
⑺平面圖。
⑻樹與生成樹。
⑼根樹及其應用。

四、操作系統

⒈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
⑴操作系統的功能。
⑵操作系統的基本類型。
⑶操作系統的組成。
⑷操作系統的介面。
⒉進程管理:
⑴進程、線程與進程管理。
⑵進程式控制制。
⑶進程調度。
⑷進程通信。
⑸死鎖。
⒊作業管理:
⑴作業與作業管理。
⑵作業狀態及其轉換。
⑶作業調度。
⑷作業控制。
⒋存儲管理:
⑴存儲與存儲管理。
⑵虛擬存儲原理。
⑶頁式存儲。
⑷段式存儲。
⑸段頁式存儲。
⑹局部性原理與工作集概念。
⒌文件管理:
⑴文件與文件管理。
⑵文件的分類。
⑶文件結構與存取方式。
⑷文件目錄結構。
⑸文件存儲管理。
⑹文件存取控制。
⑺文件的使用。
⒍設備管理:
⑴設備與設備分類。
⑵輸入輸出控制方式。
⑶中斷技術。
⑷通道技術。
⑹設備分配技術與SPOOLING系統。
⑺磁碟調度。
⑻設備管理。
⒎一種典型操作系統(DOS/Unix/Windows)的使用:
⑴DOS的特點與使用。
⑵UNIX的特點與使用。
⑶Windows的特點與使用。

五、軟體工程

1.軟體工程基本概念:
⑴軟體與軟體危機。
⑵軟體生命周期與軟體工程。
⑶軟體開發技術與軟體工程管理。
⑷軟體開發方法與工具、環境。
2.結構化生命周期方法:
⑴瀑布模型。
⑵可行性研究與可行性研究報告。
⑶軟體計劃與進度安排。
⑷軟體需求分析。
⑸數據流程圖(DFD)、數據字典(DD)。
⑹軟體需求說明書。
⑺系統設計。
⑻概要設計與詳細設計。
⑼模塊結構設計與數據結構設計。
⑽介面設計與安全性設計。
⑾系統設計說明書。
⑿程序設計。
⒀程序設計語言。
⒁結構化程序設計。
3.原型化方法:
⑴原型化的基本原理。
⑵原型化的生命周期
⑶原型化的人員與工具。
⑷原型化的實施。
⑸原型化的項目管理。
⑹原型化方法與結構化方法的關系。
⒋軟體測試:
⑴軟體測試基本概念。
⑵軟體測試方法。
⑶軟體測試計劃。
⑷單元測試、集成測試與系統測試。
⑸測試用例設計。
⑹測試分析報告。
⒌軟體維護:
⑴軟體可維護性。
⑵校正性維護。
⑶適應性維護。
⑷完善性維護。
⒍軟體開發工具與環境:
⑴軟體開發工具。
⑵軟體開發環境。
⑶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CASE)。
⒎軟體質量評價:
⑴軟體質量的度量與評價模型。
⑵軟體復雜性的度量。
⑶軟體可靠性的評價。
⑷軟體性能的評價。
⑸軟體運行評價。
⒏軟體管理:
⑴軟體管理職能。
⑵軟體開發組織。
⑶軟體計劃管理。
⑷標准化管理。
⑸軟體工程國家標准。
⑹軟體配置管理。
⑺軟體產權保護。

六、資料庫

⒈資料庫基本概念:
⑴數據與數據模型。
⑵資料庫體系結構。
⑶資料庫管理系統與資料庫系統。
⑷資料庫工程與應用。
⒉關系資料庫:
⑴關系資料庫的基本概念。
⑵關系數據模型。
⑶關系定義、關系模型、關系模式與關系子模式。
⑷數據操縱語言。
⑸關系代數。
⑹集合運算(並,差,交,笛卡爾積)與關系運算(投影,選擇,連接)。
⑺關系演算。
⑻元組關系演算與域關系演算。
⑼資料庫查詢語言。
⑽SQL語言。
⒊關系資料庫設計理論:
⑴關系數據理論。
⑵函數依賴。
⑶關系模式分解。
⑷關系模式的範式。
⒋資料庫設計:
⑴資料庫設計目標。
⑵資料庫設計方法。
⑶資料庫的設計步驟。
⑷資料庫規劃。
⑸需求分析。
⑹概念設計。
⑺邏輯設計。
⑻物理設計。
⑼資料庫的實現與維護。
⒌資料庫的保護:
⑴資料庫恢復。
⑵資料庫的完整性。
⑶資料庫的並發控制。
⑷資料庫的安全性。
⒍一種資料庫管理系統(FoxPro/Oracle)應用:
⑴FoxPro DBMS的結構、特點及應用。
⑵Oracle DBMS的結構、特點及應用。

七、計算機體系統結構

⒈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⑴體系結構的定義。
⑵系統的功能層次。
⑶系統的分類。
⑷體系結構的繼承與發展。
⑸系統的安全性。
⒉指令系統:
⑴指令格式及其優化。
⑵指令系統的復雜化。
⑶RISC技術。
⑷MIPS與MFLOPS。
⒊存儲體系:
⑴存儲層次。
⑵虛存工作原理。
⑶Cache工作原理。
⒋通道及新型部線:
⑴I/O方式的發展。
⑵通道工作原理。
⑶EISA與MCA。
⑷局部匯流排:VFSA與PCI。
⒌並行處理技術:
⑴流水線技術。
⑵超流水線與超標量技術。
⑶向量處理機。
⑷多機系統。
⒍系統性能評價:
⑴性能評價的概念。
⑵測試程序的分類。
⑶Benchmark的舉例。

八、計算機網路與通信

⒈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⑴網路的定義。
⑵網路的分類。
⑶網路的功能。
⑷網路拓撲。
⑸典型計算機網路組成。
⒉數據通信技術:
⑴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⑵數據通信系統的組成。
⑶傳輸介質的類型與特點。
⑷數據傳輸方式。
⑸數據編碼方式。
⑹同步方式。
⑺線路復用技術。
⑻數據交換方式。
⑼差錯控制方法。
⒊網路體系結構:
⑴網路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⑵ISO/OSI RM。
⑶物理層協議。
⑷數據鏈路層協議。
⑸網路層協議與X.25網層次。
⑹傳輸層協議。
⑺高層協議。
⒋區域網技術:
⑴區域網拓撲。
⑵區域網傳輸介質。
⑶IEEE802模型與標准。
⑷CSMA/CD工作原理。
⑸Token Bus工作原理。
⑹Token Ring工作原理。
⑺FDDI工作原理。
⑻局部網互連與TCP/IP協議。
⑼區域網操作系統。
⑽避域網組網技術。
⑾區域網應用系統的安全性設計。
⒌網路技術的發展:
⑴高速區域網。
⑵ISDN與B-ISDN。
⑶城域網。
⑷幀中繼。
⑸ATM技術。
⑹智能大廈與網路綜合布線技術。
⑺Client/Server的應用技術。
⑻ISO網路管理概念與標准。

上機測試內容

⒈計算機操作能力。
⒉C語言程序設計能力。
⒊項目開發能力。
⒋開發工具的使用能力。

上機測試說明

⒈考試形式包括課堂筆試(180分鍾)和上機測試(60分鍾)。
⒉試題包括選擇題和論述題兩種類型。
⒊筆試中的選擇題用中、英兩種文字命題,其中英文題約佔三分之一,論述題用中文命題。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