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課程的心理組織結構

課程的心理組織結構

發布時間: 2021-01-20 21:31:29

Ⅰ 管理心理學中組織結構主要有哪三種形式

事業部制、矩陣制、直線職能制(這個不太確定,因為這個是直線制和職能制的綜合)。

直線職能
直線-職能制,也叫生產區域制,或直線參謀制。它是在直線制和職能制的基礎上,取長補短,吸取這兩種形式的優點而建立起來的。我們絕大多數企業都採用這種組織結構形式。

事業部制
事業部制最早是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總裁斯隆於1924年提出的,故有「斯隆模型」之稱,也叫「聯邦分權化」,是一種高度(層)集權下的分權管理體制。它適用於規模龐大,品種繁多,技術復雜的大型企業,是國外較大的聯合公司所採用的一種組織形式,近幾年中國一些大型企業集團或公司也引進了這種組織結構形式。

矩陣制
在組織結構上,把既有按職能劃分的垂直領導系統,又有按產品(項目)劃分的橫向領導關系的結構,稱為矩陣組織結構。
矩陣制組織是為了改進直線職能制橫向聯系差,缺乏彈性的缺點而形成的一種組織形式。它的特點表現在圍繞某項專門任務成立跨職能部門的專門機構上,例如組成一個專門的產品(項目)小組去從事新產品開發工作,在研究、設計、試驗、製造各個不同階段,由有關部門派人參加,力圖做到條塊結合,以協調有關部門的活動,保證任務的完成。
矩陣結構適用於一些重大攻關項目。企業可用來完成涉及面廣的、臨時性的、復雜的重大工程項目或管理改革任務。特別適用於以開發與實驗為主的單位,例如科學研究,尤其是應用性研究單位等。

其他還有幾種形式基本是特殊的或者衍生的。
多維立體
這種組織結構是事業部制與矩陣制組織結構的有機組合。
模擬分權制
這是一種介於直線職能制和事業部制之間的結構形式。
委員會
委員會是組織結構中的一種特殊類型,是執行某方面管理職能並以集體活動為主要特徵的組織形式。
直線制
直線制是一種最早也是最簡單的組織形式。只適用於規模較小,生產技術比較簡單的企業,對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比較復雜的企業並不適宜。
職能制
職能制組織結構,是各級行政單位除主管負責人外,還相應地設立一些職能機構。
由於這種組織結構形式的明顯的缺陷,現代企業一般都不採用職能制。

Ⅱ 心理學的課程體系結構有哪些

心理學抄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科學。
心理現象又分為1心理過程2人格
心理過程又分為1認知過程2意志過程3情感過程
人格分為1個性傾向2個性心理特徵
認知過程有感覺、知覺、記憶、思維、言語、想像

Ⅲ 組織心理學是什麼啊

個人認為是組織行為學中一個分支,或一個模塊!
從組織的角度去研究組織行為對組織成員版的心理影響以及權組織當中的成員的心理狀態對組織的影響,通過研究組織中員工的心理,來提高組織績效,改善組織結構,實現組織目標的一門管理類學科!

Ⅳ 課程組織包含哪幾個步驟

課程組織

【高頻考點提要】

1.課程目標;2.課程內容:課程計劃、課程標准、教材;3.課程評價;4.課程開發。

【高頻考點速記】

一、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指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

二、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主要表現為課程計劃、課程標准和教材。

(一)課程計劃

1.課程計劃的概念

課程計劃,又稱教學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2.課程計劃的組成

課程計劃的內容主要包括課程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及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

課程設置就是根據國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任務、培養目標和修業年限來確定學校的學科和課程。這是制定課程計劃的首要問題。

(二)課程標准

1.課程標準的概念

課程標準是國家根據課程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某門學科的內容及其實施、評價的指導性文件。

2.課程標準的結構

第一部分是前言;第二部分是課程目標,這是課程標準的核心內容;第三部分是課程內容;第四部分是實施建議。

(三)教材

1.教材的概念

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其中,教科書和講義是教材的主體部分,故人們常把教科書與講義簡稱為教材。

教科書又稱課本,它是依據課程標准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通常按學年或學期分冊,劃分單元或章節。課文是教科書的主體部分。

2.教材的編寫

我國中小學教科書的組織結構一般採用螺旋式上升與直線式編寫兩種基本方式。

三、課程評價

(一)課程評價的涵義

課程評價是指依據一定的評價標准,通過系統地收集有關信息,採用各種定性、定量的方法,對課程的計劃、實施、結果等有關問題作出價值判斷並尋求改進途徑的一種活動。

(二)課程評價主要模式

1.目標評價模式

目標評價模式首先由被稱為「當代課程評價之父」的美國課程評價講師泰勒提出。這一評價模式是以目標為中心而展開的,是針對20世紀初形成並流行的常模參照測驗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評價原理」和「課程原理」的基礎上形成的。

2.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目的游離評價模式由美國教育家和心理學家斯克里文提出。該評價模式是斯克里文針對目標評價模式的弊端而提出來的。該模式把評價的重點從「課程計劃預期的結果」轉向「課程計劃實際的結果」上來。

3.CIPP評價模式

CIPP是指背景評價(Content evaiuation)、輸入評價(Input evaiuation)、過程評價(process evaiuation)、成果評價(proct evaiuation)這幾種評價名稱的英文第一個字母的縮略語。

4.CSE評價模式

CSE即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評價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udy of Evaiuation)的簡稱。該模式包括下面四個步驟:

第一,需要評定。

第二,方案計劃。

第三,形成性評價。

第四,總結性評價。

四、課程開發

(一)課程開發的概念

課程開發是指通過社會和學習者需求分析,確定課程目標,再根據這一目標選擇某一個學科的教學內容和相關教學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實施、評價、修訂,以最終達到課程目標的整個工作過程。

(二)課程開發的模式

1.目標模式

目標模式是以目標為課程開發的基礎和核心,圍繞課程目標的確定及其實現、評價而進行課程開發的模式。課程開發目標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國課程論講師拉爾夫·泰勒。

2.過程模式

斯騰豪斯在1975年出版的《課程研究與開發導論》中,對目標模式的課程理論進行了分析批判,以此為基礎,提出了過程模式的課程理論。

3.情境模式

情境模式被視為既能包含目標模式,又能包含過程模式的綜合化課程開發模式,是一種靈活的、適應性較強的課程開發模式。該模式的理論基礎是英國著名課程理論家勞頓提出的「文化分析」理論。

Ⅳ 心理學的課程體系結構有哪些

1、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體的心智。
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影響行為。應用心理學家還有第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這些目標構成了心理學事業的基礎。
2、《教育心理學》由緒論、學生心理、學習理論、學習心理、教學心理與教師心理六部分組成,共17章,以豐富多彩的體例形式系統介紹了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並結合大量案例闡釋了這些知識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具有突出的系統性、新穎性、實用性以及可讀性等特點。《教育心理學》可用作高等師范大學的教育學院和心理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可作為各級各類教師培訓學校、研究生課程班的教學材料,可作為各種教育科研人員的參考資料,還可用作各種考試(如研究生入學考試、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參考用書。

Ⅵ 離線作業辨析題在課程內容的呈現方式方向,誰是主張心理順序的代表人物

答;(1)縱向組織與橫向組織。所謂縱向組織,或稱序列組織,就是按照某些准內則以先後順容序排列課程內容。一般說來,強調學習內容從己知到未知、從具體到抽象,是歷史上教育家們的一貫主張。20世紀70年代以後,—些教育家開始強調課程內容的橫向組織原則,即要求打破學科的界限和傳統的知識體系,以便讓學生有機會更好地探索社會和個人最關心的問題。橫向組織的問題:任課老師難以精通和熟悉各科內容;學校現有條件跟不上;學生難以應付目前通行的考試方式。(2)邏輯順序與心理順序。所謂邏輯順序,就是指根據學科本身的系統和內在的聯系來組織課程內容;所謂心理順序,就是指按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來組織課程內容。現在傾向於學科的邏輯順序與學生的心理順序的統一。(3)直線式與螺旋式。直線式就是把一門課程的內容組織成一條在邏輯上前後聯系的直線,前後內容基本上不重復。螺旋式(或稱圓周式)是指用某一學科知識結構的「概念結構」配合學生的「認知結構」以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發展的一種課程發展與設計。

Ⅶ 舉例說明幼兒園課程內容的直線式組織和螺旋式組織的特點,同仁們,回答重點是舉例

美國傳統教育的「學科中心」課程觀與進步教育的「兒童中心」課程觀一直在爭論:課程內容究竟應按知識邏輯順序進行「直線式」編排,還是應按兒童學習的心理順序進行「圓周式」的編排?布魯納認為,學科知識的邏輯順序與兒童的心理順序並非格格不入,通過合適的「轉換」手段,可以使其相輔相成。為此,他提出:以與兒童的思維...方式相符合的形式,盡可能早地將學科的基本結構置於課程的中心地位,隨著年級的提升,使學科的基本結構不斷拓寬與加深;這樣,學科知識結構就可以在課程中呈螺旋式地上升。具體來說,就是從兒童已經學會的基本知識開始,並在這個基礎上,增加更復雜的和更精細的類目和編碼,當教學向前推進時,往往返回到以前理解的基礎上再提高。可見,他提出的螺旋式課程,就是以倒三角形的螺旋狀結構組織學科知識,其核心仍是學科的基本結構。這就保留了直線式組織中的邏輯順序,即下一階段比上一階段高升、深入和分化;這也融會了圓周式組織的心理順序,即由同心圓一波又一波地擴散、加寬知識面。

Ⅷ 組織行為學 態度的心理結構由三種成分構成,即:知覺、情感和

是「行為傾向」,即:知覺、情感和行為傾向。

Ⅸ 邏輯組織形式和心理組織區別

邏輯組織形式是復邏輯學的概念,心制理組織是心理學的概念,兩者所描述的范疇不同。

邏輯組織形式,即邏輯結構,邏輯結構有四種基本類型:集合結構、線性結構、樹狀結構和網路結構。表和樹是最常用的兩種高效數據結構,許多高效的演算法能夠用這兩種數據結構來設計實現。表是線性結構的(全序關系),樹(偏序或層次關系)和圖(局部有序(weak/local order))是非線性結構。

心理組織,即組織心理,就是研究個體、群體與組織的關系,探討什麼樣的社會心理環境,有利於激發個體動機,達到組織目標。也就是研究如何安排有利的組織環境,適應個體心理需要,使組織與個體的利益維持平衡。組織心理的具體研究內容包括:組織的一般概念、組織結構、組織設計、組織發展與變革、組織診斷與治療。
組織是一個較大的系統,組織是個體和群體實現某種目標的工具,組織狀況影響個體與群體的工作效率。諸如組織結構、組織設計、組織變革與發展等都是組織心理研究的重要課題。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