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護理禮儀課程作業大理

護理禮儀課程作業大理

發布時間: 2021-01-22 08:28:01

1. 通過學習護理禮儀這門課,談談在今後工作中應該如何做800字

寫作思路:復可以圍制繞護理禮儀學習之後的規范和注意來進行闡述。

學習護理禮儀後,在今後工作中應對待病人要做到有禮有節,禮貌熱情。按照學習中所學到的護理禮儀,熱心地為患者服務。

並在護理行業開展禮儀護理,使護理人員真正做到「微笑在臉上,文明用語在嘴上,嫻熟動作在手上,儀表整潔在身上」,用「四心」(即細心、熱心、愛心、耐心)真情換來患者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從而提高醫院的整體形象,達到減少醫患矛盾,提高醫院服務質量,更好的為患者服務的目的。

(1)護理禮儀課程作業大理擴展閱讀

要想做好護理工作,首先應該把握好與患者初次見面的時機,給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這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基礎。

患者入院後,首先注意的是護士的儀表,著裝直接影響護士的形象,護士著裝應符合護理工作的職業特點,護士服要大方、合體、干凈、燕尾帽要戴的端正,給患者一個利落的感覺。

其次是長發不脫肩,不化妝或淡妝上崗,給患者以整潔俊美之感,要精神飽滿,以贏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這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開端。

2. 護理禮儀試題

護理禮儀是護理人員在整個護理中,為了塑造個人和組織的良好形象,所應遵循的內尊重患者、容尊重患者家屬及其他工作人員的禮節和注重儀表、儀態、儀容等方面的規范和程序。
/
社交注視區間:以兩眼為上線,以下頜為下點所形成的倒三角區間。注視這一區間容易出現平等的感覺,讓對方感到輕松自然,從而創造良好的氛圍。多用於日常社交場合。
/
服飾:服飾是一門藝術,在不同場合,穿著得體、適度的人,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著不當,則會降低人的身份,損害自身的形象。
\
TPO原則:(著裝的TPO原則是世界通行的著裝打扮的最基本的原則。)它要求人們的服飾應力求和諧,以和諧為美。著裝要與時間、季節相吻合,符合時令;要與所處場合環境,與不同國家、區域、民族的不同習俗相吻合;符合著裝人的身份;要根據不同的交往目的,交往對象選擇服飾,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
饋贈禮儀:在交往過程中通過贈送 給交往對象禮物來表達對對方的尊重,敬意,友誼,紀念,祝賀,感謝,慰問,哀悼等情感與意願的交際行為中的規范和程序.

3. 大專「禮儀」課程的作業,大家來幫幫我!

細心觀察周邊的東西啊,這類的東西有很多。不行你可以上網找一篇寫 金正昆的《政務禮儀》文字版 也不錯的

4. 有哪位大神知道大理大學《護理倫理學》作業答案么求助呀

四景難得在復同一時段看到。所謂風花雪制月分別是:下關的風,上關的花,蒼山的雪,洱海的月。具體怎麼賞四景,各人意境不同。你可以白天登蒼山賞雪,晚上到洱海坐遊船賞月,到上關看看花市,最好是到居民家看看,挺不錯的,至於下關的風,站在下關大街上感受一下,回住處體會一下,下關的風很狂野,但據說是下關的風不進家。如果更詩意一點,白族人會告訴你,看看金花的衣著就行了,白族人把風花雪月都記載在美女的服飾上啦。

5. 護理禮儀的試卷與及答案

展凌醫學考試題庫有護理學考試題庫,含歷年真題及答案的,有很高參考價值。

6. 學習《護理禮儀》的心得體會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護理模式開始運作,醫院的功能轉向於滿足人們對健康的需要。因此,將禮儀規范地引入到醫院的護理活動中,有助於提高護理質量、融洽護患關系,護理活動中應注意的禮儀。並進一步促進醫院的精神文明建設。
1.1 門診患者的接待 門診是醫院對外的窗口,門診護士特別是導醫護士更是醫院的形象使者,肩負著溝通醫患關系、展現醫院形象的重任,因此,除有得體的外在形象外,還要具有良好的交際禮儀修養。如當患者進入門診大廳時,導醫護士應主動熱情,面帶微笑地迎接患者,接待中使用敬語誠懇地自我介紹或詢問患者,在使用文明用語的同時,還應注意形體語言。例如,在問候患者時,除面帶微笑外,雙眼還應關切地注視患者,另外,在給患者指示方向的時候,應將手心向上,四指並攏,指向患者詢問的方向,如果線路復雜,應盡可能
引領患者到達目的地。

1.2 急診患者的接待 當急、危、重症患者進入門診或急診室時,護士不僅要沉著、冷靜、迅速、果斷地進行處理,表現出護士應有的應急能力,還要協助醫生對患者進行搶救。在向家屬詢問有關患者的情況時,還應做好家屬的安慰解釋工作並安排家屬在候診室休息。

1.3 迎送入院患者 在患者需要入院時,導醫護士應及時通知病區做好迎接新患者的准備,根據患者的病情是否需要輪椅或平車,熱情地引導患者進入相應的病區並幫助辦理入院的相關手續後方可離去。患者進入病區時,病區護士應立即起立迎接,並自我介紹,熱情地引導患者到病床旁,並將責任護士及主管醫生介紹給患者,如果主管醫生未到,應請患者稍等,並及時通知主管醫生盡早為患者檢查。

1.4 迎送出院患者 無論門診或住院患者,在看完病或痊癒出院時,都應予以真誠的祝福或祝賀,如「希望您早日康復」、「祝賀您康復出院了」。並應熱情地送出一段距離。如到大門口、電梯口,在跟患者道別的時候,應注意語言禁忌,不應說「再見」、「下次再來」等禁忌語,應說「請慢走」、「請走好」、「請保重」
等。

2 護理不同年齡患者的禮儀

2.1 護理患兒的禮儀 患兒由於病痛,一般對醫院都會產生恐懼感,無論在門診還是在住院期間,護士的任何言談舉止都會對患兒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護士特別是兒科護士要為患兒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如服裝得體、言談親切、和藹、精神飽滿、語言柔和,在檢查及治療時,多使用表揚性的語言,如「小朋友真乖」、「真勇敢」等,少使用命令式的語句,如「不許」、「不行」、「不要」等。這樣可以增加輕松的氣氛,減少患兒對醫院的恐懼。
2.2 護理老年患者的禮儀 對老年患者要表現出特別的尊重。首先,要使用尊稱如老師傅、大伯、大娘、阿姨或可根據患者的身份分別給予適當的稱呼。其次,多用敬語和謙語,並以商量的口吻交談,由於老年人的記憶力、聽力及反應能力的下降,在交談時應注意聲調和語速,並不厭其煩地交待,多詢問,在生活方面給予細致周到的照顧。再次,要充分發揮身體語言的作用,因為老人非常在意別人對他的態度,特別是對於那些聽力下降、行動不便的患者,交往中的身體語言極為重要,護士在為老年患者護理與交談時,應以聆聽為主,在適
當時表明自己的意見,並輔以熱情、耐心的表情以及輕柔的動作,如握手。

2.3 護理年輕異性患者時的禮儀 從事在一線護理工作的人員中,多為女性,她們與年輕的異性患者容易溝通,並願意與他們多交往,但如果在護理活動中不注意掌握交往分寸時,就會招致意想不到的麻煩,因此,在給年輕異性患者護理時,應做到不卑不亢,避免過度熱情,同時應以禮相待,做好該做的事情,並且要始終把握好2者之間的關系,即患者與護士。

3 護理操作時的禮儀

每1項護理操作的完成,都需要護患雙方的共同努力,因此,在進行護理技術操作時,特別是可能給患者帶來痛苦的操作,在操作時應向患者解釋操作的目的、過程,以及可能造成的痛苦,在解釋時應盡量避免使用醫學術語,應通俗易懂,而且聲調不宜太高,語速不能過快,以示禮貌,做完每1項操作都應感謝患者的合作。在操作中護士不僅要技術熟練、動作輕柔、穩當,而且站、立、行、蹲等姿勢均要符合護士的行為舉止規范,顯得有禮有節、規范自如。

禮儀看起來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極為普通的細小事情,但它卻代表著一種深刻的道德力量,這種道德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全體醫務人員和患者。醫院良好的精神文明,需要每一位醫務人員及患者的共同努力來維護,而護理人員在護理活動中講文明、有禮貌、懂禮儀,無疑能對整個醫院的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促進的作用。

7. 作文學習護理禮儀的心得500字

首先感謝蘇主任在百忙之中為我們培訓護士禮儀,正是因為您,才有了全國的白衣天使們都爭相學習的榜樣——「冬梅護理」服務品牌,您對我們孜孜不倦的教誨,我們從心底里佩服您!感激您!
常言道: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護士禮儀》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白衣天使一路前行,她的每一條基本原則都包含著做人的標准;她的五大作用是醫務人員宣傳職業形象並贏得社會認可的法寶。似乎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特定的著裝要求,而《護士禮儀》從頭到腳對護士都有著嚴格的規定:神聖而美麗的南丁格爾帽、潔白無暇的護士裙、優雅的淡妝,呈現在患者眼前的是一個干凈、整潔、衛生、簡約、端莊大方的白衣天使!端莊的坐姿、優美的站姿、輕盈的步態告訴了我們在工作中該如何坐、立、行、走。
一個會心的微笑常常會勝過千言萬語,使人心情愉悅,暫時忘記煩惱,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患有不同疾病甚至在疾病中痛苦掙扎的人,微笑對於醫務工作者來說就像一把萬能的鑰匙,開啟護患之間那熟悉又陌生的大門,以真誠微笑的服務取信於病人,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從而減少患者的心理壓力,消除護患之間的陌生感與恐懼感。我們每天早上跟隨護士長交接-班的時候都會看到她親切微笑的問侯病人:「您昨晚睡得好嗎?早餐吃了嗎?如果您有什麼要求,請隨時告訴我們,只要是我們能力范圍內的,我們一定會盡全力滿足您!」一句簡單的問候,在我們看來其實微不足道,而在病人的心裡就像一股暖流,溫暖著他們那被病痛折磨而脆弱的心。
語言溝通是架起人與人心靈間的橋梁。問候時應禮貌,中國有句俗話叫「禮多人不怪」,「您好、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應常掛嘴邊。病人沮喪、失去信心時應安慰、鼓勵病人,切勿言辭犀利,指責、譏諷病人;對不配合的病人,我們應採取勸說、指令性的語言,如「病人隨便調快輸液速度」;對於病人的隱私我們應採取保密的態度;對於影響病人治療的檢查結果,我們應選擇適當的時機,委婉的告知患者的家屬,切忌不可在病人背後議論病人的病情,以免不恰當的語言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非語言溝通在處理護患關系時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第一印象,因為第一印象最能深入人心。如果在交往中,我們給病人的第一印象是良好的,肯定會有利於以後的交流;反之則不然。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眼神的交流,病人的喜怒哀樂也會溢於眼表,這時護士應給予關心和理解。護士鎮定的目光,可以使恐慌的患者有安全感;熱情的目光可以使孤獨的患者得到溫暖;鼓勵的目光可以增強沮喪患者的自信;專注的目光可以給自卑的患者帶去尊重。目光的交流可以幫助護士判斷病人的心理狀態,有利於疾病的治療和康復。無論是第一印象,或是眼神的交流,或是一個簡單的手勢,在與病人的交往中,我們都應謹言慎行,將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現在病人面前。

我們在觀看《「冬梅護理」服務規范》光碟時,想想自己平時是這樣做的嗎?別人能做到的相信自已也能做到!
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加倍地努力,對病人多一點理解,少一點埋怨;,多一張笑臉,少一張冷漠;多一分關懷,少一分疏遠。秉承「冬梅護理,人文關愛」的服務理念,遵照一切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務於病人,為病人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護理服務,認真落實「冬梅護理」、「雙八、雙五、六個一」的服務規范,將健康快樂帶給每一位患者!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