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蒙台梭利的課程方案

蒙台梭利的課程方案

發布時間: 2021-01-25 07:19:59

⑴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教育目的

(1)幫助兒童形成健全人格
(2)建設理想的和平社會

⑵ 如何開展蒙台梭利主題活動

如何開展蒙台梭利主題活動
一、蒙台梭利幼兒教育的思想核心
蒙台梭利哲學思想的核心是尊重 — 尊重每一個人,尊重生活,尊重環境,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學習方式以及逐步和他人建立信任關系的權利。蒙台梭利的兒童觀是兒童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學習潛能,教師和父母應該仔細地觀察、研究兒童,在他們自由和自發的活動中,幫助他們智力的、身體的和個性的發展。她的教育理論和方法是建立在較少干預兒童主動、自發性活動的基礎上。教師是兒童活動的觀察者和指導員。這種關於幼兒教師作用的指導思想和方式方法的改變是對傳統教育的挑戰。
因此,當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論和實踐操作模式應用在我國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之下時,應遵循她原本的教育精神,而不能僅僅理解為蒙台梭利就是一種讓幼兒跟隨教師的教育步驟之下機械模仿操作教具的、呆板的教育模式。

二、蒙台梭利主題活動課程的步驟
1、深入理解蒙台梭利幼兒教育的內容
蒙台梭利教育內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數學教育、語言教育、自然人文教育。根據國內課程研究專家介紹,我國綱要的各領域內容與蒙台梭利的五大領域是可以彼此相融合、結合的;日本1990年的學前教育大綱就是依據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論和實踐操作進行修改和制定的[1]。
具體教學方式就是充分運用蒙台梭利的教具來進行日常、感官、數學方面教育;另外設計一些適合我國幼兒語言發展的教具和適應我國國情的中國文化科學以及當前的科技知識。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內容的道德方面一定要去掉那些宗教成分和因歷史原因不適合我國現狀的東西,設計出中國現代社會道德風尚和時代特點的道德教育內容。因此,我國幼兒園課程的重點,應一方面保存並發揚固有的倫理精神,另一方面須加強公德心、群體關系的培育。

2、設計蒙台梭利主題活動的結構
蒙台梭利主題活動課程內容通常由活動來源、主題活動時間和依據、主題活動設計、主題活動准備等組成。

(1)主題活動來源
主題課程應根據蒙台梭利教育的原則、基本內容和教學法,以及幼兒的日常生活與經驗,兒童的興趣,教師對兒童的觀察、傾聽、了解,教師的經驗與園內社會的資源。例如,教師在組織「布盒」的教學活動時,在基礎操作的前提之下,不能僅以操作為目的,可以開展類似《不同種類的布》這樣的主題延伸活動,抓住幼兒學習的興趣點,充分調動他們的各種感官,例如視覺、觸覺、聽覺和幼兒一起對活動進行嘗試和探索,從而促進幼兒的視覺觀察能力、觸覺感受敏感性以及聽說能力的發展。
(2)主題活動時間和依據
實施主題活動的時間長短,取決於幼兒興趣愛好的持續時間,也受學習環境經驗、發展水平、觀察能力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因此教學過程中一定避免強制全體幼兒參與的「一刀切」、「我做你看、我說你做」的現象。這樣只會形成幼兒的逆反心理,同時也背離了蒙台梭利尊重、理解兒童的教育精神,可以針對特殊兒童的特殊心理需求給與適當的引導,吸引他們參
與活動。
制定活動目標的主要依據是蒙台梭利教育目的和教育內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教育的最佳時機、幼兒發展水平、本地特點和季節特點等。例如,當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通過決議,將冥王星列為非行星。可以嘗試引導5——6歲大年齡段幼兒開展有關天文學的主題活動,宇宙對孩子還很深奧,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既能滿足幼兒學習、探索的慾望,又能符合幼兒年齡特點。

(3)主題活動設計
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展現出設計者的組織思路,把每個主題活動中每個活動的目標導向、預設計劃、生成空間與環境、教師和兒童在活動中的互動形式等清晰地展現出來,這樣就可以更好地把握課程的安排、實施與孩子的互動方式。一般包括八個方面:第一:子主題名稱——實施主題教育活動包括的幾個子主題。
第二:活動名稱——圍繞每一個子主題的開展,需要哪些具體教育活動的支撐;
第三:領域指向——每個教育活動涉及的具體的領域指向;
第四:活動目標——展現每個教育活動中最主要的教育目標;
第五:組織形式——採用易於幼兒接受的、集體、或小組 、或個別等多種組織形式;
第六:方式——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採取的形式,如參觀、討論、體驗、操作等;
第七:課題來源——主要應反映教學活動是來自教師預成的,還是幼兒生成的(包括師幼共同生成),可以了解教師課程的制定,誘發幼兒的興趣點,便於教師的引導和教育的進一步深入;
第八:活動資源——要提供每個教學活動所需要的資源,包括圖片類、電教類、學具類、材料類等等。
(4)主題活動准備——環境創設
收集參考資料。為配合主題活動的實施,必須做一些前期的准備,收集一些關於主題活動的相關資料,如圖片、圖書、音像、課件、實物、相關網址等,便於幼兒興趣的激發及主題活動的開展和延伸。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師、孩子和環境構成了蒙台梭利教育三要素,其中有準備的環境,對於孩子的正常發展影響很大,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法強調的重點。在課程中可以將教育環境劃分為二個部分:
第一:區域活動的環境創設。在對主題活動設計的概括中,除了傳統的集體教學形式以外,還有小組活動和個別教育兩種形式,這也是蒙台梭利教育的精華所在。在主題活動設計中,需要提供區域活動環境的設計,以供幼兒在工作時使用。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區、感官區、語言區、自然科學區、地理文化區、歷史文化區、藝術文化區、社會表演區、音樂區、展示區(實物展示區、作品展示區)等。

第二:選擇適宜的走線音樂。在實施蒙台梭利教育的班級中,每天的走線可以使幼兒身心愉悅,在走線活動中融入一些優美的動作還可以增強孩子們對美的感受力。選擇與主題相適宜的走線音樂尤其重要。培養幼兒聽音樂感知節奏的能力,平穩幼兒情緒,為下一個環節的學習和觀察鋪墊基礎;經常練習有助於幼兒形成良好的體態。
例如,以上所述的天文學的主題活動開展「探索宇宙」的活動,可以按照以下活動方案進行。
1、准備活動環境及各種活動材料。
2、出示活動材料,導入課程。
3、配合概念出示相配套的教學材料,初步了解基本概念及事物之間的關系。
綜上所述,每個教學活動設計的目標要明確具體、適合幼兒實際特點;活動過程要層次清晰、組織方法多樣;變化延伸的形式豐富才能便於幼兒操作。

三、開展蒙台梭利主題活動課程的注意事項
蒙台梭利曾講過:「我反對自己被推崇為本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家,事實上我所從事的不過是研究兒童,搜集並發表他們所提供給我的信息,這就是蒙台梭利教學法」。[1]社會學家把教育稱為「創造未來的原點」,此話充分說明了教育的作用。教育不僅影響著我們的過去、現在,也影響著我們的未來。教育的起點和基礎是學齡前教育。重視學前教育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時代的發展對學齡前教育提出了新的內容和要求。
1、重視研究教育實踐操作,加強教育精神理解
我們不能拋棄歷史的因素,片面地應用蒙台梭利的教育體系,而不深入研究其教育精神和意義。我們要研究並考察當今國際上先進國家的教育模式,開展蒙台梭利主題活動應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發展出適合我國教育理念和背景的蒙台梭利教育之路。目前許多幼教機構和家長只重視幼兒藝術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卻忽視了科學素質的培養。據北京市某少年宮介紹,
幼兒報名學琴、舞蹈、繪畫的名額期期爆滿,而報名學習科技的寥寥無幾,常常難以開班。培養學齡前兒童對科學的興趣,向他們介紹一些簡單、與其有密切關系的科學知識已是當務之急。

2、充實蒙台梭利教育的內容和方式
兒童的全面發展需要通過一定的教育內容和方式來實現。研究世界學前教育發展的現狀以及我國兒童發展教育存在的問題,我國的教育內容還需進一步改革。在蒙台梭利主題活動過程中,一定要給與幼兒充分的自由活動和探索時間以及空間,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創想和獨立學習的方式,加強培養幼兒的獨立性、競爭意識、合作能力、堅強的意志力等;在知識內容方面,應增加國際化教育、環境保護的教育、現代科學技術教育。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內容中蘊含豐富的人文教育內容,可以引導幼兒練習園藝及手工,對動植物的栽植養護與照顧等,從而提升幼兒的責任心和道德情操。蒙台梭利教育精神是其歷經百年、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尊重兒童體現在每一處教學的細節中。真正的蒙台梭利教學實踐應當引導幼兒進行高達三小時的連續活動,教師在創設教學環境時也應當准備好愉快、整潔、充滿人文氣息,這樣民主、輕松的氛圍才有可能鍛煉兒童的學習獨立性和合作性。

在主題活動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語言的嚴謹性、有序性、生動性。如上文的活動案例,當向幼兒解釋有關「陸地、海洋和空氣」的相關概念時,活動語言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組織:「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三個瓶子有什麼不同呢?這個裝有土壤的瓶子我們用來表示陸地。那個裝淡藍的水的瓶子呢?我們用它表示海洋。那個看上去什麼都沒有的
瓶子呢?裡面是空氣,用它表示空氣。即教師要給與幼兒明確的科學概念,瓶子中所裝的物質是概念的代表,而非真實的陸地、海洋等。另外,在進行科學文化的教學活動中,由於主題本身的選定可能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語言的組織和引導要生動。例如,在向幼兒講述地球的概念時,可以按照這樣的式組織語言方:「地球很奇妙,它距離太陽不近不遠,獲得的光、
熱適中,本身又有空氣和水,使它成為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就是說只有地球上有小動物、花草還有人。大家看這幅圖,這就是地球,你會發現地球更像是一個蔚藍色的水球。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是海洋,陸地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主題活動中材料的准備需要選用清晰、尺寸合適、真實的圖片而非卡通圖畫等,便於幼兒觀察和理解真實的自然世界。

3、提升對幼兒教師的要求
蒙台梭利於20世紀初創辦兒童之家時,她發現可供兒童游戲的玩具很少,因此她根據兒童心理發展特點設計了這套教具,時至今日,蒙台梭利的教師開發出許多新型教具,粗略統計目前有記載的教具就有350多種。未來蒙台梭利教師不能僅依賴於現成的教具,教師也需要以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為基礎,因時因地的設計出更多的更多實用的教具。由於當今學前教育內容與方法的不斷改革,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必須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包括敬業精神、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教學組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科研能力等。在開展蒙台梭利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工作的嚴謹性、對世界各國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才有可能提升幼兒的文化視野。例如,在科學文化主題活動中,教師需要確切查詢相關資料, 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4日通過決議,將地位備受爭議的冥王星「開除」出太陽系行星行列,太陽系行星數目也因此降為8顆。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土星、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給與幼兒准確的科學信息。總之,教師在開展科學探索活動的過程中,主題活動資料的收集要做到豐富有趣;在活動過程的組織以及課程呈現的邏輯性一定要清晰簡潔,而非很多科學術語的堆砌,讓幼兒感到活動的晦澀難懂,失去主題活動的意義。正如孫瑞雪老師講到的:「幼兒教師應當是最優秀的人。幼兒教師不能是一般意義上的教師,他應當是一個真善美的心理學家。」

⑶ 請問宋慶齡幼兒園採用的是蒙台梭利的課程方案嗎

宋慶齡幼兒園採用的不是蒙台梭利的課程方案

⑷ 六大經典方案實際在幼兒園的實施情況(經典方案有:陳鶴琴的五指活動,張雪門的行為課程,蒙台梭利課程

幼兒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宣傳月活動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教育體育局關於印發全旗2014年學前教育宣 傳月互動方案的通知》(*教體普發),深刻領會《3-6歲 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的工作要求,特製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年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方案》中提出的進一步深化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的認識,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營造社會高度關注和重視學前教育的濃厚氛圍,來形成有利於幼兒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的思想,著力解決幫助廣大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全面提高幼兒園科學保教水平。 二、目標任務 1.引導廣大教師領會、更新最新的教育理念,提高專業能力與素養,防止小學化傾向。 2.建立新型的家園學習共同體,引導家長逐步轉變觀念,自覺參與培訓,形成家園共育的教研文化,全面提高廣大家長科學育兒的能力。 三、活動主題: 學習《指南》,更新觀念,了解孩子 四、活動時間: 2014年5月20日----6月20日 四、領導小組: 組 長: *** 副組長:**** ** 組 員:幼兒園全體教師 五、宣傳內容: 1.《指南》各領域目標,糾正「小學化傾向」 2.宣傳泰祥幼兒園實施《指南》情況 六、活動時間 ***年5月20日--6月20日 七、實施步驟 1.動員階段:5月20日至5月25日為宣傳動員階段,成立宣傳月領導小組,制定宣傳工作方案,召開幼兒園教師會議,廣泛進行宣傳動員。 2.實施階段:5月28日至6月15日為宣傳實施階段,根據宣傳月實施方案和幼兒園實際情況,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抓好活動的落實。開展全員教師參與式培訓,全員教師進行《指南》參與式實踐反思培訓。 3.總結階段:6月18日至6月20日為活動總結階段。在本次活動結束後,將活動開展情況及時寫出書面總結報告,並整理裝訂活動過程性資料。促使廣大教師深感學習《指南》的重要性,為以後更好的開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⑸ 蒙台梭利課程如何實施

蒙台梭利課程一般都是個別教學和集體教學相結合,一般都是早入園後開始自選工作版,教師可以有權目的的指導教學,之後進行走線活動,是孩子的興趣平穩下來,然後進行集體教學,可以針對某一特定的科目,比如數學、日常生活等。
如果你想問具體的科目怎麼實施,或者具體的集體課怎麼上,有一套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的書,主要就是關於各科目的教育教案,可以具體參考,最主要的還是了解蒙台梭利的教育,按照她的教學過程實施教學。

⑹ 蒙台梭利課程模式的目標有哪些

關於蒙台梭利課程模式的目標,北京師大有專門的課程

⑺ 蒙氏教育具體操作流程

這種問題在這根本回答不清楚,建議你去找書看,如果你是老師,建議你看瑪麗亞蒙台梭利寫的《蒙台梭利兒童教育手冊》,裡面有詳細的教室布置,教具配備,課程設置之類的內容,還有照片。如果是理念方面的內容,那書多了去了,瑪麗亞蒙台梭利你要通讀,國內孫瑞雪的書也可以看看。如果你是家長,那就沒必要設置課程,在生活中處處體現出蒙氏教育理念就可以了,說白了就兩點:愛和自由。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愛是理性的愛,自由是規則下的自由。

⑻ 什麼是蒙特梭利課程模式的理論基礎

您好,解答如下:
蒙特梭利終其一生並沒有將蒙特梭利法做過有系統的整理和歸納。她曾謙虛的說,我只不過是對兒童加以研究,只不過是接受兒童給予我的,並把它表現出來而已。但如果她在思想上沒有一個指導的原則,那麼她所設想的教育方法和蒙氏教具又怎樣能前後相應脈絡有序呢?
專家們把蒙特梭利林林總總、博大精深的理論歸納出了六大學習要領,這六大要領分別是:一、環境適應論;二、獨立成長論;三生命自然發展論;四、吸收性心智論;五、工作人性論;六、獎懲無用論。
接下來我們就依次對這六個要領進行學習。
一、環境適應論
個人的成長必須與環境相適應(狼孩的故事
蒙特梭利曾把環境比喻為人的頭部,由此可見環境對孩子的重要性。因為人類的一切成長都與頭部有關,它是發號施令者,控制著生理與心理上的發展成熟度;像頭部一樣,環境則是主宰著一個人是否夠聰明的最大關鍵。在個人成長而言,個人的成長一定要與環境相適應,如果不能相適應,人的基本能力便無從發展或消失,嚴重的甚至導致不能生存。正如前面狼童的例子,他們不但失掉了人的本性,由於年齡已大,即使將他們帶回"人"的世界後,已經無法適應人類的生活方式,生命也就非常短暫。
環境的好壞決定成長的好壞
也就是說,人類的各種生理和心理機能都是因為適應環境而增長的。假如能給兒童一個非常豐富,能提供學習刺激的"環境",而兒童在這環境中也能多方的去"適應",那麼智能成長的速度和品質必將是很好的!(孟母三遷)
蒙特梭利將環境列為教育的第一要素,並更進一步地兒童成長法則,設計出了適合孩子個別差異並能激發孩子成長的各類教具,使孩子在環境中真正地適應進而利用環境。
二、獨立成長論
孩子一出生,生理的各項功能尚未健全,心智也還沒有成長,當然無法獨立生存,他必得靠著親職人員的照料,提供給他生存的必需品,才能一天天長大。他一步步地會爬、會走、會跳,渴望脫離大人的擺布,使用自己的雙手去觸摸這世界;以自己的雙腳走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這不僅是孩子天天心裡想把自己"變成"大人的一種嚮往,而是所有生物自然發展的內在力量。
這一連串的過程,他人是無法替代經歷的,正如母親不能替自己的孩子呼吸一樣。成長的路相當地漫長,也並非一蹴可及,得靠不斷地促使生理及心理功能獨立(成熟),才能成為所謂"獨立的人",才有能力靠著自己的努力,完成生命發展中需要的各種活動。
三、生命自然發展論
蒙特梭利在觀察中,就注意到了生命"自然發展"的事實,她發現人的"完成",實際上是經由自己的不斷活動來達成的。(母雞孵蛋)蒙特梭利還發現,兒童在出生前,就具有了發展的預定計劃,eg.雞蛋會變成雞,人的受精卵會發展成胎變成人。於是預定計劃也按著大自然定下的步驟,產生了自我實現的活動並不斷的自我活動。
「計劃」靠著「過程」來達成,那過程又靠著什麼來推動?答案是"內在需要"。(eg.剛出生的嬰兒肚子餓了,他會閉著眼睛用嗅覺找奶香,用嘴唇去找奶頭,解決餓的問題)。幼兒在心理與生理上的發展速度因人而異,所以兒童成長階段的進程也會各自不同;然而相同的是:為了使身心成長,從胚胎個體開始,會有很多的內在而非外顯的需要出現,"內在需要"會導致"個體"主動地去尋尋覓覓,找它要的"東西",以滿足迅速成長的目標。(由躺倒爬)
所以就"教育"的立場來說,大人能做的,是提供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任由孩子在其中去自由地選擇,不受干擾地滿足他的內在需要,使生命能夠自然地發展,一步一步建構成一個完美的大人。
四、吸收性心智論
吸收性心智:大人在面對一項新的事物時,可以借用舊經驗來學習,例如你初次到非洲去,聽見那兒的人發出一些嘰哩呱啦的聲音,就算你聽不懂,你仍會判斷那是"語言"。而孩子呢?從完全黑暗的母體,滑進這個全然不同的世界,沒有帶來任何經驗,智力也還沒有成熟,"吸收的心智"就像照相機的感光底片一樣,將外界的信息全部攝入,然後內化成自己的東西。也就是從無到有的快速累積的過程。然而這種潛意識的攝取,大約到三歲以後,便會轉變成有意識的吸收。孩子在"吸收心智"驅動下的學習,不僅與大人不同,速度更是驚人,兒童就因為有這種能力,才會從"無"到"有"地奠定下智力的基礎。(音樂課堂,語言發展)
五、工作人性論
大人與小孩工作性質不同: 成人是為了生活而工作,而兒童卻是為了工作而生活,也就是成人的工作是為了滿足生活所需,兒童的工作是以工作逐步改進自己、完成自我。因此,手是人類的第二個大腦,透過雙手工作,不但可以激發兒童的技能,還可以幫助他們人格正常的發展。
當兒童專心於真正有興趣的工作時,即可自然養成愛學習、能獨立、肯動腦、有毅力的好習性好品德。因此,兒童只有通過工作的引導,才能逐漸形成各種能力,而成為獨立完美的人。
蒙特梭利說:"工作是人性的特徵。"螞蟻和蜜蜂雖然會不斷地採花蜜、覓花粉,但它們不會教育自己去"動腦筋求進步",去增長智能以及改善環境。
六、獎懲無用論
蒙特梭利在兒童之家發現,觀察中發現獎賞或懲罰,對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並不能產生多大的效果。她在以前也覺得好的該賞壞的該罰。
經常受鼓勵的小朋友,他的人格是建立在自己的認知和自我約束上,但是懸賞式的獎勵只會誘使他有獎才做,影響到他將來的價值觀,以名利為衡量的標准;如果孩子必須常受處罰才會停止亂來,那麼他的聽話完全是因為怕被挨打挨罵,而非自我控制,而且除了不主動以外,他也缺乏自信,做任何事都會害怕,也就不會有什麼創新或出息了。

⑼ 蒙台梭利課程的教育方法是什麼

蒙台梭復利有自己的教具。分六大領制域:日常生活、感官、數學、科學文化、語言、藝術。這些區域都有教具進行教學的。語言藝術日常生活需要自己多配一些東西。
蒙台梭利是混齡教育,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學習、工作。老師是輔助的,上課不是老師講,孩子聽。而是孩子自己去自由的選擇,老師來指導。當然,每個孩子應該有教學目標,老師會根據孩子的發展情況邀請孩子去「工作」,比如某個孩子學習乘法,某個孩子學慣用勺子舀東西等等。

⑽ 蒙台梭利課程和瑞吉歐課程的異同

蒙台梭利課程與瑞吉歐課程中環境設置的比較
蒙台梭利和瑞吉歐兩種教育模式在課程的設置中,都特別重視環境的作用,都認為環境是教育的第三要素。但是兩種課程中環境設置又存在一些異同點,通過對兩種課程中的環境設置進行分析來了解各自特點所在,對理性思考我國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問題,豐富我國學前教育理論,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本文試從兩種課程環境設置的理論背景和環境設置的基本理念及環境創設的原則三方面來對兩種課程中的環境觀進行比較。 一、環境設置的理論背景比較
蒙台梭利課程中環境的設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十九世紀,科學的迅猛發展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使人們對世界觀有了較大的改變,蒙台梭利早期研究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和孟德爾等人的遺傳學說以及法國學者法布爾等人的生物學理論,對人類發展的看法有著濃厚的生物學觀點。她認為:「任何有機體為了發展自己的內在潛能,都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條件」。正如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土壤和水份一樣,兒童的身心發展也是在外界刺激的幫助下發展起來的,是個體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為了使兒童的潛能得到發展,並能自由地進行活動,必須從他們所處的環境中找到與其內部自然發展有直接關系的物質。」[1]蒙台梭利把這一觀點引入到教育中,她認為在教育方面,重要的是使兒童在適宜的環境中,找到發展自己能力的必要方法。但是,她認為當時社會的一般家庭都不適合兒童的發展:[2]貧困的家庭處於物質缺乏、人口擁擠的狀態,而富有的家庭又對兒童過分嬌慣,而且,一般家庭的建築、設備和用具都是為成人設計和製造的,這些環境都不能給兒童自由活動的可能。因此,她提出必須為兒童提供一個「准備好的環境」。[3]這個環境是成人與兒童的世界之間的橋梁,是可以讓兒童身體自由活動並能使其智力、道德、社會性都得到自由的發展的環境,也是可以保護兒童的環境。
在瑞吉歐課程中,「環境」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不僅是幼兒所處的地理、物質環境,更是一種時間、精神沉澱的文化環境。[4]瑞吉歐課程的環境設置生動地體現了美國進步主義教育與皮亞傑等人的教育思想的完美結合。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在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其思想核心就是提倡民主精神,反對對兒童的壓制,要求尊重兒童。進步主義的代表人物杜威認為,兒童的發展是在先天本能與沖動的基礎上,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斷增加經驗的。[5]「行動處於觀念的中心」杜威的這一教育哲學被瑞吉歐人充分地利用到環境設置中來,表現為環境生成課程和課程創造環境,因此,瑞吉歐的環境設置是充分體現尊重兒童、尊重兒童的興趣的原則的。另外,瑞吉歐的環境設置還來自皮亞傑的建構主義和維果斯基的「心理發展的歷史文化理論」和「支架教學」。皮亞傑創立的認識發生論明確提出知識既非來自主體,也非來自客體,而是來自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即主體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產生認識上的不平衡,並產生進一步認識的動力而不斷達到新的智慧的發展過程。「支架式教學」是以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為依據的。支架式教學是建構主義的一種教學模式,是教師為學生搭建一個必要的「腳手架」,支持學生不斷地建構自己,將學生的智力從一個水平引導到另一個更高的水平。在瑞吉歐的課程中,環境為兒童認識的建構搭建一個腳手架,成為一種兒童學習與成長的支架,支持兒童不斷建構自己。因此,可以說,瑞吉歐課程中的環境創設,其思想的淵源既是沿襲義大利傳統文化的,又是接納百川的。
比較兩者的理論背景可以發現,兩者都受當時文化科學發展和教育思潮的影響,非常重視環境在教育中和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反對舊的環境中對兒童不利的因素。但是,因為處的時代和理論背景的不同,蒙台梭利注重從生物學的角度考慮兒童發展對環境的需求依賴;提出為兒童創設一個適合他們發展的「有準備」的環境;而在瑞吉歐的課程中,體現的是一種歷史文化的沉澱,一種民主精神的再現,和一種兒童在與環境的交流中自在、自主的發展思想精髓。 二、環境設置的基本理念比較
蒙台梭利認為成人的世界有太多因素壓制了兒童的發展,因此在她的課程中,環境首先應
http://wenku..com/link?url=-xpJO9i_IqKZxFRA4rZWtWX1qg-S21Xh48EFSaQb-sFi3_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