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裝精品課程
① 服裝表演專業是啥
哈哈,別糾結,服裝表演專業涉及的東西挺多的,看你最終想做什麼,服裝表演專業目前版在我國有80多所院校開設權這個專業,服裝表演專業簡稱服表專業,是我國新興的一門高校學科,也是我國獨有的一門學科。服裝表演專業主要有以舞蹈學院、體育及人體運動表現、藝術設計學為背景下建立的服裝表演專業等多種形式,各個背景下都有其精心設計的主幹課程及精品課程。服裝表演專業主要是為國內外模特經紀公司培養模特人才,同時一些服裝表演專業的畢業生也可以從事服裝表演教學、服裝發布會組織編導、服裝設計師、模特經紀人、時尚節目主持人、時尚機構演、職員等各種相關工作。 想要學習服裝表演專業方式就是通過模特藝考來考這個專業,考前都要接受專業的模特訓練,建議你找一個專業點的學校學習,跟老師具體的了解一下。服裝表演專業是個多樣化的專業,畢業之後你既可以管理也可以當模特,去中國模特在線看看,還有一些問題解答,看完你應該能基本了解了。
② 北服是大學嗎
北京服裝學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是全國唯一以服裝命名,藝工為主,藝、工、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始建於1959年,原名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1998年由紡織工業部劃轉北京市為主管理。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下設13個教學系部,開設28個本科專業,有4個雙學位專業點, 8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3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有在校生8000餘人,在校職員工700餘人。[1]
創辦時間
1959年
所屬地區
中國北京
學校類型
工科
屬性
市屬本科高等院校
主管部門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類別
公立大學
知名校友
楊石頭、鄒游、蘭玉
學校官網
http://www.bift.e.cn
圖集
學校概況招生計劃歷年分數線招生簡章
目錄
1 歷史沿革
2 學術研究
▪ 科研機構
▪ 科研成果
▪ 學術資源
3 辦學條件
▪ 師資力量
▪ 院系專業
▪ 教學建設
▪ 學科建設
▪ 對外交流
4 文化傳統
5 學校領導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北京服裝學院
英文名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簡 稱
北服(BIFT)
創辦時間
1959年
類 別
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
工科
屬 性
市屬本科高等院校
所屬地區
中國北京
現任校長
劉元風
知名校友
楊石頭、鄒游、蘭玉
主管部門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碩士點
12 個
校 訓
弘毅日新 衣錦天下
主要院系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等
學校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櫻花東街甲2號
學校代碼
10012
歷史沿革編輯
1959年,北京紡織工學院創建;
圖書館
1964年,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
1968年,文革期間,學校遷入江西省分宜縣五七幹校,在校學生300名;
1971年,並入北京化工學院;
1978年,結束並校,招收第一屆統考生;
1984年,北京化纖工學院復校,在校學生1120名;
1988年,更名為北京服裝學院;
1998年,由紡織工業部主管劃轉北京市為主管理;[2]
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
學術研究編輯
科研機構
校園景觀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北京市技術轉移中心1個,市級研究機構1個。[3]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個):服裝材料研究開發與評價重點實驗室、數字與交互媒體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首都服飾文化與服裝產業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北京市技術轉移中心(1個):服裝北京市技術轉移中心
市級研究機構(1個):北服·南山中國職業裝研究院
產業創新園(2個):中關村時尚產業創新園(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北服共建)、服飾時尚設計產業創新園(全國「十佳」特色博物館之一的民族服飾博物館和中關村科學城)
科研成果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十一五」以來,學校承擔國家、省部級及各類科研項目1200多項,授權專利25項,獲得國家、省部級獎勵10項。2004-2006年,學校均有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中該校主持完成的「PA6/PE共混海島法超細纖維及人造麂皮的開發和產業化研究」項目,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4]
學術資源
學術刊物
北京服裝學院圖書館
《北京服裝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1981年,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管,北京服裝學院主辦的自然科學類學術期刊,主要刊登與紡織服裝行業相關學科的基礎研究論文、應用技術報告、綜合性學術評論及專題論述,特別是紡織服裝新材料、紡織化學、紡織技術、染整技術、服裝 CAD技術、生態紡織品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在 2004 年、2008年連續兩次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國內外十多個著名資料庫或文摘雜志列為固定收錄刊源,其中包括《美國化學文摘 CA 》、《世界紡織文摘(WTA)》、《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資源系統 (ChinaInfo) 數字化期刊群》、《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紡織文摘》、《中國化學化工文摘》等。 [5]
《藝術設計研究》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管,北京服裝學院主辦。該刊多次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獲《全國藝術院校學報最佳版式》獎,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等著名資料庫與文摘雜志列為固定收錄刊源。[5]
館藏資源
北京服裝學院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圖書館擁有不同學科、不同語言的藏書95.5萬余冊,其中紙質圖書60.1萬余冊,擁有中外文期刊近900種,電子期刊3萬余種,多媒體資料2萬余部,各種資料庫70餘個。
辦學條件編輯
師資力量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教職工780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33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北京市教學名師3人,專兼職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113人。[1]
教學團隊[6-7]
序號 團隊名稱 負責人 級別
1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藝工結合教學團隊 劉元風 國家級
2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藝工結合教學團隊 劉元風 市級
3 服裝設計與營銷管理教學團隊 胡月 市級
4 計算機公共課教學團隊 張巨儉 市級
5 國際經濟與貿易教學團隊 郭燕 市級
北京市教學名師(3人):劉瑞璞、趙國梁、鄭嶸
院系專業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下設13個教學系部,開設28個本科專業。[1]
院系設置
院系設置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造型藝術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礎教學部
藝術設計學院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
商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
研究生部
外語系
國際學院
計算機信息中心 -
專業設置[8]
二級學院名稱 專業名稱(方向) 本科所授學位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服裝設計與工程 工學
傳播學(時尚文化與傳播實驗班) 文學
服裝與服飾設計 藝術學
表演(服裝表演與品牌推廣) 藝術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應用化學(服裝安全與評價、紡織化學) 工學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服裝材料與工程) 工學
輕化工程(服裝色彩與功能) 工學
藝術設計學院 工業設計(藝工融合聯合教學實驗班) 工學
產品設計 藝術學
視覺傳達設計 藝術學
環境設計 藝術學
攝影 藝術學
動畫 藝術學
數字媒體藝術 藝術學
商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貿易與金融) 經濟學
廣告學(品牌策劃與傳播) 文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數據分析師) 管理學
工商管理(企業零售管理) 管理學
市場營銷(時尚品牌管理) 管理學
會計學(注冊會計師方向) 管理學
信息工程學院 自動化 工學
電子信息工程 工學
外語系 商務英語 文學
造型藝術系 繪畫 藝術學
雕塑 藝術學
公共藝術 藝術學
教學建設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1個、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3個;市級精品課程5門;完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部,承擔國家級規劃教材20部。[1]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服裝設計與工程、輕化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藝術設計[9]
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工業設計、輕化工程、表演[9]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藝工融合應用型現代服裝高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0]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服裝服飾實驗教學中心[11]
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服裝材料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服裝服飾實驗教學中心[11]
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3個):北服-愛慕服裝專業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北服-新百麗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北服-盛虹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精品課程
校級精品課程一覽表
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所在部門
姓名
職稱
1
素描
孫綱
教授
美術系
2
水粉
張玉祥
教授
3
服裝材料學
王越平
副教授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4
市場營銷
寧俊
教授
商學院
5
管理學(系列課程)
陳桂玲
副教授
6
有機化學
李秀艷
副教授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7
計算機原理與應用
薛天宇
副教授
工業設計與信息工程學院
8
機械設計基礎
羅家莉
副教授
基礎課部
9
工程制圖
李傑
副教授
10
大學物理實驗
陳祖剛
教授
市級精品課程一覽表
課程名稱
所屬院系
課程層次
所屬學科
負責人
中國服裝史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本科 藝術類 袁仄
服裝設計學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本科 藝術類 胡月
成衣紙樣與工藝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本科 輕工紡織食品類 劉瑞璞
數碼設計基礎 藝術設計學院 本科 藝術類 詹炳宏
服裝畫技法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本科 藝術類 劉元風
教學成果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承擔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教育部英語教學改革項目、北京市級教改項目,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多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北京市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等獎項。2009-2012年,教師出版教材及各類參考書120部,其中《服裝工業制板》等14部教材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入選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6部——《服裝藝術設計》和《服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技術(男裝/女裝)》等。此外,學校教師承擔國家級規劃教材19部,編輯出版服裝類、美術類、藝術類三大系列教材33部。[12]
學生榮譽
2011-2014年,該校非藝術類學生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方案大賽銀獎、北京市大學生物理競賽特等獎、北京市大學生數學競賽特等獎、北京市英語競賽特等獎等各類獎項 171 項,藝術類學生獲「紅點獎」、「漢帛杯」等國際國內大賽獎項656項,獲獎數量和層次居國內同類院校前列。[1]
學科建設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1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3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
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1個):紡織科學與工程[13]
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3個):設計藝術學、藝術學、材料學[13]
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4]
授予學位學科名稱 項目名稱
設計學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人才培養項目
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4]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法學 民族學 中國少數民族藝術
工學 機械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化學工程
紡織科學與工程 紡織工程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
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
服裝設計與工程
管理學 工商管理 會計學
企業管理
藝術學 藝術學理論 藝術學
美術學 美術學
設計學 設計藝術學
碩士專業學位 藝術
對外交流
北京服裝學院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制服、火炬接力服裝、中國運動員領獎服、頒獎禮儀服之「青花瓷」系列、殘奧會入場服等設計,以及「神七」、「神九」、「神十」航天服飾及艙內用鞋設計,建國60周年群眾遊行方隊和志願者的服裝設計,廣州亞運會頒獎禮儀服裝設計、深圳大運會頒獎禮儀服裝設計以及北京市中小學校服、兩代學位服等設計研發工作。2012年,與國內三所藝術院校共同組建並培育「中國民族藝術傳承與傳播中心」,旨在探索並建立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培養機制,共同推進民族藝術的傳承。[1]
文化傳統編輯
校訓
弘毅日新 衣錦天下
「弘毅」取自《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要求北服人要心胸開闊,抱負遠大,堅忍不拔。「日新」取自《禮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求北服人要不斷進取,開拓創新,追求卓越,引領時尚。「衣錦天下」取自《易經》「垂衣裳而天下治」,蘊含了衣被天下、衣美天下之意,表達了北服人努力使中國人民、世界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自信,以及建設美麗中國、美麗世界的願景。[15]
校徽
學校領導編輯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呼文亮 院 長 劉元風
黨委副書記 倪賽力 副院長
廖青、賈榮林、仲叢生
③ 北京舞蹈學院的辦學條件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有教職工500餘人,其中教授22人、專職教師330人、副高以上技術職稱95人;有北京市教學名師8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北京市市級教學團隊4個。
北京市教學名師(8人):孫穎、潘志濤、王玫、韓春啟、高鍍、袁禾、李春華、龐丹 教學團隊序號負責人級別獲評年份中國古典舞教學團隊王偉國家級2008年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團隊高鍍國家級2007年中國古典舞教學團隊王偉北京市市級2008年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團隊高鍍北京市市級2010年芭蕾舞教學團隊李春華北京市市級2008年國際標准舞教學團隊張平北京市市級2009年(資料來源:2014年12月北京舞蹈學院官網) 質量工程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門、北京市市級特色專業3門,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北京市精品課程4門,有國家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1個、北京市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3門):舞蹈學、舞蹈編導、舞蹈表演
北京市市級特色專業(3門):舞蹈學、舞蹈編導、舞蹈表演 精品課程序號課程名稱級別獲評年份1中國漢唐古典舞國家級20102中國漢唐古典舞北京市市級20063中國民族民間舞傳統典型組合課(男班)北京市市級20074單人舞編導基礎理論與技術技法北京市市級20085中國古典舞基本功北京市市級2010(資料來源:2014年12月北京舞蹈學院官網)
國家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大劇院
北京市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北京舞蹈學院實驗劇場、北京舞蹈學院多媒體實驗室、北京舞蹈學院服裝打版間 教學成果 2005年-2014年,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 教學成果獲獎獲獎人或主要研究人員獲獎成果名稱所獲獎項獲獎時間呂藝生、楊鷗、祝紅、平心、溫柔舞蹈學學科建設2004年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年9月劉青弋、呂藝生、楊鷗、祝紅、平心、溫柔舞蹈學學科建設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年9月袁禾、劉建、許銳、平心、溫柔發展與推進中的中國舞蹈史論課程體系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09年5月(資料來源:2014年12月北京舞蹈學院科研處官網)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有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舞蹈學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建有北京市市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校級研究基地8個。
北京市市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
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中國民族藝術傳承與傳播協同創新中心
校級研究基地(8個):舞蹈文化的傳承保護與開發建設平台、舞蹈作品創作開發建設平台、舞蹈人體科學開發與應用平台、舞蹈創意開發建設平台、舞蹈理論創新研究平台、人文社會科學與舞蹈教育管理研究平台、舞蹈人物信息資源的搶救與保護研究平台、北京高校特色教育資源庫建設基地(舞蹈教育專題) 館藏資源
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收藏有中外圖書、期刊、電子書、錄音錄像帶、光碟、照片及散頁資料,其中紙制圖書224728冊、音像製品32694盤,匯集了堪稱全國收藏歷史最長、品種最全、資料價值最高的舞蹈專業資料;學校還自建數字資源平台,包括視頻、圖片、節目單、剪報和論文等5個資料庫,存儲資源8T,數字資源存儲總量達到12T。
學術期刊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是北京舞蹈學院主辦的全國唯一的以舞蹈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研究為宗旨的學術期刊,雙月刊;為中國國家級刊物和國際標准連續出版物,涵蓋舞蹈基礎理論研究、舞蹈教育研究、舞蹈創作與表演研究、舞蹈科學研究等欄目;2004年起,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與「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報核心期刊」;2014年,入選為CSSCI來源期刊(2014-2015)目錄中唯一舞蹈類學術期刊。
④ 北京服裝學院的辦學條件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教職工780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33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北京市教學名師3人,專兼職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113人。
教學團隊 序號團隊名稱負責人級別1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藝工結合教學團隊劉元風國家級2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藝工結合教學團隊劉元風市級3服裝設計與營銷管理教學團隊胡月市級4計算機公共課教學團隊張巨儉市級5國際經濟與貿易教學團隊郭燕市級北京市教學名師(3人):劉瑞璞、趙國梁、鄭嶸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1個、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3個;市級精品課程5門;完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部,承擔國家級規劃教材20部。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服裝設計與工程、輕化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藝術設計
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工業設計、輕化工程、表演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藝工融合應用型現代服裝高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服裝服飾實驗教學中心
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服裝材料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服裝服飾實驗教學中心
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3個):北服-愛慕服裝專業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北服-新百麗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北服-盛虹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精品課程 校級精品課程一覽表 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所在部門 姓名 職稱 1 素描 孫綱 教授 美術系 2 水粉 張玉祥 教授 3 服裝材料學 王越平 副教授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4 市場營銷 寧俊 教授 商學院 5 管理學(系列課程) 陳桂玲 副教授 6 有機化學 李秀艷 副教授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7 計算機原理與應用 薛天宇 副教授 工業設計與信息工程學院 8 機械設計基礎 羅家莉 副教授 基礎課部 9 工程制圖 李傑 副教授 10 大學物理實驗 陳祖剛 教授 市級精品課程一覽表 課程名稱所屬院系課程層次所屬學科負責人中國服裝史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本科藝術類袁仄服裝設計學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本科藝術類胡月成衣紙樣與工藝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本科輕工紡織食品類劉瑞璞數碼設計基礎藝術設計學院本科藝術類詹炳宏服裝畫技法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本科藝術類劉元風教學成果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承擔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教育部英語教學改革項目、北京市級教改項目,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多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北京市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等獎項。2009-2012年,教師出版教材及各類參考書120部,其中《服裝工業制板》等14部教材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入選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6部——《服裝藝術設計》和《服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技術(男裝/女裝)》等。此外,學校教師承擔國家級規劃教材19部,編輯出版服裝類、美術類、藝術類三大系列教材33部。 學生榮譽 2011-2014年,該校非藝術類學生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方案大賽銀獎、北京市大學生物理競賽特等獎、北京市大學生數學競賽特等獎、北京市英語競賽特等獎等各類獎項 171 項,藝術類學生獲「紅點獎」、「漢帛杯」等國際國內大賽獎項656項,獲獎數量和層次居國內同類院校前列。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1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3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1個):紡織科學與工程
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3個):設計藝術學、藝術學、材料學 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授予學位學科名稱項目名稱設計學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碩士學位授權學科 學科門類一級學科二級學科法學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工學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化學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紡織工程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管理學工商管理會計學企業管理藝術學藝術學理論藝術學美術學美術學設計學設計藝術學碩士專業學位藝術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制服、火炬接力服裝、中國運動員領獎服、頒獎禮儀服之「青花瓷」系列、殘奧會入場服等設計,以及「神七」、「神九」、「神十」航天服飾及艙內用鞋設計,建國60周年群眾遊行方隊和志願者的服裝設計,廣州亞運會頒獎禮儀服裝設計、深圳大運會頒獎禮儀服裝設計以及北京市中小學校服、兩代學位服等設計研發工作。2012年,與國內三所藝術院校共同組建並培育「中國民族藝術傳承與傳播中心」,旨在探索並建立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培養機制,共同推進民族藝術的傳承。
⑤ 北服的學費為什麼那麼貴
因為它是公立大學,服裝設計方面的一般都是私立學校,它不但是公立而且還在北京,天子腳下,很多企業都比較喜歡這學校出來的設計師,就業率高,所以就貴了。
北京服裝學院是全國唯一以服裝命名,藝工為主,藝、工、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始建於1959年,原名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1998年由紡織工業部劃轉北京市為主管理。
北京服裝學院是全國唯一以服裝命名,藝工為主,藝、工、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始建於1959年,原隸屬於紡織工業部,1998年劃轉北京市為主管理。
近年來,學校秉承「求是創新、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堅持特色辦學,建立了「藝術教育與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結合,民族服飾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服裝教學體系。學校現有各類在校生7000餘人,教職員工800餘人,設有5個二級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2個系(外語系、造型藝術系)、2個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基礎教學部)、1個教學中心(計算機信息中心)及國際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研究生部。有20個本科專業,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第二學士學位點、4個雙學位點。1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紡織科學與工程), 3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和4個市級科研機構(北京市服裝材料研究開發與評價重點實驗室、首都服飾文化與服裝產業研究基地、服裝北京市技術轉移中心、數字與交互媒體實驗室)。有全國「十佳」特色博物館之一的民族服飾博物館。
學校堅持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留學生和繼續教育,形成了以本科為主的多層次辦學格局。尤其自2007年教育部實施高等教育「質量工程」以來,學校以「質量工程」為契機,堅持科學發展觀,不斷深入教育教學改革,通過科學規劃、精心組織、扎實推進,各項工程均取得了標志性成果,使我校的綜合辦學實力和社會影響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目前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輕化工程;北京市級特色建設專業點6個——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工業設計、表演、輕化工程;北京市級精品課程5門——《服裝藝術設計》、《中國服裝史》、《數碼設計基礎》、《成衣紙樣與工藝》、《服裝畫技法》;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6部——《服裝藝術設計》和《服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技術(男裝/女裝)》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藝工結合教學團隊」;北京市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藝工結合教學團隊」、「服裝設計與營銷管理教學團隊」、「計算機公共課教學團隊」和「國際經濟與貿易教學團隊」;北京市教學名師3人;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服裝材料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和「服裝服飾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藝工融合應用型現代服裝高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北京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2個——「北服?愛慕服裝專業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和「北服?新百麗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學校還承擔了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教育部英語教學改革項目、北京市級教改立項多項,多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北京市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等獎項。此外,我校教師承擔國家級規劃教材19部。其中,《服裝工業制板》等一批特色教材多次印刷,被國內其它院校同類專業廣泛選用。
學校積極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十一五」以來,承擔國家、省部級及各類科研項目1200餘項,獲得國家、省部級獎勵10餘項。連續三年(2004~2006)均有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中我校主持完成的《PA6/PE共混海島法超細纖維及人造麂皮的開發和產業化研究》項目,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北京奧組委組織的「2008奧運會開閉幕式創意方案」徵集活動中,學校「奧運會開閉幕式服裝創意方案」被評為優秀標;2008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制服(包括工作人員、志願者、技術官員服裝三大類)、奧運火炬接力服裝、中國運動員領獎服、頒獎禮儀服裝之「青花瓷」系列、殘奧會入場服裝等5類服裝均由我校設計完成。我校參與了「神舟七號」航天服設計工作,其中包括艙內睡袋圖案設計、航天服的配色設計以及艙內用鞋的研製。2010亞運會頒獎禮儀服裝由我校原創設計。在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公布的2004、2005、2006年度全國高校獲國家科技三大獎勵項目(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統計排序中,北京服裝學院分列第36、38、40位。
學校堅持培養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和創新能力強、身心健康的各類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三年來,非藝術類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創業方案大賽銀獎、北京市大學生物理競賽特等獎、北京市大學生數學競賽特等獎、北京市英語競賽特等獎等各類獎項 171 項,申請發明專利3項,發表學術論文49篇;藝術類學生獲國際國內大賽獎項656項,包括「漢帛杯」國際青年設計師作品大賽金銀獎、「大連杯」中國青年時裝設計大賽暨中國國際服裝創意設計邀請賽金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雅緻中華」服裝設計大賽金獎、第53屆世界小姐季軍、戴比爾斯中國鑽飾設計一等獎、台灣「時報金犢獎」金獎、德國IF國際設計大賽概念設計大獎、「CCTV模特大賽」男模及女模冠軍等等。特別是在2007年國際鑽石高階會議(HRD)鑽飾設計大獎賽中,全球有44件作品入圍,來自中國的8件入圍作品中有6件出自北京服裝學院,為此,比利時王儲妃瑪蒂爾德公主殿下親臨學校,主持該大賽中國地區獲獎作品發布儀式。
建校50年來,學校向社會共輸送畢業生3萬余名,許多已成為紡織服裝行業的領軍人物。近年來學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0%以上,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表明,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評價很高。2005年、2007年、2008年,北京市分別授予我校「功勛學院獎」、「時裝之都建設育人貢獻獎」和「北京時裝之都建設特別貢獻獎」。
北京服裝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校訓精神,努力建設成為「首都服裝業人才培養中心、服裝科技研發中心、服飾文化傳播中心」,不斷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紡織服裝強國做出積極的貢獻。
我院圖書館1959年與北京紡織工學院同時建立。50多年來,曾命名北京紡織工學院圖書館、北京化纖工學院圖書館,1988年更名為北京服裝學院圖書館。目前,圖書館擁有不同學科、不同語言的藏書86萬余冊,其中服裝、藝術設計特色專業圖書6萬余冊,中外文期刊1000餘種,電子期刊3萬余種,多媒體資料2萬余部,各種資料庫50餘個。
圖書館現有館舍面積5900平方米,閱覽室面積1344平方米,閱覽座位900餘席。目前設有中外文書庫、期刊工具書閱覽室、多媒體學習中心、電子閱覽室、集體視聽室、時裝信息中心、外版藝術圖書閱覽室、藝術書刊閱覽室、電子文獻檢索室、北校區分館。同時開展外借、閱覽、咨詢、信息檢索、文獻傳遞、館際互借、館際互閱等服務。
⑥ 我明年高考,現在在學模特,請問有哪些大學 招模特專業啊
專業概況:
服裝表演專業(服表專業)是我國新興的一門高校學科,也是我國獨有的一門學科。多數人誤認為,模特的從業標准,只是外在條件符合模特標准,文化水平要求並不很高。其實不然,對服裝文化內涵的理解,對音樂的把握,對時尚潮流的感悟等更是一名優秀模特所應該具備的職業素養。隨著服裝行業的迅速發展,服裝的展示環節中對文化內涵的不斷提高,模特行業也被賦予了新的評判標准。「模特」再也不能只是展示服裝的「道具」,而應該是有學歷、有文化、有修養的一批專業技能型人才,這樣服裝表演本科專業便應運而生了。
培養目標:
服裝表演專業旨在培養高素質的服裝表演人才,這些人才應兼具時裝表演、形象設計以及服裝設計與管理能力,而且畢業後既可以從事時裝模特、時裝表演的組織與編排,也能從事形象設計以及服裝設計管理等相關工作。
主要課程:
模特表演專業的興起使國內開設這一專業的高校在課程設置上都進行了專業化的配比,主要有以舞蹈學院、體育及人體運動表現、藝術設計學為背景下建立的服裝表演專業等多種形式,各個背景下都有其精心設計的主幹課程及精品課程。
1. 以舞蹈學院為背景建立的服裝表演專業主要是培養具有一定服飾造型設計能力,掌握專業的設計理念的高級復合型服裝造型表演人才及管理人才。學生畢業後不僅可以從事服裝表演,而且可以簽約文化經紀公司,進劇組拍攝電視劇等。所以這種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方針是突出特色,注重才藝,強調綜合。在課程設置上,也採用了跨專業有機融合的教學方式,多方位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適應能力,讓學生全方位接受戲劇表演、舞蹈表演。以舞蹈學院為背景建立的服裝表演專業開設的課程有戲劇表演課、舞蹈課、鋼琴課、服飾表演、服裝設計等。
2. 體育及人體運動表現為背景下建立的服裝表演專業,這類背景下的專業設置多以體育舞蹈學為依託,輻射表演學、藝術設計、公共關系學,培養模式為「一專多能」,模特藝術特長+公關技能+人文素養,培養全面發展的服裝表演專業人才、藝術性復合應用型人才、公共關系管理人才及相關領域的教育和科研人才。這一專業強調模特與演藝、模特與傳播、模特與視覺形象設計、模特與公關管理的教學方式。在課程設置上,以模特學、模特概論、模特生物學基礎、音樂基礎、公共關系學、美學基礎等為專業基礎課。主幹課程有模特表演、模特編導、模特經紀與管理、音頻與圖像設計、公關禮儀、策劃學、演講與口才等。
3. 以藝術設計學院為背景下產生的服裝表演專業,它主要結合了服裝藝術設計和服裝表演兩大藝術門類。服裝設計與表演藝術是一門高度綜合的整合藝術,是具有多維性和動態性的時空藝術,又是一種以服裝功能質量和服裝展示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系統科學。主要培養的是具備服裝表演、服裝設計及營銷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在服裝表演、服裝設計等教育、研究、藝術、管理和商業領域等相關部門從事表演、教學、藝術設計、營銷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通用人才。這一背景下產生的服裝表演專業主幹課程包括:服裝表演、舞蹈基礎、形體訓練、服裝表演編導、服裝市場營銷、商務禮儀文化、廣告表演策劃、服裝效果圖、服裝設計基礎、中外服裝史論、素描與速寫、色彩、時裝畫、計算機設計基礎等課程。
專業特色:
服裝表演專業是屬於藝術類考試招生的一個專業,藝術類考試分為專業課和文化課考試兩個部分。專業課考試中,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條件和簡單的服裝表演技能,如考生的身高、體重、三圍、體差等。簡單的服裝表演技能主要有肢體語言、T台表現力、鏡頭感等。
就業去向:
服裝表演專業主要是為國內外模特經紀公司培養模特人才,同時一些服裝表演專業的畢業生也可以從事服裝表演教學、服裝發布會組織編導、服裝設計師、模特經紀人、時尚節目主持人、時尚機構演、職員等各種相關工作。
報考程序
1、每年的11月份各省考生應在學籍所在學校高考報名(選擇藝術類),取得高考准考證;
2、考生利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參加專業的服表專業考前培訓,服表專業考前培訓的內容應包括:專業課培訓、報考指導、高校推介。
3、專業課考試:除個別省外,考生報考高校服表專業不參加藝術類省聯考,考生應在完成專業課培訓後,參加專業模特培訓機構組織的重點高校推介會,並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報名參加各高等院校服表本科專業的專業課校考。各高等院校服表專業的專業課考試時間分別在每年的1、2月份。專業課考試內容:
①、量體:測量身高、體重、三圍尺寸、肩寬、體差等;
②、模特技巧:模特步態、造型、樂感、表演能力等;
③、自選舞蹈以及其它藝術專長展示(參考分);
4、各高校會在專業課校考幾周後,網上公布考生專業課考試成績,合格考生將得到所報高校的專業課考試成績合格通知書。
5、考生在6月份參加全國統一高考文化課考試,填報擇校志願。
6、錄取方式:考生文化成績達到戶籍所在省(市)藝術專業最低控制分數線後,各高等院校將根據考生專業考試成績由高到低擇優錄取。(藝術類本科最低控制線各省(市)在180分—320分之間不等,請參考2008、2009年各省(市)藝術專業最低控制分數線)
目前全國開設有服裝表演本科專業的高校已經近80所。
北京服裝學院、北京舞蹈學院、中華女子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北京聯合大學、東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天津科技大學、黑龍江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齊齊哈爾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沈陽師范大學、東北電力大學、大連工業大學、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吉林藝術學院、東北大學大連藝術學院、山東體育學院、青島理工大學、青島大學、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河北科技大學、鄭州美術學院、鄭州輕工業學院、中原工學院、湖北美術學院、江漢大學、武漢科技學院、湖南師范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體育學院、華南農業大學、惠州學院、華南理工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通大學、南京藝術學院、蘇州大學、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江南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溫州大學、閩江學院、廈門理工學院、西安工程大學、西安美術學院、內蒙古大學、江西科技師范學院、贛南師范學院、南昌航空大學、南昌大學、雲南藝術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成都理工大學
⑦ 中國有哪些大學的服裝設計系好
追求時尚是人類的永恆話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美的追求驅使著服裝的日新月異的變化。今天就隨小編一起了解下美國服裝設計類大學,計劃服裝設計留學的同學們可要多加留意了哦,相信對您的服裝設計留學會有幫助的。
⑧ 北京舞蹈學院有哪些專業
芭蕾舞系、中國民族民間舞系、中國古典舞系、國際標准舞系、音樂劇系、現代舞教育研究中心、舞蹈學系等等。
1、芭蕾舞系
北京舞蹈學院芭蕾學科在前蘇聯芭蕾專家的直接幫助下於1954年新中國舞蹈教育剛剛起步之時建立起來。1984年根據芭蕾舞事業發展的需要,建立芭蕾舞系,招收第一批芭蕾專業本科生。1999年設置了「芭蕾舞教學與表演」碩士研究生教育研究專業,招收了首批研究生,開始了更高層次的學科建設。
2、中國民族民間舞系
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系北京舞蹈學院1954年成立的民間舞蹈系,盛婕、彭松等前輩第一次將民族民間舞納入了專業舞蹈教育的殿堂;80年代開始,以許淑媖教授為首的舞蹈教育家們重新整理教材,將「元素教學法」引入課堂,使教材更具代表性、訓練性、系統性。本系先後獲得了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精品課程與精品教材等榮譽與獎項。
3、中國古典舞系
中國古典舞文化特徵是繼承與發揚中國古典藝術精神,以中國傳統舞蹈、戲曲和武術作為文化審美基礎和動作載體,追求經典意味、典雅格調的審美情趣與品格,經過當代人的發展創造而加以創新和重構的具有典範意義的中國舞蹈藝術。
4、國際標准舞系
北京舞蹈學院國際標准舞系 於1989年9月正式建系並面向全國招生,開始全日制學歷教育。早期的叫「社會音樂舞蹈教育系」,設有三個學科:群眾舞蹈、幼師舞蹈、少兒舞蹈(舞蹈考級中心)。1994年升格本科教育層次,首屆設立的是舞蹈師範本科教育,1995年增設音樂劇學科的本科教育,1997年又增設國際標准舞學科的本科教育。
1998年底學院教學機構調整,將中國舞考級中心、舞蹈師范教研室調離社教系獨立建制。2001年底學院又一次教學機構調整,將音樂劇教研室擴建成音樂劇系,獨立建制,我系也隨之更名為社會舞蹈系。現今變更為:國際標准舞系
5、音樂劇系
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系創建於2002年,院系秉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治學理念,力於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編、導、演人才,從而為發展具有中國民族性的現代音樂劇。音樂劇系培養出了不少表演藝術人才,諸如遲帥、黃軒、高洋、安悅溪、辛雨錫、鄭雲龍、阿雲嘎等演員。
⑨ 哪些學校的服裝設計專業比較好
服裝設計近幾年在在業界都享有盛譽,時裝周更是吸引著全球愛好時尚人士的眾多目光。法國服裝設計的風格和強項是高定禮服類,英國服裝設計是創意成衣類,美國的服裝號稱為商業大國。每個國家的大學都有很多開設服裝設計專業,服裝設計留學去哪裡好?下面給大家分享服裝設計學校哪個好?
服裝設計學校哪個好?
1.時裝界的哈佛大學——巴黎ESMOD
ESMOD擁有悠久的歷史,對時裝界有卓越的貢獻,在整個行業中聲名顯赫,被稱為「時裝界的哈佛大學」。
ESMOD的內衣設計、男式時裝、女式時裝、童裝、舞台裝、紡織服裝及時裝營銷尤其有名。
ESMOD的教學質量毋庸置疑。教學方法有工作室、理論課、講座及企業實習。課程設置上,第一、二年是時裝設計及製作的接近、入門探索期,這一時期的課程為公共課;第三年是專業期,這一時期學生自己選至6月,為時裝基礎定專業。學生能得到全面的培訓。
2.Versace和Prada的 80% 的員工畢業於此——馬蘭歐尼學院
馬蘭歐尼學院是世界公認的時尚界最高學府,世界公認的最著名的設計學院,時裝教育最高殿堂
馬蘭歐尼服裝設計學院已為時裝界培養了 30000 多名專業設計人才,其中包括有Dolce & Gabbana公司的創始人Domenico Dolce和MOSCHINO的創始人Franco Moschino,華倫天奴前任設計總監、Tod's新任女裝系列創意總監Alessandra Facchinetti女士等。
馬蘭歐尼學院是第一所被義大利教育部認可的專業藝術與設計院校,同時也得到了英國和法國教育部門的認可。
每年馬蘭歐尼時裝學院都會限定各個專業的招生名額。遵循這樣的規定利於學院提前做好教學計劃,為每門課程挑選最優異的教師,最終保證優質的教學質量。
3. Parsons帕森斯設計學院
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是享譽世界的設計學院,它的服裝設計專業是全美第一名的。
著名校友包括: Anna Sui (安娜蘇),Mengdi Wu (吳夢迪),Alexander Wang (王大仁),Jason Wu (吳季剛),Yohji Yamamoto (山本耀司),Donna Karan,Richard Chai, Narciso Rodriguez, Derek Lam, Doo Ri, Prabal Gurung, Thakoon, Aimee Kestenberg,COACH的現任首席設計師Reed Krakoff,Gucci 前首席設計師Tom Ford等。
Parsons 時裝設計和社會學(Fashion Design and Society)的MFA課程獨具特色,為學生提供專業學習與跨學科學習的機會,給予學生多樣化的設計概念,發展學生潛能的同時,激勵學生面對現實世界的挑戰,不僅僅要做出色的時裝設計師、企業家和學者,並且要有國際化的視野,成為國際化公民。
服裝設計需要主修課程
1、時裝線條和草圖 Fashion sketching 2、服裝史 History of costume 3、創意設計理論及創意 Creative design theory and elements 4、顏色和設計理論 Color and design theory 5、計算機輔助設計 Computer –aided design 6、計算機花紋繪圖 Computer pattern drafting 7、個人作品開發 Portfolio development 8、立體剪裁 Draping 9、工業縫紉技術 Instrial sewing techniques 10、服裝結構 Garment construction
服裝設計學校哪個好?每個服裝設計院校都有自己的設計風格,選擇服裝設計留學院校應根據自己的設計風格去選擇。英美的藝術院校分布比較多,教學水平和質量也是世界一流的。其次英美的服裝業比較發達,對時尚的敏銳度極高,服裝設計發展前景很好,同學們可以考慮申請英美的服裝設計院校。
⑩ 服裝設計專業哪個學校好
談及一些國外的服裝設計名校,大部分學生第一時間都會想到英國中央聖馬丁、皇藝等處於服裝設計金字塔尖的學校,但由於其高昂的學費或者是嚴苛的入學條件,使得一些對服裝設計有所期望的學生望而卻步,其實國內也有一些優秀的服裝設計院校,但是由於宣傳力度不夠或者是被國外知名服裝院校的光環遮蓋導致並不為人們所了解。本其實國內也有許多比較優秀的服裝設計本科院校,一般來說就是「南有東華,北有北有北服。」即上海的東華大學(原中國紡織大學)和北京的北京服裝學院。
服裝設計在當今社會來說,還算是個熱門吧,因為現在的時裝更新太快,需要的設計人才還很多,只要你真的有這方面的特長,那麼你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
還有最重要的是無論什麼都要善於把握住機會~~也許剛開始時工薪並不多,但是你應該理智,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即使不給我們工資,我們也是賺了,因為我們賺了經驗,賺了增長社會知識的機會~~~~相信自己~~會在設計之路,創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