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勞特戰略課程
Ⅰ 特勞特 定位是什麼意思呢
特勞特其實是個人名,他是定位理論的創始人,而特勞特定位既可以代表特勞內特定位咨詢,也可以代表一容種戰略定位課程;很多人提起定位就知道是特勞特。在國內,厚德戰略定位學院是最早開創戰略定位課程的,得益於厚德戰略定位學院的推廣,定位理論才慢慢開始在國內火了起來。
Ⅱ 厚德定位的戰略定位課程有那麼重要嗎
是的,一般重要。厚德定位的戰略定位課程,只是一種課程,重要性因人,因公司而異。美國定位之父傑克·特勞特於1969年創建了定位理論,之所以選擇「定位」一次,是因為戰略這個詞最早源於軍事術語,意指「針對敵人確立優勢位置」。定位理論認為,企業只有兩項任務:一,在企業外部的用戶頭腦中確立一個用以決勝的「位置」;二,以這個「位置」為導向配置企業內部的所有資源並進行運營管理,才能創造出最佳的經營成果。隨著時間推移,定位理論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2002年,定位理論登陸中國,2008年於雷老師攜手定位之父及其中國厚德公司首創「戰略定位課程」,被譽為「中國定位培訓第一人」。10年間為上萬家企業提供定位培訓,同時為眾多企業提供咨詢輔導,一直致力於將享譽全球40年的「定位理論」本土化、工具化,幫助企業家群體打造卓越的優秀品牌,讓中國品牌融入世界,並贏得尊重。
Ⅲ 傑克·特勞特《什麼是戰略》.pdf
什麼是戰略 [(美)特勞特著].pdf
資源不易找。
相信您知道。
望及時採納。
非常感謝親。
Ⅳ 傑克·特勞特《什麼是戰略》思維導圖讀書筆記
《營銷革命》與Al Ries合著 《營銷戰》與Al Ries合著 《新定位》與內Seve Rivkin合著 《22條商規》與Al Ries合著 《特勞特營銷十容要》或譯為「精靈的智慧」 《大大問題》 《什麼是戰略》 《與眾不同》或譯為「區隔或消亡」 《人生猶如賽馬》或譯為「。
Ⅳ 邁克爾波特競爭理論和特勞特定位理論的區別
一、邁克爾波特競爭理論
1、總成本領先戰略
總成本領先戰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
成本領先要求堅決地建立起高效規模的生產設施,在經驗的基礎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緊成本與管理費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減小研究開發、服務、推銷、廣告等方面的成本費用。
為了達到這些目標,就要在管理方面對成本給予高度的重視。盡管質量、服務以及其它方面也不容忽視,但貫穿於整個戰略之中的是使成本低於競爭對手。該公司成本較低,意味著當別的公司在競爭過程中已失去利潤時,這個公司依然可以獲得利潤。
贏得總成本最低的有利地位通常要求具備較高的相對市場份額或其它優勢,諸如與原材料供應方面的良好聯系等,或許也可能要求產品的設計要便於製造生產,易於保持一個較寬的相關產品線以分散固定成本,以及為建立起批量而對所有主要顧客群進行服務。
總成本領先地位非常吸引人。一旦公司贏得了這樣的地位,所獲得的較高的邊際利潤又可以重新對新設備、現代設施進行投資以維護成本上的領先地位,而這種再投資往往是保持低成本狀態的先決條件。
2、波特三種競爭戰略差別化戰略(differentiation)
差別化戰略(differentiation)
差別化戰略是將產品或公司提供的服務差別化,樹立起一些全產業范圍中具有獨特性的東西。實現差別化戰略可以有許多方式:設計名牌形象、技術上的獨特、性能特點、顧客服務、商業網路及其它方面的獨特性。最理想的情況是公司在幾個方面都有其差別化特點。例如履帶拖拉機公司(Caterpillar)不僅以其商業網路和優良的零配件供應服務著稱,而且以其優質耐用的產品質量享有盛譽。
如果差別化戰略成功地實施了,它就成為在一個產業中贏得高水平收益的積極戰略,因為它建立起防禦陣地對付五種競爭力量,雖然其防禦的形式與成本領先有所不同。波特認為,推行差別化戰略有時會與爭取佔有更大的市場份額的活動相矛盾。推行差別化戰略往往要求公司對於這一戰略的排它性有思想准備。這一戰略與提高市場份額兩者不可兼顧。在建立公司的差別化戰略的活動中總是伴隨著很高的成本代價,有時即便全產業范圍的顧客都了解公司的獨特優點,也並不是所有顧客都將願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要求的高價格。
3、波特三種競爭戰略專一化戰略(focus)
專一化戰略是主攻某個特殊的顧客群、某產品線的一個細分區段或某一地區市場。正如差別化戰略一樣,專一化戰略可以具有許多形式。雖然低成本與差別化戰略都是要在全產業圍內實現其目標,專一化戰略的整體卻是圍繞著很好地為某一特殊目標服務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開發推行的每一項職能化方針都要考慮這一中心思想。這一戰略依靠的前提思想是:公司業務的專一化能夠以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為某一狹窄的戰略對象服務,從而超過在較廣闊范圍內競爭的對手們。波特認為這樣做的結果,是公司或者通過滿足特殊對象的需要而實現了差別化,或者在為這一對象服務時實現了低成本,或者二者兼得。這樣的公司可以使其贏利的潛力超過產業的普遍水平。這些優勢保護公司抵禦各種競爭力量的威脅。
但專一化戰略常常意味著限制了可以獲取的整體市場份額。專一化戰略必然地包含著利潤率與銷售額之間互以對方為代價的關系。
二、特勞特定位理論
1、商業中的戰略概念源自軍事領域,本義是「驅動軍隊抵達決戰地點」。傑克·特勞特根據軍事中「選擇決戰地點」的概念提出定位理論。所謂定位,就是讓品牌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占據最有利的位置,使品牌成為某個類別或某種特性的代表品牌。
2、這樣當消費者產生相關需求時,便會將定位品牌作為首選,也就是說這個品牌占據了這個定位。特勞特認為,隨著消費者選擇的力量越來越大,企業不能再僅從盈利角度來經營自己的品牌。只有搶先利用定位理論優勢,才能把握住顧客的「心智資源」,在競爭中居於主動地位,獲得長遠的競爭優勢。
3、大競爭時代企業只有兩種存在方式:要麼實現差異化生存,要麼無差異化而逐漸消亡。企業必須學習定位理論。商品只有被精準的定位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所以差異化和定位對於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Ⅵ 特勞特在戰略定位領域怎麼樣
戰略定位是綜合運用定位理論和定位思想體系,為企業梳理並明確戰略方向
Ⅶ 特勞特在戰略定位這方面如何
特勞特公司的創始人傑克·特勞特本身就被譽為「定位之父」,所以特勞特公司在戰略定位這塊是非常有經驗的。
Ⅷ 看完特勞特《什麼是戰略》一書有感
在這篇文章中,波特不但對「戰略」意義作了新闡述,而且對「戰略」含義作了新注釋。他說,「戰略」一是「創造一種獨特、有利的定位」,二是「在競爭中做出取捨,其實質就是選擇不做哪些事情」,三是「在企業的各項運營活動之間建立一種配稱」。波特的這篇文章既給了人們許多啟示,也引起了人們的許多思考。筆者讀過之後,認為邁克爾·波特對「戰略」的注釋還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在這里,冒昧地亮出自己的觀點,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討。
「戰略」 最初指的是軍事戰略,只用在軍事領域。筆下認為,其本義是對戰爭的整體性、長遠性、基本性謀劃。對戰爭的謀劃有兩種:局部性、短期性、具體性的謀劃是戰術,而整體性、長遠性、基本性的謀劃是戰略。軍事戰略、軍事戰術和軍事技術都是軍隊不可缺少的東西。它們各有各的特點,也各有各的用處;既互相對立,也互相依存。
後來,「戰略」這個詞的詞義被人們引申了,目前至少有三種引申義:第一種引申義指的是對企業競爭的整體性、長遠性、基本性謀劃。無論是安索夫的《企業戰略論》,還是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就是對「戰略」第一種引申義的具體運用。對「戰略」含義的第一種引申具有重大意義,否則,人們就很難思考與交流企業競爭戰略問題,而這個問題對企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的第二種引申義突破了企業競爭領域,泛指對各種行為的整體性、長遠性、基本性謀劃,例如,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某些城市或地區經濟發展戰略,某些行業或產業發展戰略,某些地區招商引資戰略,某些企業的發展戰略、營銷戰略、技術開發戰略,以及戰略重組等等,就是對「戰略」第二種引申義的具體運用。「戰略」第三種的引申義,指的不再是對某種行為的整體性、長遠性、基本性謀劃,而是指謀劃出來的某個重要結論。例如,我國提出的「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走出去」戰略、「城鎮化」戰略、「西部地區大開發戰略」、「人才戰略」,以及許多企業提出的這個戰略、那個戰略,就是對「戰略」第三種引申義的具體運用。
(二)文章表明,邁克爾·波特這一次探討的「戰略」還是「競爭戰略」。他對「競爭戰略」內容的注釋也值得商榷。競爭戰略是對競爭的整體性、長遠性、基本性謀劃。既然是這樣一種謀劃,就不能簡單地用「定位」、「取捨」和「配稱」這三個方面來概括,雖然這種概括比戰略=定位的傳統觀念要先進得多。企業為了在競爭中獲勝,需要進行的整體性、長遠性、基本性謀劃是復雜的、易變的、個性的,簡單地用上述三個方面來概括,容易使人們以偏概全、認識僵化和千篇一律。競爭戰略像軍事戰略一樣講究靈活機動,戰略無定式,其內容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被簡單地概括出來。即使認為概括一下對幫助人們系統地理解「競爭戰略」不無好處,也應該事先聲明這種概括只是相對的,而不能讓人們相信這就是答案,更不能自稱這是「完整的答案」。
還有一個點需要指出:把搞好「配稱」即搞好各項運營活動之間的「關聯」,或「建立一個環環相扣、緊密聯接的鏈」,視為「競爭戰略」的三項內容之一,也存在著邏輯方面的毛病。競爭戰略實施需要管理但本身不是管理。搞好「配稱」雖然依賴管理,但不宜把這些管理都囊括在「競爭戰略」之中。如果這么囊括的話,恐怕「競爭戰略」的內涵就過大了。邁克爾·波特在文章開始,就特別強調了企業的「運營」與「戰略」的區別,在這里卻又把「管理」與「戰略」混淆了,實在令人費解。
(三)提出「什麼是戰略」,卻回答什麼是「競爭戰略」,這也是值得商榷的問題。近三四十年以來,「企業戰略」的內涵已經發生很大變化。目前,人們約定俗成中的「企業戰略」,有時是指「競爭戰略」,有時是對企業各種戰略的統稱。當人們用「企業戰略」統稱企業各種戰略的時候,雖然包括「競爭戰略」,但不局限於「競爭戰略」;除了「競爭戰略」,還包括「營銷戰略」、「品牌戰略」、「技術戰略」、「人才戰略」、「出口戰略」、「合作戰略」、「發展戰略」等等。企業的每一種戰略,都有自己的角度、價值、內容和形式。企業只有加強對各種戰略的研究,才能全面提高運營水平,提高綜合競爭力。幫助人們搞清楚「什麼是競爭戰略」對企業發展是有利的,而如果使人們繼續認為「競爭戰略」就是「企業戰略」,對企業發展則是不利的。
邁克爾·波特是「競爭戰略之父」,完全有資格大講特講「競爭戰略」,也完全有資格在「戰略」的第一種引申義下大講特講「競爭戰略」。不過,他似乎應該多少顧及一下「企業戰略」的內涵變化,在大講特講「競爭戰略」的時候,順便提醒一下人們:企業不僅面臨競爭戰略問題,也面臨其它戰略問題。我們對其他人不會有這樣苛求,對邁克爾·波特則不然,因為他對人們的影響力太大了。他要是既在競爭戰略方面給人們以更多啟示,也告誡人們把其它戰略重視起來,影響力還會更大。
作者:邁克爾·波特
原載於哈佛《商業評論》?取得卓越業績是所有企業的首要目標,運營效益(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和戰略(strategy)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兩個關鍵因素,但人們往往混淆了這兩個最基本的概念。運營效益意味著相似的運營活動能比競爭對手做得更好。戰略定位(strategic positioning)則意味著運營活動有別於競爭對手,或者雖然類似,但是其實施方式有別於競爭對手。
幾乎沒有企業能一直憑借運營效益方面的優勢立於不敗之地。運營效益代替戰略的最終結果必然是零和競爭(zero-sum competition)、一成不變或不斷下跌的價格,以及不斷上升的成本壓力。
所謂的競爭戰略就是創造差異性,即有目的地選擇一整套不同的運營活動以創造一種獨特的價值組合。戰略定位有三個不同的原點,一是基於種類的定位(variety-based positioning);二是基於需求的定位(needs-based positioning);三是基於接觸途徑的定位(access-based positioning)。
然而,選擇一個獨特的定位並不能保證獲得持久優勢。一個有價值的定位會引起他人的爭相仿效。除非公司做出一定的取捨(trade-offs),否則,任何一種戰略定位都不可能持久。
定位選擇不僅決定公司應該開展哪些運營活動、如何設計各項活動,而且還決定各項活動之間如何關聯。戰略配稱是創造競爭優勢最核心的因素,它可以建立一個環環相扣、緊密聯接的鏈,將模仿者拒之門外。配稱可以分為三類,第一層面的配稱是保持各運營活動或各職能部門與總體戰略之間的簡單一致性(simple consistency)。第二層面的配稱是各項活動之間的相互加強。第三層面的配稱已經超越了各項活動之間的相互加強,我把它稱為「投入最優化」(optimization of effort)。
在三種類型的配稱中,整體作戰比任何一項單獨活動都來得重要與有效。競爭優勢來自各項活動形成的整體系統(entire system)。將有競爭力的企業的成功歸因於個別的優勢、核心競爭力或者關鍵資源都是極其錯誤的。試圖模仿整個運營活動系統的競爭對手,如果僅僅復制某些活動而非整個系統,最後收效必然甚微。
在影響戰略的諸多因素中,強烈的增長慾望也許是最危險的。追求增長的努力往往會淡化企業的獨特性,以致產生妥協、破壞配稱,並最終削弱公司的競爭優勢。增長手段應該集中於對現有戰略定位進行深化而不是拓寬和妥協。
制定或重建一個清晰的戰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組織的領導者。最高管理層不僅僅是每個職能部門的總指揮,其核心任務應該是制定戰略:界定並宣傳公司獨特的定位,進行戰略取捨,在各項運營活動之間建立配稱關系。
Ⅸ 求特勞特戰略定位的案例最好是中國的。
加多寶是堅持實踐特勞特定位並獲得巨大成功的典型代表,如果能把加多寶定位研究透就不得了。
Ⅹ 傑克特勞特的戰略是什麼是哪一年
特勞特營銷的理論來源於「定位之父」一——傑克·特勞特。特勞特營銷最核心的地方,專就是把屬心理學和市場營銷學結合在一起,交集則是定位。傑克·特勞特認為,營銷就是找到顯而易見的東西,沖擊顧客的心智,這是定位的一切訴求所在。從全球競爭的視角,企業創建強勢品牌的關鍵是在顧客心智中建立差異化定位。嚴酷的市場環境下,定位戰略可以使企業更好的生存,避免競爭對手的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