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學院MBA最新核心課程財務總監
⑴ 哈佛大學MBA商學院課程有哪些介紹
1、 學用數學眼光看
商業
。
菲利普·布勞頓最先介紹了三門課:《會計學》、《金融學》、《技術與運營管理》。他說,這三門課是哈佛MBA第一年級最具數學特點的必修課。
教授們也各具特點,教會計學的是戴維·霍金斯教授,一個心直口快的澳大利亞人。第一堂課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即使從最簡單的情況下發現經濟真相有多麼困難。
「在會計領域,利用常識比堅持規則更重要。」
《金融學》教授米希爾·德賽是位年輕的印度教授,身材修長,手指纖長。他鼓勵同學們擯棄可能有的任何先入之見,自以為通曉金融學的人要重新再學,而對金融學一無所知的人將踏上一條偉大的探險之路。
還有精力充沛的弗朗西絲·弗萊女士,總是男孩子的打扮,一身男式襯衫和黑絲褲子,她教的是《技術與運營管理》。
這些教授可都真有其人,真有其事,布勞頓在序言中明確說明:該書描述的都是真人真事,但為了掩蓋某些同窗的身份,改變了一些人名和細節。不過,因為教師的身份就是要面對公眾,所以書中的描述都是真實言行。
……
哈佛商學院MBA第一年的課程稱為必修課程,包括10門課,每學期5門,目的是涵蓋商學的基本原理。第一學期的可能除了上面提到的三門外,還有《市場營銷學》、《領導力與組織行為》。第二學期有《金融學》(二)、《談判》、《策略》、《領導力與公司責任》,以及《商業、政府與國際經濟》。
第二年就是一些選修課,有《企業營銷》、《動態市場》、《戰略與技術》、《國際財務管理》等等。
2、 嚴進寬出
哈佛MBA無疑是社會精英的代名詞。
歡迎宴會上,菲利普·布勞頓聽到了哈佛商學院院長金·克拉克這樣的開場白:「我最初到這個教室上課的時候,那邊坐著一個傑克的傢伙。他就是現在先鋒集團(世界上最大的不收費基金家族,管理著3700多億美元的資產)的總裁傑克·布里南。那邊有一個達特茅斯的前橄欖球隊員,名叫傑夫。傑夫·伊梅爾特現在是通用電氣公司的董事長。那邊,那邊做著唐納,就是後來成為Palm計算機公司首席執行官的唐納·杜賓斯基。
當然,我們還可列出美國總統,美國財政部長,世界銀行行長等等知名人士的一長串名單。
「試想想,25年之後,坐在你身邊的同學又是哪家巨型公司的CEO呢?你自己又是什麼角色。」聽到這樣的話,工作十餘年的布勞頓還是浮想聯翩了。
閱讀《哈佛製造》,我對哈佛錄取的嚴格印象深刻:遞交詳盡的申請資料,接受哈佛畢業生訪談及面試等。但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只要你進入哈佛商學院了,不畢業都難。
作者的描述是這樣的:
哈佛MBA成績的50%取決於課堂表現——課堂評論的質量和頻率,另外50%取決於期中和期末考試的成績。
「第一次期中考試即將來臨,校方面對的挑戰是勸說不會不認真對待考試的900餘名同學不要太拿考試當回事。要想因為不及格推出哈佛商學院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按時上課但保持沉默,到最後教授也會把你挑出來,讓你發言,從而得到學分。如果你連續在每門課中排名處於最後的10%,你會得到學校的警告、幫助,以及各種各樣的支援,目的是不讓你退出。」
「要想因為不及格而退出,你只能通過曠課的方式,並且卑鄙地應對每一個想要幫助你的人才能得逞。」
3、 哈佛MBA是「不安全的優等生」
小班制是哈佛商學院在社會化和人際網路營造方面最激進的舉措。在整個第一年期間,學生必須和固定的90名同學一期上每一節課。
盡管大家誰也沒有面臨失業問題或者為在最低保障工資打拚,但作者介紹說,「不安全的優等生」這樣的自我稱謂在小班中經常被人提及。
比如他的阿拉伯同學哈桑。他喜歡哈佛商學院的學術工作,但是感覺交際的氣氛讓人窒息。
「在這里我們感覺,大家過於注重在關系網路中的位置和個人品牌,都好不放鬆,要求每個人在各種場合都千篇一律。」
在小班交流中,讓一個干過咨詢的人聊咨詢,干過投資銀行的人聊投資銀行業務。雙方都得出令人吃驚的教訓:兩個行業都不要進入,它們讓你與生活絕緣。這兩個同學都表示,如果你接受了那些公司提出的高薪酬,那麼你就必須同意把自己的生活交給他們,他們對你的時間沒有任何尊敬。
現實情況卻是:這兩個行業薪酬優厚,是大多哈佛MBA們的首選。夠讓人焦慮的。
4、為什麼讀MBA?有哪些有趣的知識?
◎申請到商學院讀書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通常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明確知道自己的目的,一類略微知道自己的目的。第一類包括那些來自有著把員工送往商學院長期歷史傳統的公司的人。第二類人包括拿些知道自己希望改變但是不知如何改變的人。他們希望商學院能夠給出一個答案,或者至少給他們一個新鮮選擇。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以培養矽谷企業家著稱,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以市場營銷著稱;賓夕法尼亞大學大的沃頓商學院則以培養關注華爾街的金融家著稱;哥倫比亞大學關注的是紐約發生的經濟變動;麻省理工學院的斯隆管理學院以培養希望把自己的思想用於商業的工程師和科學家著稱。
哈佛大學側重綜合管理,讓你為管理和領導商業的各個層面做好准備,沒有任何特別的專業方向。
⑵ 有人有《哈佛商學院管理與MBA案例全書》的電子書嗎求分享
有電子書,看圖拿書。
⑶ 哈佛商學院的MBA學生告訴你,這里到底能學到啥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被問及了無數次類似的問題。但我無法告訴你我在哈佛商學院學到的所有事情,而且不會有任何一本書能讓我為此做好准備。不過,我可以跟你分享一點體會。
有的事情真的讓我獲益匪淺。我從來都沒有意識到原來這些事情是如此的重要。
我要先來跟你講講在每一門核心課程中我都學到了什麼——以及課程中讓我體會最為深刻的案例。由於哈佛商學院的一些規定,我不能把某個特定案例的細節都和盤托出(同一個案例可能會在很多年中重復出現)。有一些道理或許看起來顯而易見,但要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卻是來之不易。
每一個哈佛商學院的 MBA(工商管理碩士)在第一年都會上這些課程:
金融 1(FIN1)
金融 2(FIN2)
領導力與組織行為學(LEAD)
技術與運營管理(TOM)
財務報告與控制(FRC)
市場營銷(MKT)
創業型管理者(TEM)
策略(STRAT)
商務、政府與全球化經濟(BGIE)
領導力與企業責任(LGA)
奧爾德里奇 011——就在這個教室,我與 2016 屆的 MBA 同學共同度過了過去一年。
金融 1:股價就是所有股民認為一家公司能賺到的所有錢的總和。
我曾經很好奇,為什麼公司的年度收益報告公布之後,股價會有那麼大的浮動,但產品公告公布後就不會有如此之大的反應。現在我知道了:因為股價反應的是一個公司的價值。衡量「價值」的一個方法,就是一個公司最終所能達到的總收益。通過收益報告能夠很好地預測出一個公司的現金流狀況。
有趣的地方在於,如果你有一個公司的收益表和資產負債表,並且有一些可以做比較的公司作為參照,你就可以自己去計算這個數額了。這種演算法就叫做貼現現金流(),背後的重點就是當下的現金要比以後的現金價值更高。通過一系列的計算,你就能清楚現在的股票價格是低於、高於或是與公司自身的價值持平了。
讓我對這個道理感受最深刻的是「」的案例——但有人告訴過我大概要算十二次這個貼現現金流,才能最終成功。
一個可以用於衡量股票價格、但不需要計算出完整貼現現金流的股價估計方法,叫做。我的許多同學們都偏向於用這種方法計算股價。
金融 2:技術債務~=財政債務
這門課是把金融 1 中所講的內容做進一步引申。我可以告訴你未償債務和「財務困境的成本」,應用於你的貼現現金流,但我認為這個方法對中型公司可能不適用。
但金融 2 這門課中,我的最愛是講課的教授。她在研究當中運用了許多財務模型去模擬技術債務(用代碼的那種)。最終的結果表明,財政債務與技術債務之間有著很強的關聯性。
從事工業工作,我總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我們不能把技術債務的影響量化——因為還要算上那些附加的意外情況,也要算上解決這些狀況所花費的時間等等。
最終結果表明這也並不一定。卡利斯·鮑德溫正在做一個模擬技術債務的研究,能夠幫助公司權衡當前解決問題或稍後解決問題的利弊。這里有她。
領導力與組織行為學:了解最壞的自己。
人們通常知道自己擅長的事情(這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不幸的是,你的職業生涯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你對於事業受挫的反應和你從中恢復的能力影響著你周圍的每一個人。
今年我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情之一,就是誠實地回答了自己這兩個問題:
我自己最壞的一面是怎樣的?
什麼時候我會表現出自己最差的那一面來?
最壞的我自己:挑剔、沒耐心、頑固、犬儒主義而且刻薄。當我覺得在自己的職位上難以有所作為,或在某種情況下被看扁了,最壞的自己就會冒出來;當我覺得從根本上來說我就是正確的,而其他人卻不同意我的看法時,最壞的自己也會出現。如果這種狀況持續時間過長,那麼我就會變得極端麻木不仁,對任何事都無動於衷。
為了避免最壞的自己出現並非易事,但我已經可以捕捉到這種時刻。當我捕捉到那個最壞的自我,我會嘗試向團隊里的人道歉,然後向前看,下一次這種情況出現時,我會讓狀態不佳的那段時間盡快過去。
推薦案例:
技術與運營管理:想明白為什麼
技術與運營管理的第一個模塊是關於工藝流程機制的(工廠、加工車間等等)。其他的模塊則是關於技術創新和供應鏈管理層面的。
我非常喜歡第一個模塊。要弄清楚限制性的一環是什麼和為什麼,就像是做一道數學難題。要想明白這最關鍵的一環是因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問題會拖延整個運營環節——最緩慢的那一步往往是最重要的一步,但這一步不慎,就會招致滿盤皆輸。很多時候,會有許多復雜的數據讓人搞不清楚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我可以推薦兩個案例,你可以用這兩個案例來檢驗你做這件事情的能力如何:
的處理流程以及,通過這兩個案例,你可以從宏觀上理解同一個概念。
財務報告與控制:創造一個企業差距。
財務報告與控制就是哈佛商學院的「會計」課。我們也學習會計知識,但我們也會學習很多關於激勵與補償機制的東西。
我最喜歡的兩個概念是「責任幅度(span of accountability)」(就是一個雇員要對我們負怎樣的責任)還有「管理幅度(span of control)」(就是一個雇員在他的職位上擁有那些權力)。舉例來說,一個產品經理會有很多責任(打造產品)但他卻幾乎沒有什麼控制能力(因為沒有直屬下級)。
當一個雇員擁有的責任多於權力時,這就造成了一個「企業差距(entrepreneurial gap)」。這種差距通常是通過激勵機制而引發的,從而能夠鼓勵員工超越他們的管理幅度。最關鍵的事情就是用對激勵機制。什麼樣的行為是值得鼓勵的?員工擁有什麼樣的砝碼能夠讓天平傾斜?
在我想要聘請精明的人並且付給他們「合理的」工資之前,現在我想聘請這些精明人,並創造一個企業差距作為一種激勵機制,這種機制有利於他們更好的工作,對公司也有益處。這樣也就更公平了。
⑷ 《哈佛商學院MBA管理全書》看這套書有用嗎還是。。。
我有全套的,全套是400元,每本25元,我看過這本書,寫的比較好,是哈佛投入大量版資金寫的,MBA是工權商管理碩士的簡稱,自哈佛商學院1910年設立此學位至今,其教學內容已經過多次修改,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完善的體系,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將案例教學法貫穿整套體系,將理論原理完全融合,教學重點轉向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它應該不屬於那種紙上談兵的理論書,如果你是學習工商管理或企業管理的,建議你看看。
它較強調全球性經濟競爭和國際化管理;突出企業本位思想,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安排內容,更適應世界經濟的變化和企業發展的要求;加強跨學科內容,重視各個子科之間的聯系,以培養讀者對市場的告訴敏感並形成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風格。
這套書還是比較易懂的,我現在還在上中學,裡面有很多內容還是能看懂的,只是因缺少少部分專業知識而看不懂一些內容,它的美國風格比較濃,它主要培養的是自己獨立的見解,不管行內行外的人都可以看的。
⑸ 《哈佛商學院MBA管理全書》全套10冊最便宜多少錢
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