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課程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機械制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液壓與氣動、機械製造設備、數控技術、自動化控制系統、現代控制工程、機加工實習、現代機械製造技術綜合實訓、專業課程的課程設計、畢業實習(設計)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大學物理
大學物理是廣播電視大學製造大類、電子信息大類、土建大類各專業的公共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可使學生對物理學的基本內容有較全面、較系統的認識,了解自然界的比較完整的物理圖像,對物理學的近代發展和成就以及物理學在工程技術中的應用有初步的了解,在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數據處理、常用儀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求實作風等方面得到初步訓練。本課程的內容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影響深遠,既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打下必要的物理學基礎,也為學生 將來接受、應用和管理高新技術提供初淺的基礎。
工程制圖基礎
本課程3.5學分,課內學時63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必修的制圖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正確使用繪圖工具和儀器;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論和作圖方法;培養解決空間問題的能力;掌握作圖的技能和方法;了解計算機繪圖的基本知識,初步掌握幟CAXA繪圖軟體的使用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制圖打下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緒論、制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識、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換面法、立體、組合體、軸測投影圖、螺紋、機械圖、計算機繪圖。
機械工程制圖
本課程3.5學分,課內學時63.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必修的一門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使學生掌握制圖和讀圖的基本能力,為後續課及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打下必要的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制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識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換面法;畫讀立體、組合體的方法和步驟;軸測投影圖;機件的圖樣畫法;零件圖和裝配圖計算機繪圖。
應用力學
本課程4.5學分,課內學時8l學時,開設一學期。
應用力學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的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般工程力學理論和計算方法,為學習後續課程,也為培養分析和解決基本工程力學問題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工程中的力學問題,本課程的任務、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力學中的 基本概念和靜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力系的簡化與平衡條件及其應用,平面一般力系的簡化與平衡條件及其應用,空間一般力系的基本知識,彈性桿內力分析,彈性桿橫截面上應力分析,應力狀態分析,強度分析,剛度分析,材料力學性能,壓桿穩定,能量法,疲勞強度問題,剛體基本運動,點的合成運動,剛體平面運動,動力學普遍定理及其應用,動靜法及其應用等。
機械設計基礎
本課程5.5學分,課內學時99,實驗學時8,開設一學期。
機械設計基礎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常用機構的工作原理和運動特點,初步具有分析機構和選擇傳動方案的能力;掌 握通用機械零部件的功能和結構特點,初步具有分析簡單機械和設計傳動裝置的能力;具有運用標准、規范、手冊、圖冊等有關技術資料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機器的組成;機器的設計過程及設計原則;平面機構的自由度計算;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及其它傳動機構的方案設計與分析;機械零部件設計概述;帶傳動、齒輪傳動工作能力的分析與設計;軸的設計與校核;滾動軸承、滑動軸承計算和選用;螺紋聯接設計與選用;鍵、銷、過盈配合聯接的設計與選用;聯軸器和離合器的選用;彈簧的選 用;機械零部件的結構分析與設計。
自動控制工程基礎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實驗10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專業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自動控制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以多用機床架台的自動控制系統為例講自動控制的任務、組成、控制方式的分類等自動控制的一般概念以突出機電專業的特點;系統的微分方程描述,傳遞函數及其求取及動態結構圖等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控制系統的時域分析講系統的時域性能描述,一階系統的動態分析,二階系統的動態分析,系統的穩定性分析及穩態誤差分析,系統的零、極點分布與階躍響應的關系;控制系統的頻域分析講典型環節的頻率特性,系統開環對數頻率特性曲線的繪制,頻域穩定性分析和穩定判據,對數頻率特性曲線與穩態誤差,對數頻率特性與階 躍響應的關系;串聯校正的基本規律,串聯校正裝置及其特性,串聯校正的理論設計,反饋校正,復合校正等控制系統的校正;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基本特性,Z變換,離散系統的數學描述,計算機控制系統的采樣周期等計算機控制的基本知識。
機械製造學
本課程8學分,課內學時144,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專業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機械製造相關的金屬切削原理、刀具、金屬加工機床和機械製造加工工藝、裝配工藝的基本原理,提高工業產品性能價格比的基本方法,掌握改善工業生產環境的基本思路,為學生畢業後盡快進入經濟建設做必要的知識、能力儲備。
課程的主要內容: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部分包括金屬切削的基本定義、刀具材料、切削過程的基本規律、提高金屬切削效益的對策等;金屬切削機床部分包括金屬切削機床概述、車床、齒輪機床等;機械製造工藝部分包括工藝規程、加工精度分析、加工表面質量、典型工藝實例、裝配工藝及機械製造設備技術新發展。
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
本課程課3學分,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初步掌握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從事有關工作的能力。
本課程教學內容包括理論與操作兩大部分,主要有: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原理、程序;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文獻法;試點調查法;會議調查方法; 資料的整理;調查資料的分析;調查報告的撰寫等。
⑵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的科目是什麼
高等數學、復機械制圖、機械工製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基礎、電子技術、金屬工藝學、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機械工程材料及熱處理、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製造工藝學、液壓與氣動、數控加工編程等,這是我們學校要學習的課程!!!
⑶ 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的主修課程是什麼
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的主修課程為機械制圖、金屬工藝學、AutoCAD、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工藝與夾具設計、逆向工程與快速成型技術、數控銑床編程與加工、電工電子技術及應用、互換性與測量技術、液壓與氣動技術、ug軟體、Cimatron軟體、機加工實訓、逆向工程與快速成型實訓、數控銑床實訓、金工實訓等。
專業以現代機械設計、先進製造技術為核心,以計算機作為輔助工具,在掌握機械設計與製造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基礎上,學習先進的產品設計、製造、快速成型及質量控制方法。
(3)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課程擴展閱讀:
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就業范圍廣泛,可以在各類生產企業和科研單位從事機械設計及產品設計;也可在汽車製造、軌道交通、船舶工業、輕工業、電子等行業從事工藝設計、生產管理、品質管理等工作。
在機械製造領域,從事CAD/CAM(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製造的英文縮寫)設計、製造,設備管理工作。也可在機電部門從事高級職業技術工作。
⑷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的學習課程有哪些
基礎課程: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主幹學科: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工程、電子技術。
主要課程:
機械設計、機械原理、機械制圖、互換性與測量技術、氣壓與液壓傳動、數控技術、工程力學、機械工程測量與測試技術、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
機械製造(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為國內第一批碩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流動站。1987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學科所在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國家製造業人才培養基地,首批一級學科博士點授權點,承擔了國家「863」計劃項目、攀登計劃項目、「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經過多年建設,在6個研究方向上,形成了以國內知名教授為學術帶頭人、中青年骨幹為主體的實力強大的學術梯隊,取得了多項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學術界具有重要地位,並且培養了一批高水平人才,在國民經濟中起到重大促進作用。
⑸ 本科專業的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需要學習那些專業課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主幹課程:
工程圖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基礎、氣動與液壓技術、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機械工程材料、機械CAD/CAM、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設計等。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主幹學科:
力學、機械工程、電氣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要求: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製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製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5)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課程擴展閱讀: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 較系統地掌握該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工程學、機械製造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 具有該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
4. 具有該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發展趨勢。
5. 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
6. 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就業前景: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涉及機械行業中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諸多的方向,是社會需求很大的一個行業。具體研究的內容有,開發低公害汽車發動機、提供機械性能的鋁合金和形狀記憶合金的新材料。
研究提高汽車渦輪增壓發動機性能與開發減震降噪的機械等許多課題。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在航天、造船、采礦等工業領域的發展,機械製造和自動化更加需要長足的發展,並且存在極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⑹ 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主要是干什麼的
這個專業就業面是非常廣,但不要去什麼機床廠之類,多學習控制類和單片機聯系機械,出來比IT 的工資高多了。 你認為要多學控制類和單片機,然後聯系機械,呵呵~~~~,你把機械想得太簡單了,機械是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大學里學到的專業知識不過是機械專業知識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而已,而且學習機械不在實踐中學習簡直就是水中撈月,而且還要有機遇,比如很多東西沒機會用過,見過,永遠搞不清楚裡面的門道.搞機械的能把機械搞好了就很不錯了,材料\工藝\設計,哪一樣沒有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功底才能掌握比較透徹? 而且這個專業,你可以業余時間學習計算機,然後運用到這個專業中,前途很廣的,實在不想搞機械,就轉到網路,比那種單純學計算機的牛多了。 學機械的轉到計算機\網路,說句老實話,我看不到這樣做的優勢,只能看到劣勢,如果能把機械和電\電機結合起來,還有點前途,如果轉到純計算機,就等於把自己專業完全放棄了,要和人家比計算機怎麼可能比得過計算機專業的呢?畢竟計算機專業的專業課上得比人家少,理論沒人家強啊
⑺ 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主要干什麼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解釋:是一門研究機械製造理論、製造技術、自動化製造系統和先進製造模式的研究生學科。該學科融合了各相關學科的最新發展,使製造技術、製造系統和製造模式呈現出全新的面貌。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目標很明確,就是將機械設備與自動化通過計算機的方式結合起來,形成一系列先進的製造技術,包括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M(計算機輔助製造)、FMC(柔性製造系統)等等,最終形成大規模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使傳統的機械加工得到質的飛躍。具體在工業中的應用包括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
方向:本專業下設計算機控制、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汽車運用工程等專業方向。學生在修完必要的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後,可根據社會需求以及自身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專業方向。
——計算機控制專業方向
本專業方向培養將自控學、電子學、計算機技術與機械學相結合,可提高機電設備智能化、自動化程度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方向學習自動化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訓練進行機電設備控制、運行管理的能力。主要課程有:控制工程基礎、機電控制技術、單片機介面技術、流體控制技術等。
——數控技術專業方向
本專業方向培養適應現代製造業需要,掌握數控技術,熟悉數控設備和系統,可從事數控設備技術管理、工藝編程、設備調試維護及故障診斷維修等工作的技術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方向學習數控設備及系統的結構、性能和工作原理,訓練數控設備及系統的控制、運行管理、編程、維護與維修、操作的能力。主要課程有:數控技術、數控機床驅動與控制、數控加工工藝、CAD/CAM工程軟體應用、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等。
——機電一體化專業方向
本專業方向培養將機械學、電子學與計算機技術有機結合,可從事光機電一體化、微電子、汽車、生物醫葯等產業生產設備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的機電一體化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方向學習機電一體化、數控的相關知識,訓練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應用研究、運行管理能力。主要課程有:測試技術、數控技術、數控機床故障診斷、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等。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專業方向
本專業方向培養將現代製造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相結合,應用先進製造技術和計算機輔助技術實現產品、生產裝備的設計與製造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方向學習現代製造工程的相關知識,訓練使用大型高檔工程軟體進行產品、生產裝備的設計與製造的能力。主要課程有:三維實體造型設計、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數控加工、製造過程信息管理等。
——汽車運用工程
本專業方向培養掌握機械、計算機、外語等基礎知識和汽車運用工程專業知識,具有現代汽車檢測、故障診斷、維修、管理、營銷能力,能在與汽車相關的單位或部門從事現代汽車技術服務、技術管理和技術開發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有:汽車構造、汽車運用工程、現代汽車診斷與檢測技術、汽車電器與電控技術、汽車維修工程、市場營銷學、汽車運輸企業管理。
畢業生可在汽車生產廠的製造、營銷等部門以及汽車運輸、修理、檢測、配件營銷及交通管理等企事業單位或相關部門,從事生產、維修、運用管理、經營銷售、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等工作。
就業前景: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研究生多年來供不應求,供需比一直在1:10以上。根據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的人才市場調查顯示,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一直排在人才需求的前列。
據了解,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各大城市及沿海地區高新技術的科研、開發和生產單位就業。加入WTO後,中國逐漸成為世界新的製造中心和加工中心,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發展趨勢良好。
⑻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哪些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本專業培養從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方面回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學生答除學習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有:工程力學、機械設計、電工與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應用、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製造技術、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方法、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數控技術等。
學生畢業後能在機械設計製造領域從事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工作。
本專業學制四年,招生錄取時要求考生無色盲。
本專業是安徽省本科教改示範專業。
⑼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要學哪些課程
主幹學科:力學、機械工程。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工程熱力學、現代控制理論、材料加工工藝與設備、測試技術、計算機系列課程、經營與管理、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理論課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是以有關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研究和解決在開發、設計、製造、安裝、運用和修理各種機械中的全部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
(9)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課程擴展閱讀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工程學、機械製造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
5、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
6、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