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課程感想
㈠ 你們在攝影課上都學到了什麼
好的老師會發掘啟發你的自學能力,而不好的老師大都照本宣科。
攝影課學的是技術內原理,實踐是靠自容己,和老師不斷的指導。好的老師會在如何做好攝影師外教你如何以一個編導或者導演的思維去學做一名好的攝影師。
其實無論學什麼,都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㈡ 通過學習攝影攝像這門課您學到了什麼知識它有什麼用請舉例說明
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世界
發現了更多平時從來沒注意過的東西
㈢ 攝影選修課心得體會
非常感謝學校給我抄們開設了《攝影襲技術》選修課。盡管這學期課時不多,但自己的收獲還是很大的。以前在沒有學習攝影之前,總是很羨慕那些手拿相機記錄生活美好瞬間的人。後來我才知道,攝影裡面也是有好多技巧是需要我們掌握的。通過這一個學期來的學習,讓我不再是拿起相機就胡亂的拍攝,而是用心去取景、構圖,再按動快門。盡管目前我還不能拍出很高質量的照片,但我相信通過《攝影技術》選修課的學習,不斷的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就一定會有好的作品。
在攝影課上,老師總是將自己所到之處拍攝的美景給我們做介紹,這不僅豐富了我們的地理常識,更讓我明白了攝影作品的好壞還取決於我們的審美觀,而這正是一件好的作品的魅力之處。攝影這門課,讓我對美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真正明白了;「現實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也讓自己永葆一顆美的心去審視我們的生活,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很大好處的。我也相信,我會從此喜歡上攝影這門「藝術」,相機會伴隨我一路走下去。
㈣ 大學生攝影課心得
攝影課的心得體會 我拍攝的時候,做到了平、穩、清。不過我沒有照相機,只能用手機,道理應該是一樣的吧。
老師講的挺好的,就是有些專業詞彙不明白啊,但也懂得了一些東西,什麼拍攝速度啊,和光線什麼的。只可惜時間太短了,老師本來要給看相片的但是沒有。
我這有兩張照片試著說一下。
人像: 在這張「耐人尋味的坐姿」作品中,由於拍攝,角度的合理選擇,坐著的人像和呈半剪影狀的樹木求得了畫面的均衡,又由於樹木是呈半剪影狀的,並且在人像後方,使得被攝主體(人)很自然的體現出來。
景像:在這張「開枝散葉」作品中,由於被攝主體外觀比較均勻,所以將其放置在畫面的中央,然後再通過調整焦距,准確地攝取一定的景物范圍,達到通過畫面構圖准確地向觀眾表達出所要闡述的內容的效果。被攝主體前面的花叢畫面有一定程度上的不清晰,被攝主體後面的景象一片翠綠,都是沒有規則的畫面,也正是由於產生這種不規則的畫面才體現得到外觀比較均勻的被攝主體的不同之處。
很感謝老師能夠安排我們進行這兩節實驗操作課,使得我們能夠根據理論結合實際,在一定程度上親自體會到了攝影的趣味,在此同時,通過作品的反饋作用,我們進一步地提高了攝影的技術與更好地鞏固了攝像的操作要領。在此過程中,手握著沉甸甸的照相機,對准了每一個耐人尋味的鏡頭,「咔嚓」一下,留下了永恆的瞬間。還能欣賞到其他同學精彩的作品,又開闊了視野,真是一舉數得的好事!!
我愛上了攝像,真的啊!
從對攝像知識的不熟悉到愛上了攝像活動,這是我經過攝像實驗課後最大的體會。在攝像活動之前,老師曾把攝像機拿到教室讓我們觀摩,接觸,但由於人數過多,那時並不能滿足每位同學都可以實際地操作一下,其中也包括我。
對一個從未碰過攝像機的人,像我,非常了解自己的攝像水平,所以在實驗課之前,我很詳細地看了教材中有關的攝像技術講解,希望到時能在實踐中快速地學習與掌握。
我選取的拍攝題材是:籃球課的師生互動。
通過拍攝教師如何授課,學生如何模範,師生如何交流等鏡頭體現在籃球課上師生互動的內容。
由於准備工夫比較充足,所以在拍攝的過程中我很快就熟悉了攝像的一些簡單技術,並且逐漸地得到提升,也正因為如此,我漸漸地對攝像活動產生了興趣。在拍攝過程中,我通過攝像機機位的移動、鏡頭的焦距變換、取景的范圍與聲音的採取等一些比較簡單的攝影技術按時完成了我的作品。我在運動畫面拍攝所用到的鏡頭運動技巧有推鏡頭、拉鏡頭、搖鏡頭和移鏡頭,並且運用得也比較規范。
經過攝像活動,我有些感觸,在生活中有許多微妙的細節,我們要抓住時機,盡量去捕獲。在拍攝的同時,盡量增加對其他作品的觀摩學習,有的時候就是一個很好的啟發,再結合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會拍出好的作品來只是早晚的事情。
希望我以後也能拍出好的作品來
㈤ 求篇攝影課課後的感想!
《攝影感想》
要真正拍好一張照片,並不簡單,我的體會是:無論什麼事情都不要被表面所蒙騙,不要小看任何事物,不要自以為沒什麼了不起的!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你才會明白其實不管學什麼都無底的!雖說攝影課的開設還不足一個月,但我從中找到了快樂!
學校的條件很艱苦,相機是ZENIT 412的,鏡頭不僅不能變焦,而且取景框與實際的有很大的區別,光圈最小隻有f16,快門最快只有1/500,且不帶閃光燈,此等級的相機當我拿到手裡時不知如何是好?
在這時,老師說了一句:差的相機完全可以拍出好的照片出來!!
這時我的態度開始改變,條件是艱苦點,要想學好點的話,這就需要我們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鑽研,把握基本技能和要領,多閱讀與之相關的書籍,不懂就問!!
大導演張藝謀在國外得獎時,記者問他:張先生,在您取得現在的成就時,您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他的回答是:是我當初那架陳舊破老的相機使我不得不花足夠多的時間與精力對待,使我有了扎實的基礎,使我有了使我有了平常人所沒有的經驗.,使我有了一雙尖銳的眼睛!
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著很多無人得知的故事!成功的照片也是如此!
好照片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拍出的,回想當年偶然有相機時,拍些簡單的花花草草,畫面上毫無意義卻斑斕的色彩表現都能讓我有勇氣拿出來和朋友們分享,獲得快樂!而現在,或許技術和感覺都已進入到了另一個階段,但眼光挑剔了,喜歡思考,要懂自己拍的內容,懂了內容下一步又該如何去表達你的內容,然後其他的一切手段都是因為有內容才變得有意義。
在攝影練習中,我經常出沒在火車站,因為在那裡人很多,發生的事情也就多,抓拍到的畫面也就多了,其中有一次在候車室,我為了使進站人群的畫面廣一點,鑽到進站台檢查員的旁邊的高處拍了一張,完事之後,來了一為女檢查員把我叫進了站長辦公室,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並沒緊張,因為我只是一位學生,不是記者,站長親切地說:即使中央的記者來了也得要經過我的許可,方才進入站內!但事後我還是多次進入站內拍攝!因為我喜歡!
火車站是一個復雜的地方,站內站外都是擠著提著小包扛著大包的人群,來自全國各地,農民最多,一個個蓬頭垢面,表情麻木,行走坐立,隨地一堆堆睡的隨處可見!我對他們的拍攝並不是歧視,並不是拿來博得大家一笑,相反只是關愛!雜志上的再漂亮也比不上自己站在那裡拍,雜志上拍的是風景,自己拍的是回憶,是對現實生活現場的記錄。
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以及上帝賜予每個人的臉孔和表情,為攝影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只有有心,普通愛好者或者攝影師完全可以創作出與眾不同的優秀作品來,
技術的成分很少,運氣的成分很多,主要靠觀察,靠等待,但運氣總是光顧那些一直在觀察、在等待的人們的。有時候我在火車站內為了想拍某一個內容,不得不在旁邊等上上個來小時,在我的作品中最典型的是有一個人在進候車室時,在門口把包放在地上檢查的動作,門上寫著:嚴禁帶危險品進站,還有一張是老太太看車牌的一瞬間!除了靠等待,抓拍也很重要,有時候還要大著膽子,在北京火車站時三個警察擒拿小偷的現場,可惜沒有對准焦,當時情形是有點困難,因為沒有變焦鏡頭!!
在拍人物有些時候還得需要與對象溝通,你想拍人家,人家不一定樂意!
攝影應該是多樣的,對象應該是廣泛的,但要有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如你愛他!你就要付出行動!!!
㈥ 求一篇新聞攝影課期末 實踐心得。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我的收獲頗豐,在這里我把我的心得歸納為三方面: 一:感受到攝影的魅力二:領略到蘇州的美景三:領悟到攝影與專業的關系我一直對攝影比較剛興趣,因此就加入了暑期社會實踐攝影小分隊。經過了這次社會實踐,我從攝影家和自己的實踐中切身感受到了攝影的魅力——相機可以留住並且美化生活中美麗的瞬間。俗話說:「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而一旦你發現美,卻又只是那一瞬間,仍然是一種遺憾,因為你無法與他人分享……而攝影卻能彌補這種遺憾。攝影,不僅可以留住生活中的美麗瞬間,而且它是一門藝術,能對那瞬間創造出各種你想要的效果。攝影,是一種光的藝術。主要講究的是取景、光圈和快門。另外還有白平衡、感光度……取景,是我們發現美的重要部分。取景,要靠我們個人的審美觀和藝術陶冶,懂得把周圍的一些不美的因素給去掉,取景才算是好的,攝影中取景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光圈,主要調節的是虛化效果,這也是一種二次取景,即把取景框內的主要景物留住並清晰化,然後把次要的景物虛化掉,這樣子就可以突出和強化了出題;快門,主要調節快門時間。當我們要抓拍運動速度很快的物體瞬間時,就要提高快門速度。而當我們要拍夜景或潺潺流水時就降低快門速度;不同的白平衡,會創造出不同的色彩效果,不同的感光度,能感應不同強度的光……總之,掌握了這些攝影技巧,我們就可以創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為生活中的美錦上添花。這就是攝影的魅力。來蘇州一年了,發現蘇州處處有美景。在蘇州,你不僅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還可切身感受中國開始與國際同步的現代化氣息。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我去到了我以前沒有去玩的伊山湖和荷塘月色。發現那裡的美更加動人,尤其是荷塘月色,積淀著豐厚的吳地文化。現今在那風景如畫的水鄉腹地,以荷塘濕地生態系統為依託,集生態旅遊、休閑觀光、荷文化產業、科普教育和濕地保護於一體,為國內最大的以荷花為主題的城市濕地公園。她盡顯江南水鄉詩畫風情。原來,荷花最美的地方在蘇州。我們專業是設計類的,需要藝術的陶冶,而攝影本身就是一門藝術。藝術需要的是一種審美:取景、取捨、色彩……而這些都是攝影的基本內容。而且我們學設計的經常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別人的設計成果,經常需要拍照做記錄的。攝影是一門藝術,但它並不高深莫測。把所看到的精彩瞬間拍下來,對歷史作一個生動的圖像記載,為人生留下一筆精神財富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而我們就要發揚這種藝術,這不僅是我們的一種娛樂,還有益於我們的專業,甚至人生。
㈦ 時裝攝影課程的目的什麼
你好,現在時裝攝影課程的目的主要是培訓攝影方面的知識,以通識教育為目的的本科專業時裝攝影課程教學接納分多專業內容
㈧ 從攝影課中你得到了什麼
學習如何拍出好照片,但其實自己沒怎麼學到,主要是一些基本技巧。O(∩_∩)O~
㈨ 求攝影課的心得,3000字左右
沒接觸這門課程之前,基於這個時代發展變化考慮,我對它的理解僅限於用數碼相機的創作,但當上了第一節課之後我明白,這才是對攝影及創作的回歸,對原始和基礎的探求。相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大同小異,社會在進步,但是這種傳統機械式相機還是有無可替代的功用,也遠未退出歷史的舞台。要想在以後運用起數碼相機此類衍生品游刃有餘,學習這門課程是很有必要的。
有一句話說 「美來自內心」講得很有道理,看到老師在課上給我們展示的一組組風光旖旎的照片,我覺得在具備專業知識的背後,更是用心在創作,快門之下的靈機閃現,表達得如此淋漓盡致。每個人都有創作的慾望,照片不僅是簡單的風景靜物寫實,而且是一個人思維想法最惟妙惟肖地傳達。
可光靠老師介紹,自己操作是另一回事。裝膠卷、調焦距、選擇快門速度和光圈……我慢慢實踐和摸索,漸漸懂得了如何運用相機來拍照。我和小組的其他成員先在大禮堂取景,根據老師提供的數據拍攝,「2.8光圈,快門速度1/250s,拍攝時間……」我詳細記錄每次拍照的數據。大家相互交流相互指導,完成作業後,又利用剩下的膠卷搞「自由創作」——情景劇,在快樂的氛圍中鞏固了攝影知識。
幾百分之一秒的快門速度,恰恰定格某一刻,是件「說來容易做不容易」的事。拍照的時候也會遇到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到底自己學好並用心創作,好的作品如同囊中取物,召之即來,正所謂以不變應萬變。
這是滲透想法和表現創意的一門學問、一種美學。「學以致用」,我相信,通過本學期對《攝影技術》的學習,是創作的一個起步,今後要不斷運用這門知識,去提高自己的創作水平。在此,特別感謝老師在本學期給予我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