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文化課程描述
1. 德國文化 資料
德國的文化:
聯邦德國的聯邦制結構在文化生活領域中,表現的比任何其他地方都更為明顯。各州都有自己大大小小各具特徵的文化中心,開展自己獨特的文化生活。
德意志圖書館設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萊比錫和柏林。聯邦檔案館的中央館址在科布倫次,它在柏林、波茨坦、布萊斯高的弗賴堡和拜羅伊特都設有分館。
漢堡是新聞媒介最集中的地方,科隆、杜塞爾多夫和卡塞爾僅僅是當代藝術生活的 3個中心,柏林的劇院數量居於德國首位。最有價值的博物館分布在柏林、慕尼黑、紐倫堡、科隆和斯圖加特。兩所最重要的文學檔案館在馬爾巴赫和魏瑪。
主要機構:
德國文化理事會 是藝術和媒體界、文化界、藝術科學、文化教育和文化介紹領域里的聯合會、設施以及專家們的一個文化政策方向的講壇。它首先將自己看作是咨詢和提供服務的辦事機構。
文化經紀組織 同外國在文化協定框架內的文化合作,以及國際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上由自己負責的法律上獨立的經紀組織進行。它們作為對外文化政策的一部分,其活動資金來自德國外交部預算。
新聞出版:
德國新聞出版業十分發達,報刊種類繁多。 2001年出版的各類報紙有412種,其中日報382種。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是《圖片報》,2001年為429萬份;最大的地方性報紙是《西德意志匯報》,發行量110.5萬份。各類雜志近萬種,其中各類大眾雜志2040種,總發行量12445萬份;各種專業刊物3590種,總發行量1724萬份。最重要的時事政治性周刊《明鏡》2000年3月發行為105.2萬份。
德意志新聞社 :
1949年成立,為私營股份有限公司,下設報紙、廣播和電視新聞200多個部門,屬於世界大通訊社之一。總社在漢堡,圖片新聞編輯總部在法蘭克福,在國內其它50多個城市設有分社或編輯部,在80多個國家派駐記者或聘用撰稿人。是德國大眾傳媒的主要消息來源。
廣播電台:
德國廣播電台,由聯邦政府和州廣播電台出資興辦,主要負責對國內廣播;成立於 1960年的德國之聲電台,總部設在科隆,由聯邦出資興辦,用包括中文在內的31種語言向全世界廣播,並用德、漢、英等語言播放電視新聞節目。
電視台:
德國電視一台( ARD),由各州電台、德國廣播電台和德國之聲電台組成德國廣播協會,共同經營,播放全國性的第一套節目及地方性的第三套節目;德國電視二台(ZDF),是德國最大的電視台,1961年由各州共同組建,總部設在美因茲,播放第二套節目。另外一些衛星電視節目如德國電視台的1 PLUS和私營電視台如SAT 1、RTL、PRO 7也擁有大量觀眾。
2. 誰能簡要給我介紹一下德國文化
德國的文化:
聯邦德國的聯邦制結構在文化生活領域中,表現的比任何其他地方都更為明顯。各州都有自己大大小小各具特徵的文化中心,開展自己獨特的文化生活。
德意志圖書館設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萊比錫和柏林。聯邦檔案館的中央館址在科布倫次,它在柏林、波茨坦、布萊斯高的弗賴堡和拜羅伊特都設有分館。
漢堡是新聞媒介最集中的地方,科隆、杜塞爾多夫和卡塞爾僅僅是當代藝術生活的 3個中心,柏林的劇院數量居於德國首位。最有價值的博物館分布在柏林、慕尼黑、紐倫堡、科隆和斯圖加特。兩所最重要的文學檔案館在馬爾巴赫和魏瑪。
主要機構:
德國文化理事會 是藝術和媒體界、文化界、藝術科學、文化教育和文化介紹領域里的聯合會、設施以及專家們的一個文化政策方向的講壇。它首先將自己看作是咨詢和提供服務的辦事機構。
文化經紀組織 同外國在文化協定框架內的文化合作,以及國際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上由自己負責的法律上獨立的經紀組織進行。它們作為對外文化政策的一部分,其活動資金來自德國外交部預算。
新聞出版:
德國新聞出版業十分發達,報刊種類繁多。 2001年出版的各類報紙有412種,其中日報382種。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是《圖片報》,2001年為429萬份;最大的地方性報紙是《西德意志匯報》,發行量110.5萬份。各類雜志近萬種,其中各類大眾雜志2040種,總發行量12445萬份;各種專業刊物3590種,總發行量1724萬份。最重要的時事政治性周刊《明鏡》2000年3月發行為105.2萬份。
德意志新聞社 :
1949年成立,為私營股份有限公司,下設報紙、廣播和電視新聞200多個部門,屬於世界大通訊社之一。總社在漢堡,圖片新聞編輯總部在法蘭克福,在國內其它50多個城市設有分社或編輯部,在80多個國家派駐記者或聘用撰稿人。是德國大眾傳媒的主要消息來源。
廣播電台:
德國廣播電台,由聯邦政府和州廣播電台出資興辦,主要負責對國內廣播;成立於 1960年的德國之聲電台,總部設在科隆,由聯邦出資興辦,用包括中文在內的31種語言向全世界廣播,並用德、漢、英等語言播放電視新聞節目。
電視台:
德國電視一台( ARD),由各州電台、德國廣播電台和德國之聲電台組成德國廣播協會,共同經營,播放全國性的第一套節目及地方性的第三套節目;德國電視二台(ZDF),是德國最大的電視台,1961年由各州共同組建,總部設在美因茲,播放第二套節目。另外一些衛星電視節目如德國電視台的1 PLUS和私營電視台如SAT 1、RTL、PRO 7也擁有大量觀眾。
3. 德國文化介紹一下唄
德語是大國的語言,但是世界上說德語的國家很少只有5個(德國,奧地利,瑞士,盧森堡,列支敦斯登,以德語為二外的更是極少
德國人向來以嚴肅冷靜著稱,據說德國人的時間觀念是螺旋式的,不像大多數國家認為是直線式的
德國是宗教改革的發源地,改變了近代思想的正統思想,據說古登堡在1452年發明了印刷術,促進了聖經的傳播
德國的哲學在近代享有崇高的地位,最著名的有萊布尼茲,康德,黑格爾,尼采和馬克思,當然費希特,費爾巴哈,謝林也很有聲望。黑格爾的《小邏輯》據說十分晦澀,還有他的《歷史哲學》很出名,但是最有地位的康德,據說是個傳奇人物,倒不是因為他一輩子沒結婚,而是因為據說他恨所有的女人除了他母親;這個大人物一輩子都沒出過城,只是生活在普魯士的柯尼斯堡;他有十分准時的散步習慣,以至於鄰居們都根據他散步時間來對鍾表;可是這個人居然有幾次也打亂了生物鍾,那是他在讀盧梭的《愛彌爾》的時候。他寫的三部著作被認為是近代哲學界最高深莫測的名著《純粹理性批評》《實踐理性批評》《判斷力批評》,難度更在黑格爾的之上。另外,馬克思的理論就太有名了,不說了
音樂界也很有名,像古典主義的巴赫,浪漫主義的貝多芬,還有莫扎特,海頓等等
德國的科隆大教堂是世界第四大教堂,始建於13世紀,建成於19世紀,建了600年,其中融入了多種風格
海德堡大學是德語世界第三古老的大學(前兩個是查理大學和維也納大學),建於1386;柏林大學由於在19世紀早期將科學技術作為大學的重要課程並且和經濟生產相聯系,促進了德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也改革了歐洲大學的種種弊端,而被稱為現代大學之父
4. 德國文化
德國不但是歐洲文化的「濃縮版」,也在世界文化之林佔有一席之地。德國目前有140家公立劇院、130多家公立歌劇舞劇院以及管弦樂隊。
不僅如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德國就有38個歷史文化古跡入圍。每年,來自全球成千上萬的遊客都慕名到德國觀光旅遊。
德國對從事文化產業的「文化個體化」提供的社保在世界各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據德國財政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德國聯邦政府共為18萬包括記者、編輯、出版人在內的「文化個體化」提供了養老、醫療在內的各種保險。
對於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自由職業者來說,國家的這一對他們「生老病死」的「兜底」做法讓其感到既溫暖又貼心。
(4)德國文化課程描述擴展閱讀:
在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從業者的社會保險的構成是這樣的:從業者自籌一半,而剩下的一半中,聯邦政府掏20%,從業者所在單位掏30%。這樣的話,文化創意產業從業者就可以像領取工資的雇員那樣擁有一份體面的社保。
德國聯邦政府還非常重視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財政扶持,而BKM在其中則發揮著非常關鍵性的作用。
據BKM提供的一份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產生的利潤總額為1430億歐元,為大約100多萬人提供了相應的就業崗位,而文化創意產業所涉及的業務則高達24.7萬個。
5. 一段話描述德國的文化
. 標准化。德國人辦事一板一眼,嚴肅認真(有時候覺得迂腐)但是凡事都是按照標准來做。而且他們也真的有各種各樣的標准來應付這些事情。我們國家也有工業標准,GB。但是和人家德國比,真可以說得上簡陋。打個比方,我們的標准,是告訴你結果是什麼,是檢驗性的。他們的標准詳細到了該怎麼做,是指導性的,詳細到你設計一個東西只要把已知條件代入,就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流程把東西設計出來,即使你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德國在工程上的標准十分龐大,大的有DIN(德國工業標准),VDE(德國工程師協會),小的有各行各業的組織定的標准。他們的科學共享精神也很濃厚,要在網上查找相關的資料,可以輕易的在google 上找到無數的試驗和文獻。你根本無需重復別人的勞動。
德國人的守紀律、嚴謹,德國社會運作的高度流程化,世界聞名。德國的政府、企業……都是高度流程化,內部分工極明確,每一事項都有專人負責,旁人不得越權,每個人只需做好分內的事,整個機構就可流暢運轉。
德國人恪守的流程,在正常情況下,能夠百分之百地保證完成工作的質量。比如德國人鋪馬路,要鋪多少層材料,每層多厚,都有嚴格的標准。德國人會不時用尺子去量,以保證每一層的厚度絕對符合規定。這樣鋪出來的馬路,多少年都不會壞。
當然,要想用上這個馬路,你也得先等上很長一段時間。
6. 我想要了解德國文化
我前幾陣子買了一本《德國精神》,裡面有講德國文化、歷史。
7. 德國文化特徵
德國企業文化特點
在國際市場上,德國製造和德國標准通常代表著高品質,是消費者可以完全信賴的。在這方面,就連一向以高品質取勝的日本人都不得不甘拜下風。對於這種現象,日本經濟學家進行了潛心的研究。根據相關的研究成果,日本經濟學家認為,德國企業的高質量產品主要取決於德國企業的高質量的文化。與其他國家的企業文化相比,德國企業文化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顯著特點:
1.縮短工時
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30年中,德國工人的工時已經減少了500小時。在工資和工時關繫上,德國是工資不斷上升、工時逐漸減少;日本盡管工資高,但工時卻相當長;英國、美國雖然工時也在減少,但遠不如德國明顯。
2.高附加值經營
比較日本和德國兩國的貿易品種單價就可以發現,在機器設備和汽車方面,兩國價格相差2至4倍。日本出口的往往是大路貨,而其他國家從德國買入的卻是清一色的高級產品。德國的實踐證明,高附加值經營的關鍵是高度專業性,促其形成的因素有文化、國民性、思維方法等。具體體現在管理上,就形成了德國特有的技師制度。具體體現在研究開發上,就是集中優勢力量,深入研究有限領域,從而產生非凡的獨創性和獨特性。技師制度和研究開發中的獨創性是德國企業通常採用的兩種方法,這也是德國經濟持久強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3.雙重教育培訓制度
在教育培訓制度方面,德國通常實行雙重教育培訓系統,形成學校教育和工廠企業教育培訓雙重機構。德國教育系統的特色十分鮮明,有七至八成的學生在十五六歲時就已區分各自的主攻方向,確定了自己一生的努力目標。由此產生的高度專業性也就成為德國工匠卓越技術的源泉。從世界范圍來看,技師制度的確是德國特有的一項制度。以小汽車為例,組裝完成的汽車從生產線上出來時,技師就上場工作了。整個裝配工作的三分之一是由德才兼備的技師親自處理的收尾工序,其產品的質量自然有了絕對的保證。盡管日本的汽車品質非常高超,但卻始終難以超越德國汽車的水準,關鍵原因正在於此。因此,雙重教育培訓制度下形成的技師制度確實是德國企業文化的一大亮點。
4.注重創新研究開發
長期以來,德國企業高度重視開展創新活動,並為此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目前,德國研究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2.9%,位居世界前列。德國人始終相信一句話:真正決定企業未來的前途命運的應當是研究與開發,而不是別的不能人為把握的什麼客觀因素。不管經濟如何不景氣,德國企業始終不削減開發費用。事實證明,德國企業的這種戰略眼光確實是非常高遠的。在研究中重視高度的獨創性和高度的專業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創造潛力,這正是德國研究與開發體制的一大長處。
8. 德國文化簡介一千字左右
德國文化簡介:
德國在歷史上被稱作「詩人與思想家的國家」(Das Land der Dichter und Denker)。德語文學專的歷史可追溯到中屬世紀,受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德國的18世紀文學走向頂峰。歌德、海涅、席勒、萊辛和格林兄弟都是傑出的代表。不少德國畫家的作品享有高度國際知名度,創作形式也相當多元。源自德國地區的卡羅琳式建築及奧托式建築促進了羅曼式建築發展,之後則以哥特式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及巴洛克建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