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財經大學精品課程
Ⅰ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qq群
中南新生之家(滿)27010925
中南新生樂園(滿)19848478
中南新生天地(滿)14080808
中南新生戰略(還有60空位)14813889
中南新生寶地(有40空位)27010140
中南新生薈萃(有50空位)27691225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幹,兼有哲學、文學、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學校現有兩個校區,南湖校區位於風景秀麗的南湖湖畔,首義校區位於歷史悠久的黃鶴樓下。
歷史底蘊深厚,發展穩中求快。學校前身是1948年以鄧小平為第一書記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創建,並由第二書記陳毅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的中原大學。1953年,在全國高等院校調整中,以中原大學財經學院、政法學院為基礎,薈萃中南地區六省多所高等學校的財經、政法系科,分別成立了中南財經學院和中南政法學院。1958年,中南財經學院和中南政法學院及中南政法幹校、武漢大學法律系合並成為湖北大學。「文革」期間,教育事業遭到嚴重摧殘,1971年湖北大學改名為湖北財經專科學校。1978年1月,湖北省批准學校更名為湖北財經學院,並成為首批恢復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9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湖北財經學院由財政部及湖北省雙重領導,以財政部為主。1984年12月,以湖北財經學院法律系為基礎,恢復重建中南政法學院,歸司法部領導。1985年9月,湖北財經學院更名為中南財經大學,鄧小平親筆題寫了校名。2000年2月,國務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財經大學和中南政法學院合並,於2000年5月26日組建成新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5年9月,學校跨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11年6月,學校進入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12年10月,教育部、財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簽署正式協議,共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斐然。學校下設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院、經濟學院、財政稅務學院、金融學院、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外國語學院、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學院(MPAcc中心)、公共管理學院(MPA中心)、統計與數學學院、信息與安全工程學院、知識產權學院、MBA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網路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文瀾學院等19個學院。現有「長江學者」1人,「楚天學者」21人,49名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23名教師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2名教師獲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學校有2人榮獲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7人入選教育部「青年教師資助計劃」,32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入選湖北省「跨世紀111人才工程」,27人入選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
「十五」時期以來,學校教師共承擔完成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800餘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教育部門重大攻關科研項目200餘項,國家教育部、國家財政部和國家司法部等科研課題600餘項。2000年以來,共取得科研成果20000餘項,其中專著900餘部、教材1000餘部、論文17000餘篇,在國外發表成果600餘項。
培養體系完備,教學質量優異。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餘人,碩士生6000餘人,博士生900餘人,成人教育學生9000餘人,每年接受來華留學生400餘人次。學校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三大學科為主幹,多學科交叉融合、協調互動,通過優勢學科、品牌專業、精品課程、優質教材、主講教師形成人才培養合力。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10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5個。學校現有51個本科專業,1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後流動站,以及 1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並擁有各層次外國留學生、港澳台地區學生的招生權。學校還擁有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7個教學實習基地,2個創新人才實驗區,1個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截至目前,我校連續3年成為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高校,共有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品牌專業16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5門、國家級雙語課程6門、省級精品課程31門、校級精品課程68門、國家級精品教材2本。
學校十分重視教育教學質量,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確立科學的「以生為本」、「全面質量觀」、「特色制勝觀」、「協調發展觀」等教育思想觀念,突出「創新型、融通性、國際化」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一方面開設了商貿英語、法律英語、法制新聞、經濟新聞、司法會計、經濟倫理、法經濟學、經濟偵查等極具特色的學科;另一方面,在全國高校公共基礎課中首先創設了「經濟學通論」、「法學通論」和「管理學通論」三門必修課程,有力推動了經、法、管三大互動學科的交叉、滲透與融合。為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科學素養與團隊精神,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在大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還主辦、承辦和參加一系列的全國性、地區性本科學生學科競賽活動,並取得優異的成績。作為全國最大的財經政法人才培養基地之一,我校在半個多世紀的歷史積淀與改革發展中,逐步形成了「辦特色、創一流」的辦學理念及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打造了人才培養上的核心競爭力,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高位,就業層次較高。
責任意識強烈,社會服務深廣。學校一直堅持科學研究與現代化建設相結合,充分發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價值導向功能、研究工作的資政功能以及師資隊伍的服務功能。學校科學研究工作確立了「頂天立地」(即基礎研究追求高深、應用研究貼近實際)的發展戰略,牢固樹立起「立足湖北、面向全國、特色鮮明、主動服務」的思想,發揮學科優勢,全力締造財經政法領域思想庫,努力打造「中部崛起」的智力服務品牌,形成了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法制建設、經濟建設提供強大智力支持的格局。學校與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合作,連續多年作為閱卷中心承擔全國中國注冊會計師(CPA)考試的閱卷工作;與國家司法部門司法考試中心聯手,多次承擔全國司法考試閱卷工作。
對外交流活躍,國際化水平高。在對外學術交流方面,學校與美洲、歐洲、亞洲、大洋洲的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國際合作研究和國際學術交流關系。學校與韓國東西大學合作舉辦有視覺傳達設計(動漫遊戲方向)和電影學(影像內容方向)本科教育項目,為教育部同類專業項目中第一個與亞洲高校合作的項目。學校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合作建設有孔子學院,並與瑞典隆德大學、法國賽爾齊·篷多瓦茲大學、法國加萊高等商業學院、法國里昂三大、法國聖埃蒂安高等商業學院、日本大分大學和美國石溪大學等均有交換生項目,與英國卡迪夫大學、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美國西喬治亞大學、美國石溪大學、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和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等均有聯合辦學項目,且有70餘個國家的留學生在我校求學深造。
基礎設施完善,辦學條件優良。學校佔地2800餘畝,建築面積110萬余平方米,是全國最早開通校園網路的百所高校之一。圖書館擁有圖書300餘萬冊、電子圖書280餘萬冊;會堂可與專業劇場媲美,單元式學生公寓接連聳立;學校運動場曾作為全國第四屆大學生運動會主會場和主賽場,又曾作為全國足球甲級聯賽賽場;校園內綠樹掩映、湖光瀲灧,景色優美。
60多年來,學校先後為國家培養各層次、各類型學生累計約30萬人,畢業生水平和質量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好評,一大批畢業生已經成為引領時代潮流的高級領導幹部、學術精英和商界巨子。
面向未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將抓住機遇,為建成「高水平、有特色人文社科類研究型大學」而奮斗,為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Ⅱ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學院前兩年學通識,通識指的是什麼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學院前兩年學通識,這里的通識就是主修課中的公共課,後面兩年是要加上專業課,選修課也是有的。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幹,兼有文學、史學、哲學、理學、工學等八大學科門類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由原隸屬財政部的中南財經大學和原隸屬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學院合並組建而成。學校現有兩個校區。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幹,兼有哲學、文學、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學校現有兩個校區,南湖校區位於風景秀麗的南湖湖畔,首義校區位於歷史悠久的黃鶴樓下。
截至2011年,學校擁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餘人,碩士生7100餘人,博士生830餘人,成人教育學生4900餘人,每年接受來華留學生200餘人次。學校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三大學科為主幹,多學科交叉融合、協調互動,通過優勢學科、品牌專業、精品課程、優質教材、主講教師形成人才培養合力。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湖北省的一級重點學科4個,二級重點學科2個、優勢學科4個、特色學科3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4個。
截至2011年,學校擁有48個本科專業,1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博士後流動站,以及 1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並擁有各層次外國留學生、港澳台地區學生的招生權。學校還擁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教學實驗基地和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創新人才實驗區(經濟學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解紛專家型法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截至目前,我校連續3年成為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高校,共有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省級品牌專業16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1門、國家級雙語課程6門、省級精品課程34門、校級精品課程97門、國家級精品教材2本。
學校積極推動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倡導利用合並形成的多學科並存、互動的知識環境,積極發展交叉和新興學科,用新興學科改造傳統學科,實現經、法、管等各學科的相互滲透、交叉、融合和協調發展,啟動學科創新工程,從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入手,建立並完善了商貿英語、法制新聞、司法會計、經濟倫理、法經濟學、經濟偵查等具有交叉融通特色的學科,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及學術效果,走出了特色化學科建設之路。
學校已構建起經、法、管三大主幹學科領域的國家級平台,集合了一大批優秀中青年學者,形成了多個有較大學術影響力的交叉和特色學科。同時,依託「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還建設了多項對學科建設起重要輔助支撐作用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Ⅲ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金融系在那個校區啊
位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湖校區
詳細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南湖大道182號 郵編:430073 聯系電話027—88386770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的前身是中原大學1950年成立的金融系和1956年創辦的基本建設財務與信用專業,是新中國最早的金融、投資人才培養基地之一。學院於1978年開始招收貨幣銀行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986年獲得貨幣銀行學博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投資經濟博士點成為當時全國高校中唯一的該專業博士點。
2000年8月,金融系與投資系合並組建金融學院。2000年9月至2010年9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與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辦學,期間學院曾名為「新華金融保險學院」。2014年,金融學院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學院金融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也是我校「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支撐學科。金融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並獲批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投資學》和《貨幣金融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金融工程》和《國際金融》課程被評為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金融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金融學、投資學和保險學都是湖北省品牌專業。
Ⅳ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安專業學生穿警服嗎
不用,但像軍訓時的軍訓服裝跟其他專業不一樣,有時候參加活動也內需要著裝。上課都跟其容他人一樣,活動自然都專業性
並且,因為有段時間偷盜比較嚴重,這個學院的有很多人參加反扒專業服務小隊
總之,學院雖然小但一直都很不錯
Ⅳ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提前批有哪些專業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提前批有:治安學、偵查學、偵查學(職務犯罪方向)專、邊防管理等。都屬屬於公安類專業。
招生政策:
1、 學校公安類專業和藝術類專業為提前錄取批次,自主招生、高校專項計劃、國家專項計劃在規定的批次錄取,其他專業均為本科第一批錄取批次。
2、學校對實行平行志願投檔的省(區、市)考生按「分數優先」原則錄取和確定專業,不設置專業分數級差。非平行志願投檔省(區、市)考生錄取時,志願優先,設置專業分數級差,各專業志願之間的級差均為1分。
3、 公安類各專業實行志願優先、根據高考成績擇優錄取。學校不組織公安類專業考生進行體能測試和面試。
Ⅵ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哪些專業最值得讀
我是中南財大財稅學院大二的學生,在這里就讀了兩年了,對各種專業也熟悉了很多,其實每個專業都很好,師資和教學質量都很棒,綜合大多數學生和我的觀點,我主要就介紹以下幾個更有代表性的專業吧。
1.會計專業
作為我財的王牌專業,這肯定要擺在首位,評論里也肯定是大家必推的好專業。首先進入門檻就很高,吸收了優質的生源。
其次,它歷史悠久,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一直是我財的支柱性專業。國家重點專業,在業界很吃香,學生畢業後多去「四大」、企業等,就業質量很高,當然,能拿下注會會更好。
Ⅶ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社會保障研究生怎麼招生那麼多
人還沒有招滿。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幹,兼有文學、史學、哲學、理學、工學等八大學科門類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由原隸屬財政部的中南財經大學和原隸屬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學院合並組建而成。學校現有兩個校區。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幹,兼有哲學、文學、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學校現有兩個校區,南湖校區位於風景秀麗的南湖湖畔,首義校區位於歷史悠久的黃鶴樓下。
截至2011年,學校擁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餘人,碩士生7100餘人,博士生830餘人,成人教育學生4900餘人,每年接受來華留學生200餘人次。學校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三大學科為主幹,多學科交叉融合、協調互動,通過優勢學科、品牌專業、精品課程、優質教材、主講教師形成人才培養合力。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湖北省的一級重點學科4個,二級重點學科2個、優勢學科4個、特色學科3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4個。
截至2011年,學校擁有48個本科專業,1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博士後流動站,以及 1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並擁有各層次外國留學生、港澳台地區學生的招生權。學校還擁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教學實驗基地和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創新人才實驗區(經濟學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解紛專家型法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截至目前,我校連續3年成為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高校,共有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省級品牌專業16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1門、國家級雙語課程6門、省級精品課程34門、校級精品課程97門、國家級精品教材2本。
學校積極推動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倡導利用合並形成的多學科並存、互動的知識環境,積極發展交叉和新興學科,用新興學科改造傳統學科,實現經、法、管等各學科的相互滲透、交叉、融合和協調發展,啟動學科創新工程,從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入手,建立並完善了商貿英語、法制新聞、司法會計、經濟倫理、法經濟學、經濟偵查等具有交叉融通特色的學科,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及學術效果,走出了特色化學科建設之路。
Ⅷ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精品課程用戶名和密碼是什麼
都是學號吧~
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歷史沿革
1、中原大學
1948年6月,中共中原局決定並報經中共中央批准籌建中原大學。由第二書記陳毅擔任中原大學籌備委員會主任。
1948年8月中原軍區司令員劉伯承在河南寶豐正式宣布中原大學成立,任命範文瀾為校長,潘梓年為副校長。
1948年12月中原大學遷往開封。
1949年5至8月遷往武漢。
2、中南財經學院
1953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以中原大學財經學院為主體,集中中山大學、湖南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廣西大學、武漢大學、中華大學等一批高等院校財經學科的師資力量和圖書資料合並組建中南財經學院。馬哲民任院長、朱明遠任黨委書記兼副院長。中南財經學院隸屬國家教育部。
3、中南政法學院
1953年成立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以中原大學政法學院為主體,合並了湖南大學、中山大學、廣西大學的政治系和法律系組建中南政法學院。李伯釗任院長,林山任黨委書記兼副院長。中南政法學院隸屬國家司法部。
4、湖北大學
1958年湖北省接收了教育部和司法部移交的中南財經學院、中南政法學院並將兩校與中南政法幹校、武漢大學法律系合並組建為省屬湖北大學,同時擴充了文史和數理化專業,擬將湖北大學建設成為綜合性大學。
校長由湖北省副省長孟夫唐兼任,黨委書記朱劭天,主持工作的副校長李光斗。歷史上曾稱為「湖北大學」,但與今日湖北大學無關。
5、湖北財經專科學校
在「文化大革命」的肅殺氣氛中,高等教育園地一片凋零。湖北大學被迫撤消,縮編為湖北財經專科學校,是當時全國原有18所財經院校僅存「一所半」中的「半所」。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剩下的教職員工堅守財經教育陣地,並盡力保存政治、法律專業的師資力量。
這是學校發展史上最蕭條的六年。但全校師生員工講黨性,講團結,顧全大局,堅守崗位,積極工作,保住了學校的發展陣地,為「文革」後學校迅速恢復重建奠定了基礎。
6、湖北財經學院
1978年元月,學校更名為湖北財經學院,恢復四年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成為「文革」以後最早恢復本科生、研究生招生的高等學校之一。
1979年元月,學校領導體制發生變化,改由財政部領導,從此學校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7、中南財經大學
1985年9月30日,湖北財經學院更名為中南財經大學,由鄧小平親筆書寫校名。
8、中南政法學院
1984年12月,以湖北財經學院法律系主體部分為基礎另闢新區,恢復重建。中南政法學院,隸屬司法部。
9、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000年2月,國務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同根同源的中南財經大學和中南政法學院合並,直屬國家教育部。
2000年5月26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正式組建,並實行教育部、財政部、司法部以及湖北省「三部一省」共建。
2005年,進入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名單。
2006年,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育評估,等級為「優秀」。
2011年,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
Ⅹ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985高校么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既是985高校,也是211高校。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幹,兼有哲學、文學、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重點大學,由教育部、財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
(10)中南財經大學精品課程擴展閱讀: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財經一流學科建設聯盟理事長單位,立格聯盟、中國-俄羅斯經濟類大學聯盟、中俄「長江-伏爾加河」兩河流域高校聯盟成員,中國注冊會計師考試閱卷中心,中國大陸第七所AMBA、CFA協會認證院校,是被譽為「五院四系」的重點政法大學與「五財一貿」的重點財經大學。
學校源於1948年以鄧小平為第一書記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創建、並由陳毅擔任籌委會主任的中原大學。2000年,原隸屬於財政部的中南財經大學和原隸屬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學院合並組建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截至2018年9月21日,學校佔地2800餘畝,建築面積110萬余平方米;圖書館有圖文藏書854萬余冊;有教職工24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500餘人;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餘人,碩士生8000餘人,博士生13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