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精品課程公示
Ⅰ 吉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學院榮耀
學院現有省級精品課程1門、曾被評為省級優秀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先後完成國家教科項目、吉林省教科和社教科項目近20項;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兩項;獲得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多項;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0餘篇;編寫教材20餘部,其中由教育部指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10餘部;被評為2007年度省級優秀教材一等獎的教材1部、二等獎的教材2部。
學院在2005年,被吉林省評為「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曾多次被學校評為「教學先進集體」和「三育人工作先進集體」。學生外語「四、六級」過級率、考研率、就業率都位居學校前列,在學校的歷屆師范生基本功大賽、模擬課堂教學大賽、軍訓、藝術節、社團等各項活動中成績超群、屢獲嘉獎。學院現有省級精品課程5門、省級優秀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近五年來先後承擔、完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和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基金項目近30項;獲得國家、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0餘項;在各類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已出版主編、副主編、參編大學本科小學教育專業系列教材15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推薦教材),其中《數學思維方法》(小學教育專業理科教材)被遴選為國家「十一五」精品教材;出版主編、副主編、參編高等院校小學教育專業教材7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推薦教材)。獲2007度吉林省級優秀教材一等獎的教材1部、二等獎的教材2部。近三年來,我們主編、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東北師大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師教育系列教材10部。科研成果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近20項。
學院教學設施齊全,擁有東北三省最先進的心理學實驗室、多媒體網路實驗室、電子鋼琴實驗室、形體訓練室、蒙台梭利實驗室、感覺統合實驗室、奧爾夫音樂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學生自習室等等。
2005年,學院被評為吉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學院還多次被學校評為「教學先進集體」和「三育人工作先進集體」。學生外語「四、六級」過級率、考研率、就業率都位居學校前列,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大賽中榮獲國家級三等獎,在學校的歷屆師范生基本功大賽、模擬課堂教學大賽、軍訓、藝術節、社團等各項活動中成績超群、屢獲嘉獎。畢業生遍布吉林、遼寧、北京、上海、廣東等全國20多個省市,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與好評。
Ⅱ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精品課程
省級精品課程《地球科學概論》簡介
《地球科學概論》是地球科學教學體系中的先導性課程,起著構築專業知識結構基本框架的作用。課程以新世紀地球科學面臨的任務和應發揮的作用為主線,採用宏觀人——地系統論和行星地球觀,對地球各層圈進行系統論述,介紹了地球科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特別強調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相互關系以及對地球表層和人類的影響。基本內容包括:現代宇宙形成的基本論點及事實根據;太陽系和地球起源的假說及證據;地球物質組成和地質記年方法;地球層圈結構和地球物理性質;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的基本特徵以及風化、風、河流、地下水、海洋、冰川等外動力地質作用;組成岩石圈的礦物、岩石特徵和岩漿、變質、構造、地震等內動力地質作用;地球動力系統;地球科學在資源利用、災害防治、環境保護等方面的作用;地球系統科學的基本知識。
省級精品課程《岩石學》簡介
岩石學課程是地學類專業的一門主要專業基礎課,它由`火成岩石學、沉積岩石學和變質岩石學三部分組成。該課程的講授採取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主要講授有關岩石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著重介紹研究岩石的思路和經驗,同時將岩相學和岩理學結合起來,在闡明有關岩石學的基本概念、岩石的地質產狀、物質組成、結構構造、分類命名和各主要岩石類型的基本特徵基礎上,同時介紹如何運用物理化學和地球化學等基本原理來分析岩石的形成方式、過程和機理。在實踐教學環節上,注重於鍛煉學生的觀察、動手能力,通過大量的實習課,使學生掌握三大類岩石的基本特徵和鑒定特徵。
省級精品課程《礦床學》簡介
礦床學課程是地質學專業、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的主幹專業課,它的教學分礦相學和礦床學兩階段。礦相學部分作為礦床學的基礎和重要實踐教學環節,主要講授礦相顯微鏡使用方法、礦物在反光顯微鏡下的物理和光學特徵、侵蝕鑒定、常見金屬礦物簡易鑒定、礦石組構及礦化期次等內容。礦床學部分主要講授礦床學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成礦作用的基礎知識,分析各種成因類型礦床的地質特徵、控礦因素、成礦作用及時空分布規律等。在實踐教學環節上,注重於鍛煉學生的觀察、動手能力,通過大量的實驗、實習課,使學生掌握礦床學研究內容和工作方法,培養科學思維方法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省級精品課程《構造地質學》簡介
《構造地質學》是地質學的一門基礎課程,是地質工作者必須掌握的重要課程之一。構造地質學以構造分析作為研究地殼或岩石圈構造的方法論,主要研究中、小型尺度的基本構造特徵、分類和觀測方法,介紹斷層、褶皺、節理、葉理和線理構造成因機制的基本理論及現代構造地質學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通過實驗課的學習,學生學會用極射赤平投影的方法測定面、線構造的產狀,學會閱讀、分析地質圖的方法和步驟,掌握繪制地質、構造圖件的技術和方法。構造地質學課程培養學生觀察、描述、分析地質和綜合解決地質問題的能力。
省級精品課程《礦產勘查學》簡介
Ⅲ 吉林省公務員考試面試培訓精品課程介紹在哪可以看到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
我們最近開設了有關省考面試的精品課程,您可以登錄我專們的官方網站去屬看下http://jl.htexam.com/2012/1214/427653.html
最後,謝謝您對華圖教育的支持
地址:延吉市公園路1282號(延吉市文化城一層)
聯系人:金老師
聯系方式:0433-2766099
聯系QQ:144369499
http://jl.htexam.com/
Ⅳ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批准2007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的介紹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批准抄2007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解放軍總參謀部,部屬各高等學校:為貫徹落實《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和《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精神,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2007年度國家精品課程申報工作的通知》(教高廳函〔2007〕25號),經過網路評審、專家會評以及上網公示,決定批准2007年度國家精品課程660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課程411門,高職高專課程172門、網路教育課程49門,軍隊(含武警)院校課程28門。現予公布(名單見附件)。
Ⅳ 2012年國家社科規劃項目結果啥時候公示
校簡介長春稅務學院正式更名為吉林財經大學 3月22日,教育部向吉林省人民政府發出通知(教發函41號文件),正式批准長春稅務學院更名為吉林財經大學。 通知指出,《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申請將長春稅務學院更名為吉林財經大學的函》(吉政文113號)收悉,根據《高等教育法》和《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以及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五屆四次會議的評議結果,同意長春稅務學院更名為吉林財經大學。 通知指出,希望吉林省加強對吉林財經大學的領導和管理,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強學校的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辦學效益,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為吉林省和國家的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2010年2月3日,教育部發布《關於2010年新設置高等學校和籌建到期正式設立高等學校的公示》確認長春稅務學院更名為吉林財經大學。[1] 吉林財經大學是吉林省重點大學,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稅務總局共同建設的學校。 學校逸夫圖書館學校起步於1946年7月東北銀行總行舉辦的銀行幹部訓練班;1950年9月成立東北銀行專門學校,這是新中國創建的第一所金融高等學校。1958年9月組建吉林財貿學院,這是國家較早成立的普通本科財經院校之一。1992年5月更名為長春稅務學院,是國家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稅務本科大學。學校曾先後隸屬於東北銀行總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2000年劃歸吉林省人民政府。曾先後在佳木斯市、哈爾濱市、沈陽市等地辦學,1950年7月遷入長春市,校址為長春市凈月大街3699號,郵政編碼130117。 學校2004年6月開始建設凈月新校區,2005年8月實現了舉校搬遷。新校區佔地108萬多平方米,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建築35萬多平方米。 [編輯本段]學科專業學校設有學科專業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六大學科門類;有省級重點學科8個。1983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現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予學科、專業29個;是國家工商管理專業碩士、法律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 學校現有17個學院、教學部,31個本科專業。有國家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8門。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2007年在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編輯本段]師資力量學校有教職員工1017人,其中專任教師637人;專任教師中有碩士以上學位的464人,其中有博士學位的129人,在讀博士研究生110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350人,其中教授107人。有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撐計劃」入選者,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規劃評審專家,教育部經濟學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全國稅務系統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統計教師,吉林省新世紀高校首席教授、主講教授、中青年骨幹教師,吉林省高級專家,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教學名師,吉林省優秀教師,長春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等。 [編輯本段]學生培養學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0440人,碩士研究生1005人,外國留學生24人。六十四年來為國家培養了近九萬名優秀專門人才,其中有著名大學和科研單位的博士生指導教師、中國傑出社會科學家等學界精英;有全國政協財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2位副行長、財政部副部長、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行長、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中國光大銀行副行長、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吉林省人民政府2位副省長、吉林省政協副主席等高級管理人才;有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中國光大集團副總裁、合生創展集團總裁、海爾集團副總裁等創業先鋒;全國國稅系統副司長級以上領導幹部中40%左右是我校校友。在校學生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先後有30多個學生集體、300多名學生獲得「全國先進班集體」、「全國優秀團幹部」、「全國三好學生」等國家、省、市級榮譽稱號,200多名學生在全國大學生各類學習競賽中獲獎。2006年學校被遴選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本科畢業生考取國家公務員的超過10%,考取碩士研究生的在10%左右,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的就業率始終是100%。據鳳凰網測評,該校2009年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等在全國非「211」大學中排在第26位,在東北地區非「211」大學中排在第2位。 [編輯本段]科研工作學校有吉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研究項目近300項;出版學術專 學校實驗樓著等130部;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1000篇;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近30項,獲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獎3項。六十四年來,我校教師在國內率先編著出版了《統計學通論》、《數理統計學》、《中國旅遊經濟學》、《工商行政管理學》、《中國個體經濟管理學》、《金融審計》、《對外貿易統計》、《保險統計概論》、《稅法學》等著作或教材。 [編輯本段]學術期刊學校舉辦的《當代經濟研究》、《稅務與經濟》兩個學術期刊均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當代經濟研究》在全國146種經濟學理論專業期刊中排名進入十強,《稅務與經濟》連續三次被評為全國百強社會科學學報,連續七次被評為吉林省一級期刊。 [編輯本段]對外交流學校與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9個國家的3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每年都有學者互訪、留學生互派等。1999年學校與澳大利亞查爾斯特大學合作辦學,已有畢業生2000多人,在校學生近2000人,與韓國江南大學、日本帝京大學2+2合作項目發展勢頭良好。
Ⅵ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坐落在風光秀美的歷史名城吉林省省會長春市,是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全國第一所專門為職業中專和職業高中培養師資的全日制本科師范院校,也是目前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地區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本科職業師范院校,被譽為職業教育師資的搖籃。
學校創建於1979年,原名吉林技工師范學院,隸屬原國家勞動總局; 1983年,劃歸吉林省管理並更名為吉林職業師范學院;2002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為五所「高等學校職業技能鑒定試點院校」之一。2006年,吉林省職業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並設在我校。
建校以來,學校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凸顯 「雙師型」人才培養特色,突出實踐能力和教學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不斷提高,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28年來,已有13000餘名畢業生從學校走向四面八方,成為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之才。
學校現有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藝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經濟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基礎科學系、外國語言文學系9個院(系),以及社會科學、體育2個教研部,職業技術教育、電子信息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機電技術、設計藝術、傳媒技術6個研究所。
目前,學校現有各級各類在校生11000餘人,其中在校本專科生8000餘人,成人本專科生3000餘人。教職工832人,專任教師476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126人,博士11人,碩士121人,學校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吉林省高級專家等省級專家10人。
學校佔地面積21.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1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200餘萬元,各類藏書73萬冊。每百名學生擁有教學用計算機24台,每百名學生擁有多媒體及語音教室座位67個,建立了完備的校園網應用系統。
學校以增強整體實力、突出重點、形成特色為指導思想,通過整合力量,集中組織,初步形成了職業技術教育學、食品科學、設計藝術學、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企業管理等7個校級重點學科;各學科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已有一批年富力強、成果豐富的學科帶頭人和一支結構較為合理的學科梯隊。近5年先後獲省科技進步獎、省優秀社科成果獎、省教學成果獎等省部級獎勵10項。學校職業技術教育研究中心被確定為首批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服裝設計與加工吉林省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被確定為首批吉林省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建設立項單位;職業技術教育學被確定為吉林省「十一五」重點學科。
學校本著「優勢專業立品牌、新增專業上質量、擬增專業抓特色」的原則,不斷加大專業建設的力度,建立起了符合學校辦學實際、滿足職業教育和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專業體系,現已涵蓋理、工、文、管、經、法、教育7個學科,專業結構更趨合理。現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藝術設計、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旅遊管理、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編輯出版學、教育技術學、英語、財務管理、動畫、數學與應用數學、食品質量與安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服裝設計與工程、裝潢設計與工藝教育、通信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教育學、行政管理、漢語言文學26個本科專業,機電一體化等13個專科專業。
學校現有省級精品課程、省級優秀課程25門,校級精品課程4門,校級優秀課程31門。
近年來,學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幾年來,共獲省級教研立項60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教育技術成果獎、教育科研成果獎20餘項。
近幾年,學校健全科研工作體制機制,不斷提高研究水平,科研工作碩果累累。共獲國家級科研立項7項、省部級科研立項91項、地廳級科研立項8項;榮獲省部級獎勵7項,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著作、教材41部。學校編輯出版的《職業技術教育》雜志被評為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吉林省「精品期刊」。
學校積極開展高校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德國、韓國、加拿大等國家的一些高校進行校際交流,邀請國外一些高校
Ⅶ 2016教育部公布的吉林省大學精品課程有哪些
http://www.icourses.cn/gjjpkc/jxzx/zytz/20160718/t_10027.html這個網址是名單來源。
以下是吉林全省國家級精品課名單。
吉林大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孫利天
吉林大學 日語精讀 宿久高
吉林大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 張福貴
吉林大學 田野考古學 趙賓福
吉林大學 國際關系史 劉德斌
吉林大學 常微分方程 史少雲
吉林大學 高等代數 杜現昆
吉林大學 高等數學 李輝來
吉林大學 化學基礎和綜合實驗 徐家寧
吉林大學 近代物理實驗 韓煒
吉林大學 普通化學 周偉紅
吉林大學 物理化學 楊樺
吉林大學 物理學—力學 張漢壯
吉林大學 無機化學 宋天佑
吉林大學 生物學基礎實驗 滕利榮
吉林大學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張長海
吉林大學 礦床學 孫豐月
吉林大學 離散數學 歐陽丹彤
吉林大學 汽車運用工程 許洪國
吉林大學 鑽井地球物理勘探 潘保芝
吉林大學 智能儀器 林 君
吉林大學 數據結構 劉大有
吉林大學 計算機網路 胡亮
吉林大學 動物寄生蟲病學 張西臣
吉林大學 口腔組織病理學 孫宏晨
吉林大學 病理學 李玉林
吉林大學 婦產科護理學 安力彬
吉林大學 電子政府與電子政務 張銳昕
延邊大學 朝鮮-韓國當代文學 蔡美花
延邊大學 社區護理學 李春玉
長春理工大學 紅外物理 宋貴才
長春理工大學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張樹仁
長春理工大學 材料現代分析與測試技術 柏朝暉
長春理工大學 應用光學 王文生
東北電力大學 運籌學 張傑
東北電力大學 電力系統分析 穆鋼
東北電力大學 發電廠電氣部分 李娟
東北電力大學 工程流體力學 周雲龍
長春工業大學 計算機控制系統 張德江
吉林農業大學 基礎生物化學 宋慧
吉林農業大學 動物微生物學 錢愛東
長春中醫葯大學 中醫骨傷科學 趙文海
長春中醫葯大學 內經選讀 蘇穎
東北師范大學 世界古代史 周鞏固
東北師范大學 生態學 楊允菲
東北師范大學 細胞生物學 曾憲錄
東北師范大學 資料庫技術及應用 李雁翎
北華大學 森林植物學 杜鳳國
長春師范大學 科學教育教學論 郭飛君
吉林體育學院 競技教育學 孫瑋
吉林醫葯學院 組織學與胚胎學 竇肇華
http://cc.jlu.e.cn/G2S/ShowSystem/CourseExcellence.aspx這個網址是吉大的精品課展示。
望採納:)
Ⅷ 何謂教育部精品課程建設
國家精品課程項目啟動於 2003 年,迄今已經舉辦 3 年,截至 2005 年已經評選國家精品課程 451 門,第三期評選目前正在緊張進行中。一所學校擁有的國家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數目的多少已經成為評價學校教學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天空教室精品課程開發系統》誕生於 2003 年,與國家精品課程項目同步成長,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三代產品,是國內出現最早,應用最廣的精品課程開發專用產品,定位於協助教師開發專業的精品課程網站;同時也是目前唯一具備精品課程規范要求的網路課程開發系統,其開發的課程網站同時具備精品課程要求又可直接用於網路教學。一舉兩得,確保了學校的投資。
截至 2005 年 9 月,《天空教室精品課程開發系統》開發的國家精品課程有: 南京大學 《社會心理學》等共計 12 門
東北財經大學 《基礎會計》等共計 5 門
湖南大學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等共計 4 門
東南大學 《工程結構設計原理》等共計 2 門
中國葯科大學 《葯物化學》等共計 1 門
金陵科技學院 《動畫運動規律》等共計 1 門
西南石油學院 《鑽井與完井工程》等共計 1 門
總計 27 門,詳細課程名單請見附件
2005 年採用《天空教室精品課程開發系統》所開發的申報國家精品課程及省級精品課程各省情況據不完全統計,有:
江蘇省: 29所高校,送報國家精品課程共計 44 門,省級精品課程 80 門
山東省: 6 所高校,省級精品課程 27 門
浙江省: 13所高校,送報國家精品課程共計 2 門,省級精品課程 48 門
四川省: 4 所高校,送報國家精品課程共計 8 門,省級精品課程 17 門
湖南省: 5 所高校,送報國家精品課程共計 12 門
河北省: 2 所高校,省級精品課程 9 門
湖北省: 1 所高校,送報國家精品課程共計 7 門,省級精品課程 7 門
河南省: 4 所高校,送報國家精品課程共計 6 門,省級精品課程 7 門
廣東省: 2 所高校,送報國家精品課程共計 2 門,省級精品課程 7 門
安徽省: 1 所高校,送報國家精品課程共計 4 門,省級精品課程 6 門
河南省: 4 所高校,送報國家精品課程共計 3 門,省級精品課程 4 門
陝西省: 2 所高校,省級精品課程 4 門
吉林省: 1 所高校,省級精品課程 4 門
甘肅省: 1 所高校,送報國家精品課程共計 2 門,省級精品課程 3 門
黑龍江省: 1 所高校,省級精品課程 3 門
2005 年總計:申報國家精品課程門數為 85 門,省級精品課程門數為 218 門。
詳細課程清單請訪問: http://www.skyclass.cn/jingpin/2005.htm
《天空教室精品課程開發系統》是專為精品課程網站建設而設計的專用產品,功能涵蓋網路課程向導式開發、網站全自動管理(含自動上傳)、課程在線評審、開發進度跟蹤等豐富功能。不同於簡單的,以精品課程學科建設為主的精品課程管理系統。
目前,系統已經擁有了全國 20 個省市超過 100 家高校用戶。
《天空教室精品課程開發系統簡介》
[ 產 品 簡 介 ]
[製作流程][功能介紹][合成導出][向導與模板][管理中心]
您希望擁有一套《精品課程開發系統》進行精品課程開發嗎?現在您就可以免費下載一套功能強勁的免費體驗版《精品課程開發系統》!請點擊此處申請下載。
《基於精品課程的高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
Ⅸ 吉林工程職業學院的院系設置
學院現設有信息工程分院、機電工程分院、汽車工程分院、管理科技分院、生物工程分院、糧食工程分院、食品工程分院、建築工程分院、機械工程分院。
吉林工程職業學院
共9個分院31個專業。現有教職工393人,專職教師296人,擁有一支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89人,碩士研究生學歷111人,雙師型教師129餘名。學院本著「對外加強引進,對內強化培養」的原則,加大教師引進和培養力度,師資隊伍結構不斷趨於完善。學院累計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6項,取得國家專利3項,發表省級以上論文1000餘篇,編寫論著300餘部。學院現有在校生6000餘名。建校以來,學院以「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為宗旨,全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高素質,技能型一線人才。先後為社會輸送大中專畢業生8萬餘人,他們辛勤工作在祖國建設的不同崗位上。
生物工程分院現開設生物技術及應用、生物制葯技術、畜牧獸醫專業。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被評為省級示範專業,現有2名省級教學名師,基因工程、分析化學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有機化學、生物工程設備被評為省級優秀課程。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教學團隊獲得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生物技術及應用、生物實驗技術為中央財政支持專業。現有啤酒生產車間、白酒生產車間、葯品生產車間、基因工程實驗室、抗生素模擬生產模擬實訓室、植物組織培養實訓室等15個設施先進齊全的實驗室、實訓車間。
糧食工程分院現開設糧食工程、糧油儲藏與檢驗技術專業。糧食工程為中央財政支持專業,現有糧油加工、糧油檢驗、農產品深加工、糧油化工實驗室、糧油加工設備陳列室和油脂製取實訓車間。2014年與中紡集團糧油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鑒定聯合培養招生40人。
食品工程分院現開設食品營養與檢測、農產品質量檢測專業。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被定為院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吉林省專科與本科分段培養模式試點專業;農產品質量檢測專業是國家政策重點扶持專業、吉林省同類院校唯一招生專業。食品分析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食品加工機械與設備」教材被列為十二五國家級職業教育規劃教材。現有微生物學、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分析、食品衛生檢驗、畜產品加工、果蔬加工、農產品檢測、農業生產環境監測與水質檢測等多功能實驗實訓室。
機械工程分院現開設機械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專業。機械制圖課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數控加工編程與操作、機械製造技術被評為省級優秀課程。現有專業實驗室10個,實習工廠1個。
機電工程分院現開設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電工電子技術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被評為省優秀課程。現有專業實驗、實訓室6個。專業核心課程實現項目化教學。
汽車工程分院現開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汽車電器與電路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現有汽車檢車線1個、專業實驗室4個,實訓車間1個,基礎實驗室6個。
管理科技分院現開設會計電算化、休閑旅遊、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現有會計模擬實驗室、電子商務實驗室、連鎖經營管理實驗室,在多家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管理學基礎被評為省級優秀課程。
信息工程分院現開設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網站規劃與開發、動漫設計與製作、建築動畫設計與製作、數字媒體動畫設計與製作專業。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現有計算機教學實驗實訓室10個。
建築工程分院現開設工程造價、建築工程技術、建築工程管理專業。現有建築力學、建築結構、建築材料、工程測量、建築模型、工程造價6個實習實訓室。同時建有中國建設銀行造價咨詢中心、四平市財政局預決算審查中心、吉林省嘉源建築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吉林省第一測繪院、中建一局、中建八局、中鐵一局、吉林天誠信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中鐵電化局西安鐵路建設有限公司、沈陽碧桂園房地產開發公司等多個實習實訓基地。